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集
苏教版小学语文3下教案第四单元
内容:11赶海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体会语气词“嘿”、“哎”、“咦”、“哦”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情趣。
3.在朗读中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点
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
学习难点
激发想象,练习说写。
一、复习。
1、“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解题:
谁能讲一讲课题的意思?
庐山在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市)
你见过瀑布吗?(出示挂图)
学习生字: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4、理解《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1)、指名读古诗。
(2)、小组讨论,说说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小结: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2、体会叹词的情趣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这4个句子中都有这样的词:嘿,哎,咦,哦。这些词表示感叹或者应答,就叫“叹词”。叹词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借助这些叹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展示汇报
四、达标测试
1、在“”上填上恰当的动词,不可以重复用词。
____海星____大虾____海螺____龙虾
2、赶海趣事真多啊!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3、读下面段落感受叹词所表达的情感。
语文课上,王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当着爸爸或妈妈的面,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嘻嘻,居然有这样的作业!大兵边走边琢磨着怎么完成这道题。哎,都男子汉大丈夫了,怎么说得出口哦!回家一看,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足球赛。大兵在边上看了一会儿,憋足了劲,走到爸爸身边说:“爸爸,我爱你。”“嗯?”爸爸愣了一下,瞪着眼睛问:“你没事吧?”大兵一肚子委屈,哼,早知道就不说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哦,你不早说啊?”爸爸哈哈地大笑起来……
【范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赶海》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通过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时的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以口头填空的形式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的大海)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带着问题听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了解自然段大意、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再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词语,指导读准生字词的字音,重点指导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1)要求:把句子读正确、通顺,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三读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一、识记字形,指导书写、以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卡片。
2、重点提醒“舅”、“载”的笔顺。
3、指导书写。
二、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41】一、复习检查、读词语。
2、多音字组词。
载zai()zai()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录音歌曲:《大海啊,故乡》。
(2)理解“每当……便……”句式的作用。
①强调指出童年时赶海的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3)指名朗读,评议。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①文中哪个词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情景?(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①“闹”字表现了“我”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名试读,强调“闹”字。
②我初到海边,看到了还水退潮的情景很有趣。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掌握“人”字的书写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人”字造句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人”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语境正确应用“人”字。
教学准备1.课件、布置好的板书。
2.本单元相关教材、教具。
3.学生的练习册、作业本。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看图片、观看小视频或讲故事等方式,温习“人”字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自主发表看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引入新知(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认真观察、模仿,同时讲解其书写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
第三步:巩固训练(3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辅导和相互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人”字,并进行纠错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其书写技巧。
第四步:拓展应用(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引导,引导学生在各种场景中应用“人”字并理解其含义,同时让学生造句,并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刺激学生思维发散,拓展应用能力。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让学生结合实践经验和个人感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题目。
2.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包括:模仿教师或同学的书写,画出自己理解的“人”字,造句练习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掌握了“人”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够正确运用其书写方法,并逐渐理解其含义。
其中,课堂练习环节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在拓展应用环节,学生的表现相对较弱,以后需要更加重视此环节的教学,刺激学生思维发散,拓展应用能力。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 赶海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全文共5个自然段。
