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课程设计封面
钢结构加劲肋版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钢框架工作平台设计姓名:班级:学号:建筑工程系一、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籍1、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参考书籍(1)沈祖炎等. 钢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毛德培. 钢结构,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3)陈绍藩. 钢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李星荣等.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二、设计资料某厂一操作平台,平台尺寸16.000×18.000m,标高2.50m (第一组),平台布置图如图1所示。
该平台位于室内,楼面板采用压花钢板,平台活载按4.0kN/m2考虑。
设计中仅考虑竖向荷载和活载作用。
三、设计内容要求(1)板的设计(板的选择、强度验算、挠度验算)(2)选一跨次梁设计(截面设计、强度验算、刚度验算)(3)选一跨主梁设计(截面设计、强度验算、刚度验算)(4)柱的设计(截面设计、整体稳定性验算)(5)节点设计(主梁与柱的连接、主次梁的连接)(6)计算说明书,包括(1)~(5)部分内容(7)绘制平台梁柱平面布置图、柱与主次梁截面图、2个主梁与柱连接节点详图(边柱和中柱)、2个次梁与主梁连接节点详图(边梁、中间梁)、设计说明。
(A2图纸一张)四、设计过程1.板的设计(1)板的选择选用8mm厚的压纹钢板,钢材牌号为Q235,其自重为66.8kg/m2。
课程设计作业展板封面
课程设计作业展板封面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程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了解课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知识迁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升观察、分析、推理、总结等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练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沟通,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知识对社会的重要性,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基础,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所在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适当引导。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提高课堂互动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安排如下:1. 知识点梳理:依据教材章节,涵盖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 教材章节:第一章“学科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章“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三章“重要公式及其应用”2. 实践操作: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践项目: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实验探究等3.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知识迁移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 案例主题: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生活实例等4. 课堂讨论:围绕课程主题,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观察、分析、推理、总结等能力。
中南大学计算机基础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设计报告[1]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实践)设计报告1.任务内容网页的主题为印象山城——本溪。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 旧名“本溪湖”, 这里矿藏丰富, 被誉为“地质博物馆”, 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
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
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
由于近几年国家重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本溪开始实施棚户区改造、绿化带的修建等, 使这个老工业城市又焕发新的光彩, 这是靠全本溪人民的共同努力。
截至2010年末, 本溪已完全年850亿元GDP的总量, 人均5.5万, 增长16.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5亿元, 增长27.4%。
本溪县8000人口的高官镇, 以一镇之力单独创造了43.2亿的GDP 量值, 人均52.3万, 相当于深圳市人均GDP的五倍。
1.网页主要从本溪简介、本溪气候、人文历史、自然资源、旅游五个方面介绍本溪,Powerpoint则是主要从本溪简介、历史风韵、旅游信息三方面简要介绍。
2.设计的步骤①网页制作介绍本溪的城市风貌、人文历史、旅游信息, 它含有大量的图片, 故主页设计应包含“简介”、“本溪气候”、“自然资源”、“历史沿革”、“旅游信息”“风光展现”、“PPT欣赏”等字样, 每项均可制成单独的网页(由于时间关系, 仅完成其中几项), 每个单独的网页上部分应相同, 方便网页间切换。
②主页以城市的整体风貌为背景, 标题为山城印象——本溪, 左侧为目录,主页正中设有以本溪城市风貌为主题的Flash(自己制作)。
左侧的目录点击相应的文字就会弹出相对应的网页介绍。
③幻灯片制作3.幻灯片采用总分结构, 第一页设计为总标题“枫叶之都——本溪”。
第二页为总起目录页, 列出“地理位置”、“历史风韵”、“旅游风向标”。
每项均设超链接到其单独介绍的新幻灯片中。
各幻灯片以文字为主, 穿插相应图片, 分别插入层并设计动作效果, 方便演示, 应用演示模板到全部幻灯片, 添加动作按钮, 动作按钮可回到第二页总目录处, 以许嵩的宿敌为幻灯片音乐。
中南大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建筑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姓名:班级:学号:一、设计目的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掌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3、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4、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板、梁的配筋计算;6、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结构的有关构造要求;7、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8、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如附图所示。
