学习教育改革规划心得体会
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心得【十四篇】
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心得【十四篇】【心得体会】经验是你观察或学习知识后发自内心的感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心得的文章14篇,欢迎品鉴!【篇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心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进行了系统的指导,包括评价主体、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应该说立体系统的调整了教育评价,通过结果核定和运用引领过程,直接针对当前教育的急需、针对教育教学诸多因素和环节的不足,不仅点出了目前教育如何纠偏也明确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思路,需要全体教育从业者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这也是教育从业者能力提升和个人成长的必修课必经之路。
《方案》体现了党管一切的价值引领。
方案中在管理体系中对党管一切进行了贯彻落实,明确了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
这不仅是管理体系的明确,也是对教育价值的明确,就是要讲党的思想、党的理念在教育中落地生根、在教育中绽放结果,让教育真正的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服务,不仅培养能力更要加强思政,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学生的本能,学生的终身核心素养。
《方案》体现了学校办学观的价值引领。
方案中明确了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倾向,让学校不再追求功利的、短视的办学价值观。
将“人”的成长放回学校的主要任务,学校要从目中只有分没有人变成有人、有内涵、有文化氛围,真正的将文化、将书香、将生活作为评价衡量一所学校的指标,让功利的学校回归生活、回归快乐、回归真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破解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方案》体现了教师职业追求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引领。
方案中将师德师风放在了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将教学、将育人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回归教研、论文等作为提升教学、育人的自然总结,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论文而论文。
让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作为自我提升的方向与目标,让教师真正的成为教师、真正的成为师者应该具有的样子,潜心教书育人,向主业发展、向培养人的价值体现发展。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4篇)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教育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今天我想分享一下。
首先,教育改革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发展需要符合他们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
教育改革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地统一标准化。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此外,教育改革也要注重教师的发展,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其次,教育改革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但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
综合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挑战和需求。
再次,教育改革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当前教育问题的一个突出矛盾。
城乡教育差距、教育质量差异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教育改革应该注重解决这些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人才浪费。
同时,教育改革也应该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教育改革需要与时俱进。
教育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和教育内容,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
总之,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公平分配教育资源,与时俱进,才能够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让我们的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信有了全社会的合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5篇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参考例文
优秀5篇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参考例文优秀5篇教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参考例文【一】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使认识到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进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进展的需求。
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进展,符合社会进展的需要。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1.改革的特点。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改革日程上来。
我国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的机制不完善,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仍有很多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养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些,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缘由,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
因此,素养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些都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教学改革,由于有了上世纪80时代以来的改革成效作为基础,有了深刻的反思,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检讨与共识,因些可望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开展。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作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在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同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可望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的全方面的推动。
2.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终究要改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养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其次,要坚决不移地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
所以教学改革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
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我们老师改革教育观念,还要改革我们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2023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汇总六篇
2023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汇总六篇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篇1长学制指本科5⑻年,本硕博连读8年等。
职业教育领域谈长学制,国家层面主要从5月2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始。
《决定》提出:“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
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产教融会的若干意见》(国办发〔〕95号)又提:“适度提高高等学校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比例”。
“职业教育毕业生”包括中职中技、高职高技毕业生。
这就把两类毕业生上“立交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本来只到达大专的,进到可以连读本科了。
本《方案》进一步明确要展开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和加强专业硕士培养,这里又提“长学制”。
这样,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3+2、3+4、3+4+2等长学制教育就和普通教育领域的3+2、3+4、本硕博连读等长学制教育基本一样。
至此,职业教育领域,学历人材成长管道基本买通,学历还是职业教育检验学生水平的第一标准,升学仍成职业院校办学的导向。
(二)实行建议:1、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材,建议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教科研用结合为途径”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以实现“三个对接”为目标展开。
2、宁波技师学院6年学制技师培养可谓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材的一种。
建议参考。
该校从开始进行学制技师培养,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初中毕业生入读技师班。
学制6年。
