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角度看中国

合集下载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中国各时期的“中国梦”(2013-05-31 09:11:24)转载▼一、中国古代圣贤的“中国梦”有梦想就有未来,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中国人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其实都是靠梦想在支撑着。

中国古人的梦,有几大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影响中国人最大的。

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都是在儒家孔子的影响下走过来的。

孔子的梦想是什么?孔子的梦想是天下大空,四海之内皆兄弟,大家不分彼此。

孟子的思想,老有所养,互相之间有一种救助思想。

墨子也是中国很重要的思想家,墨家的理想什么?人人平等,不分彼此。

老子的理想什么呢?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巷闻,而老死不相往来,这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现在讲,在城市里面生活觉得城市里面太嘈杂,一点宁静感都没有,可能还向往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状态。

庄子的时候,逍遥复逍遥。

这几个都是中国古代当中最典型的梦想。

二、中国古代朝代的发展情况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制国家,在帝制的体制下,皇恩浩荡。

农业社会,大家都是农民,没有其他东西,从秦始皇开始2000多年走下来,基本上中国社会就是属于比较安宁的农村社会状态。

中国当时的官僚阶层和今天的官僚阶层很不一样,从秦汉之后,中国的官僚阶层基本上通过严格的查举,查举和今天的体制是一样的,属于领导考核。

查是从上面往下进行考察,举是从下面推举。

查举制度一直从西汉到了三国时期,一直都是查举制度选择官僚阶层,选拔干部。

在南北朝之后,特别是到了隋唐以后,中国建立了另外一个比较清廉的制度,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好像是一个很坏的制度,其实不能这么讲,科举制度是最严格的。

科举制度一直从隋唐开始建立,到了1905年废除,在这个过程当中,科举制度为中国考察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科举考试和今天的高考、教育考试还不一样,科举考试纯粹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

中国古代,中国知识人的最大梦想是金榜题名,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没有遇到大的挫折和问题。

可能中国历史上讲农民起义好像是在破坏社会的稳定,其实想一想,从陈胜开始中国社会真正大规模的起义不出十次,一直处在一种很稳定的状态。

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国历史上的革命和社会变革,是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它们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进程,对于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在这个进程中,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光辉和悲壮,也看到了社会变革的艰难和曲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重点阐述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一、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这场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虽然这场革命只持续了短短两个月,但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朝向现代化的起点。

新文化运动则是辛亥革命后重要的思想运动,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北伐战争和抗战时期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北伐战争之前,中国政治和军事形势非常动荡,各种势力纷争不断。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南北政权的统一,结束了战乱的局面。

抗战时期,中国以抵御外敌入侵为主要目的,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

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同时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三、暴动和文化大革命暴动和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黑暗时期。

暴动是上世纪初至中期,中国社会中发生的一种无政府主义和社会动乱的形式。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和混乱。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和思想运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已经使人们认识到了文革的错误和危害,也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四、经济改革开放和社会变革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时期,中国实行了多项经济和政治改革,因此摆脱了贫困和封闭的命运。

中国这个时期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也提供了人们自由创新的空间和机会。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层次结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

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

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一个由封建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

在封建时代,中国社会受到封建王朝的统治,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

然而,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封建制度逐渐崩溃,并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政权的全面转变。

此后,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指导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体制。

其次,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在建国初期,中国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的计划和政策来调控和分配资源。

然而,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实行了市场化的经济体制。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三,从社会方面来看,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一个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等级分明,封建礼教严格限制了人们的个人和思想自由。

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社会等级逐渐缩小,个人权利和自由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与保障。

最后,从文化方面来看,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一个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过程。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和变化。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上的提升,也是对文化传统进行批判和超越的过程。

这一过程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包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融合。

综上所述,中国发展历史的趋势是一个由封建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说中国》,很小的一本书,却从新石器时代讲到了清朝结束,大历史的意味昭然若揭。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中国:复杂的共同体许倬云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

“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作者按照约定俗成的朝代演变对其进行考察,“考察其中政权、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这四个项目,将其作为四个变量,考察其共同建构、交互作用以及不断适应的动态趋衡。

”得出结论是:中国并非从国家、族群或文化的单一角度可以看明白的。

“华夏/中国”是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

共同体依靠着统一的经济网、流动的社会结构、共享的文字系统而维系。

对复杂共同定性的话,天下体系或者天下秩序更好。

一个坚实的核心,而无坚硬确切的边界。

该复杂共同体对外能不断容纳涵化,“由于很早就凝聚了一个核心,才有不断转变与成长的依托: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涵化的可能性来源于其边界是弹性的柔性的,也来源于其弹性柔性边界内的多元并存的空间。

