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我国对外开放

合集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开放。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具有开放性的品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表现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对内开放即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

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

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开放性;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广西科技大学期末论文Abstract Open 0n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AbstractMarx's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s the vitality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open.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theory has open quality.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findings open up both externally and internally. The opening is open, is right with yourself, always keep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open. The second is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namely, properly deal with all the other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actively absorb the useful things to develop their own. Between the two is mutual influence, interaction.Key Words: Marx's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open quality;opening to the other methodolog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1.1 方法论的含义 (1)1.2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含义及其特点 (1)1.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1)第二章开放性及理论开放性的内涵 (3)2.1 开放性的内涵 (3)2.2 理论的开放性分析 (3)2.3 理论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依据 (3)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鲜明的开放性 (4)3.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内开放 (4)3.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外开放 (5)3.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开放性 (5)第四章总结 (9)参考文献 (10)第一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1.1 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题
1.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是(1)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并且要注意二者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累,新社会因素也会逐步增多。作出这样的判断,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已经改变,它很快就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目前,它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同时.非爆发式质变形式往往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要完成这一转变,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6.试述辩证否定观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则农业部门比工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更多,从而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就形成绝对地租。所以,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农业中的有限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别人无法再去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从而形成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第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7..试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与差别
(1)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社会形态,它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①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公有制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为社会公共的利益服务和使用。②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③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④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⑤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大差别: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发展,但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②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③社会主义社会存公有制范围内的个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原则。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涮节。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⑥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同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同家仍须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⑦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彤态和道德观念,但仍

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最新】

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最新】

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从历史发展外在空间的特定视角表明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是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用来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尺度和方法论原则。

它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事实,突出强调了世界性的相互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揭示了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对历史进程的加速作用,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人类历史有可能跳跃性发展的历史趋势。

这就为分析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动力、机制和最终的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事实,实际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己联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所发生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一类的问题。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电子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问题不仅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理论思维,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代的全球化虽然在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价值观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但在本质上,它依然没有超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

当代中国发展同样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它与近代以来的中国发展一样也面临着现代化与西方化的二难选择。

这种历史性选择的启示是我们既要向西方学习,又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并对二者的结合做与时俱进的理解。

关键词: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基本概念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国思想家赫德尔、康德、歌德、黑格尔等“世界历史”观点基础之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做了深入、科学的分析,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较为系统地加以展开。

他以唯物史观为根源,在批判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看中国改革开放

马克思基本原理看中国改革开放

从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看中国的改革开放社科部王珍喜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

我们要继续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以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改革开放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恩格斯曾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说明,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联系是事物的客观本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没有联系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又都是世界整体这个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和网结。

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就是否认事物本身。

任何一个事物的联系,按马克思主义的看法,都包括内外两个向度,也就是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所谓内部联系,是指任何事物本身都是由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些不同的部分和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谓外部联系,是指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本身外部的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这些不同的事物之间也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确立事物本身整体性的观念,进行事物内部的改革,又要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确立对其它事物的开放性观念,实行对外开放,做到内外兼顾,促进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内外联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这又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从动态中来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做到一切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及其对当今全球化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及其对当今全球化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及其对当今全球化的启示任何一种思想都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孕育于时代土壤之中。

15世纪,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和美洲相继建立了民族国家,从此,资本主义的战车奔跑于世界各地,在不公正、不平等的“血与火”的交往中,把亚洲和非洲的落后国家纳入了世界体系。

而正如列宁所说的:“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民族是它的‘器官’。

”[1]于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主客观条件都成熟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条件世界一体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能否洞察这种大势并科学的加以阐述,则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

可以说,世界历史理论的诞生是其主客观条件共同发展成熟的产物。

客观条件表现在: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力量;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中介;世界市场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础;资产阶级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

