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句:“独坐池塘如虎踞,”气度不凡,诗意美妙绝伦。

革命尚未开始,任何势力都没有,只有等待、积累吧!所以只能够在“绿杨树下养精神”了。

春天来了,冬眠的虫儿都醒了。

在农历惊蛰之后,纷纷开口鸣叫,在自然界里,都是青蛙先开口叫鸣的,所以就吟出了“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的豪气。


2、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请简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腾”“走”二字的妙处。

(学生的学案上无,教材的课后题)
过程展示
第一步:解释“腾”“走”二字在诗中的含义——
“腾”,翻腾的意思,“走”,跳跃的意思。

山本静态,化静为动。

第二步:把“腾”“走”二字放入原句中,想像、描述景象——
五岭山连绵起伏,蜿蜒不断,像细浪翻腾,乌蒙山高大巍峨,气垫磅礴,如同泥丸在阪上跳动。

第三步:点明“腾”“走”二字在烘托意境方面的作用——
腾”“走”二字化静为动,向读者展现动态美,恰切地表达了红军将士战胜高山险阻的豪情。

答案展示
“腾”,翻腾的意思,“走”,跳跃的意思。

五岭山连绵起伏,蜿蜒不断,在红军眼里却像微波细浪在翻腾,乌蒙山高大巍峨,气垫磅礴,对于红军将士来说,正如同泥丸在阪上跳动。

“腾”“走”二字化静为动,向读者展现动态美,恰切地表达了红军将士战胜高山险阻的豪情。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引言:《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1925年夏天写的一首诗,为纪念他在长沙的革命活动而作,这是一首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感人诗篇,成为了一代人的情感记忆,也成为了教育者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本篇文章即将以《沁园春·长沙》为引子,分析其种种丰富内涵,进而设计高中必修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诗篇背景诗中所提到的沁园,指的是1925年夏天毛泽东在长沙居住的房子,该房屋原名沁芳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如今已经成为陈毅故居里的一部分,备受游客欢迎。

二、诗篇内容《沁园春·长沙》共五十四句,由四十多个平行结构的片断组成,抒发了作者对革命信念、人民疾苦、国家前途、民族与国家命运的无比热爱和坚定追求。

其中,每一句都描绘了长沙的美景和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革命的热切期望。

整篇诗歌以沁园为主线,融合了对政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回忆和思考,抒发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困惑和向往,可谓是一篇感人肺腑、别开生面的诗篇。

三、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文学教育者,我们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读好这首诗,然后再让他们了解其中丰富的内涵,最后引导他们通过分析、理解和感悟,深入探讨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在此基础上,教学目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原因,深入理解诗歌形式和风格特点;2.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内涵,从而增强他们对科学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理解和感悟;3.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讨论、解释等方式,加深他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理解和思考,明确自己的思想信仰。

四、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毛泽东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深入理解诗歌的创作、发展和意义;2.讲解诗歌形式和意义:详细讲解诗歌的韵律、结构、语言和形式特点,配合诗歌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技巧,加深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3.分析诗歌内涵:对每一句诗歌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多重内涵,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含义,从而加深他们对社会时代和人民疾苦的认识;4.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启发学生思考现代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加深他们对和谐社会、民族复兴、文化传承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本词上阕实写眼前之景,描绘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由此引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抒发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壮志凌云和革命情怀。

语言精练,意境优美,革命豪情慷慨激昂。

本教学设计着力于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思考、分析与对比联想等方法,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和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对诗词的阅读感悟与体验,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并在实践中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和方法。

本课的教学目标: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提炼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领会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2、深刻领会“谁主沉浮”及“浪遏飞舟”的含义。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2、点拨法:抓关键词语,点拨学生理清脉络,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评价毛泽东的作品:他(毛泽东)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艺术。

他还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

2012高一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2高一语文:1.1《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教案:1.1《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必修一)【基础知识】重要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kuò)挥斥方遒(qíu)漫(m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多音字: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重要词义: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文学常识: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三篇

高中必修一语文《沁园春长沙》优质教案范文一第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重难点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酝酿情感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能欣赏诗的人,他决不会感到人生是干枯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板书课题:沁园春长沙]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1.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

(设计依据:适时适当的指导会使学生的自由朗读事半功倍)2.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情境——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泛读。

出示毛泽东该词手迹,欣赏。

(设计依据:范读用以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及情感把握的分寸;手迹用以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3.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

4.鉴赏,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并写在笔记本上,然后请两名同学读自己的鉴赏记录。

5.评价,同学们互相评价,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引导、点拨。

6.老师总结陈述(作为一种意见供学生参考):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远望层层叠叠的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火红;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竞相行驶。

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

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令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呢?回忆往昔,同许多同学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风采迸发,才华横溢,意气奔放,遒劲有力,同学们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

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7.再读,把握词的脉络。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来自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课,这是学生升入高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常识和术语。

2学情分析初中对于诗词只需要背诵,不需要鉴赏,所以学生没有诗歌鉴赏的储备。

我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在课前熟背全词,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悟与同学分享。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背经典的诗词。