对内能不断调适,调适的力量则来自于科举或准制度的设置,带来了大众与精英的社会流动通道与机制。

而这复杂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吸纳、调试与变化。

在宋前都是这样的过程,高潮则是唐代。

宋后则由向外扩散变为向内收缩,天下的“华夏”收缩为汉族的“中国”。

仿照奥斯卡·王尔德的论述,可以说华夏文明所有好的东西都受惠于宋前,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宋后,正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宋前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内质,那么宋后则构造了外壳。

大历史视角下的极简中国史很小的一本书,却从新石器时代讲到了清朝结束,大历史的意味昭然若揭。

以前没看过许倬云的书,不过大历史的概念,在看黄仁宇的时候已经比较熟悉。

但看的几部黄仁宇的书都是断代史的分析,像这样以大历史的视角分析整个中国史的还是第一次看。

一直以为,做任何的研究,都要有一种既能深入进去探微知著,又能跳出俯瞰全貌的能力,或者说这样的一种意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建立认识。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从历史的角度看今日的中国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从历史的角度看今日的中国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从历史的角度看今日的中国圆明园,曾是中国历史上一座璀璨的皇家园林,以其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绝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19世纪的战火中,圆明园遭受了彻底的摧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件,它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借此事件,我们可以反思并从中汲取教训,以推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1860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

这座占地面积达3.5平方公里的宫殿园林,拥有丰富的文物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无情的战火将这一切化为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的损失,更是中国民族尊严的严重伤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圆明园的毁灭揭示了一种任由强权者践踏的悲剧。

在那个时代,中国正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内忧外患形势严峻。

圆明园作为一个象征着尊严和自主的国家瑰宝,却在西方列强的炮火下遭到了摧毁。

这一事件凸显了当时中国的脆弱性和无力抵抗外来侵略的现实。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也可以给我们当下的中国带来启示。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强大文化底蕴的国家,我们应该意识到保护和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通过历史的回顾,我们了解到文明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需要我们努力维护和传承的。

圆明园的毁灭教会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保护并且传承好自己的文化,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

另一方面,圆明园的毁灭也提醒我们注重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性。

在那个时代,中国因为内忧外患而辗转反侧,无力应对列强入侵。

如今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周围的国际环境变化和全球化趋势。

圆明园的毁灭提醒着我们要保持警惕,时刻准备应对外部挑战,并通过合作与创新来保护和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

对于今日的中国来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个悲剧,更是一个反思和警示。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加珍视现在的中国,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首先,历史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中国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辉煌和困境。

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与觉醒、困顿与奋进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借鉴和力量。

历史中的伟人和英雄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以其杰出的才干和英勇的拼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楷模。

例如,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岳飞以其铁血柔情和必死的忠诚,在对抗外敌的战斗中成为不朽的英雄。

中国梦中的英雄可以是从历史中挖掘出来的,他们的形象和精神将激励后代人追求更大的目标和荣耀。

此外,中国梦中的内涵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

中国梦要实现,需要有文化的支持和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审美思想,为中国梦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和道德修养,亲情、友情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成为中国梦的重要内涵。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舞、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文化的支持和动力。

中国梦还需要回到民生的关切和实践中。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关注的是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稳定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通过艰辛努力创造了世界上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梦要实现,还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让人们享受到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滋味。

总之,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我们可以看到它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繁荣的希望和愿景。

通过研究历史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梦的支撑和动力,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知。

五个视角看党史

五个视角看党史

五个视角看党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党和人民的辉煌历史,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

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党史,将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感悟。

本文将从五个视角出发,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视角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而今天,党员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党的组织遍布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

每一个党员都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锤炼出来的,他们的信仰之路充满了坎坷与风雨,但他们始终坚定地肩负起历史责任,在各自的领域里为党的事业奋斗。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视角,可以看到党的历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

他们在党中的经历中,感受到了党的政治信念和组织纪律的坚定性,更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共命运、共利益的重要意义。

他们实践了党的最初宣言,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在自己的工作中,他们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活生生地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普通群众的视角从普通群众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得更深、更直接。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国民政府当局与帝国主义势力残酷镇压,革命力量摇摇欲坠,众多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中国共产党站出来,站在人民一边,引领毛泽东思想,开创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人民的历史。

