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扶起来 1教学实录 苏教版精编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浮沉的原理。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浮沉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物体浮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物体浮沉现象也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物体浮沉的原理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体浮沉的现象,知道物体浮沉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物体浮沉的现象和原理。
2.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体浮沉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物体浮沉的原因。
2.讲解法:讲解物体浮沉的原理,解释实验结果。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塑料泡沫、石块、木块、玻璃瓶、水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3.作业准备:课后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浮沉现象,如船、气球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浮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简要讲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如阿基米德原理等,让学生初步了解物体浮沉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安全。
实验一:将塑料泡沫、石块、木块分别放入玻璃瓶中,观察它们的浮沉现象。
实验二:向玻璃瓶中注入水,观察不同水位下塑料泡沫、石块、木块的浮沉现象。
小学三年级科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案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1、探究目标: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知识目标:知道借助漂浮物、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情感目标:体会“做中学”的探究乐趣,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借助漂浮物、改变物体形状、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难点: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教学方法:实验发现法、观察记录法、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槽、烧杯、橡皮泥、鹌鹑蛋、食盐、“潜水艇”、药匙、卫生筷、泡沫块。
2、学生准备:水槽、烧杯、橡皮泥、鹌鹑蛋、食盐、螺母、“潜水艇”、纸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螺母和铁盒子),如果我把它们放入水中会怎样呢?2、(师演示)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3、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二、探究使沉在水里的螺母和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1、学生讨论、交流:你们有什么办法使沉在水中的螺母浮起来?2、同学们想到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办法行吗?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实验试一试)。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
5、小结:谁来说说,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螺母浮在了水面上?(板书:借助漂浮物)泡沫和吸管它们有什么特点?介绍:像泡沫、塑料排筏这样能漂在水面上并能随水一起流动的物体我们叫做漂浮物。
6、提问:看来刚才这个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太轻松了,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出个更难的,你们敢挑战吗?同学们平时一定喜欢玩橡皮泥,把它放入水中会怎样呢?(师演示)不借助任何物体,你能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吗?请你开动脑筋,把你想到的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苏教版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沉在水下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
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能将学到的知道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2、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8组:每组准备好实验器材。
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喜欢玩魔术吗?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魔术好不好?生:好。
师:(拿出一枚鹌鹑蛋),知道这是什么吗?生:鹌鹑蛋。
师:(提前备好盐水杯),老师要把这个鹌鹑蛋放入这个烧杯中,你猜一猜会怎么样?生:浮或者沉,或者其他答案。
师:我来试一试。
(把蛋放进盐水烧杯,鹌鹑蛋浮在水面。
)师:轮到你们表演了,组长把鹌鹑蛋轻轻地放进烧杯里试一试。
生:鹌鹑蛋沉入水中。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生:你的水里有盐,鹌鹑蛋会浮上来。
师:真是这样吗?生:嗯。
师:怎样才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呢?你想不想做实验研究一下?生:想。
师:好。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一)水中加盐。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加盐鹌鹑蛋就能浮上来,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好不好?生:好。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一杯盐,你把盐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看看怎么样?(师发盐杯)。
开始实验。
生:做。
成功上浮。
欢呼。
(提示可以)师:好,水中加盐果然能让物体浮起来。
板书:1、水中加盐师:同学们真聪明。
鹌鹑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一个人掉进盐水里会怎么样?生:能浮在水面上。
师:你怎么知道?生:自由回答。
师:这个同学知识真丰富,你们见过死海吗?生:没见过。
师:你想不想看一看?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死海的风光。
播放视频。
