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杂题2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2答案

古代汉语2答案
6、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ADE)
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
7、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ABC)A点——點 B泪——淚 C烟——煙 D敛——殓 E弃——棄
8、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ABCD)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3、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耻”、“辱”之间的区别:
(l)《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孟子·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3)《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试题名称:古代汉语2
层次:(专/本)年级:专业:学号:姓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D)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
4、”式”于政,不式于勇,不式于四境之外。式:用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文首:花脑袋。喙:鸟兽的嘴。
2、名曰“精卫”,其鸣自“詨“。詨:呼叫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堙:填塞
4、夸父与日“逐走“。逐走:竟走,赛跑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C)A象形 B指事 C会意D形声

古汉试题五套含答案

古汉试题五套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一、指出以下汉字的形体结构。

即本鸟通见上耳悲涉旌既鱼歌江下耳陟门题旦视疆寸马弃丹粪户牟鬲采徒廿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指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仍是引申义。

一、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二、蔡溃.,遂伐楚。

3、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五、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心忧炭贱.愿天寒。

八、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九、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0、君能补过.,衮不废也。

1一、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三、指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不同。

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二、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3、念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4、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五、冬日那么饮汤.,夏日那么饮水。

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八、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九、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10、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四、指出以下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一、假设弗与,那么请除之,无生民心。

二、范增数量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同志者,当不远千里而至。

4、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五、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六、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7、左右欲刃相如。

八、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九、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0、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1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五、简答题。

一、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判定句。

二、写出《十三经注疏》所包括的典籍及注疏者。

3、举例说明许慎对汉字六书的说明。

六、标出下首律诗的平仄,并指出拗救。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重逢每醉还。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欢笑情如旧,萧疏发.已斑。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 A、草创未就。

B、三窟已就。

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二及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二及答案
七.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2.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后汉书·冯衍传》)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4. 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6.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7.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8.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4.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5.向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庭末议。(《汉书·司马迁传》) 6.向言人过,冒犯天威。(《辽史·耶律义先传》) 7.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8.相如欲谏,业已建之,不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9.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11.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2.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史记·高祖本纪》) 13.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14.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辞》) 15.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左传·僖公四年》) 16.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史记·李将军列传》) 17.(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18.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9.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孟子·尽心下》) 20.守国之道毕备矣。(《韩非子·守道》) 21.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荀子·儒效》) 22. 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汉书·元帝纪》) 2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4.庶民农工商贾,率亦岁万息二千,百万之家则二十万。(《史记·货殖列传》) 25.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其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 26.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28.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29. 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 30.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31.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曹丕《与吴质书》) 3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 33.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史记·商君列传》) 34.言之大甘,其中必苦。(《国语·晋语》) 35.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庄子·徐无鬼》) 36.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 37.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史记·六国年表序》)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C)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D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C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 A、草创未就。

古代汉语2习题集(含答案)

古代汉语2习题集(含答案)

古代汉语(2)习题集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1、无定代词2、词的兼类3、词类活用4、为动用法5、对动用法6、双声叠韵7、韵部8、三十六字母9、入声韵10、叶韵说11、义疏体12、集解体13、传注体14、章句15、音义体16、声训17、形训18、如字19、之言、之为言20、读为、读曰21、直音法22、反切23、衍、衍文24、脱文(夺)25、韵书26、《切韵》27、《平水韵》28、平仄29、粘对30、借对31、流水对32、拗救33、三平调34、《中原音韵》二、解释下列句中带·号的词的词义: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无伤也。

是乃仁术.也。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6、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7、轻煖.不足于体与?8.、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9、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10、行旅皆欲出于王之塗.。

11、其若是,孰能禦.之?12、苟无恒心..邪侈,无不为已。

..,放辟1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15、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16、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17、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18、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19、后稷教民稼穑..五谷。

..,树艺20、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21、皜皜乎...不可尚矣。

22、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2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24、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25、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26、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27、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28、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29、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30、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古代汉语2答案1

古代汉语2答案1

古代汉语(2)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一、论述题1、词义引申的途径是什么? 详细论述并举例说明(1)、延展引申:是指在不改变某词词类的情况下,把原来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点在一线上加以延展或突出,用来标志另一事物的引申方式。

如:临,从本义“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2)、比喻引申:是一个词的基础意义(或本义)用于比喻的用法使其固定化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斗,由古时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器皿(舀酒的勺子),引申出北斗星,只因两者形状相似。

