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

合集下载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14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疟疾防治知识:罹患疟疾该怎么办?

疟疾防治知识:罹患疟疾该怎么办?

疟疾防治知识:罹患疟疾该怎么办?疟疾的感染源是疟原虫,热带和亚热带为其主要的流行地区,其中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

虽然2021年6月WHO宣布我国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的极大威胁,每年约有4000余例境外输入性病例,输入来源主要为非洲,并且以恶性疟疾为主。

因此,疟疾仍是影响着我国人民健康以及生存质量的重要传染病。

了解疟疾的发病原因,症状,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加强人们对疟疾知识的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就向大家介绍关于疟疾的防治知识。

1.疟疾的发病机制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导致的,疟原虫一方面会对人体本身产生伤害,另一方面其还会导致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接着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出现。

比如如果疟原虫破坏了人体的红细胞,会使患者出现贫血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如果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脑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中,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如果血红蛋白以及抗原和抗体复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堵塞肾小球底膜并且引起急性免疫变态反应,会使患者患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2.疟疾的发病症状2.1普通型临床表现疟疾典型患者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患者会出现低热、身体无力、头痛、恶心等症状。

第一次发作的时侯,患者发热症状会由不规则转为有规律性的周期发作。

患者在整个典型发作期会经历六小时到九小时,但是在中间间歇期一般没有症状。

①发冷期:患者会突然怕冷并且出现剧烈的寒战,同时伴有嘴唇发紫发绀、皮肤发白等症状,患者脉搏也会速度加快,并伴有头痛、肌肉痛、身体无力、恶心想吐、腹部疼痛等。

患者在反复发作多次以后,发冷期可慢慢变长。

②发热期:发冷期过后,患者会停止寒战,紧接着会出现高热,面部发红、口渴,体温在大多数在39℃到40℃之间。

症状严重的时候,患者可出现精神错乱、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

③出汗期:发热期过后,患者会突然大量冒汗,紧接着体温会快速下降,虽然患者会感觉身体有些好转,但仍然会有觉得身体乏力,嗜睡。

2.2不典型的疟疾患者不典型的疟疾患者,大多数为年龄较小的儿童,年龄越小,不典型疟疾的患病率越高。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脾肿⼤、贫⾎以及脑、肝、肾、⼼、肠、胃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疟疾防治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疟疾的定义 是通过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酸痛等。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危及⽣命。

⼆、疟疾的诊断 在⾮洲、东南亚等境外⾼疟区,⼀旦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防⽌病情恶化。

⾃境外⾼疟区归国⼈员,应尽快到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疟原⾍检查。

⼀旦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护⼈员⾃⼰的外出史,便于医护⼈员排查疟疾。

三、疟疾的治疗 疟疾是⼀种可治愈的传染病,在治疗上已经有很多⾼效的抗疟药,只要病⼈积极配合,做到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早康复。

出现症状后及时就诊、早作诊断、规范⽤药是治疗疟疾的关键,否则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

四、疟疾的预防 预防疟疾最好的⽅法就是防⽌蚊⼦叮咬。

去⾮洲、东南亚等⾼疟区⼈员,⼀定要采取措施防⽌蚊⼦叮咬,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裤、涂抹驱蚊剂,睡觉时使⽤蚊帐,关好纱门、纱窗,室内⽤蚊⾹薰蚊或灭蚊药喷洒。

另外,要随⾝携带抗疟药,以防境外医疗条件较差获取抗疟药困难时应急之⽤。

五、防疟疾的健康⾏为 (1)要做好个⼈防护,在户外可穿适当的⾐物,如长袖、长裤;暴露⽪肤可涂抹驱避剂。

(2)做好家庭防护,可使⽤蚊帐、纱门、纱窗,睡前在卧室喷洒灭蚊药。

(3)在疟区当地群众⽤菊酯类灭蚊药浸泡蚊帐有良好效果。

(4)赴疟疾⾼度流⾏区⼯作、学习和⽣活,请携带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和蚊帐、驱蚊剂等防护品。

(5)回国⼊境时,如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岸检验检疫⼈员申报,以便得到及时救治。

