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药物性损伤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损害40例临床分析
疸 、 脏肿大等 临床表 现 , 数 尚有 发热 、 肝 少 皮疹 、 痒 等肝 外 表 瘙
现; ③末 梢血 中嗜酸性细胞大 于 6 ; % ④药 物过敏试 验 或激发试
验阳性 ; ⑤各种 肝炎病 毒血清标志物测定均 为阴性 , 除 甲、 排 乙、
丙 、 、 、 型肝 炎 。本 组 用 药 后 1~ 丁 戊 庚 2周 内 发 现 , 出现 乏力 、 食
( 陕西 省扶 风 县 人 民 院感 染 科
[ 键词 ] 肝损 害 关 相 关 药物 分 析
陕西扶风
720 ) 2 20
经上述治疗 , 1 死于肝 坏死 、 除 例 1例 因 原 发 疾 病 恶 化 自动
[ 中图分类号 ] R5 5 2 [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0 8—6 3 (0 0 0 8 1~ 2 6 3 2 1 )6— 1 O
药 后 1~ 4周 内 ( 丸 酮 类 激 素 除 外 ) ② 有 乏 力 、 食 、 心 、 睾 ; 厌 恶 黄
且易 于致死 的药物有 : 吡嗪酰胺 、 戊酸 钠 、 丙 大剂量 保泰 松和长
期 大 量 口服 或 静 滴 四 环 素 。 氨 基 丁 三 醇 则 可 引 起 新 生 儿 肝 坏 死 。 ② 以黄 疸 为 主 要 表 现 , 疸 的形 成 系 药 物 使 胆 汁 在 肝 内 淤 黄 积 所 致 , 称 为 淤 胆 型 。 临 床 表 现 以黄 疸 、 肤 瘙 痒 、 土 色 大 故 皮 陶 便为主 , 可伴 有 药 物 过 敏 现 象 , 化 道 症 状 及 金 身 乏 力 较 轻 , 消 血
向 、 水 形成 , 至 出现 肝 功 能 衰 竭 或 死 亡 。能 造 成 严 重 肝 损 害 腹 甚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负责分解代谢体内的各种物质和药物。
但是,一些药物如乙酰唑胺、氨基苷、异烟肼等,如果长期使用,会对肝脏产生损害,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据统计,药物因素占据了药物性肝损伤的70%。
那么,如何去诊断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呢?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其诊治方法。
一、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早期症状通常是食欲不振、头昏乏力等,晚期症状则会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
除了症状外,临床医生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年龄、药品使用情况、家族史等因素,对比判断,才能确诊药物性肝损伤。
2.实验室检测血清酶学指标检验是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一种常用方法。
如果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浓度升高,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也随之上升,说明患者肝功能出现异常。
同时,医生还要检测尿液毒酶浓度是否升高,这是诊断药物性肝损伤另一种有效手段。
3.肝组织病理学分析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导致肝损伤病情加重,确诊需要进行肝活检,以确定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和透过肝细胞暴露出的药物元素。
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症治疗。
二、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一般分为肝保护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1.肝保护肝保护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采取的措施包括停药、限制体力活动、调节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检查结果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指采用具有直接肝细胞保护作用的药物。
例如,注射谷胱甘肽(GSH)可以有效增加肝细胞对氧化应激的耐受性;采用草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如黄连、丹参等,这些综合治疗对消除症状和恢复肝脏功能有特殊作用。
除此之外,中药保肝也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对于肝损伤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丹参、茯苓等中药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养肝的作用。
例如葳婆草和金钱草等草本植物释放抗氧化剂和抗击自由基物质。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
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Vol. 20 No. 4 Apr, 2012
2. 2