历经党的反腐倡廉、内部教育、文化、新农村建设等众多举措,党时刻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把人民的声音传递到各级政府、各个领域中。

这样的联系是互动的,党也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致力于为他们谋福利,真正将人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三、党的历史文化视角在文化视角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已形成了丰富多彩、深厚的文化资源。

这些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党员艰苦的前辈们的智慧、奋斗和付出,所有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与训诲。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正义的政党,但它的前身之一却是一个反动的恐怖主义组织——秘密团体“义和团”。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和平崛起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和平崛起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和平崛起内容摘要:2003年11月3日,郑必坚在博鳌论坛《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讲演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说法。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次从官方角度采用了“和平崛起”的提法。

在200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以及在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均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阐述了“和平崛起”的含义。

“和平崛起”作为国家战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发展复兴资源消耗秩序摩擦内部约束“中国崛起”这个概念是对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经济国际地位巨大变化的描述,被等同于“发展”、“复兴”、“现代化进程”、“腾飞”等等。

在官方媒体中,并未出现类似中国崛起之类的描述,与其意义相近的词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认为崛起至少赋予了以下含义。

第一层含义,以中国过去的辉煌历史作为纵向参照系来考察,汉唐盛世的再现,才能洗刷中国近代史上浓重的耻辱。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崛起的辉煌。

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以西汉为典范,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

第二次是公元7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大唐盛世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开始皈依佛教。

第三次崛起是14世纪末,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以郑和下西洋宣扬帝国繁华为颠峰。

这期间,儒家思想重新被确立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内心潜默地认为,如果中国不是综合国力重新达到汉唐时期,至少应该是在亚洲具有区域主导地位,如此才能勉强说得上“崛起”。

第二层含义,以欧美目前的社会繁荣程度作为横向参照系来考察,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仍然在延续。

再经过20年的奋斗,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乃至到本世纪的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们在潜意识中也仍然把这些当作阶段性的目标。

大历史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大历史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大历史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一、远古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有了早期的文明社会。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农业生产,出现了定居的村落社会。

二、夏、商、西周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传说中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物证据支持的朝代,西周则是中国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朝代。

这三个朝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是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时期,而战国时期则是各国相互争霸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也纷纷涌现,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四、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而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最伟大的一个朝代,汉朝的统治者实施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如推行汉武帝的经济政策“抑商兴农”,建立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等。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三国鼎立,形成了三国时期的局面。

两晋南北朝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极为活跃,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隋唐宋元明清隋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王朝。

之后的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庞大、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唐朝的开放政策使得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则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

七、近现代中国近现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变革的时期之一。

从清朝末年到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与“制”的矛盾

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与“制”的矛盾

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与“制”的分离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官体制是战国秦汉以来逐渐完善起来的一套严密的制度,主要包括官吏选拔制度、行政监察制度及任职回避制度等等,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管理体制的一大创造,也是东方文明的巨大成果。

它对中国社会政治体制的构建,对华夏文明远播世界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这种文官制度的管理下中国曾经一度走在世界前列,而明朝以后中国历史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局面呢?本文尝试使用黄仁宇先生“大历史观”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官制度文官集团“体”与“制”的矛盾一.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黄仁宇先生“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明史研究历来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显学,黄仁宇的学术源头即为明代财政史,并以此为基点进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探讨,这是黄氏治学的灵魂,“大历史观”也由此而来。

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对历史研究探讨中国现代化问题时,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社会的联系和整合方式。

强调现代先进的国家以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和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他将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技术,说自己的“大历史”观点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从制度的层面解释历史。

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在于,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有形的、确定的、技术上可操作的、能够量化管理的方式来整和整个国家,而传统中国以无形的软约束,不凭借技术手段的、不能量化的道德来整和国家与社会。

这后一种方式也就是儒家所主张的礼治或德治。

黄仁宇的结论是走出以意识形态至上为基本特点的礼治,他认为实现依靠技术治国的法治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他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探讨从1840 年向前推进几百年,以拉长的视界来探讨历史,强调“历史上长期合理性”,即凡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必有后面的背景,只要它能与以前或以后的人与事相互印证, 就取得它在“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

中国大历史_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_读书笔记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书籍信息书名:《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作者:黄仁宇出版发行:三联书店关于“大历史”的一些思考“大历史”即Macro-history,是黄仁宇先生类比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将宏观和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到历史研究中,所原创的词汇。

他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

《中国大历史》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中国大历史》求一个远景,笔法虽然细致,场景却总是朝代更替,权力斗争的大场面。

