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NEW
5G承载网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探究
透视Hot-Point PerspectiveI G I T C W 热点144DIGITCW2020.121 5G 应用场景根据ITU (国际电信联盟)建议,对5G 网络可能要服务的业务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3种。
(1)eMBB (增强型移动宽带),也就是超大带宽,主要满足用户对大流量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流量已成为各个互联网企业必争之地,而运营商5G 商用的第一目标就是提升客户的体验速率,一般使用情况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Gbps ,峰值速率达到数10Gbps ,流量密度最高可达和数10Tbps/km 2。
适用于连续广域覆盖和热点高容量的场景,也是5G 初步商用的第一目标。
(2)uRLLC (超低时延、高可靠),这类应用对时延及其敏感,并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主要面向的是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领域,主要满用户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并为时延敏感型的特殊行业提供高可靠性保证。
(3)mMTC (低功耗、大连接),这类应用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包较小、功耗较低但是连接数量巨大,主要面向的应用场景是智慧城市(例如垃圾分类)、智能农业、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要求网络能够支持海量连接,具有支持千亿级别的连接的能力,满足100万/km 2的连接密度要求,对终端产品也提出了要求,即满足低功耗和超低成本的特点。
总之,5G 关键能力指标所必须具备的特点有: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与4G 网络相比,在速率、时延、移动性、流量密度及连接数密度等关键指标上必须具有较大的飞跃。
表1 5G 关键指标与4G 参考值进行对比关键指标用户体验速率峰值速率时延移动性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4G 参考值10Mbps 1Gbps空口10ms 350km/h 0.1Mbps/m 210万/km 25G 取值0.1-1Gbps 20Gbps空口1ms500km/h10Mbps/m 2100万/km 22 5G 承载网应具备的特点(1)灵活性:随着各项业务不断发展,5G 网络必须具有灵活性及丰富性的特点才能够充分适应各类业务要求,与传统的4G 网络相比,必须具有更好的业务实现能力、更强的带宽承载能力、更合理的网络组织架构,与不断更新的新技术能够更好的融合。
5G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5G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5G网络已成为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5G网络将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缩写,它将以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稳定的连接来实现更快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主要介绍5G网络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1.5G网络架构核心网络:5G核心网络具有分布式架构,它分为多个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每个切片都专门用于实现不同的通信需求,如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
这样的设计可以为不同行业和业务提供个性化的网络体验。
边缘计算:由于5G网络下的大量数据传输和处理可能导致网络延迟增加,为了使数据传输更加高效,5G引入了边缘计算概念。
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能力推向网络边缘,将计算任务分配到更接近终端用户的边缘节点上,从而降低网络延迟和流量负载,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无线接入网:5G无线接入网具有多层次的分布式结构,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和室内小基站。
宏基站用于覆盖广域,微基站用于提供高密度的覆盖和容量,室内小基站用于提供室内覆盖。
此外,5G还引入了Massive MIMO(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通过使用大量天线和波束成形技术来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2.关键技术为了实现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容量等特点,5G网络依赖于许多关键技术。
毫米波通信:5G网络广泛使用毫米波频段(mmWave),它具有更宽的频谱和更高的传输速率。
然而,由于毫米波频段的特殊传播特性,如高传输损耗和较短的传输距离,需要使用波束成形和中继技术来克服这些问题。
超密集组网:5G网络可以实现超密集组网,即高密度的基站部署。
通过将基站部署在更多的地方,并使用更小的基站,可以提供更好的覆盖和更高的容量。
网络切片技术:5G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将网络划分为多个独立的逻辑切片,每个切片都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
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5G SA是指基于5G独立组网(Standalone)的网络架构,与之相对应的是5G NSA (Non-Standalone)网络架构。
下面将介绍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
1. 网络架构:5G SA网络架构主要包括核心网、无线接入网与用户设备三个部分。
1.1 核心网:5G SA核心网的架构由5G核心网(5GC)和业务支持系统(Business Support System,BSS)组成。
5GC是5G SA核心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核心用户面、核心控制面和网络管理平面。
在核心用户面上,5GC提供了一系列的业务功能,例如用户识别、安全策略、会话管理等。
核心控制面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和路由,以及网络功能的控制和协调。
网络管理平面负责网络的配置、管理和监控。
1.2 无线接入网:5G SA的无线接入网包括5G基站和传输网络两部分。
5G基站负责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用户设备接入射频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网络负责将用户设备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3 用户设备:就像其他移动通信网络,5G SA网络中的用户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等。