(3)条件引申:是一个词的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句中前后搭配关系的制约而产生新义并进而形成新的义项的一种词义发展的运动。

如:刊,本是砍,所以可以说“刊木”,而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4)、活用引申:是指古汉语中由于语法上词类活用现象而产生而固化出新义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

如“衣”常作动词用,引申出“穿衣”的意思,它是因为经常活用而产生新义,并为人们所公认的。

(此道论述20分,每条理论部分4分,每个例子1.5分)2、、写出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两种平仄格律形式。

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的平仄格式是: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平起仄收式(即首句不入韵的平起式)的平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以分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并举例说明。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情况:(1)、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或由部分扩大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词义扩大。

如:河,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不包括一般的河流,后来河扩展为北方河流的总称现代,不论南方水系还是北方水系,都可以称河了。

《古代汉语(2)》练习题一答案

《古代汉语(2)》练习题一答案

《古代汉语(2)》练习题一答案一、填空:1.32,30.2.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3.衍文,脱文。

4.连绵词,叠音词,附音词,合成词。

5.平水韵(或诗韵),1066.唐宋(或中古)7.发音部位。

8.连绵9.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二、概念题:1.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

2.五音: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3.粘、对:所谓“粘”,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

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4.读为:音韵术语。

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5.清、浊: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浊”。

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6.本义: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是这里所说的本义,只是取习惯的叫法,或称作一种操作概念,是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但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7.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

8.拗救: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9.字母: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只代表它所记音节的第一个音素。

10、古用今废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词,也就是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

11.古无舌上音:即上古时没有舌上音“知、彻、澄”,中古时的舌上音“知、彻、澄”来自于“端、透、定”,也是钱大昕提出的。

12.双声: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古汉试题繁体版(带答案)

古汉试题繁体版(带答案)

古汉试题二(繁体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鄙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B.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C.五穀皆熟爲有年也。

D.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是( )A. 怕乎無爲,澹乎自持。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得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得语句出处得就是( C)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得就是( D )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得“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C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得“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就是象形字得一组就是( A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得一组就是( )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得字典就是( )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得就是( )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得加点词其古今词义得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得就是( )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得就是(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就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得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得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得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得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得就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得就是 ( )( )( )( )( ) A、草创未就。

古代汉语2问答题

古代汉语2问答题

古代汉语2问答题第一篇:古代汉语2问答题七、问答(15分)(1)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多少种?试举例说明。

一、引用引用包括:引言、引事和引文,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步一诺。

”二、譬喻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分。

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如”、“若”等。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代称指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

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并提指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

例:耳目聪明。

实为耳聪、目明。

五、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

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例: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实为东西南北都种松柏和梧桐,而并非在东西种松柏,在左右种梧桐。

六、夸饰相当于现在的夸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泰山在古人眼里是很高的山,也就代表着最重要的东西,鸿毛当然是价值很小,很轻微的东西了。

七、倒置颠倒句中词语和顺序的修辞方式,野于饮食(饮食于野)。

八、委婉指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委婉、含蓄一些。

有避粗俗、避忌讳、避冒犯等。

例:便利(大小便)、山陵崩(皇帝死亡)等(2)古汉语“四声”是怎样演变成现代汉语的“四声”的?试加以说明。

古代汉语四声是: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音演变规律:一、平分阴阳:古代清声母平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阴平古代浊声母平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阳平二、浊上变去:古代浊声母上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去声古代轻声母、次浊声母上声今天仍是上声三、入派三声:古代浊声母入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去声古代次浊声母入声演变为今天普通话的阳平古代清声母入声演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都有(3)格律诗是怎样讲究平仄的?试以李商隐的五律《晚晴》为例加以说明。

(要求:①标出这首诗的实际平仄,如有拗救现象要加以注明;②然后以这首诗为例说明律诗是怎样讲究平仄的)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 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C)A 、《词诠》B 、《辞通》 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D)A 八卦说B 结绳说C 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C)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A 丘皿行回B 人血象舟C 山雨目本D 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 超街碧冈B 风瓣闻闽C 阁围屈觉D 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 《康熙字典》B 《汉语大字典》C 《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 见-现征-徵解-懈B 奉-俸景-影文-纹C 益-溢然-燃干-乾D 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 祈父,予王之爪牙。

C 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 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 、朝 C、孟 D、鼎 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 、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A、草创未就。

《古代汉语(2)》模拟试题答案.

《古代汉语(2)》模拟试题答案.

