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文

合集下载

第二章水文基础知识

第二章水文基础知识

W Q•T
y Q •T •103 Q •T (mm)
F •106
1000F
径流模数(M):流域出口断面上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M=1000Q/F
径流系数(α):某时段降雨量x所形成径流深y的比例数
α =y/x
因为降雨总是会有损失,所以一般α只能小于1。
3/3
(三)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
流域内各站降雨量是不同的,分析流域 降雨与径流关系时,需要由降雨量计算流域 平均面雨量,根据流域内雨量资料,常用以 下方法:
1. 算术平均法
式中
——某一指定时段的流域平均雨量,mm; ——流域内的雨量站数; ——流域内第站指定时段的雨量,mm。
2. 泰森多边形法
f4 f3
2. 降水的分类 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可以把降水分
为4种类型:
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
降水
对流雨 地形雨 气旋雨
迎风面雨多,背风面雨少
温带气旋雨
气旋前方: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雨 气旋后方: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雨 气旋中部:暖气团,层云或毛毛雨
热带气旋雨 水汽充足,运动强烈,易带来狂风暴雨
锋面雨
冷锋雨 暖锋雨
水面蒸发常用蒸发器进行观测。换算关 系为:
式中
——天然水面蒸发量,mm; ——蒸发器实测蒸发量,mm; ——蒸发器折算系数。
(二) 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比水面蒸发要复杂得多。湿润
的土壤,其蒸发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三)植物散发 土壤中的水分经植物根系吸收后,输送
至叶面,再从叶面散发到大气中,称为植物 散发。
(四) 流域总蒸发
流域总蒸发是流域内所有的水面、土壤以及植 被蒸发与散发的总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从全流 域综合角度出发,用水量平衡原理来推算流域总 蒸发量。

水文

水文

10121550216 陈凱玲从网上得知水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

水族先民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称为“水书”,其形状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民俗、伦理、哲学、美学、法学等文化信息,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其中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只有400多个单字,且多用于巫术活动。

这些文字全靠誊写抄录,没有刻版印刷,但各地的水书基本一致。

大部分水族人不认识。

他们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水文被誉为是象形文字未开发的最后领地。

一些学者认为水书源头可追溯至夏代,我认为可能要更往后些,因为正如前面所说水文与甲骨文很类似,而甲骨文正起源于古代殷商时期,所以到底这两种文字哪个更早出现,还有待考究。

从课上了解到水文文字划分为自造字,借源字,拼合字三个部分,我对其中的汉字反写这一结构觉得很有意思。

在那么古老的时期,水书中出现汉字反写可能是为了隐晦某些意图。

比如一些水文字的结构与地支类的汉字相反,如“子、丑、午、九、五”等字,其构字法可以反写、侧写、倒写,甚至很多图案以反为正。

更有意思的是,水书中神本意识浓重,被称为是鬼用的书,又如水书的月份与汉族的日历顺序推算错位。

水书独特的反写文字,倒不是造反的意思,应该是水族人在各朝各代封建王朝的残酷的统治下,一直受到歧视而形成的强烈的逆反心理。

因而文字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文明起源,历史过程也大抵可以从水文这一例子看出。

虽然水文并不是很多,但它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支撑着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

水书是水族固有的文化,水书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是中华古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神秘的水文流传至今,一定有其独特的魅力。

根据数据得知在全国56个少数民族中,有自己语言和传统文字的民族约为三分之一,现在才有40万余人的水族就占其一,这一点绝对值得研究。

为何人数不多的水族,其能创造出这么一种充满神秘感的文字,并且完好的流传至今。

水文地质学基础--2.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文地质学基础--2.地球上的水循环

