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渗透策略
浅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策略
教学 中 , 可从 以下几 方 面人手 , 透思 想教育 . 渗
1 情境 导 入 , 造 氛 围 , 妙 渗透 营 巧
导人 是课 堂 教学 的起 始 环 节. 良好 的导 人 形
想 内涵. 如教 学《 香菱 学诗 》 , 用两 个 问题 来 导 时 我 人新 课 :1 “ 菱学 诗” 在“ ” 如何 “ ” ( ) ( )香 重 学 , 学 ? 2 你 了解香 菱 的人 生 经 历 吗?请 简 要地 谈 一 谈. 这
认 知. 思想 教育 是教 育 的灵 魂 . 古语 云 : 师者 , 道 传 授业 解惑 也. 传 道 ” 实就 是进 行思 想 教育 , 把 “ 其 并
这 种教育 寓于“ 业 ” “ 惑” 中. 授 、解 之 教育家 赫尔 巴 特 曾经说 过 :教 育 的唯一 工作 与全 部工作 可 以总 “ 结 在这 一 概 念 之 中— — 思 想教 育 . I . 文 教育 -t 语 2
生认 真审题 , 理解 题 目中 的关 键词 汇 的多重 含义 .
丝绦” 如倩 女 之 赜 面 而髻 鬟 之 始 掠 也” ( 宏 ,“ 袁
道《 满井 游记 》 句 中的 “ 女 之 赜 面 ” “ 掠 之 髻 ) 倩 、始 鬟” 不但形 象 地 描绘 了 自然 景 物 的特 点 , , 而且 蕴
刘 涛
( 南社 旗 下 洼 乡中心 学校 ,河 南 社旗 河
[ 摘
43 0) 7 3 0
要] 语文教育承载 着“ 文道 统一” 重任 , 不仅要传授知识 , 更要 对学生的思想与, 心灵产生影响. 在语文
教 学 中渗 透 思 想道 德 教 育 因素 , 求 教 师 一 定要 认 识 知 识 传 授 与 思 想教 育 之 问 辩 证 统 一 的 关 系 , 细 品味 教 要 仔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1 0 0年 第 9期
3 0字 的 读后 感 。课 上 我 让 几 个 学 生读 一 读 、 0 评一 评 , 看谁 写 得
最 深 刻 、 具 有 现 实 教育 意义 。 样 , 过 写 作 寓 德育 于语 文 教 最 这 通
学 中 . 免 了空 洞 的 说教 , 避 学生 也易 于接 受 正 确 的思 想 观 点 。
想 到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以培 养 学 生 正 确 的人 生 观 。
的生 命 力 却极 顽 强 、 旺 盛 。大 家 看 “ 偷 地 ” “ ” 些词 用 极 偷 和 钻 这
得多好啊!
这 里 教师 引 导 学 生理 解 了词 语 “ 偷 地 ” “ ” 意 义 . 偷 和 钻 的 使
德 教 育 的途 径 之 ~ 在 写 作 教 学 中, 方 面 要 培 养 学 生 的 观 察 ~
能 力 、 析 能 力 、 达 能 力 , 学 生学 会 审题 , 白写 什 么 、 样 分 表 让 明 怎
写 ; 一 方 面 要让 学生 懂 得 为 什 么写 , 白写 文 与 做 人 的关 系 。 另 明
教 学 研 究
宋 书 伟 ( 宁 县 南 答 中学 , 北 肃 宁 0 2 5 ) 肃 河 6 3 0
语 文 教 学 中 渗 透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是 中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根 本 原
步 领 悟 到 春 草 默 默 无 闻 、 哗 众 取 宠 的 精 神 品 质 。 悟 到 春 草 不 领 不 怕 困 难 挫 折顽 强 进 取 的 拼 搏 精 神 。 如 杨 朔 的 《 枝 蜜 》 再 荔 中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语文教学是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教育进行探讨。
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谋求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相适应。
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具有鲜明思想内涵的篇章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接受思想教育的熏陶。
选择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感抒发等方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价值取向。
在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的引导和培养。
教师可以适时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思想之间进行课堂引导。
针对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和表达,由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思想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解读经典名著、传统文化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传说和命题作文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其中的思想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课堂进行相关思政教育的活动设计。
通过语文作文、朗诵比赛、班级文化建设等方式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和感受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而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推荐上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具有思想内涵的经典文学作品,通过书籍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种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要求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就是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近年来由于各种公办民助、民营学校的存在,公办初中的生源质量日趋下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做一个品德修养较高的学生。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呢?一、立足课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基本途径,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占时间最多,内容最丰富。
(一)利用背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以时代背景为契机,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先介绍作者写作本书的时代背景:作者在1915年就参加红军奔赴前线,第二年在战斗中负伤,转业到工厂从事共青团工作,1921年他又响应团的号召,到博亚卡尔修筑铁路,恶劣的气候使他患上了伤寒病和风湿病,1924年,他加入布尔什维克,在病床上读完了函授大学的课程,1927年全身瘫痪的他不为命运所屈服,在双目失明、脊椎硬化的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作。
作者的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的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我乘机教育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只要做到这样,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二)利用和文本的对话,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师生和文本的对话入手。
如分析课文《草》时,讲到周副主席不顾个人安危尝毒草这一情节时,通过对话,让学生从周副主席的动作、神态上领会周副主席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的高度关注、对革命极端负责的崇高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是传递文化、传播思想、培养情感、塑造人格的过程。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思考,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字之美,更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和思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具有天然的思想渗透优势。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课堂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品德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文所传达的情感、价值和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
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人类的智慧和文化的传承,从而在心灵深处接受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它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加强思政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加强思政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是当前语文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导,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政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加强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导还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文学名著、名篇、名词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语文是一门兼有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中思想性的一面,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但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又是处于懵懂年龄的中学生,中学是人的一生中从少年儿童向青年时期过渡的重要阶段,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内容广泛而又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从细处着眼,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教育任务。