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6年(海南卷)化学(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海南卷)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A.汽油B.甘油C.煤油D.柴油1.B 【解析】甘油为丙三醇,是醇类,不是烃,其余各项都为烃类。
故选B。
2.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2.D 【解析】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A项正确;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B项正确;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C项正确;三聚氰胺有毒,不能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D项错误。
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4Cl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D.Na2HP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3.C 【解析】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时,除了H+与OH-反应外,还有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A错误;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产生NH3·H2O,B错误;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为可溶性强酸与强碱反应只生成水的类型,符合该离子反应方程式,C正确;Na2HPO4不能拆开成H+,D错误。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4.B 【解析】氦气性质稳定,故可用于填充飞艇,A正确;硬水的软化指的是除去水中的Ca2+、Mg2+,加入氯化铁只能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悬浮物,用于水的净化B错误;石英砂为SiO2,可用碳还原得到粗硅,经提纯得单晶硅,C正确;聚四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故一般用于不粘锅的涂层,D正确。
5.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A.c(CO32-)B.c(Mg2+) C.c(H+) D.K sp(MgCO3)5.A 【解析】MgCO3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CO3(s)Mg2+(aq)+CO32−(aq),加入少量稀盐酸可与CO32−促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中c(CO32−)减小,c(Mg2+)及c(H+)增大,K sp(MgCO3)只与温度有关,不变,故选A。
海南2016中考试题化学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x的体积分数最大,实验X 表示氮气,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的应用的知识。
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玻璃破碎 D.钢铁生锈【答案】D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的知识。
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及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
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垃圾分类处理 D.绿色出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于保护环境,正确;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又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错误;C.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正确;D.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考点:考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做法的判断的知识。
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B. C.D.【答案】A考点:考查日用品材料种类的判断的知识。
6.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H2﹣2个氢原子 B.2N﹣2个氮元素 C.O﹣1个氧分子 D.﹣+3价铁元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N表示2个氮原子,错误;C.O可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分子,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表示:+3价铁元素,正确。
海南省澄迈县2016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题(二)
海南省澄迈县2016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题(二)(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座号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的冶炼B .酸碱中和C .汽油燃烧D .玻璃破碎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B .读取体积 过滤 套橡胶管 熄灭酒精灯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 铜片置于稀盐酸中,表面冒出气泡C. 植物油能溶于水中,形成油水溶液D.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细口瓶,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4. 能降低河水的硬度方法是A. 蒸馏B. 加入活性炭C. 消毒D. 过滤5. 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MgO+2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2个氮分子:2NB. 2个氮气:N 2C.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D. 2个氢氧根离子:2OH 7.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海水C .氢气D .粗盐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1℃时,甲溶解度是30gB. 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C. 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D. t 2℃时甲、乙溶液质量相等。
9.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是保证社会安定和人体健康基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米饭可为人体提供糖类B. 甲醛可用于咸鱼腌制C. 食醋可用于凉拌黄瓜D. 高钙牛奶可补充钙元素10. 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一致的是A. 沼气— CH 4B. 熟石灰— CaOC. 纯碱—NaOHD. 小苏打— Na 2CO 311.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 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0—5.5;西瓜:6.0—6.5;大豆:6.0—7.0;玉米:6.8—8.0。
如果化工厂大量使用烟煤作燃料,在工厂四周的土地上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 西瓜B 茶C 玉米D 大豆12. 下列各组混合物(括号为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的是A. 硝酸钾(蔗糖)B. 铁粉(铜粉)C. 氯化钠(碳酸钙)D. 酒精(水)13.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纯棉帽子B. 塑料水桶C. 陶瓷餐具D. 黄金饰品14. 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5.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相应的序号)①碳酸氢钠②硫酸铜③一氧化碳④甲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家用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所用的盐是。
2016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16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玻璃破碎D.钢铁生锈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B.使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类处理D.绿色出行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B.C.D.塑料盆紫砂壶木铲铁锅6.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H2﹣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C.O﹣1个氧分子D.﹣+3价铁元素7.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氧是助燃剂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混合物D.煤油是有机物8.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量筒读数蒸发食盐水倾倒液体熄灭酒精灯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应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C.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11.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物白葡萄汁苹果牛奶玉米粥pH 3.5﹣4.5 2.9﹣3.3 6.3﹣6.6 6.8﹣8.0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B.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C.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常喝玉米粥12.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 CO2CO 点燃B O2水蒸气适量生石灰C Al粉Cu粉适量稀硫酸,过滤D Ca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A B.B C.C D.D1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6分)15.从①氢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3)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16.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2)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 . 17.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 .青菜 B .馒头 C .鸡蛋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 元素; (2)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填序号)A .食用霉变的食品B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C .常喝牛奶或豆浆.18.