黄仁宇先生提出“大历史”这种新颖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带给我们一种与看编年体或纪传体史书不一样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

广泛的归纳与高度的压缩综合,使得已经熟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出另外一种姿态。

“他(费正清教授)重分析,我主张综合,他坚持以二十年为研究的范围,我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他用演绎法,我用归纳法。

”①作者在序言中提出的观念以及不断的强调综合之必要,使我回忆起一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何谓宏观与微观,哪一个更重要?何谓微观,一秒钟?一分钟?何谓宏观,二十年?一个世纪?诚然,对于一个人,一秒钟算是微观,二十年算是宏观。

可是正如黄仁宇所言,对于历史而言,二十年不过是一瞬,如何能算做宏观?即使是作者口中的一个世纪、一个朝代,普通人一生无法企及的长度,对于上帝或者佛祖这样的存在,是否会觉得一个世纪也不足为提呢?这样说来,相对于佛学中的“一刹那”,一秒钟岂不是都显得漫长!在看历史的时候,以二三十年着眼去看,或是动辄几百年几个朝代,我们总能看到不同的东西。

发现不同的“道”。

我所说的“道”即是老子所言“道”。

“由于自然现象与人事变动都是根据相同的内在律动,所以两者是同一的。

”宇宙间的万物运行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黄仁宇先生所言“内在的律动”。

黄仁宇“大历史观”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

黄仁宇“大历史观”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
期 间的各种黑幕 后 , 阐述 自己 的观点 : 可 是 我们 不能 说 他 “
念 。著名历史学院王家范说 : 我觉 得黄 仁宇先 生强 调上层 “ 与下层运 作的不一致性 , 上层 的设 计不管下面 的实 际情 况如
收稿 日期 :0 9— 2— 2 20 0 0
这是国 民党 的腐化 。腐化 乃是一个原属健全 的组 织 , 淫而 浸 失 去 既有 之 品格 。 E毛病 之根 源 尚是组 织 未遂 , 当 t 倒符 合
统架构方式写成 , 也始 终 只是纸 上文 章 。 ¨ 这种 认识 来 ”
大, 剩余人 口多 , 许多人不应募 为兵 即落草为匪 , 在社会里很
少有其 它出路。北伐战争 中国民党 军队迅速膨胀 , 裁军引发 矛盾 冲突 , 于是 军阀大 战不可避 免 。从 技术 的角 度 出发 , 评 价国民党军阀之间 的混战 , 显得 更为 理性 , 中 了问题 的实 切
中图分 类 号 :K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6 1—1 9 ( 0 9) 3—0 8 01 17 4 1 20 0 0 7—0 4
黄仁宇 ( 98— 0 0 , 南长 沙人 , 11 20 )湖 著名 的美籍 华人 史 学家 , 史作有《 万历 十五年》 中国大 历史 》 十六 世纪 明代 中 《 《 国之财政税 收》 放 宽历史 的视 界》 赫逊 河畔谈 中国历史 》 《 《
作者简介 : 李宝祥 ( 92一) 男 , 17 , 山东淄川人 , 淄博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讲师 , 从事 西方 史学史及 史学理论研 究。 ①在黄仁宇的著作 中, 出现“ 中国近代 史” 中国现代史” 和“ 的表述并不多, 对“ 他 中国近你史” “ 、 中国现代 史” 两个概念并未作 出 明确的时段划分, 许多时候二者的概念和时段 内涵是 同一的。这表现出“ 在历 史观” 的特色: 政治事件不作为历史时段划分的 依据。黄仁宇提到的“ 中国近代 史” 中国现代 史” 中国大陆.惯上所说的“ 和“ 与 - j - 中国近现代 史” 概念并无本质区别。

中国古代历史的环境和地理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的环境和地理特点

中国古代历史的环境和地理特点中国古代历史的环境和地理特点对其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长期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变化明显,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地理特征、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历史的环境特点,并探讨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塑造所起的作用。

一、地理特征中国地理特征的多样性对其古代历史起着重要影响。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南与喜马拉雅山脉相连,北界西伯利亚大陆。

中国地势复杂,主要地形由高原、平原、山地和丘陵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

这种多样性的地理特征为中国古代人民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二、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多样,其中包括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寒冷的高山气候。

这些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为中国的农业带来了丰富的降水和充足的阳光,使中国成为农业文明的摇篮。

另一方面,高山气候条件限制了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居住范围,导致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分散与多元。

三、自然资源中国古代的地理特点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森林、土地和矿产等。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水系,为中国古代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驱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的森林资源丰富,为古代人民提供了木材和保护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此外,中国的土地资源也为农业和居住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支持了农业文明的发展。

此外,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和铁矿石,为古代的冶铁业和能源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交通运输中国的地理特征对交通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水路和陆路交通网络。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路,连接了南方和北方的城市和地区。

此外,中国的山地和平原地区通过道路和古代运河系统互联,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和商贸。

这种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促进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法治为何需要“大历史”?

