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_O_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新进展_曹梅
浅谈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与农药微胶囊的开发
液与分散介质可形成油 / 水 ( O / W ) 、 水 / 油( W / O ) 、 水 / 油 / 水( W / O / W ) 、 油 / 水 / 油 ( O / W / O ) 型乳液, 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分布与乳液液滴的大小有直接 关系, 而乳化效果又受到两相液体黏度 、 乳化剂种类
[19 ] 及用量、 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 1. 1. 2. 1 搅拌 机械搅拌是制备乳状液最常用的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主要包括以下 4 个 : 1 ) 根据芯材选择壁材; 2 ) 形成稳定液滴; 步骤 3 ) 挥发脱除溶剂; 4 ) 洗涤干燥得微胶囊。 其中, 形 成含有芯材和聚合物壁材的乳液及蒸发脱除溶剂使 [18 ] 聚合物沉积成膜是该方法的两个主要步骤 。 1. 1. 1 水溶性或油溶性的固体、 液体 化合物均可采用溶剂蒸发法进行微胶囊化 , 根据被 壁材的选择
法、 原位聚合法、 悬浮交联法等 ) 、 物理法 ( 如静电沉 积法、 流化床喷雾法、 真空蒸发沉积法等 ) 和物理化 学方法 ( 如 喷 雾 干 燥 法、 相分离法和溶剂蒸发法 等)
[10 ]
。
溶剂蒸发法是医药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微胶囊制 备方法,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不需特殊反应试剂等诸 多优点。目前, 国内外获得专利和准许登记使用的 农药微胶囊产品的主要制备方法为界面聚合法 、 原
[24 ]
1
溶剂蒸发法概述
溶剂蒸发法, 又称为干燥浴法、 脱溶剂法、 乳液 固化法, 是将含有壁材与芯材的混合液以微小液滴 状态分散到介质中, 随后从乳状液中除去挥发性溶 [10 , 14 ] 。 采用溶剂蒸 剂( 分散相 ) 以制备微球的方法 发法制备微胶囊操作简单, 具有体系稳定、 温度改变 溶剂可回收和残留低等优点; 不足之处在于需要 小、 严格控制溶剂蒸除的条件: 温度太高, 溶剂蒸发太 , , 快 容易使微胶囊表面粗糙 囊芯物突释增加。但有 时寻找低沸点且对芯材和壁材均有较高溶解度的有 [15 ] 机溶剂较为困难 。 1. 1 溶剂蒸发法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
乳化剂对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
乳化剂对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周磊,曹立新,苏革,柳伟,韩冰(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在电泳显示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中,乳化剂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以尿素和甲醛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脲醛树脂微胶囊,并对乳化剂的种类、用量(浓度)和两种乳化剂之间的复配等因素对微胶囊的形成、形态和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以Span280、Tween280为乳化剂时,制得的胶囊表面圆滑,形貌较好,尤其以Tween280为乳化剂时所制备的胶囊最理想;而且,当T ween280的用量为0.039g时所制备胶囊的形貌质量最好。
另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减小,微胶囊的形貌反而更好;同时,胶囊的粒径随着乳化剂量的减小有递增的趋势。
乳化剂之间的复配结果表明,随着H LB值的增大,即复配组分中SDS的比例越大,胶囊的粒径越小,团聚加剧。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亦表明四氯乙烯已被包覆在胶囊的内部。
关键词:脲醛树脂微胶囊;原位聚合;乳化剂;电泳显示中图分类号:TN1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9731(2009)05207552041引言微胶囊常用于在成型材料中携带某些功能性材料[1~3],近年来又被用于微胶囊电泳显示材料(EP2 ID)[4~6]。
微胶囊电泳显示电子墨水技术是用微胶囊包覆带有正或者负电荷的显色微粒悬浮液,当对该分散体系施加电场时,微胶囊中的带电显色粒子发生电泳,从而完成显示的技术。
电子墨水的微胶囊化,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改善了电子墨水的稳定性问题。
制备微胶囊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机械法,其中化学法包括凝聚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
Barr ett Comiskey[4]等用脲醛树脂微胶囊来包封电子墨水。
Nakamura[7]等将一种在明胶2阿拉伯胶体系中制备的微胶囊用于EPID。
王建平等[8]在乳液体系中原位聚合得到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
W_O_W复乳体系制备聚合物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分析_李洪广
分,内相水在油 中 分 散 不 均 匀,形 成 的 油 水 界 面 不 稳 定,分 散 相的粒径较大;随 着 乳 化 速 率 的 提 高、乳 化 时 间 的 增 加,分 散 相的平均粒径 减 小,乳 状 液 的 稳 定 性 提 高;乳 化 速 率 过 高、分 散时间过长会引起乳状液稳定 性 的 降 低,一 方 面,乳 化 强 度 过 大使分散相液滴过分减小,导致 体 系 粘 度 过 分 升 高,高 粘 度 和 高剪切速率会使 体 系 因 摩 擦 温 度 升 高,乳 化 时 间 的 延 长 往 往 加快分散相的 絮 凝、聚 结 速 度,使 分 散 相 的 粒 径 增 大;另 一 方 面,乳状液油相在乳化的过程中 存 在 挥 发,乳 化 速 率 越 大 挥 发 越快,乳化时间越长挥发量越大,长 时 间 的 乳 化 造 成 的 挥 发 会 影响乳状液的稳定性。所以,对 于 不 同 的 体 系,要 制 备 稳 定 的 乳 状 液 ,需 要 选 择 合 适 的 乳 化 速 率 和 乳 化 时 间 。 [13,23]
关键词 微胶囊,W/O/W 复乳液,溶剂蒸发,化学交联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preparation of polymer microcapsules by W/O/W multiple emulsion system
Li Hongguang Yan Jun Du Shiguo Qin Hao
2 W/O/W 复乳体系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