全文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范读、演读、赛读等多种方式正确、生动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初步感知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通过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我们班有同学去过海边吗?老师带来几张在海边拍的照片?(瞧,多好玩啊!)2.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会干什么?追问:大海退潮后,你会干什么?(捡贝壳、抓鱼、抓虾、捉蟹……)3.就像这样:人们在大海退潮的时候去海边捡贝壳,捕捉鱼虾、海蟹等东西就叫做“赶海”。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赶海这篇课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一起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想解决这些疑问啊,那就赶快把书打开,大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能把这些生词读准吗?出示生字词:螃蟹喧闹恢复俘虏舅舅长须一捏痒痒的东逃西窜束手就擒努努嘴儿暑假似的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读音。
(2)谁来读第二行?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个词读两遍。
(3)第三行谁来读?你的儿化音读的又快又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教案)7、菩萨兵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二、初读课文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词语。
(4)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3.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读讲第1自然段1.自由读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课文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字词二.读讲第2~5自然段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1、赶海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欣赏,视觉诱趣1、师:同学们,你们看!课件播放一组海景图(配合抒情的轻音乐),生欣赏。
2、师:你们看到了()的大海?3、你们去过海边吗?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的心情怎样?二、揭题质疑,初读感知师:是啊,蓝蓝的大海真美,真令人向往!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关于海的文章。
题目叫做《赶海》(板书课题)来,齐读课题。
刚才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去过海边,那么,你们在海边都玩些什么呀?(是的,当大海退潮时,小朋友们拎着水桶到海边捡贝壳,捉螃蟹等,这就是赶海。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赶海多好玩啊,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赶海!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或难读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生字词:长须俘虏螃蟹一支歌舅舅努努嘴儿东逃西窜束手就擒似的兴奋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虏”声母是L。
(2)谁来读第二行?你的儿化音读的又快又准。
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两个词读两遍。
(3)同学们要注意窜是平舌音,束是翘舌音。
这两个字不要搞反了,第三行谁来读?(4)你们看最后一行黄色的字有什么特点吗?它们都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读一读。
谁来读?那另外一个音该怎么组词呢?(随机出示。
)3、(同学读的时候你要仔细听,认真看,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开火车读。
4、小火车开得多稳当啊!现在老师把生词上面的拼音去掉了,还能读好么?5、检查句子师:这些词语带入句中你还能读好吗?(出示第一句)(1)“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案及反思-练习4
练习4教学要求:1、按笔顺规则,把“章”“罩”“举”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2、使学生知道词语间的对仗关系,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3、读句子,注意表示声音的词并仿写两句。
4、熟记8条成语。
5、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口语交际训练。
6、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2、指导1、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师生的对话。
2、谁来说说如何查词典?3、请学生查“神秘”,并确定在文中的解释。
4、查词典比赛: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
(依据大部分学生已有查词典的基础这一现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一、教学第二题1、引导学生观察“章”“罩”“举”的间架结构。
(上下结构)找出字的关键笔画——悬针竖。
2、引导学生读“我的提醒”。
3、指导学生书写。
(学生具有读帖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方式。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四题1、审题2、指导(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
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借助词典理解成语的意思,学以致用。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纠正读音。
(4)理解成语的意思。
3、练习(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五题(通过质疑、解疑的方式来理解词、句的意思。
反复诵读,感受古诗意境。
)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古诗。
3、提出古诗中的不懂的字词,学生教师互助解疑。
滁州:现安徽省的滁县。
西涧:在滁县城西。
独怜:偏爱。
4、谁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而繁茂的树丛中传来黄鹂动听的鸣声,他却似乎不以为然。
傍晚,因为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外渡口没有行人,惟有一只小船横泊在河里。
5、你觉得古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幽静)6、指导学生朗读。
7、指名读、齐读。
8、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一、教学第六题1、审题(1)指读要求,想想它告诉我们些什么。
(2)复习有关礼貌用语。
2、指导(1)解题:什么叫约请?(2)约请的原因是什么?(3)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①指导学生看图,顾老师正在干什么?中队长正在干什么?②假如你是中队长,我是顾老师正在弹钢琴,你会怎么约请我?3、练习(通过边演练边总结的方式教会学生约请的基本要求。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教案
11、《赶海》教材分析《赶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
课文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年的无穷乐趣,处处洋溢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
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文章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
