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训练题库之45
鉴赏诗歌试题及答案
鉴赏诗歌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3.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春风吹又生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把酒问青天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是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B. 黄河入海流C. 欲穷千里目D. 会当凌绝顶答案:D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D. 王维答案:C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勃答案:B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张九龄D. 王维答案:C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及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此句意象宏大,以黄河之水比喻人生如流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2.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如何表达对贫苦人民的同情?答案: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茅屋被秋风破坏的景象,以及对风雨中无家可归者的同情,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关怀。
3. 请解释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
答案:此句描绘了雨后山中清新宁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4.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如何通过“昨夜雨疏风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答案:诗人通过描写昨夜风雨的景象,隐喻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古诗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古诗鉴赏专题练习1:幽州夜饮[注]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做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6分)答:(2)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答:古诗鉴赏专题练习2: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
③行朝: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5分)答:(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古诗鉴赏专题练习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①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②。
注①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
②洛中:古都洛阳。
(1)第一首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5分)答:(2)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6分)答:古诗鉴赏专题练习4: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晁补之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觉阮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
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诗词赏析训练题与答案
诗词赏析训练题4.28目录一、《赤壁》训练题二、《归园田居》训练题三、《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训练题四、《行路难》训练题)五、《春望》训练题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训练题七、《饮酒(其五)》训练题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九、《渔家傲秋思》训练题十、《水调歌头》训练题十一、《渡荆门送别》训练题十二、《饮酒(其五)》训练题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训练题十四、《过零丁洋》训练题十五、《次北固山下》训练题十六、《归园田居(其三)》训练题十七、《春望》训练题十八、《观沧海》训练题十九、《归园田居(其三)》训练题二十、《武陵春》训练题二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二十二、《赤壁》训练题二十三、《水调歌头》训练题一、《赤壁》训练题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__ ____,后两句______,表现了_____ _________之气。
2、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1、兴感之由发议论感慨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这两句是说,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二、《归园田居》训练题1、诗中形象描绘一天农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世间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三、《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训练题1、这是古代诗中的名篇,“酬”的意思是。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首联中的“巴山楚水”“二十三年”分别交代了作者被贬的,和,在这两句中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
3.前四句基调是,后四句是。
4.两个典故各指什么?表达什么感情?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荟萃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四、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的妙处。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古诗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朱梅王冕之阳早格格创做尔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启浓朱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浑气谦坤坤.【注释】①朱梅:火朱画的梅花.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性?2、诗人借朱梅要表黑何如的思维性格?(问案:1、花色浓朱,花香浑芬.2、表示了诗人鄙薄流雅,独擅其身,孤芳自赏的性格. )二、别董大下适千里黄云黑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纷.莫忧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出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黑云.③曛:昏暗.黑日曛,即太阳暗浓无光.1、“千里”,有人写做“十里”,您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二句表黑了对于朋友何如的情谊?那二句与王维收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闭无端人”的格调有什么分歧?(问案:1、用“千”字好.“千里”地步壮阔,不妨效力渲染凄热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二句情调相谐.2、表黑了对于朋友的劝慰战赞好之情,饱励伙陪乐瞅豪迈,主动进步.那二句诗气魄雄壮,胸襟启阔,一扫缱绻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三、渡汉江宋之问岭中音书籍断,经冬复历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去人.