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片释药系统研究现状及应用

合集下载

靶向技术聚合物抗病毒材料理论

靶向技术聚合物抗病毒材料理论

靶向技术聚合物抗病毒材料理论摘要病毒是一种本身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生长繁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人类传染病的致病根源绝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目前病毒性疾病的解决方式主要有2 种: 注射疫苗和药物治疗。

疫苗研制的不足体现在研制周期长,无法快速、大量生产等方面,因此化学药物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着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耐药性和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等问题。

本文综述了如何利用新型制剂技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开发新靶点化合物来克服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难题,从而更有效地对抗病毒性疾病。

正文病毒是最小的一种病原微生物,本身没有代谢系统,不能独立自营生活,必须依靠宿主细胞的酶进行代谢、复制。

人类传染病约75% 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可侵犯不同组织器官,感染细胞引起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和流感病毒均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流感病毒具有季节性的突然爆发和全球性大流行的特点,不仅危害人类健康,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基因组易突变、易重配、易在自然宿主保存的特点,使得流感大流行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例如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 年亚洲流感,1968 年香港流感,2005 年禽流感,2009 年猪流感,2013 年禽流感以及2014 年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爆发等,无论是给人们的身心健康还是对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迄今为止,预防与治疗流感的主要手段有接种疫苗、使用药物治疗和流感预防措施。

但是疫苗的研制周期较长,并且可能在研制的过程中病毒已出现变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疫苗应用的这种滞后性使其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仍然是对抗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对于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口服给药是最简单方便的给药方式,成本低、能重现、顺应性好以及非侵入性。

