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作文的类型与命题趋势【刘希国】资料
高考作文:你我之梦 中国之梦【刘希国】
你我之梦中国之梦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随新千年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
有缘相逢,请你打开时光瓶,它已漂过了又一个十八年。
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
我的梦,也是你的梦。
我有幸与新世纪同生,更有幸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
许是注定,我见证了这十八年来祖国的日新月异。
有道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两千年前,中国还是奴隶社会;一千年前,中国还是封建社会;今天,中国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看过北京奥运会上灿烂的烟火,我上过来自宇宙中的授课,我走过众多山区里崭新的公路,“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中国做到了。
“精准扶贫”已入攻坚阶段,扶起了后劲十足的东方巨龙。
而如今我坐在这考场之上,将我十二年所学化作文字,正是得到了科教的好处。
中国梦是不会终止的,尽管成就已辉煌,但逐梦人不会停下脚步。
我的中国梦,十八年后也是你的梦。
2035年,我在时光那头,你在时光这头。
你望着我。
你的梦,也是我的梦。
又一代新人,又一轮十八年。
你我似已相距太远,然“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时空,也并非阻碍。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全面小康早已建成了,你生逢盛世,你是比我更幸运的一代天之骄子,你的使命无疑更大了。
我这一代,目送中国雄起于东方,而你这一代,则要成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生于信息时代的你定然更有超世之才,不过,我也会在你身边,我们的中国梦,不单靠一代人孤单地努力,中国梦,是代代人心血的结晶。
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
你我的梦,中国的梦。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望过往的辉煌,不为沉湎自傲,而为展望未来。
中国尚有诸多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科技人才有待壮大,军事力量有待增强。
无妨,你我齐努力,社会共出力,沉下心来为中国谋发展,须知“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发展。
既如是,何不携手共创新时代?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机缘与使命、际遇与挑战。
复礼、尚礼、学礼作文命题及范文【刘希国】
复礼、尚礼、学礼作文命题及范文一、如何看待扬州高校重拾“上课礼”?【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江苏网2月22日讯“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昨天,扬州大学迎来新学期第一堂课,课堂呈现出了最熟悉又陌生的“上课礼”。
记者采访获悉,大学作为传播、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倡议师生从开学第一课开始重拾课堂礼仪,这一“新鲜”事引起师生热议。
某报就此开展“我看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征文活动。
请以读者的身份,使用尚理这一姓名给报社(统一称《复兴时报》)“我看扬州大学重拾‘上课礼’”专栏编辑李明写一封信,就这一“新鲜”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畅谈亲身体会。
要求:①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解析】材料引述的新闻事件指向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学校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渗透进细小的活动中、不经意的环节上,使之成为春风化雨、历久弥新、令人回味无穷的育人“利器”。
首先,要准确理解“上课礼”这一现象的内涵:“上课礼”承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倡礼仪课堂其实只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小步,应从课堂到生活都要贯彻文明礼仪。
尊师重教是一个传统美德,恢复“上课礼”这一优良文明礼仪,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加强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建设和请的师生关系。
“上课礼”不是一种机械的形式,它承载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大学教育应是做文明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教育。
让其回归课堂既是对教育的反思,又是一种查漏补缺,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注重行为文明的细节,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课前互相致礼,重拾“上课礼”就是让美好的记忆回归,让大家再次学会敬畏。
其次,从文体上看,参加的报社专栏的讨论,立论也好,驳论也罢,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都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书信的格式、用语要求,也不能有所忽视,这实际上是考查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2019高考作文的类型与命题趋势【刘希国】
2019高考作文的类型与命题趋势一、材料作文的类型虽说近几年来新材料作文代替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和方向,但新材料作文的类型却纷繁复杂、百花齐放,各省市的高考材料作文争奇斗艳、各显风采。