(6)回国后1个⽉内,如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告知医护⼈员⾃⼰的出国史,便于医护⼈员排查疟疾。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精选全文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疟疾的培训试题_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疟疾是虫媒传染病,一旦患上疟疾就很设计生命危险,为了更好的预防疟疾发生,进行疟疾知识培训很有必要的。

下文是疟疾的培训试题,欢迎阅读!1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A.12小时C.48小时B.36-48小时D.72小时2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A.12小时B.36-48小时C.48小时D.72小时3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A.中华按蚊C.嗜人按蚊B.微小按蚊D.大劣按蚊4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的是()A.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C.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D.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5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A.温度B.雨水C.战争D.饮食习惯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3.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4.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

()6.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7.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8.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

()9.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

()10.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11.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12.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13.疟原虫的裂殖子通过蚊子传播给人。

()14.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

()15.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然后再寄生于红细胞内。

()1.疟疾俗称()A.感冒B.打摆子C.发烧D.腹泻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A.2种B.3种C.4种D.5种3.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A.弯曲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疟疾的管理被列入为()A.甲类传染病管理C.乙类传染病管理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D.丙类传染病管理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6.以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A.欧洲B.北美洲C.日本D.东南亚7.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A.蚊子叮咬B.吸入飞沫C.苍蝇污染食物D.性交8.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A.配子体B.子孢子C.合子D.裂殖子9.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A.配子体B.子孢子C.合子D.裂殖子10.疟原虫生活史中有几类增殖()A.1B.2C.3D.411.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A.肌肉细胞C.脑细胞内B.消化道内D.红细胞内12.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A.12小时B.36-48小时C.48小时D.72小时猜你感兴趣:1.关于灭蚊的手抄报2.夏天简单实用驱蚊小妙招3.清洁家园+灭蚊防病手抄报内容4.有哪些食材有驱蚊的作用。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一、概述: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脾寒”、“打摆子”,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二、流行病学: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

在安徽省的疟疾传播媒介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间疟三种。

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

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

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2.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点的即为疟疾:①血液中查检疟原虫;②临床症状典型;③抗疟药物治疗有效。

四、预防和控制: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

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

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

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

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

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若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

个人防护亦很重要,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避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1、病因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

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

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

在丘陵地区那么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

在**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屡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病症可较轻,甚至无病症。

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病症较重4、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

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于生态环境与媒介因素关系密切。

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

三日疟及卵形疟相对少见。

我国除云南和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

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在热带挤压社带那么不受季节限制。

二、分类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我国虽然四种疟原虫都存在,但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仅发现几例。

凶险型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

其他三种疟疾极少见到凶险型。

(1)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者。

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

(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为特点。

(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以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4)胃肠型:有明显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

本型是凶险型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一型。

三、临床表现出汗异常、肝肿大、脾肿大、发热冷热交替、血骨髓或痰涂片找到疟原虫、周期性畏寒发热出汗热退病症、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间歇性寒颤急性面容一般病症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疟疾防治基本知识

疟疾防治基本知识
支持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如补液、输血等,以 维持生命体征。
治疗药物与方案
青蒿素类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疟 原虫。
其他抗疟药
如氯喹、甲氟喹等也是常用的抗疟药物,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疟 疾。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疟原虫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 量、用药时间和联合用药等。
疟疾防治基本知识
• 疟疾概述 • 疟疾的流行与影响 • 疟疾的预防 •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 疟疾防治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01
疟疾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 虫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分类
疟疾分为恶性疟、间日疟、三日 疟和卵形疟四种类型,每种类型 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略有不同。
传播途径
国际合作与支持
全球基金支持
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等国际组织为疟疾防治提供 资金支持。
技术交流与合作
国际间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经验分享
分享成功经验,推动全球疟疾防治工作的开展。
未来防治策略与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研发
加大投入,研发新的抗疟药物,对抗药性疟 疾进行有效治疗。
了医疗成本。
经济发展
疟疾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由 于劳动力损失和生产力下降,导致 国家经济增长放缓。
教育影响
疟疾影响儿童健康,导致缺勤和学 习能力下降,对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03
疟疾的预防
控制传播途径
防蚊措施
使用蚊帐、驱蚊液、穿长袖长裤 等措施,避免被携带疟原虫的蚊
子叮咬。
环境改善
清理积水等蚊子孳生地,改善环 境卫生,减少蚊子数量。