新型缓释骨架片的研究进展

新型缓释骨架片的研究进展
科 技 论坛
・ 7・ 1
新型 缓释骨架 片 的研 究进展
温惠娟 陈海增
( 药 集 团制 药 总厂 ,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0 ) 5 0 0
摘 要: 对新型缓释骨 架片的研究进展 进行综述。新型缓释骨架片主要 有多层骨 架片、 具孔多层 骨架片、 具孔骨架片、 环形骨架片、 立 体几何外形骨架 片等。 关 键 词 : 型: 释 骨 架 片研 究 新 缓
传统 的骨架 片按制剂骨架 材料的不 同可分为不 溶性骨架缓 控 3讨 论 释片 、 亲水凝胶骨 架缓控释 片 、 蜡质 骨架缓控释 片以及混合材料 骨 制 药企 业将 新型的骨架技术应用通用药物新制剂 系列 产品上 , 架缓控释片 4种L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1 ] 。 使药物更利于 通过建立新型骨架技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新型多层骨架片具有 重 某些特 殊患者 的服用 ,新型骨架 片在 制备工艺方 面进行 了很 多改 现性好 、 安全性能优 、 生产工艺 简单 、 能灵活控制药物 的释 药形 式 、 服用方便等特点 。现在新 型缓释骨架 片主要有 多层 进 。新型多层骨架片具有 安全性 能优 、 生产工艺简单 、 重现性好 、 能 组 方比较容易 、 灵活控制药物的释药形式 、 组方 比较容易 、 服用方便等特点 。 对新型 骨架片 、 具孔多层骨架 片 、 具孔 骨架片 、 环形 骨架片 、 立体几何外形 缓释骨架片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 骨架 片等。新 型缓释骨架片将会有巨大的发展 。 1多层 骨 架 片 参考文献 普通水溶性药物骨架片由于开 始时释放面积大 , 易发 生药物 【 陆彬 . 新 剂 型 与 新 技 术 【 . 京 : r z 出版 社 , 9 :9 . 容 1 】 药物 M】 北  ̄ L3 & 1 810 9 l i 的初始 突释效应 , 引起药物毒 副作用 。11 . 多层骨 架片 的设计 : 『1 d l ,o d r SA f xbe e h ooy o dfe ees o 2Ab u SP d a S . e il tc n lg fr mo i d rla e f 多层骨架片通常分为主药层 和屏 障层 两部分 。 屏障层可根据药物性 dus ut l ee a l s ] ot lR lae 049 : 34 5 rg: l a rd t e [ . C nr ees, 0 ,7 9 — 0 . m i y b tJJ o 2 3 质及释药要 求来选择 为亲水性材料或疏水 性材料或 不同规格 的一 『] rtn C.a ee a ltfr te o told rlae f a t eu — 3Kase L y rd tbe o h c nrl ee s o ci sb e v 类辅料 。屏障层能降低活性药物与溶出介质 的接触面积 , 通过调节 s n e[ .S P tn A piao ,8 , 319 . t cs ] a t pl t n 60 3 3 ,9 8 a PU e ci 5 屏障层 的面积和用量来调节 释药速度 ,不 同性质 的基 质与 主药 混 [ B tn Re a n un e o l e oio n i io ad i i 4 et i , lIf e c f a rps i o n v r n n v— ] i t l y tn t o ee s o e o o t l se n a b d p r m h e - a e 合, 能表现 出溶蚀 、 膨胀等不同释药机制 , 溶蚀层 、 膨胀层 、 解层在 v r l a e f l v d pa mehy e t r a d c r i o a fo t r e ly r 裂 多层骨 架体系 中的相对 位置不 同 ,对 整体释药速度 的影响也不 同 m txtbe [.u hr i h r .3 f0 2: 7 3 . ar altJE rJP am Bo am5 2 0 ) 2 ~ 2 i s] p 2 [- ] 23 1 . 2多层骨架片的释药方式 : r h a h等学者 , Ki ni s a 研制 了以瓜尔胶 【 A - ad n S K i n ih Y ,a a aaa a V e a h r ck — 5 1 S ia M, r h a S t n ry n , 1 ama o i ] s a S y t .P 为屏 障层基质 的美 托洛尔三层片研究 表明瓜尔胶是 水易溶性 药物 n tc e auai n o g a g m-b s d t r e—a e ma rx tblt f r o— e i v l to f u r u a e h e — y r ti a e s o — l a c n r l d l r o h g l s l b e e v tp oo tr t a a r 的良好载体 , 尔胶与主药 之间无相互作用H 瓜尔胶为能调节控制 r l o tol d e ie y f ih y o u l meo r ll a ta e s 瓜 。 药物在不 同的时间段释放药物。 内研究表 明瓜尔胶三层片能使美 m d ldu [.u hr i h r 2 0 ,867 7 3 体 o e rgJE rJP am Bo am. 45 : — 0 . ] p 0 9 托洛 尔药物延迟释放 , 减缓 普通骨架片初期 的快速释药[ 5 3 。物服用 【]ae ciHY sj TY m m t He aS ry d e ats cn 6T kn h ,aui ,a a oo , . a r d l oe o - t1 p i c oi e a t e o an n n o c mp e f l i ae h t a c 0 o 后, 可以维持恒定 的血 药浓度 。国外学者设计 了多种药物释放模式 p st p ril s c nti i g a in o lx o ag n t —c i s n f r e in n a r y o td a e h v n a i o told ee sn 如脉 冲 , 结肠 靶 向等 。 . ebl 制的 四层 片为先速 释 , 缓 d sg i g d c ae tblt a i g tme-c n r le r la i g 。1 S ue 研 。A  ̄ 后 释 ,再 速 释 ,释 药 曲线 呈 S型 [。 1 1 . 2 3多层 骨 架 片 上 市产 品 : fn t nJ P am R s 0 01 : — 9 1 u ci [ .h r e , 0 , 9 9 . o ] 2 7 4 S yP amaP C公 司 的 G o tx ss m开发 研究 多层 骨架技 术 []u u EU m r KK bysi M.tde o api bly o ke hr L ema yt i r e 7F ki ,e ua ,oaah Su is n p la it f c i 是最成熟的。 帕罗西汀控释片、 双氯芬酸钠控释骨架片、 硝苯地平控 pes c ae a lt u ig h do y rp leloe ( C)n te ue rs— o td tbes sn y rx p o ycl s HP i h o tr u 释 骨架 片 、双 氯芬 酸 钠 的 3层 片 先后 在 各 国上 市 。 目前 A bt se rt e —ees rprt nJJC nrl b o h l f i d rlaepeaai [ . o t t lo m o ] o la e2 0 6 : 5 3 L brt e 和 Me k K a aoa r s o i r G A等 已与 SyP am L c ke hr aP C公 司合 作开发 Ree s ,00 , 821 -22 . 2异形 骨架 片 , 其骨架 片 中药物 的释放 度 、 度 , 仅和基 质 的性 [ Wa n b Y, a.rp rt n n e a a o o pe s— o td 速 不 8 t ae ] a e 1 e aa o a d v u t n f rs c a t P i l i e mi o yl a e sn c tl el ls n o y ty e n y i 质、 比例 , 药物的特性 , 释放介质 , 机体情况等 因素有关 , 而且还与片 a n ph li e tblt u ig r salne c luo e a d p l eh lne 剂表面积 的大小密切相关 。 表面积的大小决定 了溶蚀 , 扩散的速 度 , g cli te otrselfrt d rlae oae f ms ] au au l o n h ue hl o i -e sd sg r 『. k gk y me e o JY s hi 20 1 2: 5 62. 直接影 响了药物 的释放。普通片剂在释药过程 中, 有效释药表 面积 Za s , 02,2 1 7— 常常减小, 故释药速率相应减小 。异型片就是通过改变普通 片剂的 []u uE M y m rN K b y s i M. n i io iv s g t n o h 9F k i , ia ua ,o a ah A n v r n et ai f t e t i o 形状 , 改变 片剂 的表 面积 以控制药物 的释放 。异 型片制备过程复 s ia iiy f pr s —c ae t b es t h dr x pr p l t yc lu- 来 u tb l o e s o td a lt wi t h y o y o y meh le l 杂, 至今未有产 品上市 。 ls ct e ucnt (P A ) yrp o i divs i te oe ae t ciae H MC S n hdo hbc dt e n h a s a a i