《古代汉语(2)》模拟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意2.传注笺3.信达雅4.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5.阴平阳平不平6.三平调二、单选题(每选2分,共20分)1.A2.B3.A4.B5.C6.D7.D8.B9.D 10.A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何类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每词2分,共20分)1.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之,代词;作宾语。

3.莫,否定副词,相当于“不”。

4.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表示提示语气。

5.为,动词;做。

然,词尾;含有……的样子的意思。

为,介词;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6.也,语气助词;用在句中,以舒缓的语气。

7.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称代事物,表示“没有什么”,作主语。

8.者,辅助性代词;与动词“假”构成“者”字词组,起称代作用,作主语。

四、标出平仄(平标“—”、仄标“∣”,可平可仄标○,如有拗救也要说明。

共10分)——∣∣—,○∣∣——。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每句1分,能正确标出可平可仄的,外加2分。

五、标点并翻译(共20分)标点7分,每错一个扣1 分,不倒扣。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翻译13分,错一句扣1分,不倒扣。

肚子饿了没有粮食吃,身子冷了没有衣服穿,即使是慈爱的母亲也不能保有自己的子女,国君又怎么能够在这种情况下保有自己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鼓励老百姓致力于种田养蚕,减轻租税,增加粮食积蓄,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所以他们可以获得老百姓而不致失去。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二答案.doc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二答案.doc

(B ) (B )(C )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二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 括号里)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D )A 、鱼伐受悠B 、刃止苏哀C 、月甘牧戒D 、休牛修疆2、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 A 、说 --- 悦 B 、襟 ----- 杂 C 、腊——蜡 D 、雕——雕3、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 、信——伸B 、睹——C 、昵——昵D 、州——洲4、 下列句子,属于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A 、 谁与,哭者? B 、 子为谁?C 、 姜氏何厌之有?D 、 之二虫,乂何知?5、 下列句子中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D )A 、 孟尝君客我。

B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C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 、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6、 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C )A 、 夫令名,德之舆也。

B 、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

C 、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D 、 吾见中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7、 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A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

8、 下列句子,疑问代词作介词前置宾语的一句是(C )陈廷敬张玉书 主编,该书按照部首笔 画排列,共分部首为214 的韵部排列,共分 106A 、 彼且奚适也?B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C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 、 去以六月息者也。

9、 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C ) A 、 会天大雨,度己失期。

失期,法皆斩。

B 、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古汉2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课件

古汉2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课件

•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过”平声)
• 应共冤魂孕,投诗古汉赠2期汩中考 。 卷 及答案1
23
• A 今京不度,非制也。 B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而 后私仇也。
• C 晋侯饮赵盾酒。 D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 之。
• 8、下列各句的加点字用法独特的一句是( )
• A 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 B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
• C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 B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 C 太祖累书呼,有敕郡县发遣。
• D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古汉2 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1
6
• 14、下列句子,属于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的 依据的一句是( )
• A 失期,法皆斩。
• B 射之,豕人立而啼。
• C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
期中考试
古汉2 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1
1
• 1、下列句子中,有名词意动用法的是( ) • A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B 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 C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2、下列句子中,数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 • A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 B 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 C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 C 射之,豕人立而啼。
• D 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 17、下列句子,属于名词做状语表示方位或处所的 一句是( )
• A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 B 沛公欲王关中。
• C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相同的是
A.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B. 颍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C. 射其右,毙于车中
D.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满分:2 分
2. 下列句子中含有代词“之”字的有
A.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爱共叔段,欲立之
D.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满分:2 分
3. 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结构,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
A. 既
B. 即
C. 休
D. 亦
满分:2 分
4. 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
A. “泪、涙”
B. “歌、謌”
C. “奉、捧”
D. “寤、牾”
满分:2 分
5. 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阶段,它包括
A. 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满分:2 分
6. 关于“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说法正确的有
A. “诸”是兼词
B. “诸”相当于“于之”
C. “其”是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D. “诸”相当于“之于”
满分:2 分
7. 下列各句中的“以为”的用法相同的是
A.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B.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满分:2 分
8. 古今字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分别是
A.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B.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C. 同形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D. 同体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满分:2 分
9. 下列句子中属于使动用法的是
A.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B. 晋侯饮赵盾酒。

C. 友风而子雨。

D. 从左右,皆肘之。

满分:2 分
10. 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动词用法的是
A. 师还,馆于虞。

B. 晋军函陵,晋军氾南。

C. 从左右,皆肘之。

D. 晋灵公不君。

满分:2 分
最佳答案
ACCCDCDA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