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万顷良田 统筹城乡发展

合集下载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的标 准实行差价补贴; 年出栏生猪 2 0万 头以上的县奖励 10 元 ; 0万 补助每个新 建奶站 1 0万元 ;农业灌溉水价 由每 立
方米 05 .元降低到 02 元 。全年省级财 . 5 政 对三农的投资达到 15 元 , 3亿 比上年 增长了 2 . 9 %。 8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 农业
农村 沼气用户 ;扶 贫工作 取得新 的成 绩。农村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 了明显变化 , 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
在在的好处 。
结构调整有效推进 。改造 中低产 田 2 0 0
新农 村建设 取得 明显成效 。大 力推进
加大统筹城 乡发展 力度 ,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
进一步 完善 强农 惠农政 策。加大对
村 建设工程 ; 启动统筹城 乡规 划建设试 点, 开展村级 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 ” 财政
游 商贸城市 。着力增强城市活力 。深化
就业 、 让保 、 医疗等改 革 , 逐步实现 农民 工在劳动报 酬 、 子女 上学 、 公共卫生 、 住 房租 购 以及社 会保 障等 方面与城 镇 居 民享有同等待遇。重点推进户籍 制度改 革, 放宽 中小城 市 落户条件 , 使在 城镇 稳定就 业和 居住 的农 民有序 转变 为城
发展基金用于三农 的比例 ; 认真 落实 国 家 粮食 直补 、 良种补 贴 、 农机 具购置 补 贴 、 资综 合补贴 等政 策 , 农 继续 执行 我 省 已经 出台的玉米差价补 贴 、 猪大县 生 奖补 、 建奶 站补 助 、 新 部分 农机 具 累
市 圈建设 , 其成为区域经 济发展的重 使 要增长 极 ;大 力培 育区域 中心城市 , 加
力口 - _ 央

城乡统筹_新世纪以来七个一号文件的总纲领_孔祥智

城乡统筹_新世纪以来七个一号文件的总纲领_孔祥智

18温室园艺GREENHOUSE & HORTICULTURE今年的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那些变化和亮点?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表示,今年的一号文件,是在以往六个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出台的。

由于所要解决的三农问题,并无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今年的一号文件继续坚持和强调了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同时,也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条件,对现有的重大政策进行了强化、补充和拓展。

柯炳生说,以下是一号文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几个方面:第一,将统筹城乡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文件明确地把统筹城乡放到题目上,这就进一步明确了,要想解决好三农问题,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就必须统筹城乡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就三农论三农。

第二,首次强调对“三农”的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文件提出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不仅要求增加总量,而且提出稳步提高比例,也就是说提高三农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

这是统筹城乡的投入保证。

没有投入做支撑,统筹城乡就难以快速推进。

第三,文件提出了推进城镇化中的制度创新,要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制度改革。

一号文件: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突出五大亮点——独家专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第四,文件题目的后半部分,是夯实基础。

这也是涉及到一系列重大政策,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方面。

文件中高度强调了生物技术,提出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明确提出要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从我国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农业资源的紧缺出发,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加快这些方面的研究,占领国际生物技术研究的高地,并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的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对于确保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是具有远见的战略决策。

为此,需要大大加强农业科研的投入支撑。

务实创新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盐城市重点镇建设思路的调研报告

务实创新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盐城市重点镇建设思路的调研报告

科技信息2012年第35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0前言2000年中央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是要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之点。

盐城市提出优先发展50个重点镇的路子既顺应和体现了国家大的方略,又符合我市的特殊市情。

即提升了盐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提高了重点镇的承载能力,促进重点镇勃发活力、进位争先,成为了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

1重点镇发展理念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要注重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配套衔接,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要求,做到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定位、高品味建设。

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建立具有明显特色的产业基础,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向镇区集聚,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和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要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实施综合开发,加快城市化进程。

做到五个坚持:一是要坚持民生为本,以和谐小康定位;二是要坚持创新发展,以市场机制构建;三是要坚持完善服务,以招商引资推动;四是要坚持经济健康,以财政收入保障;五是要坚持艰苦奋斗,以无私奉献发展。