具体做法是:(1)初中毕业出发点学生挑选组成学制技师班;(2)6年2次分流:第3年,水平一般,无力进修或自愿要求毕业就业的学生通过学业考核和获得中级技工证书落后行中级技工毕业分流,第5年,水平一般,无力进修或自愿要求毕业就业的学生通过学业考核和获得高级技工证书落后行高级技工毕业分流;(3)剩下大约三分之一生源成为技师班学生进入第6年学习;(4)第6年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做项目。
其中,60%项目来自合作企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6篇)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6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通用6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篇1 本周我们全体教师重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年)》。
这份纲要是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尽快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加速发展。
任何一位教育行业的普通从业者,都能从纲要中体味到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彰显。
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到教育要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教育发展要立足现实,要信息化,要个性化,遵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规律,将教育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纲要中反复提及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我们学校坚持“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与责任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备阳光心态、健康个性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现代人,这些思想正是与纲要中提到的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等主题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我所担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正是新课改中的亮点和重点,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诞生的一门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成长特点的活动性、辅导性课程。
它所倡导的就是在遵循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在互动中、在自我的探索中、在心与心的沟通中,找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甚至人生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无固定教材、无既定教法,它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放松身心、了解自我、捕捉兴趣、增长能力、探索知识的天地,为教师提供了相对自由的教授空间,也为学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热爱着这门课程,也乐于将孩子们带进这门课程,于是身后有了一串串脚踏实地的脚印,有了孩子们一路路的欢声笑语,更多了一双双充满兴致的眼睛。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五篇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五篇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篇1本周,我认真研读了学校组织学习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及保障措施四方面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使我无法一一详述。
在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想结合自身,简单谈谈关于高等教育这部分内容的感想。
首先,使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二页工作方针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关注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个学生在纲要中被给予了很高的地位。
记得心理学教材里有个例子讲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教师期待效应”,是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注和成就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的例子。
也就是说受到教师积极期待的学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并激发出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目标积极努力,取得教师期待的结果。
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我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给与积极的期望和鼓励。
这个例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之后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更加时刻地注意给学生期望和鼓励,而且效果很好。
这学期伊始,很多学生还没从假期的闲散中恢复过来,甚至有一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也变得散漫,上课不带书,不认真听讲,说话或睡觉。
课后,我找了一些学生谈话,问其原因并表示出我对他们的期望及关心,他们当即表示认识到了错误,在第二周上课时都变得非常认真,很多学生在课前都主动举手背课文,使我感到非常欣慰。
也更加深深体会到了对学生关心所取得的效果。
其次,使我颇有感受的是第三十二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关于因材施教的内容:“注重因材施教。
2024年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范本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体制逐渐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通过参与教育实践并深入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我逐渐形成了一些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改革是持续推进的过程。
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推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并及时调整和修正制度。
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才能在教育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
其次,教育改革需要多方合作。
教育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关系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力量。
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家长和社会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教育发展。
只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再次,教育改革要注重质量。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因此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只有注重质量,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最后,教育改革要关注公平。
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
因此,教育改革必须关注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
我们要实施特殊群体教育,关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事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和深入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改革需要持续推进,需要多方合作,需要注重质量和公平。
只有把这些体会付诸实践,才能够实现我们教育改革的目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范本(2)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变革意义重大。
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6篇
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6篇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篇1本人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初步理解就是教师始终要坚持党在新时期下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纲要》指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所有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发展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高水平优秀人才。
《纲要》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引路人。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纲要》指出,教育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有的生命个体,各有差异,也各有志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不论学生的学业天赋和家庭背景等有何差异,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成功的梦想、获得成功的机会。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成长的步伐。
2023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集锦八篇
2023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集锦八篇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篇1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后,收获很多,感受很多。