中国法治为何需要“大历史”?

国元素在司法和守法 中的作用 ; ④ 有 的侧重于 中国法 两者的高度统一 。“ 历史学不专恃记忆 , 它本身也成 。 [ ] 中 文 版 自 序“ 大历史” 追寻“ 历 史 学 的考察 , 意识到 中国法学缺乏 “ 主体 ( 中国) 性” 的 为一 种思 维 的方 法 ” 危害, 中国法学应该有 中国元素 ; ④ 还有 的从 总体 角 上 的长期 合理性 ”, 而不 只是满 足 于 现 实 的合 理 性 和
期 合 理性 ” , 为 中国 大 法 治 向技 术层 面推 进 提 供 了不竭 动 力 。
[ 关 键 词] 大历 史 中国大法治 中国大法学 技术 角度
观念 角度
[ 中图分类号] D F 0 — 0 5 2
[ 文献标识码] A
 ̄ -

自本土 资源 说 提 出关 注 中国 法治 的本 土 资 源 以 历史 ( ma c r o— h i s t o r y ) 的启示 , 认为 中国法 治应该借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跋} 去论
Zh e n g Fa Lu n Co n g
No. 1 Fe b. 1 0, 2 01 3
【 文章编号】 1 0 0 2 - - - 6 2 7 4 ( 2 0 1 3 ) O l _ - 0 4 6 —1 0
中国法治为何需要“ 大历史" ? 术
沟通机制实证 研 究》( C L S ( 2 0 1 1 ) D 1 8 ) 、 东 南 大 学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国家 社 科 基 金 预 研 项 目《 中国法治的中国元素之技术角度研究》 ( S K Y Y 2 0 1 1 0 0 0 2 ) 和东南大学教改项 目《 方法论视野 中我国法理学教学体 系 的重构》 ( 2 0 1 0— 0 7 6 ) 的阶段性 研究成果 。本 文曾提交 于对外经 济 贸易大学法学院举办的“ 回应与创新 : 十字路 口的中国法理学 ” 研讨会上研讨 , 本 文的修改得益于该论坛上评议 人强世 功教授 的评议和凌斌副教

从历史角度探析中国古代的社会阶级分化与演变

从历史角度探析中国古代的社会阶级分化与演变

从历史角度探析中国古代的社会阶级分化与演变中国古代社会阶级分化与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分化的趋势,并逐渐演变为封建社会。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阶级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从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在古代中国社会,最早的社会阶级分化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商代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分为贵族和庶民两个阶层。

贵族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的少数人,而庶民则是劳动者和边缘群体。

贵族通过掌握土地、牧畜和商业活动等手段积累财富,使他们的地位和权力逐渐巩固。

这种贵族统治的局面在西周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封建社会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阶级分化的一个新阶段。

封建社会是指以封建贵族为核心的社会形态,贵族通过掌握土地、控制农民劳动和征收赋税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种社会形态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顶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封制的出现使得贵族地位更加稳固。

贵族通过与君主的政治联姻、控制领土和资源等手段,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多个独立的诸侯国。

同时,贵族之间也形成了明确的等级关系,高位者享有较大的特权和优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社会开始出现矛盾和动荡。

首先,土地集中持有导致了农民的贫困和剥夺,社会分化加剧。

其次,贵族内部的争权夺利和斗争也不断升级,导致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

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动荡。

在秦汉时期,社会阶级分化和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措施,进一步削弱了贵族的地位和势力。

同时,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使得社会分化更加明显。

贵族逐渐转为士族,而农民则沦为最底层的劳动者。

此外,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商人和手工业者通过商业交流和手工技术的传播,逐渐积累财富,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社会阶级分化与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中国大历史读书读书报告

