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标准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导则 道客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导则 道客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导则道客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导则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生活居住,都需要电力系统的支持。

而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关于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导则。

一、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的基本概念无功补偿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采取一些措施,使得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得以补偿和平衡。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是指由于负载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引起的功率,它并不对外界提供有用功率,但却占据了电力系统的传输容量。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合理地补偿无功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无功补偿技术包括了无功电容补偿和无功电抗补偿两种形式。

无功电容补偿是通过连接无功电容器来实现系统的无功功率补偿,使得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得以补偿。

而无功电抗补偿则是通过连接无功电抗器来实现系统的无功功率补偿,同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并减小系统的无功损耗。

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的作用1. 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评价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系统中有用功率和无用功率的比值。

当功率因数较低时,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较大,会造成系统发生一系列问题,如电压波动、电流不平衡等。

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从而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

2.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过大时,会导致系统电压不稳定、设备过载等问题。

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地补偿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保持系统电压稳定,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 减小系统的无功损耗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无功功率的存在,会造成一定的无功损耗。

通过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中的无功损耗,提高系统的能效。

三、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导则1. 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设备在进行无功补偿时,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设备,包括无功电容器和无功电抗器。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

10Kⅴ无功电容补偿标准有关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设计的方法,包括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补偿位置确定、无功补偿技术要求,以及10kV线路无功补偿实例等,一起来了解下。

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设计一、补偿点及补偿容量的确定为求出在满足运行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无功补偿容量及位置,本文以年支出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潮流方程约束为等式约束,以负荷电压、补偿容量等运行限量为不等式约束。

年支出费用包括补偿设备的年运行维护费、投资的回收、补偿电容的有功损耗和补偿后10kV网线损而支付的能损费用。

总的有功损耗由两部分组成:(1)因有功电流的流动产生,(2)由无功电流的流动产生。

通过在线路上安装补偿电,能够减小无功电流,从而减小无功电流的流动引起的有功损耗。

对网络中除电源节点外的所有节点实施此算法,按照每个节点补偿最佳容量后降低的有功线损,由大到小排列,即可得候选的补偿节点。

此系统利用遗传算法对得到候选的补偿节点来求解补偿节点及补偿容量,补偿点只能选在节点处。

而这些节点有可能不是最佳补偿点,为此系统提出基于非节点的补偿算法,即利用遗传算法并行寻优的特点,在每个补偿节点的上接和下接支路中,按电线杆的位置,增加相应节点(称为非节点),以节点与非节点的电气距离作为控制变量集,再利用遗传算法求出最佳补偿位置及补偿容量。

通过算例分析显示在不增加无功补偿设备费用的前提下,这种“非节点”补偿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电压水平及降低线损。

二、补偿位置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地点的选择应符合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减少主干线上的无功电流为目标。

不同电组最佳装设位置的计算公式如下:Li=(2i/2n+1)L式中,L为线路长度,n为电组数,Li为第i组电的安装位置,i=1……n通过测算,根据实践中经验,一条线一台无功补偿柜一般安装在线路负荷三分之二处。

通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容量,选择电最佳装设地点,能改善电压质量,还能降低线路损耗。

一般来讲,配电线路上电力电安装组数越多,降损效果越明显,但相应地增加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补偿设备的投资成本上升。

无功补偿 电容 标准

无功补偿 电容 标准

无功补偿电容标准
无功补偿是一种针对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处理方法。

电容则是无功补偿中常用的元件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以下是关于电容应用于无功补偿的相关标准:
1. GB/T 14549-1993《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容器》:该标准规定
了无功补偿装置中使用的电容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 GB/T 12747-2004《低压电力电容器组》:该标准适用于额
定电压不超过1000V的低压电力电容器组产品,规定了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 GB/T 11024-2013《高压电力电容器组》:该标准适用于额
定电压为10000V及以上的高压电力电容器组产品,规定了技
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 DL/T 5047-2005《电力电容器组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
电力电容器组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以上是针对电容在无功补偿中的一些相关标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标准来进行相关设计、采购和使用。