影响 W/O/W 复乳体系制备微胶囊的因素主要有:W/O 初 乳 的 稳 定 性 、壁 材 、外 水 相 、复 乳 乳 化 条 件 、囊 壁 固 化 条 件 等 。
溶剂挥发法制备苯乙烯微胶囊_汪海平
Preparation of styrene microcapsules by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Wang Haiping Hu Siqian Zhang Yuanfa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Jianghan University,Wuhan 430056)
因是微胶囊表面 存 在 细 小 的 空 洞,使 得 苯 乙 烯 芯 材 逐 渐 从 胶
囊释放出来。
表 1 苯 乙 烯 微 胶 囊 (体 积 平 均 粒 径 :120μm)储 存 稳 定 性
储 存 时 间/天
0
7
15
30
囊 芯 含 量a/%
42.1 15.2 12.1 4.8
a 元 素 分 析 法
基 金 项 目 :2010 年 武 汉 市 属 高 校 科 研 项 目 (2010048);2010 年 江 汉 大 学 高 层 次 人 才 科 研 启 动 经 费 项 目 (2010019) 作 者 简 介 :汪 海 平 (1979- ),男 ,讲 师 ,主 要 从 事 高 分 子 材 料 研 究 。
Key words solvent evaporation,styrene,microcapsule,characterization
近几年来,随着复合材料技 术 的 发 展,微 胶 囊 技 术 在 复 合 材料裂纹自修复 方 面 的 应 用 得 到 重 视,并 成 为 新 材 料 领 域 研 究的一个热点[1]。这种新兴的高 分 子 复 合 材 料 的 自 修 复 功 能 是通过在基体中 埋 置 含 有 修 复 剂 的 微 胶 囊 来 实 现 的,在 外 力 作用下微胶囊破 裂 释 放 出 修 复 剂 至 裂 纹 面,并 与 预 先 嵌 入 基 体中的催化剂发生聚合反应,将 裂 纹 粘 接 在 一 起,达 到 修 复 的 目的。目前应用于自修复复合材料研究的微胶囊局限于原位 聚合法得到的 双 环 戊 二 烯 和 环 氧 树 脂 两 种 微 胶 囊[2],关 于 其 他修复剂胶囊 报 道 不 多。 现 有 的 微 胶 囊 化 方 法 有 多 种,其 中 溶剂挥发法具有工艺简单、易 于 控 制、副 反 应 少、制 备 周 期 短、 不需要昂贵复 杂 的 设 备 、常 温 下 就 能 进 行 制 备 的 优 点[3]。 因 此,本研究采用简单易控的搅拌 法 与 溶 剂 挥 发 法,以 苯 乙 烯 为 芯材、聚砜为囊 材,制 备 了 一 种 全 新 自 修 复 微 胶 囊,并 对 其 化 学 物 理 结 构 、形 态 等 进 行 了 表 征 。
溶剂蒸发法制备油核_聚合物壳微胶囊(1)
溶剂蒸发法制备油核/聚合物壳微胶囊杨 红,吴 刚,陈红征,汪 茫(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摘 要: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十六烷/PMMA的油核/聚合物壳微胶囊。
SEM和光学显微镜照片显示制得了囊壁透明的表面光滑的核壳结构微胶囊。
随着PMMA用量的增加,微胶囊的粒径增加,粒径分布变宽。
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或/和稳定剂PV A量的增大,微胶囊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材料;微胶囊;溶剂蒸发;油核中图分类号:TQ050.4+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80(2009)04-0288-4Oil core/polymer shell microcapsules preparedby 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Yang Hong,Wu Gang,Chen Hongzheng,Wang Mang(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Macromolecule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iz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ngzhou 310027,China)Abstract: Microcapsules with hexadecane core surrounded by PMMA shell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solvent evaporation.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optical microscopy techniques shows that microcapsules with transparent shell and smooth surface were obtained. The diameter 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apsule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PMMA, but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stirring speed or/and the amount of PV A.Key words: organic polymer materials;microcapsule;solvent evaporation;oil core0引 言微胶囊技术是用成膜材料将固体或液体包裹成粒径在微米或毫米范围内的微小粒子的技术[1]。
膜乳化技术-复乳法制备载药微囊的研究
关键 词 : 膜乳化; 生物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 药物控释
P e a ain o co a slsb o iigS iauP r u as S G)Me rn rp rt f o Mircp ue yC mbnn hrs oo sGls( P mb a e
・
8・ 2
广州化工
2 1 年 3 卷第 3 00 8 期
膜 乳化 技 术 一复 乳法 制 备载 药微 囊 的研 究
王超宝 , 蔡 静, 郑业灿
长春 10 1) 30 2
( 长春 工业大 学合 成树 脂与特 种纤 维教 育部 工程研 究 中心 ,吉林
摘 要 : 以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无规共聚物(L A 做为包埋材料, PG ) 采用膜乳化技术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 B A载药微囊。 S
( nier gR sac et f y te cR s n p c l ie, nsyo d ct n E g e n eerhC ne o nht ei adS ei br Miir f u a o , n i r S i n aF t E i
C a gh n U i r t o eh o g , inC a gh n10 1 , hn ) hn cu nv s y f cn l y J i h n cu 30 2 C i e i T o l a Abtat S lae ircpue eepe ae ycm iigS i s o u l s S G)me baee us — s c:B A— od dm coa sls r rprdb o bnn hr uP r s a ( P r w a o G s m rn m lf i i ct nt h i eadm lpee us n—sl n eaoai to i oy 1 t —c —g cl cd ( L A)a e a o cnq n ut l m lo i e u i i ov t vp rt nme dwt p l(a i o l oi ai) P G e o h h cc y c s h t