用户设备通过5G基站与核心网和其他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 关键技术:2.1 新空口技术:为了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5G SA引入了新的空口技术,如高增益多天线技术(Massive MIMO)、波束成形技术(Beamforming)和多路径接收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增加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效率,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性能。
2.2 网络切片:5G SA支持网络切片技术,将网络资源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进行划分和分配,可以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
网络切片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如增强型移动宽带、物联网和车联网等。
2.3 蜂窝协同传输:5G SA引入了蜂窝协同传输技术,可以将多个基站的传输资源进行协同利用,提高网络的能源效率和容量。
承载网络的演进分析
承载网络的演进分析作者:宋美芳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8期宋美芳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随着5G时代的到来,快速发展的云网业务、垂直行业的创新应用等等都对承载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承载网络的架构及业务开通模式对于创新业务支撑不足的问题将更加凸显。
承载网络应适应和引领技术发展趋势,应用新技术简化网络。
一、传统承载网现状及存在问题传统的承载网络主要是指传统城域网、DC内部网络和IPRAN网络等,目前互联网城域网是互联网业务的承载网络,主要承载业务有家庭宽带、互联网专线等。
互联网城域网一般由BNG/SR和CR组成,均为较大型的路由器设备,通常采用星形结构,BNG/SR设备直接连接CR设备。
IP RAN是承载移动网基站回传流量的网络,也用于承载大客户数据专线接入业务。
通常采用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三层架构。
现有CE网络主要作为核心网等专业的业务网元间业务承载、流量疏通以及与外部网络互通。
它们各自发展,仍然是烟囱式建网,接入方式复杂。
1.1从技术及业务实现层面看:1)每种网络设备所需技术要求不同、IP、MPLS、PW、VxLAN、二/三层VPN等。
2)城域层面网络数量及层次偏多,多个“接入+汇聚+核心”三层架构的城域网络再叠加上IP骨干网络,必将导致业务转发效率偏低,同时随着业务量的大增,流量转发成本急剧增加,并且存在网络拥塞、时延不确定的问题。
3)多张网络、多层次的网络无法灵活适应业务的高速增长,加之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长流程,业务端到端打通实现困难,必然造成网络扩展的不灵活。
4)随着5G时代的到来,快速发展的云网业务、垂直行业的创新应用等等都对承载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城域网络的架构及业务开通模式对于创新业务支撑不足的问题将更加凸显。
1.2从管理及维护层面看:1)不同的专业的建设及管理会导致各网络设备技术要求不一,包括硬件形态多样化、网络协议多样化,与网络发展趋势违背。
2)局址一致性问题会带来过多的绕转,大量的背靠背端口浪费,对跨网络的业务,连接成本明显增加。
SPN承载网关键技术及组网策略探讨
TECHNOLOGY 技术应用摘要:在5G网络大规模发展阶段,SPN作为5G网络承载的核心技术,它满足了5G网络多方面的严苛的技术要求。
基于此,论文简要分析了SPN承载网的设计要求,并重点论述了SPN承载网关键技术要点以及SPN的组网策略,从SPN组网架构、SPN组网规划、业务统一承载、SPN路由优化等方面,均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SPN承载网;低时延;组网规划一、SPN承载网的设计要求SPN承载网作为新型承载网络,要想实现5G网络技术的智能化运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成本低,带宽大。
5G网络技术相比以往通信技术而言吞吐量更强,一般应保持在1Gbit/s。
5G网络的基站建设密度与覆盖面更加广泛,且应为1.5倍4G基站数量,这样才能支撑5G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
同时,还应保证SPN承载网在建设时具有突出的成本低等特征,且拥有更大的带宽能力,一般应高于10GE,以此为5G 网络技术的有效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二)低时延,灵活性强。
5G网络应用场景相比之下具备低时延特性,而在此背景下所建立的SPN承载网也需展现出低时延、强灵活性性质。
其中针对低时延,应将其保持在10μs,促使5G网络达到1.25Gb/s下载速度。
而灵活性上需进行混合组网连接,并且可根据流量自行调整网关下沉情况,确保5G运营网络在物联网基础上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智能运维,协同可靠。
5G网络在运维管理上可依靠SPN承载网实施分层管控,进而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并为工业智能化制造与医疗自动化控制提供重要保障。
尤其随着时代的进步,未来借助5G网络必然打造全新的互联格局,这就要求SPN承载网应具备网络切片服务以及智能运维能力。
二、SPN承载网关键技术要点(一)切片通道层技术。
SPN承载网主要涉及到切片通道层、切片分组层、切片传送层等三个部分,要想保证SPN承载网的建设符合5G网络运营要求,应先行将带宽保持在25G之上。
其中切片通道层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采光技术,它是利用采光模块的有效控制以太网与光层,促使SPN承载网趋于稳定发展。
算力发展对承载网络的新要求
算力发展对承载网络的新要求迈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人类进入了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算力为核心生产力的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的新动能,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对数据中心的算力、对数据中心之间的承载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
背景分析随着AR/VR、元宇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应用的发展,网络需要具备云网资源精准感知、全局实时智能调度控制、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传输能力,现在的ICT融合技术侧重于解决云网的自动编排,采用软件定义和虚拟化技术、实现云网资源的灵活调度和统一管理。
国家出台的“东数西算”规划主要是在数据中心布局层面进行完善,初步计划到2023年底,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
“东数西算”工程规划中,东部节点定位于满足实时算力需求;西部节点定位于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平台互联网等非实时或时延不敏感算力需求。
大量高度实时性的业务则通过各区域或城市的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模块承担。
算力服务对承载网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超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安全性、灵活性方面。
关键技术一、大带宽“东数西算”工程规划中东部DC以服务本区域算力需求为主,西部DC以服务全国算力需求为主,西部DC预计出省带宽在70%以上。