无功补偿配置标准与安装

无功补偿配置标准与安装
5、在环境正常的车间和建筑物内,低压电容器宜分散设置。
6.0.5无功补偿容量,宜按无功功率曲线或按以下公示确定:
Q c=P (tan φ1-tan φ2) (6.0.5)
式中:Qc─无功补偿容量(kvar);
P─用电设备的计算有功功率(kW);
tanφ1─补偿前用电设备自然功率因数的正切值;
tanφ2─补偿后用电设备自然功率因数的正切值,取cosφ2不小于0.9值。
1、补偿低压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
2、常年稳定的无功功率。
3、经常投入运行的变压器或每天投切次数少于三次的高压电动机及高压电容器组。
6.0.8无功补偿ຫໍສະໝຸດ 置的投切方式,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1、避免过补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
2、避免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而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
c)中低压配电网,变压器配置的电容器容量应根据负荷性质确定,宜按变压器容量的20~40%配置。
4.7.3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位置
10kV~110kV变(配)电站无功补偿装置一般安装在低压侧母线上;当电容器分散安装在低压用电设备处、并满足功率因数要求时,配电变压器处可不再安装电容器。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见P7)
4.3.3配电站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能满足中压侧功率因数0.95及以上时,可不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中压线路上不宜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4.3.4低压无功补偿应安装在杆变、箱变及配电站(室)中,补偿容量宜按变压器容量的20~40%配置,
4.3.5补偿方式根据负荷性质,应采用固定投入和以电压为约束条件,根据无功功率(或无功电流)进行分组、分相自动投切控制装置。

无功补偿 标准

无功补偿 标准

无功补偿标准
无功补偿的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无功功率因数要求:电力系统对用户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时,通常会要求用户达到一定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指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与总功率之比,反映了电能的有效利用程度。

一般来说,电力系统要求用户的功率因数为0.9以上。

2. 无功补偿能力要求:无功补偿设备的能力是指设备可以提供的无功功率大小。

电力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负荷情况和无功功率需求,要求用户安装相应能力的无功补偿设备,以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

无功补偿设备的能力一般以千伏安(kVAr)为单位。

无功补偿方案

无功补偿方案
(2)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适用于动态无功补偿,具有响应速度快、补偿效果好的特点。
(3)无功补偿控制器:用于自动控制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实现无功功率的实时补偿。
3.无功补偿参数设置
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无功需求,合理设置以下参数:
(1)补偿容量:根据系统无功需求,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
(2)补偿方式:根据负荷特性,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
第2篇
无功补偿方案
一、概述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经济性是电网运行的核心目标。无功补偿作为提升系统稳定性、优化电能质量、降低网络损耗的关键技术手段,其方案制定需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法规等多方面因素。本方案旨在为某电力系统提供一套详细的无功补偿方案,确保其合法合规、高效可行。
二、目标
1.显著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无功负荷对系统的影响。
4.法规遵循
-严格遵循国家电力行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
-确保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及运行维护的合法合规性。
四、实施计划
1.前期准备
-完成现场勘查,明确补偿需求。
-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设备选型、参数配置、施工图纸等。
-提交相关部门审查,获取必要的批准和许可。
2.施工阶段
-按照设计方案,组织设备采购和施工队伍。
(3)有功和无功损耗降低,电网运行效率提高。
(4)合规性审查合格,方案实施过程中无违法违规行为。
五、结论
本方案针对某电力系统,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无功补偿方案。通过采用合理的无功补偿方式、装置选型和参数设置,有望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能质量,降低系统损耗。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和法规要求,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本方案的实施将对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点的确定及其补偿方法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点的确定及其补偿方法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点的确定及其补偿方法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日渐趋向自动化以及智能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沿用着一项技术,那就是无功补偿技术,该技术是我国电力系统最根本,最传统的一项电力技术,现阶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仍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无功补偿点的确定及其补偿方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电力系统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因此,本文就针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点的确定方法及其补偿方法展开了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点;补偿方法1、前言在电力系统的运作过程中,电网的负荷能力以及容量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随着居民用电量以及生产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会导致电容量以及负荷随之提升,这时如果不对电力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电网的运行就会受到很大的安全威胁。