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19.现有6.4g 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 二氧化碳、2.8g 一氧化碳和7.2g 水,求出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2分) 20.如图为硫酸标签中的部分内容.(1)根据该标签写出一条有关硫酸的信息;(如:硫酸的密度为 1.84g/mL ) (2)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21.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 (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2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装置中标“a ”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 2O 2)固体,同学们想利用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 ═4NaOH+O 2↑ 【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 ②部分变质 ③全部变质 【实验过程及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 正确(填序号);(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 ; (3)请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简写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2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C 15H 22O 5)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请计算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结果)25.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t 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t ,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假设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 2016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由图可知,x的体积分数最大故选C【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玻璃破碎D.钢铁生锈【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分析】由题意,生活中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是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以化合态存在.【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故答案为A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B.使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类处理D.绿色出行【分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随意焚烧垃圾,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出行,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于保护环境;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又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C、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D.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B.【点评】“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盆B.紫砂壶C.木铲D.铁锅【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紫砂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木铲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铁锅是用生铁或钢制成的,生铁或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6.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H2﹣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C.O﹣1个氧分子D.﹣+3价铁元素..【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故选项错误;B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N 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错误;C 、O 可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分子,故选项错误;D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表示:+3价铁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氧是助燃剂B .煤油是燃料C .液氧是混合物D .煤油是有机物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 、液氧具有助燃性,是助燃剂,正确; B 、煤油具有可燃性,是燃料,正确; C 、液氧是纯净物,错误; D 、煤油属于有机物,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6000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分子间有间隔【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6000L 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 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体积很小和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所以D 正确. 故选D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筒读数 B .蒸发食盐水 C .倾倒液体 D .熄灭酒精灯【分析】A 、根据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 B 、根据蒸发食盐水的方法进行分析.C 、根据取用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 、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 、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中操作错误.B 、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故图中操作正确;C 、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图中操作错误;D 、熄灭酒精灯要用盖灭盖灭,禁止用嘴吹灭,故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应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 B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 C .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 .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分析】A 、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B 、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C 、根据肥皂水只能检验软水和硬水进行分析;D 、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 、取样品,灼烧,用烧焦羽毛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产生的是涤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 正确;B 、取样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火焰熄灭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 正确;C 、肥皂水只会检验硬水和软水,不能讲硬水转化成软水,故C 错误;D 、铵态氮肥和碱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所以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故D 正确.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就可以鉴别.11.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pH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白葡萄汁 苹果 牛奶 玉米粥pH3.5﹣4.5 2.9﹣3.3 6.3﹣6.6 6.8﹣8.0 A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B .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C .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D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常喝玉米粥【分析】当溶液的pH 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 小于7时,呈酸性,且pH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 大于7时,呈碱性,且pH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 、苹果的pH 为2.9﹣3.3,白葡萄汁的pH 为3.5﹣4.5,均小于7,均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 、苹果的pH 为2.9﹣3.3,白葡萄汁的pH 为3.5﹣4.5,故葡萄汁的酸性弱,故此选项说法错误.C 、牛奶的pH 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 、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进食的食物应是显弱碱性的食物;玉米粥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C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 .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分析】从图示可分析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每2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反应前后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解答】解:A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故A 错误;B 、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变化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故B 错误;C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C 正确;D 、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等方面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CO 2 CO 点燃 B O 2 水蒸气 适量生石灰C Al 粉 Cu 粉 适量稀硫酸,过滤D CaCl 2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 .A B .B C .C D .