% 0 69.0 30.92 0.05 0.04 0.003 100
2.5%
97.5%
淡水 咸水
29.9% 0.9%
0.3%
冰和永久积雪
地表淡水
68.9%
地下淡水
土壤水、沼泽 水和永冻土
• 不同层圈其水分含量、分布及物理化学状态不同,可以区 分为浅部层圈水和深部层圈水。
• 浅部层圈水 分布于大气圈到地壳的上半部的水; 分布类型: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 物理状态: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以液态水为主。 化学状态:以自由水分子形式存在; 深部层圈水 分布于地壳的下部到下地幔之间的水; 物理状态:高温高压,压密的气水溶液; 化学状态:多以离子态或矿物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2.2 地球中水的循环
从大气圈到地幔的各层圈的水分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根据循环的途径、速度和深度等,分为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
地质循环(Geological Cycle)
➢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 ➢一般属于间接循环,它与岩浆活动、岩 石重结晶、沉积成岩等地质活动有关,它 主要表现为伴随地球物质的运动、转移、 变化过程而产生的水分循环。 ➢具有循环途径长,速度缓慢(循环周期 长)的特点。 ➢研究水的地质循环,有助于分析地壳浅 表和深部各种地质作用,对于寻找矿产资 源、预测环境变化和深部地质灾害具有重 要意义。
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Cycle)
定义:是大气水、地表水及地壳浅部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 之间的水分交换。 特点: 是一种直接循环,即浅部层圈中水分子的直接转换; 具有循环速度快,循环途径短,交替迅速的特点。 分类: 大循环:海洋—陆地之间,受控于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 小循环:陆地—陆地,或海洋—海洋,受局部气候影响, 可调控。 水文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共同作用。 水文循环的意义 水质净化、水量更新再生;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3、降水强度: 简称雨强,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 根据雨强进行分级,常用分级标准:如12小时降水量来分级,0.2-5(小
雨)、5-15(中雨)、15-30(大雨)、 30-70(暴雨)、70-140(大暴 雨)、 >140(特大暴雨)。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2.热带气旋雨: 热带气旋,根据最大风速的大小分为:热带低压(风 力6~7级)、热带风暴(8~9级)、强热带风暴 (10~11级)、台风(12级以上)。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 台风的低空结构如图,外围大风区,半径约 200~300km,风速向中心急增;涡旋风雨区, 半径约100km,上升气流强烈,狂风暴雨;台 风眼区,半径约5~30km,为下沉气流,晴空 风小。台风雨随其路径呈带状分布,雨量大, 强度高,常常带来洪水灾害。
• 即地面暖湿空气 -→ 抬升冷却 -→ 凝结为大 量的云滴 -→ 降落成雨。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二、降水的分类
• 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分为4类: • (一)对流雨 • (二)地形雨 • (三)锋面雨 • (四)气旋雨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一)对流雨
• 地面局部受热,下层湿度比较大的空气 膨胀上升,与上层空气形成对流,动力 冷却致雨。这种降雨多发生在夏季酷热 的午后,降雨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 常常形成小流域的暴雨洪水。
• 应用:从图上可以查知各地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的 面积,但无法判断出降水强度的变化过程与降水历 时。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水文学2第二章降水
4、降水特性综合曲线
•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强度-历时曲线 • 绘制方法:根据一场降水的记录,统计其不同历时

2第二章水文现象及其过程的物理基础

2第二章水文现象及其过程的物理基础

第三节 水文平衡(重点) 一 水量平衡
1.通用的水量平衡方程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水量平衡原理的概念就是对于 任一区域在给定的时段内,各种输入量与区域内储 水量的变化之和。
I O (W2 W1) O W
I——在给定时段内输入区域的各种水量之和; O——在给定时段内输出区域的各种水量之和; W1 、W2——区域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
又称下渗容量。指在充分供水条件下 的下渗率。 累积下渗量F
dF/dt=f
第五节 天然条件下的下渗
一 下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 定义: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单点均质土壤 的下渗规律,反映土壤的最大下渗率过程, 称下渗能力曲线。
f0:初始下渗率 fc:稳定下渗

供水充足的时候: 降雨强度>=下渗 能力
第四节 降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降雨 三个要素:降水量、历时和强度 降雨强度分类
2、下渗的定义 下渗:降雨渗入土壤和地下水的运动过程。 3、下渗过程
降水的入渗过程
降雨
粘膜水
毛细水
重力水 地下水
4.下渗率和下渗能力 下渗率f
又称下渗强度。指单位面积上、单位 时间内渗入土壤中的水量。 下渗能力fp
第二章 水文现象及其过程的物 理基础
第一节 水的物理性质
➢ 水的密度 ➢ 水的热容量与传热性 ➢ 水的三态转化(气态、液态、固态) ➢ 水的表面张力 ➢ 水的运动特征及其它特性
第二节 水文学现象的基本规律以 及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一) 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
1 1、成因规律(确定性规律):
确定的成因和水文现象形成的内在因果关系,确定 的成因和条件将件将对应于确定的结果。
二、 河川径流
1.径流的表示方法(前面已提及):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2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2

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 程为:
P c R Ec
Po R Eo

从上面分析看,则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


P c P o Ec Eo


说明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蒸发量相等。
PE
第二节

水文循环的尺度
水文循环具有全球水文循环、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和水— 土壤—植物系统水文循环等三种不同的尺度。
3、河道纵比降 落差、纵比降 比降计算公式: ( 1 )当河道纵断面近于直线 时,比降计算式为:

J
h1 h0 h l l


( 2 )当河底高程沿程变化时, 如下图,比降计算式为:
(h0 h1 )l1 (h1 h2 )l2 (hn 1 hn )ln 2h0 L J L2

形成水文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固、液、气)在常温下 可以相互转化,水文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重 力)。因下垫面的不同,水文循环的强度、规律和路径也不
同。
水文循环的存在,不仅是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可再生的根本原因,而且是地 球上生命生生不息,能千秋万代延续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文循环是自 然界众多物质循环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流域
(一)流域 流域:汇集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流域。也就是 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闭合流域、不闭合流域)

(二)流域的基本特征
1、流域面积:流域分水线包围区域的平面投影面 积。 2 、 河网密度:流域河流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 积的比值。 3、 流域的长度和平均宽度: 流域的长度(流域的轴长):以流域出口为中心 向河源方向做一组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在每个 圆与流域分水线相交处作割线,各割线中点的 连线的长度就是流域的轴长。 平均宽度: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之比。

水文学重点知识2

水文学重点知识2

水文学重点知识2径流的表示方法1.流量Q,m3/s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2.径流总量W,m3 T时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W=QT3.径流深度R,mm 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

R=W/F=QT/F4.径流模数M,L/s·km2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的比值;流域内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产生的径流量。