当然,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探索也不能离开文明发展的大道,还有其思想来源。

在黑格尔之前,资产阶级思想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还处于萌芽状态。

而黑格尔则将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到最高峰,他运用自己的辩证方法,对世界历史作了总体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思想:(l)第一个自觉地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来把握。

(2)既然作为“自由概念”的世界历史要扬弃偶然性,那么各民族不论现状如何,都必然要走上世界历史的共同道路。

(3)深刻地指出推动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

二、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变革在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中,他突破了以往历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民族地域性,深刻地洞察近代以来世界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他的哲学到处贯穿着一种宏观历史感,成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前提。

而他在“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则从反面启发了善于思考的马克思,使之能够成功地绕过理论探索中的暗礁和旋涡,创立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与《 共 产党宣言》 中对 黑格尔世 界历史观
的哲学批 判 , 标志着世界历史 理论得 以成 熟 , 《 资本论 》 、 《 人
类学 笔记 》 则使得马克思 的世界历史理论更加完善 。简述其
基本 思想 如下 :
2 . 1 历史 向世界历史 转变 的动力论 世界 历史 的形成 , 如
马克思 , 他的思想一直 影响着 中国的发展 。时至今 日, 他 于 1 9世 纪 4 0年代 中期 提 出的世 界历史 理论 , 对 我 国实现 ” 后 发优势 ” 带来众多启示 , 其理论 是被集 中反 映在思想 中的现 代实践格 局的理论 , 是其唯 物史 观的核心。在这个 一体化 的
国具备 了实现跨越 的条件 , 从而绕过 资本 主义这一 可怕的波
折 阶段 , 直接进入社会 主义发展 阶段 。跨越 的主体通 常包括
社会 制度 和生产力两个 方面 , 一旦完成 制度 上 的跨 越 , 就要
大力发展 生产 力来 完成生产力上的跨越 , 进而也是 为了更好 巩 固制度 上的跨越 。可以说 , 跨越理论是东方 落后 国家赶超 发达 国家所选 择的具体道路 。 2 . 3 世界历史发展的两个 阶段论 资本 主义大工业 的发展 及其 为了 自身 发展 在全球的不断扩张 , 使得资本 主义的生产 方式在世 界历 史这 个大舞台上唱主角 , 迫使人类历史进 入 的
至关重要 。而世界 历史的形成 , 为 中国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平 台, 马克 思的” 世界 历 史” 理论 为我们 理解 、 实现 中 国跨越 式发展
提 供 了理 论依 据; 中国梦
伟大 的无 产阶级精 神领袖 , 被 当今世 界称 为千年伟人 的
时代里 , 世界上 的发达 国家不但 实现 了机 器化而且进入 了信

试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试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试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

它从客观历史整体的高度深入考察并论证了人类社会在生产力推动下由分散向整体的发展趋势。

指出这种趋势就是从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历史向普遍性和世界性的历史的发展和转变,世界历史的未来就是共产主义,人类本身则同时从地域性的封闭条件下的个人向世界历史性的自由发展的个人转变。

它是我们认识全球化和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一把钥匙,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标签: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解释历史的结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在1845-1846年所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提出的。

此后,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作了进一步阐述,一直到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趋势、发展动力、发展道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性及衡量世界历史发展的价值尺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形成了马克思较为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思想(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决定性力量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由神或人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物质的事实所决定的。

它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

伴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广泛的分工使得人与人的交往联系具有了普遍性,从而使民族的、地域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成为可能。

尤其在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飞速发展,自然状态下的小生产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大生产,形成了各民族之间在生产方面的相互依赖和联系,这就使得原来的民族史和国家史打上了世界的烙印,使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

[其他论文文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启发

[其他论文文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启发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启发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世界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积极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强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积极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指导对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 主要内容。

一是关于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经济社会形态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化。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类与社会及自然界的发展共存。

同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人化发展是相互统一的,自然与人类社会是和谐共存的,离开了自然,人类社会将不会存在,离开了人类社会自然界的改造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二是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前提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交往,15 世纪科学家的地理发展是世界历史的发展前提。