2024年度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2024年度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我国流行现状
我国曾是疟疾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防治工作,我国疟疾发病率已显 著降低。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我国部分地区 仍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2024/3/24
5
疟疾危害与防控意义
2024/3/24
疟疾危害
疟疾可引起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 贫血、肝脾肿大甚至死亡。孕妇感染疟疾还可导致流产、早 产等严重后果。
2024/3/24
联合治疗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疟 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 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足量足疗程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 避免复发。
17
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2024/3/24
孕妇
首选青蒿素类药物,避 免使用奎宁等可能引起
胎儿畸形的药物。
儿童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 物剂量,注意监测药物
疗方法和药物使用。
疟疾现场工作技能
培训了学员如何进行疟疾的病例 调查、疫情处置、数据分析和报
告撰写等实用技能。
2024/3/24
2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2024/3/24
知识收获
01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疟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
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实践应用
02
学员们分享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所学知识的经验和成果,
形态结构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红细胞内发育阶段 ,可见环状体、大滋养体
生活史及繁殖过程
2024/3/24
生活史
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内发育阶段和在按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孢子增殖 阶段。
繁殖过程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口服总剂量青蒿琥酯和阿莫地喹各 12 片每日顿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喹片各 4 片,连服 3 日。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 320mg):
口服总剂量 8 片首剂 2 片,首剂后 6—8 小时、 24 小时、32 小时各服 2 片。
复方磷酸萘酚喹片(萘酚喹 50mg+青蒿素125mg) :
疟疾防治知识关于疟疾的八件事儿1.疟疾是种传染病 2.一共五种疟原虫 3.疟疾致病有周期 4.蚊子叮咬先别急
5.人人都能得疟疾 6.滴血检测可知悉 7.疟疾可防又可治 8.疟疾治癌莫稀奇
1.疟疾是种传染病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而传播的传染病。
传染源:外周血液中存在配子体的疟疾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
8.疟疾治癌莫稀奇
谣言:“以毒攻毒”“只打一针血”“已经成功了”
只是免疫疗法中的一种 疗法并非打针那么简单 仍然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感谢!
蒿甲醚肌注,首次剂量3.2 mg/kg ,之后每日1.6 mg/kg; 盐酸奎宁静脉输注,首剂20 mg/kg,之后每8小时输注20 mg/kg 体重。
直至患者可以口服药物,采用完整疗程的ACT治疗。
预防用药
根据任务区疟疾流行严重程度、药物副作用及抗药性情况,综合衡量风险确定是否 使用药物预防和预防药物选择。
无氯喹抗性地区:氯喹或ACT 氯喹抗性地区:ACT
间日疟和卵型疟根治:伯氨喹
A:Artemisinin-based C:Combination T:Therapy
*错误治疗*恶性疟的单药、特别是青蒿素类药物单药治疗
1)ACT方案
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青蒿琥酯 50mg+阿莫地喹 150mg):

疟疾知识

疟疾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上升趋势,在外地感染后回来发病,为此我们开展普及疟疾防治知识的卫生宣传活动,让大家知道疟疾的一些基本知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1.什么是疟疾?疟疾就是“打摆子”,是感染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

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

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

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2.疟疾的潜伏期有多长?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

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

抵抗力较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也较长。

3.哪些人群易感染疟疾?所有的人均可感染疟疾,而且可以重复感染。

到河谷地带劳作的人、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疟疾有什么发病特点?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

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

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年流行。

5.疟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发病早期常有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

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如畏寒、高热、大汗淋漓等,隔2或3日发作一次,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致人死亡。

6.怀疑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赶快找医生,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经过抗疟药物等综合治疗,一般均可痊愈。

7.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

疟疾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疟疾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疟疾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