2、掌握诗歌鉴赏的意象、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评价。

(二)过程和方法:1、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2、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启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感动于作者乐观积极的精神。

4重点难点1、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2、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节课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反复背诵中体悟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2、在诗歌鉴赏的意象和意境分析上让学生合作探究。

6新设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熟背全词,并明确如下背诵要求1、学生个人背诵。

要求背诵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不超过25秒。

2、学习小组背诵。

要求背诵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节奏紧凑,不超过30秒。

3、课上给学生展示背诵的机会7新设计贴近生活,深入浅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意象与意境的概念,我把“婚礼”比作一首诗,那么喜糖、盛宴、欢快的音乐、幸福的新郎和新娘等就是意象。

而这些意象所营造的喜庆、幸福的氛围就是意境。

8新设计针对本词的上阕写景的特点,设计了写景诗的常见诗歌鉴赏题型。

题干如下: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这首诗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手法?选取了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戴复古的《淮村兵后》等诗。

9教学过程 9.1第一学时9.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导学案《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

高中语文 第1课 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1课 沁园春长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沁园春•某某》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或“诗余〞〔如《草堂诗余》〕等。

词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

如“沁园春〞就是词牌。

有的还有标题。

如《沁园春•某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某某〞、“赤壁怀古〞就是词的标题。

词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达,它概括乐词的主要内容,是词的作者写定的。

词牌是词的形式,决定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世代沿习相传。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照字数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的字数在58字以内;59至90字,为中调;长调为91字以上。

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共46字,属于小令;《蝶恋花》共60字,那么为中调;《沁园春》,114字,属长调,分为上下两片〔阕〕,又称双调。

该词上片〔阕〕13句,某某韵;下片〔阕〕12句,五平韵。

上阕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阕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

《沁园春•某某》这首词作于1925年。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某某、某某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直接领导了某某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某某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去某某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某某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据《某某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先生……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某某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

先生闻讯,间道入粤。

〞学习这首词,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从内容入手。

这是一首词,词的写法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

据此,我们可以从词的内容入手把握它的中心。

高中语文《第1课 沁园春 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1课 沁园春 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秋天是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丰富,多愁,充满想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例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净无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沉郁壮阔)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

学生自我评价,注意部分字的读音(橘,舸,遒,遏)2、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比较并评价。

3、学生自读课文(1)本文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分别有何直观感受?(2)分别找到统领本文上下阕的关键字词。

(诗眼)(3)找出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词,并体会它的作用。

(4)提出一个自读时碰到的难题。

4、分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明确: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

(看)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

(忆)三、品味鉴赏上阕,体景悟情1、赏析前三句(1)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充,把前三句的大意通畅的说一说?“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2)介绍背景,重温历史(3)比较鉴赏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附:《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明确:《江雪》是柳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作者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篇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朗读感受词的慷慨激昂的情感。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景、情的崇高美。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作品内容、感情,建立整体认知。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秋景的把握,感受词的崇高美。

三、德育目标通过对抒情主人公及少年形象的把握,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青年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以国家振兴为己任的伟大情怀,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诗词内容,学会赏析诗词。

2、感悟词人崇高的理想和开阔的胸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词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作品,很讲究节奏、韵律,所以,只有诵读出来才能感受词的艺术境界,下面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此词的艺术境界。

(教师)从朗读中,你们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慷慨激昂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看看能否读出这种情感?3、学生朗读,边读边思考,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景下片:忆事三、鉴赏课文(一)赏析词的上片1、词的前三句给我们透露哪些信息?(学生朗读,个别回答,老师总结)交代观景的人物、时间、地点2、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哪些景物?(明确)山、林、水、船、鹰、鱼3、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色彩绚丽、生机勃勃4、面对这样的美景,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毛泽东又想到了什么?明确:毛泽东不仅仅是感慨祖国山河的广阔、壮观,尤为祖国命运担忧,从而有了深沉的思考—国家的命运由谁来主宰,抒发一种忧国忧民之情。

(二)赏析词的下片1、对于“谁主沉浮”的问题,作者在下片是否做出回答?(学生带着问题朗读下片)2、词的下片忆事,作者回忆了哪些事?(PPT展示毛泽东在长沙和同学们的一段经历。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备教材:1.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长沙》是高一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赏析现代诗作方面只是起到了一个投石的作用,意象、意境、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只是初步的了解。

2.根据和原则根据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培养阅读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恰好说明诵读在培养阅读诗歌、提高文学修养方面的重大的作用。

在诵读中让学生体悟到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在平平仄仄抑扬顿挫中获得最大的艺术享受。

诵读的训练有一个难度梯度,由音读意读到情读美读,丰富情感世界,从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所限,面对一首蕴涵丰富的诗歌,往往会无所适从,在鉴赏诗歌时,以有限的文本为例,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二、课堂设计的原则(1)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化,着力解决好精心设计的三个问题一个练习,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有机的融合其中,将语文的学习落到实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忠实于学生的自我感受,在此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发现的快乐。