【注释】①那尾诗写于做家贬谪岭北遁归途中.1、诗歌前二句里的“断”战“复”反映诗人何如的贬谪死计?2、按常理道后二句好像写做“近乡情更切,慢欲问去人”更妥当,那里的“怯”战“不敢”反映了何如的情绪?(问案1、做家贬居岭中,思念亲人,又少暂得不到家人的所有音讯,粗神极为痛苦.2、果为一圆里固然日夜正在思念家人,另一圆里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运气,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乏或者其余本果受到不幸.那种抒写,更隐真切、耐人咀嚼.)四、山止留客弛旭山光物态弄秋晖,莫为沉阳便拟归.纵使阴明无雨色,进云深处亦沾衣.【注释】①物态:风景的格式,那里指(山中的)景致.②便拟归:便挨算回去.1、尾句的“弄”字历去为人称讲,请从建辞战表黑效验上品味那个炼字.2、诗中哪二个字证明客人要回去的本果?哪一句以退为进,表黑了做家对于自然景致的喜爱与期视共朋友共赏好景的希视?(问案:1、那个“弄”字,用拟人的脚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正在秋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风景注进了无限的死机与活力,共时也给客人留住了一个广阔的设念空间,好像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许好景,留住去是值得的!2、沉阳,进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早日江山丽,秋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温睡鸳鸯.【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硬又干.1、诗的前二句采用了哪些意象刻画了秋天的情形?2、后二句中的“泥融”、“沙温”呼应了前里哪二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分歧的情态?(问案:1、“早日”、“江山”、“秋风”、““花草”.2、呼应“早日”,那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里,既有燕子翩飞的动背刻画,又有鸳鸯慵睡的固态写照.飞燕的繁闲蕴含着秋天的勃勃死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秋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六、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去人,但是爱鲈鱼好.君瞅一叶舟,出出风波里.【注释】①渔者:挨鱼的人.②但是: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心大、体扁鳞细、背青背黑、味讲陈好的鱼.1、那尾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示脚法?有什么表黑效验?2、通联《岳阳楼记》的名句,道道那尾诗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维感情?(问案:1、对于比,岸上人去人往,只念着鲈鱼的好味,船上渔民风里去浪里去:通过二幅画里的对于比,反映了渔民劳做的艰辛,表黑了对于“江上往去人”的规劝.2、那尾诗表示了诗人对于渔人徐苦的共情,那是做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七、收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火不死莲.夜市桥边火,秋风寺中船.此中偏偏沉客,君去必经年.【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戴.1、那尾诗表示了吴越之天哪些特性?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那个字的妙味.(问案:1、江北火乡,风光秀好,物产歉饶,市镇繁枯,民风淳朴.2、“火”字,既可使人设念夜市繁枯、热闹的情形,而“火”与桥下的火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删加诗情画意.)八、江陵忧视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早.忆君心似西江火,日夜东流无歇时.【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1、“千枝”“万枝”与后里哪个词汇呼应?“枝”字的沉复有什么表黑效验?2、“江桥掩映暮帆早”,那是何如的一幅画里?请展启偶像战设念,做简曲的刻画(30字安排)(问案:1、“掩映”,通过“枝”字的沉复,不但是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示了思妇视君的慢切心情.2、极目近眺,但是睹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睹那人乘船归去.)九、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浓黑柳深青,柳絮飞时花谦乡.惆怅东栏一株雪,人死瞅得几腐败.【注解】雪:指梨花.1、除了以“雪”比圆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汇去刻画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脚段?2、瞅着洁黑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爆收“惆怅”的心情?(请用本诗回问),那反映了诗人何如的思维感情?(问案:1、浓黑、腐败,是为了衬托梨花的净黑以及繁衰.2、“人死瞅得几腐败”,抒收了诗人叹息秋光易逝,人死短促之忧情.)十、(一)邯郸冬至夜思家黑居易邯郸驿里遇冬至,抱膝灯前影陪身.念得家中夜深坐,还应道著近止人.(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正在同乡为同客,每遇好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下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二尾诗里“近止人”、“一人”分别指谁?2、诗的后二句皆是诗人的设念,那从哪二个词汇语上瞅得出去?3、“抱膝灯前影陪身”,那句刻画了诗人何如的局里?表黑了何如的思维感情?(问案:1、皆是指诗人自己.2、念得、遥知.3、诗人抱着膝盖,对于着孤灯,形影相吊背去坐到深夜,表黑了孤独凄苦战对于家人的深切思念.)秋游湖宋•缓俯单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火启.秋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阳去.1秋游湖的夹岸桃花蘸火启的“蘸”用的格中传神,请做简要赏析.2、“小舟撑出柳阳去”一句表示了做家什么心情?1、问:拟人脚法,死动局里天写出桃花启得繁稀(多);写出桃花娇素欲滴的优好.2、问:表黑了做家景仰大自然,喜欢优好的秋天,抒收了做家喜悦的心情.十五夜视月唐•王建中庭天黑树栖鸦,热露无声干桂花.彻夜月明人尽视,不知秋思降谁家.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汇,有面题之妙,您共意吗?做简要证明.2、将终句的“降”字改做“正在”字,您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示力?为什么?1、问: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道中的月明上的桂树,那便暗写了诗人正在视月,进而表示了更歉富的好的偶像,果而“桂花”有面题之妙.2、问:“降”字更有表示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局里,好像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浑辉一齐洒降人间似的,而“正在”字便不那样的艺术效验.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秋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暂住浑相识,欲别频笑四五声.1、请分离齐诗简要分解诗人写了哪些风景?2、那尾诗抒收了做家何如的思维感情?1、问:柳条、藤蔓、黄莺.2、问: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笑”,化无情为多情,使用拟人的脚法,借物的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浓黑柳深青,柳絮飞时花谦乡.惆怅东栏一株雪,人死瞅得几腐败.1、前二句写秋终夏初风景特性,找出能体现季节特性的词汇语.1、问:浓黑、深青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汇?包罗了做家何如的思维感情?2、问:惆怅.做家由花启花开,秋光易逝,料到人死短促,年华似火,收出“人死瞅得几腐败”的感触.“惆怅”一词汇包罗做家对于死命短促的感触战无奈的思维感情.书籍湖阳先死壁王安石茅檐少扫净无苔,花木成畦脚自栽.一火护田将绿绕,二山排闼收青去.1、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于仆人的惊叹,又写出了山火的情态.1、问:院内院中2、那尾诗终尾二句使用了什么建辞形貌自然风景?