1、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载大小详见“六附图”;2、楼面为水磨石地面(包括10mm面层和20mm厚水泥砂浆打底),其自重标准值为m2;板底及梁用15mm厚混合砂浆抹面,其自重标准值为20kN/m3;3、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钢筋除梁主筋采用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300MPa)y 外,其余均采用HPB3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270MPa),钢筋混凝土容重标y准值为25kN/m3。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进行楼盖梁板系统结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一本,楼盖结构施工图(一号图)一张;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1、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2)设计任务书(3)目录(4)正文,包括:①本梁板结构系统布置的优缺点评述;②板厚及梁系截面尺寸的确定;③板、梁计算简图;④荷载计算;⑤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⑥配筋计算;⑦构造要求。
(5)设计体会(6)参考文献(7)封底2、对图纸的要求楼盖结构施工图应包括下列内容:(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和板的配筋图楼盖结构平面布置要注明定位轴线尺寸和编号,板、梁、柱等构件要进行定位尺寸标注和编号;板的配筋图可绘于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并注明板的厚度;板的配筋可采用分离式或弯起式,钢筋(包括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和其它构造钢筋)要编号,同一编号的钢筋至少有一根钢筋要注明直径、间距及截断或弯起位置;可以利用对称性只画四分之一楼面。
中南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晶闸管整流)
3.2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3.3闸管电路对电网及系统功率因数的影响
四、整流电路原理及设计
4.1整流元件的选择
4.2电流定额(INVT)的计算
五、触发电路的选择、原理及设计
5.1相控触发芯片的选择
5.2相控触发工作原理及电路原理图
六、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元器件的选择
6.1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6. 2保护电路元器件的选择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任课老师:杨建老师
课题名称:单相双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反电势、电阻负载)
设计者:程壹涛
班级:电气试验1301
学号:**********
时间:2015-12-05
一、课题选择
1.1课题名称
1.2设计条件
1.3任务要求
二、方案设计
2.1原理框图
三、主电路原理设计
3.1主电路中各元件参数的计算
结构比较简单。一方面是方便我们对设计电路中变压器型号。
中南大学机械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南大学机械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如CAD软件、力学分析软件等;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机械设计方案。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图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机械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实践动力;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工程伦理,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勤奋的学习态度,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机械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涵盖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教材第一章内容为基础,重点讲解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流程。
2. 机械制图与CAD软件应用:结合教材第二章,教授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以及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二维和三维绘图技能。
3. 材料力学性质与选用:依据教材第三章,介绍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教授如何根据设计需求选用合适材料。
4. 机械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以教材第四章为参考,运用力学分析软件,教授学生进行机械结构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5. 机械零件设计:依据教材第五章,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零件的能力。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轨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轨道结构、轨道几何和轨道力学的核心知识。
2. 掌握轨道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轨道线路设计、轨道结构设计和轨道设施设计。
3. 了解国内外轨道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理解轨道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轨道线路设计和轨道结构设计。
