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皇帝的面子工程重点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
勤政的乾隆堪称仁君、圣君,若说他是昏君、暴君,也一点不冤绪论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又当了三年多实权在握的太上皇,时间长达六十三年四个月。
他不仅是实际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皇帝,查遍世界历史,也无第二人实际统治一个国家,时间如此之长。
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准噶尔之后,国家的疆域达到了1450多万平方公里,在他统治期间,全国人口翻了一番,接近三个亿,国家GDP总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乾隆励精图治、关注民生的程度在历史的帝王中极为罕见,但乾隆的统治又有着致命的缺陷;他的统治,从中国历史纵向看,达到了一个巅峰。
但从世界历史的横向看,却落后于时代。
乾隆深喑帝王之术,极其精明。
一方面,他兢兢业业,非常勤政,执政几十年来,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
大幅减免民间赋税、在关注民生、赈灾救荒等方面不余其力,在一些民生工程上更是亲力亲为,确实也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似乎是一代圣君、仁君。
另一方面,他又专制集权、固步自封、好大喜功、奢靡浪费。
在他任期内大兴文字狱,冤杀了不少无辜。
他的许多利民措施也没有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他统治时间日久,进入晚年后,官场上腐败盛行,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又像是一个昏君、暴君。
嘉庆25年清朝疆域图本文拟从上述两个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圣躬勤政”,是夸大还是事实?“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赵翼,在其《檐曝杂记》卷一,有“圣躬勤政”一篇,记载了乾隆每天卯时起床,冬天天不亮就开始办公。
并举了许多他勤政的事例:上每晨起必以卯刻,长夏时天已向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
这个描述是不是准确呢?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史料,这个描述并不夸大。
乾隆相当于那种出生好、高智商、高情商的学霸型人物,这种人本来可以吃吃老本,偏偏他还比所有人都勤奋。
乾隆七十多岁时,曾这样评价自己:“朕临御五十余年,无日不以勤政为念。
今虽年近八旬,而惟日孜孜,罔或稍懈”。
像他这种人,你让别人跟他怎么比?那么他这种勤政,是做做样子,还是真正干实事呢?应当说,实事确实干了不少,并非面子工程。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北南面官制938年,辽太宗统治燕云十六州后,实施了“北南面官制”的一国两制政策。
北面官制,设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分别统领两部的兵马;设夷离毕法院,掌管刑狱;设大林牙院,掌管文翰;设敌烈麻都,掌管礼仪;设大国舅司,掌管后族事务。
南面官制,设枢密使掌管汉人兵马大权。
朝中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翰林院,国史院。
南面官制不像北面官制分南北,而是沿用汉人的旧制,设左右,比如左丞右相。
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奏报北汉和辽会师南下,于是朝廷命他率领大军北上抵御。
部队来到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生兵变,部下把皇帝穿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当皇帝。
于是,赵匡胤回师都城,夺取了后周政权,登上帝位,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改元建隆。
更戍法北宋兵役制度,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
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
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王小波、李顺起义北宋初的农民起义。
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县发动起义,提出“均贫富”的主张,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均贫富”的战斗口号。
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
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
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
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
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
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使唐末农民起义处于萌芽状态的均平思想具体化、明确化,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重大影响。
它是我国农民战争史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
元祐更化北宋哲宗元祜年间废除熙宁、元丰时新法的事件。
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子煦(哲宗)继位,年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陆续起用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等,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大部分新法。
贬黜熙宁、元丰时用事诸臣,停止使用王安石《三经新义》为科举考试的根据,修改熙宁、元丰时史官记录,重新编纂《神宗实录》。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秦汉明清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5(1)
秦、汉、明、清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秦朝:1.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2.措施:汉武帝接受李斯建议,实行“焚书坑儒”,焚书是指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
坑儒指秦始皇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
3.影响:“焚书坑儒”摧残了思想,钳制了文化。
二、西汉:1.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三、明朝:1.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2.措施:明政府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3.影响: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四、清朝:1.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措施: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最为严重。
3.影响:清朝的文字狱加强了君主集权,但是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启示:秦、汉、明、清四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拓展】清代文字狱清代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反动措施之一。