2重点镇发展现状自盐城市发展重点镇以来,重点镇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力推进,发展脱颖而出、领跑市域,呈现出经济逐年看增、城镇面貌月新、民生日益改善的喜人景象,在统筹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镇工业前五十强中,重点镇占40个席位。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 等五大重点领域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 等五大重点领域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等五大重点领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朔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在解决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问题五大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着眼全局和长远,统筹城乡规划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发展方向和建设品味。

在统筹城乡规划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

在开展城乡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在先,十分注意解决因规划制定和执行存在缺失而导致的城乡空间布局混乱的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建设,做到了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根据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座中心城市,5个县区城镇、60个小集镇、1000个中心村的“1561”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在这一大框架下,改进完善县域总体规划,以发展中心镇为重点搞好乡村布局规划。

二是重视农田保护。

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探索在一定范围内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的办法,严格坚持土地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同时,注重开源节流并举,积极推进村庄整治、旧城改造等工程,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城市建设,有效地防止了靠经营土地、炒地皮来换取城市建设资金的现象,避免了损害农民利益。

三是促进产业聚集。

深化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实践,在规划中体现有利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打造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产业向集聚化、高级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
法。
2 着力提 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o
推动 家 庭 经 营 向采 用 先 进 科技 和 生 产手 段 的方 向转 变 , 推 动统 一 经 营 向发 展 农 户 联 合 与合 作 , 成 多 元化 、 层 次 、 形 多
面实施扶贫政策 ,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 自我 发展能力 , 确 保扶 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农 民人均纯 收入 增长 幅度高 于全国
平均水平 。 因地 制 宜 加 大 整村 推进 、 动力 转 移 培训 、 业化 劳 力 , 农 民 提供 多 种 有 效 服务 。 力发 展 农 民专业 合 作 社 , 为 大 深
扶贫、 以工代赈 等各 项扶贫工作 力度 , 快贫 困地 区基 础设 加
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 民集体经济组织 。 有 序开展农 村土地整治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
试 点 范 围 内 ,周 转 指 标 纳 入 年 度 土 地 利 用计 划统 一 管 理 , 农 村 宅 基地 和村 庄 整 理 后 节 约 的土 地 仍 属 农 民 集体 所 有 , 确保
搞好垃圾 、 污水处理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城市 、 工业污染 向农村扩散。 推进农村信息化 , 积极支持农村 电信 和互联 网基础设施建设 , 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健 1 继续抓好扶贫开发 工作 7 坚持农 村开发式扶 贫方针 , 加大投入力度 , 步扩 大扶 逐
质监测 和工程运行管理 , 确保 如期 完成规划任务 。鼓励有条
件 的地 方 推 行 城 乡 区域 供 水 。 适应 农 村 用 电 需求 快 速 增 长 的
书“ 四到户” 扩大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登记试 点范围 , 障 , 保
必 要 的 工作 经 费 。加 强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流转 管 理 和 服 务 , 健 全 流 转市 场 , 依 法 自愿有 偿 流转 的基 础 上 发 展 多 种形 式 的 在 适 度 规 模 经 营 。严 格 执 行 农 村 土 地 承包 经 营 纠 纷 调 解 仲裁

加快改革创新 促进城乡融合——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与体会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

加快改革创新 促进城乡融合——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与体会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

加快改革创新促进城乡融合——苏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践与体会中共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佚名【摘要】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苏州作为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努力先行先试,在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期刊名称】《群众》【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城乡发展;省委常委;一体化;苏州;改革创新;城乡融合;市委书记;江苏【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3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苏州作为江苏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关键,以优化配置城乡资源为重点,努力先行先试,在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始终紧紧把握的工作重点,也是苏州发展的鲜明特色。

上世纪80年代起,苏州就积极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90年代末开始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尤其是2008年列为省试点,苏州全面加快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五个一体化”的明显进展。

一是各项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对接。

城镇空间规划得到优化,村镇布局规划加快完善,工业、农业、居住、生态、水系等重大专项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对接。

以规划为引领,发展新城市、繁荣新市镇、建设新社区,全市形成了一个中心城市、五个副中心城市、若干个中心镇(新市镇)的城镇发展格局,2.1万个自然村落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环保型、古村保护型等五种模式规划建设为一批新型社区。

