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失肥发展方向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应用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应用化肥养分控失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肥料技术,可有效控制施用作物和土壤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消耗,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受到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困扰的问题。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可以实现作物肥料施用量的精确控制,以满足作物对氮素、磷素、钾素等养分的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的影响。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采用“肥料根水土壤”的系统模型,可以有效地控制作物对养分消耗的量和质量,同时,还能实现对氮素、磷素、钾素等肥料的有效利用,以及有效抑制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消耗,使肥料施用量精确控制,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代谢产物对土壤的污染。
它还可以有效抑制农药的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有效地保护肥料投入成果。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肥料施用量,节省耗水量,改善作物品质,抑制农药残留,减少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商业价值。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当大力发展化肥养分控失技术,进一步保护我们的环境和水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此外,在发展化肥养分控失技术的过程中,农民也应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技术学习,减少施肥误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农业收入。
正确的施用肥料和养分,使农作物的高效生长和高产生产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致富。
综上所述,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其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而且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品质,带来更高的农业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增加农业收入,建议政府加大对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应用的投资支持,加强技术推广和指导,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好的发挥,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
蓄势进发:红四方缓控释肥深耕东北市场
蓄势进发:红四方缓控释肥深耕东北市场作者:暂无来源:《营销界·农资与市场肥料版》 2015年第9期文/王颖于平平【提示】8月4日,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处长杨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带队的走访团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对红四方缓释肥、控失肥等户品试验示范田进行了走访对缸四方新型肥料在玉米和水稻上的肥效进行了实她的考蔡和细致的研宄分析。
产品先行,用实效发声,此次东北行虽然R是红四方新型肥料全国试验示范工作的一部分,却彰显出红四方助力东北农业,深耕东北市场的决心和格局,对红四方在东北地区扩大市场份额有着重要的意义。
东北地区农业发达,气候适宜,历来有“东北粮仓安天下”的说法。
耕地面积的广阔意味着用肥量的巨大,东北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巨大的化肥消费市场,更是肥料企业的必争之地。
对于一直把“推动红四方复合肥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作为发展目标的中盐红四方而言,东北市场更是重中之重。
力推缓释肥,践行“减量增效”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出台,使得“减量增效”一词成为农资行业的热点之一。
为发展环保、高效的环境友好型肥料,红四方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新型肥料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继推出了缓释肥、控失肥等系列新型肥料;并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展开合作,在全国17个省市进行了79个新型肥料的试验示范工作。
“红四方缓释肥经过3年多内部的试验已经表现出稳定的效果,此次联合农技推广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布点示范试验,正是践行减肥增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表现。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表示。
杨帆在总结此次试验示范考察之行的交流会上表示,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目标,从技术路径上将就是“精(精准施肥)、调(调整化肥施用结构和产品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用有机肥来替代化肥)”四个字。
红四方缓释肥是在参考了测土配方肥配方的情况下,采用包膜控释技术的一款产品;从施肥方式上,又是一次性施肥,充分体现了“精、调、改”,符合化肥零增长目标的要求。
涂层缓释一次肥 肥料发展新趋势
涂层缓释一次肥肥料发展新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缓控释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解析了涂层缓释一次肥的特点,以发挥涂层缓释一次肥在农作物施肥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涂层缓释省工节肥节水增效环保目前,我国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氮肥表现尤为突出,主要是由于肥料资源利用率低,由于肥料产品落后,加之使用不当,使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我国肥料产品大多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对农民施用肥料缺乏科学的指导,养分结构也不合理,仍以单质肥料为主,这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和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1 缓控释肥发展历程1.1 缓控释肥出现的背景据相关统计,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0%来自于化肥的作用,化肥投入约占农民进行种植业生产总投入的50%左右。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化工生产国和消费国,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达到167-180公斤,2006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4860万吨。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的测算,我国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20%~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利用水平,钾肥的利用率为30%~60%,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缓控释肥料已经成为了肥料界研究领域中新的热点。
肥料利用率一方面造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1.2 概念所谓缓控释肥,是指延长作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缓慢释放,使其养分按照设定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突出特点是其释放率和释放期与作物生长规律有机结合,同时,这种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使用量与施肥次数、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优点,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
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释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缓控释肥是在传统肥料外层包一层特殊的膜,使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求相一致。
为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该肥料突出特点是按照作物生长规律曲线同步供给有效养分,可使传统化肥的用量大大减少,与同浓度肥料相比,在确保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肥效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
控失磷钾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学 院合 肥离子束 实验室 研制成功 的新 型控失氮肥 , 在 安徽省 池州市 贵池 区水 稻生产上 经过 3年的试验 , 取 得 了较好的成效 , 在减氮 2 %的情况 下 , 0 应用控失肥 比
始对控失磷肥 、 控失钾肥进行相关试 验 , 究施用控失 研 钾肥 、 控失磷 肥的增 产效果。现将试验情况 总结 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 验 地 点 .