M=Q/F5.径流系数α,无单位比值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及与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α=R/P 河川径流是怎样形成的?1 降雨时形成径流的前提条件2 流域蓄渗过程降雨初期,大部分降水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消耗于植被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

在降雨过程中,当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雨水将全部深入土壤中;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超出下渗强度的降雨,形成地面积水,蓄积于地面洼地,称为填洼。

随着降雨继续进行,满足填洼后的水开始产生地面径流。

流域上继续不断降雨,渗入土壤的水使包气带含水量不断增加,土层中的水达到饱和后,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水沿坡地土层侧向流动,形成壤中径流;下渗水流达到地下水面后,以地下水的形式沿坡地土层汇入河槽,形成地下径流。

因此,流域上的降水,经过蓄渗过程产生了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

3 坡地汇流过程超渗雨水在坡面上呈片流,细沟流运动的现象,成坡面漫流。

满足填洼后的降水开始产生大量的地面径流,它沿坡面流动进入正式的漫流阶段。

坡面漫流在蓄渗容易得到满足的地方先进行,然后其范围不断扩大,地面径流经过坡面漫流而注入河网。

壤中流及地下径流在有空介质中运动。

4河网汇流过程各种径流成分经过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后,沿河网向下游干流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即河网汇流过程,这一过程自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开始,直至将最后汇入河网的降水输送到出口断面为止。

经过河岸调节和河槽调节过程,使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变缓,汇流历时延长,降低出口断面一下发生洪水的可能性。

径流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水在流域的再分配与运行过程。

水文计算算例-(2)

水文计算算例-(2)
***大桥
20.12
8.8
0.0189
462.7
252.3
548.8
141.4
548.8
2.计算设计水位以及设计流速
计算采用桥位设计信息软件系统2.0版本,河床断面形态、河流比降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输入软件,糙率结合现场实测情况,根据规范规定进行选取。
根据前文的流量计算,确定百年一遇的设计流量Q1%=548.8m3/s;河槽以黄土沙石为主,并根据从当地水利部门搜集的资料,确定糙率取1/n=45;根据现场实测以及相关资料,确定河床比降J=0.015,利用计算软件可以求得:
Q=ω×V
式中:ω为过水面积(㎡)
V为流速(m/s)
左滩流量Q1=ω1×V1=0×0=0(m3/s)
河槽流量Q2=ω2×V2=64.87×4.275=277.299(m3/s)
右滩流量Q3=ω3×V3=0×0=0(m3/s)
全断面流量Qs=Q1+Q2+Q3=0+277.299+0=277.299(m3/s)
…………………………………(3)
式中:Qp——某频率洪峰流量(米3/秒).
SP——某一频率雨力即最大1小时暴雨强度(毫米/小时).
τ——流域汇流时间(小时).
μ——损失参数(毫米/小时).
F——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n——暴雨递减指数.
0.278:单位换算系数.
4全国水文分区经验公式:
公式的基本形式: 。…………………………(4)
13
2.2断面桩号及标高数据列表
桩号(m)
标高(m)
0
1016
12
1010
17
1008
18
1006

关于水文特征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水文特征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水文特征的知识点总结一、水文特征的分类1. 河流流量特征河流流量特征是指河流的水文循环、季节变化、洪水泛滥、干旱等现象以及水流的速度、流量和水位等特征。

2. 河流水质特征河流水质特征是指河流水体中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等物质的浓度和含量特征。

3. 地表水水文周期特征地表水水文周期特征是指地表水体的自然循环规律,包括蒸发蒸腾、降雨、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周期循环特征。

4. 地面水文特征地面水文特征是指地面水体的水位、渗透性、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特征。

二、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表的起伏变化和地形的形态特征,对水文特征的影响较大。

比如高山地区的降雨量多,水位高,流速快,水量大;而平原地区的降雨量少,水位低,流速慢,水量小。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指大气环境对地表水文特征的影响,包括降雨量、气温、湿度等气候因素。

气候条件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很大,比如干旱地区的河流水位低,水量少;而多雨地区的河流水位高,水量大。

3.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与地面水的交互作用,对地表水文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地表水位也会较高,水量较大;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地表水位也会较低,水量较小。

4. 地表利用地表利用是指人类对地表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活动。

地表利用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很大,比如大面积的土地开发会导致水土流失,减少地表水资源;污水排放会污染地表水体,影响水质。

5. 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指地表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地表水文特征也具有影响。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蒸发蒸腾作用较大,降雨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蒸发蒸腾作用较小,降雨量较多。

三、水文特征的意义1. 水资源利用水文特征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河流流量、水质、地表水位等特征,可以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环境保护水文特征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巡测服务方案 (2)

水文巡测服务方案 (2)

水文巡测服务方案概述水文巡测是一种监测水资源状况和管理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针对水文巡测的需求,提供一套完整的水文巡测服务方案。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水文测量仪器和技术,精确获取并分析水文数据,提供准确可靠的水文巡测服务,为水资源管理和水灾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服务内容测站建设与维护为了能够实时获取水文数据,我们将在需要监测的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分布建设水文测站。

测站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环境评估:根据巡测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特点,确定合适的测站位置。

2.设备采购:选购合适的水文测量仪器,包括水位计、流速仪、水质分析仪等。

3.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测站大棚、观测亭、测站墩等基础设施,以承载测量设备。