临床类型 依据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 CIOMS ) 标 准分型。肝细胞型 77 例( 86. 5% ) , 其中男 33 例女 44 例, 年 男 1 例女 3 例, 龄 43. 0 ± 14. 7 岁; 胆汁淤积型 4 例占 4. 4% , 年龄为 52. 94 ± 17. 7 岁; 混合型 9 例占 10. 0% , 男 2 例女 7 例, 年龄为 47. 6 ± 19. 4 岁。3 种分型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
成分和肝脏微粒体酶系代谢水平改变有关或与其含有的毒 [3 ] 性成分或杂质有关 。抗微生物药引起占 24. 4 % ( 22 /90 ) , 考虑为该类药在社会及临床上应用广泛且不规范, 以及长 期、 大量联合用药, 有些患者自行服药或随意加大药物剂量, 临床医生对其不良反应未能及时监测, 发病机制是药物诱发 的变态反应直接对肝细胞造成免疫损害 。 目前非甾体类消 炎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 本研究中非甾体类消炎药 占 8. 8% ( 8 /90 ) , 其发病机制为药物在肝内通过细胞色素代 谢产生一些毒性产物, 最终导致肝细胞的坏死 。 对于其它药 物如抗结核药、 治疗精神疾病、 风湿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 进、 肿瘤化疗药物也是临床常用药, 甚至解热镇痛药, 在治疗 中也会出现肝脏损伤, 因此提醒我们在临床治疗中需密切监 一旦发生及时停药, 并积极治疗必要时可应用人 测肝功能, 工肝辅助治疗。国外关于引起 DILD 比例报道不一致, 有报 [4 ] [5 ] , 道以抗生素为主 有的报道以肿瘤药和结核药为主 , 这 可能与地区经济状况、 地理分布差异及医院性质有关 。 其引 起的直接肝损害可以预测, 特异性肝损害不能预测, 因此需 要加强对公众的宣教工作, 科学地宣传中医中药, 提高对中 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规范合理应用抗生素, 最好根据细菌培 养选择敏感抗生素, 有条件监测血药浓度, 检测肝功能; 非甾 应严格按剂量应 体消炎药的毒性反应通常与剂量直接有关, 用, 因此预防是重点。 参 考 文 献:
药物性肝损伤
DILI的预防
减少同时 使用药物
的种类
仔细询问 药物过敏
史
预防 措施
选择用药、 监测肝功能
必要时使 用护肝药
注意药物 配伍
DILI的预防
• 特殊情况可以预防性的使用“保肝”药 • 1.抗肿瘤化疗,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化疗药物; • 2.抗结核治疗; • 3.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异药物; • 4.长期使用抗癫痫药; • 5.长期使用治疗甲亢的药物; • 目前无证据显示2种或以上抗炎保肝药物对DILI有更好的疗效,因此不推
行区旅居史等高度可疑的临床线索时,应考虑检测。 • 若有相关临床表现,应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和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DILI诊断相关建议
• 建议2:对疑似胆汁淤积型DILI患者。 • 所有病例均应进行B超/CT等腹部影像学检查,以除外胆道疾病。 • 腹部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确胆道疾病证据的患者,应做原发性胆汁性肝
正确的诊断书写格式? 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损伤型,急性,RUCAM 6分(很可能),严重程度2级
病例1
• 1月19天,男性,2020.09.24入院 • 病史:咳嗽2天,伴喘息,无发热,无呕吐等,未予特殊处理,既往体健 • 体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 诊断: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 化验,TBil:9.3umol/L,
痛、发热,皮疹和/或嗜酸性粒细胞>5%。
DILI的治疗-针对发病机制
➢固有型 ✓促排出:洗胃、导泻、血液净化 ✓解毒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 ➢代谢特异质型 ✓促排出:血液净化 ✓解毒剂: N-乙酰半胱氨酸(NAC) ➢免疫特异质型 ✓抗免疫:糖皮质激素
不建议NAC用于儿童严重 DILI患者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是用于确定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指的是与药物有关的肝损伤,可能是药物直接作用导致或者是其他药物导致过敏反应,甚至是与药物无关的溶血性肝炎等。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肝损伤,其发病率和临床症状多样化,因此,如果要有效地发现药物性肝损伤,就必须有适当的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包括动态变化、抗体和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方法。
动态变化:即指危害肝脏的药物使肝脏活动指标(如肝功能指标)显示出动态变化,通常有肝功能指标显著上升,血清谷酰转氨酶持续升高,大部分胆红素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程度的升高,这将为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抗体:由于自身免疫原因,药物可能与肝细胞膜中的抗原结合,引起肝细胞的损伤。
肝细胞损伤可能导致抗体产生,以及抗药性肝炎、特异抗体等,这些抗体可用于诊断药物性肝损伤。
