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

合集下载

执兽考试病理学必背考点

执兽考试病理学必背考点

执兽考试病理学必背考点
摘要:
一、病理学基本概念
- 定义: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 重要性:兽医诊断与治疗的基础
二、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
- 外界因素:感染、创伤、营养不良等
- 内部因素:遗传、免疫、代谢紊乱等
三、病理学常见表现
- 炎症:充血、渗出、增生等
- 肿瘤:良性、恶性、转移等
-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肾炎等
四、病理学诊断方法
- 临床检查:视、触、叩、听等
- 实验室检查:血液、组织、影像等
五、病理学防治策略
- 预防:疫苗接种、健康饲养等
- 治疗:药物、手术、化疗等
正文: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对于兽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如感染、创伤、营养不良
等,以及内部因素如遗传、免疫、代谢紊乱等。

病理学常见表现包括炎症、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炎症是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主要特征是充血、渗出、增生等。

肿瘤是另一种常见的病理表现,可分为良性、恶性和转移性。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等,也是病理学研究的重点。

病理学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检查主要包括视、触、叩、听等,以发现动物的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则包括血液、组织、影像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针对病理学表现,兽医可以采取多种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健康饲养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化疗等,以减轻疾病对动物的影响。

中职《动物病理》

中职《动物病理》

中职《动物病理》
《动物病理》是中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概论、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缺氧、组织细胞损伤与代偿修复、炎症、发热、黄疸、肿瘤、动物尸体剖检、主要器官病理等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能,以病理解剖及眼观病变为主。

该教材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内容兼具动物病理理论基础、实训指导及主要眼观病理变化图谱的多种功能。

各章备有学习目标、多种形式的复习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行自学和课外预习、复习及掌握学习要点。

学习《动物病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能,掌握病理解剖和眼观病变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畜牧兽医、兽医等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器官和组织病理学的学科。

它既涉及病理形态的剖析、动物的内部器官的区分,也涉及对动物的病变组织的检查,如肝脏、肺脏、肾脏等病理学的实地考察。

它是医学科学的辅助研究,也是动物医学的重要手段,在医药学以及动物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解剖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

解剖病理学是研究器官或组织结构形态及病理改变的学科,细胞病理学是研究胞内形态改变,过程的活动及其与病理病理的关系的学科;免疫病理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分子结构,发病机理和病症发展的学科;而分子病理学则专门研究病毒、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对细胞的损害。

动物病理学的目的在于探究器官与组织的病理改变,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解释和推测,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进而用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以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使动物健康。

动物病理实验室是动物病理学重要的研究地点,它主要包括病理制片室、病理涂片室、病理切片室、生理检查室以及病理病理技术室。

其中,病理制片室主要是将死亡的动物体移到此处,进行检查和检验,并将死亡原因确定,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报告;病理涂片室主要是为了取出组织细胞样本,以便进行放大和细胞形态学检查;病理切片室主要是为了将取出的组织样本以切片形式观察,所有这些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

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组织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物学和细胞学等多种形式。

解剖学研究包括解剖结构、体内机能和病理变化。

组织学研究细胞和组织病理的形态或病理改变,免疫学对于研究免疫反应的发生机理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病理学则着重于病变组织的形态和细胞变化。

病理生物学着重于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微生物对动物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细胞学则利用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状态。

以上是动物病理学的相关情况,动物病理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在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动物病理报告

大学动物病理报告

大学动物病理报告一、引言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病理机制和病理诊断等方面的学科。

本报告主要通过对一例动物病理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了解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病例描述本病例为一只2岁的雄性宠物狗,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

经过体检和相关检验,发现狗病情严重,因此进行了动物病理学的研究。

三、病理观察与分析1. 外观观察狗表现出精神萎靡、毛发蓬乱和体重下降的症状。

肉眼观察狗体表,发现毛发无光泽,呈现杂色,皮肤干燥,局部皮炎病变。

2. 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取材、固定、切片和染色的方式,将病理组织进行观察。