4.测站布设:根据巡测区域的特点,合理布设测站,保证覆盖面广,数据准确可靠。

5.日常维护:定期对测站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测站正常运行。

数据采集和传输为了实时获取水文数据,我们使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装置:使用先进的自动水文测量仪器,如自动记录式水位计、流速仪等,实时采集水文数据。

2.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3.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建立水文数据集中存储平台,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4.实时监测: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和监测系统,可以随时监测水文数据的变化,快速反应。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水文数据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水文巡测结果供决策使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进行筛选、去除异常值,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水位、流量等水文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规律。

3.数据可视化:将分析后的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使决策者更直观地了解水文巡测结果。

4.预测和预警:基于历史数据和分析结果,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水文预测和灾害预警,为决策提供预测性信息。

2水文地质测绘

2水文地质测绘
断裂带透水性强,能使不同含水层发生水力 联系
①构造岩或充填的岩脉透水性差,使两盘含 水层无水力联系;
②断层断距大,使两盘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一、地质调查
2、地质构造调查 (2)断层调查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一、地质调查
2、地质构造调查 (2)断层调查 在水文地质测绘中要仔细观察断层(断层面、构造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二、地貌调查
1、地貌调查的任务
A-基座阶地;B-内置阶地;C-上叠阶地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二、地貌调查
1、地貌调查的任务
A-阶地类型;B-断层确定;C-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二、地貌调查
(1)褶皱构造调查 (2)断层调查 (3)裂隙调查。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一、地质调查
2、地质构造调查 (1)褶皱构造调查 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应着重查明褶皱的性质、规模及在
平面和剖面上的展布特征,以及与地形的组合关系; 查明主要含水层在褶皱构造中的部位,断层、裂隙发
育特征及其对地下水富集的控制作用,为地下水系统边界 的圈定和富水地段确定提供依据。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一、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 容,其目的是查明地下水形成及分布的地质条件,地质 调查主要包括:
1、地层岩性调查 2、地质构造调查
第二章 水文地质测绘
§2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

水文水资源教材-《水文资料整编》复习提纲 - 2

水文水资源教材-《水文资料整编》复习提纲 - 2

《水文资料整编》复习提纲第1章水位资料整编1、缺测水位的插补方法答:直线插补法:当缺测时间内水位变化平缓,或虽变化较大,但呈一致的上涨或下落的趋势时,可按缺测缺测时段两端的观测值按时间比例内插求得。

连过程线插补法:当缺测时间内水位有起伏变化,如上下游站区间径流增减不多,冲淤变化不大、水位过程线又大致相似时,可参照上下游站水位起伏变化,连绘本站过程线进行插补。

水位相关法插补:当缺测期间的水位变化较大,或不具备上述两种插补方法的条件,且本站与邻站的水位之间有密切关系时,可采用此法插补。

相关曲线可用同时水位或相应水位点绘。

如当年资料不足,可借用往年水位过程相似时期的资料。

2、水位的保证率答:一年中日平均水位高于和等于某一水位值的天数,称为该水位的保证率。

各种保证率水位的统计方法:列表挑选;图解法。

对全年各日日平均水位由高到低排序,从中依次挑选第1、15、30、90、180、270及最后日对应的日平均水位,即为其保证率水位。

3、水位资料的单站合理性检查答:(1)单站合理性检查:采用逐时或逐日水位过程线分析检查,根据水位变化的一般特性(如水位变化的连续性、涨落率的渐变性、洪水涨陡落缓的特性等)和变化的特殊性(如受洪水顶托、冰塞、冰坝及决堤等影响),检查水位的变化的连续性与突涨,突落及峰形变化的合理性。