中国大历史读书读书报告
文化的横向发展—— 文人思想观念解放 学术思想多元化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
黄仁宇先生认为尽管社会动荡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支撑。
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训提醒我们,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需要政 府的领导和改革,同时也需要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只有通过 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元—蒙古人的插曲
文化
多元融合
宗教平等国策
制度
对郡县制的发展
实行行省制度,延续至今
明---内敛的王朝
朱元璋的财政计划 集权的基石
大明律
乌托邦式管理及后续
深远的影响
积重难返
刚性结构·依赖社会价值 静态文化·道德至上
清——落后制度的延续 成功之处
人口与疆域都大幅度增加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失败之处
封建保守,未能作出变革
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而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无疑给研究这段艰难历史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壹 作者介绍 贰 作品简介 叁 历史的脉络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一改以往史学 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为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 作者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 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欧美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作 进一步的研究。 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 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结构框架。《中国大历史》从技术 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 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中国大历史》中文简 体字版自1997年面世以来,十来年里二十余次刊行而不衰。作为一部成 功的历史学著作,其读者面早已不限于史学界;作为华裔学者中比较突 出的法国年鉴派学术代表人物,黄仁宇极善于从历史的细微末节入手, 而又摆脱具体历史事件的束缚,找寻更为准确的历史时代特征,此即大 历史观。他强调将人物与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且不放过人物的个性特 征,从而使那些本来被史学界研究得很深的人物得以以新面孔再现于读 者面前。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1、《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中国大历史》的黄仁宇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

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

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他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

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

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黄仁宇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

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

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

在著作的意图上,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

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

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

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

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读后感2000字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读后感2000字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谈起黄仁宇,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史学界,推开了一扇全新的研究之窗。

其实先生还有一本同样优秀的历史著作,这就是《中国大历史》。

《中国大历史》以大历史视角观察长时段的中国历史,大开大合地讲述了从夏商周到现代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起落。

全书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用向前看的方法解读中国历史,读起来酣畅淋漓。

一个主题:该书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即古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探索历程,试图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不能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这个问题。

在先生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本答案,就是税收。

黄仁宇先生观察历史注重从技术角度切入,他认为收税能力决定了政府的财政实力,财政体制决定了政府调配资源的方式。

能不能以合理的制度将经济资源转化成税收,进而顺畅注入经济政治国防社会各项事业中,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中国古代税收体制之所以不能将传统社会推向现代,就在于间架性设计和数目字管理这两个制度软肋,这是黄仁宇先生研究中国历史的两把密码钥匙。

两把钥匙:黄仁宇认为,中国历史的起点在西安。

发源于西安附近的周朝,是中国初期制度的创始者,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用“间架性设计”的方式,来制定政治经济军事诸项制度。

所谓“间架性设计”,即因技术手段的限制,在无法摸清社会底层真实的前提下,在对经济基础平明所以的前提下,以一种抽象的概念直接设计上层建筑,而不考虑下层执行效果。

“数目字管理”,即国家财政方面的商业化,商业管理方面有确定的制度可以遵循,财产权公平合法,注重保护私人产权等。

先生认为,近代西方可以用数目字管理,中国传统社会和官僚组织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不能用数目字管理。

中国被迫采用了“间架性设计”的制度架构,以维持过早实现的政治统一。

受制于这种制度环境,数目字管理无法实现,在效率低下的上层官僚组织和遍布全国的下层农村组织之间,缺乏以有效的技术和制度联系为支撑的中间阶层,只能依靠儒家道德来维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地理角度解释为什么东方农耕民族选择集权道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集权统治的加强。

整个中国历史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一部政治集权从无到有的历史,是一部专制集权加强的历史。

在中国的专制集权不断的加强的同时,欧洲却走上了一条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强调民主自由的道路。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不论民主还是专制,都是一个政治概念。

寻找政治的根源,最终还是要探究到经济上。

经济基础、政治和思想文化三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

为了找寻中西双方走上不同道路的根本原因,最好的方法是到中西双方社会中去寻找根源。

相比之下,我觉得用“文明”这个词代替“社会”更好一点,因为文明这个词更加强调长时间的变化的过程,而社会这个词更加强调社会金字塔般结构这样的一个状态。

这样的文明还是比较好定义的:汤因比《历史研究》中册的附表五中包含了四个文明:1,(编号3)古代中国文明;2,(编号14)远东——主体;3,(编号18)古代希腊;4(编号21)西方。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历史发展没有中断,而集权的加强过程贯穿了古代中国文明和汤因比所说的主要存在于中国的远东主体文明,所以我姑且按照我的需要把这两个文明放在一起,称为“中华文明”,西方近代的民主思想的来源也是存在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体系中,所以我也姑且把后面的两个文明放在一起,统称为西方文明。