镜下观察,发现肾脏、肝脏和肺脏呈现病理性变化。

肾脏组织显示弥漫性肾小球硬化、间质水肿和肾小管坏死的现象。

肝脏组织显示大片坏死区域和严重胆管炎病变。

肺脏组织显示间质纤维化和肺泡壁增厚的病理表现。

3. 病因分析根据病理观察结果,结合病例描述,可以初步判断狗可能患有多种疾病,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以及肺部感染等。

四、病理诊断根据病因分析和病理观察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病理诊断:1.主要病变:肾小球硬化、间质水肿、肾小管坏死、肝坏死、胆管炎、肺间质纤维化、肺泡壁增厚等。

2.病因:可能表现为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和肺部感染。

五、治疗建议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狗的治疗提出以下建议:1.为狗提供适宜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加强护理和营养补充。

2.针对肝功能异常,可以考虑使用肝功能保护剂和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3.针对肾功能衰竭,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或肾脏移植等治疗方式。

4.针对肺部感染,可以注射抗生素和进行氧疗等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由兽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六、结论本病例通过动物病理学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病理诊断为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和肺部感染。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动物健康和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动物病理学名词解释

动物病理学名词解释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通过对动物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生理学和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动物病理学可以帮助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为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动物病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病理学名词,以及它们在疾病研究和诊断中的作用。

1. 病理学(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和机制的科学。

它包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和解释。

病理学分为一般病理学和专门病理学两个方面。

一般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共性和规律,而专门病理学则研究某一特定疾病或器官系统的病理变化。

2.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病理变化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动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出现的异常变化。

病理变化可以包括形态学、生理学和化学方面的改变。

通过观察和描述病理变化,可以帮助识别和诊断疾病。

3. 病理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病理诊断是通过对病理标本(组织、细胞等)的观察和分析,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类型。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4. 病理标本(Pathological Specimen)病理标本是指从患动物体内采集的组织、细胞等样本,用于病理学分析和诊断。

常见的病理标本包括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和尸检标本等。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检查和分析,可以了解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

5. 病理报告(Pathology Report)病理报告是病理学家对病理标本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后所撰写的文书。

病理报告通常包括标本来源、临床信息、镜下观察、病变描述、诊断结论等内容。

病理报告是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疾病性质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通过对疾病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和诊断疾病,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兽医病理学(详解)

兽医病理学(详解)

兽医病理学(Veterinary Pathology )绪 论一、兽医病理学的任务1.概念 兽医病理学( Veterinary 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分类:病理生理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解剖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分子遗传病理学、超微病理学、环境病理学等。

2.任务 揭示 本质 3.学习病理学的目的要求①掌握基本概念和病变 ②认识各器官和系统的常见病变 ③学会畜禽尸体剖检技术 ④了解畜禽常见病的病变特点 二、病理学的地位 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断三、内容 基础病理 症状病理 器官和系统病理 疾病病理①疾病论 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③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④炎症 ⑤肿瘤 ⑥症状病理学(发热、休克、败血症) ⑦器官系统病理学(肺炎、脑炎、肾炎) 四、研究方法1 大体观察 2组织学观察3细胞学观察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5超微结构观察6分子病理学①尸体剖检②动物实验③临床病理学研究五、学习方法①局部和整体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②运动与发展的观点③因果关系与对立统一 ④对动物疾病的第一手资料 ⑤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第一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学 一、疾病概念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降低。

二、疾病的特点1.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3.疾病是一个矛盾斗争过程。

4.生产力降低是疾病的一个标志。

三、疾病的分类 1.依据病因分类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等)侵入引起的 寄生虫病:寄生虫侵入感冒 是以上呼吸道粘膜发炎为主的症侯群。

风寒 流感病毒上呼吸道粘膜损伤 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食欲下降、精神沉郁 抗损伤 鼻塞充血、流鼻液、吞噬细胞吞噬增强、喷嚏排毒因素和环普通病:一般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内、外、产、胃肠炎、骨折)2.依据病程长短分类依病程长短可将疾病分为最急性病、急性病、亚急性病、慢性病四种。

