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上的负数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负数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负数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 认识负数的意义。
2. 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负数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反情况,如上升与下降、盈利与亏损等。
2. 提问:你能举出一些与相反情况相关的实例吗?二、教学新知(15分钟)1. 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如转走6人、亏损200元等。
2. 认识正数和负数: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练习:让学生练习读、写正数和负数,并判断0是否为正数或负数。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负数表示,如温度下降、体重减轻等。
2. 举例讲解:让学生举例说明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中的气温、股票市场的涨跌等。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历史背景:介绍负数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如《九章算术》中的负数运算。
2. 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正数、负数和0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强调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正数、负数和0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负数》(人教)
《负数》教学模式介绍:核心素养下的培养是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的,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激发和推动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教材中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
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构建新知。
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课程环节:讲什么——为何讲——怎么讲——讲怎样设计思路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
教学开始,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课本主题图引入新课;教学中,通过多处实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在展示与交流中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第一课时一、讲什么1.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正号和负号,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的读法、写法;(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3)能力素养:数学化、符号化、。
2.内容解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并且在生活中已经对负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学生对温度的认识并不陌生,许多学生不仅能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还能描述温度。
本课是《负数》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学生们将迈出认识负数的第一步,负数的初步认识将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负数,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相对完整的数的概念。
二、为何讲1、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大单元教学设计《负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负数》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2-7页。
2.教材分析:负数这个教学内容是学生“数”概念认识的一次拓展。
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丰富了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负数,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相对完整的数的概念。
3.横向分析:北师大版教材是把它安排在四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教学,人教版教材安排在六年级下册教学。
可见,该内容比较适合小学高段的学生学习。
教材的共同点可总结为:二、整合思考在小学数学中,“认识负数”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单元,其特殊性集中表现在其独立性上,即所谓的“前无联系,后无发展”上,负数的读写认知的挑战性比较小,它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让学生经历负数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推理能力;寻找学生熟悉的蕴含负数产生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抽象能力;让学生尝试在数轴上整理数系,认识到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模型思想;锻炼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我们应该在整体遵循逻辑顺序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拓展,将这个单元的第1课时和第2课时合并,之后再设计一节用“负数”解决问题,形成了本单元的整合框架:三、重点课例设计《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经历负数的产生过程,初步体会到引人适当的表示方法(符号)的必要性;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正确理解“0”的意义和作用,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描述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正、负数,进一步体会到正负数的相对性,理解负数的意义。
3.体会正负数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正确理解“0”的意义和作用,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直线上的负数教学设计
《直线上的负数》教学设计太平街道办事处石渣河小学杨申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读出下面各数,说一说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3.6+0-5.5-+100-902.请你作记录。
(1)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300元应记作()元。
(2)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层。
(3)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了2个球应记作()。
3.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1()()()()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设计意图】回顾复习正负数的意义,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2.理解信息,明确要求(1)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试着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后的情况吗?(3)要求:请你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方法,学习新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1)先画一条直线,确定好起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2)在直线上确定大树和学生们的位置。
(3)想: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4)在直线上表示出0、各个正数和负数。
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负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负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2. 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3.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负数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负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规则;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含负数的概念解释、加减运算规则的示例演示等内容;2. 教学素材:实际生活中的负数应用问题,如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3. 学生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相关章节。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如:有多少人、表示物品的价格等;2. 提出负数的概念,并以实际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如:负债、温度变化等。
第二步:研究负数的加法1. 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加法规则,如负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等;2. 通过示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负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第三步:研究负数的减法1. 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减法规则,如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等;2. 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负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第四步:综合运用负数1. 提供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如温度变化、资产负债等,要求学生运用负数进行计算和解答;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负数问题并加以讨论。
第五步:小结和答疑1. 总结负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规则;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针对负数的加减运算进行一定数量的练题;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积极参与情况;3. 学生成绩:通过作业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负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寻找更多实际应用问题并进行解答;2.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比较不同负数应用场景的差异和特点。
以上是关于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负数》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使用。
六年级数学直线上的负数教案
六班级数学直线上的负数教案六班级数学直线上的负数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生疏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猎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同学的实际应用力量。