病理学检查:一般情况下,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检查会发现肝细胞的损伤,肝炎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肝细胞的增多,肝炎的活跃少,出血点的增多,内皮收缩和浸润等。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还包括肝脏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可以发现肝脏形态,肿瘤,炎症等异常改变,可以提供药物性肝损伤的动态变化,病变程度等信息。
总之,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是综合应用肝功能指标变化,抗体检测,病理学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等多种方法,临床上可以把它们综合起来应用,针对性地诊断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害80例临床分析
与我国中医中药广泛应用有关 。③ 药物均为常规 剂量 , 存 但
在多药并用 的情况 , 物之 间 的相互 作 用可 以产 生 协 同作 药 用、 拮抗作用 , 至也可加重不 良反应 , 甚 静脉用药 及 口服 给药
均可发生 肝脏 损害。④ 临床表现多 种多样 , 有相 当部分患 者
无任 何症 状、 体征 , 仅在复查肝功能 时发现肝功能损 害 , 典 不 型病 例极 易漏诊 或被误诊 为病 毒性 肝炎 或肝硬 化而 延误 治 疗 ; 者可能出现肝功 能衰竭 ; 重 以急性药 物性肝 损害 较为 多
药 物性 肝 损 害 8 O例 临床 分析
颜祖 良
( 温岭 市第四人 民 医院 , 江温岭 3 7 0 ) 浙 15 0
药 物性肝损 害是指 由药物本 身或其代 谢产 物 引起 的肝
脏 损害 , 近年来随着 临床用药种 类不 断增 多 , 发生 率也相 应 增加, 其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查 均无 特异 性 , 易被 原发疾 容 肝损伤 6 2例 , 慢性肝损伤 1 0例 , 不详 8 。 例 治疗与转归 : 用相 关可疑 药物 , 停 因原 发病严 重 而不能 完全停药 , 且肝 功能损害不严重者 可减量用 药。同时卧床休 息, 轻者 口服药 物 , 重者输液治疗 , 用甘利欣 、 思美泰 、 还原性 谷胱甘肽 、 凯西莱 等 , 症肝炎 在上 述治疗 的基 础上辅 以血 重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 0 0 8年第 4 8卷第 1 期
胞增多 、 血沉增快 、 清球蛋 白增高 等 , 些临床表 现可能 与 血 这 机体对肿瘤 的免疫 反应有 关。左 房黏 液瘤 起病早 期易 误诊 为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 超声心动 图检查是本病 最简便 可靠的诊断方法。二维超声检查可 看到云雾 状团块 , 收缩期 位于左房内 , 随心 动周期 而移动 , 张期 可随 血流移 动至 并 舒 二尖瓣 口或通过 二尖瓣 口进入左心 室 , 至到达左 室流 出道 甚 的典型心房黏液瘤征 象。本组所 有病 例均 通过 超声心 动 图
药物性肝损害78例分析
3 例 , ~8 发 病 2 例 , 周 发 病 8 。 8 中乙 型 肝 炎 病 毒标 记 O 4 周 4 >8 例 7例
物 阳性 1 例(例HB A / e / 一 cH ,例 抗 一 c 抗 一 6 2 s g HB Ag 抗 HB [性 6  ̄ HB / HB I性 ,例 HB Ag 抗 一 cH ,例抗 一HB [性 ) eH 6 I s / HB [性 2  ̄ cH 。  ̄ 1 2 诊 断方 法 .
【 要 】目的 探 讨并 归纳 药物性 肝 炎 的机 理及 易导致 肝 损 的 药物 。 摘 方法 对 7 例 药物 性 肝 损患 者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 果 抗 结核 8 结 药为最常 见药物性肝 炎的 药物 , 3 2 . ) 次 为抗 生素 1例(18 )主要 为左氧氟 沙星 为2 例(95 ; % 其 7 2 .%, 克林 霉素 、 真 菌药 ; 位是 中草 药l例 抗 第3 5 (9 2 )结 论 药物性 肝 损 害是 临床 常见 病 , 治 疗疾 病时 , 熟知所 用药物 的性 能 , 时 . 密观 察其 不 良反应 , 1 .% 。 在 要 及 严 以减 少药物 性肝 病
临 床
医
学
CI 0药 物性 肝 损 害 7 分 析 8例
秦树森 ’ 覃 东 ( . 西省 桂 林市 妇 女 儿童 医院药 剂科 ; 2 广 西省 桂 林市 人 民 医 院药 剂科 广西 桂 林 5 1 0 ) 1广 . 4 0 0
的发生 。
【 关键 词 】药物 性肝 损
不 良反 应
【 图 分 类 号 】R5 中 5 7
监 测 【 献 标 识 码 lA 文
【 章 编 号 】1 7 -0 4 (0 00 () 0 1 1 文 6 4 7 2 2 1 ) 7a-0 3 -0
药物性肝损害28例临床分析
人中有 1%~ 0 0 5 %是 由药 物引起的 , 临床工作 中, 在 医师应 高度 重视 药物引起 的肝 损害 ,本 文回顾性 分析 2 8例药物性肝损害 患者的临床资料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I 研究 对象 .
实验室检查 。
2 结 果
停用有关或可疑药 物 , 给予促 进药物清 除和肝脏解 毒剂 、 减轻 肝脏炎症 、 抗氧化 、 保护肝细胞 、 退黄等 治疗 , 所用药 物为还原 型谷胱甘肽 、 双环醇 、 甘草甜素类 、 黄或熊去 氧胆酸等 , 苦 淤胆 型加用腺苷蛋 氨酸 。其 中 4 患者在 保肝 、 例 退黄治疗基础 上加 用 了糖皮质激 素。 另外应注意患者 的饮食 , 以高蛋白质 、 高维生 素、 低糖 、 脂肪 的食物 为主 , 低 同时要 避免食 用辛 辣 、 刺激 、 油 腻、 坚硬 的食物 , 以保证饮食清淡 、 消化 吸收 , 易 促进疾病恢 复。
月 ; 患者治疗 6个 月 , 功能仍 未正常 , 为慢性 肝损害 ; 2例 肝 转
死亡 1 , 口服对 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衰竭 。 例 为 本组病 例可引起
3 讨 论
2I 引起药物性肝损 伤的药物及构成 .
