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骆徽, 王志红, 刘雪飞

(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 关于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 已有许多学者撰文探讨。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 故文章就二者的主导性倾向进行总体比较, 以揭示其间的联系和各自的特征, 以使这一段有关启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

关键词: 启蒙; 中西启蒙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启蒙的涵义

“启蒙”一词在法文中为光明、智慧之意。从语词上看, 启蒙是启发人于蒙昧之中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大师康德指出, 启蒙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 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是获得了勇气的个人运用理性反思并且走出传统束缚的过程。法国当代思想家福柯则认为启蒙是一种哲学的气质或态度, 它可以被描述为对我们的历史时代的永恒批判。历史上的霍布斯、孟德斯鸠、狄德罗、杰斐逊、马克思、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等, 都是他们所处时代充满理性之光的启蒙思想家。从这种意义上讲, 启蒙是一种理性生活方式, 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促进人类现代文明进步与社会现代化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二、启蒙运动概述

西方启蒙运动从兴起( 14 世纪) 到发展( 18 世纪) 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文学、美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最初用自然神论, 后来用无神论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 在哲学上以机械唯物论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 经济上主张以自由放任对抗封建官僚机构的束缚, 政治上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 用自由平等和理性原则批驳中世纪的等级特权, 用知识、科学启迪人们的愚昧无知、传统偏见,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理论上铺平道路。启蒙作为一种西方近现代思想范式和文化命题, 自19 世纪中叶至20 世纪末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引入、兴盛到出现危机的过程。较早体现出思想启蒙特点的是士大夫们自我启蒙的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 以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为主的思想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严复、梁启超等一批先进人物积极传播西方文化思想, 特别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帝制, 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但这次革命没有经历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人民群众没有真正觉醒, 反革命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它的思想启蒙任务在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才得以完成。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反对封建特权, 要求政治民主;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和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促使人们更迫切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大体经历了以自由主义颠覆儒家文化、复以马克思主义取代自由主义而建构新意识形态的思想过程, 是一个启蒙思潮与革命思潮消长兴替的过程。危机是革命的先导, 启蒙则是革命的催化剂, 启蒙与革命分别是危机的思想回应和政治回应。新文化运动成为共和革命与共产革命之间的一个短暂插曲, 转型时代的危机, 宪政和现代化运动的挫折,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孕育了激进的启蒙思潮。五

四运动以后, 新思潮由“价值重估”而“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 预示了现代中国启蒙与革命嬗替的历史趋向, 转型时代激荡的启蒙思潮至此落潮。

三、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五四新文化运动历来也被称为思想启蒙运动, 因为它与欧洲18 世纪启蒙运动有着渊源关系, 二者所表现出的反封建文化的激进批判精神、崇尚理性精神和革命导向作用是一致的。现在我们站在新世纪去反思近一个世纪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会发现这场思想启蒙运动与西方

启蒙运动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我们仅就二者的以下主导性差异进行比较。1. 历史基础不同: 西方启蒙运动是一种市民社会的思想变革, 市民社会的启蒙运动表达了个性解放和主体自由的价值诉求, 因而自由主义的主题“面对国家的个人”和“面对教会的个人”, 以及其信仰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的社会改革目标, 皆体现了个人主义的题旨。而被西方文明激活的中国启蒙运动, 则并不具有西方市民社会的历史基础。中国的启蒙运动面对的是一个帝制结构的农民社会, 半殖民地农业中国之现代化的课题, 除了“面对国家的个人”, 还有“面对列强的主权”和“面对工业的小农”。因此, 中国启蒙的基本困难在于匮缺自由主义现代性由以生长的西方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与西方内源性启蒙相比, 中国启蒙运动肇端于中西文明的冲突, 是由西方现代性激活的外源性启蒙运动, 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之间具有深刻的价值断裂性, 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儒学作为宗法是农业中国的文化典范, 其家族主义伦理秩序、权威主义政治文化和反商主义经济伦理, 与现代性具有根本的价值冲突。因而, 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 在中国表现为古老的中国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当中国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 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 都是西方启蒙运动所未曾遭遇过的。2. 旗帜不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是“民主”

与“科学”, 而不是西方启蒙运动的鲜明旗帜——“人权”, 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最根本区别。西方启蒙运动以解放人为目的, 建立和发展了保护人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人权思想, 这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旗帜和标志。启蒙运动改变了人对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 改变了西方的价值观。人的心智的解放, 也使科学从神学下解放了出来, 人类第一次和上帝并排坐着思考宇宙和自身的问题, 人终于找到了自己。启蒙运动使人类认识到是人的思想在

改造着这个世界, 而不是上帝。启蒙运动思想家正是从文化的相对性和对人自身认识的思想出发, 不仅要求重塑哲学体系, 还要重塑社会体系和生活方式以获得人应享有的自由。因为他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人的存在有多种可能性, 完全可以发明更好的人类生存方式。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 人们经过对自然、自我和人类灵魂的探索, 经过人类的自我觉

醒和努力, 完全可以战胜无知、迷信、狂热和专制, 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启蒙运动另一项成果就是对事物持普遍怀疑态度的科学精神, 他们认为一个好的科学家就应该去挑战传统思维, 去测试所有的假设以更接近真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在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束缚下丧失了生命力和自由意志的人第一次获得了解放, 成为真正有生命力和自由意志的人。启蒙运动的最伟大贡献就在于确立了人权思想, 并使人权思想成为人类社会走向进步、健康与文明的主流思想的里程碑。虽然在后来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中受到各种邪恶势力的挑战, 但启蒙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人权理念一直是深深地吸引着全世界受压迫人民冲出迷雾的灯塔, 并鼓舞了美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和建立民主政治的理念, 使人权在《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人权法案》中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人权理念成为了普世的共识与真理, 并以此来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是否进步与文明的标志。而人权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则只是极少数知识分子的声音, 而不是社会文化的主流声音。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经历了一系列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开始的, 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内心就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巨大压力, 国家复兴与民族觉醒的责任感才是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机。在强势文化面前, 弱势文化中的知识分子很容易产生文化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宣泄的最好方式就是向自己的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挑战。于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强烈冲击, 以“民主”和“科学”的名义开始了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大清算、大批判、大讨伐, 最后引起的实际上是中国人思想上的一次大混乱。3. 主要内容不同: 启蒙的根本目标是人的解放和自由, 但条件的差别使中西启蒙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差异。西方的启蒙是要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启蒙思想家攻击的对象首先是宗教教条、教会和教士, 而中国的启蒙首先是要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 所以思想先驱们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儒家礼教, 是家族宗法制度及其陋习。正如舒衡哲所说: “18 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渴求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