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最新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最新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名称:广州花都松园里南1~4#楼CFGS设计
2、设计基本资料:
(1)广州花都松园里南1~4#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工程概况
拟建的花都区松园里南1#、2#、3#、4#楼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东晖学校西侧,规划总用地面积10502.8卅。

拟建工程包括1#住宅楼(主楼16层,裙楼14层,建筑面积6685.6吊)、2#住宅楼(主楼16层,裙楼14层,建筑面积6686.5 m2)、3#住宅楼(主楼12层,裙楼4〜7层,建筑面积3722.5 m、、4#住宅楼(主楼12层,裙楼4〜10层,建筑面积4230.4 m i),框剪结构,筏板基础;中心花园设单层地下室,底板埋深约 4.5m。

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设
计等级为乙级。

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3、设计要求:
拟建工程为框剪结构,每层荷载标准值按20KN/n3估算,则估计基底平均压力标准值为:1#、2# : P1=20X 16=320KPa
3#、4# : P2=20X 14=280KPa
由于住宅楼1#、2#基础面积60m X 30m 3#、4#基础面积60m X 30m地基承载力及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须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采用CFG tt复合地基方案,要求处理后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终沉降、倾斜满足下表要求。

4、要求提交的设计成果:
(1)1~4#楼CFG桩设计计算书及设计说明;
(2) 1~4#楼CFG桩平面布置图;
(3) 1~4#楼CFG桩立面图、结构详图
5、设计时间:2 周(2013.09.30~2013.10.13
注:为简化计算,各栋大楼可按如下典型地质剖面进行计算。

岩土相关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岩土相关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岩土工程基本理论- 岩土力学基本概念- 地基基础设计理论- 地下水与土的相互作用2. 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岩土工程勘探与取样- 岩土试验与分析3. 岩土工程设计- 基础工程设计- 基坑支护设计-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设计4. 岩土工程施工- 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与管理-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室实验、现场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术报告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等。

2. 期末考试:笔试,考核学生对岩土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设计:独立完成一个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项目,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岩土工程教材,如《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

2. 实验室:配备岩土工程实验室,包括岩土力学试验设备、勘探设备等。

3. 现场实习基地:与相关岩土工程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现场实习机会。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介绍岩土工程基本理论,进行岩土力学实验。

2. 第二阶段(第5-8周):讲解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进行岩土工程勘探与取样实验。

3. 第三阶段(第9-12周):讲解岩土工程设计原理,进行基础工程设计、基坑支护设计等课程设计。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讲解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现场实习。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岩土工程 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前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3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4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区域气象特征2.2场地地形地貌2.3地质构造2.4地层结构2.5场地地下水2.6 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2.7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1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3.2砂土液化判别3.3 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4、岩土工程评价4.1场地稳定性及建筑场地的适宜性4.2场地地基土评价4.3不良地质作用4.4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5.1天然地基基础评价5.2地基基础方案建议6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6.1地下建筑的防水与抗浮6.2基坑支护及降水6.3地下管线6.4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7、结论及建议7.1结论7.2建议附录: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2、工程地质剖面图13、钻孔柱状图1/ 、八—1、前言1.1工程概况成都建华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温江区某街道修建1幢28层商业建筑,建筑高度120 m。

基础拟采用筏形基础,地下室两层,地下室埋置深度10m。

建筑物长度为(80-xh)m,宽度为(20+xh)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J 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等有关规范,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本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本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

综上所述,拟建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______________ 级。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对拟建物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并为设计单位提供相关工程地质依据。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岩土工程是一门研究土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的学科,是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和基础的课程之一。

本文将就岩土工程课程设计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

一、课程设置岩土工程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在大多数学校,岩土工程都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必修课程。

而在一些地区,如煤炭、水利、交通等领域,岩土工程也是必修课程。

在选修课程中,岩土工程通常为大地工程、地震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从内容上看,岩土工程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岩土力学、岩土结构、固体力学和材料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应该关注岩土工程的实际应用,包括基础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方面的案例分析和设计思路。

二、教学方法岩土工程的教学方法应该以理论课为主,但也要注重实践。

在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实际案例和具体应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岩土工程。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或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岩土工程的实践方法,可以采用实验室实验、野外勘探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岩土工程的实际应用。