药 物性肝损 害的药物共分三类 , 西药 、 中药和保健类药品。 西药 致肝损害 2 l例 (5 , 7 %) 中药 6例 ( 1 %)保 健 类 药 品 1例 2. , 4 ( .%) 36 。西药包括 以下几类 : 抗生素( 主要为抗结核药物 )1 1 例 ( 2 %) 5 . ,心血管类药物 5例 ( 38 , 热镇痛类药物 2 4 2 .%) 解 例 ( .%)抗 甲状 腺 功能 亢进 药 物 1例 ( . , 95 , 48 %) 降血 糖类 药 物 2例( .%) 95 。中草药主要为雷公藤多甙、 血脂康、 双黄连 口服液
药物性肝损害88例临床分析
细胞型多见 , 6 . 胆汁淤积型 占 2 .%, 占 1 %, 4 01 混合型 占 1.%; 8 2 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 、 纳差 、 黄疸 、 恶心 、 呕吐等 ; 肝功能受损 以 A 1 G T和 A P增高为主。临床治愈 6 , 转 1 例 , L’ G 、 K 7例 好 6 自动出院 3例 , 死亡 1 例。结论
对本 院药物性肝损害 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8
【 摘要 】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 方法
性分析 。 结果
引起肝损害 的药物种类 繁多 , 以抗生素( 包括抗结核药物 ) 为最多 , 4 .%, 占 77 其次为 中药 , 2 %; 占 5 临床以肝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
类很多 , 去认为 比较安全的中药也可引起肝损 害, 过 值得重视 。
【 关键词 】 药 物性肝损害
临床特点 回顾性研究
A ci i a n l ss f 8 t n s、 l d u — n u e v r d s a e Z l c l a ay i n o 8 pai t t r g i d c d l e i e s HU n, HANG u i L U ie . e 1 i Bi Z F b n, I We , t o .De r 1 pat -
・
36 ・ 9
实用肝脏病杂志2 0 年 1 月第 1 卷第 6 08 2 1 期 J l e a l e m e 2 0 .0 1 N . i H pt , c b r 0 8 1 1 o Cn oD e v 8 例 临床分析 8
朱 斌 章福彬 刘 卫 严和 中 汪玲玲
o rg ee i ovd i cuigl e i ae T ecm no e dn gnsw r ni coi gn ( 7 %)a d C i fd sw r n le n a s i rds s. h o mo f n ig aet eeat rba ae t 4 . u v n v e mi l s 7 n h-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肝酶升高、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和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肝功能检查。
1. 肝酶升高。
肝酶升高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表现之一。
临床上常用的肝酶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药物性肝损伤时,这些指标往往会显著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
2. 肝功能异常。
除了肝酶升高外,药物性肝损伤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
因此,在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时,需要综合考虑肝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以全面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
二、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恶心、呕吐、腹痛、乏力、黄疸等。
这些表现并非特异性,但结合肝功能检查结果,可以有助于对药物性肝损伤进行初步判断。
三、病史。
患者的用药史对于诊断药物性肝损伤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长期用药史、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等,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
四、排除其他病因。
在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损伤的病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病因,从而更加准确地诊断药物性肝损伤。
五、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于疑似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肝活检,可以观察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从而明确诊断药物性肝损伤。
综上所述,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肝功能检查、临床表现、病史、排除其他病因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时,需要谨慎细致地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评分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评分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严重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包括RUCAM评分、Naranjo评分、CIOMS评分等,其中RUCAM评分是目前最常用的评分标准之一。
RUCAM评分是由Schwarz等人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其包括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因学因素等多个方面的评分项目。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评分,可以得出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
RUCAM评分共包括了七个方面的评分项目,分别是肝损伤的临床特征、肝损伤的实验室检查、潜在的其他因素、药物的暴露时间、药物的再曝露、其他可能性、肝损伤的临床转归。
每个评分项目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通过对这些评分项目的综合评估,可以对患者的药物性肝损伤进行评估和诊断。
在进行RUCAM评分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估,包括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脏生化指标异常等。
其次,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肝损伤原因。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病史,对潜在的其他因素进行评估。
在评估药物的暴露时间和再曝露方面,需要了解患者用药的时间和用药的剂量等信息。
最后,需要对其他可能性进行排除,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分,可以得出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RUCAM评分虽然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分标准之一,但并不是绝对准确的诊断方法,仍然需要结合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因此,在进行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和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和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
药物性肝损伤105例临床分析
2 . 1 一般 情况
患者 1 0 5例 , 男4 1例 , 女6 4例 , 年龄 1 3~
在药物使用过 程 中, 因药 物本 身或/ 及其 代谢 产物 或 由
于特殊体质对药物 的超敏 感性 或耐 受性降 低所 导致 的肝脏 损伤称为药物性肝 损伤 , 亦 称药 物性肝 病 , 临床 上可 表 5例病例 中, 合 并 乙型 肝炎 1 5例 , 酒精 性肝 病 3例 ; 口服 给 药 6 5例 ( 6 1 . 9 %) , 静脉 给药 3 2例 ( 3 0 . 5 %) , 肌 肉注射 6例 ( 5 . 7 %) , 外用药 2例 ( 1 . 9 %) 。 2 . 2 药 物引起 肝损 伤 的时 间和药 物种类 2周 内发病 5 4例 ( 5 1 . 4 %) , 3— 4周 发病 2 8例 ( 2 6 . 7 %) , 5—8周 发病 1 9例 ( 1 8 . 1 %) , 超过 8周发病 4例( 3 . 8 %) 。中草药 及 中成药 3 2 例( 3 0 . 5 %) , 抗生素 2 0例 ( 1 9 . 0 %) , 抗 肿瘤药 1 6例 ( 1 5 . 2 %) , 抗结 核药 1 3例 ( 1 2 . 4 %), 心 血 管 药 8 例
