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大力开发企业人才

合集下载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摘编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摘编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

以下是关于这两个战略的重要论述摘编。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 创新是谋求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加快形成创新适用的技术和产品,通过不断创新,谋求发展新优势。

3. 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动力源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动力源,是强国之路必由之路。

要加快建设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创新系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科技和经济双轮驱动发展。

4. 创新是实现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创新是实现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强大动力。

要深化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5. 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加快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二、人才强国战略1.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把人才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建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

2.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要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培育极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 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

人才强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才强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才强企——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成为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资本。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企业作为国家的一个微观构成体,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因此,企业也要树立起人才强企战略。

一、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意义人才是人力资源中具有较高学识和总体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取得突出实绩的群体,优秀人才是企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一个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

正像一位管理大师曾经说过,“把我的资金和设备全部拿走,只要留下我的员工,几年后,我仍然能创造出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企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大型企业纷纷涌入我国。

面对资金雄厚、发展历史悠久国外企业,国内企业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管理体制,以此为资本来与之抗衡,在有限的市场上分得一块“蛋糕”。

人才强企战略的基本含义和内在要求是:把人才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把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持续的发展。

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内容和策略1.转变观念,树立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资源。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将资金设备看作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树立起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

2.高度重视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

中共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一五”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中共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一五”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中共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一五”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7.17•【文号】国资党委干一[2006]79号•【施行日期】2006.07.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中共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印发《“十一五”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国资党委干一[2006]79号)各中央企业:现将《“十一五”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紧密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国资委党委二00六年七月十七日“十一五”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为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设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中央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组发 [2006]11号)和《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资党委干一[2004]48号),制定本纲要。

一、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1.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中央企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积极应对国内国际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企之路。

五年来,中央企业人才市场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方式选拔各类人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才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人才评价结果更加趋于合理;人才薪酬激励力度逐步加大,各类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得到初步遏制;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深化,各类人才培养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明显增强;人才成长环境稳步改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到2005年底,中央企业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党群工作者和技能人才总量713万人,其中各类高层次人才130万人。

安永杯第十届东方智会案例大赛决赛报告—有色集团案例分析

安永杯第十届东方智会案例大赛决赛报告—有色集团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SWOT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总体而言:宏观环境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技术,都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

行业环境上,由于产量的增加,铜价格出现下跌,可能会造成集团利润下降。

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国外企业巨头,包括欧美等全产业巨头以及智利等资源大国。

中国有色集团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尚未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第二部分:集团非洲业务成功原因分析中国有色集团在非洲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

非洲业务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良好外交关系以及赞比亚及非洲大部政局的稳定。

而且集团在非洲具有技术优势,并且打造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经贸合作园区,遵循本土化用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些都是集团在非洲发展取得的经验。

第三部分:借鉴非洲经验,推行国际化战略通过在非洲的摸索,笔者总结出在接下来的国际化发展中需要遵循的四点:1)慎重选择投资区域,控制投资风险;2)绿地投资与跨国收购、合资经营并行;3)尊重当地文化,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4)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四部分:集团发展战略举措建议在推行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上,为了与较大的企业进行竞争,集团需要构建、整合、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结合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集团自身现状进行分析,集团应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构筑集资源开发、建筑工程、贸易服务三大业务主体的全球供应服务网络;产业结构向上游延伸,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力度;集团内部调整、重组,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通过资本运作战略做大做强;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培养战略。