试简要分解其表黑效验.2、问:拟人,把山火写成富裕死命情感的亲切局里:火绕农田,好像像母亲用单脚护着孩子一般;青山排闼,好像是争相前去为仆人庭院删加色彩.渡汉江宋之问岭中音书籍断,经冬复历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去人【注释】本诗系做家从被贬天岭北遁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做.1、赏析尾句中“断”字的表黑效验.1、问: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真,更超过诗人的思家之切.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去人”表黑做家何如的心情?2、问:诗人果自己被贬谪又遁归的特殊身份不敢背从家乡去的人问讯;表示了诗人念问又不敢问的冲突而焦慢的搀纯心情.夜洁黑居易已讶衾枕热,复睹窗户明.夜深知雪沉,时闻合竹声.1、那尾诗是从哪些角度形貌夜雪的?1、问:触觉、视觉、听觉2、从诗歌形貌的情景中,您不妨感知到做家何如的心境?2、问:孤寂凄热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偏幸菊,此花启尽更无花.1、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示了何如的情景?1、问:表示做家痴迷、流连记返的情景.2、诗人喜爱菊花的本果是什么?那尾诗拜托诗人何如的思维感情?2、问:菊花正在四季中开得最早(此花启尽更无花),拜托做家对于下净隐劳人格的探供战孤傲本性的自尔欣赏.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火里仄,浓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做荷心万面声.1、简析那尾诗是何如表示雨后池塘火里的仄静的.问:火里如共刚刚磨过的明镜一般,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战楹柱,以此去表示火里的仄静.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于本诗举止赏析.问:一、二句以“火里仄”“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固态.三、四句“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收出的万面声音等,表示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种动背之好.诗既写了固态又写了动背,以静隐动,以动衬静,动静分离,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秋光图.江郎山战韵①宋•辛弃徐三峰一一青如削,卓坐千觅不可搞②.正曲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天与人瞅.【注释】①战韵:唱战他人诗词汇,仍采与本诗的韵. ②搞:供与,那里指交触的意义.1、那尾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问:下曲、陡险的特性.2、诗人借刻画江郎山表黑了何如的人死理念?问:要搞一个刚朴直不阿的人,人死要建功坐业.。
高中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答案:A、B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什么?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案:A二、填空题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三、简答题5. 请简述《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及其艺术特色。
答案:《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李白在月夜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明月和霜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
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通过抬头和低头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赏析题6. 阅读《登鹳雀楼》并分析其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答案:《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宏伟景象时的豪迈情怀。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诗人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和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积极向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鼓舞。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不仅复习了高中阶段的古诗文知识,还对古诗文的赏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题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30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苹: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智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1)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个字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2)诗的首联统领全诗,颔联和颈联是分别扣住其中的哪个字进行描述的诗的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情?二、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回答村行王禹称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2) 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3) 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 试分析一下“空山不见人”的意境。
(2) 分析诗人把握了怎样的意境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
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⑶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⑷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六、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完整版)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
古诗词赏析实战演练(参照答案在最后)(一)江陵①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①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1、“千枝”“万枝”与后边哪个词对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完收效?2、“江桥掩映暮帆迟”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张开联想和想象,作出详尽的描述。
(30字左右)(二)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怯,急欲问来人” ,但本诗的后两句不相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简要解析。
(三)闺怨(唐)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行。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① 。
【注】①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表示征人戍守南疆。
1、诗中“孤”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解析。
2、这首诗经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请简要回答。
(四)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诱惑。