教学重点:生疏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同学的实际应用力量的提高。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1、电脑课件呈现下表种类摄入量/克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油脂类50奶类和豆类450鱼、禽、肉、蛋等类600蔬菜和水果类900谷类1800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同学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究沟通,猎取新知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3、即时练习。
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1)同学观看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同学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汇报计算结果,订正同学发言、沟通同学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
观看,说出获得的信息依据老师引导说动身觉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观看数据,发觉,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计算,订正三、小结本课学习内容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
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同学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
(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四、稳固升华完成课后“试一试〞。
1、比拟各项活动时间,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提出数学问题2、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时间可以怎么计算3、参照题目,画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和同学进行沟通。
《负数》单元教学设计
《负数》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横向联系本单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题活动”。
教学的内容包括负数的认识、负数的意义和认识数轴。
从教学内容可能可以看出这一章主要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有箭头的直线上(数轴)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2.单元纵向联系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四上大数的认识,四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由此看出负数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中学学习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学习负数,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所以,教学中通过“气温预报”和“存折明细”等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三、单元课标(一)内容要求在熟悉的情景中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知道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含义,感悟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进一步发展数感。
(二)学业要求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海拔等,能表达具体情境中负数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多个事例的归纳、比较,感悟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三)教学建议在“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借助气温、海拔等事例了解负数表达的实际意义。
四、单元整体规划设计1.认识正负数学会正负数的读写法:在“气温预报”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理解负数的意义:在“气温预报”和“存折明细”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的相反意义的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数轴从温度计的模型中,初步掌握用直线(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六、单元评价设计(一)过程性评价注重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1《负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1《负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负数》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并能够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但是,负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逐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和实例,让学生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负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2.教学难点:负数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体验负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理解负数的意义。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情境和实例,如温度计、地图等。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如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概念。
提问:气温为零下5摄氏度,应该如何表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负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实例,如地图上的海拔高度、存折上的存款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并总结出负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负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如:-3 + 2 = ?,-5 - 3 = ?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负数知识的起点,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知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并掌握负数的简单运算。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负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负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负数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负数的存在,并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负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负数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负数的产生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的理解,负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负数,理解负数的含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负数的产生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例题等。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练习题、卡片等。
3.教学设备: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变化,引出负数的概念。
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负数吗?负数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负数的含义。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引言:负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的内容。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负数的概念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负数,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概念理解、运算规则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设计一个负数的认识教学方案。
一、概念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负数:1. 阐述负数的概念:可以通过将负数与正数进行对比,说明正数用来表示具有多少,负数用来表示欠多少。
例如,正数表示收入,负数表示支出。
2. 使用符号表示负数: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符号表示负数。
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温度的正负、海拔的正负等,来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符号表示方式。
3. 负数的大小关系:通过数轴和实际的数字例子,让学生理解负数的大小关系,例如-3小于-2,-2小于-1等。
二、运算规则在学生掌握负数的概念后,我们需要教导他们掌握负数的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加法与减法: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数轴上的表示,让他们通过数轴练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例如,当遇到计算类似于(-2)+3的题目时,可以教导学生从-2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最终确定结果为1。
同样,可以通过减法的例子,让学生从给定的数轴上计算出结果。
2. 乘法与除法:对于乘法和除法,可以先从正数的角度进行教学,然后过渡到负数的运算。
例如,当计算类似于(-2)×(-3)的题目时,可以分解为-(2×3),然后用正数乘法的规则计算。
同样,对于除法,我们可以先将负数变为正数,然后使用正数的除法规则计算。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教学策略:1. 实际生活中的例子:通过与学生真实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让他们在具体的场景中感受负数的应用和意义。
《负数》教学设计
《负数》教学设计《负数》教学设计(通用1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负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负数》教学设计篇1一、单元教材分析负数是《标准》第二学段规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
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
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建立过程中的一次拓展。
他们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
”因此,教材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
教材还注意在练习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平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
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例3安排了一个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