动物病理学AnimalPathology

动物病理学AnimalPathology

第一节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又称免疫损伤或过敏反应,是 指一定条件下,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 机体时引起异常的剧烈反应。
一、变态反应分类
(一)Ⅰ型变态反应 定义:一种本来是无害的异种蛋白(致 敏原),进入动物机体时不表现异常反应,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同样的异种蛋白再次进 入机体时,则动物可迅速出现激烈反应,又 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 1、分类 (1)局部过敏反应 (2)过敏性休克
第十四章 免疫病理
概述 免疫是机体识别异己和排除异己的全部生理过程。 免疫反应包括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1、抵抗感染 2、自身稳定 3、监视作用 通过免疫应答可以排斥或消灭异物,但这种作用 表现过强或过弱,或不协调时,均会引起有害的病 理过程。 由于有害的免疫应答而引起临床症候所导致的疾 病就叫做免疫性疾病。
(四)Ⅳ型变态反应
1、定义:本型变态反应是由致敏的T淋巴 细胞及其产物引起反应的结果。 特征:发生反应慢,病灶中出现以单核细 胞为主的局部细胞侵润。
(四)Ⅳ型变态反应
2、发生机理 抗原 动物 T淋巴细胞致敏 释放生 炎症 激活炎性细胞 物活性物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 此型变态反应临床上应用于:结核菌素试验 检查结核病,鼻疽菌素试验检查马鼻疽。
三、T细胞与B细胞混合性免疫缺陷
常发于阿拉伯马驹,属致命性遗传病。 临床特点:腹泻、肺炎,发病早,死亡也 早。抗生素治疗无效。
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RS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
一、概念 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称为 自身免疫。 动物的自身免疫病可分为器官特异性 自身免疫病和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
(一)Ⅰ型变态反应
2、发生机理(与免疫球蛋白IgE过多有关) 抗原 动物 特异性IgE 附着于肥大细胞、 碱性粒细胞(使其致敏) 同样抗原再次进入 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动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动物病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动物疾病的预防B. 动物疾病的治疗C. 动物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D. 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病理学研究的内容?A. 动物疾病的宏观变化B. 动物疾病的微观变化C. 动物疾病的遗传学D. 动物疾病的社会影响答案:D3.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一词来源于哪个词?A. PathologyB. PathogenC. PathwayD. Patient答案:A二、填空题1. 动物病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病因;发病机制2. 动物病理学中的病理变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宏观变化;微观变化3. 动物病理学研究的疾病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传染病;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三、简答题1. 简述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答案:动物病理学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确定疾病的病因,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评估疾病对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2. 描述动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中的组织学检查。

答案:组织学检查是动物病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识别病变类型和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依据。

四、论述题1. 论述动物病理学与兽医临床学的关系。

答案:动物病理学与兽医临床学密切相关。

病理学为临床学提供疾病的理论基础,帮助兽医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过程。

临床学则为病理学提供实际病例,促进病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动物疾病诊治技术的发展。

2. 分析动物病理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

答案:动物病理学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体现在:通过研究动物疾病,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通过病理学研究,可以评估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动物病理学还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兽医病理学课程概述

兽医病理学课程概述

兽医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的基础学科,主要涉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兽医病理学课程进行概述。

一、兽医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兽医病理学作为病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

了解兽医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学科。

二、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疾病的定义、分类、发生和发展、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其中,病理变化及其机制是兽医病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了解疾病本质和治疗原理的基础。

三、兽医病理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兽医病理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兽医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兽医病理学的教学要求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生和发展、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独立进行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团队意识:学生应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协作,共同解决动物疾病问题。

四、兽医病理学的教学方法兽医病理学的教学方法应以理论课、实验课、临床实习等为主要形式。

其中,理论课主要讲授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发生和发展、病理变化及其机制、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实验课主要进行实验操作和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疾病本质和治疗原理的理解;临床实习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兽医病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兽医病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未来,兽医病理学将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探索新型诊断和治疗技术,提高动物健康水平,保障人类食品安全。