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Al 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 B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 C .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 D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据此行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所以:A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锌,可能有氯化亚铁,故A 错误;B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一定没能有氯化铜,故B 错误;C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C 错误;D 、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以及半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6分)15.从①氢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③ ; (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 ② ; (3)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 ④ ; (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 ① .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是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故填:③;(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故填:②; (3)碳酸氢钠是常用作焙制糕点的物质,故填:④;(4)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故填:①.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 调大 (填“调大”或“调小”) (2)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 洗净擦干 .【分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金属锈蚀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说明燃烧不充分,可以调大进风口,增加氧气的含量促进燃烧,故填:调大;(2)菜刀使用后洗净擦干能防止生锈,故填:洗净擦干.【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金属防锈的措施进行.17.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C (填序号) A .青菜 B .馒头 C .鸡蛋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 钙 元素; (2)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B (填序号)A .食用霉变的食品B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C .常喝牛奶或豆浆. 【分析】(1)①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②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霉变食品和甲醛的毒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A 、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 、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 、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故填:C .②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青少年预防佝偻病,应适量补钙; 故填:钙.(2)食用霉变的食品不正确,因为霉变的食品中有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毒素;甲醛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不能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牛奶或豆浆中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常喝牛奶或豆浆有利健康; 故填:A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基础性比较强.食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应该好好把握.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18.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甲=乙 (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甲 (填“甲”或“乙”) (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B ...【分析】(1)根据图1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相等进行解答; (2)根据图2中甲有未溶解的固体进行解答;(3)根据题意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图1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相等,所以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故填:甲=乙;(2)根据图2中甲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甲一定为饱和溶液;故填:甲;(3)根据题意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B .故填: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现有6.4g 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 二氧化碳、2.8g 一氧化碳和7.2g 水,求出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1:4:1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之和就是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质量就是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再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再进行分析.【解答】解:4.4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4.4g ××100%=1.2g ;2.8g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2.8g ××100%=1.2g ;7.2g 水中氢元素质量为:7.2g ××100%=0.8g ;1.2g+1.2g+0.8g=3.2g ,则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为:6.4g ﹣3.2g=3.2g ; 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C :H :O==1:4:1.故填:1:4:1.【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的碳元素、氢元素就是物质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2分) 20.如图为硫酸标签中的部分内容.(1)根据该标签写出一条有关硫酸的信息;(如:硫酸的密度为 1.84g/mL ) (2)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分析】(1)标签中提供了硫酸的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密度;(2)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该标签可知,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 ;故填:该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答案合理即可);(2)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填: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点评】本题考查了标签的信息以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难度不大.21.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 (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分析】(1)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2)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凡是不经滤纸的过滤就直接进入滤液的操作,都能造成滤液浑浊;另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会造成同样的结果;进行分析解答.(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1)缺少玻璃棒引流;(2)滤纸破损(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3)不是纯净物;精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
海南省中考模拟考试化学科试题(一)答案.docx
海南省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科试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B D B B D A C C C B A D A二、填空题(毎空2分,共24分)15.(1)④(2)①(3)②(4)③16.(1)无机盐、油脂或蛋白质;(2)金属17.(1)1∶2 (2)小于18.(1)Zn(NO3)2、Mg(NO3)2、Fe(NO3)2;AgNO3;(2)Ag、Fe;(3)大于三、简答题(共10分)19.①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20.第一步: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第二步:一废水中硫酸与BaCl2反应后有盐酸生成,废水仍然呈酸性。
四、实验题(毎空2分,共14分)21.(1)长颈漏斗(2)需要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F(3)2HCl+CaCO3===CaCl2+H2O+CO2↑22.能否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1)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2)CO2+2NaOH═Na2CO3+H2O五、计算题(10分)23.(1)设:需要硫酸锌固体的质量为x100g×2% =10 g………2分(2)设红锌矿中含有氧化锌的质量为y ………1分ZnO + H2SO4 = ZnSO4 + H2O ………2分81 161y 80.5kg81/161=y/80.5kg ………1分y=40.5kg ………1分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40.5kg/50kg×100%=81% ………2分答:需要加入硫酸锌固体的质量为10g;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81% 。
………1分初中化学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精校】2016年海南省中考真题化学
2016年海南省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由图可知,x的体积分数最大。
答案:C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玻璃破碎D.钢铁生锈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