W_O_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新进展_曹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Vol.26No.9综述专论 Chemistry &Bioen gineering1收稿日期:2009-05-25作者简介:曹梅(1984-),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E -mail:caomei19840124@ 。
W/O/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新进展曹 梅,管 萍,胡小玲,陈晓佩(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710129)摘 要:重点综述了W/O/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结合SPG 膜乳化法阐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W/O/W 复乳液;复乳溶剂蒸发法;微胶囊;SPG 膜乳化法中图分类号:T Q 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09)09-0001-06微胶囊是由成膜材料包覆液滴、微粒或气体而形成的微小胶体颗粒,其粒径一般在微米级范围内[1]。
微胶囊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
90年代以来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更快,其应用范围由无碳复写纸扩展到医药、食品、农药、饲料、油墨、涂料、化妆品、纺织和感光材料等各个行业。
微胶囊的制备按照成膜方法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锐孔法。
物理法包括喷雾干燥法、空气悬浮法、真空蒸发沉积法、静电结合法、包结络合物法、挤压法。
物理化学法包括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复相乳液法、熔化分散冷凝法、粉末床法[2]。
水溶性芯材微胶囊可采用界面聚合法、油相分离法、复相乳液法等制备,但前两者存在芯材需改性、难以获得干燥粉末产品等难题[3],而复相乳液法制备条件温和,无需相分离剂,工艺成熟,操作简单[4]。
W/O/W 复乳溶剂蒸发法是通过制备复相乳液,再挥发分散相溶剂以制备微胶囊的方法,1970年由Vrancken 和Claeys 获得专利[5],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分离技术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6]。
乳化_溶剂挥发法制备液体石蜡微胶囊_汪海平
第7卷 第12期 2012年12月中国科技论文 CHINA SCIENCEPAPER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液体石蜡微胶囊汪海平(江汉大学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56)摘 要:采用简单易控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包覆液体石蜡微胶囊,通过光学显微镜(O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 -IR)对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分布及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选择聚乙烯醇作为乳化剂时,所制得的微胶囊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体积平均粒径约为150 µm ,乳化剂浓度和芯材/壁材投料质量比等对微胶囊的大小和粒径分布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有机高分子材料;液体石蜡;微胶囊;溶剂挥发中图分类号:TQ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783(2012)12-0954-5Preparation of liquid paraffin microcapsules by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W ang Haiping(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Chemic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 Jianghan University , Wuhan 430056, China )Abstract: Polystyrene (PS)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liquid paraffin have been prepared by 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diameter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icrocapsu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OM),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 and FT -IR,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polyvinyl alcohol was selected as the emulsifying agent, the microcapsules had an average diameter of 150 µm, smooth surface morphology and fine dispersive properties.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PS microcapsules can be greatly adjusted by changing processing parameters, e.g., emulsifier concentration and feeding weight ratio of core/shell materials.Key words: organic polymer materials ;liquid paraffin ;microcapsule ;solvent evaporation微胶囊(microcapsule)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制成的微型容器,能包覆和保护其内的固体或液体微滴[1]。
溶剂挥发法制备还原型谷胱甘肽微胶囊
2 3 2 壁芯 比单 因素 实验 ..