《动物病理学》课件

《动物病理学》课件
采集动物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 了解动物体内代谢和器官功能状态。
整体动物实验
通过观察动物在受到疾病或损伤后的生理反应, 分析病理生理过程和器官功能的变化。
病理形态学研究方法
肉眼观察与大体解剖
01
通过观察动物的整体外观、器官大小、色泽、质地等,初步判
断疾病或损伤的性质。
组织学观察
02
利用显微镜对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分析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变化。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03
利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中的特定成分进行
染色和定位,以揭示其功能和变化。
常见动物疾病的病
04
理学特点
传染病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传染病疾病通常具有急性经过、全身性反应和病原体在体内 迅速繁殖等特点。
传染病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包括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和扩散, 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常见的传染病疾病包括病 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其病理学特点因病原体不 同而异。
基因组学在动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在动物疾病诊断 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动 物疾病,为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基因组学在动物疾病预防 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动物品种,提 高抗病性能和生产性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蛋白质组学在动物病理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动物疾病诊断中 的应用
疾病监测
动物病理学通过对动物群体的定期检查和监 测,能够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和传播趋势, 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提供时间上的优势 。
预警系统建立
基于病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建立动物疾病 预警系统,通过对历史病例数据的分析,预 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和疫情,提前做好应 对措施。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充血: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内血液含量比正常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2、梗死: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称为缺血。

由于动脉血流阻断,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3、萎缩: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4、坏死:在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是当局部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完全丧失时出现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

5、脂肪变性:是指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游离脂肪滴,简称脂变。

6、适应:是生物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

7、、再生:组织缺损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细胞分裂来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8、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而导致器官或组织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9、化生:是指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转变为另一组织的过程。

10、病理性钙化:在骨、牙以外的非骨组织内有钙盐沉着的现象,称为病理性钙化,包括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1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所导致的机能、代谢甚至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

12、肿瘤:机体在某些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发生质变而呈现异常增生的细胞群称为肿瘤。

13、呼吸性酸中毒:由于呼吸功能障碍,CO2排出困难,或因CO2吸入过多而使血浆H2CO3含量增高的病理过程。

14、代谢性酸中毒: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固定酸增多或碳酸氢钠丧失过多,使血浆NaHCO3原发性减少的病理过程。

15、积水:当浆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时称为积水。

16、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组织灌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并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结构损伤和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紊乱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7、增生:从致炎因素作用于组织而出现炎症过程开始,伴随着组织损伤、血管反应,即可见到炎区内细胞的增生现象。

增生过程往往成为炎症的主要表现。

兽医病理学基本概念

兽医病理学基本概念

兽医病理学基本概念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起因、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通过对疾病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水平的观察和研究,兽医病理学能够帮助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动物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兽医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病理学的定义、分类、病因和病理变化等内容。

一、病理学的定义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的科学。

它通过对异常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观察和研究,探讨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病理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学分为两个主要分支: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

病理解剖学主要研究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病理生理学则研究病变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探讨疾病对机体的病理生理影响。

二、病理学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病理学可分为一般病理学和特殊病理学。

一般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共同特点和普遍规律,如病因、病变和病理机制等;特殊病理学则研究某些特定疾病的病理特征和发展过程,如循环系统病理学、呼吸系统病理学等。

病理学还可按照疾病的表现形式分为结构病理学和功能病理学。

结构病理学研究病理变化的形态学特征,如病变的结构、形状等;功能病理学则研究病理变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如病理变化引起的功能障碍等。

三、病因的分类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根据病因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病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病因是指与机体自身有关的因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

这些因素可以导致机体发生功能上的异常或结构上的改变,从而引发疾病。

外源性病因是指与环境或病原体有关的因素,如感染、药物、化学物质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并引发疾病。

四、病理变化的基本过程病理变化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发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病理变化可分为一般性病理变化和特殊性病理变化。

