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administration 5 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之公共收入
狭义的公共收入结构如图所示: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收入的原则
• • • • ㈠ 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主要归结为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 ⒈ 税收公平原则:简而言之就是纳税的平等。 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要同等 对待,以便为经营者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经营 者进行公平竞争。对于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因素,如资源 禀赋差异等,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以创造大体同 等或说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 • ⒉ 税收的效率原则: • 税收征收的所得和所费的关系,尽 可能增大所得和尽可 能减少所费。要求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为了尽可能 地减少额外负担,政府应选择合理的征税方式。通常认为 根本途径在于保持税收中性。
• 2.罚没收入,是与违反税收规定无关的罚款和罚没收入, 主要包括交通罚款、工商罚款、刑事罚款、法庭罚款、法 院裁定罚款以及其他罚款和罚没收入。 • 3.境外机构和个人捐赠给政府的现金或物资。 • 4.国有资产收益,包括经营性、资源性国有资产收益和非 经营性国有资产可能有的处置收入。 • 5.政府性收费,主要包括规费和使用费。规费即证照费, 对获得政府特定服务而收取的费用,针对的收费对象是特 定证照的持有者;使用费是对使用特定设施的使用者收取 的工本费用,针对的收费对象是使用行为。 • 6.特许权收入,这是指属于国家的无形资源特许使用形成 的收入。如无线电频道、航道使用权收入、发行彩票、烟 草专卖收入、货币发行、邮票发行等形成的收入。
二、公共收入结构
• 公共收入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收入结构是 指以价值形式表现的公共收入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反映公 共收入中不同来源之间、不同收入形式之间的比例关系。 狭义的公共收入结构指公共收入的形式结构,即税收收入 与各非税收收入之间的协调。 • 公共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 非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六项内容: • 1.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为专项支持某项事业的发展,按照国家规 定程序批准而征收的具有价值外附加形式和专项用途的资 金形式,近似于附加税。
公共收入管理-精选文档
改革之后的我国税制,税种设置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23 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规范和高效统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期的税制改革:2019年以 来税制完善 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初步确定了市场经济下我国税收 制度的基本格局,在此后的十几年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不断完善,结合国内、国外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又推行了以“费改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增值税的转型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
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
1.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简单的讲是指对一个纳税人征收的税收全部或 部分的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有前转和后转,前传是纳税人以提 高价格的形式把税收转嫁到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 终的消费者身上;后转是纳税人以压低价格、降低工资或 者延长工时的方式把税负转嫁到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身上。 2.税收归宿 税收归宿则是税负转嫁的终点。 由于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事实上决定了公共收入的承担 者分担的份额,因而成为税收管理不能忽视的环节。
我国的税制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以划分为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 期的税制改革2019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 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可分为涉外税制的建立、两步“利改税” 方案的实施和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年工商税制 改革 主要内容如下: 1.全面改革流转税。 2. 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 3. 统一个人所得税。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
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收入
简单的解释或付诸实施。受益原则所要求知道的
每个纳税者从支出方面的受益情况,纳税能力原
则所要求知道的纳税能力都不是能简单确定的。
在各国税收实践中,税收政策的制定绝大多数是
以纳税能力原则而不是受益原则为依据的。
•
根据纳税能力原则,收入、消费及财产都可
作为税基,但都难免有片面性,绝对公允且准确
的衡量纳税能力的尺度实际上难以找到,实践中
• 《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经济学)》认为,税收是“国 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上的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 准,对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收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任何税 收都是由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三要素组成”。
• 2. 税收及特征: • 定义: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
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 收入的一种手段 特征:
出成本。税收就是私人享受公共产品的成本。
获益水平的衡量:每个纳税人从公共服务中获益 的水平。
局限性:
第三 纳税能力原则及理解
(1) 定义——要求根据纳税人的 纳税能力来确定其应承担的税负。
(2)衡量标准及困难——收入、消 费、财产?
