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PPT(兰州商学院)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ppt 81页)

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ppt 81页)

Pric
Price
e Supply
Demand
Quantity
Quantity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差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各国设置在对外开
放口岸的海关,除对进出境的商品、运输工具实行监 管,稽征关税和代征法定的其它税费外,还承担着查 禁走私的艰巨任务 国家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监管出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贸易、关税等的国际机构 与组织,进行国际贸政策的演变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15~17世纪)
产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18世纪中叶)
(19世纪)
滞胀出现后 (70年代后)
资本主义经济恢 复和自由发展(
50-70年代)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20世纪初)
重商主义开始让位于自由贸易主义
18 世纪60 年代到19 世纪60 年代 , 欧美先进的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 革命,产业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 范些围国,家出经现济了 的近自由发代贸展意易突义破上了的国国家际的分 工和国际交换。代表商业资本的重 商主义开始让位于代表产业资本的 自由贸易主义。
国家的角色: 国家为国民生活中的慈父和有力的指导者,国 家可以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指导
保护期限: 30年为限
保护关税的运用: 从低到高 从高到低
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政策)
含义: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退的 垄断工业,保护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 垄断,并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 外市场实施进攻性的扩张
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
李斯特(List,1789-1846),德国著名经济学家 名句(1):生产力比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

国际贸易政策PPT参考课件

国际贸易政策PPT参考课件
国家可通过进口要素发展短线 产业,增加市场供应;可以通 过扩大出口推销长线产品,减 少库存积压。
2021/3/10
授课:XX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四) 增加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 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征 收关税作为增加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 的重要来源。
(五) 为政治、外交服务,促进政治 国目标和外交目标的实现。
2021/3/10
授课:XXX
18
三.关税的种类
(一) 按纳税对象划分
1. 进口税 是 进口国海关 对进口报关的商品
征收的关税。 大多数国家 对大多数 进口商品征
收进口税
2021/3/10
授课:XXX
19
2. 出口税
是出口国海关对出口报关的出口商品征 收的关税。
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大多 数出口商品 不征收出口税
只有 少数国家 对少数出口商品 征收 出口税
2021/3/10
授课:XXX
20
征收出口税的目的分别是:
(1)增加财政收入 (2)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原材料需求 (3)稳定出口商品的价格
(石油生产国、橡胶生产国) (4)防止跨国公司低价收购,保护国内 资源
2021/3/10
授课:XXX
21
3.过境税
2021/3/10
授课:XXX
25
(1)是联合国的决议,不是协议
(2)三个原则:普遍的、非互惠、非 (3)给惠国:29个国家 (4)普惠制方案15个,欧盟15个国家为一
个方案,各方案的内容不尽一致,主要
内容包括:受惠的国家,受惠的商品,保
护条款。
2021/3/10
授课:XXX
26
4. 特惠税(优惠税)

国际贸易政策PPT课件

国际贸易政策PPT课件
“三大自由” 货物进出自由:凡是合乎国际惯例的货物进出均畅通无
阻,免于海关常规监管。 投资自由:投资不会因国别差异带来行业限制与经营方
式限制 金融自由:主要包括外汇自由兑换,资金出入与转换自由
2021/3/7
CHENLI
10
“中国大葱”VS“日本汽车”
2021/3/7
CHENLI
11
• 2001年4月23日,日本政府以中国的大葱过 量出口冲击其国内产业为由,对主要来自中 国的大葱实施临时保障措施, 限制中国大葱 的进口。导致菜农积压大量大葱,造成了巨 大的经济损失。
“奖出限入”
CHENLI
8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 立
2021/3/7
CHENLI
9
• 上海自贸区(Free Trade Zone 缩写FTZ):
• 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 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 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
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 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 各种优待和特权,使商品自由进 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不干预”政策,中性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2021/3/7
国家广泛采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 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 争,并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给予优待 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库。
3.促进本国的生产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4.获取利润,扩大资本积累。
2021/3/7
5. 维护本国对外政治关系的需要,提高本国企业 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CHENLI
5
日本“贸易立国”
• 日本从1955年入关后,最大限度地利用关贸总协定原则, 大力振兴出口,同时依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严密地保护 国内市场。具体有: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一)精品PPT课件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一)精品PPT课件
➢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促进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加强了生产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资本、商品和劳动力等在世 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广泛和深入发展,分工形式的多样化,使商品交换 范围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的协调管理的贸易政策
(二)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期的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 壁垒,抑止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 的交换与生产。
1、贸易自由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 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 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 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的提高。
一国对外贸易实行哪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经济 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能力决定的。
2、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强制的贸易保护主 义(重商主义)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时期(15—17世纪)
自由贸易政策 (英法)
产业革命后 (18世纪中叶)
保护贸易政策 (美德)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时期(19世纪)
➢ 战后贸易自由化席卷全球,较之此前的自由化,原因更为深刻,充分反映 了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 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才发展起来的, 主要反映了垄断资本的利益。
➢ 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并且主要是在GATT的主 持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此外,各种类型的一体化组织也均以促进商品 的自由流通、扩展自由贸易为宗旨。
GATT的基本原则,搞“灰色区域措施”。 ❖ 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从财政、组织、精神等方面鼓励出口。