1现状分析 (3)1.1宏观环境分析(PEST) (3)1.1.1 政治环境 (3)1.1.2 经济环境 (2)1.1.3 社会环境 (2)1.1.4 技术环境 (3)1.2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3)1.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1.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1.2.3 当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4)1.2.4 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 (4)1.2.5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4)1.3集团现状分析(SWOT) (4)1.3.1 优势(S) (5)1.3.2 劣势(W) (6)1.3.3 机会(O) (6)1.3.4 威胁(T) (7)2非洲成功原因分析 (7)2.1中非合作大环境良好 (7)2.2非洲政治局势稳定 (8)2.3政策的支持 (8)2.4以控股地位,掌握决策优势 (8)2.5优于当地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8)2.6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经贸合作区 (9)2.7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良好企业形象 (9)2.8企业本土化 (10)3借鉴非洲经验,推行国际化战略 (11)3.1慎选投资区域,控制投资风险 (11)3.2绿地投资与跨国收购、合资并行 (12)3.3坚持企业本土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良好企业形象 (12)3.4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3)4集团发展战略举措建议 (13)4.1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构筑集资源开发、建筑工程、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全球网络 (13)4.2向产业上游延伸,加大海外资源开发力度 (14)4.3集团内部调整、重组,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 (14)4.4资本结构调整,通过资本运作战略做大做强 (14)4.5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培养战略 (15)5总结 (15)附录1:参考文献 ......................................................................................................................................... a 附录2:有色金属行业的部分中国国家政策列表..................................................................................... b1 现状分析本文将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集团SWOT进行现状分析。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精神解读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精神解读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精神解读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该战略的核心理念是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靠人才,创新由人才引领。

以下是对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精神的解读:一、重视人才发展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资源,国家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力度,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让人才在真正的创新创造中得到施展,才能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成就了国家和人民的新伟业。

二、促进创新驱动发挥人才的创新驱动作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科技弯道超车,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人才是核心,创新成果是源泉,创新体系是平台,唯有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创新转化,才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加强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人才在发挥作用和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人才保障是提高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国家人才政策具体实施的核心落脚点。

四、加强国际人才合作加强国际人才合作,既可以引进高端人才,也可以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

同时,还可以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全球人才合作网络,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霸主地位。

五、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应该加大对人才教育、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巨大投入,进一步推动国家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大众化。

政府、企业应共同努力,为人才的智力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提供恰当的保障和支持。

总之,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精神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推动人才培育、吸引和使用的大力度发展,以人才为中心,创新为动力,提升国家和人民的整体素质。

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
关键战略之一。

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经济发展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

二、提高国家竞争力
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国家的
竞争力。

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三、促进社会进步
人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社会
进步。

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增强国家安全
人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可以增强国家的安全。

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
增强国家的国防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加强
人才引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人才使用,发挥人才作用;加
强人才保障,提高人才待遇和福利;加强人才管理,建立健全人才评
价和激励机制。

总之,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战略之一,其重要
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
贡献。

人才强国战略 理解

人才强国战略 理解

人才强国战略理解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概念人才强国战略是指国家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这项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1. 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获取优势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2. 中国发展面临挑战:虽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是缺乏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3. 中国未来发展需要: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未来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来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才能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发展。

三、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1.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只有拥有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才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2. 提高国家竞争力:拥有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获取优势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只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中国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3. 增强国家影响力:拥有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也是提高国家影响力的关键。

只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中国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话语权。

四、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内容1. 加强教育体系建设: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需要加强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2.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需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符合国情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 加强人才管理:中国需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激励、流动和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和引进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并通过国际化视野来培养中国自己的优秀人才。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制定和实施,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解决了中国人才资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战略目标与重大问题,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鸿篇巨制中的一个壮丽篇章。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

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

这里,“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对此,《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人才强国之路,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指向是建设“现代化强国”。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和协调,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进入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个意义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也是中国到2020年和到本世纪中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

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必须有“人才资源强国”作支撑,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因此,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应当落在“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上,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活力旺盛,既能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大军,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公需课在线测试题答案

公需课在线测试题答案

2021公需课在线测试题答案〔50道单项选择,共100分,每一个人题一样,但题的顺序不一样〕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关键。

(单项选择题)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乡风文明D.生活富裕2、游人去Chester的Alstede农场可以获得哪类娱乐〔〕(单项选择题)A.过山车B. 摘苹果C.酿酒D.滑冰3、建立有效鼓励机制,以〔〕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效劳乡村振兴。