4 磷 肥 减 6 % ; 理 5 钾 肥 减 2 %; 理 6 钾 肥减 , 0 处 , 5 处 ,
5 %; 0 处理 7 钾肥 减 7 %; , 5 处理 8 按 当地施 肥 习惯确 , 定施用量 ; 处理 9 空 白对照 ( K)不施肥 。其 中, , C , 当地 习惯施 肥总用 量 N、 K0分别 为每 6 7 2k 、 PO 、 2 6 m 1 g4 k 和 8k , g g 氮肥 中基肥 、 蘖肥 、 分 穗肥 比例 为 53 , 、 :: 磷 2
品种 与技 术
DOI 1.9 9jsn10 — 0 22 1.600 :03 6 /is. 6 8 8 .0 0 .1 . 0 0
中 国 私 米 2 1 ,6 6 : 9 4 0 0 l ( )3 — 2
控 失磷 钾 肥 对 水 稻 农 艺 性 状 及产 量 的影 响
胡 润
( 徽 省 池 州 市贵 池 区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 徽 池 州 2 70 安 安 4 10)
金项 目
・
的肥料 在当地 购买外 ,其余肥料均 由中国科 学院合肥 离子柬实验室提供 ,各种肥料主要养分技 术指标 见表
控释肥专业知识普及
控释肥专业学问普及摘要:缓控释肥料具有提高化肥采用率、削减使用量与施肥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削减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等优点。
推广控释肥对经济进展、节能减排、环境爱护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控释肥不同于缓释肥缓释肥是缓慢释放的肥料,比正常的肥料释放慢,包括包硫尿素(膜随机裂开式缓释);胭甲醛、IBDU 等缓慢释放氮肥;硝化、月尿酶抑制剂,只对氮肥有限的缓释,对磷钾没有缓释。
控释肥是采纳聚合物包衣的肥料,膜上的微孔通常只有几百纳米,液态的水根本无法通过膜,只能以水分子形态进入膜内,所以除了水分子能自由进出膜内,肥料颗粒完全和外部隔绝,而养分通过膜的渗透压排解膜外。
所以,养分的释放快慢只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膜微孔的孔隙有关,当一种控释肥施入土壤后(微孔已设定),只和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关,而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温度。
而土壤的微生物、PH值等控释肥的释放没有任何影响。
一般的肥料施入土壤后,前期养分过度,植物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汲取,造成大量的养分蓄积在土壤中,简洁下雨流失;渗入地下;或土壤固定,所以肥料平均采用率只有35%左右,而后期又缺乏养分。
控释肥实际上是把前期的不用养分节省拿到后期供应给植物,同时削减了淋失,微生物的分解和土壤固定,相当于一点一点不停地给植物喂肥。
因此,肥料采用率能达到70%左右,近根使用最高能达到80%以上。
控释肥实际上是一种24小时都在释放的养分,释放快慢取决于温度,白天温度高释放快,晚上温度低释放慢,而植物也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光合作用强。
有些专家说,控释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和植物需求吻合,这是一种抱负主义的想法,很不严谨,顶多也是曲线近似。
控释肥的释放曲线有三种,一种是High release(抛物线的前一半),即前期快速释放,这种膜通常厚度较薄或材料性能差;其次种为匀速释放,即温度恒定的前提下,每天释放基本完全一样,假如温度有波动,只是差异很小,主要由于这种包衣材料膜没有膨胀性,微孔或孔隙的大小是恒定的;第三种是的释放曲线,这是特别抱负的曲线,通常这种肥料前期释放很慢,后期释放加快,实现S释放有两种方式,一种材料包衣很厚,而材料本身性能不强,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华南农大的水溶性树脂即采纳此种方式,通常成本很高,令一种是膜材料性能很强,包衣率很低且可以前期的超低释放,后期膜膨胀,微孔或孔隙增大,释放速度加快。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指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技术手段,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下面将从施肥技术、土壤管理、作物品种等方面介绍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一、施肥技术1.精准施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过量施肥和错时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2.控释肥料:控释肥料是指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控释肥料可供选择。
3.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的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二、土壤管理1.保持土壤湿润:保持土壤湿润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
可以通过覆盖、灌溉等方式来保持土壤湿润。
2.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结构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可以通过耕作、施用有机肥料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结构。
3.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避免连作障碍,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三、作物品种1.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来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
2.选用高效抗病虫品种:选用高效抗病虫品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
综上所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措施,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作物品种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我国化肥施用现状及趋势
3.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追求高产高效的同时,我国也在大力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化肥施用将更加注重农田生态平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也会更加关注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