二是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基本形成。

加快建设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善农资综 合补贴动态调 整机 制。按照存 量不动 、增量 专项 的农村公益基金 会 ,用于建设 农村公益事业 项 目
倾斜 的原 则 ,新增农业补贴 适当 向种粮 大户、农 民专 的捐赠支 出 ,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 1 %的部分准予在 2 业合作社倾斜 。逐步完 善适合 牧 区、林 区、垦 区特点 计 算企 业所得 税前 扣除 。有关 部门要 抓 紧健全科 技 、
营 网点 ,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 网络 工 加 固任 务 ,统 筹 安排 其余 病 险水 库 除险加 固。在 科
程建设 , 提升 “ 万村干乡” 超市和 农家店服务功能质量 。 学规 划论证基 础上 ,启动大 中型病险 水闸除险 加固。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 民建房 、购买汽车和 家电等提 加快 大 型灌 排泵 站更 新 改造。拓 宽水利 建设 基金 筹 供 消费信贷 ,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

tN - : I f  ̄ 年。面对历史罕见 国际金融 危机 的严重 击 ,面对 农民收入 不' , 、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必须不 断 中 多年不遇 自然 灾害 的重大考验 ,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 深化 把解决好 “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 工作重 中之重 的
场异常波动 的不利 影响 ,各地 区各 部门在党 中央、国 基本认 识 ,稳 定和完善党在农村 的基本政 策 ,突出强 务院 的坚强领导 下 ,迎难 而上 ,奋 力拼搏 ,巩 固和发 化 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农 业社会化服 务的 展 了农业农村好形 势。粮食 生产再 获丰收 ,连续 6年 基层体 系,大力加强农村 以党组织为核心 资金规 模。
4 积极 引导社会 资 源投 向农业农 村。各部 门各行 .
2 完善 农业补 贴制度 和 市场 调控 机 制。坚 持对种 业 要主 动服 务 “ 农 ” . 三 ,在 制定规 划、安 排项 目、增 粮农 民实行直接补贴。增 加 良种补贴 ,扩大马铃薯补 加资金 时切实 向农村倾斜 。大 中城 市要发挥 对农村的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292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292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292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0.11.11•【文号】农办议〔2020〕465号•【施行日期】2020.11.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292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20〕465号蔡仲光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

经商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整合资源,合理布局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等体制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通盘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时,各行业主管部门将产业发展项目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项目用地布局。

下一步,我部将认真做好农业农村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因地制宜,化劣为优国家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功能定位等不同保护重要程度,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发展水平,制定差别化的补偿标准,初步建立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

2020年,中央财政通过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建设。

目前,生态保护补偿已被纳入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配套制度。

依据中央和地方事权,由国家或地方政府以财政转移支付购买公益性生态产品服务的方式,对作出生态保护贡献的区域给予机会发展成本和生态保护成本补偿,将重要生态屏障且发展滞后的区域作为特殊区域实施重点补偿。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呈现出了一种二元性的态势:城市繁荣发展,农村却逐渐萎缩。

为了促进全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速,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指在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布局和资源的配置上,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尽量将双方的发展纳入一个相对完整的视野,不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而新农村建设,则是一项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性举措,它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

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我们必须要将其与城乡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第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第二是加大农村土地整合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第四是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城乡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战略,其旨在推动农民进一步富裕,改善农村生活状况,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和健康水平。

这也有利于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健康、可持续的互动机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增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补。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农业劳动力的转化,也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人力来源。

2.促进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协调利用,同时也能够消除由于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促进生态和城乡的相互融合。

坚实以农为先 有序统筹发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理念概述

坚实以农为先 有序统筹发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理念概述
加 收入 、 善 生 活 。顺 应 这 一 变 化 , 改 冲破 现 有 资 源分 散 经 营对 生 产力 进 一 步发 展 的束 缚 , 变 原 改
作 者 简 介 :夏 鸣 ( 9 4 ) 男 , 苏 泰 州 人 , 苏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厅 长 , 组 书 记 , 京 大 学 、 京 农 业 大 学 兼 职 教 授 , 级 15 一 , 江 江 党 南 南 高
化 趋 势 , 极 探 索 更 加 节 约 、 加 高 效 的资 源 配 积 更 置方 式 , 根 本 上 保 障 、 现 和 落 实 以 农 为 先 的 从 体
要求 。 1 转 变 现有 资 源失 配格 局 .
目前 江 苏 非农 产 业 在 农 村 经 济 中 的 比重 超
过 9 , 部 分 农 民 已 经 不 是 主 要 靠 种 地 来 增 0 大

