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

合集下载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量评估(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独龙江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流域内山高谷深。

图1为独龙江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图,图2为独龙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

据此,完成1、2题。

1.独龙江流域居民点主要分布于()A.河流上游B。

山脊C.河谷地带D.陡崖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多的是正南方向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只与降水有关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D。

住在阳坡的居民点比住在阴坡居民点多【解析】1选C,2选D。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独龙江居民点多沿河谷分布.第2题,根据图示,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多的是正东方向;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与降水、光照等有关;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有关;住在阳坡的居民点比住在阴坡的居民点多.兰州位于我国甘肃省中部,黄河横穿全境,城市的两侧均为山地.下图为兰州市略图。

据此完成3、4题.3.兰州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形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

政治经济的发展C。

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4.兰州市联系外部的交通线路中,东西向与南北向线路相比( )A。

地理必修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必修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概述
1、概念: 摆出一些自然资源和非自然资源的名称,让学生来区 分,并说出理由;从而得出自然资源的主要属性;再让学生举出例 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分类:对刚才列举的自然资源按性质进行归类,得出可再生和非
可再生资源的含义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分析“能源结构的转变图”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图” 1、让学生分析怎么看图,这种图上能显示什么样的信息; 2、让学生得出煤炭地位随时间在变化,煤炭在我国的比重变化, 探究原因 3、让学生设计三个时期比较表格(特别是比较的内容) 选择设计最合理的表格,让学生自己来完成表格 4、阅读资料“煤炭的开采和综合利用”,完成探究活动第2题,分 组讨论,摆出理由,重点是说理析因 依据活动2的理解,再思考“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图
化 的特点、两条曲线相关性等 (3)再对图表提出疑问,延伸到课外 (4)让学生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问题
(一)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分析4张图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
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 被淹没的地区图、天津市海滨平原受海平面升高影响的范围图 (1)可得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的 (2)后分组讨论4张图片,从图中得出哪些结论 ? (3)动起来:画图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重点)
1、思考活动:“分析三个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 承上启下
2、分析“前煤炭、煤炭时期、后煤炭时期”煤炭经历了 由弱到强再逐渐变弱的过程(结合图表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第1题主要看图分析 是对正文的延伸 第2题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地理的创新思维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其自然资源数 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对人类的影响来说明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 来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章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1

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章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1
气象 地区 时间 形成原因 灾害 主要特点 防治措施 兴修水利, 植旱涝 全国 春夏 风强弱、进退 夏季风强—— 引起的 南旱北涝 长江 中下 副热带高气压 伏旱 7月 酷热少雨 游地 (反气旋)控制 区
抗旱灌溉


气象 地区 时间 形成原因 灾害 热带洋面上形成 东南 台风 夏秋 的一种强烈的热 沿海 带气旋 气温回升快,蒸 3~ 春旱 华北 发旺盛;夏季风 6月 未到,降水少 夏季风到得早, 7~ 夏涝 华北 影响时间长,降 8月 水强度大
本章整合
①气候 ②矿产 ③影响线路走向 ④人类健康 ⑤交通运输


一、影响城市聚落与交通线的因素 1.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注意:热带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以避开湿热或干热的 平原、谷地地区。


2.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 ,选线时要避开不利条 平 件(河、沼泽等),减少工程量 ,便于维修养护。尽量少占 地原 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市发展的关系 形 山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 上修成“人”字形或开凿隧道 自 地 然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 ,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长 水文 因 度 素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 地质 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工程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 气候 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 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尝试解答答案:(1)河流 交通 西南 铁路 (2)风向 流向 下游 下风向 上风向 交通 (3)经济 题目答案:(1)东北 西南 东南 河流 铁路 (2)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交通便利 (3)东南方向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扩展方向之一;有利于加强城市与 外部的联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
(3)增加能源供给,缓解国内能源紧缺状况;减少石油、天然气进口,节约了外汇储备;降低能源对外依赖程度,增强了国家能源安全;刺激并促进了动力导向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振兴美国经济起到积极作用;推动能源开发方面的科技创新和进步;增加就业机会。
13.(20xx·河北省定州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答案:8.D 9.A
(20xx·北京××区一模)20xx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10~11题。
10.东北地区今春耕地过湿的原因有( )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
②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
③气温低,蒸发弱
④土壤粉沙性强,含水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1.东北地区耕地过湿加重了春涝程度,因为( )
A.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状态
B.山间洼地多,排水不畅
C.降水过多,地表径流增加
D.多条河流发生凌汛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第10题,东北地区春季耕地过湿,其水源主要来自前一年冬季的雨雪,20xx年冬季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雪量比常年多;东北地区纬度高,低温持续时间长,土壤解冻慢,水分不易下渗;气温低,蒸发弱,冬季积雪难以融化蒸发掉;而土壤的粉沙强,利于水分下沉,不是土壤过湿的原因。故选A。第11题,因冬季积雪,气温低,东北地区土壤含水已接近饱和或过饱和态,耕地过湿,所以加重春涝程度;东北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而不是山间洼地;降水过多,积雪增多,加重春涝,而不是地表径流增加;东北地区有凌汛的河流很少。故选A。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中图版必修一高一地理第四章复习课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一高一地理第四章复习课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一高一地理第四章复习课件:自然环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读:本文中图版必修一高一地理第四章复习课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复习课件区位因素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避开不利条件(山、河、沼泽等),减少工程量,便于维修养护。