2. 能够分析轨道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能够运用轨道工程软件进行基本的设计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轨道工程事业的热爱,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本课程针对中南大学轨道工程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要求,制定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轨道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价值观,为我国轨道工程事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轨道工程概述- 轨道工程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轨道工程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和地位2. 轨道结构设计- 轨道结构类型及特点- 轨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轨道结构设计实例分析3. 轨道线路设计- 轨道线路设计基本原理- 轨道线路平面设计- 轨道线路纵断面设计4. 轨道力学- 轨道力学基本理论- 轨道车辆动力学- 轨道结构力学分析5. 轨道设施设计- 轨道信号与通信系统- 轨道供电系统- 轨道车站与枢纽设计6. 轨道工程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轨道工程案例- 案例分析方法和技巧- 轨道工程发展趋势及前景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上六个部分,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和进度,组织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与内容相对应,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轨道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课程设计封面
课课程设计封面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学科的历史发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内容。
2.第二部分: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学科的研究方法、技术应用等内容。
3.第三部分: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包括学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中南大学C++课程设计
中南⼤学C++课程设计中南⼤学⼆○⼀⼆~⼆○⼀三学年第⼆学期信息科学与⼯程学院计算机与程序设计语⾔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与程序设计语⾔C++班级:电⽓信息2012级1207班学号:0909120703姓名:黎毅刚指导教师:向遥⼆○⼀三年七⽉⽬录⼀.需求分析⼆.程序结构三.算法分析四.运⾏结果五.学之⼼得六.程序源码⼀.需求分析(⼀)⼩型学⽣成绩管理系统1、需要处理的基础数据学⽣基本信息:如班级、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宿舍号码、电话号码等。
学⽣选修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综合成绩、学分、重修否等。
2、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的录⼊:如录⼊学⽣的基本信息,以及该学⽣选修课程的基本信息;数据的修改:如修改指定学号、或者指定姓名的学⽣信息,或者修改其选修课程信息;数据的插⼊:插⼊某个学⽣信息;数据的查询:如按学号查询、按姓名查询等;数据的删除:如删除指定学号、或者指定姓名的学⽣及其选修课程信息;平均成绩的计算:计算每个学⽣各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并按平均成绩从⾼到低的次序输出学⽣信息;⼆.程序结构(1)程序框图(2)功能模块的划分与功能实现⼀.输⼊学⽣信息利⽤友元函数:friend void Input(Stu stud[ ])可以实现,学⽣基本信息和课程信息的录⼊的功能,并且能够能够将信息保存到student.dat⽂件中。
⼆.浏览统计信息利⽤友元函数:friend void Statistic(Stu stud[ ])可以实现,浏览学⽣的基本信息和平均分数信息的功能三.查询学⽣信息利⽤友元函数:friend void Lookup(Stu stud[ ])可以实现,分别按学号和姓名两种⽅式来查询信息的功能。
四.修改学⽣信息利⽤友元函数:friend void Modify(Stu stud[ ])可以实现,分别按学号和姓名两种⽅式来修改信息的功能,修改后的信息可以保存进⽂件中。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分组版)
北京邮电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一.需求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人工管理的缺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提供一个电子化的课程设计管理平台。
为了更好地管理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文档,我们开发一个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管理系统。
教师和学生可以应用该系统实现如下功能:(1)添加学生信息;(2)删除学生信息;(3)显示学生信息;(4)查找学生信息;(5)修改学生信息;(3)算法分析。
三.设计分析1.各函数的功能和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的相关功能由对应的函数来实现。
Student Management工程使用了一个头文件两个源文件,在inform.h头文件中对工程的变量和函数进行了声明,主要的变量包括name,id,sex,number,phonenumber,主要的函数包括insert(添加函数) del (删除函数)find(查找函数)modify(修改函数)。
在stu.cpp中对这些函数进行的定义,在main.cpp中实现了工程中要求实现的对学生信息的操作。
2.实现的过程(1)利用带头结点的链表记录数据,同态分配存储空间,在头结点后插入记录。
(2)从头结点的后继结点开始查找要删除的学生记录的学号,找到后释放相应的存储空间,完成记录的删除。
(3)从头结点的后继结点开始查找要修改的学生记录的学号,找到该结点后重新输入该学的姓名和成绩,完成修改记录的操作。
(4)先学生记录的个数,然后从第一个学生记录开始,对所有的学生成绩求和,然后求平均值,完成对学生求平均成绩的操作。
(5)通过主函数调用其他函数,完成学生管理系统的全部操作。
3. 工程的的结构图如下4. 工程中的分工:工程的inform.h头文件有何奇峰完成,main.cpp源文件有梁伟完成,stu.cpp中的del(删除函数)以及modify(修改函数)的定义有何奇峰完成,insert(增加学生信息函数)和find(函数)的定义和编写有梁伟完成,其中的get(输入指令的函数)以及界面的循环油两人共同讨论编写。
中南大学c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中南大学C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等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控制结构和函数,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3. 了解数组、指针和字符串的基本操作,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4. 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能够读写文件,存储和获取数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问题分析和程序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编写规范、高效、可读性强的代码,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3. 提高学生调试程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协作学习的技巧;4.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和分享;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编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遵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中南大学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为核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其有全面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2. 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讲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定义、赋值和常量的概念。