福晨化学试剂厂 ) 明胶 ( ; 天津人民化工厂) 乙醚 ;
( 津市凯 通化 学试 剂有 限公 司 ) 天 .
1 2 实验 仪器 .
称取 5 份等量的乙基纤维素 , 每份 05g分别 . , 向其中加入二氯甲烷 1. L 按壁芯比 1 : 、5 2 5m , 0 1 1 : 、0 12 : 、 : 加人 G H提取液 , 12 : 、5 13 1 0 S 缓慢加入到
V18 。1 o2 N. .
Fb21 e・02
溶 剂 挥 发 法 制 备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微 胶 囊
王 鑫, 徐丽萍 , 宋 伟
( 哈尔商业大学 食品工程学院省高校食 品科 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 哈尔滨 10 7 ) 50 6
摘 要 : 玉米 胚 中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为 芯 材 , 海 藻 酸 钠 为 壁 材 , 用 溶 剂 挥 发 法对 玉 米 胚 中还 原 型 以 以 采
基金项 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 目( 2 1 1 1 . 1 5 13 ) 作者简介 : 王 鑫(9 4一) 女 , 18 , 硕士 , 研究方向 : 农产 品加工与贮藏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2 8卷
永大 化学试 剂 有限公 司 ) 二 氯 甲烷 、 ; 甲苯 ( 津 市 天
中图分类号 :S6 T 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96 2 1 ) 1 0 4 17 0 4 (0 2 0 — 0 9—0 5
Pr pa a i n o c o a u e fr du e l t t i ne by m e h d o o v n e r to f mi r c ps l s o e c d g u a h o t o fs l e t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颗粒的质量控制策略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颗粒的质量控制策略一、引言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乳化溶剂挥发法是制备纳米颗粒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灵活等优点。
然而,由于制备过程中涉及多个工艺参数的控制,以及溶剂挥发和颗粒形成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纳米颗粒的质量控制面临挑战。
因此,本文将针对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颗粒的质量控制策略展开讨论。
二、工艺参数的优化1. 乳化系统的选择:不同的纳米颗粒需要不同的乳化系统,例如,油水两相乳化系统适用于疏水性颗粒,而胶水两相乳化系统适用于亲水性颗粒。
选择合适的乳化系统能够提高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2. 溶剂选择和配比:溶剂的选择和配比直接影响溶剂挥发速率和纳米颗粒的形成过程。
合理选择溶剂种类和配比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形貌。
3. 乳化剂浓度和种类:乳化剂在乳化过程中的作用是降低界面张力,并形成稳定的乳液系统。
合适的乳化剂浓度和种类可以提高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三、溶剂挥发过程的控制1. 蒸发速率的调控:溶剂的挥发速率会直接影响纳米颗粒的形成和生长过程。
通过调节温度、气流速度等参数可以控制溶剂的挥发速率,从而控制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形貌。
2. 避免晶体堆积现象:在溶剂挥发过程中,晶体堆积容易发生,导致颗粒形成不均匀。
通过控制溶剂浓度、溶剂种类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可以避免晶体堆积现象,提高纳米颗粒的均一性。
四、表面活性剂的去除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纳米颗粒通常伴随着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而过多的表面活性剂会影响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应用性能。
因此,需要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活性剂的去除。
常用的去除方法包括超滤、洗涤和萃取等,需要根据纳米颗粒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去除方法。
五、纳米颗粒的表征和评价对于制备好的纳米颗粒,需要进行表征和评价,以确保其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常用的表征方法包括透射电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动态光散射(DLS)等。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颗粒的工艺优化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颗粒的工艺优化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而备受关注。
乳化溶剂挥发法(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ESE)被广泛用于纳米颗粒制备,其通过在有机溶剂中乳化药物活性成分,然后通过溶剂挥发实现纳米颗粒的形成。
本文旨在讨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颗粒的工艺优化,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策略。
一、乳化溶剂挥发法的基本原理乳化溶剂挥发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溶解有机溶剂中的药物或活性成分乳化,形成一个含有微小液滴的乳剂。
随后,通过溶剂挥发,液滴会逐渐收缩并形成纳米颗粒。
这一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灵活等优点。