• 收入税:由于对人税比对物税更显公平,而收入 是对人税的税基,所以,就公平性而言收入税基 是比较优越的。
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发展中国家 以商品税为主体,石油国家以低税为主。 各有优缺点。
• 以所得税为主:以希克斯和约瑟夫为代表的西 方经济学家更推崇所得税。
优点:
(1)所得税给纳税人带来的额外负担也就是经 济效率的损害程度较商品税轻。
(2)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一般不能像商品税 那样可以通过调整价格的办法转嫁税负。政府 可以针对性地利用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以一种税基为主,兼顾其他,以弥补各自的缺点。
第7章 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1 公共收入的原则
如何把政府所生产或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 务的成本费用恰当分配给其社会成员 公共支出的分摊原则 两个重要原则 ——受益原则 ——受益原则 ——支付能力原则 ——支付能力原则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1 公共收入的原则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公共收入 受益原则 支付能力原则 税收 公债 使用费 规费 捐赠 课税主体 课税客体 税源 税率 负税人 累进税率 累退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比例税率 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 定额税率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考题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4 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7.4.4 规费
Fees 政府部门为社会成员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 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分类: ——行政规费 ——行政规费 ——司法规费 ——司法规费 标准: ——填补主义 ——填补主义 ——报偿主义 ——报偿主义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2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公共收入的分类: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其他公共收入: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捐赠,使用费,规费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税收三个基本要素: ——课税主体 ——课税主体 ——课税客体 ——课税客体 ——税率 ——税率 课税主体 亦称"纳税人" 亦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 税法上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 纳税人与负税人
第五章公共收入
税收的分类
按课税对象 流转税:以商品生产流转额和非生产流
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 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
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 种。
所得税:亦称收益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课 税对象的一类税。
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企业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
财产税 :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 对象的一类税。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一类 税。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屠宰税和筵席 税等。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利 益关系密切。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 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 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资源 税等。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 共同利益。
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
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免征额: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 额。
同:未超过界限时,不予征税
异:超过时,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全部 数额征税;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 征额部分征税。
课税基础(征税范围)
税基: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 础或依据。窗户税
公共部门经济学 The Economy Of The Public Department
第五章 公共收入理论
重点问题
公共收入的适度规模 公共收入的原则 公共收入的形式
一、公共收入定义
公共收入 Public Revenue,亦称政府收入、 财政收入
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或 是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 值。
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基础性的制约,经济决定财政 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决定 价格因素 ——表现为货币收入,区别名义增长与
公共收入概论PPT课件
比例税率,就是对课税对象规定的课税比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 的变化而变化,而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平均税率的高低, 同课税对象的数额无关,与边际税率相等。
第9页/共25页
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数额越大, 税率越高。它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前者计算简便, 但累进比较急剧,在累进的临界部分可能出现税负增加超过课税对象 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后者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程度缓和,更能 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世界各国主要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课税客体或课税对象不一定就是税收的源泉,即税源。课税对 象解决的是课税的直接依据问题,税源则是税收收入的最终来 源。只是在少数的情况下,课税对象同税源才是一致的,如所 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而对于大多数税种 来说,二者并非一致,如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财产, 但 税 源 往 往 是 纳 税 人 的 收 入第8。页/税共2源5页是 否 丰 裕 直 接 制 约 着 税 收 收
第10页/共25页
累退税率就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低。所以,在累退税率下,边际税 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下降。同时,由于边际税率的变动 在先,平均税率的变动在后,在边际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下降 的带动下,平均税率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随课税对象数 额的增加而下降。
0
$48000
课税对象数额
第14页/共25页
8.2.3 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政府可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共收入,但无度会导致通货膨 胀。
政府可通过举债取得公共收入,但要偿还,还要加付利息。以举 债形式取得公共收入是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的。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收入概论PPT精选文档
10
第3篇 第8章
8.2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8.2.2 税收的基本要素
(3) 与累进税 率相反,累退 税率就是按照 课税对象数额 的大小,规定 不同等级的税 率,课税对象 数额越大,税 率越低。
图8—3 累退税率结构
11
第3篇 第8章
8.2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8.2.3 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22
第3篇 第8章
23
第3篇 第8章
15
第3篇 第8章
8.4 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
8.4.1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 胀指的为了弥补政 府提供的物品或服 务的费用而扩大货 币供给,从而造成物 价的普遍上涨。
图8—4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16
第3篇 第8章
8.4 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
8.4.2 捐赠
政府有时也能得到来自个人或组织的捐赠。这往往发 生在政府为某些特定的支出项目融资的情况下。
21
第3篇 第8章
复习思考题
1公共收入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各自的内容是什么?各有 哪些优缺点?