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市发展的关系
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或开凿隧道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高考研究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地理高考研究课件 湘教版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 D.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2017·临汾模拟)读某地各月温度、降水、相对湿度分布 图,完成3~5题。
3.该地干旱季节是
A.冬春
B.夏秋
C.秋冬
4.该地日照时数最低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 D.春夏 () D.10月
5.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
()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冬春季节降水少,相对湿度 最低,应为该地干旱季节,A正确。第4题,区域的日照时数和 当地的天气状况和昼长有关,由图可知该地7月降水最多,阴雨 天最多,日照时数最低的月份可能是7月,C正确。第5题,据图 判断,该地月最低气温6 ℃,最高气温18 ℃左右,冬季不冷夏 季不热,气候四季如春,可能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B正确。 答案:3.A 4.C 5.B
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2016·全国乙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 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 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 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 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解析:第1题,由景观图可看出,甲图是沙丘和绿洲,应该分布 在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尤其是降水比较少且终年高温、蒸发 量大的④地,故甲和④对应;乙图是高原山地景观(有雪山),气 温较低,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只有③地气温相对较低,故D项正 确。第2题,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纬线(30°N)附近,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差别不大,故A项太阳辐射不可选;甲地深居大陆内部, 乙地也不靠海,故C项洋流性质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也可排除 B项;由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地的植被都比较低矮,甲地有沙 丘,乙地有雪山,原因是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选D项。 答案:1.D 2.D

2019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误区警示
降水量多的地区水资源不一定丰富,降水少的地区不 一定缺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由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比如 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但 因国土面积狭小,径流量少,所以其水资源并不丰富。所 谓的地区缺水一是指该地区提供的可用水资源量少,二是 该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即供需矛盾越突出,缺水程度 越重。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自学指导
物质与能量是否为自然资源,关键看是否同时满足以 下两点:(1)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2)用于生产和生活。 例如汽油、棉花、电能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闪电不 能用于生产生活,故其都不属于自然资源。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解析 第(1)题,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 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 铁路拓展。第(2)题,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 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第(3) 题,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 程量小。第(4)题,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①位于铁路 沿线,应为工业区。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自学指导
世界上的三大城市密集区分别是位于大约60°N以南 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 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它们分别位于欧洲西 部平原、亚洲东部平原和北美东部平原地区。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高考一轮选考课件: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一轮选考课件: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 对人类的 危害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9.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a 分析自然 b 灾害的危 害及成因 c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分析气候 变化对人 类活动的
d
影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5.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自然资 源与人 类活动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2)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 布及开发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 b c a
学考+选考总复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学考+选考总复习
[ 浙江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1.地形)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 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 布局、 形态和 走向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考试要求 必考 加试
a d
分析影响 聚落及交 通线路分 布的综合
c
因素
学考+选考总复习
全球气 候变化 对人类 活动的 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4.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b c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中图版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感性认知——试一试][理性归纳——记一记](1)甲区域主要为渭河平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1)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世界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近年来有加快的趋势。

考点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师说考点](一)地形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城市建设最好的地貌条件是大片地形平坦、地势稍高的区域,但在山区、热带地区也分布着一些城市。

(二)风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污染大气的企业用地布局与风向有很重要的关系。

如下表所示:水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城市的分布看,有许多城市受水运的影响,沿江河湖海等交通要道发育起来。

主要有以下区位:1.地貌对聚落的布局和景观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中右下角照片),读图回答(1)~(2)题。

(1)砾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2)图中最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地点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B (2)D 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的砾石堆积物均位于河流凸岸,是由河流搬运的砾石在凸岸沉积而形成的,故选B。

第(2)题,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距离河流源头最远,海拔较低,位于干支流交汇处,且周边地区为砂黏土堆积物,利于农业生产,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故选D。