在,能够这样清晰的感受到国家在未来10年对于教育的整体规划方向,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明确自己国家的教育特点和方向,改变观念,适应潮流,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
从纲要上看,未来中国10年,教育大方向不变,在目前基础上做一些改革。
某些改革,很有前瞻眼光的南校区里已经在试行或者考虑中了。
作为教师当中的一名,理所应当为改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来艺术文学系刚刚一年,对于很多情况,也还在熟悉之中。
目前来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实践环节非常重要。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较差,很需要老师来调动。
现在的情况是,动手能力差,听课可以,让写就写不出来。
正常一周一次的作业,在他们那里,两周能完成一个就不错了。
到底怎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起来呢?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主要是针对我们系):一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有的学生文学功底不够,还不了解如何去看书看电影。
可以增加“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这个环节。
也就是所谓的讲书和拉片子。
到后来,发展到让学生来主讲,看看能讲出来多少,刺激一下。
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量。
不读书,就写不出来好东西,这是必然道理。
现在的学生心里浮躁,看不进去书,就需要强制手段去读书。
因此建议增加阅读课,老师开书单,定期进行面试,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这种课不需要上课讲述什么,让学生看书就可以,写读书笔记。
阅读课的成绩与专业课相同,学分一样,学生就必须认真对待了。
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现在也给开书单,但是因为不记入期末成绩,学生就偷懒不看。
三是定期进行作品竞赛,建议学校给系里增加一点这样的奖金。
每个学期,在每个班级里选出两名最优秀的作品(歌词、舞台小品、影视小品均可),进行物质奖励。
没竞争,也就没动力。
奖学金奖励的是总体的学科成绩,再有个专业成绩的奖励,学生就会加倍努力了。
教育改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育改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文章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教育改革在当今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教育系统必须适应变化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学生。
教育改革不仅关乎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通过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对于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文章二: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标准化,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而个性化教育则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根据其差异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案。
通过实施个性化教育,学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文章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通过使用电子教学资源、在线研究平台和智能设备,教育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并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
文章四:跨学科教育的推广跨学科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的学科划分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而跨学科教育则打破了学科壁垒,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交叉研究和思考。
跨学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文章五: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需求。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家校合作的良性循环将促进教育改革的推进,并使每个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以上是教育改革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的五篇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各个方面的实施策略。
教育改革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做出积极贡献。
2023年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集锦5篇
2023年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集锦5篇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篇1通过学习与讨论,我想谈谈减负与教改的关系。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
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
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
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
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
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
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
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
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
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
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
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篇21、“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思是指:职业院校应实行两项功能:学历教育、职业培训。
这两项功能是我国1996年开始实行的《职业教育法》规定的。
2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履行好,所以需要完善。
《中国教育变革2035》心得体会
《中国教育变革2035》心得体会中国教育变革2035 心得体会中国教育变革的2035规划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蓝图。
通过我对该规划的研究和思考,我对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了一些体会和看法。
1. 强调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变革2035规划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中国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表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将有助于培养更具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2. 推动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一直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2035年规划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投入和支持力度。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教育机会和改善学校设施,可以更好地消除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3. 强化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教育变革2035规划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创育和创新科研,培育更多具备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的竞争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4. 教育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教育变革2035规划提倡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和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对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学生非常重要。
5. 教育智能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教育变革2035规划提出要推动教育智能化,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创育方式和手段。
通过智能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研究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中国教育变革2035规划的实施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教育机构、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相信只有通过持续的改革和创新,中国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以上是我对中国教育变革2035规划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这次教育变革能够取得成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五篇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五篇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教育,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教育的改革也日益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积极参与了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对教育改革的五个体会。