(单项选择题)A.乡情乡愁B.资金C.工程D.事业4、下面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单项选择题)A.产业兴旺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5、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

(单项选择题)A.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B.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C.所有权、资格权、经营权D.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6、四川崇州“农业共营制〞的企业家能力交易平台是〔〕(单项选择题)A.土地股份合作社B. 效劳超市C.职业经理人D.信托公司7、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和现代农业开展有机衔接,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要素流动和参与分配等方式分享现代农业开展成果。

(单项选择题)B.大农户C.新型农业经营主体D.龙头企业8、当前重点是抓好承包地〔〕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制度性供应,释放农村改革红利,增强农民获得感。

(单项选择题)A.确权登记颁证B.流转C.转让D.经营9、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

(单项选择题)A.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B.不平衡不协调的开展C.不协调不充分的开展D.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开展10、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根本。

(单项选择题)A.产业兴旺B.生态宜居C.乡风文明D.生活富裕11、中国北方的农机跨区作业属于哪方面的例子〔〕(单项选择题)A.农业社会化效劳B. 土地规模经营C.生态保护D.文化振兴12、提高中国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单项选择题)A.减少进口B. 提高劳动生产率C.扩大出口D.提高农产品关税13、中国农业结构性矛盾的外表原因是〔〕(单项选择题)A.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B. 国外农产品价格平稳C.国内农产品品质低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经开展了〔〕轮承包。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12.23•【文号】•【施行日期】2008.12.23•【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才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已经中央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就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情况下,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需资源。

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用较短时间拥有一批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多,目前已达121万余人。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在主要发达国家约有20多万留学人员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其中45岁以下、具有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约6.7万人;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约1.5万人。

这些留学人员虽然长期在海外工作、生活,但其中许多人始终心系祖国,有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愿望。

近年来,一大批在海外学习、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回到祖国,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

积极应对全球竞争 坚定走人才强国之路

积极应对全球竞争 坚定走人才强国之路

积极应对全球竞争坚定走人才强国之路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

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具体讨论了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这对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将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这期话题我们特邀有关专家谈谈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

——汪一洋:树立新的人才观人才兴,事业兴;人才强,国家强。

新的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军事实力的竞争。

军事实力要靠经济实力来支撑,经济实力要靠科技实力来支撑,科技实力要靠教育实力来支撑,教育实力要靠人才来支撑。

人才决定实力,决定事业的成败。

说到底,一切都是人才的竞争。

要实现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人才观。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发展观。

世界近代工业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不断地实践着这样一条客观规律:除了制度创新的巨大作用力之外,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

在工业革命时代是如此,在电子时代、信息化时代也是如此。

土地、资金、技术固然是资源,人才也是资源,而且是更重要的资源。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靠“物”的资源,更要依靠“人”的资源,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掌握在人的手里,其主体是人才,第一生产力的实现离不开人才。

那种拼物资资源、拼环境的片面发展模式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财”的做法,其弊端和恶果已逐渐显现出来。

因此,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投入、开发和利用。

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使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将人力资源开发为人力资本,推动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1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2

2021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2

2022《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力量与创新思维》二L(A)是切现代我国的立国基础,是衡量任何个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A高新技术B经济基础C.人才储备D.国防力气2、新能源技术的进展是以(C)采用为标志的A、核能B、太阳能◎ C、原子能D.风能3、移动互联网的立足点是(C)。

A信息网B.资源网◎ C互联网D.移动网4、(A)既是基础学问的生产者,也是应用学问的生产者,是重要的创新源和新兴产业的重要创业者,主要任务是学问创新,推动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进展。

◎A、科研机构B、教育机构C、培训机构D、人才市场5、(A)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A、学问产权B、专利C、科技产权D、人才指标6、(B)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集成环节。