例4进一步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借助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
在直线(数轴)上表示数教学设计 无学生录课
第二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材5页的例3、做一做及部分习题)教材解读:例3是以生活情境为背景,在直观的基础上逐步抽象,使学生认识含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也就是对数轴的初步理解,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零、正数、负数,为中学正式学习数轴、直角坐标系等知识做准备。
教材通过向西走多少米,向东走多少米,这一表示距离和方向的实际问题,把实际情境中的向东和向西这两个意义相反的描述与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建立起联系,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并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起点、行走方向、行走距离等生活概念和数轴上的点以及相应的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
了解数学发展历史,增进数学文化。
在数轴这一直观模型中,零表示正负数的交界点。
正号与负号表示相反的方向,正负号后面的数值表示某个点到零点之间的距离,一目了然,为了不增加难度,教材没有使用数轴这样的抽象名词,而是用已有名词直线来表示。
实际上学生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的时候,已经接触过数轴这直观模型,只是那时候都是从零向右无限延伸,那么在这儿进一步扩展为还可以向左无限延伸,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本单元知识的时候,需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的度。
作为中学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只是结合具体实例,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也没有给出严格的数学定义,只是通过直观性的描述,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把数轴上的点和相应的正数0和负数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1.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3.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渗透极限思想。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定义及相应的表示法。
2. 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 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二、教学重点1. 负数的定义及表示法。
2.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三、教学难点1. 负数的概念理解。
2. 负数的运算规则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笔等。
2. 学生准备: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个小游戏或讲述一个有关负数的故事引入负数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负数的好奇心。
2. 基本概念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负数的定义,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负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温度、海拔等。
3. 表示法的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负数的表示法,包括数轴法和符号法。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及符号的含义。
4. 负数的加法(15分钟)教师通过数轴和实例讲解负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将负数的加法转化为正数的减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
5. 负数的减法(15分钟)教师通过数轴和实例讲解负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同样将负数的减法转化为正数的加法,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6. 实际应用(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如负数的比较、温度的计算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7. 练习与总结(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负数的认识和运算规则的掌握。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负数的定义和表示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够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负数有关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负数认识教学设计(优秀3篇)
新人教版负数认识教学设计(优秀3篇)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设计篇一1.1 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4、熟练地运用正、负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5、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确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是难点。
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负数的引入我们知道,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投影]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3.2006年我国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上面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数-3、-2、-2.7%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
-3表示零下3摄氏度,-2是由2-4得到的,表示净输2个球,-2.7%表示减少2.7%,而3表示零上3摄氏度,2表示净赢2个球,2.7%表示增长2.7%。
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1/3,?就是3、2、0.5、1/3,?。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负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解决负数的应用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负数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数学学习态度,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意义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内容:1. 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和意义,认识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表示方法。
2. 负数的加减运算:教授负数的加减法规则,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4. 负数的应用问题: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引言、图片、实例等方式引入负数概念,激发学生对负数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认识到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意义。
第二步: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负数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负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数,可以表示欠债、负债、亏损等概念。
通过图示,数轴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负数的位置和表示方法。
第三步:加减法运算教师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加减法规则,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在课堂上训练,老师可以设置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增加加减法的趣味性。
第五步:应用问题第六步: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和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七步: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对负数的理解和运算规则,提高学生对负数的应用能力。
作业内容既包括基础题目,也包括应用题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1. 课件:通过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负数的概念和应用。
2. 图示:借助图示,直观地展示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表示方法。
《负数》教学设计
问题一
师:同学们,我们刚过完春节,大家觉得我们瑞丽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后,表现瑞丽天气预报、温度计图)
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昨天的最高气温,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学生汇报过程,
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通常用字母℃表示,一大格表示两度)
(3)第三个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北京的气温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样?
学生提出猜想后,出示温度汁图,让学生说出北京气温”零下4℃”。
(4)刚才二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年级
六年级
教学形式
教师
单位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负数
学情分析
负数是《标准》第二学段规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实行,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理解负数的基础,《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理解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建立过程中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所理解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理解负数,能准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负数》教学设计及说明
《负数》教学设计及说明教学目标:1.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2.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3.应用负数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教学重点:1.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2.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2.掌握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一、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教学课件、PPT等教学工具;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0分钟)1.教师通过板书或PPT展示大于0和小于0的整数,引出负数的概念。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负数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