此外,还可以拓展教材外的学习资源,如实践性教材、实际应用案例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材选择岩土工程的教材选择应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材应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岩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各种工程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此外,教材还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呈现岩土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

在教材选择上,教师可以参考国内外的专业期刊、学术论文和工程实践案例,以确保教材的高质量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课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课程设置之一。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教材选择,可以提升学生对岩土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其未来的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隧道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隧道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隧道工程隧道工程是岩土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篇课程设计将从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隧道工程基本概念隧道工程是指在山体、地下或水底等地质环境中,采用一定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开挖并建造的一种通道。

隧道工程按照用途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输气隧道、输电隧道等。

隧道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成本高等特点。

二、隧道工程施工技术1. 隧道开挖技术隧道开挖是隧道工程的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开挖方法有钻爆法、隧道掘进机(TBM)法、钻孔爆破法等。

其中,钻爆法因其设备成本较低、施工灵活性较强而广泛应用于隧道开挖。

在钻爆法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设计爆破方案,确保开挖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降低对围岩的破坏。

2. 隧道支护技术隧道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对围岩进行加固处理。

常用的支护方法有锚喷支护、钢拱架支护、衬砌结构等。

锚喷支护是通过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共同作用,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钢拱架支护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设置钢拱架以增强围岩的稳定性;衬砌结构是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对围岩进行混凝土衬砌,以提高隧道的整体稳定性。

3. 隧道防排水技术隧道防排水是保证隧道工程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的重要措施。

防排水技术包括地面防排水和隧道内防排水两部分。

地面防排水主要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井等设施,将地表水引离隧道工程区域;隧道内防排水则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管、排水泵等设备,将隧道内的积水及时排出。

三、隧道工程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开挖断面、支护结构、防排水设施等。

2. 施工验收质量控制隧道工程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报告1. 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岩土工程应用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监测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旨在为岩土工程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2. 工程地质调查在进行岩土工程之前,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对地质结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形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地质勘察、钻探、取样等方法,可以获取地质体的物理和力学特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 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是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目的、结构类型等因素,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基础设计、支护结构设计、防渗设计等,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技术、材料选择、施工顺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 施工技术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艺。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

常见的施工技术包括钻孔、爆破、挖掘、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5. 监测方法岩土工程监测是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监测方法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土体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对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6. 质量控制措施岩土工程质量控制是为了确保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验收质量控制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

7. 结论岩土工程应用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监测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一、引言岩土工程施工是岩土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石方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等一系列工作。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综合应用岩土工程知识,了解并掌握岩土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岩土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2. 熟悉常用的岩土工程施工方法和设备;3. 学习并应用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岩土勘察:学生将完成一次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包括现场勘察、取样分析等。

2. 地基处理:学生将学习并应用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挡土墙施工、加固处理等。

3. 基础施工:学生将进行基础构筑物的施工操作,包括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等。

4. 施工质量控制:学生将学习并应用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现场检测、数据分析等。

四、实验步骤1. 岩土勘察实验步骤:a. 确定勘察区域,并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特征;b. 采集现场土样,并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c. 根据勘察结果,编制勘察报告,包括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信息。

2. 地基处理实验步骤:a.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地基处理方法,如挡土墙、排水等;b. 进行挡土墙施工,包括挖槽、浇筑、回填等工序;c. 进行排水处理,如设置排水管道、加装抽水设备等。

3. 基础施工实验步骤:a. 根据勘察结果设计基础结构,确定开挖深度、基坑尺寸等参数;b. 进行基础开挖工作,包括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c. 进行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振捣等。

4. 施工质量控制实验步骤:a. 安装测量仪器,监测施工现场的沉降、位移等变化;b. 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包括抗压强度、骨料配合比等指标;c. 进行土壤密实度检测,采用原位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步骤的完成情况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包括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施工质量的评价等。

岩土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岩土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1.基础计算1.1土压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参数土体分层:层计算总深度():地下水埋深():单层厚度要求:层数符合要求,同时最大层厚最小层厚≤单层土参数:计算过程分层:第一层;第二层 (层厚);第三层 (层厚)。