教材章节:第二章3. 运算符与表达式:介绍C语言的运算符及其优先级,学会编写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教材章节:第三章4. 控制结构:讲解顺序结构、分支结构(if语句和switch语句)和循环结构(for、while、do-while循环)的使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函数:介绍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和返回值,学会模块化编程。
教材章节:第五章6. 数组、指针和字符串:讲解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指针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字符串的存储和操作。
中南大学c++课程设计
}
4 操作方法
main函数do-while循环,选择相应的数字进入相应的函数运行相应功能
5 制作模块
主要负责制作添加功能,查找功能及Equipment类和Date类。
添加功能通过if 函数确定适当位置输入相应信息进行添加。
查找功能通过if函数搜索全部程序直至找到相符的设备。
Equipment类录入相关设备信息。
Date类录入设备日期信息,在Equipment中会调用。
6 试验结果
7 设计体会
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体会了c++的语言特点,进一步掌握了类的试用方法,并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同时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组里同学通力合作,大家合理分工,认真而有效率地完成了自己的部分,并最终完成了本组的设计课题。
2014年C++课程设计任务书(新)
2014年C++课程设计任务书(新)中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实践)任务书、设计报告(C++程序设计)题目简单计算器学生姓名李珍勤指导教师李大扬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无机非金属材料1302班学生学号0302130224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2014年06 月26 日简单计算器的制作摘要:MFC,calculator,加减乘除关键词:计算器1 计算器开发设计思想(1)实验目的:模仿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计算器,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体系设计:(2)程序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正确输入数据,能实现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能进行简单三角运算,运算结果能正确显示,可以清楚数据等。
(3)设计思路:(4)先在Visual C++ 6.0中建立一个MFC工程文件,名为calculator.(5)在对话框中添加适当的编辑框、按钮、静态文件、复选框和单选框(6)设计按钮,并修改其相应的ID与Caption.(7)选择和设置各控件的单击鼠标事件。
(8)为编辑框添加double类型的关联变量m_edit1.(9)在calculatorDlg.h中添加math.h头文件,然后添加public 成员。
(10)打开calculatorDlg.cpp文件,在构造函数中,进行成员初始化和完善各控件的响应函数代码。
(11)计算器程序,实现简单的计算功能。
2 计算器源代码及系统设计介绍添加的public成员:result=result*10+1;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2() //按钮“2”{//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2;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3() //按钮“3”{//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3;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4() //按钮“4”{//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4;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5() //按钮“5”{//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5;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6() //按钮“6”{//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6;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7() //按钮“7”{//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7;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8() //按钮“8”{//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8;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9() //按钮“9”{//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9;m_edit1=result;append=0;}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zero() //按钮“0”{//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if(append==1)result=0;result=result*10+0;m_edit1=result;append=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equal() //按钮“=”{//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switch(sort){case 1:result=result+tempvalue;break;case 2:result=tempvalue-result;break;case 3:result=result*tempvalue;break;case 