3 讨 论
查, 查阅病例, 结合国内外有关药物性肝损伤的报告情况, 对
其发 生规 律进行 了总结和归纳 , 现报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1 2年 7月共 收治 1 0 5例该病患者 均依 据梁 扩寰等 主编的《 肝 脏病 学》中药 物性肝损 伤 的诊 断标 准 , 采用 回顾性 调查 , 查 阅病 例 , 根 据服药 史 , 临床表现 , 肝 功能化验 、 治疗及 转归等 , 进行 临床分 析。
药物性肝损伤综述报告
药物性肝损伤综述报告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于接触药物而导致肝脏功能异常或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肝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居首位。
药物性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不同,从暂时性的肝酶升高到急性肝衰竭、肝坏死等严重后果。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复杂,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药物性肝损伤与药物代谢障碍、免疫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素相关。
药物代谢障碍主要指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途径异常,使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肝脏积蓄,从而形成肝毒性物质。
免疫反应方面,有些药物可能触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肝脏受损。
此外,氧化应激也可能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之一。
临床上,药物性肝损伤的表现可以多样化。
轻度的肝损伤可能仅表现为肝酶升高,而不伴有其他症状。
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肝功能异常的症状。
对于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可能发生肝衰竭、肝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临床病史和肝功能检测结果。
在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损伤的因素后,进一步评估与药物应用的时间关系以及其他致肝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因素,可以帮助确定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
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方法包括停用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对症治疗和对肝功能的支持。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情况,调整治疗策略。
为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临床上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注意患者的肝脏状况,对于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应谨慎使用,并进行适当的监测和评估。
此外,患者应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在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及时了解肝脏状况。
总之,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预防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至关重要。
医生应提高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和警惕性,以减少该疾病的发生和危害。
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严重者可导
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上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排除其他可能的肝脏疾病等方面。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
欲不振、黄疸、腹痛等症状,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现。
这些临床表现往往与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相关,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病史,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药物性肝损害。
其次,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手段。
常规的血清生化检查可
以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增高等情况。
此外,肝功能的其他指标如凝血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等也需要进行检查,以全面评估肝功能的状态。
此外,对于怀疑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还可以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 等,以排除其他肝脏疾病。
最后,诊断药物性肝损害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肝脏疾病。
因为肝脏损害的原
因很多,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能与药物性肝损害相似,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
总之,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排除其他可能的
肝脏疾病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情况,才能及时诊断药物性肝损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的肝功能。
同时,医生在用药过程中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以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103例药物性肝损伤分析
( . eat n h r ay TeFr e l’ o i l Z e in i ,hna g 2 20 ;. eat et P am c , 1D p r tfP am c ,h i t o e s s t hn agCt Z ef n 10 2 2 Dp r n h r ay me o sP p H pao f j y i m o f A l t o i l J ns n e i , hn ag 2 20 ) f i e H s t i gu U i rt Z e n 10 1 i f a d pa o a f v sy i f
芳
22 0 ) 10 1
2 20 ;. 10 2 2 江苏大学附属 医院药剂科 , 江苏 镇 江
摘要 : 目的 探讨药物 性肝损 伤的临床特点 , 为临床早期诊断 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 法 采用 回顾性 分析的方法 , 对该 院 2 0 0 1~ 21 0 0年 13例药物性肝损伤住 院患者 的临床 资料进行统 计分析 。结果 0 为 2 .9 , 0 3 % 中药居第 3位 , 1 .8 。结论 占 06%
关键 词 : 药物性肝损伤 ; 病因 ; 临床特 点
C iia n ls f1 3p t nsw t r gid cd h p t j r l c l ayi o 0 ai t i d u - u e e ai i u y n a s e h n cn
药物性肝损害10例临床分析
13 0 ; 6 0 1
f 中图分 类号】 5 53 R 9 .
【 文献标 识码】B
【 文章 编号】1 7 — 2 0(0 0) 1 b 一 5 — 2 6 3 7 1 2 1 0 () 17 0
外 , 9例 均在正 常范 围 。 余
作 为 临 床 医 务 人 员 应 在 对 患 者 进 行 检 查 和 治 疗 其 他 疾 病 的
余 全部 正常 。
1 - B超 检 查 提 示 l .4 5 0例 全 部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肝 细 胞 损 害 ,
其 中 1例亚 急性重症 肝 炎提示 胆囊水 肿 。
16治 疗 .