预防
和控制疟疾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疟疾病毒感染防治
的知识:
1. 防蚊叮咬:使用蚊帐、蚊香和防蚊液等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
蚊子叮咬。

在傍晚和黎明时段,蚊虫活动最为频繁,所以在这个时
间段要特别注意保护措施。

2. 疫区旅行:如果你要前往疟疾疫区旅行,应在出发前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好预防措施。

这可能包括服用抗疟药物和
避免蚊子叮咬。

3. 避免滞留在草丛和水边:蚊子经常隐藏在草丛和水边,如果
可能的话,尽量避免长时间滞留在这些区域。

4. 及时就医: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疟疾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疟疾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5. 定期检查:如果你居住在疟疾疫区或长时间暴露在疟疾环境中,定期进行疟疾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感染,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以上是关于疟疾病毒感染防治的一些基本知识。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寻求及时治疗,我们可以降低感染疟疾的风险,并保护自己的健康。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疟疾
是由感染疟原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疾病,以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反复发作。

二、疟疾的分类
间日虐、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虐四种。

其中我国最常见的是间日虐和恶性疟。

三、症状
疟疾的主要症状有发冷、发热、出汗、全很酸疼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有说胡话、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歇,若不及时救治,有可能会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四、传播方式
疟疾的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进行传播的。

一般说来,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到14天。

五、疟疾分布地区
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区。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在云南、海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江苏、湖北等中部地区。

六、易感人群
所有的人均可感染疟疾,而且可以重复感染。

尤其是到河谷地带劳作的人、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学生宿舍
七、防护:防止蚊虫叮咬。

到野外时要穿长衣长裤,避免皮肤外露。

睡觉前挂蚊帐、点蚊香。

八、治疗: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

疟疾防治小知识

疟疾防治小知识

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感染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而传播。

疟疾主要流行在一些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贫穷国家。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疟疾,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孕妇,每年疟疾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疟疾的预防和治疗的小知识。

一、疟疾的预防预防疟疾的最好方法是避免被感染。

以下是一些预防疟疾的方法:1、避免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在计划旅行前,应先咨询医生,了解你所前往的地方是否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如果你前往疟疾流行地区,应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比如使用蚊帐、避免夜间外出等等。

2、使用防蚊喷雾和蚊香使用防蚊喷雾和蚊香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可能性。

在使用防蚊喷雾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并在必要时重复喷洒。

3、着装合适穿着合适的衣服也可以防止蚊子叮咬。

长袖长裤和浅色衣服可以减少蚊子的吸引力。

此外,使用防蚊衣物也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

4、接种疫苗疟疾疫苗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种疟疾疫苗(RTS,S/AS01)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投入使用。

这种疫苗是通过将疟原虫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与病毒载体结合而制成的。

在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疟原虫的抗体,从而提高了对疟疾的免疫力。

5、使用药物预防在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之前,医生可以开具药物来预防疟疾。

这些药物通常被称为抗疟药物,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青蒿素、氯喹和环喹啉等。

这些药物可以在疟原虫进入人体后,抑制疟原虫的繁殖,从而防止疟疾的发生。

抗疟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取决于疟疾流行地区的疟原虫品种、病情严重程度、旅行时间等因素。

在使用抗疟药物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注意饮食和饮水在疟疾高发地区,饮食和饮水也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

要选择饮用瓶装水或开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或河水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等。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疟疾防治这档子事儿,这可太重要啦!
你想想,疟疾就像个淘气的小妖怪,一旦缠上你,那可真够你受的!就
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吧,他之前不小心感染了疟疾,哎哟喂,那难受劲儿,又是发烧又是发冷,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头。

咱可得好好防着这个“小妖怪”,不能让它有可乘之机呀!
怎么防呢?首先得注意卫生,就像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重要。

要把周围
的环境打扫干净,别给蚊子滋生的机会。

蚊子可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媒介呀,就好比是疟疾“小妖怪”的交通工具!咱得把这些“交通工具”给破坏掉。