无论是一线老师,还是命题专家对新材料作文的类型都没有一个统一、清晰、准确的说法,导致在具体研究时,对新材料作文类型的表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主观的表述,没有统一的认识,没有官方标准的解释。
王森然先生八十多年前批评当时的语文教学时曾指出:“一国之内,省自为政;一省之内,校自为风;一校之内,人自为主;而一人之先后,又各异其主张,朝秦暮楚,彼此矛盾,昨标一理,今树一说,日新月异,各趋所便,以致中学国文教学,无一稳定之基础,无一贯彻之主张,震荡摇撼,迄无重心。
于是教者彷徨瞻顾,学者莫适所从。
”用在此处,用在现在人们对于新材料作文类型的理解上,也再恰当不过。
即使是同一个人,前后的表述也不尽一致。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对新材料作文题目进行评价、分析,2012年他把材料作文分为事实型、故事寓言型、语录型、艺术型;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分为阐释能力型、发现问题能力型和解决问题能力型;2014年又分为社会时事型(新闻与校园生活)、文学作品型(文人作品)、理论观点型(名言寓言);2015年分为事件型、事理型、任务驱动型。
另外,民间对材料作文类型的划分更主观、更随意,比如有人把材料作文分为:生活哲理型、道德情感型、名人典故型、寓言童话型、历史传说型、佛语禅意型、文学艺术型、综合材料型等。
还有分为:寓言类、故事类、社会现象类、哲理类、漫画类、多则材料组合类等。
之所以会如此多的表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材料作文缺乏顶层设计,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专家没有从宏观上、全局上对材料作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表述,此外就是每个人的分类标准是有差异的,有的是从材料的来源上,有的是从材料的内容上,有的是从材料的形式上,还有是从材料的考查目标上来区分等等。
2020高考作文备考热点模拟范文(四)【刘希国】
2020高考作文备考热点模拟范文(四)1.随心逐梦,无悔人生2.爱心与尊严3.老师给学生鞠躬,没问题但也没必要4.后悔无药,前行有方5.别让亲情飘在空中6.做金钱的主人7.清华新规,鄙陋笑煞人8.职业打假非坏事9.“有趣”的公益才最佳10.人生不设限第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出生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分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随心逐梦,无悔人生三个人代表了三种生活态度:苏珊专注于当下的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好;荆青听从内心的招唤,追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王杰则踏踏实实,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
三者相比,我更欣赏荆青,因为这样的选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筑就无悔的人生。
点评开篇引入材料,明确自己的态度。
注意,引用材料要尽量压缩篇幅,千万不能把材料完全抄下来。
我们可以模仿红色字的格式。
苏珊的选择固然体现出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也让她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但放弃“音乐梦”毕竟是她一生的遗憾。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成功无关乎财富与名声,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心中留憾,难称完满。
因此,我尊敬苏珊,但不愿步其后尘。
点评注意模仿关联词语的使用。
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对人生的观点、看法。
比如上文中蓝色字的部分,这是支撑整个段落的观点句。
王杰的态度也确实可敬,这种踏实和认真,不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且在我们这个有些喧嚣浮躁的时代也着实可贵。
2020年高考作文最可能考的文体——驳论文【刘希国】
2020年高考作文最可能考的文体——驳论文2020届高三深圳一模线上考试作文考题: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
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
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这个写作任务,重点训练的是“驳论”,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写一篇驳论文,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要求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
批驳的观点很清晰,就两个,一个是“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另一个是“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
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提出批驳的意见,就可以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了。
写作者身份在这里没有进行限定,这个就以真实的自我身份进入写作最合适了。
驳论文写作成为2020届高考生必须掌握的热点文体了。
驳论文的基本写法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文体之一,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2020年高考作文及范文:中国精度-人生之途【刘希国】
高考作文及范文:中国精度人生之途中国精度人生之途主题词精度70周年人生之途目标定位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空中仪仗队“米秒不差”、整齐步伐浑然一体、车速误差肉眼难察……受阅部队军威雄壮、气势如虹。
现场与屏幕前的观众,无不为这样的“阅兵精度”所震撼。
中国航空产品零件精度是0.003毫米,航天器手控交会对接控制在18毫米范围,这些精确的数字刷新着“中国精度”。