耕地 近 乎 负效 资 源 , 府 必 须 补 贴 ; 如 一 户 种 政 假
3 一5 O 0亩地 , 地 大 体 属 于 常 效 资 源 , 耕 当可 自我 平衡 ; 想 一 户种 3 0 0 地 , 地 就 会 成 为 设 0 —5 0亩 耕
高效 资 源 , 为 国家 作 出经 济 贡 献 。致 富农 民必 可
须减 少 农 民 , 经 成 为 越 来 越 多 有 识 之 士 的 已 共识 。

理念 创 新 。 变 既往 城 乡发展 路径 转
加 强农 业 、 富农 民 、 荣农 村 , 小 城 乡 差 致 繁 缩 距 ,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基 本 目标 。沿 袭 传 统 思 是 路, 采用 计 划 手 段 , 似 亲 农 爱 农 , 际 收 效 甚 看 实 微 。必 须 放 眼 城 乡 发 展 全 局 , 握 工 业 化 、 市 把 城

土地储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思考

土地储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思考

土地储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思考南通市土地储备中心顾旭雯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刚性需求持续上升,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因粗放用地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的现实问题。

当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土地储备作为政府实现土地市场宏观调控,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力工具,应充分发挥其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作用。

一、当前土地储备在促进节约集约中发挥的作用土地储备的发展,从1996年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的成立至今已有16年;从2001年国发15号文件的“试行收购储备制度”至今已有11年;从2007年《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至今已有5年。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土地储备制度日趋完善,其在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优储闲置空闲土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2007年发布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是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为目标制定的,办法特别指出要求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

通过旧城改造、企业退二进三等土地收储,实现在城市统一规划下对存量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大改善了人文居住环境,有力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结构调整,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二)明晰土地权属界址,避免新增闲置土地土地储备机构是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重要载体,通过完成土地报批、征收、整理、配套等达到权属清晰、场地平整、配套到位的净地标准。

制定地块出让前期工作进展时间表,明确各节点时限,有助于缩短整理周期,防止由于拆迁、产权纠纷、界址不清、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等原因而出现新的闲置土地的问题。

净地出让将倒逼开发商加快开发节奏,避免土地闲置或开发不充分,有助于形成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应。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3•【字号】苏政办发[2012]24号•【施行日期】2012.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根据《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编制《江苏省“十二五”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本规划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为依据,重点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立足于全省“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国土资源领域面临的形势和重大问题,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资源利用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提高国土资源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服务能力,阐明“十二五”时期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是“十二五”时期江苏资源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全省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一、形势与要求(一)“十一五”时期主要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土地调控的决策部署,围绕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重大任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遵循“守土有责、护土有方、动土有据、用土有益”的准则,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用地效益、国土综合整治、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有效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作者:成习文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11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三农”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但同时也应看到,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

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打破,农业农村农民尚未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

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可以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应努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我国人多地少,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实现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对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近些年来,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年快速增长,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的时期,社会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仍然明显滞后。

在近年农产品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增长,赶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

粮、棉、油、糖、肉、奶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在逐步增加。

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按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的产量计算,目前进口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数量,已相当于我国在境外利用了6 亿亩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相对不足、加强与农产品出口国的经济合作都有利。

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必须有度,否则就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

环节 支持力度 , 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 大力开展农业
开发 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农业银 行、 农村信用社 、 邮政储 蓄银 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 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 育村镇银行 、 贷款公 司、 农村 资金互助社 , 有序发展小额贷款
严格 执行 新 增 建 设 用 地 土 地 有偿 使 用 费 全 部 用 于耕 地 开 发
上, 奋力拼搏 , 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粮食生产再获 丰收 , 连续 6年实现增产 ; 民工就业快速 回升 , 民收入连 农 农 续 6年较快增长 ;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 农村 体制创 新取得新 的突破 ; 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继续加强 , 民生产 农 生活条件加快改变 ; 村教育 、 农 医疗 、 社保制度不断健全 , 农 村民生状况 明显改善 ; 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 固, 村社会 农
和谐 稳 定 。 这为 党 和 国 家 战胜 困难 、 克 时 艰赢 得 了 战略 主 共
和土地整理的规定 。 对各地 土地收入用于农业农村 的各项资 金征 收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继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 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 2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 坚持对种粮农 民实行直接补贴 。增加 良种补贴 , 扩大马 铃薯补贴范围 , 启动青稞 良种补贴 , 实施花生 良种补贴试点 。
政 策 法 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 乡发展 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 农村发展基础 的若干意见( 一号文件 )
D0l 1 3 6 / . : 0.9 9J I SSN.6 — 0 7 2 1 .20 9 1 71 6 2 . 0 00 .0
20 年 , 0 9 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 发展最 为困难 的一年 。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 面对多年不遇 自然