通常情况下都会采用减少无功损耗的方式来降低负荷以及电容量的增加,而该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得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要针对无功补偿点的寻找以及所采取的具体补偿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确定[1]。

2、在电力系统中采取无功补偿方法的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各种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中,给很多行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契机,因此,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企业也企图采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来代替无功补偿的作用,但是通过实际的操作,很多自动化技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有很多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已经危及到了居民的用电安全,而且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而通过对比发现,只有采取无功补偿技术,才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目前我国居民的人口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且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电力系统所承担的压力负担是非常大的,因此每做出任何一个决定或要进行一项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到居民以及生产的用电安全和供电的稳定性。

谈谈无功补偿的原则是什么(电源电器擂台第一期)

谈谈无功补偿的原则是什么(电源电器擂台第一期)

谈谈无功补偿的原则是什么(电源电器擂台第一期)/d/201008/346178_1.shtml回复20|人气1077|收藏|打印|推荐给版主个人主页给加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无功补偿的原则是什么?个人主页给加无功补偿的原则是: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分为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动态按需补偿,应该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无功补偿设备的设计原则:要综合考虑变压器容量和设备负载情况,按需合理配置总容量和各路分支容量,若设备存在谐波,还要考虑谐波容量,二者最好一起补偿,可采用无源静态被动补偿或采用有源主动滤波和补偿方式。

目前比较高端的产品有动态消谐无功补偿,用于橡胶、中频炉等设备的无功补偿上;既能补无功又能滤除谐波的有源滤波器,是国内较先进的产品技术,应用于地铁、高铁等领域,代替老的无功补偿产品,实现国产化,取代进口产品。

个人主页给加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

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

工厂里一般在配电室设置无功补偿(电容)柜进行补偿,采用功率因数补偿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不能欠补偿与过补偿。

个人主页给加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经历了3代:第1代为机械式投切的无源补偿装置,属于慢速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较早,目前仍在应用;第2代为晶闸管投切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属无源、快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应用普遍,我国目前有一定应用,主要用于配电系统中,输电网中应用很少;第3代为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亦称SVG,属快速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90年代末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CS 32-1991 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chm
CECS S33-1991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附条文说明] .chm 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pdf
DL 484-1992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技术条件.doc
DL 5014-1992 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
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pdf
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pdf
GB 11024-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耐久性试验.pdf
GB 1516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pdf
GB 3667-1997 交流电动机电容器.pdf
GB 3983.1-1989 低电压并联电容器.pdf
GB 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pdf
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pdf
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
GB 6565-1987 交流高压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试验.doc
GB 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pdf
GB 6916-1986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doc
GB 7675-1987 交流高压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试验.pdf
GB/T 15576-1995 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pdf
GB/T 2900.16-1996 电工术语电力电容器.pdf
GB/T 4705-1992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doc
GB/T 4787-1996 断路器电容器.pdf
JB 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pdf
JB 7115-1993 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pdf
JB/T 7111-1993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doc
JB/T 7112-2000 集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doc
JB/T 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doc
JB/T 7115-1993 低压就地无功补偿装置.doc
JB/T 7613-1994 电力电容器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doc
JB/T 8168-1999 脉冲电容器及直流电容器.doc
JB/T 8169-1999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doc
JB/T 8596-1997 交流电动机起动用电解电容器.doc
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pdf
JB/T 9663-1999 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doc
SD 205-1987 高压并联电容器技术条件.pdf
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pdf
SDJ 25-198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试行).doc
ZBK 48003-1987 并联电容器电气试验规范.doc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do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