3.地区差异明显:化肥施用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化肥施用量较大,而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使用量相对较低。
我国化肥施用趋势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化肥施用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精细化施肥: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精细准确施用适量的化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之,我国化肥施用正朝着精细化、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我国化肥施用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消费国之一,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我国化肥施用现状可以概括如下:
1.使用量大:我国化肥施用量大幅度增长,已成为全球化肥消费国中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农业化肥使用量约为6500万吨左右。
2.应用方式多样:化肥主要通过土壤施用、叶面喷施、底肥施用、灌溉施肥等方式应用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其中,土壤施用为主要方式。
小麦施用“控失”专用复合肥试验研究
拔 2. m 23 。供试 土壤 为下 蜀 系黄土母 质发 育 的黄 白土 田 , 质地 中壤 , 田基 本建 设 良好 , 农 能灌能 排 , 验 田土 壤样 品 试
检测结 果为 :H 6 4 有机 质 1 . / g碱 解氮 15 / g p . , 7 2g k , 3 mgk ,
按设 计方 案施底肥 ,3日播 种 ,6 m。 1k 2 6 7 按 2 g播量 分小 区 定量 撒播 ,5日用 乙草胺 封 闭处理 预 防杂草 ;0 9年 2月 2 20
养元 素通过 地表径 流 、 漏 和 挥发 造 成 的损 失 ; 而 达 到 渗 从
提高作 物 产量 , 少 面 源 污 染 的效 果 。为 了 进 一 步 验 证 减
况 ( 表 2 。从 分 析 结 果看 , 施肥 处 理 重复 间不 显 著 , 见 ) 各
处施 肥处 理间产 量与不 施肥处 理差 异极显 著 , 明施 肥增 说
产效 果显著 ; 肥处 理 问产 量 同样差 异 显 著 , 明控 失 肥 施 说
区比习惯施 肥 区增产 效 果 显著 。 控失 肥 区 和 习惯施 肥 区 与空 白对 照 区相 比分 别 增 产 9 . % 和 7 . % , 失 肥 区 63 91 控 比习惯 施肥 区增产 9 6 。 .%
有效磷 l.m 81
, 钾 6 m / g肥 力水 平 中上 等 。麦 速效 9 gk , 小 麦 , 试小 麦 品种为偃 展 4 1 。 供 10
稻轮作 1 熟制 , a 2 前茬水稻。
12 供试 作物 及 品种 .
1 3 供 试肥 料 . “ 控失 ” 专用 复合 肥 由省 土肥 总 站提 供 ,
“六国网”控失肥助力小麦增产农户增收
倍苯汉资篥团五常大米选择龙稻龙iS S 五常大米吃饭不用菜2021年5月28日星期五编辑:刘颖电话*************中国农资 CHINA AGRI-PR 〇DUCTI 〇N NEWS企业动态I 9版聚焦》》“六国网”控失肥助力小表增产农户增收曰前,位于河滴省平顶山市 汝州市温泉镇,由河南省农科 院、河南省汝州市农业科学研究 所及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合作共建的一块“优质小麦新 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 地”.热闹非凡。
河南省农科院、 河南农业大学、汝州市农业科学 研究所等相关专家教授,六国化 工相关领导以及来自河南、河 北、安徽等地的200多位经销商、 业务员、种植户,实地见证优质 小麦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带 来的硕果。
河南有中国粮仓之称,其 •中小麦种植面积有8500余万亩,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四• 分之一。
为推动科学种植和增 产增收,河南省政府推出“四‘ 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四优”是优质小麦、优质花 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等产 业.“四化"是实现布局区域化、 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 产业化。
“现在新增了‘方式绿色 化’和4产品品牌化’,将四化拓 展至六化。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 研究所丰产优质小麦育种室圭 任、小麦新品种郑麦369研发人 吴政卿教授介绍说。
“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与绿 色增效生产技术"研究推广项 目,是“四优四化”中一个内容,该项目还在汝州市组建了“汝州 优质小麦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 术示范基地”。
在此之前,河南汝 州市玉米试验_目施用了六国 化工48%(24-12-12)“六国网” 控失肥,收效明显,产量远远超 出预期,因此,“汝州优质小麦 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 地"建立推广中,河南省农科 院和汝州市农科所,选择六国 化工“六国网”(20-20-8)控失 肥作为汝州6000亩核心小麦示 范区指定用肥.六国化工成为核 心示范区唯一供肥企业,三方共 同推进核心区小麦新品种的配 套种植工作。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摘要:在前人有关缓控释肥料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分类等,重点阐述了缓控释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指出了缓控释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缓控释肥、概念及分类、作物生长、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农田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1],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仅为19.9%,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50-60%[3],大部分氮素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大气和水环境,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最近许多研究者特别指出了施用N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作用[4,5]。