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恐怖制度。
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
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
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
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
少数民族掌权的清朝,对汉人控制极严。
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
中国古代帝王的权谋之术
左右为难之际,有人向吕后建议,说:“张良很有谋略,皇上又很信任他,不如求他想想办法。”张良是很了解刘邦的人,他知道此事已在刘邦心中酝酿了很久,仅靠口舌争辩是不可能使刘邦改变主意的,因此他就建议吕后去请“商山四皓”。因为此时天下已经平定,于安邦治国有用的人才大都被刘邦起用,只有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由于刘邦对人轻慢无礼,一气之下逃入商山,发誓终身不做汉臣。此时如果能请他们四位出山,明确站在太子刘盈一边,那么刘邦就一定会取消改立太子的念头。吕后听了张良的话,就派人厚礼卑辞去请四皓。
李世绩这时派人到关中去见李密,将这一大片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口记录一同带去,请李密献给李渊以示归附。李渊听说这原来是李世绩“不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盛赞李世绩“感恩推功,实属忠臣”。这是李世绩进身李氏父子后的第一次见面礼。
第二次是李密因反伏诛后,李世绩依然奏请收葬,并且“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而散”。李世绩在归唐之后敢于斗胆表示对背叛新主的旧主致哀悼思怀之情,却赢得朝野一片赞誉和李氏父子的称许,这是李世绩事前希望得到的。果然,李氏父子对他不但不疑,反赐姓李,倍加重用。
李世民更多次表示对李世绩的宠信。一次,李世绩生病,为给李世绩治病,太宗李世民竟剪去自己蓄留多年的大胡子以作药引子。由此显示出来的君臣之恩,真应该说是无以复加了。李世民厚待李世绩,当然也有他自己的算计。他知道太子李治于李世绩无任何恩义,况且李治生性怯懦,没有铁鞭驭马的气派和胆识。而历史上旧主谢世权臣谋反的先例有的是,像蜀魏延反刘禅,东魏高欢死而侯景投梁。唐太宗李世民也生怕自己归天后,软弱的李治驾驭不了功高望重的李世绩。
这一问题处理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常常使后人不禁扼腕叹息。试设想,如果当初刘邦当机立断改立赵王如意,疏远外戚吕氏,那后来吕后的肆意专权和吕氏的篡权作乱还会发生吗?可是历史没办法假设,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这中间吕太后听从张良的主意请来“商山四皓”,为阻止刘邦改立太子起了最后的决定性作用。故事颇有意思,一并叙述于此。吕后对刘邦改立太子的想法既清楚又担心,但却不知怎么办才好。
中国古代皇帝的礼仪与仪仗队文化
中国古代皇帝的礼仪与仪仗队文化中国古代皇帝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其身份地位极为尊崇,所以皇帝在其行宫或外出时,都是需要有一定的礼仪和仪仗队的。
这些仪式和队伍既体现了皇帝的尊崇,也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礼仪和仪仗队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皇帝的文化。
一、礼仪礼仪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皇帝的礼仪尤为严谨、细致和繁琐。
从起床到上朝,从出游到祭祀,每一环节都有一定的礼仪。
例如皇帝起床时,宫女必须提前准备茶、毛巾等物品,待皇帝起床把脸洗净后,再由宫女递上毛巾、深鞠一躬并说:“早安”。
然后皇帝饮用茶汤,又由宫女递上服侍,整个过程格外恭敬。
这些仪式看似繁琐,实则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们传递出皇帝权威的象征,并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瑰丽。
二、仪仗队仪仗队,指的是行进队伍中奏乐、舞蹈、歌唱和各种器乐的队伍,以及护卫队员。
确立仪仗队制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仪仗队在中国皇室历史中的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并且影响深远。
在中国古代,仪仗队的成员通常为青年士兵,他们需要学会奏乐、歌唱、跳舞等各种技艺。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习礼仪,以备皇帝赏赐和举办重大仪式时,能够为皇帝献上最好的表现。
仪仗队除了在皇帝出行时充当护卫外,还参与到诸多皇室仪式中,如排场、宴会、祭祀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非皇帝登基典礼和诞辰寿庆典了。
在典礼时,仪仗队成员身着华丽的戎装,簇拥着新皇帝进行楼阁建筑物巡游,以展示皇帝的尊崇和力量。
在寿庆典中,仪仗队则是阵容庞大,唱歌跳舞表演精彩纷呈,让人们体会中国皇室文化的丰富和传承。
三、古代皇帝的礼仪与仪仗队文化的今天在当今社会,中国的古代皇帝礼仪和仪仗队文化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很多大型活动,如国庆庆典、领导人访问等都会有古代礼仪和仪仗队的表演。
在武汉举办的2019年中国兵器装备展览会上,开幕式上举行了重现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并发表开国都监令的典礼,烘托了浓郁的古代气息。
而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各国代表还参观了中国的故宫、大观园等古代文化遗产,感受了古代皇帝礼仪和仪仗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宋朝皇帝的政策与治理
宋朝皇帝的政策与治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这个朝代的皇帝们在政策与治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不仅在国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升了治理水平,也在外交和军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四个方面,全面探讨宋朝皇帝的政策与治理。
一、政治方面1. 推行科举制度:宋朝实施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政府官员的选拔逐渐规范化,并降低了贵族世袭的比重,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能。
2. 注重司法改革:宋朝皇帝重视司法公正,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3. 地方自治:宋朝推行了地方自治制度,允许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使地方事务得以适度掌控,提高了治理效率。
二、经济方面1. 发展农业:宋朝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利建设、改良农耕技术等,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2. 鼓励商业发展:宋朝皇帝鼓励商业发展,兴办市集和商业街,提供便利条件,促进了商品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加强财政管理:宋朝皇帝重视财政管理,建立了严密的财政制度,加大了财政收入的调控和管理,保证了国库的充足和财政平衡。
三、军事方面1. 建立健全的军队组织:宋朝皇帝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建立了健全的军队组织,制定了严格的军纪,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 推行军事改革:宋朝皇帝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如加强边防防线的建设、改良武器装备等,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和防御能力。
