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一中高二历史《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训练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初期,封伯禽于鲁,统帅“殷民六族”,“皆启以商政”;封唐叔于晋,统帅“怀姓九族”,“启以夏政”;封吕尚于齐,“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由此可见,西周分封制()A.推动了中原文化广泛传播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C.来源于夏商时期政治制度D.注重地域文化与传统的作用2.秦朝皇命文书形式比较自由,而臣子上呈皇帝的文书却有十分严格的格式要求,必须按官职、爵位、姓名书写,文首为“臣昧死上言”,文尾多以“稽首以闻”结束。
这反映了秦朝()A.官员文化素养低下B.文书话语凸显皇权意志C.行政体系规范有序D.文书行政利于国家治理3.下表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大致轨迹。
这一历史演变体现了()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初期唐宋元朝明清层级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州、县二级制道(路)、州、县三级制省、路、府、州、县多级制省、府、县三级制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善B.地方割据势力被逐渐削弱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地方行政效率的不断提高4.北魏孝文帝选官任人,“先尽才学”,不仅从世家大族中选拔人才,而且还委任于寒门庶族。
李彪“家世卑微”,但有治国之才受到重用。
这一措施()A.促进了民族交融B.放弃了传统制度C.培养了改革人才D.传播了儒家文化5.下表是唐代宰相及科举入仕宰相数据表(单位:人)。
据此可推知()时期初唐武则天玄宗肃宗至德宗顺宗至武宗宣宗至信宗宰相数目6315150638698科举入仕53122216086科举入仕(%)7.0120.5337.203371.8887.76A.唐代的行政效率逐步提高B.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作用逐渐增强C.世官制在唐朝还有很大影响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加强6.王安石在晚年谈到其主持的新政时说,免役法、保甲法和市易法,“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2011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过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 •北京海淀调研)“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 B .农业生产 C .祭祀祖先 D .纪念庆典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 .水利工程的兴修C.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3. (2010 •山东枣庄检测)右图出自《天工开物》。
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籽:培土)①农事精耕细作②农业技术先进③农民辛勤劳作④水利设施的完善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4. (2010 •福建厦门检测)“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B .地主土地私有制 C .均田制D .农民土地私有制5. (2008 •广东历史—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 .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 .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6. (2010 •广东深圳一调)右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
广东汕头潮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期末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潮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历史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3题,44分)29.【参考答案】(1)共同点:人须要构建社会群体,并和谐相处。
(2分)不同点:荀子主张依靠伦理道德和礼法制度,建立社会等级秩序;(2分)柏拉图强调公民通过互助合作,建立理想城邦。
(2分)背景:荀子: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荡,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柏拉图:雅典城邦民主制走向衰落,政局动荡,城邦纷争不断。
(任选一人分析,3分)(2)新变化: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2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人们追逐金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禁欲主义的束缚。
(1点2分,共4分)(3)自愿性移民:大批欧洲人为追求财富殖民美洲。
(2分)掠夺大量财富运往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破坏了传统印第安文明,也客观上推动了美洲的开发。
(2分+2分+1分)被迫性移民:奴隶贸易使人口由非洲流向美洲。
(2分)为美洲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加剧了非洲的贫困落后。
(1分+2分+2分)(任选一种分析)30.【参考答案】(1)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叙述详细。
(1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认识:历史笔记记载其它史书未记或少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史料来源,弥补其它史书的缺失;历史笔记与其它史书相互考证,修正其它史书的错误;历史笔记来源多样,或轶闻趣事或传奇故事,所描述的事件未必完全真实可信。
总之,历史笔记受作者身份、资料来源等局限,信息未必完全客观可信,使用时应甄别辨识,去伪存真。
(8分)31.【参考答案】示例一:观点: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
(2分)阐述:政治制度只有结合时代环境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时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通过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政权的巩固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二测验题
经济成长的历程测验题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以来的中国古代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是A.国有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D.村社土地所有制2、唐朝可以以绢或布代替服徭役,北宋则收免役钱,明朝纳银代役。
这种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私营手工业的繁荣C.政府财政开支的增加 D.物贱钱贵的趋势3、下列汉初统治者实施的政策中不属于意在吸取秦亡教训的是A.重农抑商B.休养生息C.分封诸侯D.轻徭薄赋4、下列手工业行业在中国较早兴起的是A.冶铁业B.制瓷业C.造纸业D.印刷业5、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官僚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B.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C.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D.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6、右表是19世纪中后期一所新式学校课程安排。
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B.洋务运动的开展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资政新篇》的颁布7A.列强的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8、“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C.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9、对上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B、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C、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D、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10、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A、圈地运动结束B、君主立宪制确立C、工业革命完成D、“日不落”帝国建立11、1825年,英国解除机器出口的禁令。
古代经济结构习题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单元一、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构造和特点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完全不和外界发生任何经济往来B、租佃关系的出现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封建社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C、唐朝时期,南方已经成为封建国家的主要赋税来源D、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商品经济的开展2.据某部古代文献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请判断符合这种情况的城市是:A、唐代长安B、宋代汴京C、元代大都D、明清北京3、在一次讨论课上,小刘和小陈两个同学就我国古代经济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焦点是中国最精巧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
凭你的知识,你认为它应来自:A、家庭手工业B、外国手工品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4、(06年广东)右图所示之剑于1957年出土于甘肃省灵台县景家庄,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金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A 夏朝 B 商朝C 春秋 D 战国5、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这部电视剧最早反映了哪个朝代的史实:A、汉朝B、隋唐时期C、秦朝D、明朝时期6、张三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
张三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
请您根据历史知识为张三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是A.纸钞 B.金币C.银两D.布帛7、以以下图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设置中有两处错误,它们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
以下观点中,和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C.农不出那么乏其食,工不出那么乏其事,商不出那么三宝绝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9.(2020年高考山东文综)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1.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甲骨上所记录的占卜文字即甲骨卜辞。