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一、利用阅读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1、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在讲授某些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的情况,有必要对写作背景和主要人物作介绍,从中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教学《最后一课》,有必要对当时“普法战争”这一背景作一介绍,教师再加以辅导:课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法国学生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时候,适当激励,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2、从关键词句入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牵动全篇的关键词句,这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背影》时,文中有一段话:“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教学时可抓住写动作的词语,用“探”把动作描写的很准确,爬上月台用一个“攀”,显出月台的高度,攀的吃力可以想像,两个脚的动作用一个“缩”,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整个过程的动态,使学生想像出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样子,从而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一个年迈肥胖、行动不便的父亲对儿子甘于付出、无微不至的爱。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作者:李华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06期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富有时代气息,思想教育性强,要想在教学中恰当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认真钻研,挖掘、剖析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抓准思想品德教育的角度和时机。
一、钻研教材,抓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1.抓“情”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从表面来看似乎思想教育因素并不突出,这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从字里行间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以情激情,渗透思想教育。
例如,在教《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弄清作者写黄河的磅礴气势和神奇风采是为了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接着,说明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是因为祖国的山水以其天然奇特的雄姿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激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使中国人骄傲与自豪;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作为神奇土地上的主人,有什么感受,应该以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对待祖国的壮丽河山。
这样,就将爱国之情渗透到了课堂教学之中。
2.捕“意”对于一些以写人或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接着借“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意在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教师可以以此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两种社会制度下同龄人的命运进行对比,学生自然会感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的幸福与自豪,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二、课堂教学中紧扣思想品德教育主题1.谈话引题,激发爱国之情教材中那些以史料为内容的文章是进行国情教育的好题材,但故事发生的时间大多距今较远,这就增加了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难度,所以,教师引题时要抓住题眼,讲清时代背景,这是理解的关键,而几句诱发式的引题又是渗透爱国主意教育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浴血奋战,在八年抗战中,中华大地上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途径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途径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能脱离知识、信息传授和语言文字训练地空洞说教,这样收到的效果往往都不如人意。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选准结合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在揣摩词语时渗透思想教育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常常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老师们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让他们理解言中之意、言外之味。
在入情入景入境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自然水到渠成了。
例如《麻雀》一文写的是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纯真而伟大的母爱。
课文最后有一段话“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向后退。
”在此如何将作者想要表现出来的真情传达到学生心中,引起他们的共鸣并深受感染呢?如何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勇气”的含义?如果你是老麻雀你觉得自己会有什么举动?引发学生思考并理解老麻雀的勇气表现在哪里.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激起学生情感浪花,理解母爱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
这时再由情入理,继而引导学生往人生人情真谛的深处探索: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觉得父母给你的爱有多少?你会欣然接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吗?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我们学会了和父母换位思考了吗?学生们往往由于动了真情,在思想、上情感上提高了能动性,就更深地理解了父母之爱,懂得了要尊重和孝敬父母、长辈的道理。
课后讨论心得时,同学们有的对自己的任性、将父母的教导当做耳旁风,为所欲为的自私感到羞愧;有的对自己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不珍惜父母为自己安排的学习机会,虚度年华而认识到了自己不够懂事;有的对自己不屑一顾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行我素,唯我独尊,言语粗俗根本不顾及父母及别人的感受的行为而感到惭愧。
在揣摩词语中渗透思想教育,这样便有助在教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高尚的人生观,达到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1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使同学们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感受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学生懂得感恩,进而感谢生命。
在父亲节、母亲节,出一期“感恩教育”主题板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组织学生算“亲情账”,体会父母为自己的付出和艰辛,大力提倡节约之风。
在教师节,写一句对老师最真挚的祝福语,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
在三月份,开展“我为他人做一件好事”活动,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从而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畅谈对感恩的认识,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适时的对学生感恩教育可以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身边的人。
自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后,班里的学生开始慢慢地懂得去感谢别人了。
有的学生为父母做家务;有的为父母倒茶;有的送一件小礼物给父母以表自己对父母感激之情……一时间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感恩父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
只要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懂得感恩、有责任心的国家栋梁。
2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利用演讲会、朗诵会、黑板报、读书活动等语文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
今年国庆节举办的“悠悠中华情”诗歌朗诵会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不时的引起阵阵掌声,许多同学也情不自禁的跟着朗诵起来。
我适时的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祖国的爱,有位学生说:“我深深地了解了祖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以及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我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还有一位学生说:“面对着‘悠悠中华情’几个大字,我心潮澎湃,脑海里浮现出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心里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德育功能,并要善于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学因素,但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侧重在教学给予警种让学生感悟体验,潜移默化,达成最佳德育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内渗透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在语文教育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而纵观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被应试的指挥棒所误导,只注重教学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忽略语文中的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和语文的教化作用,应该说语文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学习和应用语言,也要达到陶冶人塑造人的目标。