3. 实施外交平衡策略:宋朝皇帝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外交政策,与邻国保持良好的关系,避免与外部势力发生冲突,维护了国家的和平安宁。
四、文化方面1. 重视教育发展:宋朝皇帝注重教育发展,推行教育普及政策,兴办学校,培养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保护文化遗产:宋朝皇帝注重保护文化遗产,修缮古迹,保护书画、古籍等文物,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凝聚民族共同认同感。
3. 提倡文化繁荣:宋朝皇帝提倡文化繁荣,开设书院,举办文艺活动,鼓励文人墨客的创作,使文化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古代帝王的制衡之术
古代帝王的制衡之术
古代帝王的制衡之术,是帝国统治者常用的一种政治手段。
这种
手段旨在维持君主的权威,并避免权力集中导致的暴政和动荡局面。
古代帝王实行制衡的方法之一是设立重要职位,并将权力分散给
不同的官员。
这些官员由于其地位与权力而与帝王一道管理国家事务,共同协助统治。
通过这种方式,帝王可以掌握实际的决策权,同时避
免个别官员滥用职权。
这种机制可以确保各个官员之间相互制约,从
而平衡权力的分配。
古代帝王还利用家族内部的制衡来维持稳定。
他们会立下严格的
继承规则和家族纪律,以确保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制衡。
这有助于防
止家族内部的内讧和权力争夺,从而维护了帝国的稳定和统一。
此外,帝王还会寻求与其他权贵家族建立联姻关系,以加强对自己统治的控
制力。
古代帝王还经常利用地区间的制衡来维持稳定。
他们会划分不同
的行政区域,并任命不同的官员来管理这些地区。
这样一来,各地区
的官员会互相制约,避免地方势力过大,从而保持帝国的稳定。
此外,古代帝王还常常利用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他们会亲自
掌握军队的管理和指挥,以确保军队的忠诚。
同时,他们也会将军权
分散给不同的军事指挥官,以制衡军队内部的权力,防止军阀割据和
军事叛乱的发生。
综上所述,古代帝王的制衡之术是一种维持稳定和防止权力集中
的重要手段。
通过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帝王可以巧妙地控制各方力量,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并确保帝国的长治久安。
朱元璋巩固皇权的措施
朱元璋巩固皇权的措施朱元璋,这位从乞丐变成皇帝的传奇人物,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逆袭达人”。
话说,在他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他可谓是费尽心思,真是想得多,做得也多。
这位大明开国皇帝采取了许多独特的措施,既有智慧,又有些许的幽默感,让人忍不住想为他竖个大拇指。
1. 设立内阁与权力集中1.1 内阁制度首先,朱元璋觉得,权力得集中才行。
他设立了内阁,意在把大权握在自己手中。
他的内阁可不是随便的人都能进的,得是能干的才行。
朱元璋用的那些大臣,个个都是身怀绝技,能够帮助他治理国家。
想想看,一个开国皇帝,能把乞丐生活的经历变成治国理政的智慧,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内阁的设立,不仅让他可以更好地掌控政局,还能防止权臣专权。
嘿,这招真的聪明。
1.2 皇权至上不过,别以为朱元璋就止步于此。
他还明确了“皇权至上”的原则。
这位皇帝认为,皇帝是天命所归,谁都不能和他争权夺利。
为了让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他可没少下狠手。
对那些胆敢挑战自己权威的大臣,朱元璋简直是毫不留情,直接下令将其铲除,真是“风头劲劲”。
通过这种方式,他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威,让整个朝廷都不敢轻举妄动。
2. 加强集权与地方控制2.1 地方官员的选拔朱元璋还很聪明地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他知道,地方如果不稳,的政权也难以稳固。
因此,他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地方官员选拔制度,确保忠诚之士进入各地官职。
你想啊,官员们心里明白,谁能当上官,全靠皇帝的“眼光”。
而这些官员们自然也得在地方好好表现,才能留得住饭碗。
这一招简直是双赢,既让地方官员不得不向皇帝低头,又增强了对地方的掌控。
2.2 杜绝贪腐当然,朱元璋在防止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他意识到,贪腐会让百姓不满,损害皇权。
所以,他还专门设立了“监察御史”,负责监督各级官员的行为。
你说这可不就像在班级里请了个监督员,时刻盯着大家?这让那些有点小心思的官员们心里不由得发毛,生怕被抓到把柄。
朱元璋这手段,简直是让贪官们闻风丧胆。
3.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控制3.1 弘扬儒学除了政治手腕,朱元璋在文化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列举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一)
列举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一)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一、加强皇帝的权威•朝会定制:明朝规定皇帝每年定期与百官举行朝会,这是皇帝展示自己权威的重要场合。
通过这种方式,皇帝能够直接接触到百官,并对其进行命令和指示,强化了皇帝的权威地位。
•尊奉神灵:明朝君主以自己为天子,代表天地,因此要尊奉神灵。
每年举行祭天、祭地等宗教仪式,以彰显君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皇帝的服装仪仗:明朝皇帝的服装仪仗非常讲究,通过豪华的服饰和精致的仪仗来展示皇帝的尊贵地位,让百姓对皇帝怀有崇敬之情。
二、设立机构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明朝通过设立中央机构,如内阁、都察院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监督。
各级官员由中央任命,对地方的政务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君主专制。
•官僚系统:明朝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各级官员由考试选拔,确保了官员的能力和忠诚度。
朝廷通过选拔官员,使得君主能够更好地控制各地政务,维护自己的权威。
•总督制度:明朝实行了总督制度,将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总督司,由总督负责统辖地方行政、军事等事务。
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地方行政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皇帝对总督的控制。
三、加强监察与惩罚手段•内监系统:明朝设立了内监机构,对皇宫内的宫女、太监等进行监察,确保皇帝的安全和权威。
内监系统更是对皇族和高级官员进行监察的重要手段,以防止有人对皇帝进行谋逆或背叛。
•锦衣卫:明朝设立了锦衣卫,是专门负责维护朝廷的安全和秩序的特殊机构。
锦衣卫负责监视和打击内外敌对势力,对有可能破坏皇帝权威的人进行打击和处罚。
•重文轻武政策:明朝更加注重文治,弱化武装力量对皇帝的挑战。
通过控制武将的权力,减弱武装集团的势力,使君主专制得以得以巩固。
以上是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一些措施。
这些措施都是针对不同方面的,旨在加强皇帝的统治地位,巩固君主专制的统治体系。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明朝在政治、社会等各个层面广泛应用了君主专制的原则和手段。
李渊父子的面子工程
景 。 波 如 镜 的 湖 面 , 几 只 小 船 犁 开 , 渊 陶 碧 被 李 醉 在 自然 深 处 , 致 盎 然 。 无 论 如 何 也 没 料 兴 他 到 , 尺之 隔 的皇宫 内正鬼哭 狼嚎 , 风惨惨 。 咫 阴
尉 迟 敬 德 快 马 加 鞭 神 色 慌 张地 奔这 边 而 来 ,
这 对 父 子 此 时 将 面 子 工 程 做 得 滴 水 不 漏 , 谓 可 棋 逢对 手 。
不 得 而 知 , 们 只 知 道 其 父 子 人
后 来 的 结 果 是 , 渊 正 式 册 立 李 世 民 为 太 李
子 , 诏告天 下 : 并 “自今 军 国庶 事 , 大 小 悉委 太 无
这样 , 李渊 还能 怎样 呢?