土层分布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土层分布示意图各层土的重度: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强度计算过程:上下上下静止土压力作用点距点距离为:。

静止土压力强度分布图:图静止土压力强度分布图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强度计算过程:上下上下主动土压力作用点距点距离为:。

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图:图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图被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强度计算过程:上下上下被动土压力作用点距点距离为:。

被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图:图被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图滑坡推力计算滑坡推力计算参数内聚力():内摩擦角:土体密度:滑面数:地表参数:计算过程滑坡图:58o12o9.3o2o7o2.8o32o17o172212S1S2S3图 滑坡图自重:; ; .设计等级:乙级安全系数.计算传递系数:由公式()()得:;. 由公式得:; ; .故滑坡推力为。

2.实例计算计算流程在选定设桩的位置后,根据滑坡推力、地基土层性质、桩用材料等资料拟定桩间距、截面形状与桩的尺寸和埋深。

本次设计地基土层性质、桩用材料也自行选择。

一般规定:采用抗滑桩对滑坡进行分段阻滑时,每段宜以单排布置为主,若弯矩过大,应采用预应力锚拉桩。

抗滑桩桩长宜小于。

对于滑带埋深大于的滑坡,采用抗滑桩阻滑时,应充分论证其可行性。

抗滑桩间距(中对中)宜为~。

抗滑桩嵌固段须嵌人滑床中,约为桩长的~。

为了防止滑体从桩间挤出,应在桩间设钢筋砼或浆砌块石拱形挡板。

在重要建筑区,抗滑桩之间应用钢筋砼联系梁联接,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抗滑桩截面形状以矩形为主,截面宽度一般为~,截面长度一般为~。

当滑坡推力方向难以确定时,应采用圆形桩。

计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各力。

确定桩后的滑坡推力及其分布形式;当桩前滑体可能滑走时,不计桩前抗力;当桩前滑体不会滑走时,内力计算时还应计入桩前滑体抗力。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岩土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前言1.1 工程概况1.2 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3 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4 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区域气象特征2.2 场地地形地貌2.3 地质构造2.4地层结构2.5场地地下水2.6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2.7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3.1 抗震设防烈度及分组3.2 砂土液化判别3.3 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4、岩土工程评价4.1 场地稳定性及建筑场地的适宜性4.2场地地基土评价4.3不良地质作用4.4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5、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5.1天然地基基础评价5.2 地基基础方案建议6 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6.1地下建筑的防水与抗浮6.2基坑支护及降水6.3地下管线6.4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7、结论及建议7.1 结论7.2 建议附录: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2、工程地质剖面图 1张3、钻孔柱状图 1张1、前言1.1 工程概况成都建华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成都市温江区某街道修建1幢28层商业建筑,建筑高度120m。

基础拟采用筏形基础,地下室两层,地下室埋置深度10m。

建筑物长度为(80-xh)m,宽度为(20+xh)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等有关规范,确定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本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本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

综上所述,拟建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级。

1.2 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对拟建物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工作,并为设计单位提供相关工程地质依据。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2.1 查明拟建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年代成因、地层结构,并进行均匀性评价;查明基础有无下卧软弱和各土层分布情况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一、编制依据1.1.现行国家或地方规、标准、图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 94-2008)《钢结构设计规》(GB50007-200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市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J13-07-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DBJ13-84-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DBJ13-07-2006)1.2.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升龙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拟建升龙中心由升龙房地产开发投资,位于市台江区鳌峰路南侧,东南妇幼医院对面,交通便利。

场地南侧距闽江河道、江滨道约350米,西侧距东南区水厂约50米,北侧为市政主干道,其余三侧均为规划道路,目前为空地,但红线外不得占用。

经拆迁整平,较为空旷,地表多为建筑垃圾,高差约0.50-1.00m。

本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912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027.67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8673.2平方米,拟建物由一幢46层的办公主楼,一幢2层附属楼(商业)组成,设二层大底盘式地下室(地下车库)。

支护结构采用φ850水泥土搅拌桩排桩加H型钢。

拟建物的工程特征见表1:“①”为平均沉降量,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2 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对策本工程设有三层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等级为一级,基坑开挖面积为98*65,其面积较大,深度较深,场地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较多,应尽量避开。