同时,世界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关键。

但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扩张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 三是东方社会发展。

东方社会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而近代东方社会的发展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例如,中国就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而被迫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

( 二) 基本特征。

一是实践视野。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采取实践的视野,要求理论知识要受到实践的检验。

无论是经济生产理论还是历史发展理论都要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二是人文关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将人以及人的活动作为世界理论历史的中心,围绕人以及人的社会活动来探究世界历史的发展,并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

从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看中国的改革开放

从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看中国的改革开放

从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说明,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联系是事物的客观本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没有联系的事物在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就是否认事物本身。

二很明显,根据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取得很好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它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不断深化对内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世界各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也充分说明,闭关自守、闭门造车、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保守自大、不向别人学习、完全关起门来搞建设是没有出路的,但如果没有自己的国家意识,没有自己的民族主体性,完全无原则地对外开放,任由外部事物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个国家和民族也肯定也是没有前途的,这种开放只会导致自取其辱,自取灭亡。

就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复杂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客观的国际环境的制约,使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我们对外部联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担心与外部发生联系会损害自身的独立自主,这同样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须知,在近代以来的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不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孤立存在。

事实证明,一个个人也好,一个团体也好,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好,只有全面地认识自身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正确地处理好内外关系,不断坚持内部的改革完善,同时实行对外的交流开放,才能实现自己的健康发展。

三当代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改革开放对其来讲既有当然的合理性,也有天然的必要性,还有时代要求的紧迫性。

我们可以这样说,不改革开放,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不搞改革开放的所谓社会主义,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作者:郑磊来源:《丝路视野》2017年第12期【摘要】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探讨的时代主题之一。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凸现了它的当代价值,受到学界的热情关注,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出发,联系当代实践,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性质、内容与当代意义作进一步探析,以抛砖引玉,共同推进该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科学论断。

我们可以发现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联系起来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形成的两个条件即“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正是人获得解放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两个条件,因此,可以说,人的解放与发展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相一致的,世界历史的进程本质上是个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力与交往越是普遍发展,世界历史就越是世界历史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机制,共产主义之所以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也是因为只有依赖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才能实现,除此以外的方式都只能得到共产主义的外壳,而缺乏共产主义的实质内涵。

通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这样理解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原意的,而当代全球化的事实又证明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深刻预见和把握,证明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一致性。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内涵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历史前提的考察,不是从观念与精神出发,而是从现实的物质商业的历史出发,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基本过程即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系统反思了这一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浅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成就,对中国开放思想的形成历程进行了总结。

详细分析了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的对外开放战略的特色以及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来自国际和国内的挑战。

最后根据这些战略重点以及新战略面临的国际背景.分析了新时期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及相关战略目标。

关键词: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一、我国对外开放概述(一)我国对外开放历程自西方列强用武力敲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后,我中华民族的一些有识之士如清末的林则徐、康有为和梁启超已有了开放的思想,但并没能在中华大地上真正实施。

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开放”的思想,他认为要振兴中国必须实行开放主义,要实行“开放主义”,首先必须反对闭关主义和排外主义,其次必须反对“欧化主义”和“全盘西化”。

但在没有主权和独立的中国依然不能实现孙先生的开放思想。

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对外开放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展对外经济关系,加速社会主义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历史上以及建国后前30年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时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

他主持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并强调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来贯彻实施。