A、公司◎ B、企业C、个体D、互联网7、(A)又称为规章基结构,是指虚拟企业运行所必频遵循的规章,它主要包括我国关于虚拟企业的法律和政第。

◎A、法律基码结构B、物理基础结构C、信息基础结构D、社会基础结构8、(B)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建设实施我国创新进展战略的关键A、我国B、人才C、企业D、学校9、(D)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也是我国进展的重要战略资源A、人才资源B、技术资源C、管理资源D、科技资源10、(B)是制造业的灵魂A、微电子技术B、产品设计C、信息技术D、材科科学11、移动互联网是以(A)作为接入网的互联网。

A、移动通信网B、固定通信网C、无线网络D、有线网络12、(A)力量在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中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是打算高技术产'业及国际竞争力的第一位的因素。

A、技术创新B、风险投资C、评估政策环境D、人力资本13、(D)是一种运用数学方法和系统工程方法对产品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决策,以猎取最优解的设计方法。

A、计算机帮助设计B、有限元分析方法C、网络化异地设计D、优化设计方法14、(C)所需的笊和僦瘟藏在海水中,取之不尽,对环几乎无染,是种洁净、平安的抱负能源A海水发电B.潮汐能C核聚变D.海洋化15、(C)技术是通过标签发出无线电波,阅读器接收无线电波来读取数据A.传感器网络B.网络道信C射频识别D.传感器16、(C)是指一个人能够依据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并将所获信息集成内化为自身学问体系,实现学问结构自我更新的力量A分析力量B预见力量C建构学问力量D.综合力量17、(A)是个人以创新力量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品质A创新思维品质B传统思维品质C改良思维品质D开创思维品质18、1938年(D)制定了“头脑风暴法”,并取得胜利,也因此被为制造工程之父”,成为制造工程的奠基人OA.普林德尔OB.克劳福德OC.茨维基◎ D.奥斯本19、(D)是在一般思维的基上进展起来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力量高度进展的体现A技术思维B整合思维c细化思维D创新思维20、(A)是确立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促进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促进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促进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一、提高研发创新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为了促进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注重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1 增加研发投入: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

1.2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培养高级科学家和工程师。

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吸纳海归留学生参与创新项目。

同时,制定激励机制,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创新工作。

1.3 改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

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并给予侵权严惩。

这样可以保护企业的技术成果和创新成果,避免技术被滥用或抄袭。

二、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竞争力之一。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1 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ISO9001等国际标准,并通过认证。

加强产品检测过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3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员工队伍。

三、拓展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是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列举了一些具体措施:3.1 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会、交易会以及行业峰会等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3.2 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形象塑造,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溢价能力。

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

3.3 拓宽销售渠道:与国内外优质代理商合作,建立全球销售网络。

同时,积极开发新兴市场,寻找增长点。

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协同发展是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具体措施:4.1 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攻关解决技术难题。

2024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练习题库及答案

2024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练习题库及答案

2024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练习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新华书店自己不复制任何书籍,再卖出去,它的行为仅仅是()。

A.发行行为B.购买行为C.中转行为D.储藏行为2.()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的集合。

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的集合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3.()认为人才聚集有五大推动力:即创造性工作的丰富性;企业家能力生产的可能性;容易识别知识的消费者;容易识别知识的供应者;未来提升空间。

A.佩鲁的增长极理论B.泰勒的人才聚集动因理论C.戈特利布的舒适度人才界集理论D.凯恩斯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理论4.出版者权的保护期为多少年?()A.5.0B.10.0C.15.0D.20.05.《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A.科研项目B.科技成果C.基础研究D.应用研究6.“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中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的重点任务A.数字中国的建设工作B.数字经济C.数字化应用D.智能制造7.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项目(课题),不把()作为申报指南、立项评审、综合绩效评价、随机抽查等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A.技术路线B.经费预算C.项目成果D.论文8.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A.正确政治方向B.正确思想路线C.经济效益导向D.科研成果导向9.()是创新主体,是市场竞争主体,是产业发展支撑主体,是知识产权战略运用主体。