2.什么是税收?税收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税收是政府取得 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3.什么是公债?公债有哪些特点?公债的基本功能 是什么?它还具有什么功能? 4.除了税收和公债,公共收入还包括哪些形式?它们各自 的含义是什么?
844规费外事规费内务规费经济规费教育规费以及其他行政规费诉讼规费和非诉讼规费和非诉讼规费诉讼规费行政行政规费规费司法司法规费规费规费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公共收入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税收课税主体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课税客体课税对象税源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累退税率平均税率边际税率定额税率公债资本性支出资本工程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税捐赠使用费规费行政规费司法规费填补主义报偿主义11公共收入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第七章公共收入理论
第七章公共收入理论
超额累进税率
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 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 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出应纳税款。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超过80000元以上部分
45
速算扣除数 0
105 555 1005 2775 5505 13505
第七章公共收入理论
全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 相适应的等级的一个税率征税,征税对象数额越大, 所适用的税率越高。
例1:某境内纳税个人某月取得工资收18000元, 税法规定的扣除额3500元。请用全额累进税率计 算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税种:一般财产税、特殊财产税、遗产 与赠与税等等(各种土地税大多归入财产税)
财产税的特征:财产税是直接税,税负一般难 以转嫁;有利于社会政策实施,促进公平;不利于 投资与储蓄。
第七章公共收入理论
4.其他税
也称目的与行为税类。这类税根可限制各国的具 体的税收实践需要而设置。
该类型税种繁杂,各国不一。如: 门窗税(英国)、牙齿磨损税 、 筵席税(中国)、粪税(中国)、 肥尸税(英国)、塞车税(瑞典) 梳辫税、 改名税(比利时)
第七章公共收入理论
非税公共收入之二
3、行政收入。一般概括为规费、特别课征、特 许金、与罚款四种。
(1)规费:各种公共机关为个人或企业提供 某种特定服务所取得的报偿。包括行政规费和司 法规费。
(2)特别课征:政府为公共目的新增设施或 改良旧有营建,根据受益区域内受益人所受到利 益的大小按比例进行的课征,以充工程费用的全 部或部分。
第五章 公共收入
第三节 公共收入合理规模的 确定
一、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二、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 三、公债合理规模的确定 四、公共收费规模的确定
决定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定的经济体制 传统及社会习俗的制约 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税收合理规模的确定
(2)从公债作用的角度来考察
公债的主要作用就是弥补财政赤字、筹 集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金以及调控经济。
(3)从政府的偿债能力及社会的应债能力 的角度来考察。
✓ 政府的偿债能力: a.公债负担率:公债余额/GDP(60%); b.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额(20%); c.公债偿还率:当年公债到期付息额/GDP(10%); d.国债偿债率: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 (22%,
额外负担”最小
一是指资源配置方面的额外负担 二是指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的额外负担最小。
税收超额负担的图形解释
由于征税可能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造成的 不良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额外负担, 政府应选择合理的征税方式。通常认为根 本途径在于保持税收中性。
税收的征收成本最小 保持税本 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即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 行为产生任何影响,不因为税收改变纳税 人在消费、生产、储蓄和投资等方面的税 收决策 。
是以个人收入为标准还是以家庭收入作为衡量 税收能力的标准?