(2)综合合理性检查:①上下游水位过程线对照:当上下游各站水位变化过程相似时,应比较同时段各站水位变化趋势。

若发现水位变化过程不相应,则要分析原因。

在有闸坝的河段上,作闸上下游水位对照时,可点绘平均闸门开启高度过程线进行比较。

当闸门全部提出水面时。

上下游站水位变化过程与无闸河段相同。

关闸时,下游水位陡落,上游水位陡涨;开闸时情况相反。

②上下游水位相关图检查:当上下游水流条件相似,河床无严重冲淤看,无闸坝影响时,关系图点群应密集成带状。

对个别突出点应认真分析其原因。

若点群散乱,说明上下游站水位关系不密切,应分析其原因。

水文学第2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水文学第2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三、水循环国内研究进展 1 水循环要素研究进展 降水研究进展:①在暴雨时空分布统计特征研究方面出现一些有价值 的新成果,如“中国降水与暴雨季节变化”(王家祁等,1997);② 关于致洪暴雨中期预报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一定 成效(章淹等,1996)。 径流研究进展:在流域产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中,由于水向土壤 中入渗的研究取得了新成果(唐海行等,1995),推动了超渗产流机 制和模型的研究。在汇流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将 水力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的河道汇流研究取得显著进展(谭维 炎等,1996);②数值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应用于流域汇流研究, 并取得一定成果。 蒸发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作物蒸腾和土壤与潜水蒸发的研究取得了 较大进展,提出了一些植物蒸腾计算新公式(谢贤群等,1997)和土 壤蒸发计算新公式(罗毅等,1997)。
若以海洋为研究水量平衡对象,某时段△t内的水量平衡方程可 写成:
2.陆地水量平衡方程式
陆地上水循环可区分为外流区水循环系统及内流区水循环系统,其水量平衡 方程存在两种形式:
(1)外流区任意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为: P外-E外-R地表-R地下=△s外 对于多年平均而言Δs外→0,并以R=R地表 + R地下,则有 P0 = E0 + R0 式中;P外、E外、R地表、R地下、△S外分别为外流区任意时段内降水 量、蒸发量、入海的地表与地下径流量。P0、E0、R0、分别为外流 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及径流量。 (2)内流区基本上呈闭合状态,没有水量入海。水量平衡方程为: P内 = E内
5
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水循环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大循环和最 活跃的自然现象,具有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功能 和社会影响作用,是水文学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 1 .水循环具有促进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和能量迁移转化的功

水文工作总结8篇

水文工作总结8篇

水文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水文工作总结水文工作是指对水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和管理的工作。

水文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水文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我们对水资源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地勘察和资料查询,我们明确了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雨水等。

我们还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们对水资源进行了科学的评价。

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我们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生态环境影响、供需矛盾等方面。

我们还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还积极参与了水资源管理工作。

通过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我们致力于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方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为水资源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还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我们组织了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向社会大众普及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号召大家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地,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我们还开展了水资源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在水文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调查和分析,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当地的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第2篇示例:水文工作总结水文工作是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的水文学特征进行测量、观测、分析和研究的工作。

水文工作涵盖了水文监测、水文调查、水文预报和水文分析等内容,是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

水文特征报告范文

水文特征报告范文

水文特征报告范文一、引言水文特征报告是对其中一地区的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重要工作,旨在了解该地区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以地区为案例,对其水资源的地理分布、水量特征、水质特征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二、地理分布特征该地区位于亚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地理分布上,该地区主要包括山区、平原和湖泊。

山区地势较高,降雨量丰富,水资源相对富集;平原地区较为平坦,水资源分布较为均匀;湖泊众多,水量充足,起到了调节地下水位、水质保持等重要作用。

三、水量特征该地区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平均为1000毫米。

夏季雨量较多,冬季则相对较少,呈现季节性分布。

地下水丰富,水量稳定。

水量特征上,该地区水文循环较为活跃,年平均蒸发量高,为1500毫米。

地表水资源丰富,河流水量适中,支持着灌溉、供水和工业用水等多种用途。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较强,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资源压力。

四、水质特征该地区的水质特征较为良好。

主要河流和湖泊水质一般处于Ⅲ类水质标准以上,属于非污染区域。

水质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中,农业和工业排放的废水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对河流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对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水质控制和治理是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五、水资源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较为充分。

农业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利用领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

工业排水和城市供水等也占据一定比例。

水资源利用方式较为多样,包括人工增雨、水库蓄水、地下水开采和节水措施等。

六、结论以地区为案例,本报告对其水资源的地理分布、水量特征、水质特征以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资源压力。

在水质方面,尽管水质较好,但农业和工业活动对水质的影响需要重视。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农业是最主要的利用领域,但也需要加强节水措施和提高利用效率。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_2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_2
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1分,星期五
具体步骤: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W(u,r/B) ~(1/u)标准曲线;在另一张模数相同的透明双对数纸上,点绘s~t实测数据曲线;在保持对应坐标轴彼此平行的前提下,相对移动两坐标纸,在标准曲线中找最优重合曲线;两曲线重合后,任选一配点,记下对应的四个坐标值 W(u,r/B)、1/u、s、t,代入下式求得:
关于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1 概述
一、水文地质参数的种类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层水理特性的定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水文地质参数主要包括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导水系数 (T)、承压含水层贮水系数(S或μ*)、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μ)、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ke);还有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有关的指标,主要包括降水入渗系数(a)、潜水蒸发系数(C)等。
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1分,星期五
(2)s—lgt/r2直线图解法
当S=0,有:可得:将截距(t/r2)代入上面式子,得:
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1分,星期五
(3)s—lgt直线图解法
前式还可变为:直线的斜率为 ,可得:当S=0时,得截距(t)代入上面式子,得:
包括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和利 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两种方法。一、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一)利用裘布依公式确定K1.承压完整井
如果有观测孔时,可用蒂姆公式计算。有两个观测孔时:
有一个观测孔时:
第14页,共56页,2022年,5月20日,5点1分,星期五
剩余降深s*与lgt/t׳呈线性关系,斜率为:
将sp、tp 和求得的T代入下式:

水文学原理

水文学原理

水文学原理名词解释1、水文大循环和小循环:水文循环: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进行的周而复始的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变换的运动过程。