提高养分,尤其是N素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压力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应用控释或缓释肥料。
控释、缓释肥料可以避免土壤中养分过量供应,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养分吸收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成为肥料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就控释、缓释肥料的效应及对作物的影响作了简单综述,以期为高效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运用提供基本知识。
1 国内外研究、运用现状1.1 应用现状控释、缓释肥料开创与60年代中期的美国,之后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产品相继问世,并且产量呈上升趋势[6]。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其年增长率为4.5%~5%[7],其中以美国和日本发展较快,欧洲次之。
在我国,早在7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展了钙镁磷肥包裹碳铵、尿素的研究工作[8],之后80年代中期开展了聚合物包膜、包囊肥料的研究,并用于花卉、果蔬市场,但是我国研究水平、生产及应用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欧洲和美国主要用于非农业市场,如高尔夫球场、园艺、温室、草坪和苗圃以及高价作物等[9]。
日本由于得到政府补贴政策和专用侧施插秧技术的配合,主要用于农业市场,70%用于水稻种植(可使氮素利用率提高到61%~82%),20%用于蔬菜。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的调查,1998年种植水稻使用的氮肥中有11%为控释肥料[10]。
化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化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化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它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帮助农作物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逐渐加深,化肥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化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化肥行业的现状。
当前,全球化肥行业处于整合期。
化肥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状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幅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化肥行业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
中国化肥生产能力持续增长,但是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生产成本上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另外,化肥市场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比如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
在全球范围内,化肥行业正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不断加深,化肥行业也面临着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化肥企业开始研发和推广新型的绿色环保化肥。
比如有机肥、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制剂等。
这些新型肥料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化肥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来优化化肥生产和管理过程。
例如,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精确调整化肥的用量和施用时间,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另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化肥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的操作错误。
此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化肥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当前环境下,化肥行业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一方面,化肥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另一方面,化肥企业还可以探索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的有机肥料和其他农业用品。
最后,化肥行业的国际合作和产业链整合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化肥企业之间的合作愈发频繁。
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共享技术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皖沿江棉区内质微网控失型复合肥试验研究
Co t n Fi l l ng t ng z v r i hu o i e to e d a o he Ya t e Ri e n An iPr v nc
w U Nig , U Gu n n n , n QI a - a Yu — in 2 Li a g ,w U e i x Yu - n ,OU B i h n 3 j a— e g ,W ANG i。 s B n