1. 强调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向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注重知识点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的机械性学习和单一能力的发展。
而素质教育则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中,我发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从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2. 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教育改革需要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计算机、多媒体等教育技术设备,教师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拓宽知识范围,培养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的能力。
3. 鼓励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改革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从只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之路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尝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推行多元评价体系教育改革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摒弃单一的考试制度。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导致了对学生的片面评价和学习目标的狭隘化。
而多元评价体系则注重评价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个性特点。
在实施多元评价时,应注意评价工具的多样性,包括综合测评、学科竞赛、学术论文等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5.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支持和努力,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023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汇总5篇
2023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汇总5篇国家教育改革心得体会篇1在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和组织下,我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重新燃起了更多欲望,同时也再次深感作为人民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断进步:实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段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考风考纪,确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国人民。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在发展目标中,职业教育在未来必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社会认可。
科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务管理上是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精神和思想的,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所走的道路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我们在教学管理上的探索和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以此次《规划纲要》的学习为契机,以提高教学服务能力为推手,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农村远程教育网的资源共享,信息化现代化的城市班班通建设,当代教师再不是处在只能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教具时代。
“一贫如洗、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也再不是现代教师的真实写照,“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不再是句口号,每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红火场面足以向世人昭示教师职业的巨大吸引力,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开始青睐教育事业,“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更加稳定了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怎样的人算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材施教”再次成为本纲要中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学校教育改革学习心得五篇
学校教育改革学习心得范文一我校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学习了教育部长袁__《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政治思想认识方面通过学习领会了精神,在“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通过认真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全会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中,明确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党实现中国梦之教育梦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策略,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理念。
我们深化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学校的生命化六育,进一步创新实现生命化德育的机制和途径,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构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激发基层教师的活力。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依法办学,加强各位教师的权责,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层级管理和民主建设,练好“内功”,积极应对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教育大发展的良好局面。
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们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份子。
我们期待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我们安教乐业,敬业爱岗,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
二、业务素养方面:1、对自己选择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学习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学习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教育事业的信心。
2、认真学习教学基本常规和管理规范,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虽然这几年,我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七篇
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七篇教育的改革心得体会篇1一、主要内涵1、自主学习。
通过校本课程“高效学习技能”和其它有效途径及措施,使全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充满学习激情,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自我教育。
通过学生参与设计并自主组织系列“主题班会”,自主参与组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特别是自主组织“班级自我管理竞赛”活动,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
3、自觉发展。
在学生自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展人生理想规划与追求、生涯设计与实践的系列活动(如成年仪式),引导学生走上人生自觉发展的道路。
这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高级阶段。
4、教学创新。
通过实施“大课堂导学用合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大力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评价的矫正与改进功能,大幅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成功之路。
同时,逐步打造出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高效课堂,总结形成具有修文中学特色的“导学用合一”各学科教学范式。
二、核心理念1、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学业成功。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2、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语)。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教是为了不教。
3、人的生理、心理个性差异,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差异。
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发现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差异,探索适应每个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要求学适应教转变为教适应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现所教学科的独特魅力,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