当完成“东数西算”规划的机架数时,预计优化时延的应对措施:1、优化网络架构国内通信网络长期以来形成三层骨干网架构:核心层:以几个大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沈阳、南京等)为中心组成核心层,核心层采用全网状互联方式,实现核心层节点间直连。
骨干层:骨干层以省会城市及部分重点城市为主,分大区连接核心节点。
跨省的业务通过核心节点转接。
接入层:各个地市的业务先上联省内骨干节点,再通过骨干层和核心层进行业务的转发。
这种架构可提高网络资源的效率,在成本、资源利用效率与业务性能优化(时延、带宽等)间实现平衡。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增长,以及业务对时延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运营商普遍以骨干层节点间直连的方式,推动网络扁平化,缩短业务转接的跳数和路由长度。
全面:一文看懂5G网络(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
全面:一文看懂5G网络(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本文以无线接入网为线索,梳理一下无线侧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的架构,主讲无线接入网,浅析承载网和核心网,帮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5G,也帮助新手更好的入门。
在我们正式讲解之前,我想通过这张网络简图帮助大家认识一下全网的网络架构,通过对全网架构的了解,将方便对后面每一块网络细节的理解。
这张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为无线侧网络架构,左边为固定侧网络架构。
无线侧:手机或者集团客户通过基站接入到无线接入网,在接入网侧可以通过RT N或者IP R A N或者PT N解决方案来解决,将信号传递给BS C/R N C。
在将信号传递给核心网,其中核心网内部的网元通过IP承载网来承载。
固网侧:家客和集客通过接入网接入,接入网主要是GP O N,包括ON T、OD N、OL T。
信号从接入网出来后进入城域网,城域网又可以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B R A S为城域网的入口,主要作用是认证、鉴定、计费。
信号从城域网走出来后到达骨干网,在骨干网处,又可以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
其中,移动叫CM N E T、电信叫169、联通叫163。
固网侧和无线侧之间可以通过光纤进行传递,远距离传递主要是有波分产品来承担,波分产品主要是通过WD M+S D H的升级版来实现对大量信号的承载,OT N是一种信号封装协议,通过这种信号封装可以更好的在波分系统中传递。
最后信号要通过防火墙到达IN T E R N E T,防火墙主要就是一个N A T,来实现一个地址的转换。
这就是整个网络的架构。
看完宏观的架构,让我们深入进每个部分,去深入解读一下吧。
什么是无线接入网?首先大家看一下这个简化版的移动通信架构图:无线接入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RAN(Radio Access Network)。
简单地讲,就是把所有的手机终端,都接入到通信网络中的网络。
大家耳熟能详的基站(Ba s e S t a t i o n),就是属于无线接入网(RA N)。
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
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引言5G承载网络总体架构5G承载转发面架构与技术方案5G承载协同管控架构和关键技术5G同步网架构和关键技术我国5G承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总结和展望主要贡献单位P1P2P4P21P25P29P34P35I M T -2020(5G )推进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I M T-2020(5G)推进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2I M T-2020(5G)推进组5G承载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白皮书引言随着3GPP 5G非独立(NSA)和独立(SA)组网标准的正式冻结,我国运营商同步启动规划和设计5G试点和预商用方案,5G迈向商用的步伐逐步加快。
相对4G网络,5G在业务特性、接入网、核心网等多个方面将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在业务特性方面,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等典型业务场景将分阶段逐步引入;在无线接入网方面,将重塑网元功能、互联接口及组网结构;在核心网方面将趋向采用云化分布式部署架构,核心网信令网元将主要在省干和大区中心机房部署,数据面网元根据不同业务性能差异拟采用分层部署方案,随着物联网(IOT)等垂直行业的业务发展,5G控制平面也将呈现大区部署趋势。
5G新型特性变化为承载技术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根据IMT-2020(5G)推进组5G承载工作组2018年6月发布的《5G承载需求分析》白皮书, 5G对承载网络主要带来三大性能需求和六类组网功能需求,也即在关键性能方面,“更大带宽、超低时延和高精度同步”等性能指标需求非常突出,在组网及功能方面,呈现出“多层级承载网络、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网络切片、智能化协同管控、4G/5G混合承载以及低成本高速组网”等六大组网需求,如何满足和实现这些承载需求至关重要。
新一代网络架构研究
新一代网络架构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架构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新一代网络架构被视为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网络安全、性能优化、可扩展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新一代网络架构的概念和特点新一代网络架构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它具有以下特点:1. 去中心化:新一代网络架构中,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不再局限于中心服务器,而是由多个节点共同完成。
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是新一代网络架构的核心,它能够在多个节点上同时完成计算任务,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和可靠性。
3. 边缘计算:新一代网络架构中,边缘计算被广泛应用。
边缘计算将计算和存储功能放置在离终端设备更近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快地完成数据处理。
4. 软件定义:新一代网络架构采用软件定义的网络技术,网络设备不再是固定的硬件设备,而是由软件定义的网络功能虚拟化实现,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配置网络。
二、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应用新一代网络架构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应用场景:1. 5G网络:新一代网络架构是5G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