水的三态转化特性是水文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外因或动力。

1)水文大循环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子交换过程。

由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被汽流带到大陆上空,遇冷凝结而形成降水。

降水至地面后,一部分蒸发直接返回空中,其余部分都经地面和地下注入海洋。

2)水文小循环是指陆地上的水分经蒸发、凝结作用又降落到陆地上,或海洋面蒸发的水汽在空中凝结后,又以降水形式降落在海洋中。

前者可称为内陆小循环,后者称海洋小循环。

2、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水量是平衡的。

3、流域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流域日均总蒸发量。

4、田间持水量: 土壤中所能保持的分子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5、凋萎系数: 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而开始凋萎枯死时的土壤含水量6、水系: 在河流运动过程中,逐渐由小溪、小河集成大河,这样便构成脉胳相通的河流系统.7、流域形状系数:是流域分水线的实际长度与流域同面积园的周长之比,R=A/L2R:形状系数, A:流域面积(km2);L:流域长度(km)R值小,流域呈长形,流域水流变化缓和;反之,则水流变化剧烈。

8、径流模数: 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M=Q/F ,m3/s·km29、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

水分子H2O,化学成分复杂,水中有80多种化学元素。

水中有8大离子:K+、Na+、Ca+、Mg+、Cl-、SO42-、HCO3-、CO32-10、最小值定律: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给它的所需养分中数量最少的一种。

11、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断面的泥沙含量。

Q s=QP ,Q s-悬沙输沙率(kg/s);Q-流量(m3/s);P-断面平均含沙量(kg/m3)12、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如果把全流域按蓄水容量大小划分成许多小块,然后把蓄水容量由小到大进行排列,并和其相应的面积(%)绘在一张图上,纵坐标是蓄水容量Wm’,横坐标是小于或等于蓄水容量Wm的各小块面积之和F0占全流域面积F的百分数(F0/F)、点绘的Wm’~F0/F关系曲线,称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水库2 水文

水库2 水文

2 水文2.1 流域概况xxx水库位于xxx郑家堡支流上游,在xxx村上游1.7km处。

xxx为xx左侧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68.4km2,属中小河流。

xxx 发源于腰堡支流的大将沟,河流长度43.4km,河道比降8.1‰。

xxx在后安村南分为郑家堡支流和腰堡支流。

两支流汇合后,流经后安镇上马乡,在台沟村附近汇入xx水库。

xxx流域为低山区。

流域的地势较高,最高山峰为柜子石,海拔高程为967.5m。

汇入xx口处高程为200m左右。

由于山地面积大,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0%。

山上乔、灌木茂密,杂草丛生,乔木以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为主。

植被很好,水土流失轻微。

耕地、村庄、道路分布在河道两侧。

xxx流域内有后安、上马2个乡镇14个村,共14685口人,耕地面积17128亩,其中水田12000亩,人均占有耕地1.17亩。

粮食单产量360公斤/亩,水田400公斤/亩,农业经济主要靠种植业,农民生活水平较低,是一个人多地少的贫困山区。

2.2 气象特征xxx流域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7℃左右,最低极端气温-37.5℃,最高极端气温37℃,多年平均降雨量800mm,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降雨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最丰年份可达1000mm,最低年份仅52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00mm(直径20cm蒸发皿观测)。

多年平均无霜期150天,初霜最早为9月下旬,终霜最晚发生在5月上旬,冻土最大深度1.5m,冰厚0.5m左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3m/s,年最大风速21m/s,汛期最大风速18m/s,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63m/s。

2.3 水文资料xxx于1959年~1963年在四家子设置了水文站,观测项目为水位、流量、降雨量等,四家子站控制流域面积为400km2,1964年测验断面上迁至南xx,控制流域面积为334km2,1987年该站撤销,前后共有28年实测资料。

2第二章_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2第二章_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答:(1)搜集指定断面以上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图;(2) 在地形图上画出地面集水区的分水线;(3)用求积仪量出 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即流域面积。

2.答:闭合流域:(1)流域在非岩溶地区,没有暗河、天坑; (2)径流系数小于1;(3)出口断面能下切至岩层。
3.答:(1)毁林开荒使山区的植被受到破坏,暴雨时将会造 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2)裸 露的坡地,下渗差,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 将使洪峰大大增高。 4.答: 围垦湖泊,主要使湖泊的蓄洪容积大大减小;同时, 被围垦的土地,还要大量排渍,使河流洪水显著加剧。
Q T y 10 6 F 10 1000 F
3
Q M 103 F
y a x
例:已知某流域F=1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2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600mm。 试求: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多 年平均年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M。
Q
Q=0.6*100*1000*1000/(365*24*3600)=1.9m3/s Z= 1200-600=600 mm
a = 600/1200=0.5
M = 19 L/s.km2
1.已知某断面2000年年平均流量为2000m3/s,
该断面以上的积水面积为688421 km2,分别
计算年径流量、径流深、径流模数。
R 365 86400 2000 6.3072 10 m
10
10
3
R 6.3072 10 Y 91.62mm 1000 A 1000 688421
Q 2000 M 0.003 A 688421
(四)我国河流的水量补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水文2.1 流域概况凤凰箐电站为龙川江干流电站,位于龙川江下游的楚雄州元谋县境内,距元谋到城约33km。

取水口断面控制径流面积3265.5km2,取水口断面距厂房约400m,厂房至取水口区间无支流加入。

电站位臵见图2.1。

龙川江属长江水系,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

发源于南华县境内天申堂附近的天子庙坡,河源地海拔约2600m。

发源后河道由西北向东南经沙桥、南华、吕合、东瓜及楚雄市区等地,其间纳入南下的支流双殿河、紫甸河。

在楚雄一带又纳入右支朵基小河、青龙河后河道转向东北,流经牟定县境内的大海波水库、禄丰县的妥安、黑井后又转为南北向,其间有右岸支流广通大河、罗深河及左岸支流牟定河、冷水河汇入。