“每当……便……”突出赶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
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哗哗往下退,只要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赋予浪花以人的神态心理,使浪花奔涌跳跃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写出“我”赶海的兴奋与快乐。
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总体写出赶海的人们的活动,又通过细节描写,写了“我”和一个小伙伴的个体活动。
其中抓蟹、捉虾是重点,描写得生动具体,富有童趣。
第四自然段写赶海的人们在夕阳中归家,海滩也恢复了平静。
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给人留下想象与回味的余地。
文章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似”。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文本语言,或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想象,感悟赶海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赶海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
(一)演示课件,播放声音大海波涛澎湃,海鸥鸣叫……(二)语言感染,唤起情感1.大家听到了什么?2.听到这些声音,大家想到了什么?眼前会呈现出怎样的场景和画面呢?(三)自然过渡,揭示课题大海对许多海边生长的人来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海边生活给他们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有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大海,热爱生活,每当唱起《大海啊,故乡》这支歌的时候,他便会自然地想起他童年时赶海的趣事,所以,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赶海”(板书课题),记述了他一次赶海的经历、赶海的趣事(板书“趣”)。
大家想不想去看海,想不想也去体验一下赶海的乐趣呢?(四)指导感情朗读读第一自然段,要带着对赶海趣事的幸福甜蜜的回忆,要充满对大海故乡的深情。
二、找趣。
赶海究竟是怎样的有趣?“我”童年时的赶海都有哪些趣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三、读趣。
大家找出了赶海的有趣的地方,那么,大家能把这些写得有趣的地方读好,读出它的有趣吗?学生练习朗读。
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学会朗读,读好课文。
第二课时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1.品读“闹”字,读出“我”想去赶海的迫切心情。
指导学生朗读、表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真切地体会迷人的大海对“我”的巨大吸引力,体验“我”想去赶海的迫切心情。
2.品读“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象不忍离开似的”。
(1)“刚巧”,传达出“我”的兴奋和喜悦。
因为所谓“赶海”说的就是海水退潮时到海边捕捉和捡拾海鱼、海蛰之类的东西,所以,“我”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心里自然会十分高兴,并对有趣的赶海充满期待。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 赶海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全文共5个自然段。
全文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范读、演读、赛读等多种方式正确、生动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初步感知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通过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我们班有同学去过海边吗?老师带来几张在海边拍的照片?(瞧,多好玩啊!)2.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会干什么?追问:大海退潮后,你会干什么?(捡贝壳、抓鱼、抓虾、捉蟹……)3.就像这样:人们在大海退潮的时候去海边捡贝壳,捕捉鱼虾、海蟹等东西就叫做“赶海”。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赶海这篇课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一起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想解决这些疑问啊,那就赶快把书打开,大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能把这些生词读准吗?出示生字词:螃蟹喧闹恢复俘虏舅舅长须一捏痒痒的东逃西窜束手就擒努努嘴儿暑假似的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读音。
(2)谁来读第二行?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个词读两遍。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湾坞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二、揭题——望名知意出示插图,看,这画的是那首诗呢?(说题目,诗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
当老师书写课题时,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一起书空,把课题写在你心中的黑板之上。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解读“瀑布”,认识“瀑”字。
看偏旁,利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记字。
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试着说说,师相机出示瀑布的图片,形象理解瀑布。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瀑布?再看“望”字,你知道了什么?谁在看庐山的瀑布?请同学完整的说出题目的意思。
题目只区区五个字,却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我们以后读古诗一定要仔细的品一品题目。
再一次读课题。
庐山风光秀丽,可以登高赏景,可以临谷听泉。
在众多的美景中,李白却独独写了庐山的瀑布,下面我摩恩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三、品读——诗心三叠1、一望瀑布,察音识韵。
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本,自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
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同学们读的很熟,很通顺,但是读的够不够细致呢?考考你。
你们知道“看”分远看和近看,这首诗中,李白是近看瀑布还是远看瀑布呢?理解“遥看”的意思。
远远的看过去,就是“望”的意思。
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你发现了吗?字理区分“炉”与“庐”字。
在诗中,“庐”说的是庐山,“炉”说的是---?理解“香炉”,说说香炉是做什么的。
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出示香炉峰图片,对比出现博山香炉图片。
)所以,读诗不单要读准,读顺,更要细致。
字音有长短,节奏有快慢,读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来。
师可以打手势进行指导。
现在,你觉得读诗还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读诗如看人吗,要知全貌,用眼更要用心。
2、再望瀑布,意象入画真不错,同学们渐渐读出诗的韵味了。
但老师告诉你,诗的韵味不止这些。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2.长城和运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激趣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名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不断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