(二)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师:我们学会了在水中加盐使物体浮起来的方法,你还想不想研究出更多的方法?生:想。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 (I)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 (I)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让学生亲历探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难点: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1、水、橡皮泥、盐、土豆、烧杯、玻璃水槽、塑料泡沫、乒乓球、筷子、小石子、螺丝钉、装水小瓶。
2、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游戏导入,教师准备一杯盐水、一杯清水以及两个土豆。
(教师出示两杯水,然后拿出两个土豆,放入杯中)问:你们猜,把土豆放在水里,会浮在水面上还是沉下去?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把土豆放入杯中。
一个浮在水面上,一个沉在水里。
问:看到这种现象,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1:为什么一个土豆沉了,一个土豆却浮着呢?生2:我想知道一样的土豆,为什么会有的沉,有的浮呢?(二)揭题: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三)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1.研究使橡皮泥、装水小瓶、螺丝钉、小石子浮起来的方法。
师: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
(边演示边讲)一块玻璃放入水中,它沉在水底,可是玻璃做的碟子、小碗却能浮在水面上;一块铁片放入水中,它会沉在水底,然后铁做的小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老师这儿有几样东西,出示橡皮泥、小瓶、小石子等,如果将它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呢?(1)学生猜测。
(2)把橡皮泥、小瓶、小石子放在水中验证学生的猜测。
(3)师生研讨,怎样让这些东西浮在水面上呢?师:下面就请你们动动脑能不能想个办法,使沉在水里的小瓶、小石子、螺丝钉、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师:小组设计方案讨论一下,然后亲手试一试,并完成活动表格。
师:活动之前先了解活动要求(齐读)(4)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践。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使沉到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找出使沉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难点】找出使沉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一盘水,一个工具盒装以下工具(塑料杯、盐、马铃薯、排筏、泡沫、橡皮泥、乒乓球,小瓶子,潜水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填空引入1. (出示题目)同学们,今天先来考考你们。
2. 不同的固体在水里会下沉、上浮或溶解,那你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吗?[设计意图:为了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本课要运用的新知识。
]二、研究下沉物(橡皮泥、马铃薯、小瓶子)1. 猜一猜同学们,猜,这些物体(橡皮泥、马铃薯、小瓶子、乒乓球、泡沫等)是沉还是浮?猜对了吗?哪些物体下沉了?你能让下沉的物体浮起来吗?板书:橡皮泥、马铃薯、小瓶子[设计意图:选取这三种物体,让学生进行专题小研究,比较有代表性。
]2. 揭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3. 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小研究项目①师:你们小组挑选了哪个研究题目?用了哪些方法?②各小组汇报投影:小组课前小研究。
4. 小组各个人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法。
同学们,把你的方法展示给小组的人看看,看沉还是浮。
把实验结果填在表上。
5.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成功吗?用了什么方法?(妙方法,上台演示,重在说理)6. 小结方法:改变形状借助漂浮物水里加盐改变自身重量。
7. 了解死海:看图,死海上看书知道原因了吧。
8. 有研究别的,失败过吗?[设计意图:有趣,进一步了解“盐水比淡水密度大”。
]三、研究潜水艇过渡:同学们,你们很认真,没想到你们想出了那么多办法,真棒!还想研究别的,更新鲜的吗?你们见过潜水艇吗?下面我们见识一下。
苏教小学科学三下《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word教案(1)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二、教师准备:水槽、烧杯、橡皮泥、铁块、潜水艇模型、玻璃杯、生鸡蛋、土豆、盐、吸管、大头针、乒乓球、塑料泡沫块(卫生消毒用品)学生分组研究材料:橡皮泥、生鸡蛋三、教学过程:(一)整理材料,充分预测1.在桌面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五种材料,看看是否熟悉它们?2.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物体会浮在水面,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呢?请你作个预测,把预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铁块橡皮泥土豆塑料泡沫块吸管物体(选择预测结果打/)沉浮(二)自主探究,发现沉浮现象1.学生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2.反馈观察到的现象,再次作好记录(三)激发兴趣,引入橡皮泥的沉浮探究1.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使橡皮泥浮起来呢?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3.这些方案可行吗?动手做一做!出示要求:看谁能在最段的时间内使橡皮泥浮起来,4.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方案,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整理实验用品)生汇报实验情况。
6.(适时表扬学生表现)总结.归纳。
各小组是采用什么方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的?还有其他的不同方法?(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能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改变形状.依靠漂浮物.改变液体成分等)(四)自主探究,发现潜水艇沉浮奥秘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物体不需要改变形状也能从水里浮起来,比如潜水艇。
(课件展示)你了解潜水艇吗?2.生谈对潜水艇的认识。
3.潜水艇能沉能浮,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形状,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要求:仔细观察潜水艇上浮.下沉的过程,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做好记录。