(二、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诵读的水平。

(知识与能力)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对诗人形象的评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重点:1、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节奏、内容、情感。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诗词中的“意象”,为进一步学习诗歌打下必要的基础;二、初步学习通过“意象”逐步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寻意象→解意象→品意象→炼意象,进而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一、毛泽东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

明代胡应麟则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其实,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诗词大多是利用意象来抒情的诗歌。

本词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诗作,是学生学习意象的极好标本。

二、本词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第一首诗歌,给指导学生一种科学可行的学习方法是必要的,从意象入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学习方法。

三、可以从学生试写一个秋天自然景观的小片段引入新课,然后逐层深入地研读诗歌:寻意象:了解内容→解意象:抓住特征→品意象:归纳主旨→炼意象:总结规律。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通过“意象”逐步读懂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本词主旨,总结毛泽东诗词将情、景、事、理有机结合的一大显著特色。

【教学方法】读写结合、诵读、讨论、评注。

【教学工具】多媒体或电子白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写片段,引入意象。

1、提供一张秋天景色萧条的图片(含有枯萎的荷叶、池塘边的枯草和光秃的树枝等),让学生根据图片写景(100字左右)。

然后,请几名学生朗读短文,由一名学生归纳几篇短文所写景物的共同特色:凄凉萧条。

2、引出“意象”概念。

(幻灯显示)【链接一】意象是抒情性作品尤其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也是读者认识和把握艺术形象,进入艺术境界的桥梁与纽带。

大致分为动植物意象、自然景观意象和人文景观意象三类。

【同步练习】试找出下列诗歌中的意象——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参考答案:有落花、空山、月出、鸟鸣、山涧,描绘的是“静”和“闲”的意境)二、寻意象:了解内容。

1、由一名学生朗诵全诗。

讨论:本诗写了哪些意象?2、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们对于高中语文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作为必修教材的《沁园春·长沙》则成为了我们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一本课文。

如何在教学中将其进行生动的传达与体现,呈现其较高的教育价值呢?下文就将介绍《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材分析1. 教材适用性:本节课程主要适用于高一年级,必修一的语文课程教学。

2. 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长沙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

(2)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语言表达、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长沙这座城市的热爱、敬畏和自豪感。

3. 教材内容:本节课程将通过介绍《沁园春·长沙》这一诗歌作品的诗意和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长沙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将以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沁园春·长沙》诗歌的创作背景;感悟《沁园春·长沙》诗歌中留存的长沙文化印记;分析《沁园春·长沙》这一诗歌作品对长沙文化底蕴的阐释和展示。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制作PPT,介绍长沙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收集长沙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并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和播放。

(3)为课程设置互动环节,例如讨论和思考性问题等。

2.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呈现长沙的风景、文化、历史等相关页面,激发学生对长沙这座城市的兴趣;展示并朗读《沁园春·长沙》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深入探究《沁园春·长沙》介绍《沁园春长沙》的文学背景,阐述诗人的创作脉络和意境;展示《沁园春·长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情感和审美价值。

(3)感悟《沁园春·长沙》中的文化印记通过对《沁园春·长沙》中所留存的长沙文化印记的解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长沙文化底蕴的深度理解。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联想,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

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2. 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3. 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难点)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壮志)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老而弥坚)(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舸遒遏(三)研习全文1、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要点:“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

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3、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概述此秋景特征:万类霜天竞自由。

4、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我想到了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5、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6、问题: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沁园春·长沙》的诗意和情感表达,掌握诗词欣赏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
1.解析诗词的字词和句子,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方式。
2.分析诗词的结构和韵律,理解其艺术特色和美感。
3.探讨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5.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沁园春·长沙》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历史背景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 Nhomakorabea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相关视频讲座:推荐一些关于诗词欣赏和解读的视频讲座,如诗词鉴赏课程、文学讲座等,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更深入地理解诗词。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及讲解(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及讲解(精品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诗的语言及意境。

2、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3、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

【教学用具】CAT(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评:一堂课要完成的任务可以有很多,但只有优化动机设计,才能集中教学目标;只有集中教学目标,才能使每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达到有效。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CAT歌曲《沁园春·雪》;2、学生忆诵《沁园春·雪》。

二、导入新课“沁园春”这个词牌都分上下两阕,每阕的句数、字数都有规定,所谓“词有定阕,阕有定句,句有定字”。

从《沁园春·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会给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主席凝练铿锵、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领会诗歌深远优美的意境。

(评:导语有如文章的起笔,常常颇费心机。

这里的教学引言,舍弃花哨,不枝不蔓,注重实际,同时也讲究艺术,通过比较,温故知新,鲜明地提示了一条教与学的思路。

)三、背景介绍这首词的题目是《长沙》。

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方。

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

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

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评:对而今的年轻一代,对现时的出户机会很少的学生,有必要简要地交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展示橘子洲头的画面。

)四、教师朗诵CAT《春江花月夜》音乐(配乐朗诵)(评:接着朗读声起,音乐悠扬,把学生带进如诗如画的境界,这是诗体教学的特征,这是当代教学的要求,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沁园春长沙
(一)作者简介
(二)人物轶事
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

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身无
分文,心忧天下”。

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元钱,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

但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

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
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