还有呀,夏天到了,别嫌麻烦,出门的时候喷点花露水、抹点风油精啥的。

晚上睡觉一定要挂好蚊帐,这蚊帐就像是你的保护罩,把蚊子都挡在外面。

你说要是没了这个保护罩,那蚊子不就随便咬你了嘛?
另外,要是你去一些疟疾高发的地区,那可得提前做好准备。

带上预防
的药物,不做无准备之仗,对吧?
总之,疟疾防治真的不能马虎。

咱们得重视起来,毕竟这关系到咱们自
己的身体健康呀!难道你不想健健康康的,每天都活力满满吗?所以呀,一定要把这些防治知识牢记在心,行动起来,别让疟疾这个“小妖怪”找上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防治教案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

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2000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作规律上分为“日作”、“间日作”与“三日作”。

然而,直到1880年法国人Laveran在疟疾病人血液中发现疟原虫;1897年英国人Ross发现蚊虫与传播疟疾的关系,它的真正病因才弄清楚。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

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

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一、病原学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P.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

我国以前二种为常见,三日疟原虫多见于受血病人,卵形疟仅发现几例。

各种脊椎动物(主要是禽类、鼠和猴猿类)的疟原虫有100多种,仅灵长类的疟原虫偶可感染人。

疟原虫的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即在人体内进行无性增殖(裂体增殖)和在蚊体内进行有性增殖与孢子增殖。

四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图疟原虫生活史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

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

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

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

恶性疟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无休眠期。

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stage)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初期似戒指状,红色的核点,兰色环状的胞浆,称为环状体即小滋养体。

环状体发育长大,胞浆可伸出不规则的伪足,以摄噬血红蛋白,此为阿米巴滋养体或大滋养体。

未被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正铁血红素颗粒蓄积在原浆内呈棕褐色,称为疟色素(malaria pigment)。

大滋养体继续发育,其核与原浆进行分裂,形成裂殖体(schizont)。

原虫种的不同裂殖体中裂殖子的数目也不一样,成熟后裂殖子数一般间日疟为12~24个,恶性疟为18~36个,三日疟和卵形疟为6~12个。

成熟的裂殖体破裂,裂殖子逸出,一部分再侵入正常红细胞,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

释出的疟色素也被吞噬。

经过细胞内3~5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进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无性分裂,而逐渐发育成为雌或雄配子体。

配子体在人体内可生存2~3个月,此期间如被雌性按蚊吸入胃内,则在蚊体内进行有性增殖。

(二)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雌性按蚊叮咬疟疾患者,雌、雄配子体进入蚊胃内,雄配子体的核很快分裂,并由胞浆向外伸出4~8条鞭毛状细丝,碰到雌配子体即进入,雌雄配子结合成为圆形的合子(zygote)。

合子很快变成能蠕动的合子(ookinete)。

它穿过胃壁,在胃壁外弹力纤维膜下发育成囊合子,囊内核和胞浆进行孢子增殖。

孢子囊成熟,内含上万个子孢子,囊破裂子孢子逸出,并进入唾液腺,待此按蚊叮人时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

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

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

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

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

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

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疟的有60余种。

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按蚊、麦赛按蚊、雷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传疟媒介按蚊。

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射器也可传播疟疾。

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疟疾普遍易感。

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高疟区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保护性IgG,但疟疾的免疫不但具有种和株的特异性,而且还有各发育期的特异性。

其抗原性还可连续变异,致宿主不能将疟原虫完全清除。

原虫持续存在,免疫反应也不断发生,这种情况称带虫免疫(premunition)或伴随免疫。

人群发病率因流行程度及机体状况而不同。

高疟区,成人发病率较低,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

婴儿血中胎儿血红蛋白不适于疟原虫发育,故先天疟疾和婴儿疟疾少见。

某些先天性因素,如地中海贫血、卵形红细胞血症、G—6—P脱氢酶缺乏者等对疟原虫有抗性。

血型因素,东非人为Duffy血型,西非人则多为FyFy型,Duffy血型抗原为间日疟原虫的入侵受体,所以西非黑人对间日疟不易感,而东非间日疟一直流行。

此外营养好的儿童发生重症疟疾者较瘦弱者多。

(四)流行特征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

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

一般北纬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

但实际北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

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疟散在发生。

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

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终年流行。

疟疾通常呈地区性流行。

然而,战争,灾荒,易感人群介入或新虫株导入,可造成大流行。

二、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

由于被寄生的肝细胞周围没有明显炎症反应,推测红外期不引起宿主临床症状。

从疟疾症状发作与疟原虫红内期成熟时间一致情况看,认为系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噬血红蛋白产生代谢产物及疟色素,当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随同裂殖子一起进入血流,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及其他有关症状。