个人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四篇

个人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四篇

个人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四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个人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四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个人履职尽责心得体会1自全县XX系统履职尽责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我认真学习了关于《加强全县XX系统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及各级领导相关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现就践行服务宗旨,认真履职尽责方面做以下汇报:1、加强学习、夯实基础在政治思想上,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学习各级领导的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力争做好人民群众的公仆。

在业务素质上,自参加人社工作以来,本人深知不断提高各项业务水平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并认真学习领会县人社局举行的各项业务培训知识,做到理解、消化、运用,同时,还通过其他渠道,如报纸、书刊、网络、电视等学习人社部门的各项政策和人社工作的方式方法,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一切以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满意为出发点。

2、坚定信念、服务群众作为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在窗口工作中,不断树立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

我始终把以服务为己任、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作为自己在窗口工作的职业观念和宗旨。

基层群众是一个特殊群体,服务于他们时,如果能够做到顺民情,听民意,解民忧,那么你会发现他们是最朴实善良的,但如果面对他们使用生硬的官方语言和刻板的红头文件,那么你会发现他们也是最蛮不讲理的。

长期以来,我一直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积极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要求自己,确保做到件件事有着落,让群众满意而归。

3、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作为最基层的XX工作人员,我们的服务对象是面向众多群众,涉及面广,服务对象多,工作作风正不正,工作态度好不好,工作责任心强不强,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我们自身的形象。

以农为先有序统筹城乡发展.doc

以农为先有序统筹城乡发展.doc

以农为先有序统筹城乡发展作者:夏鸣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夏鸣(1954—)男,江苏泰州人,高级统计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摘要】探寻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必须转变农村现有资源配置格局,转变传统农耕作业方式和固有散居模式,推动实践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市场规律,彰显中国特色,以效能优势提高统筹绩效;必须着眼城乡发展全局,集聚农村耕地、建设用地、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服务资源,以资源集聚促进城乡一体;必须贯彻效益效率效用兼顾原则,集中有效投入,减少过程浪费,以务实态度追求统筹目标。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以农为本的实践载体、统筹城乡的基础平台。

【关键词】统筹城乡;社会主义效能;集约发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1)01—0101—05 立足惠农强农兴农,讲求效益效率效用,江苏省国土资源部门悉心研究有效集聚潜在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设计并试行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两年的实践表明,以农为先、统筹城乡,能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转变,能够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性动力。

一、创新理念,转变既往城乡发展路径加强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目标。

必须放眼城乡发展全局,把握工业化、城市化趋势,积极探索更加节约、更加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从根本上保障、体现和落实以农为先的要求。

1.转变现有资源失配格局。

目前我国农村突出的矛盾,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严重失配。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升,这一资源配置方式正逐渐成为一种束缚。

宝贵的耕地资源甚至已经承担不了现有劳动力的再生产。

单纯从经济角度抽象分析,现实一户种3-5亩地,耕地近乎负效资源,政府必须补贴;假如一户种30-50亩地,耕地大体属于常效资源,当可自我平衡;设想一户种300-500亩地,耕地就会成为高效资源。

整合资源要素统筹城乡发展

整合资源要素统筹城乡发展

整合资源要素统筹城乡发展孙燕春【期刊名称】《江苏农村经济》【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2页(P61-62)【作者】孙燕春【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党委【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被列为市县城镇化建设重点镇的“中国药材之乡”——射阳县洋马镇,因镇制宜,通过强化规划引领阳光廉洁、督查考核、资源整合,努力探索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路径,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四大要素”聚合发展,为洋马城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工业发展强劲,城镇化建设有新支撑。

一是工业园区建设水准较高。

全镇已建成沿新洋港重大项目承载区、药材工业园和全民创业园三个工业园区,占地1000亩,重大项目园目前可容纳10个亿元项目,中小项目园可容纳50家企业,全民创业园可供200户农民创业。