5G网络采用分布式计算、边缘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安全性能。
2. 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另一个典型应用场景。
物联网将海量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采用去中心化网络架构能够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云计算:云计算是新一代网络架构的重要应用领域。
云计算采用分布式计算、虚拟化技术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计算服务。
4. 区块链:区块链是新一代网络架构的代表性应用之一。
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计算和去中心化网络架构,可以实现去信任、不可篡改的数据交换。
三、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发展趋势新一代网络架构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将在未来几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几个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的商用化:5G网络是新一代网络架构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5G网络完整技术结构及应用
主要内容
• 模块一:架构篇—5G网络系统架构及网元设备组成 • 模块二:无线网—5G无线网架构及技术原理与应用 • 模块三:核心网—5G核心网架构及技术原理与应用 • 模块四:承载网—5G承载网架构及技术原理与应用 • 模块五:设备篇—5G网络基站设备介绍及安装示例 • 模块六:建设篇—5G网络建设与部署方案实例分析 • 模块七:物联篇—5G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 • 模块八:终端篇—5G物联网终端、芯片与模组介绍 • 模块九:应用篇—5G物联网的行业应用与典型案例 • 模块十:项目篇—5G物联网的项目规划与设计方法
• gNB:NR Node B(NR基站)
• NR:新无线
第12页
5G网络与4G网络的关键需求差异对比分析
功耗需求 前传带宽需求 回传带宽需求 回传端口需求
时延需求
时间同步需求 L3需求 切片需求
5G网络
5倍左右 25GE/2*10GE/100GE
3-5G DU 10GE上联端口
根据业务差异明显,大量业 务对时延要求≦10ms
5G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第1页
问题与思考
• 5G网络采用全新的、革命性的、全IT技术架构重构未来网络,以用户和业务需求为 导向、以云架构为基础设施搭建下一代智能IT平台,构建全联接型社会。
• 5G网络的发展目标是做强移动互联网,做大移动物联网,主要面向增强移动宽带 (eMBB)(面向人)、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MTC)(面向物联网)与超高可靠 低时延(uRLLC)(面向工业互联网)三大应用场景。
(3)分布式部署
边缘TIC
TIC:形成网络基
础设施资源池,承
载不同网络功能。
接入层
50GE/100GE
DU 10GE
构建面向三网融合的新一代IP承载网络架构
家庭 带宽 提速 :高清 电视、多媒 体通话 、互动 电视
等 视频 类 新业 务 ,使 得家 庭接 入带 宽 向 1 M、3 M、6 M、 0 0 0 10 0 M提速 ,入户 方式 向光纤到户发展 ; 2 、核心 网高 带宽化 : 从节 目录制、制作 、传输到入户 , 都开始从标清向高清、3 D转移 ,因此 I P承载网的核心层在向 4 G、1 0 的网络演进 ; 0 0G 3 、城域 网多平面专 网专建 : 视频类业务与电信传统 的宽 带上 网、大 客户专线 不同,在带宽、时延 、可靠性 方面都提 出了新 的要求 ,因此城域 网要 针对这些业务 的不 同特性进行
单独建设 ;
4
、
放业务平 台,承载 广电融合新业务 ,实现平 台开放、业务丰 富 的目标。 ”所 以广电的业务创新是 以视频业务 为核心 ,融
合互联 网接入业务 、互联 网增值服务 、V l oP等电信基础业务
的视频 类新业 务,例如 以电视机 为终端 的同城 多媒体通信 、
视频资源数据 中心化 : 视频 内容 是广 电的核心 资源 ,
电视机 ,手机、电脑 的分辨率也是 越来越高 ,因此带 宽提 速 将是视频业务不可避 免的问题 ,表 1是 当前可知 的视 频类业
务对 带 宽 的要 求
营商 的互联 网视频流量 ,最终 形成互访流量 的均衡 ,冲 销网 间流量 结算。其次 是吸 引 IP( S 特别是 游戏 网站 )在广 电建
不仅要 向 自身的点播 用户 提供 ,还向全国其他地 区以及互联 网的用户提供 ,因此需要建设 自己的视频资源数据 中心。
V D点播 、可视 淘宝商城等。 o
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
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随着5G标准的逐步成熟和商用,5G SA(独立组网)作为5G网络的一种重要架构,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与NSA(非独立组网)相比,5G SA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网络体验。
本文将从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探讨5G SA的特点和优势。
一、5G SA的网络架构5G SA的核心网络架构主要由AMF(核心网功能性网络节点)、SMF(会话管理功能网络节点)、UPF(用户面功能网络节点)、NRF(网络资源功能网络节点)等组成。
AMF负责用户身份管理和鉴权,SMF负责会话管理和策略控制,UPF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和处理,NRF负责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这个核心网络架构的设计使得5G SA具有更加灵活和快速的网络部署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业务场景和需求。
5G SA的无线接入网络架构采用了全新的RAN(无线接入网络)架构,主要由gNB(5G 基站)和NG-RAN(Next Generation RAN)组成。
gNB与NG-RAN之间采用了灵活的接口协议,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无线资源调度和管理。
5G SA的RAN架构还支持更多频段的组网和更高密度的接入用户,使得5G SA能够更好地应对移动宽带、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多种业务需求。
二、5G SA的关键技术1. 网络切片技术网络切片是5G SA的重要技术之一,它能够将整个网络资源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服务质量要求,进行灵活的划分和分配。
通过网络切片技术,5G SA能够为不同的用户和业务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满足不同的性能指标和服务级别。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5G SA能够更好地支持多样化的服务和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体验。
2. Massive MIMO技术Massive MIMO是5G SA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大规模天线阵列和高效的信号处理算法,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空间频谱复用和波束赋形,提高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5G网络承载技术方案分析