日暮征帆哪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情况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请联系诗中“春江正诱惑”做简要解析。
(五)除夜作(唐)高适酒店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创建出与除夕夜欢欣聚会夜截然相反的境地?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必然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到作用?请简要解析。
(六)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要解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宁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七)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后两句写得饶有兴趣,请作详尽赏析。
小学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古诗鉴赏作为文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组小学生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一、填空题1. 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_____白发,_____红颜",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沧桑之感。
答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通过"白日依山尽"这一描写手法,表达了什么情绪?答案:豁达乐观的情绪。
3. 以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中反映了古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的是:答案:《钱塘湖春行》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月夜忆舍弟》中的开头句,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怀念舍弟的何种情感?答案:思乡之情。
5. 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中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描写了哪一座山?答案:泰山。
二、简答题1. 简要解释“押韵”和“叠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押韵是指诗歌中相邻的两句或多句末尾的音韵相同或相近,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尽”和“流”。
叠词是指用相同的词重复出现,以表达加强语气或描绘事物特征,如“叮叮当当”、“哗哗”等。
2. 简单解释“诗经”的内容和意义。
答:《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305篇古代诗歌,主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记录了先民们的生活、婚姻、祭祀等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和文学价值,是研究古代社会风貌和文化习俗的重要资料。
3. 简要介绍唐代的古诗鉴赏。
答: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盛产了大量优秀的古诗。
唐代的古诗以自然景物、人物描写、抒发情感为主题,兼具写实性和抒情性,艺术性极高。
李白、杜甫、王之涣、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深受后世人推崇,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三、鉴赏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在夜晚静思时,看到了什么景物,从而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答案:床前明月光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在登高望远时,表达了什么哲理?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杜甫的《春望》中,诗人通过什么景物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选择题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B2.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辛弃疾B. 苏轼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三、判断题1.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对/错)答案:对2.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特点。
答案:琵琶女在《琵琶行》中,形象凄美,技艺高超,她的音乐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她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不公。
2. 请简述《诗经》中的《关雎》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深切思念和爱慕之情。
诗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自然景物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淳朴而真挚的爱情。
五、翻译题1. 将杜甫的《登楼》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在漫长的秋天里,我常常感到悲伤,像是一个过客;在人生的百年岁月中,我常常生病,独自登上高台。
2. 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太阳依偎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诗经》中的《蒹葭》一诗,说明其艺术特色。
答案:《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抒情诗,其艺术特色在于使用了比兴手法,通过描绘蒹葭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诗中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请分析李白的《将进酒》一诗,说明其主题和艺术手法。
古诗赏析题及答案
古诗赏析题及答案一、《次北固山下》1、请描述颈联(第三联)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不超过40字)。
答: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
3、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律诗诗,内容上属于___思乡__之作。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顺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翻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并回答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意思: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出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6、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思念家乡的书信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7.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怀。
