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1)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14.古诗二首(教案)

苏教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14.古诗二首(教案)

14.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 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游园不值》。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哲理意趣,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游园不值》。

教学准备图片、挂图及有关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1.自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绝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古木/阴中//系短篷,小扣/柴扉//久不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

春色/满园//关不住,沾衣/欲湿//杏花雨,一枝/红杏//出墙来。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复习学古诗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第一步:释诗题;第二步:知诗人;第三步:明诗意;第四步:悟诗情,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课堂交流。

1.释诗题: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2.知诗人: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柴门。

屐齿.鞋印,脚印。

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读,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读,;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亡,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材分析:这两首描写的都是寒山秋天景色的古诗,诗人被那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陶醉,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学生非常喜欢背诵古诗,对《山行》《枫桥夜泊》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这两首诗。

但学生对古诗中的词义及内容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构想: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两首诗在认读生字词的基础上里理解重点词语,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山行》学生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1、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3、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二、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三、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径""飘"2、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3、指名读课文。

4、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四、理解诗句。

1、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1为什么称为"寒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3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2、读第二句。

1理解"白云生处"。

2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3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3、读第三行诗。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_第四单元第13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1.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 描述的景象,注意运用积累的词语。 2.我会组词语。
紫( 紫色 )
疑( 疑问 )
尺(尺子)
绝(绝句)
返回
返回
三年级语文·下 【苏教版】
13. 古 诗第 一 两课 时 首
导入 作者 自学 字词 听读 感知 小结 作业 封底
1.我们背诵过许多古诗,李白、杜甫可 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你会背诵他们写 的哪首诗?最好不要重复。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 白游泾县桃花潭, 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一个“挂”字把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 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的壮观景 象就表现出来了,我们仿佛听见了震耳欲 聋的声响,看到了一泻千里的水流。
为什么瀑布让作者产生了“银河落 九天”的感觉?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 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当作者看到凌空而出的瀑布,从陡峭的岩 壁喷涌飞泻,那种壮观的景象使他产生了 怎样的想象?
返回
1.学会生字“紫、尺、疑、绝”、多音字 “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反复朗诵古诗,抓住重点字展开想象,感受 古诗描绘的生动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 描绘的景象,初步感知诗句“动静结合、形 象比拟、夸张渲染、虚实结合”的用词之妙。
返回
吴 含 窗 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wú
hán
chuāng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三年级语文教案)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案)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案科:语文授课年级:三年设计人:陈慧丽章节名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计划学时2学习内容分析《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且都是写景的,均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杜牧的《山行》是《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让我们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作者张继夜晚小船停泊在姑苏城外,因为无法入睡而把看到的、听到的景象描绘了出来。

诗前半句重点写看到的景色,后半句重点写听到的景色。

通过这些景色来反衬作者内心的愁。

学习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地诵读、想象、交流理解诗句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解决措施:反复诵读、想象、交流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语文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语文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一、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明白得诗句意思,并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其中一首诗描述的景象。

3、抓住关键词,明白得诗歌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培育酷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词,明白得诗歌意境教学预备:课件教学时刻:一课时教学进程:一、导语揭题,激发爱好教师语言:同窗们,俺们明白唐朝有两位闻名诗人,一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名那么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

李白、杜甫的诗歌艺术达到了唐朝诗歌的顶峰,后人赞扬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今天,教师带来了他俩的写景诗各一首,想学吗?有信心学好吗?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一、一读,读通读顺要求:读四遍,前两遍读准四个生字及一个多音字“行”,认清“疑”的字形;后两遍读对停顿。

检查自读情形。

⑴指名读诗,正音⑵指名读诗,指导正确停顿二、再读,读懂词意⑴自由读诗,依照注释用自身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出示注释:《望庐山瀑布》①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俺国名山之一。

②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显现出紫色。

④银河:又称天河。

前人指银河系组成的带状星群。

⑤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绝句》①.黄鹂:黄莺。

②.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③.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终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④.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因此说长江万里船。

⑵交流诗意,朗诵古诗⑶教师范读,指导方式教师语言:读诗词文章,要明白得作者,要明白得作品,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俺在念书时有一个小窍门,确实是把自身当做作者,欢乐着作者的欢乐,悲伤着作者的悲伤,然后通过朗诵的声调、节拍等表达自身的情感。