利用 率 、 少 化肥 流失 、 少 环 境 污 染 , 及 省 工 、 减 减 以
近 年来 困 惑 安 徽 沿 江 棉 区 的 问 题 , 是 随 着 城 一
市化 进程的加快 , 事农 活的人 越来越 少 , 村 劳力 从 农
的素质也在 下 降 , 数是 妇 女 、 多 儿童 和 5 0岁 以上 的 老人 。二是要保持相 同的产 量水平 , 化肥 投入 量较 3 年前 增加 了 3 , 0 且还 在逐年加大 , 肥投入 占生 产 化 成本 的一半 以上 。 由于施 肥 方法 不 当, 大部 分 化 肥 并未完全 被棉 株 吸收利 用 , 5 ~6 的氮 素进 有 O 0
3 安 徽 省 宿 松 县 汇 口镇 农 技 站 2 6 4 ) . 4 5 2
Ex e i e e e r h o p r m ntR s a c f App y n n i e M i r n tLo sCo t o r ii e n l i g I s d c o e s 。 n r lFe tlz r o
人 了水 体 和 大气 , 仅 造 成 资 源浪 费 , 时也 给 湖 不 同
泊、 河流带来 污染 , 淋溶也造成 了土壤板结 。
为 了破 解 棉 花 生 产 中 的 难 题 , 徽 省 农 技 推 广 安
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4).-1-4 作者:张夫道等阅读次数: 1331 现状1.1 百花齐放是我国缓/控释肥料研究的最大特色197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李庆逵院士在我国首先开展缓释肥料的研制,基本上与日本同期研究。
1985年原郑州工学院许秀成、李菂苹使用磷酸铵钾盐包裹尿素成功。
至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展为世界上缓/控释肥料种类最多的国家。
1.1.1 包膜型缓释肥料1.1.1.1 包膜材料(1)热塑性材料:包括废弃地膜材料和树脂材料。
(2)废弃物改性材料。
(3)化成材料:在包裹肥料颗粒过程中,材料之间、材料与肥料养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成为防水膜。
(4)无机材料:硫磺,磷酸铵钾盐,高岭土,蒙脱土,硅藻土等。
(5)水溶性混聚物材料1.1.1.2 包膜设备(1)底喷式流化床,又称为流化床喷动塔。
(2)转筒连续装置。
1.1.2 内质型缓释肥料使用水溶内质性缓释剂与尿浆或NPK料浆充分融合技术,达到肥料氮缓慢释放的肥料,适用于高塔复混肥和尿素装置直接生产缓释肥料,也适用于半料浆法缓释复混肥料生产。
1.1.3 胶结型(或称胶粘型)缓释肥料使用具有胶结性能(胶粘性能)的缓释剂将肥料粉末粘结成具有缓释性能的圆颗粒肥料,适用于转鼓造粒的复混肥和缓释钾肥。
1.1.4 缓释型BB肥(1)将缓释尿素与颗粒状磷、钾肥或复混肥料掺混而成的肥料。
(2)按不同作物生育期需肥量将不同时间段释放的缓释肥料掺混而成的肥料。
1.2 自主创新形成了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独特体系我国缓释肥料的研制从起步阶段走的就是自主创新的道路,而且,一直围绕大田作物专用缓释肥料开展科研工作。
纵观我国缓释肥料行业,除了树脂包膜和硫包膜技术是引进日本、美国和加拿大技术并经过改进外,肥包肥技术、废弃物改性技术、化成材料包膜技术、水溶性混聚物技术、保水型缓释尿素技术、内质型缓释肥料技术,胶结型缓释肥料技术、缓释BB肥技术、缓释钾肥技术等均是我国科学家首创的,到目前为止,已获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有20余项。
我国肥料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白由路
配方肥是指利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不同作 物的营养需要、土壤养分含量及供肥特点,以各 种单质化肥为原料,有针对性地添加适量中、微 量元素或特定有机肥料,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加 工而成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地域性的专用肥 料。
针对性
区域性
(二)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1、科学施肥的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2、对肥料的作用认识不清 3、过量施肥的不良效应没有正确估计
0 0
y = -4.0591x2 + 50.58x + 299.99 R2 = 0.9286
2
4
6
8
10
12
磷肥施用量(P Kg/Mu)
四、我国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
施肥:4R Right Source Right rate Right time Right place
适应 配合
肥料:4R Right content Right proportion Right form Right additive
三、我国肥料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肥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二)肥料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肥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规模集中度不高 2、复合率低 3、有机肥料的定位问题 4、功能性肥料的标准亟待制订 5、配方肥生产面临两难的处境
1、生产规模集中度不高
合成氨企业:472家 平均规模14万吨 249家 生产规模小于8万吨
(一)延长肥料产业链、提高化肥复合率 (二)肥料产业的集中度会大幅度增加 (三)资源节约型肥料越来越引起重视 (四)缓释肥料与水溶性肥料将居主导地位 (五)秸秆直接还田替代部分钾肥 (六)提高服务质量
结束语
在现代农业条件下、种子、化肥和 农药是支撑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植物 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创新需要在基础理论、 生产技术、合理施用等方面深入研究与 配合。只有在强有力的肥料生产体系保 障下,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 才能稳固。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应用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应用以往,大多数农业用肥料是以化肥的形式添加到土壤中。
然而,流失的肥料分子,例如磷酸盐类和氨基酸类,造成土壤肥力和海洋环境的污染。
因此,以减少流失的化肥和改善土壤和环境质量为目标,近年来开发了多种技术来控制化肥分子的失控分布。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并讨论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土壤-空气界面上的物质流动来控制化肥养分的失效和流失。