药物缓释控释制剂论文

药物缓释控释制剂论文

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研究摘要:文章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为缓控释制剂提供参考。

近年来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有常用辅料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进展、三种缓释控释剂的释药特性、缓控释制剂技术研究进展等。

缓释控释制剂发展迅速,其研究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药物缓释;药物控释;定位释药【中图分类号】r2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627-01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作用的制剂,其药物的释放是一级速率过程。

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有效范围的制剂,其动力学主要是零级或接近零级释药。

与普通制剂相比,缓控释制剂有以下优点:1. 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

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

2. 使血药浓度平稳,减缓“峰谷”现象,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特别对于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后,可避免频繁用药引起中毒危险,如茶碱。

3. 缓慢释放,增强药物的有效性。

药物在口服后释放出有效成分的速度缓慢,吸收速度也较恒定,药物作用时间维持较长。

4. 增强药物化学稳定性。

某些药物的常规制剂在贮存期间容易变质失效或口服后经胃酸作用而破坏,制成缓控释制荆后,可按要求定时、定位释放,提高稳定性。

缓控释制剂按给药途径有多种剂型,如:植入剂、透皮贴剂、注射剂等,但主要为口服制剂,其中以缓控释片剂和缓控释胶囊最为普遍,近年来口服液体缓控释制剂也有较快的发展。

目前的片剂主要通过制成骨架片、漂浮片及渗透泵来达到缓控释的目的。

缓控释胶囊是指具有缓控释放行为的胶囊制剂,目前最主要的是缓释微丸胶囊和多颗粒包衣缓释胶囊。

缓控释胶囊由于药物的剂量分散在大量的小颗粒中,其释放是这些颗粒的集体释放行为,因此即使一些颗粒或者微丸缓释失败,其结果也不会像缓控释片中剂量倾泻而出导致整个剂量失败。

药物释放系统(DDS)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药物释放系统(DDS)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药物释放系统研究是我国医药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药物制剂水平和 产品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基本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医药经济 发展状况。我国制药工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要重点解决制剂生产低水平重复问题, 制剂释药技术是其重要内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药物释放技术的研 究,我国释药技术的研究要晚20多年。中国化学工业协会顾问俞观文认为,对于 制药工业而言,如果说GMP是管理上水平,释药系统就是技术上水平,由此可见 药物释放技术在制药工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随着药品专利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我国医药业将全面与世界医药市场接轨,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医药市 场的竞争,加快医药制剂研制和开发的步伐是提高我国医药综合竞争能力的要素 之一。
我国药物释放系统研究主要还是追踪性的,新型释药技术的开发应用还不是 很多。中国医药领域需要新药但研发能力却受制于经费的短缺,如使用DDs技术 有助于对即将到期的专利药进行创新从而进一步延长其专利占有期,可以缩短药 品研发周期,提高我国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竞争力。药物释放系统研究对我国制 药工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要重点解决的制剂生产低水平重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 制药工业走出困境的一条有益途径。
dj脆rences in DI)s rese8fch and manufa‘:ture be柳een our country a11d the m旬or
are删e industrialized coun埘es.Some suggestions about me tactic measures
for血e
药物释放系统(叩s)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新药研发的现状促使新型释放技术成为许多制药企业的主攻方向之一。全新 药物研发所需的巨大投入制约了全球各大制药企业上市新药的速度,这种现状促 使很多制药公司重视现有药物的创新领域,新型释放技术成为许多制药企业的主 攻方向之一。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及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日益增多。

该制剂具有的给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胃肠道刺激轻、疗效长、安全等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因此近年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广大药学工作者结合临床研究了多种缓释、控释制剂。

笔者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作用特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障,药物依靠自由扩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溶蚀以及渗透压的作用突破屏障缓慢释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h[1]。