3.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1 赶海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战利品”的意义;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本课词语。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作者对赶海的怀念。
写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1、课件出示大海的图像,学生观看,提问: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的大海]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大海里物产丰富(引导学生补充)因此每年都会有好多人去海边旅游,在那里他们会——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板书:赶海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引导学生设疑,让学生对本课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问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2、出示要求:(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一支歌暑假舅舅长须抓住逃跑夹住大虾一捏俘虏似的螃蟹束手就擒东逃西窜(2)你觉得哪几个生字特别难写,能想个办法记住它吗?区分逃、桃、挑、跳舅:上面的“臼”要写得扁一些,下面是个“男”,舅舅都是男的。
俘:一个人,一下子被抓(爪)住了。
(3)哪些词的意思你理解了,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呢?4、同学们已经读准了生字,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及时订正字音,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5、交流。
通过读课文,你对赶海有什么了解呢?(赶海可以做……,赶海很有趣)小结:赶海是指人们在退潮之后捡贝壳、捉蟹、拾螺、钩蛏、踩蛤之类的活动。
三、精读1、5节。
一想到赶海,作者就想到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大海,我的故乡》)课文有两节都出现了这首歌,我们来读一读,有什么作用。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1 赶海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全文共5个自然段。
全文语言儿童化,自然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教学目标:1.通过范读、演读、赛读等多种方式正确、生动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通过设置情境和朗读,初步感知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通过摸海星、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脉络,初步感受作者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我们班有同学去过海边吗?老师带来几张在海边拍的照片?(瞧,多好玩啊!)2.来到蔚蓝的大海边,你会干什么?追问:大海退潮后,你会干什么?(捡贝壳、抓鱼、抓虾、捉蟹……)3.就像这样:人们在大海退潮的时候去海边捡贝壳,捕捉鱼虾、海蟹等东西就叫做“赶海”。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赶海这篇课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一起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想解决这些疑问啊,那就赶快把书打开,大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能把这些生词读准吗?出示生字词:螃蟹喧闹恢复俘虏舅舅长须一捏痒痒的东逃西窜束手就擒努努嘴儿暑假似的夹住(1)我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第一行。
我们要注意“俘虏”的读音。
(2)谁来读第二行?舅舅第二个音应该读轻声,读的也非常好,我们再把这个词读两遍。
(3)第三行谁来读?你的儿化音读的又快又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 第四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由《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习作四》和《练习四》组成。
《赶海》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
《荷花》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写我在公园荷花池边欣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的美景,抒发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古诗两首》包括两首七言绝句,意境优美,是描绘水光山色的名篇。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绝句》诗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幅明媚秀丽、充满生机的春光图,体现了作者对春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淡淡的思乡之情。
《习作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乌鸦反哺》,体会例文中有关对话的写法,凭借教材中三幅图画进行看图作文。
《练习四》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正确、美观的书写本单元24个生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大海、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理解诗歌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赶海的乐趣;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个描写的景象,受到美的熏陶。
单元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多音字“骨”“夹”。
2、能正确、美观的书写本单元24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背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精美诗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集《赶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和“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
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看图激趣,谈话揭题。
1、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生自由交流)请跟我来!(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2、自由交流。
3、海水退潮时,人们就会去捕拾海鱼、海蟹、贝壳之类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初读,感受其“趣”1、你们想不想去赶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同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
师范读。
2、听完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3、引导学生感受到赶海的“趣”,(板书:趣)三、读文品“趣”,入情入境。
1、你们想读吗?大声地去读吧。
2、大胆地去读给你的学习伙伴听一听,相互倾听,相互帮助,并让他给你打打分。