一般性病理变化是指疾病过程中机体普遍发生的病理变化,如细胞增生、结构破坏、功能障碍等。

这些变化可以在很多不同类型的疾病中观察到。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
影响机体反应性的因素:种属、品种或品 系、个体、年龄、性别。
病理性物质沉着
病理性钙化 黄疸 含铁血黄素沉着 尿酸盐沉着(痛风)
尿酸盐沉着(痛风)
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 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内一些器 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
尿酸盐结晶易于沉着在关节间隙、腱鞘、 软骨、肾脏、输尿管及内脏器官的浆膜上。
而引起的出血。 渗出性出血:(漏出性出血)由于血管壁
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内皮细胞间隙和 损伤的血管基底膜漏出到血管外。
血液循环障碍
血栓:在活体的心脏活血管内血液发生凝 固。
栓塞:血液循环中出现不溶性的异常物质 随血流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血栓 性栓塞、空气性栓塞、脂肪性栓塞、组织 性栓塞、细菌性栓塞、寄生虫性栓塞)
轻度尿酸盐沉着可因原发病好转或饲料变 更而逐渐消失,但尿酸盐大量沉着常可引 起永久性病变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关 节痛风带来的运动障碍,肾脏的尿酸盐沉 着引起慢性肾炎,或因急性肾机能衰竭而 导致死亡。
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
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组织或器官血量增 多的现象,成为动脉性充血,也称主动性 充血(简称充血)。鲜红
肾脏的损害:维生素A缺乏,长期大量服用 磺胺、某些抗菌药物,以及某些中毒(食 盐、硫酸钠、碳酸氢钠)、某些疾病。
饲养管理不良和遗传因素:日粮配合不当、 缺水、长途运输、高温。
痛风的病理变化
解剖变化:
内脏型:肾脏肿大、色泽变淡,切面可见 尿酸盐沉积而形成的散在的白色小点。输 尿管扩张,管腔内充满白色石灰样沉淀物。 有时尿酸盐变得很坚固,呈结石状;有时 则呈撒粉样被覆于器官的表面。严重时体 腔浆膜面及心、肝、脾、肠系膜表面出现 灰白色粉末状尿酸盐沉着,量多时形成一 层白色薄膜覆盖在器官表面。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

动物病理学一、名词解释1.充血:指某器官或局部组织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两种。

P612.变质:指炎症局部细胞、组织发生变性或坏死的过程。

在变质部位,除有形态改变外,还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和功能障碍。

P1253.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为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

P424.淀粉样变性:简称淀粉样变,指淀粉样物质在某些器官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组织间隙沉着的一种病理过程。

P1005.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测定1L动物全血或血浆至PH为时,所用酸或碱的量。

P416.增生:指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引起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是在各种原因作用下细胞分裂增殖的结果,是细胞对增高了的功能需要的应答。

P1117.热限: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8.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的死亡过程,故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或基因调控的细胞自杀。

P1049.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又称为肿瘤抑制基因,是在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损害时提出的,是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潜在抑制癌变作用的基因。

P18810.病理性钙化:11.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机体实际的CO2分压、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糖HCO3- 的浓度。

P4112.凋亡小体:中后期凋亡细胞胞核逐渐碎裂成小片状,由核膜包裹胞体进一步凝缩,并从“发芽”根部或从胞膜深陷处断离下来大小不等的胞体片块形成凋亡小体。

P10513.败血症: 动物机体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后,如不能抵御微生物的侵袭,致使其迅速突破机体的防御系统,大量侵入血液并在内繁殖,在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作用下,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临床上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这种全身性病理过程称为败血症。

P16214.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的继续和终结,其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结缔组织的成熟过程。

动物病理学实践心得体会

动物病理学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动物病理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学科,是兽医科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兽医专业的学习中,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实践课程,我不仅加深了对动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的心得体会。

二、实践过程1. 实践内容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物解剖学:学习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正常动物的组织学特点。

(2)病理学实验:观察病变组织,学习病变的组织学、细胞学特点,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3)病理生理学实验:观察疾病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学习疾病的发生机制。

(4)病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2. 实践过程(1)认真听讲:在实践课程中,老师会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们要认真听讲,确保对实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2)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做好实验记录,包括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结果等,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3)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动手操作,熟悉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4)认真观察、分析:在观察病变组织时,要仔细观察病变的特点,分析病变的原因,提高自己的病理学思维。