正 是 老 皇 帝 的 自愿 退 隐 , 让 李 世 民名 正 言 才
顺 走 到 了舞 台 中央 , 大唐 导 演成 一 部影 响千 把 年 的宏 篇 巨制 。 李渊 给 了他 一 个 由愧疚 者变 成 励精 图治者 的实践机 会 , 从而 , 明君 的光环 掩盖
代 了 太 子 位 置 。 弑 父 淫 母 ( 皇妾 ) 窃 取 皇 位 后 父 、
便 是 前 车 之 鉴 , 渊 想 起 就 隐 隐 感 到 后 怕 。 是 李 二 眼 下 该 如 何 处 理 这 个 棘 手 的 问 题 , 果 当 初 建 如
面子 工
不至于 李 渊 父 子 酿成这 场惨 剧 ,可是 现实 已不 容他假设 。
俱怀 心事 。
当 李 渊 的 儿 子 们 杀 成 一
子处决 , 然后 奏 闻 。 这 意 思 再 明 白 不 过 : 今 以 ” 从
后 , 世 民可 以 全 权 处 理 朝 廷 的 一 切 大 事 , 句 李 换
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措施
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措施1.贤能用人:古代帝王常常通过选拔贤能之人来管理国家事务。
这些贤能之人通常是有才干和智慧的官员,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们被委任为重要的职位,负责制定政策和管理各项事务。
通过贤能用人,能够保证国家运转的有序和高效。
2.实行法律制度:古代帝王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常常制定和实施法律制度。
这些法律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限制了权力的滥用。
帝王自身也要适时地制定法律,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实行法律制度,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公平。
3.建设基础设施:为了提升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古代帝王常常致力于建设基础设施。
他们修筑城墙、修建宫殿和寺庙,挖掘渠道和修建道路,以改善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条件。
通过建设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实行节约政策:古代帝王常常实行节约政策,以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稳定。
他们减少奢侈消费,厉行节俭,降低赋税和徭役的负担。
帝王自己也要做出榜样,勤俭节约。
通过实行节约政策,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裕。
6.重视教育普及:古代帝王往往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提升人民素质。
他们设立学校和书院,聘请贤达之士来讲学和教导子民。
同时,他们还注重培养人才,选拔优秀的学生来担任官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才干的人才。
通过重视教育普及,能够提升国家的文化水平和人民的综合素质。
7.维护社会稳定:古代帝王往往通过维护社会稳定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们采取措施来平息民乱,减少税负和徭役,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军队和警察等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确保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总体而言,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措施多样,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
这些措施体现了古代帝王的智慧和统治能力,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揭秘古代不为人知的十大帝王心术
揭秘古代不为人知的十大帝王心术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在这诸多力量中,中央执行机关里的行政长官,特别是那些资深且有能力者,更常常成为帝王要优先考虑的对象。
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这是再理想不过的。
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
如果使用不当、控制不严,帝王也会大权旁落。
究竟如何驭臣,这其中不仅多有花样,而且也颇具难度。
1.自树威信做了皇帝的人并不一定是最有威信的人,而一旦身为国主,树立威信又是绝对必要的。
比如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位至至尊以后曾经多次到全国各地巡游,每到一地,他都要刻石立碑,碑文写的无非是他身为皇帝的功劳和辛苦。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自我标榜,其目的无非是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在百官和百姓中确立自己不同于他之外任何人的特殊地位,秦始皇的这一举动,在其驾驭臣下方面确实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灭秦建汉的汉高祖刘邦也深知自树威信的重要性,有两件事很能说明他对这一问题的敏感和自觉。
其一,刘邦在平定天下以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摆酒设宴,问群臣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群臣各有所答,但都不中肯綮。
刘邦自己总结说:“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方面,我比不上张良;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安抚百姓、给前方战士提供足够给养方面,我比不上萧何;而在率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方面,我更比不上韩信。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获得天下的重要原因。
”刘邦这番话既直言不讳,又入情入理。
你与其说他是在讨论汉得天下的原因,不如说是为了自树个人威信。
特别是他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法,先谦虚地称赞张、何、韩三人,然后话锋一转,那意思是说,他们三个“人杰”都愿意为我所用,那么我的高人一筹不是不言自明的吗另一件事是,刘邦在得了天下以后,大臣们整天大吃大喝,这些人大多缺乏文化教养,完全不懂礼仪,喝醉酒就吵吵嚷嚷,甚至舞刀动枪,这使刘邦很不开心。
古代帝王的治理方式
古代帝王的治理方式古代帝王的治理方式是人们对于古代帝王统治方式的总称。