1.1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从性[2]:使用缓释、控释型口服药或注射药,则每天或几天甚至上月仅需服药1~2次,可防止漏服或忘记服药。

1.2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缓释、控释药物制剂能在吸收位点提供恒定的药物浓度,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在允许的治疗范围内。

1.3 释放缓慢,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对抗作用,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之后缓释出有效成分,吸收也较恒定,使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3],临床有效药力能维持较长时间。

1.4 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普通制剂由于口服后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溶出,可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若制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即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类型缓释、控释制剂技术有3种释药类型:定速、定位、定时释药[3]。

2.1 定速释放技术:是指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口服后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药物释放和吸收速率与体内代谢速率相关。

定速释放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情况,增加患者服药的顺从性。

可借助于改变片剂的几何形状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如迭层扩散骨架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骨架片等。

缓释片药物不可掰半服用

缓释片药物不可掰半服用

近年来上市的控释、缓释片剂药物越来越多。

因为它能起到长效作用,减少服药次数,给病人服药带来了方便。

但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为了便于服用常将药片掰成几半,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控释、缓释制剂这类药物,是在生产时加入了特殊的材料,药片内所含的药物成分被分成速释和缓释两部分,然后通过特殊成分形成的隔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以达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的。

药片被分割后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出,就达不到控释缓释和速效长效的目了,有时还可以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

缓、控释片是否可以掰开使用,关键看其所采用的释药技术、包衣材料和释药原理,如采用膜包衣技术、渗透泵技术、多层片技术做成的缓释或控释片,多不能掰开使用。

因其是按照释放机制精密设计的,如果破坏其剂型,则将破坏该释放机制。

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采用推拉渗透泵原理制成的药物,若药片掰开则渗透原理被破坏,从而无法实现恒速释药,必须整粒服用。

氯化钾控释片采用膜控法制成,也不可以掰断服用。

骨架型盐酸吗啡缓释片,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以疏水脂质材料为缓释骨架材料,释放时以骨架溶蚀及扩散方式进行,其正确张 琴服用方式为:整片吞服,不可截开,成人每隔12h服用1次,用量应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服用镇痛药史选择不同规格的药片。

只有少数骨架型缓释片可以掰断使用,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它采用的是特殊缓释技术,片剂中间有刻痕,但只能沿刻痕掰开,半粒使用。

这样设计是因为曲马多为强力中枢镇痛药,在强调三阶梯镇痛疗法时,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半粒的用法是经常采用的,这样能方便患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丙戊酸钠缓释片,采用特殊的网状支架设计,1/6在胃内快速吸收,5/6在肠内缓慢吸收,和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一样,中间有刻痕,可半片服用。

例如吗啡的控释制剂,服用它后使疼痛大大减轻,如果将一粒药片分成2份,老年人一次服用半粒,其结果就有可能引起吗啡中毒。

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1例患者因同时服用研碎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拉贝洛尔,出现心动过缓伴低血压,最终死亡。

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功能性薄膜及其应用研究

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功能性薄膜及其应用研究

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功能性薄膜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制备功能性薄膜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层层自组装技术通过将离子、分子或聚合物层层沉积在基板上,形成不同的界面,进而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薄膜。

本文将着重探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功能性薄膜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层层自组装技术的基本原理层层自组装技术是指将带电离子、分子或聚合物层层沉积在基板上,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化学键作用形成多层薄膜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如制备过程简单、适用性广、制备材料种类多样等,已成为功能性薄膜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层层自组装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基板表面修饰;②离子吸附;③层间交联或化学键形成;④洗涤和干燥等。

层层自组装技术可根据不同的要求,调整各个步骤,制备出具有不同功能的薄膜。

二、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抗腐蚀领域的应用研究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抗腐蚀领域的应用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领域之一。

通过将含氮、含硫或其他活性基团的有机分子沉积在基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薄膜。

这些有机分子能够与金属基体发生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化学键,从而保护金属基体免受腐蚀。

与传统的化学反应形成的薄膜相比,层层自组装形成的保护薄膜具有更高效、更均匀、更可控的优点。

研究表明,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的抗腐蚀薄膜,能够显著提高钢铁、铝合金等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极大地扩展了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

三、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光电领域的应用研究层层自组装技术在光电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通过多层沉积,形成具有特定光学和电学特性的微纳结构薄膜。