5G网络承载技术方案分析目前中传/回传解决方案主要有3种技术路线:基于分组增强的光传送网(OTN),基于灵活以太网(FlexE)的切片分组网络(SPN)和IPRAN增强方案。
1、OTN方案OTN方案即是在分组增强型OTN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L3路由转发和网络切片管控功能,并简化传统OTN转发路径和管理的复杂度,降低设备成本、降低时延、实现带宽灵活配置,满足5G承载的灵活组网需求。
OTN的L3路由转发增强方面,通过在设备的支路板卡和线路板卡的NP(Network Processor)实现L3功能,设备的主控板卡负责维护全网的路由寻址,分段路由(SR)、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等新型路由和转发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针对5G网络端到端切片管理的需求,OTN传送平面需支持在波长、ODU、VC这些硬管道上进行切片,也要支持在分组的软管道上进行切片,并且与5G网络实现管控协同,按需配置和调整。
针对OTN在5G前传方面的应用场景,业界也在讨论轻量级的OTN标准。
简化OTN的方法包括了对OTN帧结构进行优化,线路侧接口考虑采用n×25G/50G以引入低成本的光器件;改变检错和纠错的机制,缩短缓存时间降低时延;在业务映射和时隙结构方面考虑兼容3G/4G前传的CPRI,5G的eCPRI和NGFI,以及Small Cell的回传等。
2、SPN方案SPN方案是基于IP/MPLS(-TP)/SR、切片以太网(Slicing Ethernet)和波分复用技术的新一代端到端分层交换网络,可分为L0物理层、L1链路层、L2和L3的分组转发层。
物理层基于WDM技术,链路层网络则基于FlexE技术,通过把OIF规范的FlexE增强为端到端的通道层,即扩展时隙交叉及信道化操作、管理和维护(OAM)、保护等技术,支持了基于FlexE的端到端组网,满足网络分片和低时延应用。
分组转发层采用SDN控制的SR-TP(MPLS-TP和SR结合)组网,支持L3VPN,满足业务灵活调度要求。
5G商用,承载先行:5G承载网建设大幕拉开
5G商用,承载先行:5G承载网建设大幕拉开近年来,5G技术的发展受到全球科技界及用户的瞩目,成为一项新的技术形态。
随着我国通信行业对5G技术发展的大力开展,5G承载网建设迅速突破,正在向5G商用迈进。
5G网络的特点是高性能、高宽带、低延时和超低网络能耗。
5G网络有望革新此前所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从而支持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制造、车联网、远程医疗等。
同时,5G网络的发展也给国内的承载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促使承载网建设开始突破。
海思半导体最新发布的5G联合支持平台(JSA6500),在资源和架构方面提供了一个全面一体的解决方案,用于构建多核心技术的5G承载网络。
其特点是架构灵活、可扩展,契合穿墙技术的5G承载需求,能够支持高数据密集、高并发数据处理和用户权衡等需求。
此外,最新发布的CBA800系统,可以支持超过200个768Mbps 5G承载,是一款可扩展的多模块承载解决方案。
该系统最多支持4条5G承载,可以满足高速数据处理的需求,因而受到众多企业及用户的青睐。
另外,龍騰通信公司推出的イーサ 600型5G可自适应调度承载系统,可以在市场上发挥极大作用,能够支持多重承载系统,有效促进了多模块承载的建设。
此外,国内许多5G解决方案企业也致力于5G承载领域。
包括华为、中兴以及联想等在内的几大手机厂商,都积极参与5G承载技术的研发,并于1月份正式上市,极大推动了国内5G承载网络的建设。
随着我国5G承载网络的不断进展,未来的5G商用将会不断推进,有望为用户带来更具有成本效益的更丰富的服务,并在未来延续更多的百梦应用场景。
未来5G商用将涉及更多行业,让5G在更多场景中发挥作用,形成连接设备、用户和服务的全新场景,用户也可以体验到更加便捷、智能、高效的网络环境。
5G的发展有望致力于建设可持续的,全球金融服务,提供更便捷、安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技术选择。
综上所述,5G网络建设大幕正在拉开,行业内多家公司在抢抓5G承载技术发展机遇。
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
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5G立体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5G网络中,Standalone(SA)架构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架构方式,其意义重大。
本文将围绕5G SA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展开介绍。
网络架构5G Standalone(SA)架构是基于3GPP发布的Release-15标准,其主要特点是在无需依赖4G网络的情况下,可以实现5G网络的所有功能和服务。
其网络架构相比于之前的NSA (Non-Standalone)架构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下面我们将来详细介绍5G SA的网络架构。
1. 全新核心网架构相比于4G网络的Evolved Packet Core(EPC)架构,5G SA引入了全新的核心网架构——5G Core(5GC)。
5GC采用了灵活的分布式架构,将网络功能分解为较小的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更快地构建和部署,并且更加灵活适应网络的变化。
5GC中的网络功能可以通过网络切片进行灵活组合,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需要。
2. 新一代的接入网架构5G SA引入了新的接入网架构,将传统的基站划分为DU(Distributed Unit)和CU (Centralized Unit)两个部分。
DU负责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等基本功能,而CU则负责资源调度、网络控制等高层功能。
这种划分方式可以加强对基站的网络控制,使得基站可以更加灵活地部署和管理。
3. 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是5G SA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将5G网络划分为多个独立的虚拟网络实例。
每个网络切片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场景特点进行定制化,从而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通过网络切片技术,5G SA网络可以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
关键技术在5G SA网络中,有一些关键技术对于网络架构的实现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关键技术。
1. Massive MIMO技术Massive MIMO(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5G网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之一,其可以大幅提升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新一代通信网络架构与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新一代通信网络架构与技术的研究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传输的核心载体也在不断创新与进化。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迎来了新一代通信网络架构与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一代通信网络的架构和技术,并对其研究与实现进行分析。