5、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1. 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教育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着许多关键因素。
首先,教育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需要明确目标和方向,同时考虑到教育的多元性和灵活性。
其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改革的基础。
这包括合理规划教育用地,提供优质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技术支持。
再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关键的一环。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确保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也是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
通过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2. 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在教育改革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创新模式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例如,引入项目制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还可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从国际化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总之,教育改革需要不断创新,推动教育的发展。
3. 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公平、优质、可持续的教育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机会,发展各自的潜能。
同时,教育改革也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教育改革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教育改革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不均衡、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等。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专业素养。
此外,还需要推动教育观念的更新,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关于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6篇
关于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6篇关于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篇1我仔细研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尤其是学前教育这部分。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了解到国家非常重视学前教育,深感欣慰。
目前学前教育的形式着实让人揪心。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根基。
人们越来越清楚这个道理。
可很多原因致使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停滞不前,甚至混乱。
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加强。
一、加大政府投入。
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时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规范学前教育市场管理。
当前全国范围内学前教育市场混乱,各类机构鱼龙混杂,国家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市场价格差距过大。
三、规范教育内容。
国家没有同意幼儿教育的时间要求和教学内容要求,通俗的讲,就是没有教材,没有教学大纲,幼儿园到底教什么?学前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以致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教材都有,有些人挖空心思编教材来赚钱,令幼儿园不知用哪套教材好,今年用了五大领域教材,过了两、三年又改成了建构式教材,有的幼儿园还用了整合式教材,今年用了五大领域教材,过了两、三年又改成了建构式教材,有的幼儿园还用了整合式教材。
国家应统一幼儿园的教材。
四、提高教师待遇。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绩效工资得不到保障,而幼儿园教师又是最辛苦的,当自己的付出未得到回报时,教师的积极性又从何调动,所以说应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里去。
五、提高师资力量。
当前幼儿教师的后备力量都来自一些小中专学校,而目前该类学校都处于倒闭边缘,可想而知该类学校人力资源差,幼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建议一些本、专院校设立幼师专业,加强幼师后备力量的建议。
关于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篇2十年教育改革,相对与邓小平爷爷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来讲,只是一个短短的十年,相对于中国教育迷失的这么一段时间以来,也是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段。
中国教育在近几年以来,一直被老百姓所诟病,遥望十年之前,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境地,如今却是民工,蓝领,还是白领,都会有大学生的影子,在城市,被称为蜗居,蚁族;在城镇家乡,被称为啃老族;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未来分外的迷茫十年反思。
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心得体会3篇
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心得体会3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于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核通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选择.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心得体会总体方案第四点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可以看出,此次学生评价改革旨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也希望新时代教学评价改革早日落地,生根发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中国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底色.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突出教育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注重教育价值融合,既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又突显教育的社会价值,明确四个服务,确立了新时代教育发展基调.其中,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立场,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标尺.评价与价值不可分割.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价值是评价的目标和结果.教育价值观为教育评价提供尺度,教育评价的维度、内容、方法、标准和手段都充分体现着教育价值观的尺度,引导人们教育行为的价值选择与追求.教育评价是教育价值观导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评价通过价值引导,调整和匡正人们错误的教育需求与价值观念,保障和实现教育价值观对人们教育行为的指导作用.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篇渗透着教育价值观的立场、尺度,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为弘扬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了机制、行为、思想和环境保障.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教育评价是反映教育实践成效的完整系统.只有进行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顽瘴痼疾,从总体上匡正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实现教育行为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科学的教育评价一定反映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方案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层分类创新和改革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人才选拔与使用符合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要求.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价值性.任何教育评价都包含着某种价值立场和尺度,促使全党全社会端正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价值观念,确立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统一思想,规范教育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方案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旨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针对不同主体的实践特点,分别建立了科学履行职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等五种教育评价尺度,促使主体行为回归教育本质,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教育价值.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社会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方式,影响着教育评价结果的社会效应和效益,影响着教育评价发展性导向的实现和整个教育的价值追求.