答案:A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A.植树造林B.使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类处理D.绿色出行解析: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于保护环境;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又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C、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D.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
答案:B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盆B.紫砂壶C.木铲D.铁锅解析:A、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紫砂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木铲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铁锅是用生铁或钢制成的,生铁或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2016年海南省中学考试化学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2016年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玻璃破碎D.钢铁生锈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B.使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类处理D.绿色出行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B.C.D.塑料盆紫砂壶木铲铁锅6.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H2﹣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C.O﹣1个氧分子D.﹣+3价铁元素7.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氧是助燃剂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混合物D.煤油是有机物8.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量筒读数蒸发食盐水倾倒液体熄灭酒精灯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应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C.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11.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pH判断,下列说确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B.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C.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常喝玉米粥12.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确的是()A.A B.B C.C D.D1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6分)15.从①氢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3)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16.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2)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17.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序号)A.青菜B.馒头C.鸡蛋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元素;(2)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填序号)A.食用霉变的食品B.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C.常喝牛奶或豆浆.18.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甲”或“乙”)(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19.现有6.4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求出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2分)20.如图为硫酸标签中的部分容.(1)根据该标签写出一条有关硫酸的信息;(如:硫酸的密度为1.84g/mL)(2)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21.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2)改进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2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制备、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3.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同学们想利用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实验过程及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正确(填序号);(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3)请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简写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2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请计算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结果)25.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t贝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t,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假设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2016年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由图可知,x的体积分数最大故选C【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玻璃破碎D.钢铁生锈【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分析】由题意,生活中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是元素,它们存在于化合物中,以化合态存在.【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故答案为A【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4.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B.使用一次性餐具C.垃圾分类处理D.绿色出行【分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随意焚烧垃圾,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出行,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于保护环境;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又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C、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D.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B.【点评】“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5.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盆B.紫砂壶C.木铲D.铁锅【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紫砂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木铲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铁锅是用生铁或钢制成的,生铁或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6.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H2﹣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C.O﹣1个氧分子D.﹣+3价铁元素【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选项错误;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N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错误;C、O可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分子,故选项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表示:+3价铁元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7.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氧是助燃剂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混合物D.煤油是有机物【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液氧具有助燃性,是助燃剂,正确;B、煤油具有可燃性,是燃料,正确;C、液氧是纯净物,错误;D、煤油属于有机物,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间有间隔【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体积很小和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蒸发食盐水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分析】A、根据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B、根据蒸发食盐水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取用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中操作错误.B、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故图中操作正确;C、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图中操作错误;D、熄灭酒精灯要用盖灭盖灭,禁止用嘴吹灭,故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10.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应燃烧的方法区分涤纶和羊毛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C.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分析】A、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C、根据肥皂水只能检验软水和硬水进行分析;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灼烧,用烧焦羽毛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产生的是涤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火焰熄灭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肥皂水只会检验硬水和软水,不能讲硬水转化成软水,故C错误;D、铵态氮肥和碱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所以用氢氧化钙检验铵态氮肥,故D正确.