从1978年至2001年间我们可以称为是以改革促开放的阶段,首先开放沿海地带划定经济特区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跟着发展沿江沿边地区,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外贸体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取得初步成果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联系实际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的发展方针,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同时,继续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和外汇体制改革,和国际接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自2001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以开放促改革的阶段。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 从世界 历史产 生的 消极影响 发展进 程中越 是扩大 , 各民族 的原始封 闭状态 由于 日益完善 的生 各方面 的互相 依赖所 代替 了。其次 , 一方 面 , 导致 了发展中 国家 对发达 国家 的依 赖 , 发展 中 它 使 产方式 、 交往 以及因交 往而 自然 形成 的不 同民族 之 问的分工 消灭 来 看 , 的越是 彻底 , 史也就 越成为世 界历 史。 随后 便在 《 历 ” 共产党宣 言》 国家 处于从 属地 位 。 马克 思讲 到 “ 正像它 使 农村从 属于城 市一 它使 未开 化 的国家 和半开 化的 国家 从属于 文 明的 国家, 使农 中详细 阐发和论述了这一思 想, 奠定 了马克 思主义 的全球 化理论 。 样 , ”另一方 首先是 马克思 关于 “ 世界 市场 ” 的思想 。在 马克思 著作 中讲 民的 国家从 属于 资产 阶级 的 民族 ,使东 方从属 于西 方 。 到 了“ 美洲 的发 现 , 绕过 非洲 的航行 , 新兴 的资产阶 级开辟 了新 面 , 给 导致 了世 界范 围 内的两极 分化 于贫 富悬殊 , 最终 导致 资产阶 被 随着 资本 主 义制度 的活动 场所 。 大工业 建 立了 由美洲 的 发现所 准备 好 的世 界市 级 和工 人阶 级 、 压迫 国家之 间 的民族 矛盾 。 ”“ 阶级 对立 简单化 了, 个社会 日益 分裂 为两 大敌对 的阵 整 场 。 ‘ 阶级 , … 资产 由于开 拓 了市场 , 一切 国家 的生产 和消 费都 的发展 “ 是 成 为世 界性 的 了。 ……过 去那 种地 方的 和 民族 的 自给 自足 和闭 营 , 分裂 为两 大相 互直 接对立 的 阶级 : 资产阶 级和 无产 阶级 。 ” 关 自守状 态 , 个 民族 各方面 的互相 往来 和各 方面 的互相依 赖所 被 总之 , 马克 思虽 然没有 使用 “ 界历 史” 一 概念 , 世 这 却深 刻地 代替 了 。 这便 是世 界市场 的形成 。 马克思 也有前 瞻性 的看 到 了 ” 揭 示 出资本 主 义生产 方 式所 具有 的全球 扩张 的 本性所 包 含的 内 资产阶 级开拓世 界市场 的实质 , 这主要 是资本 的本性一 资本 必须 在 矛盾 。 正如美 国学者 卡 西迪所 说 :全球 化是 2 世纪 以来 每个 “ O 5 增 值 决定 的。“ 不断扩大 产 品的销 路的 需要 , 使资产 阶级 奔走 人 都谈 论的 时髦 词语 ,但 10年前 马克思 就预 见到 它的 许多后 驱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文化全球化下的中国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世界历史逐渐形成。

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密集。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实质,对中国看清形势,稳住阵脚,在文化整合中彰显民族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文化;全球化;中国在历史朝着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文化世界化和经济世界化是相伴而生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新全球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文化日趋多元化。

任何现象都有双重作用,文化全球化既为我国文化的创新注入了新因素,秉承“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实现文化大融合,让中国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同时,文化全球化也给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带来了阻碍,为推崇“和平演变”政策的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扩张带来了契机。

中国在文化全球化的潮流中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文化的激荡。

中国如何能够以最佳的姿态去迎接大国文化输出的挑战,实现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整合是当前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在“融合”和“互异”的双力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流与传播,相互碰撞与吸收。

(一)文化全球化是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世界历史形成过程时就鲜明地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1〕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上层建筑方面的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全球文化系统。

他们也在这里直接地指出了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世界化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并肩前进的,只是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程度、时间有所不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摘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把握唯物史观的重要尺度和方法论原则。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生了一些全球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挑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也就凸显出了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世界历史理论;唯物史观;全球化;对外开放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历史最初是不具有世界历史性的。