在古代社会,帝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他们掌握着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控制权,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代帝王的治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仁爱为核心的治理古代帝王往往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的治理方式。
他们注重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民众的幸福感。
通过规定法律法规、实施治安措施等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
2. 重视礼仪和尊重传统古代帝王非常重视礼仪和尊重传统。
他们注重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化,致力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们通过制定礼制规范、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等方式,弘扬传统价值观,维护社会和谐。
3. 推行官僚制度古代帝王推行官僚制度,建立起完善的行政体系。
他们选拔人才,设置各级官员,分工明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通过官员的职责分工和监督,实现对地方政务的有效管理。
4. 发展经济和农业古代帝王注重发展经济和农业。
他们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同时,他们也积极发展工商业,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提高国家实力。
5. 实行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制定古代帝王需要做出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制定。
他们组织各级官员开展调研和研究,形成决策的方案,然后进行公开讨论和决策,最终实施。
通过这种方式,古代帝王能够有效地制定国家政策,推动国家的发展。
总而言之,古代帝王的治理方式具有以仁爱为核心、重视礼仪和传统、推行官僚制度、发展经济和农业、实行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制定等特点。
这些方式为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皇帝故事-隋炀帝的面子
皇帝故事-隋炀帝的面子隋炀帝杨广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他上马可挥刀杀敌,下马可赋诗作文,具有安邦定国之才。
但是,隋炀帝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爱面子。
这个小小的缺点不仅拖垮了大隋王朝,而且还要了自己的小命儿。
公元609年,隋炀帝决定西巡。
那时候,西域有27个小国。
这些小国虽然名誉上隶属大隋王朝,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
隋炀帝带着一个巨大的访问团,自长安到甘肃陇西,经青海横穿祁连山,最终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次西巡历时半年之久,士兵冻死大半,官员大都失散,隋炀帝也差一点被暴风雪掩埋。
但是,这次西巡让甘肃、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区真正成为中国的国土,隋炀帝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到达西部最远、巡视地方最多的皇帝。
从这一点来看,隋炀帝确实是一位好皇帝。
隋炀帝西巡后的第二年,西域商人大量涌入洛阳做生意,27个小国的国君也相约到东都洛阳朝拜隋炀帝。
这时候,隋炀帝的虚荣心开始急剧膨胀。
在西巡的时候,隋炀帝一再吹嘘大隋帝国的富饶。
可是,真正的大隋王朝并没有自己说得那么好。
隋炀帝是一个爱面子的人。
现在,27个小国的国君同时来访,这可不是小事儿。
于是,隋炀帝决定弄虚作假,在西域各国面前大秀帝国的富有、人民的幸福。
先说文艺演出。
白天,隋炀帝在东都洛阳的端门街安排了100场大戏,连续演出一个月。
夜晚,隋炀帝在戏场周围5000步以内,布置了一支18000人的乐队,一支30000人的歌舞队。
白天唱大戏,夜晚唱歌跳舞。
歌声和音乐声数十里外都能够听到,烛光把整个洛阳城都照得如同白昼。
这样折腾了整整一个月,把大隋王朝库存的所有蜡烛都用完了,更不用说其他的经费开支了。
再说招待。
隋炀帝亲自举行豪华国宴,在皇宫招待各国国君和随行人员。
同时,隋炀帝还下了一道命令,要求东都洛阳城内的酒店重新装饰,热情待客。
并且要求,所有外国来宾在东都城内吃饭,费用全部挂单,由政府统一结账,违令者一律斩首示众。
一位西域商人在一家酒店吃了饭,喝了酒,要付钱。
古代帝王统治术
古代帝王统治术古代帝王统治术:"人君南面术"(图)荀子: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淮南子》:君臣异道则治同道则乱古代帝王的统治术又称“人君南面术”。
为什么称为“人君南面术”?这就牵涉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问题。
我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古人建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这种朝向的房子冬天可以避寒,夏天可以迎风。
由于房屋都是南向,辈分高的人一般住在正中,面向南方,辈分低的人自然就要面向北方,“以南为尊”的习惯因此而形成。
《易经·说卦传》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春秋繁露》说:“当阳者,君父是也。
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
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人君南面术与道家有密切关系。
《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明君“任人而不任智”人君南面术的核心内容是“清静”和“无为”,所谓“清静”就是清心寡欲,谦虚礼让,遇事以卑弱自处。
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干,而是“任人而不任智”,遇事不是先把自己的办法拿出来,而是向臣下要办法,通过发掘臣下的才智以为己用,以收“无为而无不为”之效。
《吕氏春秋》认为,“有道之主以不知为道,以奈何为宝”,意思是一个懂得领导艺术的君主要经常把“不知道”和“怎么办”挂在嘴上,装出一副糊涂的样子。
这样才符合老子所说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宗旨。
既然人君南面术强调君王要少说话,少做事,那么君王有什么事可做呢?古代智者认为,君王可以什么事都不做,但有一件事非做不可,那就是求贤。