常用的具体技术包括膜锁定技术、发泡钝化技术、除氧化技术、激活酶技术、熔融材料技术和微球技术等。
研究表明,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止肥料分子在土壤中的吸附,从而抑制肥料元素在土壤-空气界面和土壤-水界面的扩散和非特定目的输出,并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肥料养分,减少肥料的流失和环境污染。
尽管目前的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可有效地控制化肥养分的失效和流失,但还存在许多困难。
首先,控制化肥养分控失技术遇到了技术上的障碍,尤其是技术应用的费用较高。
其次,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肥力状况对肥料养分的控失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这些因素也应考虑到肥料控失技术的选择中。
最后,为了提高技术的经济效益,还需要研发更加经济的新型材料,以及化肥养分控失技术的模型分析和工程化等。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首先,未来应加强对土壤-空气界面物质流动的研究,开发出新型的经济有效的技术;其次,应加强对肥料失控分布的模型分析和工程化研究,以提高技术的经济效益。
此外,也应加强与其他有关技术的联合研发,以更全面地控制肥料元素的失控分布。
综上所述,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环境中营养元素的失效和流失,减少肥料污染带来的环境污染。
由于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障碍,因此,未来仍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有望以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环境。
国内外控释肥品牌介绍
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历程与前瞻控释肥料是以包膜、包裹的方式达到延长水溶性肥料的肥效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施肥过量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受到各国专家的重视。
氮肥因受到脱氮(denitrification)、挥散(volatilization) 、淋溶(leaching)、土壤固定(soil fixation) 以及土壤表面径流(surface runoff)等作用之影响,氮素损失高达 50%以上,特别在高温多雨气候下,施用方法不当如表土施肥不覆盖,以及排水不良或者水田不排水等情况下施肥,氮肥利用率可能更低。
钾肥亦同样因淋溶、表面径流、土壤固定等作用而容易损失。
以提高作物对营养要素回收的立场观之,控释肥有下列三个主要的优点:1. 减少要素因淋溶与表面径流所造成之损失;2. 减少土壤中之化学性与微生物性的固定作用;3. 对氮素而言,减慢硝化作用及减少因氨挥散与脱氮之损失;此外尚有下列各项优点:4. 减少因局部聚积高浓度之盐分与大量施肥所造成之种子与幼苗之肥伤与叶面灼伤;5. 以稳定的速率供应营养成份,可以改善作物之质量;6. 对饲料作物而言,施用控释肥可以获致较佳的生长,使其季节性之分配较佳,配合牲畜之需求;7.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及节省施肥次数。
控释肥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先后研制的有尿素甲醛(Ureaform, UF)、尿素乙醛(Crotonylidene diurea, CDU)、异丁醛二尿素(Isobutylidene diurea, IBDU 或者 IB)、胍脲盐(Guanylurea salt)、乙二酰二胺(Oxamide)、被覆肥料(Coated fertilizers)与浆状肥料(Paste fertilizer)等。
一、控释肥料的基本概念、测定标准及制程简介1、基本概念包膜肥料: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定义,包膜肥料为在肥料颗粒表面涂覆其它物质制成的一类缓释肥料,用于成膜的物质有天然产品和人工合成的多聚体如聚氨基甲酸乙酯、聚乙烯、石蜡、油脂、沥青和硫磺等,它们成膜后具有减少肥料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控制水溶性肥料粒子中养分的释放速率、改善肥料理化性能等作用。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应用
化肥养分控失技术及应用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肥料的使用成为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
通过施用化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过量施用化肥可能会导致养分流失、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在这种情况下,全新的理念“养分控失技术”可以被提出。
这种技术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效控制养分流失,同时保护土壤健康。
养分控失技术包括肥料的施用、土壤测试和管理。
在施用肥料方面,养分控失技术要求在施用肥料时使用可植物吸收的有机肥料或生物有机肥料,同时减少不可植物吸收的无机肥料,从而有效控制养分流失。
此外,土壤测试是养分控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分控失技术强调及早进行土壤测试,以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根据测试结果,科学施肥,以减少浪费,更好地利用肥料。
最后,养分控失技术也鼓励使用种植技术和种植制度,以有效利用肥料。
种植技术包括施肥技术、播种技术和农药使用技术等,这些技术有助于减少农药和肥料的浪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养分控失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养分流失,还能保护土壤健康。
它提倡采用绿色农业,以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土壤的污染,保护水土资源。
养分控失技术丰富了当今农业科学的理论,也为改善当今农业生态条件奠定了基础。
它不仅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化肥养分,还能
为生态环境贡献更多。
因此,应当加强对养分控失技术的研究,推广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2-22
内容提示 一、中盐红四方为何大力推广新型肥料 ? 二、中盐红四方控失肥相关知识。
三、中盐红四方如何支持客户新产品推广?