三、想象画面,体味意境,体味语言(一)三读,想象画面,体味意境一、现在此刻,你确实是李白,你确实是杜甫,轻声读诗,发挥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二、交流3、再读古诗,注意重音,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读品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读品味)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读品味)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一首诗描述的景象。

理解诗歌内容,受到社会的熏陶,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一首诗描述的景象。

理解诗歌内容,受到社会的熏陶,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诗人,读中解题1、课件逐一出示提示语。

学生根据词语提示,猜诗人。

提示语:盛唐诗人浪漫主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仙“床前明月光……”2、利用以上提示语组成一段话,简介“李白”。

李白(701—762),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被称为“诗仙”。

3、根据课前准备,补充介绍“李白”。

例如:生平简介、文学成就、主要作品、名言佳句等。

在资料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吟诵积累过的李白诗句。

4、过渡:在《李太白全集》中有一首七言绝句在众多诗作中雄视古今,独占鳌头。

(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5、自读诗题,你觉得诗题中哪一个字或者词语应该读出重音?预设:生1:朗读时,强调“望”字。

理由一:因为“望”写出了作者到庐山的目的。

教师适时补充:此诗不是单纯地写“瀑布”,而是写“望瀑布”时所见、所听、所感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理由二:“望”是远看的意思。

“望”清楚地说明诗人是站在离瀑布很远的山下看到这般景色的。

教师适时补充“望”字点明了作者的观察视角。

生2:朗读时,强调“庐山瀑布”,尤其强调“瀑布”二字。

因为这首诗重点描写的就是庐山瀑布。

6、生利用投影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与“庐山瀑布”有关的旅游照片和图片,在教师的配乐中交流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感。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苏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两首苏教版

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学生通过“自问自探”,能够根据诗意想象出初夏荷池的美景和小孩学垂钓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诗句语言的通俗、自然、清新,体会诗人抓住细节描写,展现儿童天真无邪可爱形象的写作特点。

4.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荷池美景和稚子学垂钓的形态,体会诗人抓住细节描写的方法。

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导入:现在已是初夏,路过一个小池塘,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荷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出示自主学习目标:(1)自主查工具书,了解诗的作者等相关文学常识。

(2)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学习《池上》中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2)联系词语意思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巡视点拨、自主学习1. 自主学习古诗,找出自己学习这首诗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

总结学生的回答,那么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呢?是怎么写的呢?2.你理解了哪些词语?3. 齐读诗句。

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总结:这首诗描写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

三、引导探究、小组交流探究问题:1.课文是一首古诗,读一读,想一想:诗句中写到了什么?2. 对于这首古诗,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

(想一想,课文怎么写出小娃的天真无邪的?)四、质疑问难、展示汇报(一)学习前两行——小娃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诗句,联系词语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3课《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

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

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教师点拨)围绕:烟:指云雾。

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

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古诗两首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古诗两首
课时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课堂变化处理及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预习自学《咏柳》
1.读古诗,读通读顺
①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
教学
方法

手段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使






贺知章的《咏柳》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彩画,着墨不多,却意境鲜明,耐人寻味。这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柳树的婀娜多姿,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由衷的赞叹,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诗人运用新奇的想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生动的比喻,形象说明了柳树之所以美好动人的原因,同时继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6)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7)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8)总是春——都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名师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名师教案

《古诗二首》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理解关键词,借助插图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关键词,借助插图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你们谁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呢?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我们很多人喜欢在春天里来一次春游,来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瞧!这是我收集的几张照片。

春天的公园美丽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预设:花团锦簇繁花似锦柳绿花红五彩缤纷五彩斑斓……2.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要是诗人到这里估计要做一首表现春天的诗歌了。

东风来时花满园,且随诗人赏奇观。

你知道关于春天的诗歌吗?预设: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杜甫(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白居易(唐)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诗歌。

这首诗也是写一位诗人游园的经历。

二、自由阅读,初感古诗在这次游园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地读一读。

1.读准字音: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出示字词)2.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3.指导书写:屐扉(出示文字)屐:读音jī 木屐屐齿扉:读音fēi扉页柴扉三、细读品味,体会感情人们都说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为了了解这首古诗背后的故事,老师今天就教你几招学习古诗的方法:(出示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晓诗意。