A.国家B.政府C.企业D.个人10.知识产权法的表现形式不涉及?()A.宪法B.法律C.道德D.国际条约11.集成电路保护条例属于()。

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需要哪些内容

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需要哪些内容

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需要哪些内容《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比较分析》[摘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能完全适应残酷竞争的环境,规避风险和少走弯路、顺利地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尽管我们在国际化是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遭遇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和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改变我们所处在的竞争不利地位,已是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核心任务。

本文就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比较做如下分析。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比较对策一、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发展的外部环境21世纪,是世界各国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的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快慢与现代技术应用的展现时代,重点强调发明专利与技术标准的结合,谁掌握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目前发达国家依靠人才优势,掌控着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

同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和市场处在领先地位、经济危机与市场瞬间变化让我们难以招架,中国企业绝大多数发展的时间短、缺少国际市场的经验,以及缺少与全球500强企业抗衡的所有核心发展要素。

我们处在国际市场分工和产业链的最低端,探索中国企业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如何生存与发展之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中国每一个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

二、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现状1.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育不成熟。

中国企业奉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扮演了世界加工制造业的主要角色,使中国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经济快速的崛起,也是导致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的主要贡献者,尽管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似乎给人们一种安慰,实际上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治理发展学院发布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中国在参评的四十六个国家中,治理竞争力排在第四十位,总体竞争力排在第三十八位,内在竞争力排在第三十三位,环境竞争力排在第四十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新发展理念的内容现代经济体系中新发展理念是在当今市场充满变数、竞争激烈、发展模式错综复杂的前提下,推动企业加快发展探索出的一系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思路。

这些发展理念是从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出发,通过深入研究,以发挥经济企业价值创造功能,以构建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为目的,推动企业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成本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首先,加快新产业建设,以提高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要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建设新兴产业,大力开发互联网、移动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技术的潜力,开拓新的发展前景。

其次,把企业品牌建设当做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品牌的建设不仅能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建立高质量的社会形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品牌建设应用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手段,借助互联网和新兴媒体技术,不但可以突出企业品牌形象,而且还可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品牌的有效推广。

再次,实施运营数字化改革。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安全等新技术,实施大数据应用技术,挖掘和利用企业数据,实现企业全面运营数字化,提高企业经营把控能力。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技术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加快企业经济发展步伐。

此外,强化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要从资源配置、市场调节、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全面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改进社会经济治理体制,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有效改善企业发展环境。

最后,加强人才建设,提高经济结构效率。

当前,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以提高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应把改善技术水平、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通过优化管理结构、增强激励机制等办法,以激励人们勤奋努力,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人才资源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战略人才资源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战略人才资源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步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有效的人才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成功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加强对国际环境中的人才资源管理研究非常重要,并把人才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进行管理,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具有深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大量的人才,这才是一个国家未来竞争的优势所在。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而人才资源既是未来社会生产的主要推动者,又是生产发展目标的实现者,即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1.相关概念1.1 人才资源管理的定义对人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才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才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才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才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人事管理学》。

1.2 战略人才资源管理的定义指企业能够实现目标所进行何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

最初是由美国人提出的,率先实践的确是日本人,缺乏理论的日本人在人才资源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

很多著作中都深刻分析了日本模式的弊端,较有代表性的约翰.沃洛诺夫的《日本管理的危机》、菲利普安德森《黑纱的里面:除去日本人商业行为的迷雾》等著作。

2.人才资源管理的发展演变2.1 人事管理阶段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被称作“人事管理”,它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工业革命的爆发导致大机器生产方式的产生,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雇佣,因而必须有人处理组织中涉及与人有关的一系列事物和活动,例如管理福利计划、人事档案、上岗培训、工时记录、报酬支付等事宜。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事管理基本成熟,在招募、甄选、培训、考核、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不符合全面促进消费政策导向的是()。