一、新一代通信网络的架构新一代通信网络的架构建立在前一代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并具备更高的性能和更灵活的功能。
这种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1. 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通过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SDN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得网络资源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动态配置和调整,从而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用户体验。
2.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可以将传统的网络设备通过软件化的方式运行在通用服务器上,从而实现网络功能和资源的可虚拟化。
NFV的引入可以减少网络设备的复杂性,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边缘计算:随着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计算资源被移到网络边缘,以提供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服务质量。
新一代通信网络将更多地支持边缘计算,将计算和存储等服务移近用户,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二、新一代通信网络的技术新一代通信网络依托于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更高效和可靠的通信。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技术方面。
1. 高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网络需要支持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因此,高速通信技术如光纤通信、多天线技术和全双工通信等将得到广泛应用,以实现更快、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2. 5G无线技术:5G技术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将实现更高的带宽、更低的时延和更高密度的连接。
通过5G技术的引入,移动通信网络将迈向更高水平,支持更多用户和设备同时接入。
3. 物联网技术:新一代通信网络也需要支持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技术通过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边缘计算的技术也将在物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加速数据处理和减少网络负载。
新时期SPN承载网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通信网络技术承载网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马晓亮(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流量急剧增加,对通信网络带宽和时延等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电力行业智能化、自动化的推进,使得电力通信网需要适应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而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承载网作为新一代通信传输技术,具有超低时延、超大带宽、集中管控以及软硬切片等技术特点,可以满足未来更高级别的业务需求,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主要围绕承载网关键技术在云网协同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从而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切片分组网(SPN)承载网;通信传输;算力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SPN Carrier Network in the New EraMA Xiaoliang(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all kinds of intelligent devic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s, the data traffic has increased sharply,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erformance indicators 2023年12月10日第40卷第23期169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Dec. 10, 2023, Vol.40 No.23马晓亮:新时期SPN 承载网 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并根据需求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的计算效率和性能。
5G网络架构和技术特点简介
5G网络架构和技术特点简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那么,什么是5G网络,它与4G、3G等移动通信技术有何不同?本文将对5G网络架构和技术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5G网络概述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目前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
它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更高的网络容量和更好的连接可靠性等特点,可大幅提升移动通信的速度、容量、质量和覆盖范围,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五、5G网络架构5G网络架构主要由RAN、核心网和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1.RANRAN是Radio Access Network的缩写,即无线接入网络,负责连接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工业设备等)和核心网。
相比之前的移动通信技术,5G采用的是基于云平台的RAN,实现虚拟化、软件化和可编程性,从而更好地支持海量连接和智能化应用。
2.核心网核心网是5G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实现从无线接入网到传输网、到互联网等各个级别的网络传输和控制。
5G的核心网采用了SDN和NFV等新一代网络技术,有更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较低的运维成本,支持各种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