二、工艺优化的方法和策略1. 溶剂选择与溶解性优化在乳化溶剂挥发法中,溶剂的选择对于纳米颗粒的形成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具有较高揉搅稳定性的溶剂,以保证乳化液滴的稳定性。
其次,溶剂的挥发性应适中,过快的挥发会导致颗粒结块,过慢则会影响颗粒形成速度。
此外,通过调节溶解性,可以提高药物或活性成分的溶解度,有助于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从而促进纳米颗粒的形成。
2. 乳化剂与稳定剂的选择与优化乳化剂和稳定剂在纳米颗粒制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乳化剂可以有效地使溶解的药物或活性成分在溶剂中乳化,形成稳定的乳剂。
稳定剂则可以防止乳剂的液滴在挥发过程中聚集或破裂,确保纳米颗粒的形成。
因此,在工艺优化中,需要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稳定剂,并进行合适的比例调节,以获得最佳的纳米颗粒制备效果。
3. 操作条件的控制与优化操作条件的控制与优化对于纳米颗粒制备过程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控制乳化剂的添加速率和乳化时间,以保证乳化液滴的大小和分布均匀。
其次,挥发过程中的温度和气流速率也需要精确控制。
过高的温度或气流速率会导致溶剂过快挥发而形成大颗粒或颗粒结块。
因此,在工艺优化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温度和气流速率优化,以达到理想的纳米颗粒制备效果。
4. 表征方法的应用与分析在纳米颗粒制备工艺优化过程中,表征方法的应用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4种物理方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比较分析
4种物理方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比较分析朱红梅;张彦军;徐飞;田建文;初众【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7(038)021【摘要】本研究采用菠萝蜜种子淀粉作为壁材,利用饱和水溶液法(saturated water solution method,SWSM)、分子包埋法(paste method,PM)、超声波法(ultrasonic method,UM)、喷雾干燥法(spray-drying method,SDM)4种物理方法包埋香草兰精油,通过测定产率、包埋率、载油量、缓释性、贮藏稳定性等指标,对比分析4种物理方法包埋效果.结果表明:香草兰精油微胶囊产率在74.34%~92.06%,对应的包埋率范围为68.90%~74.49%,载油量为21.27%~26.71%.其中SDM的产率和包埋率最大,分别为92.06%和74.49%,PM产率和包埋率最小,分别为74.34%和68.90%.4种方法均能成功包埋香草兰精油,且色泽上无明显差异,微胶囊为均一球状.在粒径方面,SDM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粒径最大,为600nm左右,SWSM最小,为200 nm左右.SWSM制备的香草兰精油微胶囊贮存50 d 后香兰素保留率为49.11%,贮存15d后过氧化值为14.24 mmol/kg,说明缓释性、贮藏稳定性较其他3种香草兰精油微胶囊好.综合所有指标,对比其他3种方法,SWSM是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方法.【总页数】6页(P106-111)【作者】朱红梅;张彦军;徐飞;田建文;初众【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万宁 57153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万宁 571533;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万宁5715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3【相关文献】1.兰香草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孙凌峰;叶文峰;陈红梅2.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缓释性分析 [J], 刘双双;张彦军;徐飞;初众;那治国3.菠萝蜜种子淀粉制备香草兰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J], 张彦军;朱红梅;田建文;徐飞;初众4.壁材对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物性与释放特性的影响 [J], 刘双双;那治国;徐飞;初众;张彦军5.葡萄牙和巴西联合研究饲喂微胶囊化活性物质(丁香酚、麝香草酚和香兰素)、丁香精油及迷迭香精油对内洛尔(Nellore)小母牛肌肉质构、胶原蛋白含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甾醇微胶囊的制备
植物甾醇微胶囊的制备钱伟;张春枝;吴文忠【摘要】研究了乳化温度、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壁材和高速剪切时间对粉末稳定性的影响.采用O/W微乳液法对植物甾醇乳化,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植物甾醇微胶囊粉末.结果表明,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HLB16)质量分数为12%、助乳化剂蔗糖质量分数为12.5%、壁材为酪蛋白酸钠,在60℃水浴中乳化,高速剪切30min 得到的植物甾醇粉末在水性材料中分散稳定、均一.【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8)003【总页数】4页(P165-168)【关键词】微胶囊;植物甾醇;喷雾干燥【作者】钱伟;张春枝;吴文忠【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0 引言植物甾醇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活性物质, 在结构上与动物性甾醇如胆甾醇相似,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油、坚果、植物种子、蔬菜水果中, 因此, 人们从日常的膳食中就可以得到植物甾醇的补充[1]。
天然植物甾醇种类繁多, 其中主要包括β-谷甾醇、豆甾醇、菜子甾醇和菜油甾醇。