方案提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目的是确保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健康生态;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用机制,目的是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改变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的选人用人现状,方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逻辑,必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开新的局面,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心得体会教育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中国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底色.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突出教育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注重教育价值融合,既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又突显教育的社会价值,明确四个服务,确立了新时代教育发展基调.其中,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立场,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根本标尺.毋庸赘言,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是显著的,但也不必讳言,中国当下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以五唯为代表的功利化倾向.五唯在教育实践中有多种表现.一些学校、家长、学生过于强调智育、重视分数,分数至上分分计较,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刷题、超前学习、过度教育等现象.有的学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学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为评价教育部门、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硬指标.选用人才重学历轻能力,学历高消费名校效应学历歧视还在一定范围存在.高等学校中还存在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以及论文抄袭、数据造假等现象.五唯问题严重偏离了新时代教育价值观,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评价与价值不可分割.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教育价值是评价的目标和结果.教育价值观为教育评价提供尺度,教育评价的维度、内容、方法、标准和手段都充分体现着教育价值观的尺度,引导人们教育行为的价值选择与追求.教育评价是教育价值观导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评价通过价值引导,调整和匡正人们错误的教育需求与价值观念,保障和实现教育价值观对人们教育行为的指导作用.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篇渗透着教育价值观的立场、尺度,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为弘扬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了机制、行为、思想和环境保障.总体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教育评价是反映教育实践成效的完整系统.只有进行教育评价的系统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顽瘴痼疾,从总体上匡正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实现教育行为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总体方案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深度谋划、系统设计、全面布局,涉及教育实践的全环节、全主体、全要素、全类别以及各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和制度,为各级各类教育和主体落实新时代教育价值观提供机制保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总体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科学性.科学的教育评价一定反映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体现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总体方案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层分类创新和改革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规范人们的教育行为,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人才选拔与使用符合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要求.总体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价值性.任何教育评价都包含着某种价值立场和尺度,促使全党全社会端正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价值观念,确立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统一思想,规范教育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总体方案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旨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针对不同主体的实践特点,分别建立了科学履行职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等五种教育评价尺度,促使主体行为回归教育本质,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创造新时代的教育价值.总体方案体现了教育评价的社会性.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方式,影响着教育评价结果的社会效应和效益,影响着教育评价发展性导向的实现和整个教育的价值追求.总体方案提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目的是确保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健康生态;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用机制,目的是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改变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的选人用人现状,优化评价结果产生的社会效应,实现教育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改革逻辑,必将有利于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开新的局面,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读起来深受教益.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心得体会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督学学习了该文件.反思了这几年来参与的督导评估工作,我对意见中加强学校的督导、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改进督导方式方法等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深有体会,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我市在推动泉州市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方面的做法浅谈自己的三点体会.2010年以来,国家、省分别颁布了多项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学前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泉州市学前教育事业同样蓬勃发展,仅幼儿园的数量由2010年的1050所增加至2019年的1610所,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学前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短板,特别是办好学前教育,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努力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盼,成为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新命题.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适应教育新发展,泉州市多措并举、主动推进本地学前教育的发展,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致力本土的学前教育发展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扩大优质资源的发改面,建立更加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体制,我市申报了省级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基于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构建研究,并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一、把握正确方向,彰显泉州模式新思路十二五以来,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指明学前教育的发展要回归到教育的原点,主要以儿童的发展为本.泉州市以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为导向,促进幼儿发展为主旨,构建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评估思路.一是树立正确理念.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实施目标是实现幼儿园的自我反思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通过查阅教育教学计划、了解作息安排、观察游戏的组织策略等形式,以及在卫生保健、环境安全等后勤保障方面的评估过程中,促进幼儿园和教师转变教育行为和方式,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育儿观,真正实现以幼儿为本的学前教育核心价值.二是坚持科学导向.十三五以来,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既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又是核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级收费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级各类幼儿园通过评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将评估作为提升幼儿园品质的重要途径.