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扶起来 1教学实录 苏教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导入新课:教师准备一杯盐水、一杯清水以及两块土豆。
师: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出示两杯水,然后拿出两块土豆,放入杯中) 问: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一个杯子里是沉的,一个杯子里是浮的。
生2:左边杯子里的土豆沉在水里,右边杯子里的土豆浮起来了。
问:看到这种现象,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1:为什么那个土豆是浮的呢?生2:为什么一个土豆沉了,一个土豆却浮着呢?生3:我想知道一样的土豆,为什么会有的沉,有的浮呢?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课题)二、研究橡皮泥的沉浮: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
一块玻璃放入水中,它沉在水底,可是玻璃做的碟子却能浮在水面上;一块铁片放入水中,它会沉在水底,然后钢铁做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老师这儿有一块橡皮泥,如果我将它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呢?生:沉教师演示,橡皮泥沉入水中。
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使本来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师: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将你们设计的方案写出来。
生讨论后开始举手。
生1:我们可以将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试试。
生2:我们认为做成碟子的形状也行。
生3:我们觉得做成碗的形状肯定也行。
生4:做成盘子的形状。
生5:做成飞碟的形状一定也行。
师:这些方法行吗?那我们就一个个的来试一试,刚才有的同学说了把橡皮泥放在其他物体上能使他浮起来,我们现在就我们桌上已有的材料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使橡皮泥浮起来。
在做实验之前,先看一下要求(课件展示要求)生:好啊!(学生很兴奋,并跃跃欲试)师:浮起来了吗?(浮起来了)那是同学们想的方法好,借助了其他物体使橡皮泥浮了起来,那这种方法我们应该叫什么啊?(板书:借助漂浮物)漂浮物都很轻,漂浮物越大,装的东西越多。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另一个方法我们还没试呢,现在就试一试,在做实验之前,先看一下要求(课件展示要求)看谁的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如果你的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就试试看你的橡皮能承载几颗铁钉?好了,让我们开始吧!学生开始活动,努力地将橡皮泥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教师在活动中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泡沫板、药瓶、盐、土豆块等。
四、活动过程1.激趣导入,提出问题师:大家去过海边吗?有什么发现吗?(找一部分学生谈海边发现;播放课件:航行的大轮船、航空母舰)仔细观察视画面,其中有什么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生1:轮船这么大还能浮在水面上真神奇。
生2:怎么人躺在海里不动也不会沉不下去?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水里的物体浮沉的问题。
(板书题目)设计意图:从对海边图片的分析,使学生发现问题,由生活现象引出探究问题。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验证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师:打开材料袋,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什么材料?(学生汇报,认识材料)师: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猜猜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在水面上?(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汇报,教师不作评论)师:现在请大家把它们放到水槽中验证自己的猜测吧。
(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学生汇报:木条、泡沫板是浮在水面上的,装水的小瓶、塑料片等都是沉在水底的。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验,明确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底的。
(2)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师:这些沉在水里的物体,你能不能想办法使它浮起来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个小比赛,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好不好。
请小组长做好探究记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汇报,教师分别总结。
教师小结:以上方法都是通过借助其它物体使自己浮起来的,自己能浮起来的物体叫漂浮物,所以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借助漂浮物”(板书:借助漂浮物。
)师:不借助漂浮物能使物体浮起来吗?生:把小药瓶中的水倒掉,能使小瓶浮起来。
师小结: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在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减轻物体的重量也能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难点: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1、水、水槽、橡皮泥、玻璃片、玻璃碗、铁片、盐、烧杯、纸杯、塑料泡沫、乒乓球、小碟子、玻璃棒、生鸡蛋。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魔术导入,激发兴趣,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刘谦图片。
2、师出示两杯水,一个鸡蛋,老师把鸡蛋放在水里,它会怎样?3、学生猜测并且互相交流(有说“沉”的,也有说“浮”的)4、教师做出魔术师表演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将鸡蛋放入准备好的饱和盐水中,此时鸡蛋竟然浮在水面上。
5、这是怎么回事呢?任何魔术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课题)二、以活动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一)探究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小组讨论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2、学生汇报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把橡皮泥捏成碗、船等形状,使橡皮泥的体积变大;(2)借助一些提供的漂浮物。