2.如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D.丁聚落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解析:选D 图中显示丁位于河流下游而航运条件好,且地势较开阔、平坦,利于城市发展,所以规模最大,故D项正确。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选择题(2018·九江模拟)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3题。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A.河流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C.河谷阶地D.河流冲积平原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水文因素D.生物因素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A.团聚型B.带状C.网状D.棋盘状解析: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上.②位于河流沿岸,沿河发展,一般形成带状聚落。

答案:1.C 2.A 3.B兰州市区南北侧为山脉,东西向黄河穿城而过。

读兰州市略图,回答4~5题。

4.促使兰州市形成与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开采B.政治、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发展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5.兰州市城区( )A.呈条带状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布B.以同心圆的形状向周围延展C.以扇形向一侧延展D.以组团形式呈分散状态向远郊发展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兰州市区南北侧为山脉,东西向黄河穿城而过,故兰州市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4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质年代的相关数据不作识记要求
发展要求
说明
课前梳理
知识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一万年以前) 第四纪 大冰期。总体来看,全 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__________ 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一万年来)全球两次较大的波动。 .寒冷期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______________ 。 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近一二百年来)
课前梳理
知识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稀疏 ,东部________ 稠密 。 1.我国地势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西部__________ 网状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平原地区:呈________分布。山区:公路多呈
“之”字 分布。 __________
河谷 3.地形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兰州的主要道路沿__________分布。 科技进步 4.____________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不断降低。
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地表温度上升、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雪盖和冰川_____________
课前梳理
知识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
的改变。 2.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 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疾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通过极端________________
富。 (2)东西方向。因为谷地呈东西走向。
(3)在高原山区,因河谷地带地势相对低平,水源丰富,往往成为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区。
2.三种铁路选线方案中,A方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的修 建和运营带来极大困难;B方案线路较长,基本沿山谷修建,但中间也需要穿越山地的 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相比而言C 方案相对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18·九江模拟)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3题。

1.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
A.河流三角洲平原B.山地半山腰
C.河谷阶地D.河流冲积平原
2.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
C.水文因素D.生物因素
3.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
A.团聚型B.带状
C.网状D.棋盘状
解析: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图中居民点位于河谷阶地上。

②位于河流沿岸,沿河发展,一般形成带状聚落。

答案:1.C 2.A 3.B
兰州市区南北侧为山脉,东西向黄河穿城而过。

读兰州市略图,回答4~5题。

4.促使兰州市形成与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开采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5.兰州市城区( )
A.呈条带状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布
B.以同心圆的形状向周围延展
C.以扇形向一侧延展
D.以组团形式呈分散状态向远郊发展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兰州市区南北侧为山脉,东西向黄河穿城而过,故兰州市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

第5题,由图可知,兰州市沿着黄河谷地呈条带状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布。

答案:4.D 5.A
(2018·合肥模拟)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

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

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

据此完成6~7题。

6.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
C.降水D.地形
7.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河谷北侧地势相对较低,吊脚楼数量多,而南侧地势高,数量少,故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

第7题,吊脚楼的修建是就地取材,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①对;层层落落的分布,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对;底层架空是为了便于修建,而不是为了防涝,③错;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对。

答案:6.D 7.B
(2018·唐山模拟)2015年2月4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正式全程通车。

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8~9题。

8.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 )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
③缩短公路里程,节省建设投资
④减缓道路坡度,提高行车安全
A.①④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B.地形
C.技术D.移民
解析:第8题,根据“尽量取最短距离”可知,其原因在于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说明工程建设量大。

第9题,平原地形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较小,但要注意少占耕地。

山区对交通线建设的制约性较强,一般选择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答案:8.A 9.B
(2018·衡水大联考)下图是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太行山脉以西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沿黄河分布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沿山麓地带分布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11.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和汾河河谷分布。

第11题,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形成城市较早;有大道、公路等其他交通线通过,利于商业网点形成。

答案:10.B 11.C
二、综合题
12.(2018·邯郸模拟)武广高速铁路(图1)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94千米。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图2)全长1 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

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 061千米,占全线长度的8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武汉和广州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原因。

(3)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任选其一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解析:(1)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广州位于珠江的河口位置。

(2)主要比较两条铁路沿线的地形条件及高速铁路的建设要求。

(3)青藏铁路架桥可以减轻冻土对铁路的影响,同时为动物迁徙留下通道;京沪高铁架桥可以节约耕地,避开其他交通线。

答案:(1)武汉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广州位于河口(珠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势比青藏铁路沿线地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少,运行平稳,节省运营时间。

(3)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地区冻土多、河谷多;给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跨大江大河多;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避免与其交叉;避免多占用耕地。

13.(2018·日照一中月考)“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结合某同学收
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

(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

解析:(1)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侵蚀或堆积作用分析。

(2)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

(3)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

答案:(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

由于水力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无洪涝之灾,适宜居住。

(2)沿河谷分布。

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沉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