A.减少公共消费B.培育新型消费C.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D.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答案】 A2、下列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

A.远离城市开发建设耕地B.有生态功能保护的耕地C.地势平坦耕地D.水土光源充足的耕地【答案】 D3、我国货币政策的()是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A.最终目标B.操作目标C.中间目标D.工具和传导机制【答案】 A4、“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以()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这是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之下,促进国际国内这两个循环协同发力的关键一招。

A.国内大循环B.国际大循环C.国内国际单循环D.国际国内单循环【答案】 A5、除特殊情况外,国家级专项规划应在批准后()内向社会公布。

A.—周B.二周C.一个月D.二个月【答案】 C6、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从社会目标上看,需要进一步发挥社会政策的( )作用。

A.再分配B.均等化C.保基本D.普惠性【答案】 A7、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资本的是()A.证券B.存货C.土地使用权D.股票【答案】 B8、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强调非均衡性的是()。

A.组织政策B.结构政策C.布局政策D.技术政策【答案】 C9、根据《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下列投资项目中,不实行资本金制度的是()。

A.保障性住房项目B.轨道交通项目C.电力建设项目D.公益性投资项目【答案】 D10、未来十年中,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处于优先位置的是()A.城镇化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C.中部崛起战略D.东北振兴战略【答案】 B11、《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的石油储备基地布点于()A.新疆B.甘肃C.云南D.四川【答案】 B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不属于按功能分类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 发 企 业 人 才 的熏 要 性
控 制之 下 。例 如 , 国外 资依存 度超 过 7% , 我 0 其
中工业品出口
是企 业技 术实 力 的竞争 , 是企 业经 营 管理能 力 的 尽 管我 们作 为东 道 国也是 受益 者 , 这毕 竟只是 但 竞争 , 而这 一切都 要 靠人 才来 支撑 。人 才决 定实 跨 国公 司低 成本 的 “ 外车 间 ”在我 国工 业化 海 。 力 , 才决定 事 业 的成败 。 到 底 , 切都是 人才 期 这是 难得 的历 史机 遇 , 如果 就此 止 步 , 人 说 一 但 中匡 的竞 争 , 实现 企业 的 目标 , 必 须 高度重 视企 工 业化 的 目标就 不能 实现 。 要 就 业人 才资 源 的开发 和人 才 的合 理利用 。 由此可 见 , 业 的创 新 人才 是何 等重 要 。人 企 环顾 中外 , 多 著名 企业兴 衰 的历 史也 一再 才越 来越 成 为企 业核 心竞 争力 的基 本要 素 。 许 人才 证 明 , 了制度 创新 的 巨大 用力 之外 , 除 人才 是企 素 质 的高低 , 直接影 响到工 业化 的实 现和 中华 民 业 发 展 的决 定 性推 动力 。 正如钢 铁 大王 安德 鲁 ・ 族 的振 兴 。 卡 内基说 : 如果 把我 的厂 房 、 “ 设备 、 料全 部烧 材 我 国人 才市场 不仅 面 临人 才短 缺 的局 面 , 还 掉 , 只要 留下我 的 全班 人马 , 年 以后 , 将 面 临全球 人才 争夺 和 国 内人 才 流失 的考验 。 但 几 我仍 当前 是 一个 钢铁 大 王 ” 。 人 才短 缺 的状 况几 乎遍 及世 界各 个 角落 。 美国劳 动 统计 局 预计 到 2 1 美 国将 缺 少 10 00年 0 0万各
美 国 、 E本企 业 的对 外 技 术 依 存 度 仅 为 5 左 不 但 要 采 取措 施 大 力培 养 具 有 国 际竞争 力 的优 l % 右。 世界 上 的创 新 型 国家一 般在 3 % 以下 。 国 秀 人才 , 要面 临 国际人 才争夺 的考 验 , 0 从 还 如何创 际 产业 分工格 局看 , 国 的产 业 大部 分处 于产 业 造 条件 吸 引人才 留住 人 才 , 理应 用人 才 , 目 我 合 是 链 的低端 , 术层 次不 高 , 仅研 发设 计 和工艺 前 的 当务之 急 。 技 不
技术 主要来 自国外 , 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也大多
依赖 进 口 。
三 、 发 企 业人 才 应 采 取 的 主 要措 施 开
1 .提高 认识 ,切 实把企 业 人 才开 发放 到 重
到 目前 为 止 ,我 国 引 进 外 商 投 资 累 计 达
60 0 0亿 美 元 ,中 国企 业 累 计对 外 投 资 只有 4 0 要 位置 。 0
隧 多亿美元, 这表明,引进来” “ 还是我国参与全球
在市场竞争中, 企业家和高级工商管理是专
化的主要形式 。这种形式从微观层面看 , 是跨国 业性很强的领域。 他们承担着聚集信息、 资本 、 人 公 司以它 的全球 战略为 目标 , 以资 本 、 术 、 技 品 才 、 术 等资源 , 技 并通 过有 效组 合 , 社会 提供产 为
响了我国企业 的创新能力 。据统计 , 目前我国拥 本土还缺工程师, 但已经有不少其他 国家 的企业 有 自主 知识 产 权 和核 心 技术 的企 业 仅 占总数 的 带 着各 种 优厚 的条件 来 中 国挖 人 才 。 国企业 的 我 万 分之 三 。 企业 对 外技 术依 存度 超过 了 5% 。 0 而 崛 起 和振兴 面 临的挑 战 比想像 的还 要严 峻 。 们 我
震 牌、 市场, 以及关键零部件等实力, 整合中国的产 品和服务的责任。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 要把
维普资讯
企 业 管 理
图 一