卜辞记载内容丰富,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
这说明,当时()A.原始汉字开始出现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2.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3. 柳宗元对秦制给予高度评价:“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与这一评价相对应的史实是A.确立皇帝制度B.车同轨书同文C.废分封设郡县D.修筑万里长城4. 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这表明,当时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B.加强了思想控制C.消除了地区间的隔阂D.增强了民族共同体意识5. 中国古代对官员的定期考核,称为“考课”。
《汉书·严助传》记载“旧法,专使丞奉计岁”,这些审计人员还可以由郡国长官推荐;《唐六典》则规定,国家官员的考绩由吏部下设的考功司专门负责。
这种变化反映了唐代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行政效率提高C.官员管理的制度化D.官员腐败严重6. 苏辙在《栾城三集》中指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作者在此强调了王安石变法()A.用人不当加重百姓负担B.并未达到富国强兵目的C.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D.涉及而广百姓莫安其居7. 19世纪末,维新派首倡禁止缠足。
高中历史 阶段达标检测(四)世界经济成长历程-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阶段达标检测(四) 世界经济成长历程(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十四、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工场的出现B.包买主的出现C.货币地租的出现D.公司的出现解析:选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点是雇佣劳动。
手工工场中工场主与工人之间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故A项正确。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某某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D.殖民扩X的客观作用解析:选A 根据材料“向外猛冲的推动力”“某某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某某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思想动力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是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还包括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故选A项。
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一些农作物被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下列植物属于美洲印第安人培植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属于美洲所产,水稻为亚洲所产,故A项正确。
4.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B.世界各民族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D.欧洲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的中心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关键是“主要”的“转折”。
要从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由分散孤立到联系紧密,故B项正确。
5.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年)声称“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
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学分认定重考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学分认定重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些农作物是中国最早培植的()A、粟、麦B、豆、水稻C、粟、水稻D、玉米、水稻2、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是在()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3、我国古代的灌钢法发明于()A、春秋B、战国C、南北朝D、隋唐4、缂丝是我国独特的丝织工艺,它最晚出现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5、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分工扩大C、自然经济解体D、商品经济发达6、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7、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出现在()A、葡萄牙的里斯本B、西班牙的马德里C、荷兰阿姆斯特丹D、英国伦敦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9、最早出现在中国的近代企业是()A、洋务企业B、民族企业C、外商企业D、官僚企业10、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主要依据是()A、从俄国国情出发B、借鉴资本主义的方法C、解决经济困难D、过渡到社会主义11、下列措施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的是()A、实行国有化政策B、制定经济计划C、战时共产主义D、政府直接采购12、“人民资本主义”的准确含义是()A、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指社会主义国家中的职工持有私企股份的现象C、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企业股票的情况D、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股票持有者13、1953-1956年,新中国成功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将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A、社会主义公有制B、农民个体所有制C、新民主主义经济D、手工业个体所有制14、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消灭剥削与剥削阶级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全大陆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切含义是)()A、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农具,自主经营B、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分户自主经营16、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体现了哪国的意志()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17、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徽标的是()A、B、C、D、18、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等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综合测试考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综合测试考卷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考卷1.公元 8 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成立新朝。
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个人不得买卖,妄图用恢复井田制的方法解决严重土地吞并问题。
但在公元12 年,他又命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布王田制中断。
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A.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行调解B.国家无心解决土地吞并问题C.土地私有制的不停发展D.井田制没有发挥过踊跃作用2.明清期间,”九省通衢”的汉口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剧增17 倍,外来人口组成了市民的主体。
叶调元有竹枝词云:“此地素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
”这反应出汉口A.社会生活风俗有了重要变化B.是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C.官府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D .列强入侵推进了商业快速发展3.明清期间,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以后,却在田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域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崩溃B.农耕技术表现衰败趋向C.田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盘剥程度有所减少4.(题文)清朝陶煦的《租核?推原》记录:“金宝庐舍,片刻灰烬,唯有田者,岿但是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B.阻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有益于稳固封建统治D.有益于农业生产的繁华5.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先是不合法的,不可以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得利益。
此后,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能够在城里的市场长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应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进商业市镇兴起C.政府不再看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能够获得合法地位6.南宋杭州富阳县“重于粪桑,轻于壅田” ,称“备田不耕,一枝桑必争护” 。
粮食生产“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
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测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侨声中学肖秋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8至12页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A.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B.反映了人们对小农经济下的生活的理想和追求C.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D.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导致“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土地买卖现象的存在C.封建政府不抑制土地兼并D.自然灾害导致农民的破产3.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