一、中盐红四方为何大力推广新型肥料 ?
1、推广控失肥料背景
问题一:普通化肥释放快
普通化肥的全溶、速溶、速散特性,需要施肥“少吃多餐”。
问题二:养分不平衡
2011年9月23日在蒙城县坛城镇玉米控失肥现场会
2007年蚌埠市农技推广中心在固镇县玉米上大面积控失
复合肥应用示范试验(94亩),玉米平均亩产587.1Kg, 比习惯施肥增产11.8%。 2008年长丰土肥站在下塘镇玉米上进行了控失复合肥 示范,与等养分规格普通复合肥相比,玉米增产13.8%;
肥相比增产10.2%; (2)氮肥减量试验:控失复合肥一次性基施,亩施纯氮 9.81kg , 小 麦 亩 产 500.13kg。 普 通 复 合 肥 对 照 亩 施 纯 氮 12.57kg(减量28.1%),小麦亩产500.75kg,产量持平。
2)控失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
2009年蚌埠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怀远县包集、陈集安排千亩玉米控失肥
4、控失肥与其它缓/控释肥的区别
1)控失复合肥不但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而且 防止养分的流失。具有双重效果。 缓控释肥通过包膜厚度来控制养分的释放 速度。 2)控失复合肥具有氮、磷、钾肥全部控制释放 和防止流失的作用。 而缓控释肥仅控制氮肥的释放速度。
3)控失复合肥利用率比普通复合肥提高 11-22%,对氮利用率提高6-13%,磷利用 率提高5-20%,钾的利用率提高21-32%。 而缓控释肥仅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4)控失复合肥是环保肥料对土壤没有二次 污染,而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土壤有二次 污染。 5)控失复合肥是农民能够用得起的肥料, 而缓控释肥仅包膜氮肥成本就很高。
端产品。农业部已将控失肥和缓控释肥纳入农业主推技术。
2)、鉴于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发展新型高效、环境友 好、有针对性的肥料技术刻不容缓。当前化肥不仅利用率低、养分流 失严重,还带来了面源污染问题。以高利用率为特征的新型肥料的问 世打破了这些局限,合理搭配养分形态,合理添加助剂,更有针对性 增强肥料的区域适用效果,开拓了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的新途径。 3)、行业内部剧烈竞争加快新型肥料的发展步伐。国内复合肥产品同 质化严重,业内竞争激烈。国内致力于新型肥料研发的企业不断涌现, 新型肥料产品不断推出,取得良好的收益。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无不
取样 地点 不施肥区 常规施肥区 1#控失肥区 2#控失肥区 3#控失肥区 4#控失肥区 PH 5.99 5.93 5.67 5.88 6.12 5.39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g/kg ) ( g/kg) (mg/kg) (mg/kg) (mg/kg) 有机质 24.3 24.2 24.4 23.7 25.1 25.1 全氮 1.60 1.58 1.64 1.23 1.60 1.36 292.2 296.8 264.6 201.6 235.9 265.0 11.3 11.6 12.2 16.0 14.6 13.2 83.8 88.4 94.0 89.6 91.0 97.2
42%(22-8-12)红四方
42%(24-7-11)海伟事 45%(20-10-15)海伟事 44%(18-8-18)红四方 45%(20-7-18)海伟事 40%(16-8-16)硫基 42%(22-12-8)红四方
3、红四方肥料产品多,为何推广控失复合肥, 不推广控失尿素或控失碳铵?