4、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5、学生实践探究。
6、引导学生交流、反馈探究的结果。
教师小结: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都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7、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运用此方法改变物体沉浮的例子。
8、课件展示轮船、竹筏、救生圈、游泳圈等图片,引导欣赏。
(二)探究潜水艇的秘密1、提问:有什么东西既能浮在水面上又能沉入水底?课件出示潜水艇谜语。
2、你见过潜水艇吗?你知道潜水艇有哪些特殊本领?3、课件展示潜水艇上浮、下沉的视频。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把潜水艇灌满水,潜艇变重了就会下沉;抽掉水,里面进入了空气,潜水艇变轻,就上浮。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教案苏教版一、课程标准: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4.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5.愿意合作与交流。
6.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二、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1.运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3.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4.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四、学习成果评价(一)概念发展1.不能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2.能够运用一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3.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并能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如语言.文字等)将观察到现象表述出来。
(二)探究能力:1.不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不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五、教学准备:1.水、橡皮泥、铝箔、垫圈或硬币、记录表。
2.筷子或吸管、细铁丝、线、针或牙签、塑料泡沫。
3.小潜艇。
4.盐、水、鸡蛋或土豆块。
六、教学步骤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2.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实录一、设疑导入:师:课前老师让每人准备一块橡皮泥,带来了吗?好,今天我们用它来做科学小实验。
请你将橡皮泥放入水中,看它是浮还是沉?生:(动手操作,将橡皮泥放入水中)师:你的橡皮泥在水中怎么样了?生:橡皮泥在水中下沉了。
师:像橡皮泥这样沉在水中的物体能浮起来吗?怎样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出示课题)二、实验探究:(一)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师:你能不借助任何物体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吗?请你开动脑筋,把你想到的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组长用文字或图记录下来。
生: 小组讨论、记录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研讨出的方法?生:汇报①做船②做碗形③压扁④条形⑤切块……师:这些方法可行吗?好,就用你想到的方法使橡皮泥浮起来吧!生:(每个人都试着动手, 使橡皮泥改变多种形状)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橡皮泥浮起来了吗?生:(分组汇报并展示作品)生1:我将橡皮泥做成船形,它浮在水面上了(举起)生2:我将橡皮泥做搓成条形,它沉在水底了。
生3:将橡皮泥压扁,放在水面上,旁边进了水,不一会橡皮泥就沉下去了。
……师:让我们看一看、想一想橡皮泥做成什么形状能浮在水面上?生:(观察思考)生1:做成船形、碗形、盒形生2:使四周不进水的形状,橡皮泥能浮在水面,师:好,同学修改一下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在浮起来的橡皮泥上放一角硬币,看你的小船最多能承载几枚硬币,比赛开始。
生:(修改形状、放硬币)汇报数量。
师:(找承载最多、最少各一名学生,展示给大家)同学们请观察,同样的船形,它们的载重为什么不同?生:船体积大生:船身薄师:谁来说说,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使橡皮泥浮在了水而上?(根据汇报板书:改变物体的形状)师:如果再让你借助物体,使橡皮泥浮在水而上,你会用到什么呢?生:小木片、泡沫、塑料盒、硬纸板……生:因为这些物体轻,能漂在水面上师:你们借助这些可漂浮在水而上的物体,叫做漂浮物,用它们的力量,可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实录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实录----650a519d-6ea5-11ec-81f0-7cb59b590d7d《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想丹阳市二陵中心小学何亚辉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三年级第二册“固体与液体”单元的第五课。
基于学生对固体性质的各种理解,以及他们“将固体放入水中”和“将液体倒入水中”的研究经验,本课程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了解固体在水中的起伏,以及如何使物体沉入水中漂浮,从多方面、多角度仔细观察、深入探索。
本课程能更好地训练学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这是一门科学探究课程。
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引出研究问题,大胆推测这些现象的可能原因,设计验证方法和实验验证。
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假设并提出研究计划。
然后,学生们独立进行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观察时间、有充分的思考提问时间,有充分的交流共享时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想法。
教师应自觉推动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观察时间、有充分的思考提问时间,有充分的交流共享时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利用漂浮物或水里加盐能使增加浮力。
在实践活动中知道“重的物体未必下沉,轻的物体未必上浮”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能够使用多种方法使沉入水中的物体漂浮;能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错误的解释。
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苏教版科学三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课堂实录