这些薄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制备和传感器技术等领域。

例如,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出具有不同通量和选择性的多孔膜。

这些多孔膜可应用于纳滤和气体分离等领域。

此外,层层自组装技术还可用于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等。

近期研究表明,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出的柔性透明电极,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较高的光透过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兽用缓控释制剂研发要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兽用缓控释制剂研发要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兽用缓控释制剂研发要求、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给兽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使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与国际接轨,研制出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兽药、新制剂和新的给药技术就成为广大兽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药物须以一定的剂型方可应用于临床,并且不同的剂型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采用一定的新技术改进传统药物而研发出新型药物制剂,提高其疗效,扩大其用途,比研制新兽药费用低,且周期短,回报率高。

而缓控释剂则是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剂型。

(操计月)缓控释剂又称为长效制剂是一种药物新剂型。

早在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油剂应用于临床后,长效制剂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缓/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恒速地释放药物,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疗效的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2005)。

根据药典有关指导原则,控释制剂要求按零级速率有规律地释放,可以接近恒速释放,其“峰谷”波动更小。

缓释制剂包括速释部分和缓释两个部分,其中速释部分能够使药物迅速在体内达到理想浓度,缓释部分能够维持一定时间的有效浓度。

对于半衰期短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例如普通制剂每天给药3次,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可减少至每天1次。

使血药浓度相对平稳,避免出现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缓控释剂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临床使用的药量不易调节,如遇特殊情况(如出现较负反应),难以控制药物停止发挥作用。

另外在食品安全方面缓释控释制剂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使休药期、弃奶期、弃蛋期增加等。

另外制备缓释控释制剂所需设备和工艺费用要比常规制剂昂贵。

5.1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要求5.1.1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缓控释制剂多适用于半衰期短的药物(t1/2为2~8 h),如5-单硝酸异山梨酸t1/2为5 h,茶碱t1/2为3~8 h,伪麻黄碱t1/2为6.9 h,心得安t1/2为3.1~4.5 h,吗啡t1/2为2.28 h。

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一、前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控释技术日益成为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领域。

药物控释技术是指将药物从制剂中控制性地释放出来,使其在人体内保持一定时间的有效浓度,发挥最佳疗效,同时避免药物浓度的快速变化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本文将对药物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二、概述药物控释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数十年之久。

在这些年里,药物控释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多进展。

药物控释技术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点: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物的释放量以及释放时间。

根据药物控释的不同方式,药物控释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控制释放速率的控释技术:利用不同的材料包裹药物,避免在人体消化道中迅速释放。

2. 控制释放量的控释技术:通过控制药物量的释放来控制其浓度,如舌下给药。

3. 控制释放时间的控释技术:通过改变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来控制药物释放的时间,如防走AIDS药物。

三、研究进展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将会在适当的时间内分解为引起人体排泄物,目前已有多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在药物控释技术中被应用,如聚乳酸酯、聚酯酰胺、聚氧乙烯等。

2. 开发新型载体:在药物控释技术中,载体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新型载体的设计涉及制剂的药物疗效、制造成本、制剂稳定性等方面。

近年来,微生物载体、纳米载体等新型载体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

3. 应用于肿瘤治疗:药物控释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肿瘤治疗药物的控释,既可以减少剂量而避免药物毒性对人体的损害,同时也不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4. 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治疗:针对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新型控释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治疗这些疾病。

利用药物控释技术,药物的释放可以被精确地控制,以保证药物疗效最大化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四、应用前景药物控释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控释技术投入到制剂研发中。

例如,由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向肿瘤细胞传递药物的控释技术将会成为制剂研究的重点领域。

尼美舒利口服双相释药系统的分析研究

尼美舒利口服双相释药系统的分析研究

摘要摘要尼美舒利属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是第一个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耳鼻咽部炎症引起的疼痛、痛经、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等症状的治疗。

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药生物半衰期比较短,普通制剂服用后血药浓度波动大。

为减少用药次数,进一步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国内近期有尼美舒利缓释片和缓释胶囊上市,提高了患者顺应性,但主要问题是起效缓慢。

理想的口服缓释制剂给药后应快速达到治疗所需的血药浓度,并具有缓释效果,能长久地维持有效血药水平,双相释药系统具备这一特征与优势。

本研究针对尼美舒利的药动学特点,设计和制备它的口服双相释药系统,目的是实现其快速缓解疼痛,以及有效缓解和控制慢性关节炎等引起的晨僵等临床症状。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上,本研究首先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尼美舒利含量和释放度测定的体外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尼美舒利在不同pH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等重要理化性质进行系统考察,为尼美舒利口服双相释药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以药动学原理对速释部分与缓释部分的比例与剂量等加以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速释长效作用。

