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重点:1.欣赏语言内涵,品味作者在文字中寄寓的理想。

2.学习并能简单运用文章的写作特点。

1.本文中描写桃花源安宁和乐的环境的句子有哪些?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2.文中产生了许多沿用至今的成语,请找出并解释。

(1)世外桃源:文中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现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文中指突然变得开阔明朗,现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3)无人问津:指没有人来探问。

(4)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5)怡然自乐:形容高兴满足的样子。

3.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过程一波三折,终于“豁然开朗”的这种情形,可用陆游的哪两句诗来形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法指导:在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想象桃源之“美”,理解桃源之“乐”,评读桃源之“奇”。

问题一:细读文章,深入品味。

1.我们按照这种句式来回答:“桃花源是一个的世界,因为那儿。

”示例:(1)桃花源是一个“美”的世界,因为那儿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

(2)桃花源是一个“乐”的世界,因为那儿人们生活平等和睦,安定;百姓丰衣足食,民风淳朴。

(3)桃花源是一个“奇”的世界,因为那儿景物很奇特,人很奇怪。

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桃花源中人不想自己的平静生活被外界的人们打扰,希望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

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1)渔人想要再次找到去桃花源的路,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南阳刘子骥想找寻桃花源,却“未果,寻病终”。

问题二:如何评价文中“武陵人”及“村中人”?示例:“武陵人”:(1)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桃花源中人告诉他,出去以后不要把这里的事情说出去,从文章情节来看,他肯定答应了这一要求。

然而他为了追求名利,为了一己之私,却“处处志之”,又“诣太守,说如此”,完全不顾自己的承诺。

21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21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桃花源记》教案总体构思: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序言,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象,抒发了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学习《桃花源记》,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线索——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寻找桃花源,并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作者自身的个人经历来理解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大意,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理解、鉴赏,在互动中交流探讨,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桃花源记》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代表作,这一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出一个成语,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世外桃源”,桃花源是一个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一、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可以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情节?(要点提示:可以以发现桃花源——进访桃花源——寻找桃花源为线索划分)明确:三个部分,发现桃花源(第一自然段);进访桃花源(第二、三自然段);寻找桃花源(第四自然段)二、具体研读1、全班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①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请从文中划出相应句子?为什么会“甚异之”?明确:“缘溪行”此处“行”是指行船;“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

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因此“渔人甚异之”。

②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桃花源记》PPT课件(第2课时)

《桃花源记》PPT课件(第2课时)

拓展探究
4.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 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拓展探究
合作探究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 问所从来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 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的黑暗统 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 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 望。
合作探究
《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 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渔人离开的时候,“处处志 之”,可见所经所历也是真实可感的。此外,渔人往来所坐的交通工具——船, 也是日常所见之物。这一切都是人间经历,没有任何奇幻的仙界色彩,都使人感 到真实。 (2)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气象。 (3)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开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 索展开全文。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 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❶层层设疑,激发兴趣。
开头没有确切的年代和地名,只说主人公是个渔人。接着写桃林奇景,也没 有说出确切的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 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 桃花源后,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 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 ,无迹可寻。最后虚写一笔,说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一 丝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 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桃花源记》(第2课时)

《桃花源记》(第2课时)

合作探究 1、理清文章线索
发现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感知探究课文内容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
围绕这一线索,作者每段写了渔人 与桃花源有关的什么故事内容?
(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 访问 ( )桃花离源开--( )桃花再源寻-( )桃花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学习目标:
1.诵读、翻译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 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 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1)诵读、翻译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
引人入胜的写法。
第二课时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板书 :
发现 桃花源
: 《桃花源记》
进入
以渔人行 桃花源 踪为线索 :
发现的时间、经过、景色
所见 所闻 所历
环境良好 与世隔绝 民风淳朴
幽静美丽
所感
和平安宁 安居乐业
离开 寻向所志…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
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
似有若无
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再 见!
鸡犬相闻:Hale Waihona Puke 互相听到鸡狗叫声,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怡然自乐:喜悦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而今的中国,与东晋时代相比,已 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 有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 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 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刻苦努 力是可以实现的。所以,今天的我 们应该敢于幻想,敢于行动,勇于 直面现实,而不能消极避世。同学 们,让我们为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4篇)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4篇)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4篇)桃花源记其次课时教案1教学目标:1.精确、流畅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抱负社会的思想感情。