第3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3章国际贸易政策

非关税措施的类别
1、数量限制 2、价格限制 3、经营及采购限制 4、金融控制 5、技术性贸易壁垒
数量限制(quantitative restriction):
数量限制包括: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 进口许可证制
亚当斯密在其发表的( )中,首次提出了主张自 由贸易的绝对优势论。
第3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 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政策 3、国别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影响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战略 国内经济状况 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贸易思想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Non-Tariff Barriers NTBS 又称非关税措施,
是指国际贸易中除关税以外的一切直接或间接 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法律和行政措施的总称。 非关税措施的产生
非关税措施的作用
1、非关税壁垒保护作用强于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
生产补贴是政府为了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对 于该产业的征税给予津贴。
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 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出口补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贴 (Direct Subsidies) ,第二种是间接的奖金或 补贴
间接的奖金或补贴
A.政府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所缴纳的国内税 B.暂时免税进口 C.退还进口税 D.免征出口税 E.出口信贷补贴
过一国关境(Customs Frontier,又称税境) 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 收。

国际贸易政策(PPT 56页)

国际贸易政策(PPT 56页)
关税的种类
按贸易商品流向划分: 进口税; 出口税; 过境税 按征税的目的划分: 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按差别待遇和特定实施情况划分
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普惠制
历年我国算术平均进口关税税率
年份 1992 1993 1995 1997 2001 2004 2008 税率 43.2 36.4 23.0 17.0 15.3 10.4 9.8 %
关税政策
关税的种类(续)---- 进口附加税
GATT对倾销的判定标准: 是否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
其中正常价值指: a)国内市场价格; b)向第三国出口价格; c)生产成本+推销费用+合理利润
是否对进口国市场造成实质性损害 是否倾销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01年11月26日 《中国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
关税政策
进口税(Import Duties)
普通进口税、最惠国进口税、普惠制进口税 差别税率:
发达国家:进口税率随产品加工程度的加深而增长 原因:提高关税对工业制成品的有效保护率
发展中国家:对国内供不应求的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低税或免税; 对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进口征高关税
关税政策
进口税率的结构
非关税措施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
进口国为了管制对外贸易,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 须事先领具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有定额许可证和无定额许可证 公开一般许可证和特种许可证
非关税措施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1. 数量性外汇管制
• 国家通过法令和政策,规定政府机构采购 物品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从而使得 进口商品大受歧视的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内容:国际贸易政策概述自由贸易政策演变保护贸易政策演变二战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政策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政策重点和难点: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和内容;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目的;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一、贸易政策的含义贸易政策(Trade Policy)指一个经济体(国家、地区、区域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其特定的政策目标(经济、政治),运用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二、贸易政策的类型(1)从考察角度分对外贸易政策(Foreign Trade Policy)国际贸易政策(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2)从政府干预程度分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保护贸易政策(Protective Trade Policy)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1)国际贸易总政策是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的一个指导对外贸易发展的总原则,是一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2)国际贸易进出口商品政策根据本国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需求和供应情况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针对各种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分别制定的具体政策。

(3)国际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

四、国际贸易政策制定的目的(1)保护国内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3)优化本国产业结构(4)积累本国经济发展资金(5)维护国家安全(6)为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服务五、影响一国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力量对比(2)国内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3)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4)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5)国际经济环境六、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贸易保护政策(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3)二战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4)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第二节自由贸易政策演变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

并且在同一时期,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贸易政策,也不存在绝对的保护贸易政策。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