请以“精度”为主题,面向全校(统称为“奋进中学”)同学写一篇国庆后的晨会发言稿,倡议大家把握好“人生精度”,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写出具体建议与举措。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方向透视:方向之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方向之二,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方向之三,健康生活:自我管理方向之四,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方向之五,实践创新:问题解决【解析】材料交代了国庆阅兵和中国航天在“精度”上的出色表现,一是空中仪仗队“米秒不差”、整齐步伐浑然一体、车速误差肉眼难察,一是0.003毫米误差的零件精度和18毫米范围的手控交会对接。
题目意在引导考生思考“阅兵精度”是怎么实现的,“中国精度”又是靠什么不断刷新的。
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真实写作情境。
学生要完成的写作任务是,以国庆阅兵收看者的身份,在震撼于“阅兵精度”及“中国精度”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精度”。
体式要求写成面向全校同学的晨会发言稿,要注意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内容上,既要体现自己的思考与认识,更要写出给同学的具体建议与举措。
考生要熟悉发言稿和倡议书两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并将二者巧妙融合。
材料透露出命题者的价值倾向,做管理的表姐因开启了“垃圾短信屏蔽”而险些遗漏了几条重要的工作信息,说明“信息检索与筛选”的必要性;退休的大伯感慨信息铺天盖地,真伪难辨,强调了“信息检索与筛选”能力的重要性。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及范文【刘希国】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及范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高考作文素材:从夜宵的烟火味,闻到生活的信心【刘希国】
高考作文素材:从夜宵的烟火味,闻到生活的信心从夜宵的烟火味,闻到生活的信心一座城市烟火气的形成,夜市、夜摊和夜宵店是有贡献的。
尤其是夜市,显然是城市中最有烟火气的所在,最能体现出市井百态和寻常生活。
疫情期间,它们一度销声匿迹。
现在,在继续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城市在苏醒,夜市、夜摊和夜宵店都在回归。
这样的回归,是亲切而熟悉的,对经营者来说则是新的希望。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城市烟火味存在的意义,并开始怀念这份热闹,再飘城市烟火味一度成为整个社会的努力方向。
如今,夜市回归,不仅给城市增添了活力,在保就业促民生上也发挥出巨大作用。
可以说,每一道“烟火味”的背后,牵动的或许就是一个家庭的生计和希望。
夜市摊位、流动摊贩等,带给城市的不仅仅是烟火味,还是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市场活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它是一些地方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部分内容,也是不少人生活步入正轨的希望所在。
夜市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承载着接地气的饮食文化,也是夜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不少城市,夜市甚至成为旅游景点,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乃至成为一座城市名动全国的标签,后者如南京夫子庙夜市、杭州河坊街夜市。
到了某个城市,想了解它的最快方式,便是去夜市看看。
夜晚时分,游逛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和市肆之间,驻足成规模的夜市或零星的路边摊,随性坐下,点上当地最具特色的小吃,一边品尝,一边聆听当地人的说笑。
此时,便仿佛与这座城市呼吸共频,触及了它的灵魂。
正如电视剧《深夜食堂》中的情节,那些整天加班、疲惫不堪的人,那些失恋痛苦、梦想受挫意志消沉的人,那些忘却日常乐趣、被沉重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的人,那些因上司不讲理满腹牢骚的人,那些置身幸福之中欢欣雀跃的人,都在深夜营业的餐馆中得到“放空”。
很难去想象一个没有夜市的城市,如果一个城市在掌灯之时让人无处可去,恐怕会显得孤单和冷清。
夜幕之下,走出写字楼,不经意间被隐藏在角落的路边小摊吸引,温暖了心中一角。
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范文:文化篇【刘希国】
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文化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
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 1920 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1. 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 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 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材料通过余秋雨的认识指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用罗素的认识则引发我们对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反思——即如何才能“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创造伟大的新文明”。
而驱动任务非常明确,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主题限制,所以考生并不容易写跑题,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文体上的要求。