人类最早认识植物甾醇的功能作用就是从它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开始的,后来人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 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且无副作用的特点。
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富含植物甾醇的功能性食品,另外植物甾醇还可以用于防治癌症、防治前列腺疾病、消炎退热、抗病毒等[2]。
动物机体不能内源合成植物甾醇, 只能通过食物摄入并经肠道吸收。
因而通过饮食中的植物甾醇就可以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 无疑是最好的方法[3]。
但由于其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的不便 [4],而将植物甾醇微胶囊化会更方便于应用。
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微胶囊研究进展
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微胶囊研究进展
乔吉超;胡小玲;张团红;管萍
【期刊名称】《化工进展》
【年(卷),期】2006(25)8
【摘要】介绍了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分析了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微胶囊的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以下3个主要方面:(1)微液滴的形成;(2)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3)微胶囊颗粒的回收和干燥,并对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总页数】6页(P885-889,927)
【作者】乔吉超;胡小玲;张团红;管萍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
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83
【相关文献】
1.溶剂蒸发法制备药物微胶囊研究进展 [J], 乔吉超;胡小玲;张团红;管萍
2.溶剂蒸发法微胶囊固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J], 王芳;肖军;王经文;李淑琴
3.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水溶性药物微球研究进展 [J], 袁清霞;赵龙岩;程杰;曾富华
4.浅谈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与农药微胶囊的开发 [J], 冯建国;徐妍;罗湘仁;严寒;
吴学民
5.溶剂蒸发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J], 陶征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喷雾干燥法制备乳脂微胶囊及其特性的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乳脂微胶囊及其特性的研究陈欣;王志耕;梅林;薛秀恒【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7(032)001【摘要】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脂微胶囊喷雾干燥法制备工艺参数,并对其基本理化指标、形态特征及其抗潮性、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8℃、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43 MPa,其微胶囊乳脂包埋率为93.14%、含水量3.12%、灰分2.07%、蛋白质18.56%、溶解度67.01 g/100 g、密度0.45 g/cr3,粒径分布在4 ~90 μm.产品加工应用适宜温度在220 ℃以下,具有抗氧化稳定性好,易吸水、不耐高温的特性.【总页数】7页(P74-79,84)【作者】陈欣;王志耕;梅林;薛秀恒【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实验室;安徽省乳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实验室;安徽省乳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实验室;安徽省乳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实验室;安徽省乳制品工程技术中心,合肥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2.9【相关文献】1.喷雾干燥法制备山苍子油微胶囊的研究 [J], 付红军;彭湘莲;钟海雁2.喷雾干燥法制备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工艺研究 [J], 焦岩;孙巧;刘井权;谢光堂;朱遥;胡长志3.复乳化(W/O/W)-复凝聚-喷雾干燥法制备维生素B1微胶囊的研究 [J], 赵阳;谢岩黎4.喷雾干燥法制备皱皮木瓜籽油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J], 邓叶俊;黄立新;张彩虹;谢普军;丁莎莎;王晓杰5.基于喷雾干燥法的聚氨酯-植物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研究[J], 程金瑜;陈新祥;朱海霖;周岚;张国庆;刘国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Vol .26No .9综述专论 Chemistry &Bioen gineering1 收稿日期:2009-05-25作者简介:曹梅(1984-),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E -mail :caomei19840124@ 。