3.终端终端是5G网络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G终端通常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率、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安全性能等特点,可以与车载、无人机、传感器、机器人等不同类型的设备互相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和数据管理。
二、5G技术特点1.大带宽5G网络具有更大的带宽,目前能够提供超过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从而满足未来各种高速数据传输需求。
2.低延迟与4G相比,5G的延迟更低,可在毫秒级别内实现传输,进一步提升了实时交互和智能化应用的效率和体验。
3.高可靠性5G网络的数据传输可靠性更高,对于数据传输中的错误情况能够提供更好的处理能力,从而有效减少数据丢失和传输安全风险。
4.海量连接5G网络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实现万物互联的目标。
同时,网络还能根据需要自动分配带宽和资源,从而更好地支持不同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
SDN承载网络相关技术浅析
编辑I梅雅鑫myx@b凶•技术趋势•Technology技术■■■SDN承载网络相关技术浅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网络部吕斌R\右着4G改变人们的生活,5G将进一步给社会带来根本的1妲变化,从而实现一个完全移动和互联的世界。
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无法满足当今企业、运营商和用户的需求,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正在改变网络架构。
在SDN架构中,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是分离的,网络智能和状态在逻辑上是集中的,并且基础网络、基础结构是从应用程序中抽象出来的,因此企业和运营商获得了空前的可编程性、自动化和网络控制,能够构建高度可扩展的、灵活的网络,从而轻松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则是在5G发展中应运而生的基于SDN架构的一种传输解决方案,本文主要针对SPN方案中的L3VPN架构及业务部署、保护方案、IPv6演进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方案中的优缺点及技术发展趋势。
下一代传输网络的七大要求数字社会的到来对通信基础设施网络产生深远的影响,现有通信网络的流量模型将发生巨大变化。
连接密度和流量密度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并且地理网络的覆盖范围将大大扩展。
不同类型的用户对网络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特定行业的实时交互要求非常高。
因此,下一代传输网络体系结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高带宽。
传输网络需要提供低成本和高带宽功能。
每个用户的吞吐能力应大于1Gbit/s,并且网络应支持视频、全息和VR应用程序的持续开发。
第二,低延迟。
它应支持优于1ms的E2E延迟,以满足交互式体验和工业控制的严格要求。
第三,灵活的连接。
连接总数增加了几十倍,新网络应该可以在拥有10000多个节点的庞大网络中满足Full Mesh数据连接。
第四,网络开放性。
应支持标准化的南向接口和北向接口。
通过这种方式,运营商、企业可以利用SDN控制平面的多功能性和开放性,在虚拟或物理部署或两者中生成的服务来进行控制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以太环网在塘沽承载网中的应用作者:Ang Yang(昂阳) Li Lin(李林) Wang Li-li(王莉莉)作者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区分公司,天津市塘沽区300450摘要:以太环网作为一种新型网络在塘沽城域网中进行试商用,主要对以太环网如何应用,网络构架需要进行如何规划等方面展开分析讨论,同时对于前期已经投入使用的RPR环网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以太环网,RPR,以太网,城域网作者简介:昂阳(1979),男,汉,天津,学士,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区分公司,网络维护工程师,李林(1980),男,汉,四川,学士,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区分公司,网络维护工程师王莉莉(1975)女,汉,四川,学士,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区分公司,网络维护工程师正文:一、以太环网产生背景随着互联网蓬勃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迅速更新,互联网业务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加,用户量也变的越来越庞大了,这些对互联网运营商组建的承载网要求越来越高。
骨干网层面多业务承载的讨论尘埃落定,各大运营商采用了单独建网或者单/多业务网承载方案解决了多业务在骨干网层面的承载问题。
城域网作为骨干网络的延伸,是业务的接入和汇聚的平台,是下一代网络落地的关键点,是运营商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城域网的多业务承载将成为下一阶段各运营商网络优化和改造工作的重点。
当前城域网按照组网的设备可分为以高速路由器为主的路由型城域网和以高速三层交换机为主的交换型城域网两类。
现网中普遍存在问题有以下四点:(1)二层交换网络大,网络结构复杂,层次过多,QOS支持能力较弱,网络故障恢复慢,不能满足将来的业务在QoS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2)带宽的增长永远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和业务的要求。
(3)旁挂式BRAs带来的网络可靠性低、效率低、端口浪费、制约带宽等种种问题。
(4)树型结构的网络拓扑使网络整体缺乏链路保护,致使网络安全性不高。
为了解决现在城域网的问题,必须对现有城域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制定合适多业务承载能力的下一代IP城域网,电信级以太环网。
下面我们将结合塘沽的10G以太环网的试商用进行以太环网在电信运营商网络中的构架以及应用方面的分析与讨论。
二、以太环网的构架1、以太环网技术的提出电信级以太网又称运营商级以太网(CE,CarrierEthernet),最早由城域以太网论坛(MEF)在2005年年初提出。
其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特征:(1)、电信级以太网主要以网络能够支持的以太网业务类型和业务所能够达到的性能为衡量标准,并不专指某种网络技术(2)、电信级以太网要求具体的技术满足五大属性,这些属性本身即具有鲜明的面向业务的特征,如能够提供标准化的业务、在业务带宽和业务规模上均具有可扩展性,提供业务的可靠性、QoS保证和电信级的网络管理。
2、不同厂家之间的以太环网构架区别根据以太环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各个厂家都开发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a)华为华为3COM的推出的以太环网技术是RRPP(RapidRigProtectioProtocol ,快速环网保护协议)。
RRPP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以太网环的链路层协议,它在以太网环中能够防止数据环路引起的广播风暴,当以太网环上链路或设备故障时,能迅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业务快速恢复。