《荀子·大略篇》说:“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墨子说:“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吕氏春秋》也说:“贤主劳于求人,逸于治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都明白“劳于求人,逸于治事”的道理,无不把“求贤”作为第一要务。
如禹从民间访求到舜,经过多番考察后把天下交给舜;舜起用高阳氏才子八人和高辛氏才子八人,天下大治;汉高祖刘邦一生最大的本事就是知人和用人,他重用萧何和张良,“拔韩信于行伍,纳陈平于亡命”,无论打天下还是守天下,都得力于大批有才能的臣下的帮助和启发;汉文帝多次下诏诸侯公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初即位就“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三国时期,曹操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朝之万国来朝
王朝之万国来朝公元610年,隋王朝大业六年,岁将大计、万国来朝,炀帝斥资亿万把整个洛阳装饰一新,连菜市场都铺上了地毯,路旁的树木也用丝绸缠了起来。
很多胡人看不明白问道:你们这里的人连衣服都穿不起,为什么不把这些丝绸拿去给他们做衣服呢?这句反问真是极尽讽刺,可谓一语撕下了万国来朝的遮羞布。
万国来朝、四海宾服,这是古代百姓最喜闻乐道的事,虽然他们光着身子、饿着肚子,但不妨碍他们远远的站在一边,鄙夷的看着蕞尔小国朝贡的庞大队伍,即便那些马匹吃的上等豆料,也是这些穷苦百姓想都想不到的美食。
万国来朝这样的盛会,最早见于左传,“万国来朝”一词最早见于隋书。
隋炀帝即位后,为了更好的证明自己的所谓“圣王之业”,万国来朝的盛大景象就开始在史书上粉墨登场。
后来的历史大家也知道,隋炀帝沉溺于大形象、大工程、大事业、大场面,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
唐承隋制,后来的唐王朝也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安排鸿胪寺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的万国来朝,东西南北的各种小部落都被重金请了过来。
甚至到了晚唐,还会请一批闻所未闻的小部落来充当门面。
到了明王朝则更加过分,最著名的事件是郑和下西洋,竟然掘地三尺,在地球的犄角旮旯,带回来一批罕见的黑皮肤酋长来朝贺。
甚至万国来朝还发展成了一门产业,在边界的百姓,人人争相学“番邦语言”,因为学会之后装扮一下就可以去京城“朝贡”,在河边随便捡几颗鹅卵石美其名曰“碗石”,就可以当做贡礼,然后轻轻松松换回赏赐黄金百两,茶叶丝绸瓷器无数。
比如成化八年,仅四川一省,就冒出了4200多个番邦首领,共朝贡了释迦摩尼的佛骨十万多斤,佛牙8000余颗。
最绝的是明末,永历帝率明朝的残众逃到边界,没想到缅甸竟然把女眷掠为奴仆,把永历帝当做贡品进贡给了清王朝,赚了明帝国“万国来朝”的最后一笔银子。
然而御用史学家却纷纷鼓吹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教的信徒更是认为,万国来朝是君临天下、治国有道的佐证。
宋朝的上朝制度
宋朝的上朝制度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其上朝制度也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定。
以下是关于宋朝上朝制度的一些基本情况:
1. 上朝时间:在宋朝,皇帝通常每日早晨上朝,称为晨朝,也有时候会进行夜朝。
2. 上朝地点:宋朝的皇帝在京城(如东京、汴京)的宫殿内设立了专门的朝堂,例如文华殿、承天门等。
3. 朝服仪仗:在上朝时,皇帝穿着华丽的朝服,戴着龙冠或冕旒,被抬着的御座进入朝堂。
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官员和侍卫组成的仪仗队伍陪同。
4. 上朝礼节:在上朝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礼节程序。
皇帝首先向神圣之位行礼,然后座于御座上,接受臣子的朝拜和奏章。
5. 朝拜和奏章:在朝拜时,各级官员按照等级顺序依次朝拜皇帝,并呈递书信、奏章等事务性文件,以表明自己的职责和政务。
6. 升堂进谒:高级官员在朝拜后,有时还可被允许升堂进谒,即上前与皇帝面对面交流或报告特定的事务。
7. 课对述职:在一些特殊场合,皇帝会组织课对述职仪式。
这是一种考核官员的制度,要求他们在皇帝面前回答提问、陈述政绩等。
8. 上朝制度改革:宋朝期间也进行了一些上朝制度的改革。
比如,开创了“午朝”制度,即皇帝在中午时间接见外臣,与朝臣商议国家大事。
总的来说,宋朝的上朝制度强调了皇帝的权威地位,同时也规范了官员的职责和礼节。
这有助于维持皇权和政府运作的秩序。
然而,具体的制度运行可能在不同时期和皇帝之间有所变化,并且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到上朝制度的运作。
中国古代前朝三大殿制度
中国古代前朝三大殿制度中国古代前朝三大殿制度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其特点是宫殿建筑群中设有三大主要建筑,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合称为“三大殿”。
三大殿制度起源于汉朝,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成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形式之一。
以下是三大殿制度的详细介绍:一、历史背景三大殿制度起源于汉朝,最初是为了满足政治和礼仪的需要而设立的。
汉朝时期,皇帝在宫殿中举行大朝会,需要有一个大殿来举行仪式,于是太和殿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和殿和保和殿也相继出现,形成了三大殿制度。
二、建筑特点1. 太和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皇帝举行大朝会、即位、结婚等重要仪式的地方。
太和殿的建筑风格庄重、气势磅礴,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
2. 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举行各种仪式前休息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中和殿的建筑风格简约、雅致,与太和殿形成鲜明的对比。
3. 保和殿:保和殿是皇帝举行宴会、接见外国使节等场合的地方。
保和殿的建筑风格华丽、精致,充满了皇家气派。
三、文化内涵三大殿制度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在三大殿中,太和殿代表了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稳定,中和殿代表了皇帝的智慧和政治的清明,保和殿则代表了皇帝的仁慈和天下的太平。
这三种理念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
四、影响与传承三大殿制度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汉朝以来,历朝历代都有沿袭或模仿三大殿制度的建筑出现,如唐朝的大明宫、宋朝的皇宫、明清故宫等。