这样便于更好的讨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政治上,专制集权的加强是东方中华文明的发展主线,民主是西方文明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在西方历史上时而表现出来,时而被其他的现象掩盖。

要寻找两个文明走上不同历史道路的原因,首先要从各自文明的存在基础——经济说起。

一、两个农耕文明的特点请看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一段关于远古中国的记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蛰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汪,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源鹿之阿。

迁徒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

获宝鼎,迎日推策。

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时播百谷草本,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承波、士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

节用水火材物。

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笔墨不多,但是基本上能够反映当时中华文明的一点基本状况:1,处于分裂状态,各部落战乱不休;2,反映了当时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农耕;3,在一系列的征战中黄帝部落强大起来,打败了炎帝和南方的蚩尤。

最后统治了中原的广大地区。

与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具有典型的农耕社会的特征。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素食为主,主食是粮食,同时养殖少量牲畜。

粮食的来源完全是通过耕种。

最早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有广阔肥沃的土地。

人们在广阔的平原上耕种土地,然后收获粮食。

一开始是氏族公社为单位的粮食生产,然后进入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五帝时代的社会状况,已经为中华文明的特点奠定了基础。

农耕为主的文明形态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分裂性。

因为农耕往往就意味着自给自足,不论是远古的原始公社制度,还是中国中世纪盛行的小农经济制度、或是中国中世纪后期以及近代中国存在的农村大地主雇用劳动力耕种的方式甚至包括西方的庄园经济,只要能够拥有足够的耕地,农耕,就会导致封闭。

人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能够自给自足,对外界社会的交流就显得多此一举。

若有不慎,还会导致冲突发生。

商业更加无从谈起。

出现在两晋时代文学家们的诗歌里的桃花源式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是所有小农的梦想。

这样,在中华文明里,农耕文明的特点完完全全的展现出来。

西方文明的起源学术界公认的是希腊的爱琴文明。

之后陆续出现的是希腊的城邦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

他们不像东方的文明那样拥有千里肥沃的平原,但是他们依然耕种土地。

由于靠近地中海,而且在地中海的对岸还先后并列的数十个繁荣的文明,比如说铜器时代的爱琴文明“东航叙利亚而接触巴比伦文明”(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89页)希腊城邦时代的波斯帝国、罗马时代的非尼基等等。

西方文明与周边的文明的交流如此密切,有和平的商业经济来往还有冲突,甚至是大规模的像希波战争那样大规模的战斗。

虽然如此,但是这些还是不能说明西方文明不是农耕文明,只不过西方文明不像中国那样具有农耕文明的典型性。

至少,在西方文明中,居民有固定的工作和住处,居住在房子中,国王甚至有豪华的宫殿,人们维持生存还是要靠面包。

在中华文明中,粮食只能是通过自己耕种得到,但是在西方,不仅仅自己耕种可以得到粮食,而且还可以通过发展工商业从周边的文明换取粮食。

因此可以想象虽然西方文明没有东方的广阔土地,但是西方农耕文明也可以有自己的求生之道。

但是农耕文明的根性依然存在,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一样,也是处于比较分裂的状态。

西方世界农耕文明不具有典型性的原因,正是在于西方的地理环境:没有广阔的平原、靠海、周围还有盛产粮食的地区。

二、农耕文明的挑战如果说黄帝对其他部落的征服是出于个人野心的话,那么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对外扩张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意志的表现了。

春秋时代实质上的分裂实际上是中华农耕文明表现。

天子分封诸侯领地,作为对诸侯的赏赐。

诸侯以此来作为自己生活的根本。

大多数诸侯生活在自己的自给自足的领地里,偶尔去朝贡一下周王天子,别的时间无所事事。

打仗的时候更多的是关心保护自己领地的利益,开明的诸侯知道周王是自己利益的保证,所以他们也致力于巩固周王的权威地位。

遇到外族入侵,忠心诸侯们也为了周王的共同利益拼死作战。

当然也免不了为了博取褒姒的一笑而被周幽王耍弄。

“春秋无义战” 。

跟战国时代的秦始皇不同,这个时候诸侯王之间的战争目的都只是为了争夺粮食和人口。

他们并没有想要统一全国。

春秋时代“人稀当然地广……当时人力非常缺乏,土地荒废不能开垦”(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201页)因为他们自己采邑的土地能够养活自己以及自己的军队。

他们互相进攻掠夺财产更多的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掠夺来的人口可以更好的开垦自己国家的荒地。