其后龙川江穿越元谋县境,沿山势迤丽向北而行。

在县城下游地带纳入本流域最大的两条支流,即左支普登河及晴蛉河。

支流汇入后于元谋县的江边附近汇入金沙江。

龙川江流域涉及南华、姚安、牟定、楚雄、禄丰、武定、大姚、永仁、元谋九个县市。

流域径流面积9255km2,河长245km,流域形状系数0.154。

流域内水系发育,支流众多。

其中径流面积大于100km2的就有12条。

较大支流有晴蛉河(全长145km、径流面积3548km2)、普登河(全长95.0km,集水面积1138km2)及牟定河(全长44.4km,集水面积405km2)。

工程区位于楚雄州境内海拔最低的“元谋县断陷盆地”,地层岩性主要为片岩、千枚岩、石英岩。

分布于元谋盆地西面、西南面上覆主要为中生界红色泥岩、砂岩等。

龙川江流域为我省人口稠密地区、流域内人类活动影响频繁,上世纪50年代后电站上游就陆续修建了毛板桥、老厂河、大海波、九龙甸等七件中型及众多小(一)、小(二)型水库。

中型水库库容总计1.65亿m2,对下游的年径流,尤其是枯段径流的总量及过程影响较大。

在凤凰箐电站~小黄瓜园区间又增加了河尾水库等三件中型工程。

中型水库大多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库容最大的九龙甸水库修建于1958年,总库容6300万m3;其次是大海波水库;v总=3300万m3,建于1958年;毛板桥水库:v总=2083万m3;1956建成,其余水库的库容均不足2000万m3。

大海波水库位于电站上游的干流河道,径流面积2200km2,对下游凤凰箐电站径流的影响最直接。

因此,弄清大海波水库的运行情况对凤凰箐电站的径流、洪水分析万为重要。

根据实地调查及访问情况分析,大海波水库断面的多年平均来水量约3.70亿m3,水库总库容3300万m3,库容系数0.89。

2002年对该库进行除险加固后库容不变,有效库容1500万m3。

水库12月中旬开始蓄水,至第二年4月中旬后放水,一般持续至5月中旬,放水量4.0m3/s。

5月中旬后雨汛期来临,水库按来多少泄多少的方试运行,水库溢洪道位于左坝肩,宽60m(5孔、单宽12m)、高3m,设计泄流量2290m3/s。

因此断定大海波水库对汛期径流的总量及过程没有影响,对洪峰的调蓄作用极为有限。

由于上游的中、小型水库较多,对枯季水量的拦蓄量较大,因此水库断面的枯季水量占年径流量的比值较小。

由于上述原因,大海波水库对下游断面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大海波水库涵洞放水后进入天然河道,又由下游的东山大沟引水渠取走。

东山大沟建于1958年,在凤凰箐电站上游的巴格里取水,主要灌溉元谋境内、龙川江东岸的耕地。

巩期与灌溉多于的水用来发电。

龙川江流域属南亚热带、干燥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干湿季分明的特性,据流域内的元谋气象站资料统计:该地区一般情况5月份即进入雨季,10月份后降水量明显减少。

5~10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92%,12月~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5%。

元谋县多年平均降水量644mm,多年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0.8℃。

龙川江流域径流面积较大,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表2.1是龙川江小黄瓜园以上流域各市县气象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由表2.1可见,上游的降水量明显大于下游。

由于各气象站均位于高程相对较低坝子内,因此用表2.1的平均降水量代表流域平均降水量是略有偏小的。

表2.1 龙川江小黄瓜园以上流域各气象站多年平均降水量该地区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基本一致,但汛期较雨季约滞后一个月6~11月为汛期。

对于大海波水库上游的小河口水文站,该时期径流量占全年的86.8%,枯期水量则占全年的13.2%;对于水库及东山大沟取水口下游的小黄瓜园站,汛期水量占全年的91.0%。

枯期仅占9.0%。

最枯流量一般出现于2-5月,小黄瓜园站实测期最枯流量已有多年出现为零的记录,说明人类活动对径流年内分配的影响是显著的。

2.2 基本资料2.2.1 实测资料龙川江干流主要有小黄瓜园站、小河口站,正兴坝及斗把石头水文站。

流域内气象站有楚雄、牟定、南华、元谋等气象站。

小黄瓜园、小河口站、正兴坝及斗把石站均为国家基本水文站,其中小黄瓜园、小河口站资料系列较长,于上世纪50年代设立,观测至今。

集水面积分别为5560及1788km2。

观测项目为水位、流量、降水、蒸发。

各气象站均为气象部门设立,资料年限见表2.2,地理位臵见图2.1。

上述各站资料均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统一整编、复审、刊印。

此外,在龙川江支流及上游还有多克、凤屯等水文站,由于工程所在河段资料条件较好,故不再对上述水文站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小黄瓜园、小河口站为本阶段水文分析的主要参证站,上述两站资料都经多家单位复核使用,基本资料可靠,满足本使用要求。