先科普一下罗素那段素材的时代背景:1920年罗素的系列演讲主题是“Far east issues(远东问题)”,其中对于中国和日本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内容主要包括:①日本一定会因为继续成长的需要而侵略中国,而且会侵略整个亚洲,甚至将会把美国卷入战争而因此失败。
②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弃一切传统价值,走向极端暴力式的革命,而且中国会因为极端暴力革命而衍生出非常暴虐的文化。
高二第二次作文【刘希国】
高二第二次作文:中心明确一、概念阐释“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观点或主旨要鲜明准确。
中心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观点阐释与哲理揭示,也可以是感性的情感抒发与形象描绘……但无论何种表达,内容都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表现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是明确的。
议论文如此,记叙文如此,小说、散文等也如此。
“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也是对作文内容的最传统、最基本的要求。
二、技法方略(一)准备:胸有成竹。
写作之前,一定要解决好这样一些问题:我的文章要告诉别人什么?我要表达什么?我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即先确立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行文中要有“中心”意识,时时胸有中心,围绕中心开头,围绕中心结尾,特别是主体部分要围绕中心行文,用中心统帅材料。
(二)标题:心有灵犀应试作文最好要让标题的语意中心和既定的文章中心灵犀相通。
但是,标题不可过分直白或浅近,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种直接表达立意的文题别人也会首先想到,重复雷同的结果自然是谁也占不到便宜。
因此,给文章命制标题大有讲究:上等的文题往往含蓄蕴藉,句式别致;次等的文题应该表意明确,句式典雅;三等的文题往往是有所联系,句式常见;末等的文题则是言不及义,句子不通。
例如,立意为“肯定深阅读”的作文,文题“何妨吟啸且徐行”“深阅读之美”“阅读是一种享受”“扎扎实实读懂文章”就依次分属四个不同的等次:第一个文题“何妨吟啸且徐行”,以苏轼的名句为题,既揭示了赞同深阅读的中心又典雅别致,能使人过目不忘,自然是有助于突出中心的好标题;第二个文题“深阅读之美”,直接表明赞同深阅读的观点,明确简练,也有助于中心的体现。
(二)题记:心心相印题记不是作文的必要内容,若说有用,突出中心应该是它的主要使命。
上乘的题记应该语言精警,揭示主旨。
与立意巧妙契合的名言佳句,灵感乍现、偶然天成的哲思睿语,都可以作为题记。
写文章时,如果担心自己曲径通幽的行文思路阅卷者不容易看清,就最好用题记进行有意的诠释或交代。
2020年高考备考作文关注主题:爱国情怀【刘希国】
2020年高考备考作文关注主题:爱国情怀1.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题目是论点,正副标题并用,表明家国之关系。
)来源:人民日报①回家的路,纵然千山万水亦是坦途。
抚平坎坷的,是亲情团圆的情浓意切,更有敬业者的奉献奋斗、好心人的一臂之力。
载着返乡游子的火车遭遇塌方,车上的孕妇也受惊早产,刘承光刘家明父子两代列车长勇于担当,指挥大家度险;带领一众摩托大军回家的廖承平得知消息后,匆忙改道前去援助……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从“回家”故事中刻画出小镇百姓“肩头担道义”的家国大义,让观众感受到平凡人身上蕴藏的向善力量。
(以最近热播的电视系列剧,引出“家国大义”的话题。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
正如新时代领路人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的,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爱国爱家的那份心灵原色,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展现的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脉薪火相传。
(重要性分析。
家国对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至关重要。
)③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
爱国先爱家。
古代选拔官员,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在家尽孝、家道和顺,当一个人“私德”无瑕疵,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担得起大任和重托。
(家国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关系。
)④爱家更爱国,没有国,家又如何圆满?“不能走,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不能走。
”青藏高原上,卓嘎、央宗姐妹俩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几十年如一日续写着从父辈开始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守边故事。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英雄篇【刘希国】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3篇范文:英雄之辉,耀耀长存22.【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刘禹锡②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③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新时代领路人④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伏契克⑤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波德莱尔⑥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鼓掌。