苏教版科学三下《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课堂实录教学目标:(知识于技能)1、明白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放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明白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能用文字记录、描述所探究的沉浮方法和探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玩小潜水艇和“生鸡蛋”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2、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会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难点:通过物体的上浮,探究增大水的浮力的方法。
教具预备:水槽、大、小量杯、塑料勺、小潜水艇、橡皮泥、硬币(五角)、精盐、土豆、抹布、水、塑料泡沫、塑料瓶子、木排、塑料瓶盖。
教学过程:一、使橡皮泥浮起来。
1、师:请同学们看桌子上的水槽,水槽内有一个橡皮泥,现在橡皮泥是如何样的?(沉在水底。
)我们能不能想方法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起来。
桌子上老师预备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够借助这些材料让橡皮泥浮起来,假如你想到的方法用不到这些材料,没关系,汇报时把你的做法汇报给大伙儿,行不行?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方法最多。
(桌子上材料:塑料泡沫、塑料瓶子、木排、塑料瓶盖等)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辅导。
3、学生汇报:用什么方法使橡皮泥浮起来。
师:“能不能告诉大伙儿你们小组想到了几种方法?”(三种、四种、五种)师:“能不能把你们的方法演示一下?”学生演示方法:①把橡皮泥放在泡沫上,能够浮在水面上。
②把橡皮泥放在瓶子里,瓶子能够浮在水面上。
③把橡皮泥放在瓶盖上,瓶盖能够浮在水面上。
④把橡皮泥捏扁、捏平,成小船状,能够浮在水面上。
师:“有没有和他们想的不一样的?”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课前有几种方法没有想到,你们真是聪慧呀!刚才老师发觉,同学们想到的这么多方法中,有好几种方法是橡皮泥借助其他物体才浮起来,是不是如此?你们发觉这些物体都有什么特点?”生:“专门轻,能在水里浮起来。
”生:“有的材料中有空气。
苏教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3)
(苏教版)3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程标准: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4.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5.愿意合作与交流。
6.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二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式:1.能够运用多种方式,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三学习成果:预计孩子能够:1.运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3.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4.在玩潜艇和“鸡蛋浮上来”的实验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四学习成果评价(一)概念发展1.不能运用多种方式,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2.能够运用一种方式,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3.能够运用多种方式,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并能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如语言.文字等)将观察到现象表述出来。
(二)探究能力:1.不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不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2.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知道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漂浮物。
五教学准备:1.水、橡皮泥、铝箔、垫圈或硬币、记录表。
2.筷子或吸管、细铁丝、线、针或牙签、塑料泡沫。
3.小潜艇。
4.盐、水、鸡蛋或土豆块。
2019年6月27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设计《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难点: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教学准备:1、水、水槽、橡皮泥、玻璃片、玻璃碗、铁片、盐、烧杯、纸杯、塑料泡沫、乒乓球、小碟子、玻璃棒、生鸡蛋。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魔术导入,激发兴趣,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刘谦图片。
2、师出示两杯水,一个鸡蛋,老师把鸡蛋放在水里,它会怎样?3、学生猜测并且互相交流(有说“沉”的,也有说“浮”的)4、教师做出魔术师表演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将鸡蛋放入准备好的饱和盐水中,此时鸡蛋竟然浮在水面上。
5、这是怎么回事呢?任何魔术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课题)二、以活动展开,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一)探究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小组讨论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2、学生汇报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1)把橡皮泥捏成碗、船等形状,使橡皮泥的体积变大;(2)借助一些提供的漂浮物。
4、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5、学生实践探究。
6、引导学生交流、反馈探究的结果。
教师小结: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都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7、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运用此方法改变物体沉浮的例子。
8、课件展示轮船、竹筏、救生圈、游泳圈等图片,引导欣赏。
(二)探究潜水艇的秘密1、提问:有什么东西既能浮在水面上又能沉入水底?课件出示潜水艇谜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准备一杯盐水、一杯清水以及两块土豆。
师: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出示两杯水,然后拿出两块土豆,放入杯中)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一个杯子里是沉的,一个杯子里是浮的。
生2:左边杯子里的土豆沉在水里,右边杯子里的土豆浮起来了。
问:看到这种现象,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为什么那个土豆是浮的呢?