3、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再带上一支笔,默默地读一读课文,并试着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作上记号,你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4、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1)乐趣一:追赶浪花交流、示句:“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因此作者忍不住要去?——(追赶浪花)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
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
(板书:追浪花)(2)乐趣二:捉螃蟹交流、示句:“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创设情境“摸呀摸呀”引导抓住“嘿”体会其兴奋,。
指名读,互评。
(3)乐趣三:抓大虾交流、示句:“咦,怎么我的脚也――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想象说话,如果是你,看到这只可爱的大虾,会想些什么或说些什么?(4)乐趣四:小伙伴捉螃蟹。
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有趣的,最后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件事的有趣表达出来。
(5)乐趣五:满载而归。
理解“满载而归”。
想象:人们会带着哪些东西回家?这时的“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舅舅往回走。
)让我们来看看,他手中提着什么?(引导想象说话)3、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同来感受清凉的海风、一同来回味赶海的无穷乐趣吧。
(《大海啊,故乡》、海浪声)四、美文拓展,激发感情。
今天,我们跟随小作者来到沙滩上,追赶了浪花、捉了螃蟹、抓了大虾,感受了赶海的乐趣。
大海一直就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出示诗歌《大海啊,大海!》师配乐读。
你爱海吗?带着浓浓的爱和向往来读一读。
《荷花》教学设计一、激情引趣,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背过几首写荷花的诗了?你们还能想起来吗?李泽齐:我们背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春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孩子,你的记忆力真好!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背一遍(齐背)。
通过背诗,谁能告诉我,荷花一般都在几月开放?(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六月”)。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谁能告诉我,我们还学过哪首诗?韩旭:《小池》,唐、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一起跟着背了起来。
)师:同学们记得也很好!其实,从古代起,荷花就已经成了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
从古至今赞美荷花的诗篇很多。
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擢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荷花又叫莲花,有赤、白、红、紫、青、黄六种颜色,以红、白两种颜色最多。
今天,我们一起再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板书:7、荷花)。
同学齐读课题。
二、自学探究,学习课文。
师:在叶圣陶爷爷的笔下,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并画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并画生字新词。
读完后,同桌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名(学困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注意纠正字音。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同桌讨论生字的规律,并记忆生字词。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同桌讨论或查字典解决。
5、继续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的地方,练习背诵。
6、共同讨论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李文青: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荷花的样子和他的想象。
师:孩子,你说的真好!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和由此展开的想象?你把这句话说完整好吗?(李文青重说后其他同学同桌互相练说。
)师:嗯,同学们理解的真好!下面,我检查一下同学们记忆生词的情况。
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来,我们开始练习默写。
谁记住了生词到黑板上默写。
生:默写开始。
(由于本课生词较少,同学们的记忆效果实在不错。
)三:布置作业。
1、课下抄写生词,并再组一个新词。
2、熟读并努力背诵课文。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 紫z! 川chu1n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
“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
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五、小结(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二)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
“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
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学习《绝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m0ng 行h2ng 泊b$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二)《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三)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
重点理解:黄鹂:鸟名,也叫黄莺。
鸣:叫。
翠柳:翠绿色的柳树。
从“翠柳”一词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春天。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吃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说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上鸣叫。
(欢唱)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自由飞翔。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重点理解:窗含:从窗口看到。
“含”:包含在里面,存在着。
西岭: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万代积累下来,终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时间很长。
泊:停靠。
东吴:指江苏一带。
万里船:船要行万里路。
说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1.看插图。
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诗人写了四个景色,一句一景,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语言生动、景色秀美。
“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
“黄”、“翠”、“白”、“青”四个色彩鲜明的词,写出了草堂前的景色。
这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显示出一派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
“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