岩土工程课程实践设计方案

岩土工程课程实践设计方案

岩土工程课程实践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专业领域,它主要研究地基基础与地质工程的有关理论与技术,包括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地震力学、地下水流和土体渗透等。

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岩土工程课程实践设计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岩土工程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目标1.培养学生对岩土工程学科的实际操作能力;2.激发学生对岩土工程实践问题的探讨与思考能力;3.提升学生对于地基土力学与地质工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中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三、实践内容1.岩土工程勘察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和勘察,了解岩土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地形地貌等情况,同时了解勘察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2.地基处理与加固实践:学习地基处理与加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栽桩、灌浆、加固等实际操作。

3.岩土工程实验: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学习土体、岩石的力学特性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

4.岩土工程设计实践:学习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地基基础设计、边坡稳定设计等实际案例分析。

5.岩土工程安全实践: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安全实践,学习施工安全标准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四、实践组织1.组织形式:实践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设有1-2名指导老师。

2.实践地点:实践地点包括校内实验室、校外实地勘察地点、实际施工工地等。

3.实践时间: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安排不同时间段的实践活动,通常为3-5天的实践周期。

4.实践材料:根据不同实践内容,准备相关的实践材料与设备。

五、实践评估1.考核方式: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实地勘察报告、实践操作记录、实际设计方案等。

2.评估标准:综合考虑实践数据的准确性、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意识等因素,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教材(3篇)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教材(3篇)

第1篇一、前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本教材旨在为从事岩土工程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岩土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内容。

二、教材内容1. 岩土工程概述本章节介绍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岩土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2. 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本章节重点讲述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内容、目的以及地质评价的标准和程序。

3. 工程孔施工方法本章节详细介绍了工程孔施工的原理、设备、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4. 桩基础施工技术本章节讲述了桩基础的分类、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管理。

5. 地基处理技术本章节介绍了地基处理的原理、方法、设备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6. 地下连续墙施工本章节详细讲解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设备、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管理。

7. 锚固技术本章节介绍了锚固技术的原理、类型、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8. 基坑支护与开挖本章节讲述了基坑支护与开挖的原理、方法、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安全管理。

9. 水下炸礁、水下岩土爆破开挖技术本章节介绍了水下炸礁、水下岩土爆破开挖技术的特点、设计施工以及工程应用。

10. 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本章节讲述了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的目的、方法、设备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11. 岩土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本章节介绍了岩土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原则、方法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12. 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与环保本章节讲述了岩土工程施工安全与环保的重要性、措施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三、教材特点1. 系统性:本教材涵盖了岩土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岩土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2. 实用性:本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可操作性:本教材针对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操作指导。

4. 先进性:本教材紧跟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步伐,介绍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设计题目: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4)1.1编制说明 (4)1.2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况 (5)2.1工程位置和环境 (5)2.1.1自然地理情况 (5)2.1.2地层岩性 (5)2.1.3区域地质情况 (5)2.1.4场地水文地质情况 (6)2.1.5场地地震效应 (6)2.2设计概况 (7)2.2.1工程内容 (7)2.2.2.总体情况 (7)2.2.3特殊设计要求 (10)2.3工程特点 (11)2.4主要工程量及主要材料用量 (11)第三章施工组织保证体系 (12)3.1任务分工 (12)3.2组织管理体系 (13)3.3项目管理目标 (14)3.3.1 质量目标 (14)3.3.2工期目标 (14)3.3.3安全目标 (15)3.3.4文明施工目标 (15)3.4项目组织机构 (15)第四章施工方案 (16)4.1施工流向 (16)4.2施工顺序 (16)4.3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 (16)4.4施工方法 (17)4.4.1施工工序 (17)4.4.2施工机具选择 (19)4.4.3劳动力配备 (20)4.4.4施工用水用电来源 (20)4.4.5冬雨季施工措施 (21)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22)5.1进度安排 (22)5.1.1工期目标 (22)5.1.2进度计划 (22)5.2保证措施 (24)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25)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26)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27)第九章总平面布置 (28)《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某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程工程。