2.2.2 调查资料龙川江中下游段的历史洪水先后有原铁二院、省公路局及楚雄州水分局等多家单位作过调查。

在中游小河口水文站一带调查到1908、1923及1938年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1070、640、572m3/s。

在下游段各单位均调查到1929、1939年洪水,且1939年洪水大于1929年。

各单位推算的洪峰流量有一定出入。

本阶段采用铁二院1965年11月调查的又经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按多种推流方法复核整理的成果:即小黄瓜园水文站断面1939年洪峰流量1910m3/s、1929年洪峰流量1690m3/s。

以上历史洪水成果可靠程度评价均为可靠及较可靠。

表2.2 龙川江流域基本资料一览表2.2.3 资料一致性分析龙川江小黄瓜园水文站以上流域建有十余座中型及众多小(一)、小(二)型水库,仅中型水库就控制了约2.2亿m3的水量(电站取水口上游有七座中型,控制水量1.65亿m3)。

小黄瓜园水文站是本阶段水文分析的主要参证站。

人类活动已影响了该断面径流的天然状况。

考虑到上游的中型水库大多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灌渠东山大沟修建于1958年。

因此可初步断定小黄瓜园站1959年以前的流量资料近似反映天然状况,1959年后的则反映现状径流,而1960年至今新增蓄水工程较少,因此小黄瓜园站1960-2003年上游蓄水工程对径流影响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通过实测流量资料分析,1959年以前该站部分年份的枯段水量与年径流的比值是较大的。

2.3 年径流分析2.3.1 降水、径流特性龙川江径流由降水形成。

该地区5月份即进入雨季,10月份后降水量明显减少,5-10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92%。

该地区径流的丰、枯变化与降水基本一致,但汛期较雨季约滞后一个月,6-11月为汛期。

该时期径流量占全年的91%,12~次年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9%,最枯流量一般出现于2~4月。

由于受上游水利工程的影响,小黄瓜园站个别年份枯期出现断流。

2.3.2 系列代表性分析由于径流系列已受人类活动影响,考虑到径流由降水形成,径流的丰、枯变化取决于降水。

因此考虑用流域内的降水系列进行代表性分析,楚雄气象站位于流域的中、上部,降水系列最长,遂考虑用其做代表站。

根据楚雄气象站1953~2004年降水系列绘制差积曲线及累进均值曲线,见图2.2~图2.3。

从图累进均值曲线看,逆时序至1960、1959年系列即基本稳定;从差积曲线看,1953~2004年系列仅是包含丰、平、枯水年的半个周期。

从本流域其它站的降水、流量资料分析,该流域的降水及径流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多数站点在1995~2002年为连续丰水年,至2003、2004年才有所回落。

本次分析流域内主要资料站点不同时期的均值,见表2.3。

考虑到龙川江流域的大多数水利工程修建于1959年以前,为保持计算系列的一致性,年径流的计算系列采用现状的径流系列,即1960~2003年。

从楚雄站的降水系列分析,1960~2003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0.9mm,较长系列1953~2004年均值860.1mm仅偏大1.26%;短系列Cv=0.209与长系列Cv=0.204也非常接近。

说明1960~2003年44年系列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从小黄瓜园站流量资料看,1960~2003年多年平均流量27.1m3/s,与长系列(1953~2003年)均值27.3m3/s也很接近,短系列计算Cv=0.54比长系列Cv=0.52略大。

短系列为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系列,按理其丰、枯差异量应增大,Cv值提升较多,但由于长、短系列的系列长度差别不大,因此,Cv值也差别不大。

表2.3龙川江流域主要站点流量(降水)不同时期均值表小河口为流量,单位:m3/s。

2.3.3 年径流系列的播补展延正兴坝水文站位于小河口电站下游,径流面积4094km2,实测流量系列仅有1959-1965及1972~1974年。

按系列代表性分析结果,该站流量系列尚不具有代表性,需展延。

正兴坝站与小黄瓜园站为上、下游关系,两站流域面积相差不大,点绘同期月流量相关图,见图2.4。

相差点为据呈窄幅带状分析,相关关系较好。

相关系数0.99,目估定线相关方程为Q正=0.708Q小-0.21。

按该相关方程插补正兴坝水文站1966~1971及1973~2003年流量系列。

2.3.4 设计年径流计算凤凰箐电站无实测流量资料,电站设计年径流主要依据上、下游站的实测及插补流量资料分析推求。

2.3.4.1 参证站设计年径流计算根据小黄瓜园、正兴坝、小河口站实测及插补流量系列(1960~2003年),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m项的经验频率Pm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Pm=m/(n+1)×100%以短法公式计算均值、Cv,根据各年平均流量经验频率点据分布情况,采用P-Ⅲ线型,按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

适线计算结果见表2.4,图2.5~图2.7。

表2.4龙川江各站年径流统计参数一览表凤凰箐电站取水口位于龙川江中、下游段,其上、下游均有水文站,设计断面的径流面积最接近正兴坝,但正兴坝站实测系列最短,插补年份较多,计算精度相对较差,因此,凤凰箐电站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按如下三种方法推求:(1)、按面积比移用小黄瓜园值;(2)、按面积比移用正兴坝值;(3)、建立地区综合公式(见图2.8),得相关方程:Q=0.213F0.825,并以此推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