——威尔·罗吉斯读了上述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我的英雄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恰当引用上述材料中的两到三句诗文;②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立意限制。
材料关键词为“英雄”,要求考生写作的话题是“我的英雄观”。
虽然要求以此为话题作文,但却是有限制性的话题,需要由“上述材料中的两到三句诗文”展开联想和思考,所以这个话题不自由,准确地说,其实质依然是任务驱动作文。
考生立意时尤其需要警觉。
2.内容限制。
这是诗文组合型的多材料任务驱动作文题,要求考生在读完有关英雄的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就“我的英雄观”进行写作。
材料是考生思考的基点,考生要将材料理解到位,从英雄内涵、意义以及对英雄的态度等范畴来表述自己的英雄观。
3.写作要求限制。
材料要求考生恰当引用两到三句诗文,即不可少于两句,不可多于三句,且要将这两三句诗文进行有机关联,不得简单拼凑。
开放性1.对材料的选择和组合是自由的。
2.对材料的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纵向联系从古至今的英雄,也可以横向联系时代大潮中的英雄,从而阐释英雄的内涵和价值;同样,考生还可以正向联系崇尚英雄、反向联系曲解英雄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英雄应该秉持的态度;此外,也可从自身的成长,社会、祖国的发展方面谈论英雄的重要意义。
高考新材料作文说理的要素、过程与逻辑【刘希国】
高考新材料作文说理的要素、过程与逻辑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而材料的类型,无论是事件现象类,寓言漫画类,还是名言观点类,都倾向于引导考生围绕材料发表看法、阐明观点、提出见解,进而分析思考,展开论述和说理,可以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就是一种公共说理。
它面向某个虚拟的、潜在的、有独立判断能力和主观意志的个体或公众,有时候也可能是某个具体的人(特殊个性的人),运用语言(书面形式的公共话语而非私人化的文字),进行评判、解释、分析、劝说,以期对他人有所影响(让别人接受或认可自己看法)。
这是一种表达看法、理性交流的话语形式,需要考生在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明晓一些说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而严谨有序地展开说理。
一、说理的目的和意义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写作之所以强调说理性,是因为这种形式的写作不是写给自己看的,不是喃喃自语的私人表达,而是面向公众阐述自己看法,寻求共识与赢得理解的,是指向问题的解决与明辨是非的,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说理是基于交际的需要。
我们要交流,就必须讲理,因为理性是人类实现交流最基本的介质。
正如时评家曹林所言:‚一个人靠什么与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拿什么去说服别人认同你,凭什么让你的观点可以与别人进行分享?那就需要介质,这个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介质就是‚理性。
‛正是因为有了理性,我们才能找到更真实、更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也更容易说服人,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而且作为高考新材料作文重要类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本质上是一种‚交际性写作‛,这是一种‚读者导向、交流驱动、语境生成‛的写作,在这种写作理念下,作者写作有了直接或潜在的交际对象,有了交际的目的和交际的语境,写作不再是空洞飘渺虚无的,而是真实的、具体的、有意义的。
比如2017年全国一卷作文‚向外国青年推介中国‛,就凸显了交际的特点,要求考生写作时必须考虑交流的对象和交流的目的,进而选择最得体的语调、最恰当的内容。
高考语文传统文化的例文刘希国
传统文化“主题优异作文对于文化的写作素材分文化包括:子百家、琴棋画、歌、日、中国、中国建筑、字、中医、宗教哲学、民工、中武、地区文化、衣冠服、古玩用具、食厨、神、中国等。
一、良的民族精神1.舍我其的担当精神“如欲平治天下,此刻之世,舍我其也?”的孟子,“匈奴未,无以家”的霍去病,“苟利国家生死以,因福避之?”的林徐,都以一种烈的社会任感和史使命感在民族、国家危之勇于担当。
2.自不停的斗精神勾践卧薪胆,敬梁,秦刺股,胤囊,康映雪⋯⋯他崇拜理想、正事悉心全力地斗,正可“天行健,君子以自不停。
” 3.不我心的独立精神我从“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快乐”的之中感悟了“ 仙人”的凛然信心。
他曾名一,妃磨墨,力士脱靴,却究不愿所,奴颜媚骨,出自己心灵,“且放白鹿青崖,行即名山” ,心于自己的梦想,依于自己的本心。
4.不屈不的守精神陶渊明采菊,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守一狂傲;杜子美草屋疾呼,守一份关;正是他着而地守、史、文化、人格、良知,中民族才得以血脉相、生生不停。
二、秀的道德品中典古文中承着“仁、、礼、智、信”的道德理,品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美与丑的程中,使灵魂碰到与浸礼,塑造圆满的人格,写作打下的基。
尾生抱柱、曾子彘,留我一个个重守的模范;廉罪,全全局,与相如冰前嫌,一心,下知能改的佳。
三、深刻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文人,崇尚宇宙、敬畏自然、思虑人生、关注心灵,所以在他的文章中出深刻的哲学思辨色彩,引人深思、得味。
教材中有很多充哲思的佳作。
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此后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贤人无名”的逍遥自在、自由的逍遥境地,体的正是道家哲学的本内涵。
《秋水》以奇怪的想象和极度的夸描了河伯和海若的形象,告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宏地对待不做井底之蛙。
《忌王》由生活事推及国家大事,由及近,由小到大,深入,了比系、迂回推理的重要性。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借一次半途而返的游生开去,点明“而世之奇、瑰怪、特别之⋯⋯故非有志者不能够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够至者,能够无悔矣”,述了无治学事,第一要有百折不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度。