本公司非常感谢建设单位对我方的信任,有幸参加本工程的投标,本着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原则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未提之处均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以及有关文件等要求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一、编制依据1.1.现行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图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 94-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200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福州市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3-07-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1.2.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的《福州升龙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拟建福州升龙中心由福建升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位于福州市台江区鳌峰路南侧,东南妇幼医院对面,交通便利。

场地南侧距闽江河道、江滨中大道约350米,西侧距福州东南区水厂约50米,北侧为市政主干道,其余三侧均为规划道路,目前为空地,但红线外不得占用。

经拆迁整平,较为空旷,地表多为建筑垃圾,高差约0.50-1.00m。

本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912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027.67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8673.2平方米,拟建物由一幢46层的办公主楼,一幢2层附属楼(商业)组成,设二层大底盘式地下室(地下车库)。

支护结构采用φ850水泥土搅拌桩排桩加H型钢。

拟建物的工程特征见表1:“①”为平均沉降量,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2 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对策本工程设有三层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等级为一级,基坑开挖面积为98*65,其面积较大,深度较深,场地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较多,应尽量避开。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报告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报告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报告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毕竟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到高楼大厦,小到咱们常见的路面,都是得靠这些技术来保障的。

想想,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咱们的生活可就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这个领域,看看我们是怎么把地面上的“土”变成一个个稳稳的“家”的。

2. 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岩土工程?首先,我们得明白,岩土工程其实就是研究土和岩石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中去的学科。

它的核心目标就是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想象一下,如果咱们的房子底下是沙子,岂不是要随时提心吊胆?所以,土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真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2.2 岩土工程的重要性说到岩土工程,真是如鱼得水。

没有它,我们的建筑很可能会变成“纸上谈兵”。

比如,咱们在施工前,得先进行勘探,看看地下的土质、岩石结构,以及水位情况。

你要知道,有些地方的土质松软,真是一踩就陷。

而有些地方,土层就像一块块坚硬的石头,根本没法开工。

这就像找对象,得先摸清底细,不然可真是“瞎子摸象”,没个准啊!3. 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3.1 基础处理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处理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想想,咱们的房子就像一棵大树,树根得扎得稳稳的,才能挺得住风雨。

基础处理的方法有不少,比如换土法、夯实法和灌注桩等。

这些听起来都很高大上,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把地基搞得结实。

比如换土法,就像是给土换个“衣服”,让它穿上更合适的衣服,保暖又结实。

3.2 稳定性分析与监测接下来,我们得聊聊稳定性分析和监测。

这就像给建筑物装上了一双“眼睛”,时刻观察着它的健康状况。

我们常用的监测设备,比如沉降计、测斜仪,能实时反馈地基的情况,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毕竟,安全才是硬道理,要是出现了问题,那可就“前面是狼,后面是虎”了。

4. 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4.1 常见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突发的地质灾害,或者天气变化让施工停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1.1.现行国家或地方规、标准、图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 94-2008)《钢结构设计规》(GB50007-200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市深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J13-07-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DBJ13-84-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DBJ13-07-2006)1.2.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供的《升龙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拟建升龙中心由升龙房地产开发投资,位于市台江区鳌峰路南侧,东南妇幼医院对面,交通便利。

场地南侧距闽江河道、江滨道约350米,西侧距东南区水厂约50米,北侧为市政主干道,其余三侧均为规划道路,目前为空地,但红线外不得占用。

经拆迁整平,较为空旷,地表多为建筑垃圾,高差约0.50-1.00m。

本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912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027.67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8673.2平方米,拟建物由一幢46层的办公主楼,一幢2层附属楼(商业)组成,设二层大底盘式地下室(地下车库)。

支护结构采用φ850水泥土搅拌桩排桩加H型钢。

拟建物的工程特征见表1:“①”为平均沉降量,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2 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对策本工程设有三层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等级为一级,基坑开挖面积为98*65,其面积较大,深度较深,场地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较多,应尽量避开。

土方量过大,土方只能晚上10点至凌晨5点外运,允许24小时施工。

其位置处于市中心,须控制噪音,对周围居民产生较小影响。

其旋喷转和灌注桩较多,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其施工工艺过程。

2.3 工程地质资料①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米,层次较多,层位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淤泥(淤泥质土)与砂(砾卵石)层交替出现,相间成层,具较典型的平原海陆相沉积多层结构地貌单元特征,发育有多层地下水含水层。