4:result=tempvalue/result;break;}m_edit1=result;sort=0;append=1;}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clean() //按钮“C”{//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tempvalue=0;result=0;m_edit1=0.0;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plus() //按钮“+”{//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sort=1;tempvalue=result;m_edit1=0;append=1;}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minus() //按钮“-”{//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sort=2;tempvalue=result;m_edit1=0;append=1;}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multi() //按钮“*”{//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sort=3;tempvalue=result;m_edit1=0;append=1;}void CCalculatorDlg::OnBUTTONdiv() //按钮“/”{//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sort=4;tempvalue=result;m_edit1=0;append=1;}void CCalculatorDlg::OnRadio1() //按钮“Sin”{//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m_edit1=sin(result);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Radio2() //按钮“Cos”{//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m_edit1=cos(result);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Radio3() //按钮“Tan”{//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m_edit1=tan(result);UpdateData(FALSE);}void CCalculatorDlg::OnRadio4() //按钮“Log10”{//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m_edit1=log10(result);UpdateData(FALSE);}简单计算器:运行测试:3 计算器开发体会A. 在做上面那个简单计算器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很少,而且差不多都是些很小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B. 刚开始不知道如何设置响应事件,如何把这些小程序连接形成一个系统。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班级:交建1305班姓名:王俊杰学号:0403130526规范规定:钻(挖)孔灌注的摩擦桩中心距不得小于2.5倍成孔直径,所以取:承台尺寸:7.0m×5.0m×2.0m。
(1)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为1.0m。
(2)桩身及承台混凝土用20号,其受压弹性模量E h =2.6×104Mpa。
(3)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所示:图 1 平面布置图2、荷载情况(1)上部为等跨25m的预应力梁桥,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上纵桥向荷载为:恒载及一孔活载时:∑N=6103.4KN ∑H=310.25KN (制动力及风力)∑M=4123.6KN(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矩)恒载及二孔活载时∑N=6503.24KN(2)桩(直径 1.0m )自重每延米为 78.11154)0.1(2=⨯⨯=πq KN/m(已扣除浮力)(3) 故,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力为: ∑N=6103.4+(7.0×5.0×2.0×25)=7853.4 KN∑H=310.25KN∑M=4123.6+310.25×2.0=4744.1KN •M恒载及二孔活载时:∑N=6503.24+(7.0×5.0×2.0×25)=8253.24KN(4)则拟定桩基础采用冲抓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
二、 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初步反算桩的长度,设该桩埋入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3,则:N h =[P]=21U ∑i i l τ +λm 0 A{[σ0]+K 2γ2(h 3-3)}当两跨活载时:N h =424.8253 + (38.5-35.2) ×11.78 +21×11.78h (kN)=2102.18 + 5.89h (kN)计算[P]时取以下数据:桩的设计桩径为1.0m ,冲抓锥成孔直径为1.15m ,U=π×1.15=3.61m ,A=π×1.02/4=0.785㎡ , λ=0.70 , m 0=0.8 , K 2=6.0 ,[σ0]=550kpa Υ2=7.2812)]5.322.35([12)5.325.40(-+⨯--+⨯-h h=hh++3.5126.63 (kN/㎡)(已扣除浮力)τ1=30kpa , τ2=110kpa[P]=21×3.61×[2.7×30 + (h-2.7)×110] + 0.7×0.8×0.785×{550 + 6.0×hh++3.5126.63(h+3.3-3)} = N h = 2102.18 + 5.89h所以,则解一元二次方程得:h=9.99m 现取 h=10m ,桩底标高为25.20m ,桩的轴向承载力符合要求。
中南大学大三钢结构课程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题目:钢框架工作平台设计指导教师:宋力姓名:费瑞振专业:土木0713班学号: 12010713042010年7月8日一、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籍1、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参考书籍(1)沈祖炎等. 钢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毛德培. 钢结构,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3)陈绍藩. 钢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李星荣等.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二、设计资料某厂一操作平台,平台尺寸16.000×12.000m,标高3.00m。
平台梁柱布置图如图1所示。
该平台位于室内,楼面板采用压花钢板,平台活载按3.0kN/m2考虑。
设计中仅考虑竖向荷载和活载作用。
三、设计计算 1、选择合适的钢板由于次梁可以看作是两端铰接的,作用于次梁的荷载可看作两侧的楼面荷载以及楼面板自重共同作用,选择钢板的厚度为14mm ,铺板宜用花纹钢板,由于钢板的区格长、宽之比为b/a=4/2=2≤2,按四边简支板计算:楼面活载标准值:m KN q k /623=⨯=;楼面钢板自重标准值:m KN q m /2.22014.05.78=⨯⨯=单位板带上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m /kN 04.112.22.164.1q =⨯+⨯=楼板的荷载标准值:m KN q /2.82.26k =+=最大弯矩:2max M qa α=查表得: 2.11106.01017.0===γβα,,49.4204.111017.02max =⨯⨯=M KN ·m强度:MPa t 2155.114014.02.149.46M 6W M 22max max <=⨯⨯===γγσ 7.263007.25014.01006.222.81106.035434=<=⨯⨯⨯⨯==l Et a q k βυ 所以强度和挠度验算满足要求。