本研究所设计的尼美舒利口服双相释药系统的剂量为200mg:速释部分50mg,缓释部分150mg;剂型选择为双层缓释片。

在上述剂型设计的基础上,利用双层压片技术,对尼美舒利口服双相释药系统进行成型工艺研究。

以淀粉和乳糖为填充剂、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为崩解剂,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速释层处方进行筛选,最优处方为淀粉用量12.5%,CCNa 用量7.5%。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控释材料,以一天给药一次的药物释放模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缓释层处方进行筛选。

通过Statistica9.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并绘制三维效应面图与等高线图,从中确定缓释层最优处方,最优处方为HPMC用量32%,HPMC K100LV用量为HPMC的38%。

药物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药物制剂的现状与发展

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提纲)中国药科大学平其能教授一、新制剂品种的开发除片剂和胶囊等常用剂型外,从多种剂型、多种用药新途径和新方法考虑开发制剂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是开发新制剂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将雌二醇、黄体酮、甲地孕酮等开发成软胶囊,将硫酸沙丁胺醇等药物开发成鼻腔给药制剂、雾化吸入剂等,将阿昔洛韦和环孢素分别制备成缓释制剂和微乳制剂等。

儿童及老人用制剂如滴剂和栓剂,五官科用制剂如牙线、毫微粒、口胶剂、眼胶剂以及速溶、速效制剂等都是具有治疗或技术特色的制剂。

除分散片外,还有多种剂型可达到速溶和速效。

如含水溶性药物的软胶囊和滴剂,可溶性包合物制剂,固体分散物制剂,可溶性片等。

研究复方制剂也是国外制剂行业的重要方向。

大量的OTC药物是复方制剂。

与普通制剂开发相比较,国内的复方制剂较少,对开发复方制剂应有充分的临床用药依据和药效学依据,对开发治疗危重疾病的复方制剂应充分调研。

开发原则是应有协同作用,减少副作用。

二、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的发展缓控释制剂不断增加,对其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国外对这类制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从仅要求平稳血药浓度发展到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

开发这类产品应解决三个关键的问题:①该制剂能否提高治疗值?即该制剂能否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释药时间及部位或靶位?②该制剂如何达到以上要求?即对上述释药特征是否优化?是否经药效学和药理学实验取得了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相关,特别是在疾病状态下的相关?③该制剂选择的剂型和技术是否对以上特征最适合?是否包括了对经济学、方便用药和制定剂量方案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按此标准,仅有很少缓控释制剂符合要求。

但从现有开发角度,缓控释品种大大增加。

许多作用强的药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抗生素药物、成瘾性药物均制成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

发展1天1次给药的缓释及控释品种、复方缓释及控释制剂、液体缓释及控释制剂是今后的重要趋势。

药物脉冲释放系统研究进展

药物脉冲释放系统研究进展

药物脉冲释放系统研究进展[摘要] 脉冲制剂是指药物在一定的时滞后,药物迅速、完全的释放出来,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根据时辰药理学的研究,人体内的血压、血糖等存在昼夜节律性,相应的一些疾病的发作也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性。

根据此特点,可把一些药物,研制成脉冲制剂,提前服药,经过一段时滞以后,在疾病发作前释药,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现将笔者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脉冲时滞时辰药理学人体内部存在着有规律可循的周期性运动,即“生物节律性”。

同时,发病的过程、人体对致病原的反应也是有节律性的。

例如:人体血压在9:00~11:00和16:00~18:00最高;人体在凌晨4:00左右对胰岛素最敏感。

过敏性鼻炎、心绞痛、偏头痛、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均呈现近似昼夜波动[1]。

可根据时辰药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如何实现脉冲给药,这样可减少用药的盲目性,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使临床用药更为科学、合理。

《中国药典》(2010年版)将脉冲制剂归属于迟释制剂的范畴。

国外文献中多采用Pulsed Drug Delivery System(PDDS)的名称形容脉冲释药系统,亦有采用Time clock system、Time-controlled explosion system、Pulsed release system等来称谓脉冲释药系统。

1.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一是它可按照病人治疗的需要做到定时定量释药;二是它可预防疾病发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三是因为用量减少,可降低病人产生耐药性的几率;四是因为给药次数减少,可增加病人的顺应性;五是口服的脉冲制剂一般在结肠或小肠释放,可避免发生肝脏首过效应。