3.把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流程:其次课时一、复习旧知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挨次、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现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二、品读课文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觉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觉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状况下发觉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奇颜色,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奇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妙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同学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其次、三段:故事的进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的这些描写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写这个抱负的社会有什么用意?(一个和平安静、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国泰民安的社会。

这个抱负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亮对比。

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美丽、安静的景象。

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1桃花源记(2课时)

21桃花源记(2课时)
◆难点
1.认识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学习本文的记叙方法。
2.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文言的句式。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文言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简介,作品风格和这篇文章的背景。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学步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课时)
板书设计
1.字词
垂髻( )要( )俨然( )邑人( )
教 学 设 计
学 科
语文
设计者
钱国玉
审核者
授课时间
课 题
21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基本的文言句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重点讲解。
2.点拨法、讨论法、诵读法、问答法。
阡陌( )骥( )怡然( )
2.行文思路
教学反思
学生当场背诵课文,有些学生做不到,课后督促。
阡陌( )骥( )怡然( )
2.行文思路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练习设计
1.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辅导练习提示: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字词
垂髻( )要( )俨然( )邑人( )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认识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在当时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以及人民希望过安宁、和睦、平等、自由的生活的心愿。

八年级语文上21桃花源记教案(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上21桃花源记教案(第二课时)

桃花源记(课时二)教学目标1.分步品味,想像桃源之“美”,理解桃源之“乐”,评读桃源之“奇”。

2.深入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步品味,想像桃源之“美”,理解桃源之“乐”,评读桃源之“奇”。

难点:深入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练习教学媒体黑板导学案一、自主学习朗读(或背诵)课文,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了下怎样的印象?请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

二、合作探究(一)分步品味:想像桃源之“美”,理解桃源之“乐”,评读桃源之“奇”1.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示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

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

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蝶……(1)这里的美,你看(2)这里的美,你看2.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他们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示例:男子耕田种作虽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1)女子(2)老人(3)小孩(4)渔人3.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

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示例:景奇。

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 奇,那是因为。

(2) 奇,那是因为。

4.桃花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有实景还是纯属虚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5.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出,请说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主备人:组长审核:领导审核:时间:班级:姓名:21.桃花源记(第二课时)【预习案】学习目标1. 自主合作翻译课文3、4、5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重点)2.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难点)预习交流1.给加点字词注音,并在下面空白处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4号展示2分钟)(1)便要.还家()(2)屋舍绝境..()(3)无论..()..魏晋()(4)具言(5)叹惋....()..()(6)及郡下...()(7)便扶向路(8)诣.太守()(9)寻向所志....()(10)遂.迷()(11)未果(...).(12)问津..(.).2.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

(3号展示3分钟)(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3)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今义:【探究案】一.翻译句子:(自学4分,群学3分3号展示5分)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问今世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写出文章中的成语(2号展示1分钟)主备人:组长审核:领导审核:时间:班级:姓名:二、.(课后练习第二题)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对学3分钟,2号展示4分钟)【训练案】一、熟读并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象。

二、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

请根据文意完成下列练习。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桃 花 源 记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再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对“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 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过程与方法: 问题引导,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导
6.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 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点拨一:把握文章内容
7.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 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②未果,寻病终。
1.找出渔人的行踪,并归纳本文的行文线索? 2.作者多描述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 3.桃花源美在何处?神秘在何处?幸福在何处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5.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的内容是什么?“皆叹惋”说明 了什么? 6.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 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7.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 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8.作者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高尚士刘子 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 到桃花源,这样写是为什么? 9.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点拨三:思维拓展
“桃源人”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做法可取吗?
“桃源人”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做法不可取 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做法会导致贫穷落后,一个地
方与外界缺乏科技文化上的信息交流和生产经济上 的贸易往来,就无法融入到世界发展的潮流里,就会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而落后挨打,清朝就是例子。

21.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21.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科目 语文 课题 21、《桃花源记》学生姓名 班级八设计人刘金平审核人王芳序号第二课时学习 目标 1、 学习课文组织材料的线索。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流利的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 学习课文,思考:【课堂中合作学习时,小组讨论,最后抢答,抢到的小组由组内的C 级学生作答。

合作讨论15分钟,展示10分钟】 1、 学习3段:(1)、翻译第三自然段,之一重点的字词。

备注:1、编写导学案时按照我校“三步四环”导学编写,要做到认真、实用。

2、导学案必须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预习准备。

(2)、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3)、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原因是什么?2、 学习最后一部分: (1)、翻译最后一部分,注意重要的字词。