8.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例如颈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9、“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答: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10.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古诗鉴赏练习题及其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题及其答案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及其答案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名家作品鉴赏的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名家作品鉴赏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诗词名篇名家作品鉴赏的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下列句子中,描写秋天的是: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黄河)2.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雨)3. 立秋时节,一场秋雨如期而至。
(秋雨)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乃发生)答案:秋雨梧桐叶落时。
(2)二、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1. 春风又绿江南岸。
(杜甫)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3.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白居易)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三、下列诗句中,属于对山水描写的是:1. 春风吹又生,满地黄花飞。
(黄花飞)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鸟飞绝)3. 春风不度玉门关,二月山城半可看。
(春风不度)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尽长江)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四、下列句子属于对花草描写的是:1. 别韦编三绝,流光逝不回。
(別韋编)2. 泛舟捕鱼忘妻孥,沙上诗书只字干。
(泛舟捕鱼)3.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荡露为霜。
(草木摇荡)4.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卧看牵牛)答案: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荡露为霜。
(3)五、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心情的是: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2.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浓睡不消残酒)3.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一刻)4.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水晶帘动)答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六、下列诗句描写人物形象的是:1. 如梦令人惊,似电使人愁。
(如梦令)2. 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管酒钱还划拳。
(不管酒钱)3.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一刻)4. 微雨湿透秋千席,烈日焦干战马肌。
(微雨湿透)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管酒钱还划拳。
(2)七、下列句子中,描写季节气候的是:1.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中考古诗词鉴赏选择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这首《凉州词》写得就是边塞将士得生活,描绘边地得生活环境,反映戍边将士得复杂感情,就是宋代边塞诗得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得“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吹奏哀怨得《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得戌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得愿望也难以表达。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得修辞,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这首诗格调雄奇,语句流畅,虽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壮,不失慷慨、豪放得风格。
2、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得一项就是()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得比喻,绘出了雨得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得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得气氛、忙得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得风光及繁忙得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得热爱之情。
D、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
3、选出理解有误得一项就是()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这就是唐代诗人王维作得一首七言律诗,又名《送六二使安西》.B、这里得“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就是老朋友得意思.C、诗得一、二两句写景,写出了送别得时间、地点与环境气氛。
D、诗得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真挚得惜别之情.4、选出解说有误得一项就是()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就是河豚欲上时。
A、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所作得画上题写得七言绝句。
B、全诗通过对画面景物得描写,结合联想,显示了早春自然界得勃勃生机,形象真实,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实写了画中得景物,如鲜嫩得蒌蒿、短壮得芦芽、逆水上游得河豚。
古诗文赏析试题 (含参考答案)
古诗文赏析试题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江清月近人。
1. 补充完成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题目中“宿”的意思是___________3.诗中“客”是指_____________ “愁”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4. 这首诗从体裁上来说属于( )A. 五言绝句B. 五言律诗C. 七言绝句D. 古体诗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幕色的唐人五绝诗。
B. 诗人以舟泊幕宿抒发自己内心的羁旅之思。
C. “移舟泊烟渚”交代事件,为下文抒情做好了准备。
D. “江清月近人”写月亮很近,诗人的心情也就愉快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②。
1.这首诗所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晴的景象。
2.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和“乱”的妙处。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的妙处。
4.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2.“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 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5.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一、填空题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 ___________ 人归去,___________与之春。
2.春夜喜雨作于___________ 其四,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___________ 手擘葱____________,料峭春风吹酒醒。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___________在此山中。