园区三通一平到位,绿化、亮化到位,园区总投资达到2000万元。

二是项目建设情况良好。

重大项目园区内,已有海越麦芽、宝松重工、宏健粮油、金祥桩基、众鑫机械、铁路环保机械制造、风力发电等7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他中小项目包括农民创业项目达170家,形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药材加工、粮油食品、玻璃器具、电子等八个行业。

三是工业投资额骤增。

工业从2006年开始起步,6年间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实现16亿元,年均递增30%。

近二年递增达到 40%。

四是工业从业人员快速增长。

目前,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达8000人,为企业服务的达1.2万人,占全镇总劳力的50%。

五是工业回报率较高。

一般工人年收入3万元左右,明显高于农业人员。

入库税收超百万元企业7家,其中,海越麦芽年税收过千万,宝松重工、宏健粮油都达到300万元以上,工业的强劲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2.农业转型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新优势。

一是农业产业化已经形成。

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万亩,200个品种,其中菊花种植面积6万亩,栝楼1万亩,蚕桑面积1万亩,各类蔬菜面积6000亩。

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万顷良田统筹城乡发展2010-06-25中国国土资源报编者按 2008年9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以“有效集聚潜在资源,有序统筹城乡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旨在以土地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通过村庄搬迁和综合整治,实现农村耕地资源、建设用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与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有序集聚。

正如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夏鸣所说,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这是实践科学发展的悉心探索与研究,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转变,这是既往发展路径的创新与转换,这是中国特色效能优势的持续展现。

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区,这里建设着规模化、现代化万顷良田,这里集聚着新型工业化的必要资源,这里演绎着城镇化服务业市场繁荣渐显,这里蕴育着公平、和谐、灿烂的明天。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高度重视,在《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也得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

目前试点工作已在13个省辖市全面、有序展开。

截至2010年5月底,全省共有49个县(市、区)正式提交54个项目试点申请,总建设规模达101.55万亩,计划新增耕地15.58万亩,可盘活建设用地10.66万亩。

6月21日,江苏省召开纪念第20个全国“土地日”暨全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工作座谈会,与会代表从不同视角介绍、评述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的效应和影响,现摘登部分代表发言。

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党委书记吴春林无锡市把万顷良田建设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来全力推进。

市委下发了《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点实施十大强农惠农工程的决定》,将万顷良田建设列为全市十大强农惠农工程之一,统筹全市力量开展这项工作。

无锡市万顷良田建设预投入资金45.54亿元,目前已申报项目6个,总面积7.47万亩。

截至5月底,全市投入资金5.56亿元,累计完成土地整理面积2.53万亩,其中建设用地整理面积931.8亩,搬迁农户1422户,安置农业人口4323人。

今年3月,无锡市惠山区还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集聚资源、统筹发展重点实验区”。

我们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保证了万顷良田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我们依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将耕地占用税市以下留成部分、土地出让金纯收益15%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返市部分、农业重点建设资金、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指标减免的规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省市投资土地整理资金等经费列为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全部用于“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

通过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指标,将安置农民后剩余的指标挂钩到镇区或市(县)区所在地用于商业和房地产开发用地出让,出让收益补贴农民安置。

另外,由市政府统一协调,将农业、水利专项资金作为配套资金,向“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倾斜。

二是破解拆迁安置难题。

为了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注重在拆迁安置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下发《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区农村住宅置换安置房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市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农村住宅置换安置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项目区内的农民享受征地农民安置补偿同等待遇。

农民住宅安置采取到城镇居住集中区置换安置房、货币补偿到城镇购置商品房、部分或全部到工业园区置换标准厂房或折算成股份由公司经营等多种形式。

规定农村住宅置换取得的安置房,5年以后可上市流通。

明确农村住宅置换安置房后,农户的户籍关系迁入社区管理,在子女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并享有原居住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除申请宅基地以外的权益。

农民退出农村住宅的同时,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交还原集体经济组织的,由所在地政府落实城镇社会保障。

三是破解协同推进难题。

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必须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合力。

市政府成立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发改、国土、农委等10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领导全市万顷良田建设。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施管理相关规定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市委农办牵头“双置换”,负责土地流转管理;国土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管理、服务指导及协调工作;农委负责项目方案与现代农业项目规划的衔接和对规模经营的指导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部门在推进万顷良田建设中相互配合、密切协同。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平台镇江市副市长、镇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平镇江新区是全省最早积极响应并大力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建设的地区之一。