语文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社会、爱国精神、伦理道德等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至爱之情,审美情趣和良好素养的重要途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因此语文教学始终不能与德育教育分家,它始终都应该是大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认真研读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专家们编书时为了贯彻这一思想,费尽心机。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渗透着德育思想。
如:《我要报效我的祖国》中讲述了乒乓名将邓亚萍立志为国争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时刻不忘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述波兰音乐家肖邦至死不忘自己的祖国,教材中这些中外名人身上都闪耀着可贵的爱国情怀。
讲授课文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因素。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真情的回报》、《给予是快乐的》、《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表达了要人们勇于奉献,同情弱者的美好品质。
《负荆请罪》、《礼貌待人》等文章教育我们要勇于认错,真诚待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学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会详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
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培养良好公民道德素质的必要条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中国历史、名人事迹、民俗文化等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其中,可以通过教学材料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出学生爱国爱家,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二、思想道德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关键阶段,小学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进去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
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得到启示,带着一定的思考去理解背后蕴含的道德品质,比如人文关怀、责任担当、诚信纯朴等等。
通过刻画文学人物形象的行为、语言和心理,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他们的品质和道德标准,进而发掘学生的道德潜能,落实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三、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指帮助学生了解和认同与人为善、取得成果,爱护生态、尊重他人等立足点,关心他人、支持他人等行动,以及追求社区、班级、学校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关注他人的情感和体验,提高自我管理和组织协作能力等。
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语言来记录生活随笔、分享友情,阅读优秀作品,品析自然景观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感恩自然、关心他人、主动服务,增强团队协作精神,逐渐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阅读和创新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自由的创作过程中锻炼创造力、创新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采用“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索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并在创造性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创造性写作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让学生在培养创新思维的同时,加强对于创新的信念和热情,为未来的创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
缓 了。 语文 学科 课 时多 ,教学 时 间长 ,
效果 。 《 我 的伯 父鲁迅先 生》 这篇课 低效 的窘况 ,渗 透德 育多 流 于空 泛 , 文 的内容是鲁迅 的侄女周 哗 回忆伯父 成 了一句 空话 。如今 ,在素质 教育思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对语文材料的选择语文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对于中学生,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比如《范进中举》《红楼梦》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一些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学鉴赏,分析一些代表性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到更多的思想熏陶和心灵洗礼。
二、议论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议论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议论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培养学生客观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见贤思齐的思维能力。
也可以借助议论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思想性和时代性的议论文,比如《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奋斗中》《做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等,通过对这些议论文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知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作为引导学生读书的一种方式,也是可以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
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到更多富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
比如《围城》《红岩》《活着》等,这些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上有所提高。
四、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一些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思政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门文科学科,更是人文素养的培养者。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是反映民族精神和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就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师角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贯穿始终、融入方方面面的过程。
首先是师生相处的过程。
语文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引领者。
语文老师的行为举止、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语文老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修养,要成为学生良好的榜样。
其次是教师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善意,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呵护,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友爱之情。
此外还应该注重诗词歌赋的教学,让学生在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接受美的熏陶和心灵的洗涤,使学生在品读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渗透到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
语文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有益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优秀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
这些文学作品包括优秀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操和人生哲理,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是课文内容的引导。
语文教学要注重在课文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品德内容,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去品味人生,领悟生活的真谛。
此外还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教会学生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使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中明白仁爱、孝道、常乐的道理,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
三、教师角色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更是语文教学的使命和责任。
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多方面渗透思想教育【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今天,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他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教学,从口头说话到书面运用,都潜在着巨大的思想教育动力。