生2:为什么一个土豆沉了,一个土豆却浮着呢?
生3:我想知道一样的土豆,为什么会有的沉,有的浮呢?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板书课题)
二、研究橡皮泥的沉浮: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
一块玻璃放入水中,它沉在水底,可是玻璃做的碟子却能浮在水面上;一块铁片放入水中,它会沉在水底,然后钢铁做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老师这儿有一块橡皮泥,如果我将它放入水中,它是沉还是浮呢?
生:沉
教师演示,橡皮泥沉入水中。
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使本来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师: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将你们设计的方案写出来。
生讨论后开始举手。
生1:我们可以将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试试。
生2:我们认为做成碟子的形状也行。
生3:我们觉得做成碗的形状肯定也行。
生4:做成盘子的形状。
生5:做成飞碟的形状一定也行。
师:这些方法行吗?那我们就一个个的来试一试,刚才有的同学说了把橡皮泥放在其他物体上能使他浮起来,我们现在就我们桌上已有的材料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使橡皮泥浮起来。
在做实验之前,先看一下要求(课件展示要求)
生:好啊!(学生很兴奋,并跃跃欲试)
师:浮起来了吗?(浮起来了)那是同学们想的方法好,借助了其他物体使橡皮泥浮了起来,那这种方法我们应该叫什么啊?(板书:借助漂浮物)漂浮物都很轻,漂浮物越大,装的东西越多。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另一个方法我们还没试呢,现在就试一试,在做实验之前,先看一下要求(课件展示要求)看谁的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如果你的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就试试看你的橡皮能承载几颗铁钉?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学生开始活动,努力地将橡皮泥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教师在活动中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
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将自己做好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大多数都能浮在水面),并开始小心地往上面放铁钉。
教师提醒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情况作好记录。
又过了几分钟,学生基本完成了活动任务。
师:大家的橡皮泥能浮在水面吗?
生:能!(很开心地回答)
(教师提醒学生整理好活动用品)
师:选一位代表将本小组的活动情况向大家作个汇报吧?
生1:我们小组把橡皮泥做成船形,结果有四个人的橡皮泥浮在了水面,一个人的橡皮泥没能浮在水面。
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第一块装了四颗钉子,第二块装了两颗钉子,第三块装了五颗钉子,第四块装了两颗钉子。
生2:我们小组把橡皮泥做成成盘子形,结果五个人的橡皮泥都浮起来了,第一块装了三颗钉子,第二块装了六颗钉子,第三块装了四颗钉子,第四块装了两颗钉子,第五块装了三颗钉子。
师:还有比他们装得更多的吗?
生3:我们小组把橡皮泥做成碟子形,最多的装了八颗钉子。
生4:我们小组最多的装了九颗钉子。
师:真厉害呀!那大家想过怎样才能让橡皮泥装更多的铁钉吗?
生1:我觉得,要是把橡皮泥捏的好一点就能装更多的钉子。
生2:我认为,把橡皮泥捏得越薄装的钉子就越多。
生3:不对,捏得太薄了,钉子放上去就破了,一下子就沉了。
生4:我觉得,要将底部捏得大一点,边沿向上捏一点,不要让水进去,就能装更多的钉子。
生5:还有,将两边要捏得一样厚,让重量均匀,不然的话就很容易翻,就装不了多少钉子了。
师:(表扬学生的表现)刚才我们用自己的巧手,通过把橡皮泥捏成一定的形状,不仅让橡皮泥浮在了水面,还能装那么多的钉子。
这种办法,我们应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板书“改变形状”)
三、探究潜水艇的秘密:
师: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不需要改变形状也能从水里浮上水面,老师就知道有一个物体本领可大啦!它在水里想浮就浮,想沉就沉,(大屏幕展示潜水艇图片)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师:是啊,潜水艇是能沉能浮,而且它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形状,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这儿就有一个小潜水艇模型(出示潜水艇模型),我们可以从上面的透明部分看到,潜水艇的里面是有一
定的空间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橡皮囊,通过这根皮管子往里面充气。
如果我们将它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呢?
教师演示潜水艇沉浮的过程,学生很专注地看着,并情不自禁地小声嘀咕着:沉下去了!噫!又浮起来了!还冒泡泡呢!