2.脉冲释药系统的释药机理一种是服用后并不立即释药,而是在病人发病时爆破式完全释药,通常称之为定时脉冲释药系统(定时爆破系统)。

另一种是脉冲-缓释制剂,所用到缓释材料和包衣材料常会对其释药速率产生直接影响。

某些脉冲制剂不需要外界化学触发因素,就可使药物按照预定的步骤自动、有序地进行。

肠康宁多元释药片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肠康宁多元释药片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肠康宁多元释药片剂的制备工艺研究易鹏;李航;文怡静;舒予;李小芳;吴珊;罗丽佳【摘要】目的:以肠康宁为模型药物,制得胃溶型的黄芪片和pH敏感-酶触发型黄连片,从而达到多元释药、标本兼治的目的.方法:压片过程中采用湿法制颗粒后压片,根据浸膏性质选择适宜辅料配比或/和辅料加入方式,以片芯的硬度、崩解时限等为考察指标,完成压片步骤;采用多层包衣法,以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等为考察指标,对包衣处方中成膜剂种类及比例、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包衣增重进行筛选.结果:黄芪片芯药辅比为黄芪浸膏∶微晶纤维素(MCC)∶低取代羟丙甲基纤维素(L-HPC)∶硬脂酸镁=100∶67.43∶4∶1,其中MCC向纯化液中加65%,整粒完成后加2.43%,L-HPC采用内外加法,内加2%,外加2%;黄连片芯药辅比为黄连浸膏∶MCC∶乳糖∶L-HPC∶硬脂酸镁=100∶69.94∶29.96∶5∶2.黄芪包衣工艺为:取Eudragit E 100,乙醇溶解,加15%的PEG-6000,配制成聚合物浓度为10%的包衣液,包衣增重4%;黄连包衣工艺为:先包聚合物浓度为10%的Eudragit E 100隔离层,再包质量浓度为2%、加聚合物干重5%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壳聚糖溶液,最后包Eudragit L30D55分散体比Eudragit S 100为1∶5比例的pH敏感层(加入聚合物干重20%的柠檬酸三乙酯作增塑剂),最终测得包衣增重在7%时,黄连片能较好的达到结肠靶向释药的目的.结论:经体外溶出度试验,该制剂较好的达到多元释药目的.【期刊名称】《中药与临床》【年(卷),期】2013(004)002【总页数】3页(P32-34)【关键词】肠康宁;多元释药;酶触发型;pH敏感型【作者】易鹏;李航;文怡静;舒予;李小芳;吴珊;罗丽佳【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 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 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 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 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 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 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6肠康宁为实验室自组药方,经动物实验表明对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盐酸曲马多多层控释骨架片的体外释药规律

盐酸曲马多多层控释骨架片的体外释药规律

盐酸曲马多多层控释骨架片的体外释药规律
池志强;毕悦;毛世瑞;毕殿洲
【期刊名称】《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18)2
【摘要】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骨架材料 ,将高水溶性药物盐酸曲马多制成多层控释骨架片 ,研究了影响多层骨架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因素。

结果表明 ,通过改变盐酸曲马多多层骨架片各层组成 ,可以灵活地改变其释药速率。

多层骨架片系统可以避免初始的突释现象 ,而且其体外释药规律可以接近零级。

因此。

【总页数】3页(P88-90)
【关键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盐酸曲马多;多层骨架片;零级释药
【作者】池志强;毕悦;毛世瑞;毕殿洲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北京双鹤药业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9
【相关文献】
1.盐酸倍他司汀缓释骨架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J], 李凯;陈鹰;柴俊;熊运;熊姣
2.基于渗透压释药原理的混合骨架控释片研究 [J], 于丽丽;杨懿群;刘禹宏;赵丹阳;李冰冰;吴琼珠
3.盐酸文拉法辛凝胶骨架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J], 贺周扬;谭银合;张好好;
付寒;房秋雨;吴传斌
4.控释薄膜包衣对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J], 张涛;陈兰;平其能;蒲道俊;邓履红;李中非
5.盐酸曲马多包衣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行为 [J], 周桂荣;李云立;刘福利;陈玉洁;梁亚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膜控型缓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膜控型缓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膜控型缓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一、前言膜控型缓释制剂是一种在药学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制剂,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从而达到持续、稳定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从膜控型缓释制剂的定义、分类、组成以及释药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膜控型缓释制剂的定义膜控型缓释制剂是指通过将药物包裹在一层或多层薄膜中,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以预定速率逐渐释放,从而达到持续治疗效果的一种制剂。

三、膜控型缓释制剂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包裹材料和包裹方式,膜控型缓释制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聚合物基质型:将药物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并通过调节聚合物结构和孔径大小等因素来实现缓慢释放。

2. 聚合物涂层型:将药物涂覆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个保护性屏障,防止水分子进入,从而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3. 脂质体型:将药物包裹在脂质体中,通过调节脂质体的结构和组成来实现缓慢释放。