①杂填土、③中砂为场区第一含水层;⑤中砂、⑥卵石及⑦、⑧、⑨强~中风化花岗岩为场区第二含水层。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1.上部①杂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潜水),透水性较好,但水量较小。

③中砂层为场区第一主要含水层,透水性好,富含孔隙性潜水,与①杂填土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生活用水渗入及地下水、河水(闽江水)的侧向补给,含水性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明显。

通过观测其稳定水位标高为罗零高程3.67-3.85米,初见水位标高为罗零高程3.57-3.75米。

2.②淤泥、⑤-1淤泥夹砂多呈透镜体或不连续分布,透水性差,为弱透水层;④淤泥夹砂透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

3.⑤中砂、⑥卵石层富含孔隙承压水,为场区第二主要含水层,补给来源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通过观测其稳定水位标高为罗零高程-8.20~-9.80米,初见水位标高为罗零高程-8.30~-17.00米。

4.下部为基底风化岩层,含基岩裂隙水,含水性受构造、裂隙、风化程度及古地貌等控制,其富水性总体较为贫乏,但不排除局部含水集中,水量较大具弱承压性的可能,该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地下含水层的侧向补给,与地表水力联系较弱。

根据调查,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变化幅度1-2米,勘察期间最高水位约在标高4.0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约在标高6.00米,历史最高水位约在罗零标高7.00米。

地下水位受闽江水位影响明显,场区第一含水层主要受闽江地表水补给,基坑开挖应避开闽江洪水期。

本工程设有二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10.50米,底板底标高约-2.00米,设备及基础承台开挖底标高约-4.00米。

基坑开挖基底将进入③中砂层约7-8米,③中砂层为近地表潜水层,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及其水力性质将直接影响基坑开挖设计及施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为查明含水层的埋藏特性、渗透性能、富水性及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为基坑开挖及降水设计计算提供可靠的参数及降水方案,本次勘察进行了2孔抽水试验。

本次试验采用单孔稳定流非完整井的试验方法。

因上部杂填土中蕴藏有水量不等的上层滞水,为避免两含水层水量相互影响,本次试验中采用双层套管对上层滞水进行隔离处理,即通过外层套管干打入填土层中对上层滞水进行隔离。

抽水花管采用Ф127mm滤管,外包40目尼龙网2层,底端用尼龙网封好,下到孔底,孔深约14米,套管与钻孔周边孔隙用小砾石填至填土层中。

成孔后用活塞洗孔,并进行试抽至滤网孔隙畅通,水清,然后静置至水位稳定。

再开始进行正式抽水试验,水泵放置孔深约13米处。

抽水试验要求按《工程地质手册》及《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GB50027-2001)中有关规定进行。

②土层概况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堆积、淤积、冲洪积地层,下伏燕山晚期花岗岩。

在钻孔深度围岩土层可分为9主层(层中夹有若干透镜体),按地层新老关系,自上而下分述如下:ml):灰黄、灰褐、杂色,稍湿~饱和,松散状态。

主要由石英砂、①杂填土(Q4粘性土、砖瓦砾、砼块、碎块石等建筑垃圾组成,硬杂质含量约为35~60%,最大块径可达20cm以上,局部石英砂为主,均匀性较差,含少量生活垃圾等,为人工堆填而成,堆填时间约1年。

本层场地均有分布,厚度1.40~3.50米。

m):深灰色,饱和,流塑。

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有机质(约②淤泥(Q45%左右),混夹极薄层状粉细砂,具腥臭味,污手,干强度、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

本层局部缺失,分布不均,厚度0.50~4.80米。

al+pl):灰黄、浅灰、深灰色,饱和,多呈稍密状,局部松散或中密③中砂(Q4状态,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其中:粗砂含量2.4-55.2%,中砂含量8.6-57.1%,细砂含量6.0-53.4%,粉、粘粒含量4.9-28.5%,局部相变为粉砂或粗砂。

局部出现中砂淤泥互层状,中砂为主。

本层场地均有分布,厚度7.00~13.20 米,层底标高-5.90~-9.88米。

m):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

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有④淤泥夹砂(Q4机质(小于5%),混夹极薄~薄层状粉细砂~中砂,具腥臭味,污手,干强度、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夹砂。