不同种的原虫裂体增殖时间不一致,因而临床发作周期也不一致,一般间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一次,三日疟隔两天一次,恶性疟由于原虫发育不整齐,遂使发作不规律,且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疟疾的发作还与原虫的数量有关,导致发热所需每立方毫米血内最低原虫数目,称为发热阈值。

间日疟为10~500;恶性疟为500~1300;三日疟140。

变化幅度与个体的耐受力与免疫力有关。

新近研究认为子孢子侵入肝细胞是子孢子内的分泌物起动,并与肝细胞膜的位点特异粘附主动入侵的过程。

裂殖子钻入红细胞也是特异受体介导下完成。

机体为清除疟原虫,体液和细胞免疫均参于其过程。

尤其是巨噬细胞在疟原虫诱导下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TNF 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使吞噬疟原虫,吞噬过程中又促进释放活性氧,活性氧再杀灭疟原虫。

另一方面TNF及活性氧又引起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典型的临床症状。

凶险型疟疾的发病原理过去提出的栓塞说、炎症说、DIC说均属推测。

近年来的深入研究认为系寄生疟原虫的RBC与宿主、内脏血管内皮细胞特异粘附导致微血管床阻塞、组织缺氧,以及免疫活性细胞释放的TNF等细胞活素、活性氧共同作用,造成组织器官严重的病理损害。

病理变化疟疾的病理变化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所致。

在脾内大量吞噬细胞吞噬含原虫的红细胞、及被原虫破坏的红细胞碎片与疟色素,因而患者脾肿大,肿大的脾脏质硬、包膜厚;切面充血,马氏小体不明显。

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含疟原虫的红细胞及疟色素;反复发作者网状组织纤维化,因而病愈后脾肿不能缩小。

肝脏轻度肿大,肝细胞混浊肿胀与变性,小叶中心区尤甚。

Kupffer细胞大量增生,内含疟原虫及疟色素。

高疟区患者有脾脏巨大,血清IgM及疟疾抗体升高,但其疟原虫数不多,抗疟治疗有效,称此为热带巨脾综合症(Tropicalsplenomegaly syndrome)。

可能是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免疫反应。

贫血: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因虫种差异及疟原虫侵犯红细胞的类型不一而不同。

恶性疟原虫繁殖迅速,且侵犯不同年龄的红细胞,所以短期内即有10%的红细胞破坏。

因而贫血发生早而显著。

间日疟常侵犯网织红细胞,受染红细胞不超过2%,故贫血较轻。

三日疟原虫侵犯衰老的红细胞,破坏不超过1%,贫血常不显著。

事实上红细胞破坏的数量往往几倍于受染红细胞数,这可能是疟原虫的抗原成份沾染了正常红细胞,而导致机体免疫识别有关。

恶性疟疾时红细胞大量破坏,发生DIC,可出现溶血性黄疸。

凶险发作可致脑组织充血、水肿;大脑白质内散在出血点、充血;软脑膜显著充血水肿,重者沟回变浅。

显微镜下毛细血管充血,内含大量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及不含虫而聚集的红细胞。

还可见环形出血灶、Durcl肉芽肿、局灶性脱鞘和退行性病变。

其它器官如:骨髓、肾、胃肠、肺、心、肾上腺等亦有不同程度的吞噬细胞增生,并可见吞噬有含疟原虫的红细胞和疟色素,毛细血管内有含疟原虫的红细胞,甚者微血管阻塞,内皮脱落、变性坏死等。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

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

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

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

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

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

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

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一)间日疟(tertian malaria)多急起,复发者尤然。

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