混凝土课程设计(中南大学)
一、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设计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两跨连续梁,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为g k =6.8kN/m (含自重),均布活载标准值q k =8.5kN/m ,在每跨三分点处截面还承受集中恒载标准值G k =50kN ,集中活载标准值Q k =65kN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Ψk =0.5,跨度、截面尺寸如图一所示。
混凝土采用C25,受力纵筋HRB335,箍筋HPB235级,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设计该梁。
要求:(1) 进行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并确定所需的纵筋、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
(2) 绘制抵抗弯矩图和弯矩包络图,并给出各根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3) 验算裂缝是否满足要求。
(4) 验算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解:1、设计计算数据设计尺寸 mm b 250=;mm h 700=;m l 60=;混凝土C25 2/7.16mm N f ck =;2/78.1mm N f tk =;2/9.11mm N f c =;2/27.1mm N f t =;55.0=b ξ; 0.11=α;8.01=β;mm c 25=;24/1080.2mm N E c ⨯=纵筋HRB335 2/300mm N f f y y ='=;25/100.2mm N E s ⨯= 箍筋HPB235 210=yv f 2/mm N2、荷载及内力计算跨度:mm b l l n o 600024024060001=+-=+= ()mm l bl l n n 60241202406000025.1025.0202=+-⨯=++= 取两者的较小者 mm l 60000= ① 恒载标准值计算m KN M k ⋅=⨯⨯+⨯⨯=736.83650222.068.6070.021 m KN M M K K ⋅==736.8312m KN M B ⋅-=⨯⨯-⨯⨯-=5.130650333.068.6125.0265KN.48V V 15KN .92V V 15KN .9250333.168.6625.065.4850667.068.6375.0A C B B -=-==-=-=⨯-⨯⨯-==⨯+⨯⨯=左右左B A V KN V② 活载满布时内力计算48KN.62V V 52KN .118V V 52.11865333.165.8625.048.6265667.065.8375.012.168665333.065.8125.00.1080.108665222.065.8070.0A C B B 21221-=-==-=-=⨯-⨯⨯-==⨯+⨯⨯=⋅-=⨯⨯-⨯⨯-=⋅==⋅=⨯⨯+⨯⨯=左右左KN V KN V m KN M mKN M M m KN M B A B K K K③ 仅左跨作用活载时内力计算068KN.1465167.065.8063.0V 068KN .1465167.065.8063.0V 568KN .10465167.165.8563.0432.7665833.065.8437.0408.84665167.065.8063.0136.28796.1373131796.137665278.065.8096.0C B 21221=⨯+⨯⨯==⨯+⨯⨯=-=⨯-⨯⨯-==⨯+⨯⨯=⋅-=⨯⨯-⨯⨯-=⋅-=⨯-=-=⋅=⨯⨯+⨯⨯=右左B A B K K K V KN V m KN M mKN M M m KN M④ 仅右跨作用活载时内力计算mKN ⋅=⋅-=796.137M m 136KN .28M 2K 1K432KN.76V 568KN .104V 068KN .14068.14408.84C B -==-=-=⋅-=右左B A B V KN V m KN M3、内力组合求最不礼荷载及控制截面 ⑴ ①+②852KN.145V V 508KN .276V V 508KN .2764.152.1182.115.92852.1454.148.622.165.48968.3914.113.1682.15.130683.251683.2514.11082.1736.83A C B B 121-=-==-=-=⨯-⨯-==⨯+⨯=⋅-=⨯-⨯-=⋅==⋅=⨯+⨯=左右左B A B V KNV mKN M mKN M M m KN M⑵ ①+③685KN.384.1068.142.165.48V 275KN .1304.1068.142.115.92V 975KN .2564.1568.1042.115.92385.1654.1432.762.165.48771.2744.1408.842.15.130M KN 093.614.1136.282.1736.83M m 398KN .2934.1796.1372.1736.83M C B B 21-=⨯+⨯-==⨯+⨯=-=⨯-⨯-==⨯+⨯=⋅-=⨯-⨯-=⋅=⨯-⨯=⋅=⨯+⨯=右左B A V KN V m KN m⑶ ①+④KNKN KN V KNV mKN M m KN M m M B A B 385.1654.1432.762.165.48V 975.2564.1568.1042.115.92V 275.1304.1068.142.115.92685.384.1068.142.165.48771.2744.1408.842.15.130398.2934.1796.1372.1736.83093KN .614.1136.282.1736.83C B 21-=⨯-⨯-==⨯+⨯=-=⨯-⨯-==⨯+⨯-=⋅-=⨯-⨯-=⋅=⨯+⨯=⋅=⨯-⨯=右左剪力和弯矩包络图如下:剪力图弯矩图由图可知剪力的控制截面在A、B、C支座截面,弯矩的控制截面在1、2、B截面处。
中南大学钢结构课程设计---精品管理资料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钢框架主次梁设计姓名:班级:学号:一、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籍1、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参考书籍(1)沈祖炎等。
钢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毛德培. 钢结构,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3)陈绍藩。
钢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李星荣等。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二、设计构件某多层图书馆二楼书库楼面结构布置图如图,结构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02kN mm(双号),其中12班竖向梁跨度取值:学号1~10为8m、kN mm(单号)、5。
02学号11~20为10m;学号21~为12m;其中13班水平向梁跨度取值:学号1~10为9m、学号11~20为11m;学号21~为13m;。
楼面板为120mm厚单向实心钢筋混凝土板,荷载传力途径为:楼面板-次梁-主梁-柱-基础。
设计中仅考虑竖向荷载和活载作用,框架梁按连续梁计算,次梁按简支梁计算。
其中框架柱为焊接H型钢,截面尺寸为H600×300×12×18,层高3。
5m。
三、设计内容要求(1)设计次梁截面CL-1(热轧H型钢)。
(2)设计框架主梁截面KL—1(焊接工字钢).(3)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框架柱连接节点,要求采用焊缝连接,短梁段长度一般为0.9~1.2m. (4)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梁体工地拼接节点,要求采用高强螺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