是以货币收入还是以经济收入为衡量标准? 是总收入还是被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收益为衡
量纳税能力的标准
/special/3048.html
效率原则
(1)对税收效率的理解: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税收要有利于资源
第二,政府不负任何偿还责任,也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不会给政府带来额外负担。
公共收入总心得
公共收入总心得首先来认识一下公共收入的概念,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依法向社会组织的征收部门收取的,用于支持公共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财政资金。
其中,包括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事业单位补助支出的资金以及其他用于支持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的各项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用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投资等。
而这里又涉及了公共收入,公共支出,而公共收入又分为公益性支出及非公益性支出。
这两种收入又可以分为公益性支出与非生活支出。
而我们应该把这些公共收入中属于收入性质的部分称为公共收入。
可以理解为对财政支出的一种补偿。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公共收入的概念以及对于我们的支出意义。
一、公共收入的含义公共收入,即由政府依法向社会组织征收的收入,属于财政收支的一种。
是指由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所获得的与国家财政收支直接相关而又直接由纳税人负担或向纳税人直接分配的所有收入,包括政府收取的各种代收代缴税费、国有资本收益等。
它在国家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是我国税收体系中收入性质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还包括我国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企业利润返还、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在内的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利润和亏损上缴情况。
1、广义的公共收入广义的公共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在满足公共需要的同时,从公民所享有的福利角度所取得的物质利益及其经济利益总和。
包括:(1)国家给予的各种奖励、补助、补贴;(2)城市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费用;(3)对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费用;(4)对公民采取措施防治传染病、地方病所获得的收入;(5)国家对社会组织实行资助或者补助所获得的收入;(6)国家为保护或改善环境而向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的各种税收补贴;(7)向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或发放的工资收入;(8)公民依法享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所得优惠所应交纳各种税之外剩余利益。
这一概念并不排除个别政府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获得收入。
广义公共收入所能产生的效益应从两方面看:其一,可以产生效益的部分有很多,而收入结构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政府收入中有相当部分可能是收益固定且有限的收入;其二,即使收益固定且有限的收益中也可能存在机会成本,收益是有限的收益中有部分可能存在机会成本,收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并不能全部转化为利润,但收益可以为公共所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现代经济学词典》“税收是国家或者地方公共团 体为筹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而按照法律的规定, 以货币形式对私人的一种强制性课征”。
第五章-公共收入 4
税收收入
《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版(经济学)》:税收是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上的权力,按照 法律规定的标准,对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收取财政收 入的一种方式。任何税收都是由纳税人、课税对象 和税率三要素组成”。
10%至30%之后的余值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为1.2%;一
种是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为12%。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第五章-公共收入 24
资源税
纳税人:在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 盐的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个人。
税目、税额标准 :7个项目和税额标准 应纳税额=应税产品课税数量×适用税
布坎南:“税收是政府为公共服务筹集而取得收入 的一种正常途径。如果我们考虑一种‘交换’的财 政过程,税收便是人们取得公共活动利益而支付的 ‘价格’” 。
第五章-公共收入 5
二、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 能力原则 公平
税收效率(资源配置、经济机制、从
税务行政)
第五章-公共收入 6
三、税收的特征
有有偿性,但是公共收费的有偿性主要是即期兑现的收入, 而公债的有偿性体现为现期获取收入是以将来还本付息为代 价的。
第五章-公共收入 35
公债产生的基础
现代信用经济 公债所必需的三大技术条件:
近代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全国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 较为发达的信用制度。
第五章-公共收入 36
计税依据:分为三种,买卖的,为成交价 格;赠与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 定;交换的,为所交换的价格的差额
税率和计税方法:3%至5%的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第五章-公共收入 28
印花税
纳税人: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 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对象 :经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 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和经财政部确定征 税的其他凭证 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 税率: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税率
税法
概念: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调整对象:税收关系,包括税收分配关 系和税收征收管理关系
税法体系:包括实体税法和程序税法两 部分
第五章-公共收入 10
税法的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税法主体、征税对象、税 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 税收优惠、法律责任等。税法主体、征税对象、 税率是基本要素公共收入
第五章-公共收入 31
一、公共收费
政府在实施特定的行政管理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 共产品时,为体现受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公 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对某些行为进行统计和管理 而按一定标准向企业或个人收取的一定费用。纳入公 共收费范畴的是具有部分私人性质的准公共产品。
税与费的根本差异在于收入原则不同。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其职能而强制地、 无偿地和规范地征收的收入。