人口不断增加是事实。

诸侯们无法了解到人口增多、耕地不足是给自己国家带来压力的原因。

在他们眼中甚至有相反的看法:人口多可以带来更多的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粮食。

一些安于自守、不求获得更多财产的诸侯在生存竞赛里慢慢被淘汰,被有上进心的诸侯吞并。

如果说春秋时代的征战只是诸侯个人上进心的表现的话,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就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野心的体现了。

春秋时代虽然战乱不休,但是经济也持续发展。

铁工具广泛使用、牛耕推广。

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兴修和统治者为了在战争中取胜而推行的有利于生产的措施。

然而最为重要的是人口的增长。

春秋时代的晋、楚两国的军队超过十万,这已经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但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讨伐楚国的军队就已经达到六十万。

根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的估计,战国时代的人口数量大增,“古代海内分为万国,城大的不超过三百丈,人多的不超过三千人家。

……现在一千丈的城,一万家的邑到处可以看到”“楚兵一百万,按五人出一兵计算,当有人口五百万,……七国人口总数约计当在二千万左右”这个数字比春秋时期已经大大的发展,在也不是过去的那种土地荒芜人力不够耕种的状况了。

战国时代,人口大大增长,但是全国的土地还是那么多,由于粮食的来源只能通过耕种一种方式,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只有两条路可以解决,一是提高农业耕作生产效率,二是扩大耕地的数量。

为了扩大耕地,诸侯就把眼光盯到别人的土地上了,他们这个时候的目的不再是掠夺人口和财富,更多的目的是掠夺耕地,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

这样发展下去,有实力的国家甚至可以攻占全国的土地用于耕作。

事实上,攻占全国的是可行的。

在战国的初期,全国统一的趋势已经日益明显,关键就是看谁来实施统一了。

历史选择了秦这个军事最为强大的国家。

可以这么说,春秋时代的征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战国时期的统一战争,是为了“能够生活下去”。

这个转变,是人口增长、耕地有限带来的,这样,全国的统一成为了现实。

在西方国家,这个挑战基本上不存在。

西方文明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西方文明不必要为这个问题烦恼。

我们来看一下公元200年左右基督教作家特图良的文字: “的确,只要放眼看一看世界,就可以知道土地耕种日多,人丁日益兴旺。

现在的一切地方都可畅通,为人们所熟悉,便于商业经营。

……山地已经播种了,山峪碎石已经扫除了;沼地已经排干了;……到处可看见屋宇、人群、文治和文明。

稠密的居民到处出现在我们眼前。

世界已经被我们挤满。

自然物资已经难于维持我们了。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明也面临这样的困惑,人口增多,耕地不足。

但是西方文明有很多方法排解人口增长、耕地有限带来了压力。

首先,与东方的中华文明不同,西方文明粮食的来源有两条路:自己耕种和对外购买。

也就是说,为了养活自己的人口,西方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对外扩张获得大量的耕地和对外购买这三个途径获得。

其中,第三个方式是最适合西方文明条件的。

还记得爱琴文明吗?它天生就是大海的文明,西方文明发源在海边,本身航海业就十分发达,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南面还有盛产粮食的西班牙、埃及和古巴比伦。

这样好的环境为西方的商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

地中海上的商业发展很快,古罗马帝国有多处很好的港口,从各地输入粮食。

请看下面文字“在政府的控制下,甚至由政府专利的粮食贸易,是一种巨大而有厚利可图的事业。

麦子从撒地尼亚、西西里、西班牙、非洲尤其是从埃及输入,埃及每年供给二千万摩第(modius 罗马计量单位,约两加伦)麦子。

”(汤普孙《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第2页)本来就十分繁荣的商业成了粮食输入的最好途径,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农业生产力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保证贸易的畅通无阻,成为欧洲文明内各国政府的首要工作。

商业贸易中灵活、多变的营销手段是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商家、行业、甚至每一比交易各有各自的个性。

要求人要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发展自己的营销技巧。

这样就要求政府面向大众,容易形成民主化的管理。

其次,欧洲面临人口压力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殖民。

大量的向海外殖民不论是古希腊时期还是古罗马时期都有存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面临人口的压力,中华文明的出路显得十分单调,在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只有依靠片面的增加耕地数量实现农产品的增长,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农业封闭单位对另外一个农业封闭单位的耕地的征服,武力入侵的后果必然是其中一个最强大的单位最后兼并了所有的耕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