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就可以鉴别.11.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pH判断,下列说确的是()A.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B.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C.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常喝玉米粥【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苹果的pH为2.9﹣3.3,白葡萄汁的pH为3.5﹣4.5,均小于7,均显酸性;故选项说确;B、苹果的pH为2.9﹣3.3,白葡萄汁的pH为3.5﹣4.5,故葡萄汁的酸性弱,故此选项说法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进食的食物应是显弱碱性的食物;玉米粥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分析】从图示可分析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每2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反应前后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改变.【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故A错误;B、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变化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故B错误;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D、由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等方面的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确的是()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确.C、Al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据此行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会置换出氯化镁中的镁,锌先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所以: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锌,可能有氯化亚铁,故A错误;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一定没能有氯化铜,故B错误;C、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C错误;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以及半定量(如一定量、过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6分)15.从①氢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碳酸氢钠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③;(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②;(3)常用作焙制糕点的是④;(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①.【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是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故填:③;(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故填:②;(3)碳酸氢钠是常用作焙制糕点的物质,故填:④;(4)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故填:①.【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填“调大”或“调小”)(2)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洗净擦干.【分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金属锈蚀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说明燃烧不充分,可以调大进风口,增加氧气的含量促进燃烧,故填:调大;(2)菜刀使用后洗净擦干能防止生锈,故填:洗净擦干.【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金属防锈的措施进行.17.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C (填序号)A.青菜B.馒头C.鸡蛋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元素;(2)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B (填序号)A.食用霉变的食品B.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C.常喝牛奶或豆浆.【分析】(1)①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②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2)根据霉变食品和甲醛的毒性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A、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故填:C.②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青少年预防佝偻病,应适量补钙;故填:钙.(2)食用霉变的食品不正确,因为霉变的食品中有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毒素;甲醛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不能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牛奶或豆浆中富含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常喝牛奶或豆浆有利健康;故填:A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基础性比较强.食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应该好好把握.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18.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甲(填“甲”或“乙”)(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B .【分析】(1)根据图1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相等进行解答;(2)根据图2中甲有未溶解的固体进行解答;(3)根据题意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图1可知,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相等,所以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故填:甲=乙;(2)根据图2中甲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甲一定为饱和溶液;故填:甲;(3)根据题意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B.故填: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现有6.4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求出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1:4:1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之和就是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质量就是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再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再进行分析.【解答】解: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4.4g××100%=1.2g;2.8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2.8g××100%=1.2g;。
16——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化学试题(十六).docx
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化学试题(十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腐烂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蔗糖溶解2. 从化学角度看,下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冇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B. 扑火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火火器C. 在鞍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D. 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町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3.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导致食品中含冇对人体健康冇害物质的是(A.加过量膨人剂,使西瓜个大汁鲜B.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保鲜鱼虾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做血包D.牛奶中添加三聚氛胺,提高含氮量6.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了( )A.间隔增人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7. 人体缺乏维生索A 易得夜肓症。
维生索A 的化学式为GoHso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维生素A 属于有机物B.维生素A 屮含有51个原了C.维生索A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维生素A 由C 、H 、0三种元素组成8. 下列对一 •些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主要目的是降低熔点B 川清洗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清洗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了是不断运动D 盐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氮离子9.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CaCO 3-*CaOB. CO 2-COC. H 2SO 4-H 2OD. Cu-Cu (OH )2 10.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4所示,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人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1C. t °C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60 °C 时,100 g 水中加入90 g 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 的饱和溶液11. 为验证卜■列化学变化的发生,需要滴加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实验现彖的是 A.向石灰石中滴加盐酸 B.向氧化铁中滴加硫酸A.胆汁(6.8-7.4) C.血液( 7.35 — 7.45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木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紧橡皮塞B.称取一定质蜃的氢氧化钠固体 B ・ II 垂液(6.6-7.1 )C ・.桶释浓孩酸 D.测定溶液的州(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D.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选项实验冃的实验方案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址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D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屮,分别滴加无色酚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13•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NH4H2PO4B. NH4NO3C. (NH4)2SO4D. NH4HCO314.向AgNO3溶液屮加人一定质最的AI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海南省澄迈县2016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题(二)