三、实践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动物病理学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中,我们通过解剖动物、观察病变组织等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对于今后从事兽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病理学思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病变组织,培养了病理学思维。

这对于我们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疾病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动物病理学实践课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有助于我们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第一章 动物病理学概要

第一章 动物病理学概要

(一)尸体剖检(简称尸检,autopsy ) 即对动物尸体或对发病动物扑杀进行病理剖 检。通过剖检可观察病变,分析病变的相互关 系,确定诊断,查明死因。 剖检也可对一些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地方 病、寄生虫病等及时作出诊断,为防治工作提供 依据。 实验动物的疾病复制模型可通过不同阶段的 剖检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
组织制片技术是教学、医学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 个组成部分。
(三)活体组织检查 运用切除、穿刺、钳取等手术方法从 发病动物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 即用局部切取、细针吸取、钳取、搔刮和手术摘取等方 法,从患病动物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等。 优点:材料新鲜保持活组织状态,可以在疾病的各个阶段 取材。 缺点 : 不能在活动物身上任意取材 , 不能做全面系统的检 查,取材有局限性。 此方法在人医临床上是非常常用的病理诊断方法,尤 其是肿瘤病的诊断。在兽医临床上,国外也已应用很普遍, 国内也已开始应用。如在动物医院宠物的肿瘤病、皮肤 病.某些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还有在畜禽的某些群发病 诊断中 , 也可用活体组织检查法 , 如口蹄疫或水疱病的生 前诊断取水疱液作检查。对珍惜动物的疾病诊断(如大熊 猫等等),活体组织检查可能更具优势。
五、动物病理学发展简史与趋势 (一)动物病理学发展简史 (二)动物病理学发展趋势
(一) 动物病理学发展简史
病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是在人类探 索和认识自身及动物疾病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寓于医 学的发展之中。 在欧洲,以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 元前460~前377)提出的“液体病理学”和 Democritus(公元前470一前380)提出的“固体病理学”为 原始的病理学代表.它控制和影响了欧洲医学思想长达 2000年之久。 在我国,以《皇帝内经》为代表,它的“阴阳五行”学说 支配和影响了祖国医学2000多年。由于生产力和科学发展 水平所限,这些学说只不过是作者对患病机体的形态和机 能改变的观察、分析和总结,不可能阐明疾病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学第一单元动物病理学概论一、疾病的概念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在疾病过程中机体表现出各种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以及各种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

动物疾病包括以下基本特征:1、疾病是在正常生命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过程,与健康有质的区别;2、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3、任何疾病都是完整统一机体的反应,呈现一定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是疾病时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内在基础。

4、任何疾病都包括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与转化。

5、疾病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变化和一定的因果转化关系。

6、疾病时不仅动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减弱,而且其生产性能、特别是经济价值降低,这是动物疾病的重要特征。

二、疾病的经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分为潜伏期(隐蔽期)、前驱期、临床经过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终结期)四个基本阶段。

三、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过程的发展趋向和结局。

疾病的转归一般可分为完全康复(痊愈)、不完全康复和死亡三种形式。

四、引起疾病的原因大致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

疾病发生的外因包括: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包括温度、光能、放射能、电流、机械性因素、大气压、噪音等)、营养性因素。

疾病发生的内因包括: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反应性改变、遗传因素、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二单元组织与细胞损伤一、变性变性是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一般而言,变性是可复性改变。

变性可分为两大类:即细胞变性(常见的有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玻璃样变性等)和细胞间质的变性(有黏液样变性、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及纤维素样变性等)。

1、细胞肿胀是指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增大,胞浆内出现微细颗粒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细胞肿胀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也可见于皮肤和黏膜的被覆上皮细胞。

2、细胞肿胀的病理变化:发生细胞肿胀的器官眼观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被膜紧张,色泽变淡,混浊无光泽,质地脆软,切面隆起,切缘外翻。

根据显微镜下病变特点不同,细胞肿胀可分为颗粒变性(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体积肿大,胞浆内出现微细的淡红色颗粒)和空泡变性(也称为水泡变性、气球样变,其特征是变性细胞的胞浆内、胞核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泡,使细胞呈蜂窝状或网状。