其中有一项发明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
该项发明应该是A.瓷器B.丝绸C.青铜D.造纸印刷4.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此认识的形成基于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思想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 .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 .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现象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7.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甲图到乙图的变化反映了A .资本主义经济萌生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C .人类历史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形成8.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直接原因是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B .是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C .给非洲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D .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衰落9.下表为英、法等国所侵占的殖民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A .18世纪中期B .19世纪中期C .19世纪末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 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甲 图 乙 图化更感兴趣。
2011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经济成长历程》 第四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过关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四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9·浙江绍兴检测)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
这些言论符合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四月提纲》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010·广州二模)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
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
”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①实行粮食税②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③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④允许自由贸易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10·肇庆二模)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
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
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赫鲁晓夫改革4.(2006·全国文综Ⅱ)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
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5.(2010·深圳一模)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6.(2010·北京卷)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 月考(二) 经济成长历程 新人教版
月考(二)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10.1910年,对中国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
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A.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11.(2017·广东深圳一调)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这一规定( )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12.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
此项政策( )A.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C.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D.使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13.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
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
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14.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
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
”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D.新式婚礼流行开来15.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规定,以及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移到了华盛顿。
高一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综合检测测试题
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综合检测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
这表明()A.铁制工具应用广泛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答案】A【解析】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铸铁业由国家专营,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D 两项;据“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可以排除C项;春秋时期开始,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使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收入增多,A项正确。
2.1776年,亚当·斯密指出:“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对文中“法律制度”的诠释不符合史实的是()A.包括僵化落后的土地制度B.包括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C.包括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包括国有形式的井田制度【答案】D【解析】“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是封建专制的结果,“国有形式的井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故不包括在内。
3.中国古代有谚语说:“千年田,八百主。
”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
4.有学者认为宋代曾出现过“商业革命”,下列可以用来说明其观点的论据是() 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宋代中央集权削弱,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冲击C.宋代金融业繁荣,交子等纸币出现D.宋代城市商业繁荣,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实行【答案】C【解析】“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出现,宋代金融业繁荣,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依据,可以用来作为说明宋代出现过“商业革命”的论据,故选C项。
潮阳一中历史必修三册综合练习题
潮阳一中历史必修ⅠⅡⅢ三册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右图所示物品的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秦朝经济的繁荣 C.重农抑商 D.暴政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3.明清时期,有人认为:“故吾以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该材料表明()A.作者反对明代八股取士制度 B.作者认为秦实行禁锢文化的愚民政策C.作者认为明清与秦都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D.这一政策体现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加强4.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混和的国家制度,关于三者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统制是联邦制和共和制的根基 B.联邦制是总统制和共和制的根基C.共和制是联邦制和总统制的根基 D.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三者各自独立5.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B.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繁荣C.使所有雅典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D.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6.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C.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D.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7.鸦片战争后,原中国棉纺织业中心——江苏松江(上海市)、太仓一带,出现“松太布市,消减大半”的现象。