课前预习合作探究(2)、渔人出桃园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在往时就找不到了?二、 研读课文,思考: 1、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2、文中重点是写哪部分?主要描写桃花源的什么?3、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备注:1、编写导学案时按照我校“三步四环”导学编写,要做到认真、实用。

2、导学案必须在上课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预习准备。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一、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有什么不同。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不足为外人道也《绩优学案》P83: 10——15当堂练习作业设计。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 护
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间四月芳霏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 你愿意 做一个桃花源中人吗?为什么?
忽逢桃花林 中无杂树 (增添神秘色彩)
发现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 人 行 踪 (风景幽美) 土地平旷 … … 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宁静) 进入桃花源 其中往来 … … 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乐幸福) 便要还家 … … 皆出酒 (民风淳朴好客) 食 离开桃花源 —— “处处志之” (为下文作铺垫)
太守的属下;刘子骥。未果。说明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 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 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 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写法借鉴
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准确的朝代、年代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地点,使得本文的 情节亦真亦幻、若虚若实、扑朔迷离、奇趣无穷.
1、以虚讽实:虚构“世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
2、虚实结合:真实的人物(刘子骥)和虚构的故事, 3、语言生动简洁又含蓄隽永:看似轻描淡写
却使人物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
4、详略得当
桃源人因为与世隔绝时间长, 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 为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源人怎样 的心情?)
因为桃花源人是躲避战乱才来到这里的,他们对这里的生活很 满足,想永远保住这个绝境,不想让外人打扰现有的生活。

(桃花源记)第 二 课 时

(桃花源记)第 二 课 时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一、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二、“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学习重点、难点“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教学过程一、学生自读全文(语速中等,注意句读)(思考文章的线索)二、讨论: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的?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发现桃林(忽逢……)、进入桃源(林尽……开朗)、桃源见闻(土地……道也)、离开桃源(既出……志之)、再寻桃源(及……路)。

三、1、齐读第一段2、渔人是如何发现桃林的?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缘、忘、忽逢、甚异、欲穷。

3、渔人为何“甚异、欲穷”?被沿途所见的绮丽的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所吸引。

所以,第一段主要就是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绮丽的景色。

三、1、自读“林尽……豁然开朗”,用自己的话说说渔人是如何进入桃源的。

“尽水源”——“得一山”——“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渔人进入桃源后见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齐读“土地……自乐”3、桃花源中的人们有一种怎样的生活环境?景:平和、宁静、淡远(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桃花源中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指读)人:和平的劳动(往来种作),幸福的生活(并怡然自乐)5、这两句话,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写了桃花源环境的平和宁静、人们生活的幸福安乐。

这一幅理想的生活图景,同当时战乱纷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6、再读“土地……自乐”7、第二段,写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

四、1、指读第三段,想一想,你从这段文字中发现了哪些新的内容?(1)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样的社会风尚,与当时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污浊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与世疏离久远(乃大惊)(乃大惊,也为后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铺垫)(3)交代了桃源人来此地的原因和经过:躲避暴秦的压迫和社会的动乱(自云……间隔,既交代了桃源人来此地的原因和经过,也表现了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朴的桃源中人目无古今,暗含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失望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源)—进入(桃源)—访问(桃源) —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研读课文,品味情感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源的?为什么甚异之? 2、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的哪些美景? 3、桃花源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4、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5、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 在?
作者虚构一个世外 桃源,是与当时的现实 相对照的,这既表明了 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 表现了整个封建社会人 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 望。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人们对美好境 界的向往依然如故。毛泽东诗《登庐山》 写道:“桃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 田?”充分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如今,祖国一切蒸蒸日上,若陶公活在当 下,他一定不会满足于“采菊东篱下”的 生活,而是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为心中的 “桃花源”而奋斗不息!
这里景色优美,宁静祥和,这里没有 剥削压迫,人们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真 是一座“世外桃源”。但是,桃源究竟在 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 得。种种扑朔迷离的迹象又表明,桃花源 是不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境界。
悟桃源—探寻主旨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 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历史背景
东晋末年,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妥协,统 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 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 压榨,致使民不聊生。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一)在译文基础上,请同学们进行创造性复述。
1.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 个故事连贯起来。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合理补充一些细节, 使故事更感人。
(二)小组讨论,理清思路
1.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几部分内容?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 围绕“桃花源”写了五部分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