Hale Waihona Puke … 鲫 § ∞ 黼 荆 《 ≈∞
必须大力开发企业 —

拥 有 自主 品牌 的只 占 1 % 。 有 0 拥 经济 全球 化 和我 国改革 开 放 3 0年 的实践证 知 识产 权 的只 占 3 。 % 其他 大部 分是 为跨 国公 司 明 ,激烈 的市 场竞 争 实际上 是 企业 实力 的竞 争 , 来 料加 工 , 为全 球性 大 公司生 产无 品牌 产 品。 或
二 、 国企 业 人 才 的 现状 我
类人才。在老龄化 的冲击下 , 欧洲正面临人才和
据 我 国企业 人 才主管 部 门描 述 , 国 目 人 劳 动力短 缺 的双重 危机 。 而非 洲 、 我 前 拉美 及亚 洲一 才 资 源总 的情况 是企 业人 才 总量 相对 不足 , 构 些 国家 , 是 我 国正饱 尝人 才流 失之苦 。 结 特别 失 衡 和 开发 落 后 ,严 重 影 响 了企 业 竞 争 力 的提 据加 拿大 统计 局最 新报 告显 示 , 拿大有 博 加 高 。麦 肯锡 称 , 中国每 年新 培养 6 多 万工 程师 , 0 是 美 国的 9 。 而在 中 国 10万名 年轻 工 程师 倍 然 6 中 ,只有 约 1 万名 工 程师 具备 为跨 国公 司工 作 6 所 需 的实用 技能 和语 言技 能 。 由于人 才 , 特别是 创新 人 才 的缺乏 , 严重 影 士学 位 的人 四分之 一来 自中国大 陆 , 中国 已经成 为加 拿 大 高学 历 移 民最 主要 的来 源之 一 。世 界 5 0强之 一 的艾 默 生 电气公 司共 招 聘 了 3 0 0 00多 名 工程 师 , 中一 半 来 自中 国。越来 越多 的外 国 其 企 业频 频 向 中国 的优秀 工程 师抛绣 球 。 管 中国 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