这首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的诗句中空缺的词语是 ___________。
5.人生若只如初见,______________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首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的诗句中空缺的词语是 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句诗句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 A. 静夜思 B. 登高 C.将进酒 D. 梦游天姥吟留别2.下列哪一首诗是苏轼所著? A. 《清平乐·盛年不重来》 B. 《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 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虞美人·听雨》3.下列哪首词是明代词人杨慎的作品? A. 《浣溪沙·端午》 B. 《夏景城西楼夜坐》 C. 《钗头凤·世情薄》 D. 《梦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4.下列哪一位诗人是唐朝时期的? A. 苏轼 B. 李白 C. 辛弃疾 D. 杜甫5.下列名句中,属于李白所作的是哪一句?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三、简答题1.请用一个诗人及其一首名篇展开阐述,详细讲述其作品的形式、主题和意义。
2.从优美的形式和深远的意义两个角度来探究为什么古代诗词与现代人仍有很好的共鸣。
3.以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为例,谈谈古代诗人借众生代言表达自己思考内容的现象。
四、论述题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小觑。
小学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描写了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选择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春天的赞美B. 对国破家亡的哀痛C. 对自然的欣赏D. 对战争的厌恶(答案:B)三、判断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突破视野限制,追求更高远目标的志向。
)五、赏析题1. 阅读以下古诗,回答问题。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景象,山中无鸟,路上无人,只有一位老翁在江上独自垂钓。
)(2)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享受宁静与孤独的心境。
)六、创作题1. 根据你对《春夜喜雨》的理解,创作一首描写春雨的现代诗。
(答案:[学生创作的答案])七、连线题1. 将下列诗人与他们的作品进行连线。
A. 孟浩然 a. 《望岳》B. 杜甫 b. 《春夜喜雨》C. 王维 c. 《过故人庄》D. 李白 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A-c, B-a, C-b, D-d)。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20篇(有答案)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一、《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三、《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完整版)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荟萃一、竹里馆XXX的诗被XXX评为“诗中有画”。
在这首诗中,月光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在独坐其中的诗人身上和他的琴上。
诗人弹琴、长啸,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二、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三、逢入京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四、晚春XXX在这首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诗的三、四两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XXX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五、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诗人感慨万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在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高达千寻的塔,据说每天早晨听到鸡鸣,就能看到太阳升起。
3、请简要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话的意义。
不怕困难、挫折,因为身处高处,可以超越浮云,看到更广阔的视野。
4、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勇往直前,不畏困难,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广阔的视野。
2、诗人运用具体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哲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在高处,放眼远方,才能不被挫折击倒,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3、诗句“飞来峰高耸入云”通过神话传说展现了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更加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人教版)古诗赏析训练题库之4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作、译文、作家作品、赏析、主题、训练题库)预习、听讲、复习、考试,有此题库,还愁什么?初中语文课内及附录的诗歌赏析训练,一网打尽!八年级下册课内诗歌赏析训练题库(版权所有,盗版必究)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作家作品】略【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手法:化用。
这两句诗是从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不过李白的语气比较舒缓,而苏轼的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意境:“把酒问青天”,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表达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风格:豪放、洒脱。
持酒赏月,突发奇想而问天,显示了词人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结构:这一问承上问而来,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又启下句,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意蕴:这句透露出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的抉择上徘徊的困惑情态。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手法:想像。
词人展开大胆而奇妙的想像,展现了一幅广阔而深刻的艺术情景,也透露了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
意蕴:这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这里表面上说对月情怀,实际上是指政治遭遇。
作者想回到朝廷中去,又怕党政激烈难以容身。
炼字:“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意境:天上虽美,但不能容身,词人似乎想通了,于是趁着月光婆娑起舞,并陶醉其中,忘却了万物。
意蕴:这句既是对月色的描写,更是作者入世情怀的表露。
这里所谓的人间,即指做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出力,表现出词人积极乐观的情绪。
上片:叙述作者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结构:这是词的“换头”。