3.教师解释:"负数是小于零的整数,用负号表示,例如-1、-2等。
它们可以表示欠债、亏损、温度下降等情况。
"第二步:负数的表示与数轴(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0、1、-1等数字。
2.教师解释:"正数在数轴上位于0的右侧,而负数在数轴上位于0的左侧,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距离原点越远。
"3.教师借助实物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第三步:负数的加法(2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加法写法和规则。
2.教师解释:"负数的加法可以看作是在数轴上向左移动,其加法规则是在绝对值相加的基础上,符号不变。
"3.教师以实际例子和计算题演示负数的加法运算过程。
4.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并订正。
第四步:负数的减法(2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负数的减法写法和规则。
2.教师解释:"负数的减法可以看作是在数轴上向右移动,其减法规则是在绝对值相减的基础上,符号不变。
"3.教师以实际例子和计算题演示负数的减法运算过程。
4.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并订正。
第五步:应用负数(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负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2.培养学生运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温度计,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吗?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如何表示?(二)探究新知1.情境引入老师出示小明和小华的存钱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能告诉我在这个统计表中,小明和小华的存钱情况分别是什么?2.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提问:如果用正数表示小明存的金额,那么小华存的金额应该用什么数表示?4.探讨负数的概念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存钱情况统计表等实例,提问:你们认为负数是什么?6.学习负数的表示方法老师讲解负数的表示方法,强调负号“-”的写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7.练习识别正负数老师出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提高1.完成教材P3练习题第1题,巩固负数的概念。
2.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负数表示,并进行解答。
3.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负数有什么认识?(五)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P4练习题第2题,巩固负数的表示方法。
2.收集生活中的负数实例,与同学分享。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负数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以引导和巩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探究新知环节,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例如:老师问:“我们平时说温度的时候,怎么区分零上和零下呢?”学生回答:“零上的温度是正数,比如10℃就是零上10度;零下的温度是负数,比如-10℃就是零下10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1、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课题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课型
讲授课
课时 总数
1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教材结合活动情境,引入了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即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
教
学
目
标
1、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四、将0、+5、-3、+1、-6从小到大排列
( )
教 学反 思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难点
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
负数教学设计
负数教学设计引言负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负数的概念,比如温度、借贷等。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负数的概念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负数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在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负数情境,如温度为零下的情况、银行账户中的欠款等。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负数的含义。
2. 数轴: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负数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可以使用实际物体或图片代表负数,并让学生将其放置在数轴上。
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二、负数的运算在学生掌握了负数的基本概念后,可以引导他们学习负数的运算。
1. 加减法:通过实际例子和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可以使用物体或图片代表正数和负数,并通过计数的方式演示加减法运算。
2. 乘除法:在学生掌握了负数的加减法后,可以引入乘除法的概念。
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理解负数乘除法运算的规则。
三、应用问题的设计设计一些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将负数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温度、借贷、海拔高度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巩固对负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与评估在负数教学的最后阶段,应进行巩固和评估。
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小测验,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对负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可以使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运用负数概念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结论负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如果小明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
(5)引导观察:在直线上从0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往左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①0右边的数是正数;②0左边的数是负数;③从左往右的数逐渐增大;④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方法,初步认识直线上的负数,培养独立思考习惯与实践操作力。
【设计意图】通过1.5和-1.5的对比,明确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离起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侧,渗透+1.5和—1.5的绝对值是相等的。
①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在直线上表示这些数?
②从起点到-如何运动?哪个点与它到0的距离相等?它们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①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②如果一个人从“-2”位置出发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如果从“-2”出发先向西走1米,再向东走4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直线的认识,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渗透负数的加减法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做铺垫。
教后反思
(可从目标达成、有效方法、失误之处、中差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
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么画的?
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
③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什么数?
④课件演示画法,教师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要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直线上的负数)。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②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4)课件出示题目:
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10、-5、0、+7、-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多少?
①你知道这六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吗?
②独立计算,集体反馈。
预设:方法一:(84+90+75+80+87+76)÷6=82(分);方法二:80+(4+10+7-5-4)÷6=82(分)。
(1)在直线上表示负数
①请学生独立在直线上表示出1.5和-1.5。
②集体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表示的?
预设:①-1.5 m表示向西走1.5 m;②-1.5在-1和-2之间。
(2)如果你想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该如何运动?
(3)观察1.5和-1.5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1.5在0的右面1.5个单位长度,-1.5在0的左面1.5个单位长度,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②它们到0的距离相等,都是1.5个单位长度;③它们之间相距3个单位长度。
其他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负数
-2 -1 0 1 2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所需栏目多少由自己确定)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记录表,温度计教具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页例3
③同桌合作游戏:你说我走。
游戏规则:一个人说明起点的位置和如何运动,另一个人用笔尖表示人在数轴上运动,标出最后到达的位置,并用一个数表示这个位置。
(3)课件出示题目:
体育达标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如下:李勇45个、张军28个、张强33个、赵刚26个、王亮18个。如果每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算达标,以达标的个数为标准,记录每个人的成绩。刚好达标的个数记为0个,超出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第一单元第2课时总2课时主备人使用人
课题名称
直线上的负数
教学目标:
(从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