海南省澄迈县2016年中考化学综合测试题(二)(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座号解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的冶炼B .酸碱中和C .汽油燃烧D .玻璃破碎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B .读取体积 过滤 套橡胶管 熄灭酒精灯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 铜片置于稀盐酸中,表面冒出气泡C. 植物油能溶于水中,形成油水溶液D.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细口瓶,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4. 能降低河水的硬度方法是A. 蒸馏B. 加入活性炭C. 消毒D. 过滤5. 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MgO+26.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2个氮分子:2NB. 2个氮气:N 2C.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D. 2个氢氧根离子:2OH 7.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海水C .氢气D .粗盐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1℃时,甲溶解度是30gB. 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C. 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D. t 2℃时甲、乙溶液质量相等。
9.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是保证社会安定和人体健康基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米饭可为人体提供糖类B. 甲醛可用于咸鱼腌制C. 食醋可用于凉拌黄瓜D. 高钙牛奶可补充钙元素10. 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一致的是A. 沼气— CH 4B. 熟石灰— CaOC. 纯碱—NaOHD. 小苏打— Na 2CO 311.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 要求的最佳范围:茶:5.0—5.5;西瓜:6.0—6.5;大豆:6.0—7.0;玉米:6.8—8.0。
如果化工厂大量使用烟煤作燃料,在工厂四周的土地上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A 西瓜B 茶C 玉米D 大豆12. 下列各组混合物(括号为杂质)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的是A. 硝酸钾(蔗糖)B. 铁粉(铜粉)C. 氯化钠(碳酸钙)D. 酒精(水)13.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纯棉帽子B. 塑料水桶C. 陶瓷餐具D. 黄金饰品14. 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5.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相应的序号)①碳酸氢钠②硫酸铜③一氧化碳④甲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家用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所用的盐是。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doc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A.汽油B.甘油C.煤油D.柴油2.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3.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A.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NH 4Cl 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C. HNO 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 Na 2HPO 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于填充飞艇B.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C.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D.聚四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5.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A.c (23CO )B. c (2+Mg )C. c (H +)D.K sp (Mg 3CO )6.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 37H 104O 6(s)+80O 2(g)=57CO 2(g)+52H 2O(l)已知燃烧1kg 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 为A.413.810kJ mol -醋B. 413.810kJ mol --醋C. 413.410kJ mol -醋D.413.410kJ mol --醋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将SO 2通入溴水中证明SO 2具有漂白性B.将铁屑放入稀HNO 3中证明Fe 比H 2活泼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23CO -D.将乙烯通入KmnO 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9.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 mol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生成H 2的质量为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 2的体积为0.224L (标准情况)D.生成H 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 Na 与水反应产生H 2的量10.某电池以K 2FeO 4和Zn 为电极材料,KOH 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海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题(七)(含答案)
海南省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化学科试题(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A.氧气用于炼钢 B.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有质量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表示准确的是()A.2O — 2个氧分子B.2NO — 2个一氧化氮分子C.Mg2+—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H2SO4— 1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5.“好朋友手拉手”。
从图中化学反应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C. 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该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B.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氧气7.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塑料、合成橡胶、不绣钢都属于合成材料B.羊毛、蚕丝、涤纶都属于天然材料C.酒精、甲烷、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8. 下列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A.缺钙会导致侏儒症B.缺铁会导致贫血C.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D .碘摄入过量会导致甲状腺疾病...A .“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 .“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C .“84消毒液”中NaClO 属于盐,其中Cl 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D .右图漫画中致命气体指的是Cl 210.镧(La )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 2O 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 3、La(OH)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 3的是( )A .La 2O 3和HClB .La(OH)3和HClC .NaCl 和La(OH)3D .La 和HCl11.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B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 .C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 .A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12.要验证Zn 、Fe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最好的一组试剂是( )A .Fe 、CuSO 4溶液、ZnSO 4溶液B .Cu 、FeCl 2溶液、ZnCl 2溶液C .Zn 、FeSO 4溶液、CuSO 4溶液D .Fe 、Cu 、Zn(NO 3)2溶液13.某溶液中含n 个Na +、n 个SO 42﹣、n 个Cl ﹣,除还存在一定量的H +或OH ﹣,别无其他离子存在,请你推测此溶液( )A .PH >7B .PH=7C .PH <7D .PH ≥714.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循环体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B .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C .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D .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二、填空题(毎空2分,共26分)15.请从A.熟石灰;B.氧气;C.小苏打;D.干冰;E.铜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