下列关于导致此现象出现原因的分析,最正确的是()A.中国纺织业市场严重萧条 B.中国纺织业受到外国经济侵略的冲击C.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中国纺织业技术缺乏创新8.下图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棉花图·收贩)A.引进的高产作物逐渐取代传统农作物B.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C.国内市场扩大,农产品日益商品化D.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9.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含有珍贵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A.实行三大政策 B.反对民族压迫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为一般平民所共有10.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特点是()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下列生产工具的革新成果开始出现于唐朝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其实质含义是()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发展自由资本主义C.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3.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主要是因为()A.战后,列强对外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4.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都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都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都具有爱国进步意义15.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潮阳一中高二历史《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训
潮阳一中高二历史《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训练注:期中考前主要针对必修内容对同学们进行选择题部分的训练,希望同学们对必修课本内容能够比较熟悉掌握。
1、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B、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2、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出现在: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珠江流域④淮河流域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春秋时期,促使从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铁器、牛耕使用B、社会人口的增加C、国家分裂的作用D、统治阶级的提倡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可从下列哪些史实中得到印证?①公田化为私田②相地而衰征③初税亩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废井田,开阡陌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5、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春秋是诸侯“夺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王室走向衰微B、王室占有的土地增加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D、土地私有现象的发展6、关于租佃方式的土地经营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产生于战国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B、到宋代,租佃经营成为超过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C、租佃制下的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D、明清时期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关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7、《明代地契》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A、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很大自主权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8、史书记载:光武帝在位时,令郡县检核田地,竟无人敢认真执行。
这一现象的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连年战争实无良田可言B、豪强地主的田庄势力强大C、地方官吏大都贪污腐败D、检核制度形同虚设9、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大规模的流民浪潮,造成流民浪潮的原因有:①天灾②政府徭役、兵役繁重③战乱④土地兼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我国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开始形成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A、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C、不计生产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D、在生产关系上出现了雇募关系12、至迟从何时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A、西汉B、唐代C、宋元D、明清13、关于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B、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D、唐宋以来,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减弱14、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15、唐朝后期,有“天下之盛,扬为首”,又有“扬一益二”的谚语。
高中历史 阶段达标检测(三)中国经济成长历程-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阶段达标检测(三) 中国经济成长历程(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阅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 )省份地点铁器物种类某某某某斧、锸、锛某某荥经铁锄、曲柄刀、削刀某某巫山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某某某某铁斧、铁锯、刻刀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解析:选C 铁犁牛耕只是古代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下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农业动力,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故A项错误;材料表格所展示的只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而非比例表,所以仅仅依据该表格难以推断铁器是否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工具,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表格不难看出,铁器于东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的分布已经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西南地区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故D项错误。
2.中国古代“市”的形式是逐渐成熟、完备的。
下列情境,可能出现于汉代长安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门、墙B.居住区里有商铺C.“夜市卖菱藕” D.“草市迎江货”解析:选A “市”打破空间限制是在宋朝,B项错误;唐代后期出现夜市,C项错误;草市开始出现在南北朝,D项错误。
故选A项。
3.中国古代经济曾经有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解析:选C 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后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定窑白瓷孩儿枕是宋代的瓷器,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4.唐肃宗宝应六年,盐业的生产和零售权都交给了商人,政府只控制批发这一环节。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商人的经营X围有所扩大B.盐业的生产经营完全放开C.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改变解析:选A 根据材料“盐业的生产和零售权都交给了商人”可知,商人可以拥有盐业的生产和零售权,商人的经营X围开始扩大,故A项正确。
高中历史_《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精选_岳麓版必修2
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精选第一单元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当时我国经济发达,商业繁荣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3.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手工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中外市场生产精美商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4.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5.“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中描绘的城市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汉B.隋唐C.北宋D.元朝6.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原因是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 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10.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阳一中高二历史《经济成长历程》选择题训练注:期中考前主要针对必修内容对同学们进行选择题部分的训练,希望同学们对必修课本内容能够比较熟悉掌握。
1、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B、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2、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出现在:①黄河流域②长江流域③珠江流域④淮河流域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春秋时期,促使从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铁器、牛耕使用B、社会人口的增加C、国家分裂的作用D、统治阶级的提倡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可从下列哪些史实中得到印证?①公田化为私田②相地而衰征③初税亩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废井田,开阡陌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5、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春秋是诸侯“夺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王室走向衰微B、王室占有的土地增加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D、土地私有现象的发展6、关于租佃方式的土地经营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产生于战国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B、到宋代,租佃经营成为超过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C、租佃制下的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D、明清时期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关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7、《明代地契》的出现导致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包括:A、生产关系的重要调整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很大自主权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8、史书记载:光武帝在位时,令郡县检核田地,竟无人敢认真执行。