各级教育部门将各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纳入绩效考核指标,这些举措确保了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更加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体制.三是促进持续发展.2008年以来,福建省教育厅对示范园的评估采取了动态管理的模式,幼儿园被确认为示范园后,并不是终身享有这项荣誉,而是采取了省级抽查、市级评估的方式,不断深化和巩固示范园的创建成果,促进示范园可持续发展.泉州市2012年开始在示范园的复评工作中先行先试,以开放作为复评的手段,建立行政主导、教研协同的各级示范性幼儿园教育教学开放制度.二、创新评价指标,解读泉州模式新内涵泉州市评估工作是2009年参照福建省的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制定的,经过十几年的风雨,该标准已经无法顺应新时代对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新要求,我市对原有的评估指标进行调整和补充,探索各级示范园创建的流程、指标以及标准说明,便于评估工作得以客观、高效开展.一是融进科学理念.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问题,也成为幼儿园举办者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市对评估标准的评估要素核对,与时俱进地融进新理念、新思想,增加新时期学前教育过程中的新内容、新情况,力求让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评估体系与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发展形势接轨.二是推行减负评估.为切实减轻申报园所在创建迎评过程中的负担,不断丰富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内涵,推行减负评估,力求评估内容人本化,评估手段多样性,评估指标可操作性,评估方法创新性.在评估指标中增加了评估办法和目录索引,评估专家赴申报园所进行现场评估中,申报园不再按评估标准提供档案资料,而是侧重实地评估的现场,根据评估办法的要求提供目录索引,评估专家直接到园所的档案室、教师办公室、各功能室进行查阅,逐步实现评估工作简化程序,从而使评估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真正达到为基层减负的目标.三是聚焦评估实效.针对评估要素宽泛、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评估指标中我市增加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创建过程要怎么做,让评估工作更有实效性.我们倡导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评估过程,是以评估现场和幼儿表现为主旨,通过环境和活动看教师和幼儿,再通过师幼表现和园长汇报看幼儿园管理,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引导幼儿园不断改进和提升,从而真正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三、夯实评价过程,建立泉州模式新流程到2020年,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项重要的指标: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将提高到40%.为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我市充分注重两手抓:一手扩数量.2018年起,泉州市对当年创建省、市、县示范幼儿园分别给予20万、15万、10万进行奖励,永春县、晋江市、台商区等县(市、区)财政对民办园创建各级示范幼儿园给予奖励资金,以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幼儿园积极创建各级示范园;一手抓质量.关注创建过程,注重前期核查和落实改进的程序,由原来的创建→申报→评估→确认流程,在县级提交申请报告后,增加了市级行政前期核查,拉手园帮扶指导,审核整改情况等过程,扎实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前期核查指导.泉州市遵循以评促建的原则,更多在于扶持提升促发展,不断推动各地加强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申报幼儿园所属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提交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市级会实地初步核查幼儿园的自评和所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评定结果,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人员配备、班生数额、财政投入、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核查,确认申报资格.督促幼儿园所在辖区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创建支持,积极为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创建提供必要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研员、高校专家、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幼儿园梳理办园成效,提升保教质量.二是拉手帮扶推进.为每所申报园量身定制,指定一所省级示范园或市直幼儿园作为拉手帮扶的单位,拉手帮扶园采取派驻骨干教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跟班学习、送教下乡、拉手教研等活动.针对幼儿园管理、一日活动的保教环节进行多次的业务指导,有效推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梳理提炼成本园的特色课程,总结出独特、先进、稳定的办园经验.同时申报园的成员到拉手园进行跟班学习,通过边实践、边学习、互帮互学的形式,逐步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申评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注重后期整改.更多关注评估的过程,是开展评估创建的真正目的.注重幼儿园的后期整改是提升保教质量的关键,使幼儿园充分认识到接受评估不仅限于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估对幼儿园自身成长产生的价值.在市级实地评估后,要求幼儿园针对评估过程中专家提出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症结所在,确立整改目标,促进幼儿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市级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拉手帮扶园对申报园提供的整改方案,以回头看的形式指导其制定确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防止整改步骤浮于表面,树立质量意识,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开展示范园评估是教育督导职能中评估监测的重要项目.通过评估创建,指导幼儿园不断规范办园行为,提高育人质量.泉州模式评估体系的建构正是一场基于质量评价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探索,一段基于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质量的追寻.截至2020年春季,泉州市创建与评估了级示范幼儿园391所,其中省级50所,市级63所,县级278所.意见的颁布,必将进一步引导泉州市学前教育在评估理念的领先性、管理指导的专业性、动态发展的科学性、评价体系的严密性、示范辐射的常规性等方面纵深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开学以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纲要》,内容是: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
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
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
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
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结合学校工作,我再谈几点认识:一、以人为本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
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
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
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
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
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
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
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
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
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
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
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
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
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教育公平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
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
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今后高中“三限”择校会逐步取消,严格按照录取分数线进行招生,实现教育公平。
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
我相信国家有能力逐步调整到位。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同时学校管理建设许多做法在纲要中找到答案,也是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
《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我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加强课程建设,文化引领,团队合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学校发展目标,在此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彰显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领会《纲要》精神;要积极发挥《纲要》对谋划起草丰台区教育“十
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学校三年办学规划,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