21 0 0年 1月 第 7卷 第 2期
・
医护 论坛 ・
药物性肝损害 1 0例临床分析
李 艳 ’熊洪光 ’王 玉玲 2李 晓红 , , , 朱晓秋 ( . 龙江省 大庆. 6 1 1 2黑龙江 省大 庆市 萨区疾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 黑龙 江大庆 3黑龙 江省 大庆市 萨 区妇幼保 健站 , 龙江 大庆 13 0 ) . 黑 6 0 1 【 摘要1目的 : 探讨 药物 的不 良反应对 肝脏所 造成 的损 害及 治疗效果 分析 , 达到早期 发现 、 期诊 断 、 早 早期 治疗 。 方法 : 依据 实验 室检 查及 临床诊 断标 准 , 长期 用药 的患 者进 行肝 功能 检查 , 据肝 损害 程度 分别 采取 饮食 、 对 根 中西 药联 合 治疗 的方法 。 果 :0例患 者分别 在 2 1 内恢 复 , 结 1 ~ 3周 随诊 2年均 未复 发 。 结论 : 饮食 、 中西 药联 合治疗 可使 受损 的肝 细胞恢 复 . 减少 由于 药物 的不 良反应所造 成 的肝细胞 损害 性疾 病的发 病率 。
药物性肝损害38例临床分析
别是肝脏有病 时更易遭受损害 。药物所致肝损 害取决 于两方 面的因素 , 为药物本 身对肝脏 的损 害 , 一 二为机 体对 药物 的
特异 质反应 , 前者常被 称为 可预测 性损 害 , 者则 多呈不 故 后
可预测性 [。其临床表现与损 肝药 物的种类 、 2 ] 剂量 、 使用时 间
随着临床药物种 类的增加 , 引起 药物性肝炎 的药 物种类 也 越来越 多 。 药物性 肝损害 的发生 在逐 年增加 , 文对 我科 本 20 0 5年 1月至 2 0 0 8年 8月收治 的 3 药物性肝 炎进行 综 8例
复升高 。2例 (.%) 5 3 符合 重型肝炎诊 断标 准Ⅲ, 均为慢性重 型 肝炎 。实验室检查 AL T升高 3 8例 ( 0 2 3 /)A P升高 8 ~ 4 2UL , L 1 (3 ~ 6 / )胆 红素升 高 3 例 ( 10t o L 1 , 1例 10 3 1UL , 1 > 7 m l 6例  ̄ / 最高达 5 0t o L 。 6 m l )  ̄ / 23 基础疾 病 : . 结核病 1 , 3 %; 病 6例 , 1%; 4例 占 7 肝 占 6 精 神 病 6例 , 1%; 占 6 高血 脂 4例 , 1%; 占 1 甲状 腺病 3例 , 占 8 皮 肤病 2例 , 5 细 菌感染 2例 , 5 慢性 肾炎 1 %; 占 %; 占 %; 例。 3 占 %。 24 治疗结果 : - 治疗 与预后 临床确诊后立即停用导致肝损害 药物 , 给予 护肝 、 利胆 、 降黄 、 支持综合治疗 。静脉给予 1 一 8d 甘草 酸二铵 、 还原 型谷胱甘肽 、 硫普罗 宁 、 肝细胞生长素等 促 药物 , 经治疗 ,8例患者治 愈 3 3 0例 (9 , 7 %)好转 5例 (3 , 1 %)
药物性肝损伤最新诊断标准
药物性肝损伤最新诊断标准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药物或其他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肝损伤,其临床表现包括肝功能异常、黄疸、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以及肝脏病理学改变。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因为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也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目前最新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肝功能异常、黄疸、肝细胞损伤等。
在诊断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肝功能指标、黄疸程度、肝脏病理学改变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
二、排除其他原因。
在诊断药物性肝损伤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肝损伤的原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胆道阻塞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从而确定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
三、药物暴露史。
患者是否在服用药物后出现肝损伤的临床表现,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暴露史。
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停药后的反应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非常重要。
四、肝脏生物标志物。
肝脏生物标志物在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包括ALT、AST、ALP、GGT、TBil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肝损伤,并且评估损伤的程度。
五、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金标准之一。
通过肝脏穿刺活检,可以观察到肝细胞损伤、炎症细胞浸润、胆汁淤积等病理学改变,从而确定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
综上所述,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原因、药物暴露史、肝脏生物标志物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确定诊断的准确性。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相信在未来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将会更加准确和规范。
临床试验中的药物性肝损伤识别、处理及评价指导原则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3.08.007临床试验中的药物性肝损伤识别、处理及评价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关键词: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试验;诊疗准则Guidelinesforidentification,management,andassessmentofdrug-inducedliverinjuryinclinicaltrialsCenterforDrugEvaluation,NationalMedicineProductsAdministrationKeywords:ChemicalandDrugInducedLiverInjury;ClinicalTrial;PracticeGuideline1 概述1.1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定义及特点 DILI是指由各类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传统中药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DILI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固有型、特异质型和间接型。
固有型DILI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损伤所致,其典型特征是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潜伏期较短(数小时至数日)和个体差异较小。
特异质型DILI仅在少数人群中发生,与宿主的特定体质相关,通常被认为与用药剂量和时间长短无明确对应关系,其特点是发生率低和不可预测。