3.入诗境,悟诗情。

(一)知诗人,解诗题。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知诗人,解诗题。

(出示关键词)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

最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

最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

滁州西涧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4、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前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诗人的作品,他们的诗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种风格的诗——高雅闲淡。

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二、师范读《滁州西涧》,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呢?(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

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的色彩。

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2、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

(鸟鸣、潮急、舟横)急、3、分别对各个文眼进行分析。

鸟鸣——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

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等会儿再来分析。

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

这里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

春天桃花盛开时,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

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了晚上,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1

2.古诗二首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中的五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创设情境,理解“含”“泊”“怜”“鸣”等字以及“东吴”“幽草”等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学生齐声回答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齐读课题)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讲解课题、背景: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

这一首诗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763年,唐王朝的叛乱被平息之后,重返成都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

朝叛乱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百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

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全班齐读古诗。

4、课件出示需要注意读音和写法的词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5、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呀?(1)指名朗读(2)课件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自由练习朗读。

6、学生自学古诗,小组讨论,探究古诗的大意。

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古诗两首修订栏:(课型:新授设计: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鹭”等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绝、岭、吴、怜、野”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色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2.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

3.了解“绝句”: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绝句有两种,一行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一行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它是一首——(七言绝句)。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2.学生初读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读啊?3.指名读、齐读。

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二、记忆字形,感知古诗:(一)自由读诗:1.(出示带拼音的古诗)一分钟的时间,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

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要想把诗读好,是有绝招的,想学么?那老师就把绝招传授给你们。

(二)认识生字。

1.带拼音读生字:小老师带读。

2.去拼音认生字:个别读。

3.请学生说一说容易读错的字?或者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4.同桌互读,读错的相互纠正。

5.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6.认写“绝”“岭”“吴”字:7.指导书写“窗”。

8.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读好节奏。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境(一)理解画面:(1)学习一、二句: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呢?(柳树……)冬天也有柳树呀?怎么知道这不是冬天的柳树呢?3.你是从颜色看出来的。

苏教版语文3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苏教版语文3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歌不同的旋律与优美的意境。

2、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2、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教学准备: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课件或是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

在学生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二、初读1、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

引导学生初读诗句,也可以让课前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指读。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阅读、识字经验,抓住重点字进行正音和识记,如:“紫”应读“平舌音”、“川”应读“翘舌音”;“瀑”由“三点水”加熟字“暴”组成、“炉”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们要生火炉取暖。

”的方法记忆等,教育要充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识记字的情况。

4、同伴练读诗句,争取背诵。

三、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炉、烟、流、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

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进行示范书写。

其他的字学生对照课本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

(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取多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

四、研读1、自学诗句。

借助工具书和图画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

交流自学中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全班交流。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古诗两首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编号:1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学会生字。

2、通过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口述诗句描绘的情景。

3、借助语言材料,感受田园春光的美好和农村生活情趣,激发热爱自然,珍惜同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进程:一、复习。

1、背诵《村居》。

2、说说诗意。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题目是什么意思,小组内讨论三、自学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指名读诗并正音。

2、逐句边读边想:哪些词的意思自己理解了,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分别做上记号。

3、分小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评议1、指名读。

说说读的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2、交流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3、谁能说说句子的意思?4、看图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五、深化理解1、轻声读全诗,想想诗人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2、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中就无处可寻了呢?3、读了这首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4、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5、指导朗读,背诵。

六、自读全诗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布置作业课后拓展练习。

1、朗读,背诵。

2、根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暮春图,涂上颜色,比比谁画得最好。

板书设计:村居草长莺飞儿童散学醉春烟杨柳拂堤早春竞放纸鸢(景)(人)宿新市徐公店篱笆稀疏小路深长黄蝶飞舞儿童急走树头花落叶未成阴融入菜花无处寻觅景人静动。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2.故诗二首(教案)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2.故诗二首(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2.故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

但是,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03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

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

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1、指导背诵
出示轻重节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指导书写
紫:上宽下窄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壮美山河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次备课☆
分别指名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背诵。
齐读课题。
学生先自己背诵,再背诵给同桌听,最后在全班背诵。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教材类型:苏教国标版 所属学科: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课题:13、古诗两首
1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瀑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壮美山河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近景
窗含.西岭千秋
..雪,舒畅愉快
门泊.东吴万里
..船。

远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