师:看大家的神情,就知道都很想玩。
学生喜形于色,教师掀开事先盖在桌子上的报纸,露出排列整齐的潜水艇沉浮实验盒。
学生“哇”地叫出声来!
师:老师这儿有好多的潜水艇,我们可以尽情地玩玩,不过,在玩的过程中,(课件展示要求)要仔细观察它下沉和上浮的过程,想一想它为什么能沉能浮?并作好记录,一会儿像刚才一样,选派代表和全班同学交流,怎么样?(代表上台领潜水艇)让我们的小潜水艇下水吧!
各组学生领取实验盒,开始玩潜水艇。
教师巡视,在与学生一起玩潜水艇的过程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潜水艇在沉浮过程中的变化。
并让学生试着使潜水艇长时间沉在水底和长时间浮在水面。
师:现在大家明白潜水艇为什么能沉能浮了吗?(生回答能,教师提醒大家整理实验器材)那选一位代表将自己小组的活动情况跟大家说说吧。
生1:潜水艇里面是空的,如果里面进水了,潜水艇就沉了,如果里面没水了,潜水艇就浮起来了。
生2:潜水艇里面有空间,如果进了水,潜水艇就变重了,它就沉了,如果没有水,潜水艇就变轻了,它就浮起来了。
生3:如果往潜水艇里面打气,里面就没水了,潜水艇就浮起来了,如果往里面灌水,里面就没有空间了,潜水艇就沉下去了。
生2:当我们用橡皮囊往潜水艇里面灌气时,空气就将潜水艇里面的水挤出来了,里面的空间就大了,潜水艇就浮起来了,如果我们放开橡皮囊,水就进去了,潜水艇里面的空间就小了,潜水艇就沉下去了。
师:大家的表现真是棒极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课件)资料,真正的潜水艇就是这样的。
由此可见,要让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又是一个办法,那这个办法应该叫什么呢?(板书“改变自身重量”)
四、死海探密活动: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太好了!作为奖励,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讲死海的故事)大屏幕展示有关死海的课件,讲述死海含盐量大,以至于人在死海里会浮在水面上,不能被淹死的原理。
师:(拿出课前展示给学生的两杯让土豆沉浮的水)现在有谁能猜猜在课前,老师的两块土豆为什么会有沉有浮了吗?
生1:(指着土豆浮在水面的杯子)你那个杯子里放盐了。
生2:土豆浮着的杯子里放了盐,土豆沉下去的杯子里没放盐。
生:对!对!……
师:你怎么就知道我放盐了呢?盐在哪儿呢?
生1:一定是你让盐溶解了。
生2:是啊,肯定是你放入盐后搅拌了,盐就溶解了。
师:要不,你们自己去试一试?
生:好啊!
师:老师还是有点小小的要求,(展示要求)在试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认真观察,是不是加盐就能浮?加多少盐就能浮?作好记录,以便一会儿和大家交流哦!
师:生到教师处取好实验材料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师:同学们,大家的土豆浮起来了吗?(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教师让学生整理实验桌)选一位代表将自己小组的活动情况跟大家说说吧。
生1:我们往杯子里加了盐,土豆就浮起来。
生2:土豆一开始是沉的,我们加了好多盐,果子才浮起来。
生3:我们开始加了一勺盐,土豆还是沉的,加了两勺盐,土豆还是没浮起来了,直到加了五勺盐,土豆才浮起来。
生4:不对,老师,他们的盐一定有问题,我们加了三勺盐,土豆就浮起来了!
师:哦!那你们到前面来,将你们加盐的情况做给大家看看。
两学生上台,只见一个学生加盐时勺里的盐满满的,另一个学生每次却只有半勺。
生5:老师,我知道了,张诚加盐时,勺里的盐装得比李明的满,虽然他们加盐时,一个三勺,一个五勺,但他们加盐的总数其实应该差不多。
生:对!正是这样!
师:你们观察得真是细致,这正是科学研究最需要的好品质。
从刚才我们的实验中可以看出,要让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学生抢着说“加盐”)。
(板书“加盐”)
五、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开心极了!……
师:那你们有没有什么收获呀?
六、拓展:
想一想:渔民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群包围住,我们能用什么办法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