间接型DILI,其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固有型或特异质型DILI,通常是因其药理作用而间接导致的肝损伤,例如,通过改变机体免疫状态导致新发肝损伤(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发免疫过度活化)或基础肝病加重(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导致HBV再激活),或通过干扰机体代谢而导致基础肝病加重或出现新的肝病(如某些激素类药物可引起或加重脂肪肝)。
对于大多数具有肝毒性的药物,严重DILI(致命或需要肝移植的不可逆的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也较低,一般情况下,上市前临床试验中几千例接受药物暴露的受试者中很可能观察不到严重DILI的病例。
临床药学病例分析
临床药学病例分析在医学领域中,临床药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
它涵盖了药物的使用、疗效评估以及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临床药学病例来探讨该学科的实际应用。
病例患者为一名45岁的男性,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多年。
他最近进行了一次体检,发现他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升高。
由于他正在服用降压和降脂药物,他的医生决定进行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评估。
在开始评估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这些药物的药理特性。
由于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治疗需要长期进行,患者一直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来降低血液压力,而他汀类药物则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在评估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服药历史和药物剂量。
这位患者一直按医生的建议服用降压和降脂药物,但他在近期有时会漏服药物。
这为评估药物相关性肝损伤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其次,需要查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肝功能异常升高是引起关注的原因之一。
除了肝功能指标升高外,其他的血液指标仍处于正常范围。
这表明患者的肝损伤可能是由药物引起的。
在进一步评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时,需要查看药物的不良反应记载以及相关的临床试验结果。
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都有报道引起肝损伤的案例,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据文献报道,β受体阻滞剂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可能涉及药物对肝脏的血液供应的影响。
根据患者的药物历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该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升高可能与他正在服用的降压和降脂药物有关。
但为了进一步确认,需要增加一些辅助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引起的肝损伤。
辅助检查可以包括肝脏超声、肝组织活检等。
肝脏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有结构性的异常,而肝组织活检则可以提供更具体的病理学信息。
如果这些检查结果显示肝脏结构和病理学特征正常,那么就可以进一步确定该患者的肝损伤与药物相关。
在确立药物相关性之后,接下来的步骤是评估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的药物性损伤临床分析
摘要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
因此,毒物(包括使用不当的药物)侵犯人体时,肝脏首当其冲。
若这种侵犯力超过肝脏的解毒力,肝脏则发生病理改变。
临床上,人们大多重视肝病的药物治疗,而容易忽视乱吃药物造成的药源性肝损害。
近些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在不断增高。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药物性肝损伤的报告情况,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肝脏中毒性损伤变态反应性损伤治疗预防
一、药物性肝损伤现状
1、西药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类别及比率抗生素34.5%,抗肿瘤药14.9%,抗结核药12.4%,心血管药9.85%,镇静及抗精神病药9.19%,激素类药7.83%,消化系统药2.87%,影响代谢药2.12%,其他6%。
2、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中草药, 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
人们普遍认为中草药不良反应小, 而忽略了它的潜在毒性。
约有100多种中草药和30余种中成药可引起肝损害。
应该肯定, 中药在防病治病、抗衰老及滋补、美容、保健、减肥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中药引起的肝脏损害的报道, 也在越来越多。
在一篇有595件药物性肝损害的文章中, 由中草药、中成药所造成的占35.4%; 另有82件药物性肝损害的报道, 其中25 例是由服用减肥、美容、保健食品所致, 占30.5%。
其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草药历史悠久,对许多疾病临床疗效较好,深受社会认可。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世界上约有65% ~80%的人服用草药,可见植物药市场之大。
然而,伴随着新制剂技术的应用,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浮出水面,其安全性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3、治疗肝病的药物也可引起肝损伤许多治疗肝病的药物也可引起肝损伤。
众所周知,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和免疫调节剂可引起肝损伤。
另外,近年来发现,一些保肝药物、降酶药物和治疗肝病的中草药也可引起肝损伤。
例如联苯双酯,过去多用联苯双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近年发现,联苯双酯仅能够降低ALT,而不能使原有肝损伤的病理改变得到改善,反而可加重肝损伤,引起AST升高及黄疸。
还有治疗肝炎常用的小柴胡汤中的柴胡, Itoh等报道40例服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患者, 9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升高及黄疸,肝活检证实为急性肝损伤,停药后恢复。
其中4例再次用药后,重现肝损伤,说明小柴胡汤确能诱发急性肝炎。
作者认为该方剂引起肝损伤的机理与柴胡或黄芩的原浆毒有关。
二、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