一年多来,镇江新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为突破发展硬约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抓手。

镇江新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总规模为5.59万亩,涉及区内丁岗、大路和姚桥3个镇,18个行政村,分4个项目区,涉及拆迁农户7826户,总投资接近40亿元。

工程实施后,通过农用地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整理可新增耕地3957亩,新增耕地比例为7.08%,通过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拆迁可增加农用地8277亩。

我们重点作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实施首期土地整理,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行初步探索。

专门成立了新农发展公司,对“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土地进行整理和经营。

在项目区内划出3000亩土地,率先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通过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地形、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统筹建设田间道路、沟渠和各类水利设施,因地制宜地将土地整理成30亩~50亩不等、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的高标准农田,目前3000亩土地整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二是加快统筹协调发展,为转变城乡发展方式进行初步探索。

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建设纳入全区统一规划,在未来城市核心区范围内,为拆迁群众建设160万平方米的安置区,也就是将未来城市外围近40平方公里的农民全部整合起来集中居住,从而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效避免对农村水、电、气、道路、管线和各类生活配套设施的重复投入,也可以一次性杜绝今后出现“城中村”现象,减少“过程性浪费”。

安置区内引入新加坡“邻里中心理念”,建设10万平方米集超市、菜场、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邻里中心和幼儿园,安置区周边配套建设多所学校、医院及文化馆,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

三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初步探索。

一方面,按照城市化和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建设“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安置区。

其中有55%以上小高层,容积率达1.6以上,并配套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城市和产业发展用地集约利用。

加快转变招商方式,从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全面转变到“招商选资”和“招才引智”,将污染高、能耗高、产出少、效益差的项目统统拒之门外。

优化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进行系统谋划,才能让工程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一方面推进三次产业整体提升,另一方面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此外,还要优化土地经营管理方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项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事业,也是一项涉及领域多、政策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推进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一系列关系:首先,应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在保持既定建设速度按期“交卷”的同时,把工程实施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其次,应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整体规模大、前期投入多,政府应以“输血”式启动为主,但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要注重“造血”式发展,培育并健全万顷良田自我良性循环的内生机制。

为此,必须紧紧抓住“人”、“地”两大资源,创新思路,做足文章。

再其次,应处理好“发展”与“富民”的关系。

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应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更需要基层农民的理解和配合。

对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力求工程实施前群众同意、实施中群众乐意、实施后群众满意,使之主动投身到“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来,成为真正的支持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实现“双保”的持续“双赢”如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如皋港区党工委书记黄成如皋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市),在主功能区率先实施了3个项目,总面积58229.15亩,涉拆农户9045户,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新增建设用地10715.45亩。

从我市实践来看,“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的实施,既有效集聚了农地资源,又有效聚集了建设用地资源,还有效聚集了劳动力资源。

随着村庄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集居,农民从单一的农耕收入拓展为保障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多收入组合,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同时,违法用地直线下降,2009年我市违法用地占比下降为7.34%,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下降为3.92%,2010年我们瞄准零违法目标,在全市大力开展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县(市)活动。

此外,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实施,有效盘活了建设用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如皋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得以快速推进,得益于政府推动、规划科学、主体积极、政策和谐、保障有力和部门联动。

一是政府推动。

成立专门机构,由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农工办、国土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指挥下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

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门研究推进工作,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并进机制的意见》,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作为“原料库”,以工业化作为“火车头”,以城镇化作为“发动机”,以农业现代化作为“助推器”,持续为“三化”互动提供平台和保障。

二是规划科学。

选择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建设用地需求较旺的主体功能区实施。

有计划地进行区域整合,实施以区带镇、区镇合一,以主体功能区带动镇域土地资源的整合,实现土地级差的有序流动。

在主体功能区,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选在相对偏远、改造需求较为迫切的村庄进行试点,选址建设万顷良田并划入永久性性基本农田,不给以后的规划留下遗憾。

在安置房建设中,做到适度超前,建设选址坚持靠城镇、靠产业园区、靠市场,方便农民就近就业、创业,也带动增加财产性收入。

三是主体积极。

我市首期万顷良田选在主体功能区实施,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使他们更有积极性、更有动力,更有参与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