2020年高考作文最可能考的文体——驳论文【刘希国】
2020年高考作文最可能考的文体——驳论文2020届高三深圳一模线上考试作文考题: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
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
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这个写作任务,重点训练的是“驳论”,这既是文体上的要求,写一篇驳论文,也是论证思路的要求,要求用驳论来进行论证说理。
批驳的观点很清晰,就两个,一个是“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另一个是“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
其实最主要是要考虑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需不需要监考员的问题,一个是监考与自觉如何看待的问题。
考生能够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提出批驳的意见,就可以完成好这个写作任务了。
写作者身份在这里没有进行限定,这个就以真实的自我身份进入写作最合适了。
驳论文写作成为2020届高考生必须掌握的热点文体了。
驳论文的基本写法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文体之一,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出题素材7月【刘希国】.doc
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3题。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
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
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
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
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
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
“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
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岀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
《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王国维指岀:《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
2020年2月9日高三作文阅读材料【刘希国】
2020年2月9日高三(22)、(25)班作文阅读材料【金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19年已经过去了,不论这一年,你是欢喜还是忧伤,不论这一年,你是收获还是失望,这一切终将过去。
回首这一年,你过得怎么样呢?如果用一句诗词总结你的2019年,你会用哪一句呢?站在这一年年尾,展望未来十年,你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怎样的个人发展计划呢?要求:现在的你准备好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未来的你了吗?请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份未来生涯规划。
【文题解读】这则材料立足高中生本身,立足现在与未来,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启发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自我、规划自我与成就自我。
命题不管是就内容而言,还是就表述来说,都非常符合全国卷的命题风格,与高考命题接地气的趋势是吻合的,对于高中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就立意空间而言,考生完全可以从“我”出发,畅所欲言,写出真我。
立意角度一:肯定成绩,发展升级。
站在当下,回望过去,作为一个青年人而言,应该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成绩,只有沿着自己的足迹理性审视过去的行为,从中提炼自我的努力和成果,给自己以肯定,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进步,以勃发的姿态扬帆远航。
在知道自己有优势、有能力,并且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的基础上,高中生才会有自信和底气去追逐更大的目标。
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学会在循序渐进的努力中不断提升自我,这是一条稳扎稳打的路。
选材小贴士:从这个角度写作可以从名人或成功人士下手,追寻他们青年时期的踪迹,看到他们在青春里是如何在自我肯定与鼓励中不断蜕变的,寻找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会很有说服力。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从高中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上出发,生活中的偶像,或者是崇拜的明星等等,应该会触发考生写作灵感,他们的奋斗故事会给考生提供多样化素材。
立意角度二:审视不足,理性弥补。
青春期的高中生,就总体而言,有热心有激情有干劲,但毕竟涉世未深,经历有限,还比较青涩,亦不够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作文的类型与命题趋势一、材料作文的类型虽说近几年来新材料作文代替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和方向,但新材料作文的类型却纷繁复杂、百花齐放,各省市的高考材料作文争奇斗艳、各显风采。
无论是一线老师,还是命题专家对新材料作文的类型都没有一个统一、清晰、准确的说法,导致在具体研究时,对新材料作文类型的表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主观的表述,没有统一的认识,没有官方标准的解释。