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新进展曹 梅,管 萍,胡小玲,陈晓佩(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陕西西安710129) 摘 要:重点综述了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结合SPG 膜乳化法阐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W /O /W 复乳液;复乳溶剂蒸发法;微胶囊;SPG 膜乳化法中图分类号:T Q 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09)09-0001-06 微胶囊是由成膜材料包覆液滴、微粒或气体而形成的微小胶体颗粒,其粒径一般在微米级范围内[1]。
微胶囊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
90年代以来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更快,其应用范围由无碳复写纸扩展到医药、食品、农药、饲料、油墨、涂料、化妆品、纺织和感光材料等各个行业。
微胶囊的制备按照成膜方法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锐孔法。
物理法包括喷雾干燥法、空气悬浮法、真空蒸发沉积法、静电结合法、包结络合物法、挤压法。
物理化学法包括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复相乳液法、熔化分散冷凝法、粉末床法[2]。
水溶性芯材微胶囊可采用界面聚合法、油相分离法、复相乳液法等制备,但前两者存在芯材需改性、难以获得干燥粉末产品等难题[3],而复相乳液法制备条件温和,无需相分离剂,工艺成熟,操作简单[4]。
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是通过制备复相乳液,再挥发分散相溶剂以制备微胶囊的方法,1970年由V rancken 和Claey s 获得专利[5],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分离技术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6]。
水溶性酶、血红蛋白、肽及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多采用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目前制备缓释药物微胶囊最常用的方法也正是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
作者总结了近年国内外有关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研究新进展,重点综述了该方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1 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W /O /W 型复相乳液的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7]。
图1 W /O /W 型复相乳液的形成过程Fig .1 The form ation process of W /O /W m ultiple emulsion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过程包括:(1)将成膜聚合物溶解在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此溶剂的沸点比水高)中;(2)将溶有芯材的水溶液分散在上述溶液中,形成W /O 乳液;(3)将W /O 乳液加入到含有保护性胶体的水溶液中并分散开,形成W /O /W 型复相乳液;(4)蒸发溶剂,形成微胶囊。
其中,形成包有芯材的聚合物乳液和蒸发溶剂以固化颗粒使聚合物沉积成膜是该法的两个主要步骤。
乳液的形成决定着微胶囊的包覆率、粒度和粒径分布。
研究者对乳液形成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分析,关于复乳液潜在的应用已有许多文献申请专利。
蒸发溶剂时可采用加热、减压等方法,使聚合物沉积固化成微胶囊。
2 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 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壳材料的选择、保护性胶体、溶剂的选择与去除、内水相和油相体积比(水油比)等。
2.1 壳材料的选择活性物质的微胶囊化,可使其免受pH值、离子强度、光等条件的影响[8],是近年来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
壳材料是微胶囊研究的核心,为实现微胶囊化架起了桥梁。
亲水性芯材的微胶囊化多采用W/O/W 复乳溶剂蒸发法,壳材宜选用疏水性合成聚合物。
壳材料对微胶囊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聚合物及其分子量或共聚物中单体的组成比不同等等,均会造成溶解参数、熔融温度、柔韧性等性质的差异,由此制备的微胶囊性质差别也很大[9]。
2.1.1 聚合物的影响不同聚合物在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差异很大,对芯材的包覆率和形成微胶囊的粒度影响很大。
Lu等[10]分别以左旋聚丙交酯(PLLA)和聚己酸内酯-聚环氧乙烷共聚物(PCE)为壳材,制备了载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微胶囊。
研究发现,BSA的包覆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聚物的亲水性,采用亲水性的PCE共聚物壳材制得的微胶囊粒度较小,包覆率低。
Liu等[11]制备微胶囊时,采用了聚丁烯碳酸及聚丁烯碳酸与ε-己内酯共聚物作为壳材,发现壳材的性质影响着微胶囊的粒度和包覆率,其中聚丁烯碳酸与ε-己内酯按最佳比例制成的共聚物作为壳材制备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度和包覆率分别为0.75μm和87.9%。
2.1.2 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聚合物的分子量不同,物化性质也有差异,对微胶囊的形成及胶囊的药物释放性能影响明显。
Graves 等[12]采用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戊双脒微胶囊,结果表明,壳材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的分子量、浓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是影响微胶囊包覆率的主要因素,并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何勤等[13]采用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PLGA对自杀基因进行包覆时发现,包覆率随着PLGA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芯材自杀基因释放速率也受PLGA分子量大小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选择载体材料来制备不同释放速率的纳米粒。