本层场地均有分布,厚度1.50~9.30米,层底标高-8.28~-17.05米。

al+pl):灰黄、浅灰、深灰色,饱和,多呈中密-密实状态,主要由⑤中砂(Q4石英砂组成,其中:粗砂含量0.8-66.1%,中砂含量9.7-71.1%,细砂含量2.6-45.8%,粉、粘粒含量 3.3-28.7%,局部相变为粉砂或粗砂,层底含砾卵石颗粒变大相变为砾砂、圆砾。

本次勘察基坑孔孔深至本层,办公主楼、附属楼(商业)及地下室部分钻孔穿透本层,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厚24.50~40.80米。

局部分布有⑤-1淤泥夹砂(淤泥质土夹砂)透镜体: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

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含有机质(小于5%),混夹极薄~薄层状粉细砂~中砂,具腥臭味,污手,干强度、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

钻孔ZK1~6、ZK8、ZK9、ZK13、ZK14、ZK16、ZK19~24、ZK26、ZK27、ZK30、ZK32、ZK36、BK1、BK2、BK5、BK6有分布,厚度0.50~5.80米,标高-28.89米(深度34.80米)以下无淤泥夹砂(淤泥质土夹砂)透镜体分布。

al+pl):灰色、灰黄色,饱和,多呈中密状态,局部稍密或密实。

⑥卵石(Q3卵石含量约51.5~65.5%,砾石含量1.8~29.8%,粒径一般在0.3-7cm,最大可达10cm以上,个别达20cm,多呈亚圆形,母岩以花岗岩等硬质火山岩为主,呈中风化状,分选较差,级配良好。

充填物以石英砂为主,粗砂含量1.4~19.1%,中砂含量1.7~17.5%,细砂含量0.4~3.2%,粘粉粒含量0.3~13.1%,胶结差,局部相变为圆砾。

场地均有分布,除基坑孔外其余钻孔均有揭露,其中钻孔(ZK5、ZK6、ZK8、ZK11~13、ZK16~19、ZK21~25、ZK28~31)揭穿本层,揭穿厚度4.60~11.70 米;其余钻孔揭示厚度5.09~10.17 米。

3):黄褐色、灰黄色,中粗粒花岗结构,散体状构造,⑦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r5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长石部分已风化蚀变,岩芯多呈砂土状、碎屑状,含石英约为20-30%,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钻孔ZK5、ZK6、ZK8、ZK11、ZK12、ZK21揭露,未揭穿本层,揭露厚度2.22~15.09 米;钻孔ZK13、ZK16~19、ZK22~25、ZK28~31揭穿本层,揭穿厚度12.20~26.30 米;其余钻孔未揭示。

本层标贯实测击数大于50击。

3):灰黄色,中粗粒花岗结构,碎块状构造,主⑧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γ5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长石部分已风化蚀变,岩芯多呈碎块状,属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钻孔ZK13揭露,未揭穿本层,揭露厚度2.28 米;钻孔ZK16~19、ZK22~25、ZK28~31揭穿本层,揭穿厚度5.50~34.70 米;其余钻孔未揭示。

3):青灰色、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⑨中风化花岗岩(γ5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岩石较新鲜,锤击声较脆,不易击散,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有铁质浸染、风化明显,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属较硬岩,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TCR≈82~95%,RQD≈40~61,钻孔ZK16~19、ZK22~25、ZK28~31揭示本层,厚度5.10~7.27米。

基坑影响围的岩土层设计参数取值如下:2.4 支护结构施工工程支护桩采用Φ850水泥土搅拌桩,插H型钢,H型钢尺寸为H700×300×13×24,采用两道扩孔锚杆进行拉加固。

冠梁尺寸1000×600,围900×500,锚杆锚固段尺寸为:水平角度α=15°,∅=300mm,锚固段长度为13m。

三、工程量计算与汇总3.1混凝土用量汇总3.2挖方量汇总四、施工机械设备五、施工顺序与施工起点、流向5.1 总施工顺序(1)定点、测量放线,放样应经与建筑桩基图纸及支护图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