本文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说话训练等几方面,说明语文教学应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想渗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前言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各学科的教育都负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辨证统一,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上两段引文非常权威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包括语文教学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中。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多方面、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借助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渗透思想教育(一)通过课堂阅读,渗透思想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也就是把思想教育渗透到阅读中去。
阅读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获取信息量最多的手段。
课堂阅读一般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这种阅读带思考性质,阅读要做到边读边想,并注重知识的对比、联系。
1、认识作者、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思想热情古往今来,不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各行各业的事业有成者,他们创下的骄人业绩,谱写下的华章,都与他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道德信念分不开的。
利用作家和时代背景,可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
课文中,凡反映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其作者必是一位爱国主义者。
古代有李坤、李白、贺知章、陆游等名人,多是诗人或政治家;现、当代的有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等,多是小说、散文家。
语文课堂上思想教育的渗透
语文课堂上思想教育的渗透摘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要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教育品德美德一、语文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所有的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
语文上基础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语文和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不同,它反映着政治倾向和感情色彩,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总把一定的观念思想和情感灌输给学生。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仅学会了知识技能,他们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也发生变化。
字词教学中,学生可以从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情深,从而在写字过程中深化这种情感;古诗文的教学则更直接地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
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
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如:我在教《小草和大树》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学生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夏洛蒂向驰塞写信赐教的过程,再让学生朗读夏洛蒂三姐妹奋斗的经过,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要在逆境中奋斗,这样才会成功的道理。
三、关键性词句的理解与实践相,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语文教材中,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点”,它是入“道”之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策略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新的时代形势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注重素质,完善德育,在当前的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忖思想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人文品行与坚强奋进的良好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何等重要,对于这一点,作为极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来说,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想教育;渗透策略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一生中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行与思想认知,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点对于我们小学阶段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对于我们语文学科尤为如此。
我们应当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是教授给学生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内容,一条是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一、深入备课,挖掘德育教育素材
在小学阶段六年的语文教材文本当中,编者有意地编入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是对于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还是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都极具正面影响。
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我们就是要在备课的进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德育因素,深入备课,在课堂行进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施与学生一定的正面影响,给
他们植入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低年级阶段,教材中有很多反映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的,有反映学生对于美好生活与自然的热爱的,有反映学校与生活环境的等等;到了中高年级教材便编入了很多反映人生哲理、社会现象、人文品行的文章。
如《蘑菇该奖给谁》一文,就鼓励学生要敢于向强手挑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而《陈毅探母》《母亲的恩情》则教导学生要从小孝敬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材编者的意图是十分美好的,但是否能够有效地给学生进行渗透,就得看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授课手段了。
在这里笔者呼吁,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将它落在实处,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们都会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害怕写作,喜欢活动,反感教条式的说教,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
鉴于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了开展实践活动来进行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不但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想法。
譬如笔者曾在班里组织了一次学包饺子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参与的兴趣很高,并且学习起来非常认真,回到家里受到了父母的表扬。
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这次真实的经历写得栩栩如生,富有真情实感,这次活动对于他们理解父母的繁忙与不易,加强两代人在一起的有效沟通与情感深化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譬如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编演自
然童话小品的活动,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大自然的保护情感及对于生活的极度热爱。
三、注意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
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所负载的德育功能,抓住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抓住学生的一言一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
在一次看图写话训练中,画面上是一个男孩正在给小树苗浇水,我预先想的答案是“哥哥在浇水”,可有一位学生说“哥哥在种树”,我刚想否定他的答案,说出自己的标准答案,可看看画面感觉这样说也不能算错。
我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思维,就肯定了他的答案,然后鼓励学生自由叙述图意。
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小树长高了”,有的说“小树长大了”,还有的说“我和小树一起长”。
我很高兴,不仅是因为学生说出了许多与图意相符的答案,更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种求异思维的勇气。
还有一次在教低年级看图拼音识字“进”“出”“开”“关”时,在学生基本读懂字意之后,我请两个学生表演出门、进门、随手关门等,再请学生说说哪些场所还有出口、入口,教育他们要按规定有秩序走。
四、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
“小萝卜头吃的是残羹
冷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监狱,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写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笔头,那么你呢?”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小萝卜头一样大的时候生活是怎么样的,使学生受到要胸怀远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的教育。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和谐地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
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合适的思想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崇高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