)。

3、脂肪变性是细胞内脂肪代谢障碍时的形态表现。

其特点是细胞浆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在光镜下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浆内脂肪滴增多。

此种变性多发生于心、肝、肾。

4、轻度脂变时仅见器官色彩稍显黄色。

重度脂变时,器官体积肿大,边缘钝圆,表面光滑,质地松软易碎,切面微隆突,呈黄褐色或土黄色,组织结构模糊,触之有油腻感。

5、鸡脂肪肝综合征时,则肝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脂肪变性部分相互交织,形成红、黄相间的类似槟榔或肉豆蔻切面的花纹色彩,称之为槟榔肝。

6、心肌发生脂肪变性时,透过心内膜可见到乳头肌及肉柱的静脉血管周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色彩正常的心肌之间,呈红、黄相间的虎皮状斑纹,称之“虎斑心”。

如动物患恶性口蹄疫时。

7、脂肪浸润主要发生于心脏、胰腺、骨骼肌等组织内。

8、玻璃样变性可分为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血管壁玻璃样变性、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三种类型。

9、纤维素样变性又称纤维蛋白样变性,是发生于间质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病变特点是变性部位的组织结构逐渐消失,变为一堆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团块状无结构的物质,呈强嗜酸性红染,类似纤维素(纤维蛋白)。

其实为组织坏死的一种表现。

因而也称为纤维素样坏死或纤维蛋白样坏死。

10、淀粉样变性也称为淀粉样变或淀粉样物质沉积症。

是指在某些组织的网状纤维、血管壁或间质内出现淀粉样物质沉着的病变。

多发生于肝、脾、肾和淋巴结等器官。

二、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坏死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形态学改变,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1、引起坏死的常见原因有缺氧、生物性因素、免疫反应、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神经营养因素。

2、根据坏死组织的病变特点和机制,坏死组织的形态可分为凝固性坏死(干性坏死)、液化性坏死(湿性坏死)和坏疽三种类型。

3、坏死组织由于水分减少和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状,故称为凝固性坏死。

肉眼观察凝固性坏死组织肿胀,质地坚实干燥而无光泽,坏死区界限清晰,呈灰白或黄白色,周围常有暗红色的充血和出血带。

光镜下坏死组织仍保持原来的结构轮廓,但实质细胞的精细结构已消失,胞核完全崩解消失,或有部分核碎片残留,胞浆崩解融合为一片淡红色、均质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

凝固性坏死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贫血性梗死(常见于心、脾、肾等器官)、干酪样坏死(见于结核病、鼻疽)、蜡样坏死(见于动物的白肌病)。

4、坏死组织因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分解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性坏死。

常见于富含水分和脂质的组织如脑组织或,或蛋白分解酶丰富(如胰腺)的组织。

化脓性炎灶或脓肿均为液化性坏死。

5、继发有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影响的大块坏死而呈现灰褐色或黑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

坏疽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干性坏疽常见于缺血性坏死、冻伤等,多继发于肢体、耳壳、尾尖等水分容易蒸发的体表部位。

坏疽组织干燥、皱缩,质硬、呈灰黑色。

坏疽区与健康组织间有一条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带。

湿性坏疽(多发于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动脉受阻同时伴有淤血水肿的体表组织坏死)。

表现坏疽区呈污灰色,暗绿色或黑色的糊粥状,有恶臭。

气性坏疽(如阉割、战伤等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

表现坏死区呈蜂窝状,按压时有捻发音。

局部组织呈污秽的棕黑色或表绿色,并肿胀。

6、机体处理坏死组织的方式有:反应性炎症、溶解吸收、腐离脱落、机化和包囊形成、钙化等。

7、皮肤、黏膜处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称为糜烂;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

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称为窦道。

8、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物的过程称为机化;周围新生的肉芽组织将坏死组织包裹起来,称为包囊形成。

第三单元病理性物质沉着一、病理性钙化1、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态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病理性钙化可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迁徙)性钙化两种类型。

