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进度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一具体认识(第2—6 课)一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一一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一一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计划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计划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个人教学计划(通用6篇)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个人教学计划(通用6篇)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个人教学计划(通用6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个人教学计划(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个人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教学二年级1班和二年级4班两个班的数学课。

1班共有40人,4班有60人,大多数学生聪明灵活,积极进取,遵守纪律,善于动脑,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比较突出。

但是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平时课上听讲不认真,课下未能及时完成作业,使的成绩下降,大部分学生是由于粗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时时关心学生,特别是学习上稍微落后的学生,老师要加强关心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赶上来,成为班里的好学生。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

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最新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最新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最新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2024年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2024年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第【1】篇〗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40人。

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三、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为线索,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以“学生对身边动物的观察”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动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以“学生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2024年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2024年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第【1】篇〗二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科学学习与训练,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但是,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其认知水平比较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还不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没有科学的思考习惯,不具备科学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合作探究的活动形式。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做研究的能力。

二、教材总目标1. 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2. 知道天气的变化会对动植物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3. 明白一年四季天气的不同特点,了解人们在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活动。

4.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5.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有关力的科学现象,自然界物质的变化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6.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

7. 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能够依据太阳的东升西落辨认方向。

8. 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了解与太阳、月亮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

9. 了解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都会对人的眼睛产生伤害,要学会保护眼睛。

10. 了解物体有透明的,半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这些物体的透光度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有各自的特点以及运用。

11. 知道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会使我们看到的景物的颜色发生不同的变化。

12.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教学计划
一、课程名称:《认识大自然——云和水》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和描述云的形状和颜色。

2.通过制作实验,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

3.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4.通过实践,学会正确使用水资源。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云?
2.云的形状和颜色。

3.云的形成和变化。

4.什么是水?
5.水的性质和用途。

6.如何正确使用水资源。

四、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播放云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云。

2.探究云的形状和颜色:将云的形状和颜色制作成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3.实验云的形成和变化:让学生模拟云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

4.介绍水的性质和用途:通过课本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5.实践正确使用水资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水资源。

6.小结:通过简单的问答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带领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
3.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关于“如何正确使用水资源”的小作文。

六、教学资源:
1. PPT
2. 云的形状和颜色卡片
3. 实验材料:烟花、瓶子、水、棉花
4. 图片和课本
5. 小组作文纸和笔
七、教学实施:
时间:4节课
第一节课:引入+探究云的形状和颜色;
第二节课:实验云的形成和变化;
第三节课:介绍水的性质和用途;
第四节课:实践正确使用水资源+小结。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的属性和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2.探索物体的运动和变化,包括运动方式、速度等。

3.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包括动物的各种外貌特征和性。

4.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包括植物的各种部分和其功能。

5.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内容和进度
第一单元:物体的属性和特征
课时1-2:认识物体的颜色
课时3-4:认识物体的形状
课时5-6:认识物体的大小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和变化
课时7-8: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
课时9-10:认识物体的速度
第三单元: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课时11-12:认识动物的各种外貌特征
课时13-14:认识动物的性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课时15-16:认识植物的各种部分
课时17-18:认识植物的功能
第五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课时19-20:观察并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教学方法
1.观察实践:通过实物展示和实地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现象。

2.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促进互动交流。

3.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科学原理。

4.综合运用: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1.定期考查: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3.作业展示:鼓励学生制作教学展板、手工作品等,展示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参考教材
小学科学(上册)》。

(完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表

(完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表

(完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的进度表,总共需要花费10周时
间完成。

每个教学模块包含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在科学探
究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注意事项,以及
科学实验记录的方法与意义。

在其他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物质的性
质和变化、树木的形态和作用、昆虫的种类和特点、太阳和月亮的
位置和特点,以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最后一个模块是总复习与考试,学生将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并进行总结性考试。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六篇)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六篇)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六篇)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篇一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科学知识1、掌握常用机械工具的特点,并能设计制造机械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应用科学,把科学变成对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培养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细致、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缺点: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教科版新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新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上册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上册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科学教学进展计划:小学二年级上册

科学教学进展计划:小学二年级上册

科学教学进展计划:小学二年级上册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在小学二年级上册中推进科学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

教学内容1. 观察与描述-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等。

-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2.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教授学生物体的不同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和质地等。

-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变化过程,如水的蒸发和冰的融化等。

- 培养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简单实验的能力,以观察和了解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3. 动物的生活和特征- 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等。

-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食物链、生殖方式和栖息地等。

-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培养他们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4.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教授学生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根、茎、叶和花等。

- 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的发芽和植物的繁殖方式等。

-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培养他们照顾植物的能力。

5.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介绍人体的基本器官,如头部、四肢和五感等。

- 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功能,如呼吸、消化和感知等。

- 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教学策略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机。

- 寓教于乐:结合游戏、实验和趣味性的活动,使研究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互助研究和交流。

- 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口头表达和小组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时间安排- 第一周:观察与描述- 第二周: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第三周:动物的生活和特征- 第四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第五周: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资源:- 视频和图片资料- 实验器材和材料- 绘本和图书- 教学课件和练册评估方法我们将使用以下方法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教材分析:“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五、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2)、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3)、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六、教学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七、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的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2023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2023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一、指导思想科技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小学生科技活动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它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教材分析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

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单元共6课,分别是《1.我们生活的世界》、《2.不同材料的餐具》、《3.书的历史》、《4.神奇的纸》、《5.椅子不简单》、《6.做一顶帽子》。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

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

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

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初步描述信息。

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物质的外在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如实讲述事实,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

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一些实例,初步形成珍惜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2.“材料”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物品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能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能来区分物品或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决定材料的用途。

通过科
学技术可以将自然界的各种材料利用起来,材料经过加工可能改变原有的性能。

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并识别构成物品的各种材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用科学词汇初步描述常见材料的特征。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品和材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类。

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实事求是地描述材料的特性,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准确描述事物很重要。

发展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兴趣。

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材料对于人工世界的重要性,选择材料需要考虑其优缺点,倡导节能环保。

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材料会不断改进。

了解当前许多材料是随科技进步逐步改进后的产物,给人类的生活、发展带来了便利。

认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这样做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体会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
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
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