与STP 协议相比,RRPP协议具有算法简单、拓扑收敛速度快和收敛时间与环网上节点数无关等显著优势,基于RRPP的以太环网解决方案可对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做出快速的保护倒换,协同高中低端交换机推出整体的环网解决方案,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b)中兴中兴公司则推出了电信级以太网解决方案中兴智能以太网技术ZESR(ZTE Ethernet Smart Ring )。
ZESR技术允许网络管理员创建以太网环,其方式类似于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或SONET/SDH环。
ZESR可以在不到50毫秒时间内,从任何链路或节点故障中恢复过来。
ZESR协议在实现上借鉴了802.1w的一些基本思想,如MAC地址学习与更新的功能。
ZESR具有链路无关性,只要是以太网链路,就可以轻松部署ZESR环网。
中兴ZXR10高端交换机上支持ZESR功能,其主要特点为:保护倒换时间≤50MS,成本较低,扩展性好,能保持上层业务的完整性,支持原有以太网QOS平滑过渡,带宽利用率较高,能与VRRP、OSPF、BGP等多种三层协议共存,也可与STP、RSTP等二层协议共存。
ZESR可通过任何支持802.1Q的设备隧道传送协议帧数据。
ZESR也可以通过第二层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隧道传送协议帧数据,从而实现与MPLS的共存。
c)北电北电则提供了基于高速以太环网的用户接入和汇聚解决方案OESS。
OESS采用环形拓扑结构,对组播业务(如BTV等)的支持具有许多优势,包括组播数据流复制有效性、链路保护倒换特性等等。
OESS还可以为组播应用保护与预留专用的网络带宽。
在环形结构下区别利用环内正反向带宽,从而可以在最有效地保证组播应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环路带宽的高效利用。
d)烽火烽火网络提出的MSR(多业务环)是一个双向对称二纤环,至少由两个节点组成。
每个节点可以上下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支路(如以太网、千兆以太网、DVB、POS/或ATM端口),也能够发送和接收3层(IPv4/IPv6)转发数据包(类似路由器)、控制信令分组和网络管理分组。
它既可支持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数字视频广播(DVB)、ATM、POS(PacketoverSONET/SDH)等业务支路,也可以像路由器一样支持数据包的转发。
MSR集传输和数据交换于一体,并且支持业务的点到点、组播和广播应用,原理上相当于一个多业务分插复用设备组成的环。
MSR架构在RPRMAC层之上,继承了RPR诸如空间复用、分布式带宽管理与拥塞控制功能、COS级的业务质量,多业务支持,电信级的保护倒换以及自动拓扑发现等等诸多的优秀特性。
各厂家的实现技术细节虽然不同,但最终都统一在以太环网的几大基本属性下,同时部分厂家也加入了一些自身的创新因素。
3、电信运营商对电信城域网络优化建设的要求与实现(1)、可靠性方面要求原有城域网优化改造的指导思想,BRAS以下为二层汇聚网络,目前组网方式很多,主要是以SDH为基础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和星型以太网两种方式为主。
星型以太网:网络响应时间、保护机制以及对组播应用的支持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难以支持包括IPTV等业务在内的多业务承载。
网络故障恢复速度慢。
SDH以太网:虽然解决了50毫秒的故障切换问题,但大容量端口成本高,其结构特性决定其只能作为以语音为主,数据为辅的网络应用。
以太环网作为一种城域以太网技术,解决了传统数据网保护能力弱、故障恢复时间长等问题,理论上可以提供50ms的快速保护特性,同时兼容传统的以太网协议,是城域宽带接入网优化改造的一种重要的技术选择和解决方案。
(2)、服务质量方面要求早期的以太网在局域网内主要承载数据业务,数据业务的特点是对时延不敏感,TCP的重传机制又可以容忍以太网上少量数据包的丢失,因此不需要差异化的服务质量保证。
但对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由于其需要承载综合业务,这种不区分流量类型的Besteffort服务难以保证业务的质量。
运营级以太网交换机通过Diff-Serv(区分业务体系结构)实现QoS,其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流分类、映射、拥塞控制和队列调度。
(3)、安全性方面要求传统以太网的安全问题已经通过VLAN技术划分虚拟网段得到解决。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网络经常遭受蠕虫等网络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全网瘫痪的案例时有发生,合法用户的有效带宽、用户的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在建设电信级以太网时,必须考虑如何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比较常见的以太网安全解决方案是通过ACL(访问控制列表)或者过滤数据库来过滤非法数据;端口镜像技术可以将任一端口的输入输出流量复制到指定端口输出,帮助网络管理者监控网络的数据内容;一些高端的网络设备具有强大的应用感知和网络级自动免疫能力,能够一定程度地自动感知并过滤不安全的数据流。
4、以太环网技术的演变随着MPLS VPN、NGN、IPTV等新业务的不断成熟和规模商用,城域网也由单一的宽带Internet访问业务向能够接入并可靠承载数据、分组语音/视频和流媒体等的多业务综合IP 城域网发展。
新的IP城域网的设计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宽带用户接入、各类多媒体业务承载对网络的严格要求,综合使用QinQ、MPLS、组播、TE等新技术保障多业务的综合承载和传输。
三层到边缘是目前以太城域网的一种常见形式。
业务节点分布式布署,MPLS推进到ME网络边缘,业务的布署尽量靠近用户,网络保护通过IGP/LDP快速收敛以及TE FRR等技术实现,这种方式可以骨干网和城域网采用统一的IP/MPLS技术实现,并且通过可管理的L3转发(各种路由协议以及可靠性机制)防止了二层网络不可控制的缺点,网络技术都为标准技术,互通性/扩展性好,而且管理简单,布署方便。
什么是三层到边缘呢?城域网由一个或多个ME区域组成,每个ME区域包括NPE,BRAS,一个或多个UPE环网或者多个UPE组成的树型网。
城域网CORE作为整个城域网的核心设备,往上连接国家骨干网或者省干设备,往下连接ME区域的NPE设备,CORE之间可以采用Full Mesh或者半网状相连,接口至少是10G POS/GE互连。
NPE是ME区域的核心设备,上连城域网的CORE,下连ME区域的UPE环或树,旁挂ME区域的BRAS。
UPE作为单个ME区域中的PE设备,负责接入DSLAM、以太网交换机、MSAN以及VPN CE设备;多个UPE设备和NPE组成一个UPE环;和NPE相连接口是2.5G/10G接口,下行和DSLAM是GE接口。
BRAS作为某个或者多个ME区域的家庭用户PPPOE业务认证设备;BRAS下行和NPE以10G端口相连,上行以10G端口直接连接CORE设备。
方案采用三层到边缘的策略,VoD业务通过DHCP获取IP地址,UPE通过DHCP relay终结DHCP用户,V oIP和HSI业务采用PPPoE的方式接入,这两种业务透传到已有的BRAS上。
三、RPR环网架构RPR(弹性分组环)技术是在双环结构上的二层MAC层协议,对分组数据业务及IP数据业务提供业务接入和透明传输。
它通过两种方式存在,即基于SDH的嵌入式RPR和纯粹的RPR。
RPR技术具有下列特点:1、物理层无关性和支持大环网(逻辑环):RPR可在一系列物理层上工作,如SDH/SONET、GE/10GE、DWDM,理论上支持环上存在多达250个网元节点;2、与SDH相当的50ms快速保护倒换:具有二层RPR保护;3、与以太网同样优秀的广播业务支持;4、空间复用技术:RPR在目的地址上将包从环路上剥离,实现包Add/Drop;5、具有统计复用和流量管理能力:RPR传输以数据业务为主时,带宽利用率可提高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