王森然先生八十多年前批评当时的语文教学时曾指出:“一国之内,省自为政;一省之内,校自为风;一校之内,人自为主;而一人之先后,又各异其主张,朝秦暮楚,彼此矛盾,昨标一理,今树一说,日新月异,各趋所便,以致中学国文教学,无一稳定之基础,无一贯彻之主张,震荡摇撼,迄无重心。
于是教者彷徨瞻顾,学者莫适所从。
”用在此处,用在现在人们对于新材料作文类型的理解上,也再恰当不过。
即使是同一个人,前后的表述也不尽一致。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近几年每年高考后都会对新材料作文题目进行评价、分析,2012年他把材料作文分为事实型、故事寓言型、语录型、艺术型;在另一篇文章中又分为阐释能力型、发现问题能力型和解决问题能力型;2014年又分为社会时事型(新闻与校园生活)、文学作品型(文人作品)、理论观点型(名言寓言);2015年分为事件型、事理型、任务驱动型。
另外,民间对材料作文类型的划分更主观、更随意,比如有人把材料作文分为:生活哲理型、道德情感型、名人典故型、寓言童话型、历史传说型、佛语禅意型、文学艺术型、综合材料型等。
还有分为:寓言类、故事类、社会现象类、哲理类、漫画类、多则材料组合类等。
之所以会如此多的表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材料作文缺乏顶层设计,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专家没有从宏观上、全局上对材料作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表述,此外就是每个人的分类标准是有差异的,有的是从材料的来源上,有的是从材料的内容上,有的是从材料的形式上,还有是从材料的考查目标上来区分等等。
而且很多分类都不甚科学,各种类型之间彼此包含、互有交叉。
我们认为新材料作文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情境代入型(任务驱动型)。
材料往往会为考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呈现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考生自觉地代入情境中,直面具体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概念,在多维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以当事人的身份客观公正地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情境写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欲望,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基于表达需要去完成写作任务。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把这种类型定义为任务驱动型,说这是“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进行的新的尝试和探索。
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女儿举报父亲”就是让考生在特定情境中,代入特定的角色,对矛盾或两难的问题发表看法、说理论证。
此外还有新课标乙卷“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和北京卷“假如我和心目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代入性和情境性都很强。
第二种:评论看法型。
材料往往选取一些贴近现实与学生实际的事实或现象,不提示任何角度和方向,只是要求学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
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理解材料、分析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比如2015年安徽卷“蝴蝶翅膀的颜色”,湖南卷“大树旅行”,湖北卷“泉水与喷泉”,重庆卷“公交车等人”,山东卷“丝瓜藤与肉豆须”以及广东卷“感知自然”等。
第三种:话题阐释型。
材料往往以话题、名言、观点等形式呈现,材料短小,话题性较强,重在引导考生对给出的话题进行阐释、分析。
比如2015年上海卷的“坚硬与柔软”,北京卷的“深入灵魂的热爱”,天津卷的“范儿”,江苏卷的“智慧”,浙江卷的“文与人”,福建卷的“路”,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等。
话题作文属于阐释性的作文,而阐释性的作文具有封闭性、空泛性的特点,同时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另外,与具体问题的探讨相比,抽象概念的思辨容易公式化、概念化和空疏化。
可以说这一类型试题还需探究改进,不能只停留在阐释为主的层面,似应更多以发现问题为主。
相比较而言,材料作文中情境类写作有更大优势,如张开所说:“材料作文是发现性作文,而很多标题作文是阐释性作文,材料作文比起标题作文来更能激发考生有创意地构思,有创意地表达,符合新课程‘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理念’。
”因此,对于近年来高考材料作文“话题化”的趋势,我们要保有足够的警惕,一方面继续努力完善新材料作文的命制,一方面防止重蹈以往话题作文的覆辙。
总之,三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各有利弊、互有短长,从防套性上看,三种类型从上到下依次递减;从开放性上看,三种类型从上到下依次递增;从审题难易性上看,第二种最难,第一种次之,第三种最简单;从数量上看,第三种最多,第二种次之,第一种最少;而从发展性上看,第一种是方向,第二种是过渡,第三种则是末路。
二、材料的来源“材料”是“材料作文”区别于以往“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典型的标志,也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基石和重要参考,更是防宿构,防套作的利器,因此,材料作文命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选择、表述与设计。
我们知道,新材料作文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性与时代性,这既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语文“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回应,也是国家对现代中学生的要求与期待。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来源于社会。