2、营养不良性钙化简称为钙化,是继发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和病理产物中的异常钙盐沉积。

3、宰后常见牛和马肝脏表面形成大量钙化的寄生虫小结节,此种病变常称之为“沙粒肝”。

4、一般来说,营养不良性钙化是机体的一种防御适应性反应,它可使坏死组织或病理产物在不能完全吸收时变成稳定的固体物质。

如结核病灶的钙化。

二、黄疸黄疸是由于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全身皮肤、巩膜和黏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

1、根据引起黄疸的原因可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多见于中毒、血液寄生虫病、溶血性传染病、新生仔畜溶血病)、肝性黄疸(又称实质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三种类型。

三、含铁血黄素沉着是指含铁血黄素在正常不见含铁血黄素的组织中出现和组织中含铁血黄素过多聚积的现象。

含铁血黄素沉着的器官和组织,除颜色变黄外,还常出现结节和硬化等病变。

四、尿酸盐沉着,即痛风,是指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液中尿酸增高,并伴有尿酸盐(钠)结晶沉着在体内一些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

痛风可发生于人类及多种动物,但以家禽尤其是鸡最为多见。

尿酸盐结晶易于沉着在关节间隙、腱鞘、软骨、肾脏、输尿管及内脏器官的浆膜上。

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关节、肾脏或其他组织内尿酸盐结晶沉着而引起相应器官组织的损伤,痛风结石形成等。

痛风可能由蛋白质特别是核蛋白的摄入过多、肾脏损害、饲养管理不良和遗传因素等引起。

根据尿酸盐在体内沉着的部位,痛风可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有时这两型可以同时发生。

五、在空腔器官或排泄管、分泌管内,体液中的有机成分或无机盐类由溶解状态变成石砾样的固体物质的过程,称为结石形成。

形成的固体物称为结石。

结石形成是组织营养不良和盐类代谢障碍的综合结果。

结石形成一般都与局部炎症有关。

结石多发生于胃、肠、膀胱、胆囊、胆管、肾盂及胰腺排泄管。

第四单元细胞、组织的适应与修复一、适应组织器官的适应从形态结构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增生、萎缩、肥大及化生。

1、增生是指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并常伴发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的病理过程。

依其发生原因不同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种类型。

2、萎缩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因其组成细胞的体积缩小和数量减少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依其原因不同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种。

依发生原因和萎缩的范围不同,可将其分为全身性萎缩(多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化道疾病、严重消耗性疾病)和局部性萎缩。

3、肥大组织、器官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致整个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称为肥大。

依其发生原因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又可分为真性肥大和假性肥大。

真性肥大时实质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伴有机能增强;假性肥大时间质增生,机能却降低。

)4、化生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和功能上转变成另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多发生在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

二、再生机体细胞或组织损伤或死亡后,由邻近健康的组织细胞分裂增殖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通常再生是为了替代丧失的细胞。

1、根据再生原因不同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2、根据再生的组织特性,将再生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

当再生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原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再生。

若损伤的组织不是由结构、功能完全相同的组织来修复,而是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来替代,最后形成疤痕,其结构与机能和原来组织不同,称为不完全再生。

此种再生常见于损伤的范围过大或损伤的组织再生能力较弱。

3、影响再生的因素:主要包括动物的年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动物的营养状态,内分泌系统的状态,组织受损伤的程度、范围和性质,以及受损组织本身的再生能力等。

4、机体内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再生能力:上皮组织(特别是皮肤、黏膜和浆膜的被覆上皮)、结缔组织、神经纤维、骨组织等再生能力较强;肌组织、软骨组织再生能力较弱;神经细胞无再生能力。

三、创伤愈合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都是以炎症和组织再生为基础,其基本形式是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上皮再生。

1、肉芽组织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所形成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结缔组织,称为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作用(1)抗御感染,保护创面,清除坏死物;(2)机化或包裹血凝块、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3)填补创口或修复其它缺损。

2、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包括动物的年龄;动物的营养状态;局部血液供应状态;创内是否有细菌感染、血块和坏死组织存在;组织损伤程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