同时,三大殿制度也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宫殿建筑风格,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宫殿建筑都受到了中国三大殿制度的影响。
五、现代意义三大殿制度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如今,虽然古代宫殿建筑已经不再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建筑形式,但三大殿制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嘉靖帝的帝王术有多高明?用“三步棋”牢牢掌握住朝堂格局
嘉靖帝的帝王术有多高明?用“三步棋”牢牢掌握住朝堂格局很多人都不了解嘉靖皇帝,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说到帝王术,中国历朝历代很少有像明朝嘉靖帝朱厚熜那样能彻底把群臣玩弄于鼓掌之中的,虽然在《明史》里他被张廷玉等人评价为中材之主,但是他的厉害程度,尤其是权谋之术足以比肩明太祖朱元璋。
20多年不出深宫,不上朝,沉迷于修道炼丹,但是他通过自己高明的帝王术仅用“三步棋”就牢牢掌握住朝堂格局,安稳执政45年,堪称天才。
要办事先干架,干嬴了才能拿到权力第一步棋:大礼仪事件。
一个皇帝要独断专权,权力不被人所架空,首先便要完成“集权”,而这集权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对嘉靖来说尤其如此。
嘉靖帝即位时年仅15岁,是真正的少年天子,然而这却是一个少年老成、心机深沉的果决之人,权力欲更是极强。
即位第六天,嘉靖帝借礼部尚书毛澄上书请更易父母称呼以孝宗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父亲)为爹的机会发怒。
要内阁重新商议自己父母亲的封号,遭到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率领百官坚决反对。
就此,明朝历史上最著名、最闹腾的换爹事件“大礼议事件”正式拉开序幕!当是时,嘉靖帝根基未稳,独木难支,只能以不表决、不同意、不开口的非暴力不合作作为对抗百官的手段。
但很快,一位礼部闲官张璁抓住了这一飞黄腾达、简在帝心的机会,上书嘉靖帝说了一句力挺的话:皇帝陛下,您想认谁当爹都可以。
就这么一个奏章,张璁这个礼部官员以法理无外乎人伦的思想给嘉靖帝提供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刀。
于是,他以皇帝至高的地位躲在幕后,让张璁冲锋在前,找百官撕逼,最终内阁首辅杨廷和被迫同意嘉靖帝认亲爹。
可是,嘉靖帝还不满意,他要把孝宗皇帝排除在外,把自己的爹兴献王抬进宗庙,加封为皇帝,百官不同意,因此这一事件就这么发酵,君臣之间博弈了整整三年。
最终,嘉靖帝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因此达到了初步集权的目的。
说白了,这场闹了三年之久的“大礼议事件”表面上是在争让谁当皇考,可实际却是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和年轻皇帝的一次权力争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朝皇帝的面子工程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万国来朝”的华丽大戏是演给帝国全体臣民看的——它如此明白地告诉百姓,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为万国景仰拥戴的国度,是多么的幸福。
而打造这一庞大面子工程的过程,则贯穿整个中国历史。
大清朝的画师们用长2.9米、宽2米的巨幅画卷描绘下了这样的情形:1761年2月5日,即大清乾隆二十六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各依品秩朝列于太和殿前。
站在大臣朝列之末的是各国贡使,最前排的是最守礼数的朝鲜国使臣,还有因为帝国“武义璜璜,陆慑水栗”,所以才不待帝国兵旗所指,“慕义归化,非以力征”的琉球、暹罗、安南、苏禄、南掌等国。
当然还少不了头戴大沿帽,身穿紧腿裤袜,高鼻深目——来自英吉利、法兰西、鄂罗斯、荷兰、大西洋国和大西洋属国波罗尼亚、咖喇吧、库车、翁加里亚国的贡使。
这伙被称为“夷人”的角色,成为天朝大年初一朝贡盛典不可或缺的人物。
尽管列位臣工和各国贡使都已各就位,但真正的主角——“天朝大皇帝”乾隆仍未现身。
他此时正端坐后宫檐下,快意恬然地享受儿孙绕膝之福。
这是清帝国最强盛的一刻,实在值得宫廷画师将这空前盛况以丹青妙笔描绘下来,于是,那幅《万国来朝图》便诞生了。
粉饰太平的画作和戏剧,还有各式各样来自各国的贡品、谢恩表,天朝的诏书敕谕以及各种礼仪,构成了天朝“万国来朝”庞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看起来像是一场带有自夸性质的华丽大戏,意味着天朝的成功不是自吹自擂,更得到了天下万国的认同。
这场大戏不仅仅是演给外来蛮夷看的,更是演给帝国全体臣民看的——它如此明白地告诉百姓,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为万国景仰拥戴的国度,是多么的幸福。
而前来进贡的蛮夷贡使,更传达给天朝臣民明确的信息:除了天朝之外,其他国家没什么值得羡慕的。
为了“万国来朝”这个显而易见的神话,帝国甘愿付出任何巨大的代价,用难以计数的时间、精力、财富和生命来充实这个“神话”,使它变得“真实”。
这是一个庞大的面子工程,而打造它的过程,则贯穿整个中国历史。
万国来朝是那么美好,但问题只有一个:这一切要是真的该多好!“万国来朝”这个词出现得不是很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很不吉利。
它来自中国历史上最恶名昭著的一位帝王——隋炀帝的发明。
《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
……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
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
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
自是每年以为常焉”。
从一开始,“万国来朝”就是一场盛大的表演,用无穷无尽的奢华排场和惊人的浪费,来展示帝国强大无比的面子。
第一次所谓的“万国来朝”,被认为发生在大禹统治的时代。
根据史籍记载,大禹下令天下各国齐赴涂山盟会,这也就是《左传》中所谓“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
真正将“万国来朝”由书本和卜辞上的记述变为现实的,应该是汉代。
从汉代开始,对西域的经营和对匈奴的征服,以及班超和甘英等人的冒险,使汉朝真正出现了一批九州之外的国家来朝贡,但也恰恰在汉代,朝贡体系才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
汉代君主发现,实际上自己统治的帝国并不能像《尚书》、《诗经》等经典中解释的那样,是整个天下。
匈奴的南下侵扰和西域小国的叛服不常,使这个帝国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定要分清哪些是真正臣服于自己的藩属国,而哪些又是时不时来朝贡一下的朝贡国。