我国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①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伤(睾酮类、肾上腺皮质激素
等除外);②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征象;③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超过6%;④有肝细胞损伤或肝内淤胆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⑤药物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阳性;⑥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⑦有药物性肝损伤史,再次应用相同的药物可诱发。
目前,凡具备上述第①条再加上②~⑦条中任何两条即可考虑药物性肝损伤。
尽管当前DILI的研究有了许多进展,但至今尚无一个很好的确诊方法和非常规范可靠的诊断标准。
三、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理
根据发病机理不同,药源性肝病可分为中毒性肝损伤和变态反应性肝损伤。
中毒性肝损伤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脏;变态反应性肝损伤为药物半抗原与肝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而获得抗原性,引起药物变态反应,产生免疫性肝损伤。
1、中毒性的肝脏损伤。
某些药物在肝内经过细胞色素P450作用,代谢转化为一些毒性产物,如自由基和氧基等,它们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分子结合,干扰细胞代谢,破坏膜的完整性和膜的Ca-ATP酶系,使细胞内外环境Ca2+的稳态破坏,最终造成肝细胞死亡。
药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往往与给药剂量的有关。
2、变态反应性的肝脏损伤。
临床上发生的药源性肝损伤,大多为变态反应性肝损伤,它与药物的剂量无关,主要受机体的致敏状态、个体遗传差异等影响。
药物半抗原与肝的特异蛋白质结合成为抗原,肝的特异蛋白质包括肝细胞的部分膜成分、肝细胞的微粒体成分或含有肝特异性抗原的可溶性成分。
其肝的特异性抗原经巨噬细胞加工后,
被免疫活性细胞识别,导致变态反应。
该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四、药物性肝脏损伤治疗及预防
1、停止使用致病的药物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停用有关的所有药物。
多数病人在停药后较短时间内能康复,但也有一些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苯妥英等,停药后几周内病情仍可能继续加重并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康复。
对于部分患者暂时不能停用某种必需的药物时,要权衡利弊,是否危及生命而作选择。
视药物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时间及速度,可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活性炭吸附、利尿等,必要时须进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
2、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治疗.
促进体内药物清除视药物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时间及速度,可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活性炭吸附、利尿等。
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使水溶性强、分子量小、与血浆蛋白结合少和分布容量小的药物能迅速弥散通过透析膜,如水杨酸类、巴比妥类、异烟肼等,但对氰化物则无效。
一些血液透析不能清除的分子量大、脂溶性强、蛋白结合率较高的化合物,可以采用血液灌流来清除。
对甲醇、乙醇,镇静、催眠和安定药,抗生素,水杨酸类,异烟肼和茶碱等用血液灌流效果较
好。
当服用过量的药物,特别是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率高(超过60%)的药物时,很难用血液透析和灌流的方法清除,血浆置换可明显降低血浆药物浓度。
3、支持治疗,卧床休息。
给予高蛋白(无肝性脑病先兆时)、高糖、丰富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补充氨基酸、白蛋白、血浆或全血、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肝细胞再生。
严密监测肝功能,及早发现和治疗感染、出血、肝性脑病、暴发性肝衰竭等并发症。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问题尽管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具有解毒、抗炎、利尿和抗过敏作用,但只有对于发病机制与超敏反应有关的肝肉芽肿患者,才可考虑短程适量使用激素治疗,能改善全身症状和肝功能、促进肉芽肿消散。
对于肝内胆汁淤积,即使是免疫特异性的肝内胆汁淤积,疗效尚难肯定。
对其他急、慢性DILI(包括肝衰竭)患者均不推荐应用。
5、特效解毒药乙酰半胱氨酸是唯一有效的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解毒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八小时内接受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者效果最显著。
谷胱甘肽是体内最主要的抗氧化剂,常用于抗肿瘤药、抗结核药、抗精神失常药等引起的肝损伤的辅助治疗。
有报道表明烟碱和甲硫氨酸对于甲氨蝶呤所致肝损伤有潜在保护作用,但尚需更多的临床验证。
6、生物人工肝支持肝脏治疗生物人工肝支持肝脏治疗不仅可以部分弥补肝脏解毒功能,而且可产生包括凝血因子在内的肝蛋白,甚至可提供部分代谢活性。
对于药物所致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虽然人工肝支持肝脏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但能否缩短该病的自然进程,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7、肝移植DILI导致的肝衰竭可进行肝移植,近10年来我国肝移植技术发展迅速,移植后1年生存率可达80%。
其中成分活体部分肝移植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可缓解全肝供体紧缺的问题。
8、药源性肝损伤的预防在于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的安全剂量用药。
过敏体质者,妊娠妇女、老年人及儿童使用药品,应更加谨慎选择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
对肝肾功能不良人群,应定期密切监测肝功能,发现后及时处理。
这样才可以未雨绸缪,降低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成伟主编•药物与中毒性肝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版, 1374页。
2、唐镜凌,吴蓬•近20年国内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分析〔J〕•华西医学杂志, 2006年版, 377页。
3、杨冰华,张铁停,张春艳•药物性肝损伤〔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版,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