2.1.3 共聚物中单体组成比的影响当各单体的比例不同时,制得的共聚物的物化性质有较大差异,由此制备的微胶囊的粒度和包覆率也不同。
Wong等[14]对免疫球蛋白微胶囊化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共聚物PLGA中丙交酯与乙交酯的比例,能够使微胶囊的粒度减小、包覆率增大。
Kidcho b 等[15]在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FITC-dex tran)微胶囊时,重点研究了左旋聚乳酸(PLLA)、左旋乳酸-赖氨酸共聚物[Poly(L-lactic acid-co-L-ly-sine(Z))]两种壳材对FITC-dex tran释放的影响。
结果表明,壳材中赖氨酸摩尔分数为6.5%时,制得的微胶囊释放速率最慢。
这主要是因为该条件下形成了表面光滑的大微胶囊,其中包含许多粒径很小的微胶囊,这种结构延缓了药物的释放。
此外,增加乳液中共聚物的用量,能够增大油相粘度,阻止内水相芯材向外水相迁移,提高微胶囊的包覆率[16]。
牛文强等[17]采用具有较好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的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制备载药纳米胶囊时发现,共聚物的浓度越高,纳米胶囊对胰岛素的包覆率越高。
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变化对微胶囊的粒度也会产生影响,粘度越大,微胶囊粒度越大、表面也越粗糙[18]。
2.2 保护性胶体的选择在微胶囊制备过程中,一般需要在反应介质中添加保护性胶体。
常用的保护性胶体包括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
保护性胶体可在液滴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减少液滴凝聚,对液滴的形成非常重要。
不使用保护性胶体会导致微胶囊的产率急剧下降,保护性胶体用量不足时,亦会发生逆向转化,使芯材释放出来,形成仅由聚合物构成的小球[3]。
2.2.1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在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时,内水相和外水相应选用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作为保护性胶体。
一般根据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 LB)来选择。
内水相应选择W/O型乳化剂(H LB<9)来稳定芯材,外水相应选择O/W型乳化剂(H LB >9)来提高外水相的粘度,防止芯材从内水相扩散到外水相[19]。
Span系列(W/O型乳化剂)是常用的内水相保护性胶体,Tw een系列(O/W型乳化剂)是常用的外水相保护性胶体,通常这两种乳化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不同系列的Span和Tw een乳化剂对微胶囊粒度和包覆率的影响不同。
Khoee等[20]在采用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胶囊时,详细讨论了Span(60、20)和Tw een (60、20)两种不同系列乳化剂对纳米胶囊粒度以及包覆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Span60和Tw een60配合使用制得的纳米胶囊粒度明显小于Span20和Tw een20配合使用时制得的胶囊,在最佳Span60和Tw een60用量下纳米胶囊包覆率可达76.8%。
由于芯材、壳材的不同,使用Span 和Tw een 两种乳化剂的最佳系列组合也不一样。
Zhu 等[21]在利用聚乳酸(PLA )包覆胰岛素制备纳米胶囊的研究中发现,使用Span20和Tw een20作为乳化剂制备的纳米胶囊的药物包覆率高于使用Span85和Tw een85的,在最佳Span20和Tw een20用量下药物包覆率可达71.4%。
以上研究表明,保护性胶体Span 和Tw een 两种乳化剂的配合使用,选择合理的系列和用量能够有效改善胶囊的粒度和包覆率。
2.2.2 稳定剂的影响若仅使用乳化剂,由于水相粘度低,乳液滴易发生团聚。
通常还需要在水相中加入大分子稳定剂来提高水溶液粘度,形成一层薄的保护层,防止乳液滴团聚的发生。
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时采用的大分子稳定剂主要有聚乙烯醇(PVA )、明胶。
通常内水相加入稳定剂PVA 或明胶,可增大内水相粘度进而提高微胶囊的包覆率。
Emma 等[22]研究发现,在内水相中加入PVA 不仅使药物包覆率增大,微胶囊内部还会产生许多弯曲分散的孔道,使药物释放速率减慢,提高了药用价值。
Jiao 等[23]采用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对肝素进行微胶囊化的研究表明,内水相中加入明胶减少了肝素向外水相渗透,增大了肝素的包覆率。
外水相中加入PVA ,对微胶囊的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释放速率均有影响。
H ong 等[24]采用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包覆香精水溶液的研究显示,外水相中PVA 含量为1%时制得的微胶囊平均粒度为13.0μm ,球形不规则、表面粗糙,香精释放速率相对较慢;外水相PVA 含量为2%时制得的微胶囊平均粒度为5.2μm ,表面光滑,形状规则,香精释放速率相对较快。
两种不同含量PVA 制得的微胶囊扫描电镜图见图2。
H ong 等[25]采用W /O /W 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丙交酯/聚琥珀酸丁二酯微胶囊的研究显示,以分子量10000、含量2.0%的PVA 作为外水相稳定剂时,制备的微胶囊粒度较小且粒径分布较窄,热性能好、表面光滑、释放速率稳定。
采用PVA 作为稳定剂具有乳液稳定性好、应用广泛的优点。
但PVA 一般较难从微胶囊中去除,会影响包覆率或降低微胶囊的产量,并影响产品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