这一现象的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连年战争实无良田可言B、豪强地主的田庄势力强大C、地方官吏大都贪污腐败D、检核制度形同虚设9、中国古代曾出现过大规模的流民浪潮,造成流民浪潮的原因有:①天灾②政府徭役、兵役繁重③战乱④土地兼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我国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开始形成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A、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C、不计生产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D、在生产关系上出现了雇募关系12、至迟从何时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A、西汉B、唐代C、宋元D、明清13、关于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B、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D、唐宋以来,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减弱14、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15、唐朝后期,有“天下之盛,扬为首”,又有“扬一益二”的谚语。
这说明当时的扬州和益州:A、工商业城市地位的重要性B、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C、是唐朝重要的外贸港口D、是著名的造纸中心16、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有: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区域性的商人群体涌现③工商业市民蓬勃兴起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重要B、都反映了中央集权的需要C、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D、都是脱离当时经济阶段的经济思想18、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A、商业的不稳定性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C、加强耕作、中央集权的需要D、鼓励海外贸易19、明清时期,我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主要有: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②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③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贷币④出现了一些专门性的工商业城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0、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D、出现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21、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22、明清政府实行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①鼓励垦荒②推广农作物品种③实行海禁④对商品征重税A、①②③B、②③④D、③④D、①②③④23、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走在前列的是:A、封建国家B、资本主义国家C、世界霸主D、欧洲大国24、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出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发展。
马克思说的这种情况发生在: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25、哥伦布与麦哲伦航海活动的共同点是:①他们都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②他们都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③他们都相信地圆学说向西航行④他们都横渡了大西洋和太平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6、17世纪,荷兰掌握世界商业霸权主要依赖于:A、商船的数量世界第一B、海军的实力天下无敌C、银行的资金支持商业D、政府的政策倾向外贸27、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自公元167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如违反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上述材料说明:A、英国政府鼓励发展本国商船运输以打击荷兰B、英国利用海上霸权打击别国商船C、外国商船垄断了英国的进口运输D、英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发展资本主义28、早期的殖民扩张对欧洲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A、增强了殖民者的实力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C、引起了商业革命D、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29、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
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戴维·兰得斯《国富国穷》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说明: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新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30、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因为蒸汽动力的使用:①带来了交通运输的革命②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③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④刺激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3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是:A、科学研究B、市场竞争C、资本集中D、人才流动32、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33、“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这个材料反映出,早期铁路运输业的发展:A、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极大的冲击B、使英国出现了平等化C、标志封建主义一去不复返了D、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3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大企业的特点是:①控制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②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③控制行业的产品价格获取高额利润④奉行自由竞争的信条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35、下列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有:①新航路的开辟②第一次工业革命③第二次工业革命④殖民扩张与掠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6、美国专使顾盛在《望厦条约》签订后得意洋洋地宣称:“现在英国及其他国家也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以下与之有关的是:A、美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B、美国使外国的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C、美国迫使中国降低了税率D、美国迫使中国同意变更税例须与各国官员商议37、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主要依据是:A、中国社会经济此后发生根本性变化B、中国的综合国力此后逐渐走向衰落C、中国从此向整个资本主义市场发展D、清王朝成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王朝38、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为密切尔曾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只比欧洲大陆上某些小王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那不勒斯稍微多一点点,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造成这种“奇怪的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39、与洋务运动有关联的事件有:①太平天国运动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第一次工业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0、洋务运动选择“自强”“求富”的途径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采用传统的官办形式C、改变清朝的经济政策D、放宽民间的办厂限制41、与私人投资的民族工业产生无关的是:A、外资企业B、洋务企业C、实业救国热潮D、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42、近代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
厘卡的税吏被称为“蚂蟥的后代”。
它反映出:A、封建主义对资本主义的阻碍B、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阻碍C、清政府税收政策不合理D、关税自主权丧失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43、“面粉大王”荣宗敬在开办保兴面粉厂时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
知县感到左右为难,只得向上禀报。
最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下工厂才得以办成。
这件事主要说明了:A、刘坤一是一个进步的官员B、地方官昏庸无能C、外国资本主义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有时不得不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44、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总的来讲始终未能充分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4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B、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C、封建主义的严重阻碍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性46、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心境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