世界历史这一概念与人类历史是不相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马克思曾说过:”世界史不是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虽然马克思并非研究世界历史的第一人,但他在借鉴、扬弃前人对世界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刻剖析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形成了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理论来源最先提出并试图解决人类历史发展共同规律的是18世纪初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科。

他所提出并最终形成的”人是世界创造者”的观点确立了普遍历史的原则。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来源也首先源于维科的观点。

马克思就曾说过:”如维科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1]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源自于19世纪中叶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萌芽。

虽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共产主义存在很多虚无缥缈的幻想,但他们还是有很多天才的构想透露出了唯物史观的萌芽。

例如圣西门和傅里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就曾在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上提出过,历史的发展绝不是一种毫无规律、无序的向前运动,而是带有一定规律的前进,总是不断的向前。

他们把这种规律描述成一种无穷的向前发展,认为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存在,最终都会被一种较高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德国古典哲学大家黑格尔在关于世界历史的问题上也提出了很多系统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也正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研究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辨析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指导价值早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就立足于现实,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以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来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科学地预测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从而为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宝藏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一)为我们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提供方法论依据从生产力角度来看,世界历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交往普遍发展而引起的。

正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及其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才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使各国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从而使整个世界的生产和消费连为一体。

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于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虽然世界历史的形成就其直接表现来说是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但是资产阶级之所以拼命开拓世界市场主要是由于资本的无限增值和扩张的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性是对剩余价值————货币的追逐,因而在资本的概念中,已经包含着对市场的开拓,“到各地追逐黄金使一些地区被发现,使新的国家形成”,从而,“把遥远的大陆卷进交换和物质变换的过程……并把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

”因此,创造世界历史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世界历史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从生产力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进程。

一个国家如果拒绝全球化就可能被甩出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轨道。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质上就是要我们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它是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积极的实在的回应。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范文最新推荐------------------------------------------------------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近些年来,全球化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所谓“全球化”,目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全球化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日益拓展和加深的过程;狭义的全球化则特指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一体化趋势。

考虑到“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这一事实,本文倾向于后一种用法。

这种用法有助于说明“全球化”在当代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历史过程,是世界现代化的最新阶段,它为每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人们作出审慎的选择和回答。

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认识、分析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概念今天的全球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曾把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一时代1 / 25的产物和理论表征,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或“国际性”特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

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成为世 界历史 ” 在 马克 思看 来 , 种 转变不 是 。 这 神或人 的意识所 决定 的 , 而是客观实 在所决定 的 , 是
中图分类号 : 8 A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6 1 5O 2 1 )3 l8 2 17 —18 (00 0 —O 2—0