为了从国外获取廉价原材料和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在国内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下,一些资本主义强国,如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和航海业发达的荷兰开始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全球贸易自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美国的国家实力空前提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不断膨胀的经济,使其既有需要又有能力冲破当时发达国家流行的高关税政策。

日本和西欧为了战后经济的尽快恢复和发展,也愿意彼此减少贸易壁垒,扩大国内出口。

此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推动生产国家化、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迅速兴起,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来推动商品和资本流动。

于是,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

(一)战后自由化的主要表现(1)关税大幅减让通过关贸总协定(GATT)、欧共体实行关税同盟、1975年《洛美协定》的签订和普遍优惠制的实施,战后各国大幅削减关税,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

二战时,世界平均关税率为40%,到2000年关税水平降至4%以下。

(2)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进口数量限制,扩大进口,增加自由进口的商品,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等,推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1)美国成为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行者。

(2)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基础上展开的,与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有关,与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有关。

(3)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关贸总协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此外,区域性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也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4)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很不平衡。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第三节保护贸易政策演变一、传统贸易保护政策阶段(1)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2)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保护贸易政策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陷入“滞胀”之中,特别是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相对衰落。

于是7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际贸易领域再次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到80年代后半期,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席卷全球。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1.限制进口的措施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2.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3.保护的措施日益多样化且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4.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5.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6.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二)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的原因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2.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出口中与发达国家竞争加剧3.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发展不平衡4.发达国家内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发展的不平衡5.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在传统的贸易保护中,贸易保护的对象或者是国内幼稚产业、衰退产业,或者是国内战略性产业,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关税措施。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此不同,新贸易保护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劳工标准、环境标准、技术标准等实施贸易限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能进口,而要使产品符合上述标准出口,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导致新贸易保护不仅影响到经济领域,而且会渗透到国内社会经济制度。

事实表明,贸易保护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获得经济利益,相反却付出了沉痛代价。

贸易保护的结果不仅使消费者受到损失,使生产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政府在限制别国进口的同时也抑制了本国出口,使本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影响。

第四节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战后发达国家率先推行了贸易自由化,但当本国或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时,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非关税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

一、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的自由贸易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世界大战的推动,军事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军事科学技术被运用于民用生产,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不断开发出巨大的新市场,给国民经济的发展以非常有力的推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而巨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战争与危机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缓和了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从而使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能够较为顺利地向前发展。

二、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新保护贸易政策自196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经济发展严重停滞,对国际市场的争夺空前激烈,终于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爆发。

这次保护主义浪潮不同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以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的设置为特征,故通常称之为新贸易保护主义,以区别于以关税壁垒为主要保护措施的传统贸易保护主义。

三、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趋势(一)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管理贸易(Managed Trade)又称“协调贸易”,是指国家对内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法规,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实现一国对外贸易的有秩序、健康的发展;对外通过谈判签订双边、区域及多边贸易条约或协定,协调与其他贸易伙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简单地说,它是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它是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

(二)各国纷纷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三)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加强各国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如美国利用人权、民主、军事控制等问题干扰贸易的举措时有发生,这些做法都把贸易政策与其政治目标相结合。

可以肯定,西方国家未来的贸易政策势必与其他经济政策和非经济领域的政策更大程度地融合,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四)“公平贸易”、“互惠主义”代替“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战后以来,以自由贸易为主旨的关贸总协定一直主宰者世界贸易体制。

尽管其间各国摩擦不断,但还是以自由贸易为主要原则。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面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又强调贸易的公平性,与贸易保护主义或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政策都有所不同,这种公平贸易是指在支持开放的同时,以寻求“公平”的贸易机会为主旨,主张贸易互惠的“对等”与“公平”原则。

具体表现为:(1)进入市场机会均等,判定的标准为双边贸易平衡;(2)贸易限制对等,即以优惠对优惠,以限制对限制;(3)竞赛规则公平。

第五节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20世纪50年代,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了中心——外围论,将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发展中国家位于外围,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受中心国家的控制和剥削。

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必须实现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提出了进口替代策略和出口替代策略,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采用。

一、进口替代政策(一)进口替代政策的含义进口替代政策(Import Substitution Policy),就是一国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严格的限制进口措施,限制某些重要工业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政策。

实施这项政策的目的在于用国内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产品,以减少本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