“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中秋的夜晚,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由此引出下面的“何事”一问,自然过渡到思亲之情。
意蕴:十五的月亮勾起诗人深切的思念,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夜深而不能入睡。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结构:承“无眠”而下,自然紧凑。
意蕴: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表面上是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为难,实则又给人增添“月圆人不圆”的怅恨,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意蕴: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既饱含深沉情感,又阐明了一条人生哲理——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手法:用典。
这句中的“共婵娟”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天上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意蕴:此句推己及人,在表达对弟弟的怀念的同时,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一种美好的祝愿,思想境界更高一层。
下片:望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附:赏析性文章阅读)这首词明显受到了李白的影响,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被苏轼转化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好像是抄袭,没有什么新意。
但若果真如此,苏轼的词就没有必要写了。
幸而,苏轼的整个命意与李白有所不同。
李白的主题是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相比是短暂的,但是,虽然短暂,仍然要潇洒地欢度,而苏轼的却不是(详见下文)。
李白笔下的月亮是没有具体时间的,而苏轼面对的月亮是中秋的月亮。
李白的月亮固然引起了戍客的乡愁和思妇的怀远,但并不是指向具体的个人,而是一般概括,富于哲理性,而苏轼的月亮却很有个人色彩,充满对亲人的怀念。
题目下诗人的叙述就说得很明白:是中秋节,据说是在密州的一个叫做“超然台”的地方,对着月亮非常快乐地喝酒,喝到通宵而且大醉,醒来后,抒发想念弟弟的情绪。
苏轼因为政治上和王安石不合,失意,就自己识相,请求离开中央,便被下放到杭州。
本来这是个好地方,可是,因为弟弟当时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他便要求调任,就调到高密(今属山东),后来又到密州(今山东诸城)。
从密州到齐州,大约两百多公里。
地理上的距离是缩短了,可是他还是觉得兄弟不能相亲,是个极大的遗憾。
到密州三个月后,到了中秋,想到弟弟就在不远处,可就是相见无由。
(当年十月,苏辙罢齐州任回京,十二月,苏轼调任山西,他们兄弟始终未能相会。
)说是“欢饮达旦”,可是从全词的语言来看,好像并不完全是欢乐,其中还有亲人离散的忧愁。
准确地说,这首词的好处可能在于悲欢交集。
饮酒,尽情地饮,当然是痛快的,可是为什么要喝这么多呢?因为心中有事,要解脱。
问明月几时有,向天发问,就是等明月等得有点焦急了。
明月出现了,不是不用问了吗?可是还要问,问什么?天上宫阙,是豪华的琼楼玉宇,是想象中的仙境,面对这样的仙境固然很美妙;人的感觉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我欲乘风归去”,好像体重都没有了。
“乘风”这两个字,用得很潇洒,好像毫不费力就可以上天,而且是“归去”,似乎本来家就在天上。
这可真是飘飘欲仙了。
苏轼这时,政治上虽然受到一些挫折,但比之后来所受的打击,还是很轻微的。
故此时的他,很容易进入浪漫的想象境界。
有一条记载说明了这一点。
蔡绦的《铁围山丛谈》说: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
”从这一点来看,苏轼应该是飘飘有神仙之感,精神上相当放松的。
但是,苏轼毕竟不像李白那样,一旦幻想起来就忘记了现实而游仙起来。
他是很现实的,天上固然美好,但是“高处不胜寒”,不一定适合人居。
那么不去天上,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不也是挺美好的吗?这个“起舞弄清影”,关键在于一个“弄”字,就是玩弄,也就是游戏。
这样的诗意,是从李白“对影成三人”转化而来的,但是并不像李白那样是为了表现孤独,而是为了表现自身的潇洒。
就这样,苏轼营造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
有矛盾,有彷徨,才有特点,才精彩。
正是因为太精彩,后世就有人模仿。
李冶的《敬斋古今注》卷八中说: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按,指黄庭坚)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盖效东坡语也。
近世闲闲老人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
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应该说,这些模仿并不高明。
模仿如果得法,应该是脱胎换骨,得其神髓而不落痕迹。
苏词的下半片从天外幻觉转向人间,用人间的目光来看月亮。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是美好的,所照的建筑也是华贵的“朱阁”和“绮户”。
有词话说,“低绮户”的“低”应该是“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这是有道理的。
这是对现实中月亮的描述。
“转”“窥”“照”三个字,并不是全面写月亮的活动,而是拣与人有关的居所和人物来写,特别点出人物的“无眠”。
中秋的月亮本来是很光明的,普照大地,可是在苏东坡笔下,却专门找失眠的人作对。
失眠是一种结果,思乡、思亲才是原因。
接下去的“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就不是描述了,而是抒情。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说:“‘不应’两句,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
‘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
”这是说得很精到的。
亲人近在而不得团聚,原因本不在月,而先归咎于月。
这里的关键词是“圆”,其中包含着双重意味:第一重,是月亮形状之圆;第二重,是汉语里由月亮形状之圆而引申出来的亲人之团圆。
正是因为月圆与团圆的双关,诗人的联想才从物的圆转移到人的不团圆上来。
这种转移,使得诗人的恼月有了根据,同时也显示了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之不同,可见情感之强烈。
后又为月解说,其实是自我安慰,但是这种自我安慰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仍然把人情的“悲欢离合”和自然的“阴晴圆缺”对应起来,按正相关的规律来看待的。
这种正相关,仍然不完全是理性的,而是情感逻辑的。
这是议论,是抒情,最后把抒情归结到意象上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不能两全,就只能豁达一点,只要感情长久,只要同时望月,就是不能相聚,也是很美的。
这就表现了情感的收敛。
从恼月的强烈,到望月的共享,情感不是一味强烈,而是一张一弛,节奏起伏有致。
苏轼对弟弟苏辙很有感情。
这个弟弟,也真是一个不简单的弟弟。
后来,当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受难时,就是苏辙,主动提出把皇上所赐爵禄拿出来为哥哥赎罪,从而感动了皇上,最终苏轼被下放到黄州。
【主题】诗人对月怀人,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诗篇始终贯穿的却是词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练习】1.词的上阕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阕写对月抒怀,结尾以积极乐观的旷达胸襟作结。
2.词中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后人常引用上阕中的“高处不胜寒”一句表达人身居高位往往容易遭到周围人的非议、攻击(或:一个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造诣而产生曲高和寡的寂寞)的意思。
3.这首词中“无眠”一词照应了小序中的“欢饮达旦”。
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人生。
4.“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极妙,妙在何处?答:意思为“做出”,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