公共收费体现了公共部门和消费者的交易关系。公共收费是 依据受益原则和受益与付费相对称的原则有偿收取的收入。
“谁使用,谁付费”。
第五章-公共收入 32
公共收费的组成
是公共部门向公民提供某种特定的服务或者实 施行政管理而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两大类:
额标准
第五章-公共收入 25
土地增值税
(一)
纳税人: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 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 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企业、单位、个体 经营者和其他个人。 计税依据和税率:土地增值税以纳税人转让房 地产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增值额为纳税 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扣除项目金 额以后的余额,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公共收入的特征
公共性。公共权力产生于社会共同需要,公共收 入作为公共权力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同样源于社 会的共同需要。 强制性。公共收入的获得主要以公共权力为依托, 公共权力的一个主要特点即强制性。 规范性。公共收入具有内在的制度含义和外在的 制度约束,其获取与使用都是有章可循的。 稳定性。公共收入的征收与使用具有强制性,而 且又有制度化的规定与保证。
第五章-公共收入 26
土地增值税
(二)
计税方法
增值额 增值额=收入额-扣除项目金额 增值率 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 依据增值率确定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 额×速算扣除系数
第五章-公共收入 27
契税
纳税人: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承受产权 的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个
按税收最终归宿、税负能否转移分:直 接税和间接税
第五章-公共收入 8
以征税对象分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
税、资源税和行为税五种类型
以税收管理权和税收收入支配权分 :中
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按计税标准分 :从价税和从量税 按税收最终归宿、税负能否转移分:直 接税和间接税
第五章-公共收入 9
第五章-公共收入 34
二、公债收入
是公共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凭借国家信用,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 和规定,通过向企业或者个人有偿借债而形成的一部分收入。 信用原则是根本性特征,公共部门在利用公债筹资的同时也 承担了未来还本付息的义务。
公债不仅要有偿,而且自愿。与公共收费相比较,二者都具
公债价格的确定、发行和还本付息
公债价格主要由公债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决定。
市场利率。公债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市场
利率上升时,信贷紧缩,购买公债的资金的机会成本和相对价
格随之上升,对公债投资品的需求相应地减少,公债的价格也
将随之下跌;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信贷放松,对公债市
场的资金供给随之增多,对公债投资品的需求也相应地上升, 公债的价格也将上升。
第五章-公共收入 19
税率:营业税实行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有4档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第五章-公共收入 20
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指对纳税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 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对在境内
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第五章-公共收入 13
征税范围 :
1、境内销售和进口的货物、提供的加工、修理
修配劳务
2、视同销售货物
3、混合销售行为
4、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销售
额。否则一并征收增值税.
第五章-公共收入 14
税率 : 一般纳税人:基本税率 17% 低税率 零税率 13% 0%
小规模纳税人: 从事批发或零售,及批发或零 售为主、兼营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 4% 其他为 6%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所得征收的一种所
得税
第五章-公共收入 21
财产、行为及资源税法
城镇土地使用税 房产税 资源税 土地增值税 契税 印花税 车船使用税
第五章-公共收入 22
城镇土地使用税
纳税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 内使用土地的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 他个人(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 外国人)
第五章-公共收入 12
增值税
纳税人:在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
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小规模纳税人:(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劳务为主
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 在180万以下的;(3)年应税销售额超过上述标 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 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
第五章-公共收入 37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为了抑制过热,央行采取紧 缩性的货币政策,抛售公债,回收货币,公债的价格将 下降;当国民经济处于萧条期时,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 央行在公债市场上购入公债,相应地增加货币供应量, 公债价格也将随之上升。 外汇的汇率。当一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上升时,会吸引 投资者购买该种货币标价的公债,在公债供给量大体稳 定的情况下,公债的需求增加,则公债价格也随之上升;
复合计税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
位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第五章-公共收入 18
营业税
纳税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 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范围: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
和销售不动产,其中应税劳务是指提供交
通运输、建筑、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
化体育、娱乐以及服务等劳务
行政规费,即由于政府部门各种行政活动而取得的
收入,如户籍费、工商执照费和商标登记费等。 司法规费,它由诉讼规费(如民事诉讼费等)和非 诉讼规费(如结婚登记费、财产转让登记费等)组 成。
第五章-公共收入 33
使用费收入:即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在提供 特定的公共设施或服务后,按照一定的标准 向使用者收取的费用。如高速公路通行费、 水电费、电信收费等。目的是为了弥补公共 产品的成本,并增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惩罚性收费:目的是为了使产生负外部性的 企业或个人负担其应当承担的某些社会成本, 对其行为进行修正、限制和监督。
征税范围 :11类消费品,具体分为五大类 税目和税率:有11个税目,分别是烟、酒及酒精、 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 小汽车,分别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