基于现实政治策略的考虑,藩属国是维系帝国边疆稳定的关键所在,它们是帝国“万国来朝”的重中之重;至于那些朝贡国,就像大秦、安息、天竺等,遥远得不知道其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所谓的朝贡也不过是两个时空偶然发生了一次约会而已,不必记挂于心。
但是作为一种粉饰太平的手段,“万国来朝”自然是来的国家越多越好。
从此以后,华夏帝国就开始了不断“发现”朝贡国的旅程,每一个愿意面见皇帝并且献上本国礼品的外国人,都被算作是“贡使”,他们献上的礼品,无论是为了通好,还是为了做生意方便,都被算作“贡品”,而他们所来自的国家,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天朝上国恭敬的“藩属”,只不过光荣成为“藩属”的本国对此却一无所知。
盛世隋唐,到被后人称为“儒治帝国”的宋朝,再到蒙古人统治的大元,再到扫除鞑虏的明朝,这条脉络不绝如缕,一直通向1761年元旦举行盛典的乾隆盛世时代。
“万国来朝”这样一个浩大的面子工程就以这种方式传承下来。
融入到画师悬想的《万国来朝图》当中,成为帝国声威烜赫的有力证明。
万国来朝,四夷宾服,声教广被,恩泽天下。
一切都那么美好,但问题只有一个:这一切要是真的该多好!遗憾的是,这一切只存在于画师笔下望空悬想的画中。
现实当中,这个元旦庆典,没有那些来自西洋手捧礼物的各国夷人,甚至连天朝自夸的五十七个外藩属国和三十一个朝贡国都没能凑得齐——因为这一年本来就不是各藩属国的朝贡年,朝鲜和南掌的贡使也在之前一年进贡完就回去了。
根据《实录》和《起居注》记载,大年初一只是“御太和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然后请蒙古王公和入了紫光阁的各位功臣吃了顿饭,根本没有“万国来朝”。
这幅虚拟的《万国来朝图》的作用,和每年年节宫廷升平署都会上演的“万国来朝”连台大戏一样,不过是为了点缀一下节日气氛,让皇帝、太后开心一下而已。
万国来朝更像一笔买卖,帝国付出巨资,买回底气和尊严,贡使得到回赐和金钱,双方皆大欢喜。
当然,维持这样一个面子工程,耗费自然也是巨大的。
如果仅仅是按照书上记载的那样,只规定“万国”有朝贡的义务,帝国坐享其成,自然是再好不过。
作为礼仪传世的天朝上国,自然不能薄待那些倾心向化的属国,吝啬显然有失天朝体面,只有夸饰天朝的富有才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贡使前来朝贡,使“万国来朝”可以年复一年地表演下去。
从汉代开始,朝贡就是帝国一项耗费巨大的开支,接见,赐宴,赐印绶、冠带、金银、彩缯,都不在话下,所回赐之物高出贡品数倍不止。
而这些金帛丝绸之属,贡使带回国内,转手又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即使是宋代这样积弱的王朝,为了证明自己“奉天应命”的合法性,也在不断“赐”给辽、西夏岁币时,以“厚往薄来”招揽各国贡使来朝。
而且越是国运颓唐,需要向北朝低头,就越需要来朝的“万国”找回帝国些许自尊心。
于阗可能是最明了天朝心理的朝贡国,在进奉给宋廷的一封表文中,于阗将宋朝皇帝称为“日出东方赫赫大光照见四天下,四天下条贯主阿舅大官家”。
这种太过赤裸裸的阿谀逢迎即使是时人也感到哭笑不得。
从1009年到北宋末年的1124年,在长达115年的时间里,于阗使者多则一两年,少则半年就到宋廷去一趟,每趟单程就要花费两年时间,但这些长途跋涉实在所获颇丰。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提到那些于阗贡使“皆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妻男同来,乘骆驼,颤兜铜铎入贡”,每次来到京师都被当成贵宾,由官府隆重接待,沿途有驿站官吏照拂,一家大小连吃带玩,生意自然风生水起,如果遇到了劫匪更是天大的幸运,因为官家会以高出货物数倍的价格给予赔偿。
等到宋室南渡,国力再次下降,这种对“万国来朝”的需求就愈发浓烈。
南宋初年蒲甘国的所谓贡使“入贡方物”,颇为欣喜的宋高宗很快诏谕“本司依体例计价,优与回赐”——万国来朝更像一笔买卖,帝国付出巨资,买回底气和尊严,贡使得到回赐和金钱,双方皆大欢喜。
“万国来朝”的面子工程最轰轰烈烈的是在明成祖朱棣时代,这个时代不仅诞生了一位篡夺自己侄子帝位的皇帝,还出现了一位以周游世界著称后世的传奇太监郑和。
心虚的皇帝和雄心的太监一拍即合,将“万国来朝”发挥到空前绝后的极至。
郑和驾驶的巨大船队驰骋于大海,向停靠的每一个国家宣扬上国恩赐以及那位篡位皇帝的合法权威,另外大撒令列国眼红的金钱丝帛,慷慨地许诺官爵,还顺带平定这些小国国内的叛乱。
明帝国的慷慨大方收获不菲,“万国来朝”终于闪亮登场。
永乐一朝,扬威异域的明朝使者有21批,但来中国朝贡的使团却有193批,永乐皇帝很欣慰地享受各国“贡使”用不同语言进行的阿谀赞颂,收下了成堆的土布、香料、药材、“殊方异物”,还有几头长颈鹿,为了表现自己圣人治世的身份,这几头长颈鹿被命名为“麒麟”。
帝国为了这些荣耀付出了令人瞠目的代价,贡使运来的明朝府库中早已库胀仓满的陈年积货,一般也是找不到市场的商品,再让好大喜功的明帝国一笔笔地高价吃下,“虽倾府库之贮,亦难满其谷壑之欲”。
尽管明朝早有定例,“凡海外诸国入贡,有附私物者悉蠲其税”,但是等到贡品送到眼前时,皇帝却打消了念头:“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朱棣在谕旨中大方地说道:“今夷人慕义而来,乃欲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
”关乎皇帝体面,帝国再肉痛也要大方掏钱,此乃一等国策。
永远没人知道为了“万国来朝”的面子工程,大明朝究竟花了多少钱。
一位户部官员为了防止这种不合算的买卖再度上演,将所有的账目付之一炬。
只留了一部《三宝太监西洋记》的小说,让人去回想旧日“万国来朝”的荣光。
大清朝迎来最后的“贡使”——他们的名字,被称为“八国联军”。
最后的王朝大清帝国在开始时试图破除这个吸金诅咒,在朝鲜成为清帝国朝贡国的最初几十年里,可能是这场面子工程投入最少所获最多的一段时期,因为当满清与明朝作战时,朝鲜居然暗中帮助明朝,所以清朝在开始时对朝鲜施以惩罚性朝贡,所要求的贡品从金银、大米、五爪团龙纺绸,再到好马,不一而足。
同时,由于朝廷对驿站的支出犹少,朝鲜的燕行使经常在日记中抱怨出使清虏可谓霉运到家,在驿站里的伙食银钱不到二两,又经常被驿站官员克扣贪污,驿馆设施更是恶劣至极,弄得朝鲜贡使只得自己找旅馆居住。
中国的百姓是很好客的,每当朝鲜贡使来住,便会将价格抬高到十数两,等到京城里终于面见了“大皇帝”(朝鲜人私下称之为“胡皇”),依例赐给的御宴泰半粗劣生冷,几乎难以入口,朝鲜贡使心怀不满而来,再满腔愤恨而去,于是在朝鲜的《宣政院日记》和《实录》以及贡使私人的《燕行录》中,便多了不少清朝的坏话。
但,面子工程终归还是面子第一,随着天朝的蒸蒸日上,来朝的国家越来越多,清帝国最终也成了“万国来朝”的最后一个牺牲品。
1761年的《万国来朝图》尽管虚构,却是这个“面子工程”的最佳写照。
32年后,已近耄耋之年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接见了一位特殊贡使。
这位贡使自广州登陆以来,一路上感受了天朝怀柔远人的深情厚意,他们享受着“共上菜12道,每道上12个菜:总共144个菜”的盛大宴会,学着用高贵的象牙筷子把“褐色液体炖制的小块方肉”送进嘴里,除了中国人送来的鸡每只只有一条腿儿以外,贡使对一切都满意极了。
但就在接见的那天,他遇到了麻烦,因为他不愿意像其他各国贡使一样,在天朝上国的统治者——中国大皇帝面前双膝跪下,以头触地,所以,他被拒绝了一切请求后,礼送出境。
这位叫马戛尔尼的英国使臣后来气愤地诅咒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