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取材于新闻事件,见于2015年5月8日的荆楚网和2015年5月9日的《长江日报》。
还有2015年天津卷作文题目“范儿”,2015年全国大纲卷“农民工老王看病”,2011年全国新课标乙卷“大国崛起”,2008年全国新课标乙卷“汶川地震”等都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生活性。
2.来源于学校。
学校是学生最熟悉、最有感触的地方,材料取材于学校,最大的好处是拉近考生与材料的距离,让考生快速进入自己熟悉的场景中去,激发考生表达的冲动和写作的欲望,讲真话,抒真情,进行个性化写作。
比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山羊过独木桥”,2014年江西卷的“探究性学习”,还有2015年的四川卷“班会课上对老实与聪明的讨论”等。
3.来源于历史与传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历史上有许多值得现代国人继承、借鉴、反思的东西。
比如2015年浙江卷“作品与人品”,2014年北京卷的“老规矩”,还有2013年天津卷“__而知之”等。
4.来源于书本与名言。
比如2015年福建卷“路”,抄录了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2015年山东卷“丝瓜藤”材料来自林清玄的散文《无风絮自飞》,2014年江苏卷“青春不朽”,引用法国作家让·克里斯托夫·吕芬的话:“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还有2011年上海卷作文“一切都会过去”,引用契诃夫小说里面的话“一切都不会过去”。
5.自创。
除了以上途径之外,还有一种最重要的途径是自创,这一种对命题者的要求更高,需要命题者综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时代的发展、现实的需要等各种因素,审慎而科学地创作、完善。
比如2015年广东卷“感知自然的途径”,2014年辽宁卷的“灯火与星火”,还有2015年上海卷“坚硬与柔软”等。
但自创要注意切勿胡编乱造,背离生活常识和文学真实,也不能概念不清、逻辑混乱。
比如2015年江苏卷认为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似乎显得概念不清、范畴不明,不太靠谱,不太严谨。
三、材料的要求无论材料来自哪里,都应该对材料进行改造、修饰、审察,务必使材料在新与旧、远与近、大与小、宽与窄、虚与实、深与浅之间达到平衡。
材料过新可能会曲高和寡,学生无从下笔,过旧就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显得老套、缺乏新意,青年作家宋石男就批评2015年四川卷作文题目“平庸无奇,陈旧迂腐,而且过于宽泛,完全看不出命题者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此外,江苏卷的“智慧”,福建卷的“路”等也平平无奇。
远与近强调的则是材料与现实、政治的距离,材料与现实太近,政治性就会增强,语文味就会减弱,学生写作的空间也会变小。
比如2015年全国卷“女儿举报父亲”呼应的就是“依法治国”,作家梁晓声认为“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没有争论的价值,而作文题目在引导这类事件的争议性,明显是出题人脑子进水。
”而材料与现实太远,就会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脱离语文实际,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写作。
比如2015年北京卷“与心目中英雄生活一天”就距离学生太过遥远。
大和小指的是材料所展现问题的大小,问题过大,学生思考会空泛、肤浅,流于表面;问题过小,学生思维又不能展开,逼仄而难以发挥。
比如2011年的的全国新课标乙卷“大国崛起”,这个话题太过宏大,让中学生写只能人云亦云,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大白话。
宽与窄指的是材料开口的大小,开口过大,限制性不足,容易导致学生套作;开口过小,文章立意显得偏狭,不够多元,有主题先行之嫌。
复旦大学教授徐英瑾评价2015年高考作文时就说:“今年的大多数题目,出题意图都太过明显,即考生应该写什么,命题者倡导考生写什么,答案基本已经在题目中有所暗示。
”虚与实指的是材料的质地,材料过实“会让材料看起来沉重,不轻盈,很难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思考的空间也就极其狭隘,无非是就事说事,就锅造饭,使得行文干瘪、乏味。
”过虚又会“回避现实的具体问题,而纠结于抽象的概念,写作很容易演化为哲学原理的演绎,结果将‘思辨’搞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分为二,陷入了此亦是彼亦是的折中论和调和论,大大滴淡化和弱化了命题的思想内涵。
”重新跳入话题作文“玄而又玄”的泥沼。
比如2014年的全国大纲卷作文题“农民工老王看病”,过实的材料将写作的取向限定在弘扬社会主旋律、赞美社会主流价值观上,写出的文章很可能会千人同腔,万文一面。
正像孙绍振所说的:“命题者往往将题目作为反映现实的教条,拘守于贴近生活,甚至完全无视片面强调贴近生活现实,这就可能禁锢了学生的想象。
”材料的深与浅是指材料的语义要尽可能做到明白晓畅,勿隐晦、勿艰涩。
另外,材料还要做到合情合理、避免争议。
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就直接选取新闻事件,毫无修饰与改造,导致作文题目公布后引发考生对当事人的不满,进行人肉搜索,并进行人身攻击,给当事人带来很多不便和伤害。
同时选材还要尽量典型、典雅,截取现实社会与时代发展中的一个侧面、一个镜头、一种感受、一个事件,能突出反映现实的问题、人类的生存困境或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四、材料的功用高考新材料作文区别于以往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材料,因而对材料功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新材料作文的批改和教学。
然而,自从06年新材料作文出现并被广泛接受以来,有关对材料使用问题的讨论就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材料作文在写作中一定要引材料、用材料;有人则认为只要作文的观点和主题是材料的一个写作角度,就可以抛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