4. 纤维素酯型:将药物包裹在纤维素酯中,通过调节纤维素酯的分子量和结构等因素来实现缓慢释放。

四、膜控型缓释制剂的组成1. 药物:膜控型缓释制剂的核心部分,其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着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包裹材料:用于包裹药物的材料,通常为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甲酯等。

3. 助剂:用于改善制剂性能或调节药物释放速率的辅助材料,如防腐剂、增塑剂等。

五、膜控型缓释制剂的释药原理1. 扩散控制型扩散控制型是最常见的一种膜控型缓释机制。

其原理是药物从内部扩散到薄膜表面,然后通过薄膜孔隙向外扩散。

药物的扩散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分子大小、包裹材料孔径大小、温度、湿度等。

2. 溶解控制型溶解控制型是指药物在包裹材料中的溶解速率决定了其释放速率。

其原理是当药物释放到包裹材料中时,药物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合物,从而导致药物分子无法向外扩散,只能通过溶解来释放。

3. 反应控制型反应控制型是指药物与包裹材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药物缓慢地释放出来。

其原理是将一种或多种化学试剂加入到包裹材料中,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药物缓慢地释放出来。

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体外释放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体外释放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体外释放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张美敬;刘志宏;房盛楠;余越;王天宇;薛丹平;田雪梅;宋洪涛【期刊名称】《中国药房》【年(卷),期】2017(028)010【摘要】目的:为找到更适合中药多组分的评价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中药多组分""体外释放""同步释药""多指标""Syn-chronized""Release in vitro""TCM multicomponent""Multi-index"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4年1月-2016年6月在PubMed、Else-vier、SpringerLink、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已知成分作为评价指标、中药指纹图谱在药物体外释放中的应用,以及中药化合物组、吸波面积法、质量权重系数法等方法在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体外释放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0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制剂,溶出度的测定选择其中某种已知的指标成分进行;选择中药组分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药效成分的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可反映中药组分制剂中特定成分的释放特征;以指纹图谱相关峰为指标,可更全面地评价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选择中药多组分制剂中的几种有效成分并结合中药制剂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中药多组分制剂的释药行为,既可反映多个成分的含量变化,又可反映中药复方整体的含量变化;基于中药化合物组的整体谱特征,采用卡尔曼滤波法,计算获得溶出介质中化合物的含量,能很好地反映中药多组分的释药行为;吸波面积法能考察中药所有成分的释放情况,对复方药物溶出度及体内药动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质量权重法可为中药组分的整体性研究提供参考,但必须明确各成分在整体组分中所占的质量权重系数才能整合反映整体性质.【总页数】4页(P1408-1411)【作者】张美敬;刘志宏;房盛楠;余越;王天宇;薛丹平;田雪梅;宋洪涛【作者单位】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州 350108;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州 350108;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州350108;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州 350108;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沈阳 110000;福州总医院药学科,福州3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R943【相关文献】1.吸波面积法对组分中药白花蛇舌草肠溶胶囊中多成分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J], 杨真真;姜梦丽;李孝栋2.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拟合模板及释放拟合应用 [J], 储成顶;王世亮;许媛媛;赵国琴;叶红杨3.盐酸坦洛新缓释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J], 范俊红;张二强4.中药肠宁Ⅱβ-环糊精缓释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 [J], 吴雨龙;鞠玉琳5.释放分割法体外评价释放特征符合Higuchi方程的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 [J], 张继稳;钟大放;毕殿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渗透泵片控释的原理

渗透泵片控释的原理

渗透泵片控释的原理
渗透泵片控释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控释技术,它基于渗透膜传质原理,通过对渗透膜的膜厚、孔径等参数进行调控,实现药物的逐渐释放。

下面将详细介绍渗透泵片控释的原理。

一、渗透膜的种类和特点
渗透膜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有机膜、无机膜、聚合物膜等,其中以聚合物膜最为常见。

聚合物膜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稳定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二、渗透泵片的构成及其原理
渗透泵片由药物、渗透膜、基材组成,药物通过渗透膜的孔隙逐渐释放出来。

渗透泵片的结构特殊,通常由多层薄膜叠加而成,每层膜的孔径大小和密度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控释。

三、渗透泵片的应用
渗透泵片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领域,包括植入式控释制剂、口服控释制剂等。

渗透泵片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渗透泵片控释技术的优点
渗透泵片可实现药物的精准控释,具有稳定控释速率、开放式控释、易于操作等优点。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五、渗透泵片控释技术的局限性
渗透泵片控释技术主要受到渗透膜的性能限制,药物加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热稳定性和存放稳定性等问题。

此外,渗透泵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推广。

综上所述,渗透泵片控释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控释技术,其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