问题提 出的缘 由
本定义存在较为激烈的争论, 但是各种观点在分歧
的基础上都体现这样一个事实: 他们都认为马克思 的世界历史范畴不同于历史学家 的世界历史概念,
们所 忽视 , 一定程 度 上影 响了 马克 思主 义哲 学 的 在
首先, 马克思给定的“ 世界历史” 是一个整体概
念 , 同于历史学家 的“ 界历 史 ” 不 世 概念 。在 马克 思
看来 , 历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 第一, 历史是指地方 的单一的民族的历史。这一层面的历史是一个国家
科学性、 完整性, 直到 2 O世纪 8 O年代 , 人们在全球 化浪潮的冲击下行为准则、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等方
To a . 3 t lNo 2 l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我 国对外开放
党 少华
( 吉林 师范大学 计 财处 , 吉林 四平 160 ) 300
摘要 : 17 从 9 8年起 , 改革开放 的大潮开始在 中国大地 涌动 , 3 , 这 0年 成就举世 瞩 目。这 3 O年, 中国一步步走 向富强、 民 主、 文明, 来历史上的空前盛世。中华名族的伟 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实现。然而, 迎 我们在感受成就的 同时不禁要 问: 是什 么促
范围上诠释世界、 历史、 民族 的含义。其次 , 黑格尔 的世界历史概念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考察人类历 史, 这是贡献所在。但他从纯精神的角度来考察人 类历 史 , 陷入 了唯心 主义 。所 以 , 这就 黑格尔 的世 界
进 的社会 主义所有制 即公有制超 前发展 与落后 的社
会技术形态及商品经济形态严重滞后 的矛盾。 _这 8 是经济落后国家向更高阶段社会过渡中出现的必然
而是哲 学层面上 的世界历史 概念 。2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 核心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 分析分类社
会, 建构 唯物史观 的理论基 础 , 同时 , 也是他剖 析、 批
判资本主义社会 , 建构未来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共产 主义 学说 的逻 辑 基 础 。 是 , 一 理 论 一 直 被人 ¨但 这
历史就是 “ 绝对精神 ” 的运动史。马克思继承了黑 格尔研 究世界 历史 思想 的方法 论 , 开始 考 察人 类历
史。但是 马克 思把这种 历史从精神 变到 了现实。 “ 民族 的原始 闭关 状 态则 由于 日益 完善 的生 产方 各 式、 交往以及因此 自发发展起来 的各民族之间的分 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 , 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
的历史 学家 的思 想 , 在历 史学 科 意义 上 从世 界 地理
现了世界历史的本质 、 规律 , 使世界历史研究第一次 变 为科 学 。当前 , 管 学术 界 对世 界历 史 理论 的基 尽
收稿 日期 :09 l 3 2 o 一l一1 作者简介 : 党少华 (9 8 ) 女 , 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计财处 , , 17 一 , 吉林 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18 2
史 才具有世界 意义 。
界历史缩短 了时空方位 , 整个世界 开始变为一个 “ 地球村” ——两种制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摩擦 ; 两
种文明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借鉴 ; 民族开放与 自我保 护、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等问题都使任何一个 国家或 者民族都解决不 了更不可能置身事外 , 这时人们开
始 重视 、 究 马克 思 的世 界历史理论 , 研 并促使 这一理
面 出现 了新 的变化甚 至可 以说 是发生 了根本性 的变 革 。全球化 的大实 践 必然 引起 全 球化 的大讨 论 , 世
或者民族与生俱来、 不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二 , 是
指世界历史 , 这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推动下 , 打 破原有 的生产关 系 , 了满 足 生产 力 发展 的需 要 不 为 得不开辟新的资源, 更是 由于“ 交往” 的发展使各个 民族、 各个国家成为一个相互依存 、 相互制约的整 体,生产 和交往 是人类 社会 活动 的两大 基本形 “ 式” 【所以, ,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说“ 把交往看作是生产 的前提” 【 这样历史才转 。 4 化为世界历史, 这时彼此隔绝的国家、 民族才融人到 世界历史当中, 也只要在这个条件下, 各个民族的历
论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 、 焦点。 二 、 克思世界 绝对精神” 为基
础 的世界历史 理论 的基 础 上超 越 黑格 尔 , 一次 发 第
其次 ,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物质范畴 , 根本上区别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黑格尔的世 界历史范畴有两层含义 : 首先, 黑格尔吸收了他之前
2 1 年第 0 期 00 3 第 2 卷 6 ( 21 总 3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RN L OF E UC T O L I TI U I I P OV NC OU A D A I NA NS T TE OF JL N R I E
No 0 2 1 . 3,0 0 V0 6 L2
使我们党在 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做 出这样伟大的决定, 国对外开放的思想源 头在哪里?马 克思 的世界 历史理论是被 实践证 我
明了的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天我们就要从马克思世 界历史理论 出发研 究我 国对 外开放 的思想根 源。这是一项有 着 巨 今 大的理论价值和 实践价值 的工作 , 它不仅 关乎到我们对 于现实的理解和指 导, 更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在 当代的发展 问题 。 关键词 : 马克思; 世界历 史理论 ; 对外开放 ; 思想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