◆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
农化产品
尿素 碳酸氢铵 氯化铵
化工产品
纯碱 烧碱 三聚氰胺
硫酸铵 复合氮肥 普钙
磷酸铵 复合肥料 杀虫双 杀虫单 草甘膦等
保险粉 糊树脂 三氯化铁
吡咯烷酮 γ-丁内酯等
控失化肥试验
控失复合肥 习惯施肥 控失尿素 尿素 不施肥
最小养分律: (1843年李比西)
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受最 小的养分所限制,当一种必需的养 分缺乏或不足,其它养分含量虽多, 作物也不能正常生长。
问题三:施肥方式不科学, 加剧肥料浪费和流失。
问题四:施肥量大
极限
作 物 产 量
毒效 增加Biblioteka 低量适量高量
养分供应量
施肥量增加,肥料报酬下降
结果:化肥利用率低下
氮、磷、钾
控失复合肥企业标准(Q/HSF001-2009):
项
总养分(N+P2O5+K2O),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水分(H2O), 氯离子(CI¯), 亲水性(吸水率)
目
≥ ≥ ≤ ≤ ≥
指
高浓度 40.0 70 2.0 90
标
低浓度 25.0 40 5.0 80
中浓度 30.0 50 2.5 90 3.0 40
避灾
控 失 不 只 是 控 释
增强抗旱
肥效长
省工省时
控失肥
利用率高
减少污染
培肥土壤
增产增收
8 大特点
八、中盐红四方控失肥品种
根据不同作物需肥规律,结合销售区域的
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开发了不同规格品种的 红四方控失复合肥。
控失复合肥主要品种及推荐施肥量:
产品规格 40%(28-6-6)红四方 38%(26-5-7)红四方 40%(30-5-5)海伟事 主要适用作物 玉米 玉米 玉米
700
平均产量(Kg/亩)
中稻(5点平均): 控失复合肥比当地习 惯用肥增产14.2%。 “控失剂+尿素”比 尿素增产3.3%;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稻 控失化肥小区产量比较 晚稻
控失肥对氮、磷、钾具有全部控制释放和防 止流失的作用。 明显不同于其它缓控释肥仅对氮肥起缓释作 用。 控失肥的效果也明显好于缓控释肥的效果
示范片,省人事厅7月21日组织专家现场评估论证,8月6日召开玉米控失肥 应用技术现场会。示范田玉米亩产高达655kg,比习惯施肥增产17%。
红四方控失肥在玉米“一埯多株”超高产栽培中很给力。2011年9月 21日蒙城县农委组织专家对红四方玉米控失肥“一埯多株”超高产栽培 示范片进行测产,实际亩产超过1400斤,创历史新高。
从表可以看出:小麦收获后,控失肥处理区土壤速效磷、速效 钾含量基本高于常规复合肥区。(土壤中速效氮肥不比较, 主要氮肥的施入量不同)。
长丰试验不同处理土壤平均数据
取样地点 不施肥区 常规施肥区 1#控失肥区 2#控失肥区 3#控失肥区
PH
6.67 6.12 6.20 5.99 6.30
有机质 g/kg
粒度(1.00mm~4.75mm或.35mm~5.60mm), ≥
氮控失率(总氮)
磷控失率(P2O5) 钾控失率(K2O)
≥
≥ ≥
45
60 50
控失肥
水
水
普通肥
养分流失少 肥料利用率高
养分流失多 肥料利用率低
施用控失复合肥作物收获后,土壤残留养 分较习惯施肥都有增加,能培肥土壤 。
庐江柯坦试验不同处理土壤平均数据
蚌埠控失肥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572.3公斤,习惯性施肥 489.3公斤,每亩增产82.7公斤。
2008-2009年度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
四省农委土肥总站在4省8个点开展控失肥等量和减量试验。 试验结果:(1)等量试验:控失复合肥一次性全部基施
处理小麦平均亩产511.8kg,较等养分的普通复合肥多次施
1、肥料施到土壤中三种去向
1)作物吸收—提高产量 2) 土壤固定、吸附—培肥土壤 3) 流失(挥发、径流、淋溶)--白白浪费。 推广控失复合肥主要是减少流失部分, 让流失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提高作物产 量和培肥土壤。
2、控失复合肥解决农民用肥中的哪些困惑
1)小麦一炮轰施肥方式, 年前疯长,无效分蘖多,后期脱肥早 衰,且易发生冻害,病虫害严重,难以管理。 2)玉米秃尖,籽粒瘪。 3) 高温或干旱,肥料难以追下去。 4)肥料利用率低。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各为多少?如何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如何培肥土壤? 5)化肥的作用仅为40-50%。如何培肥土壤? „„
向我们昭示发展新型肥料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控失复合肥相关知识
1、肥料施到土壤中有哪几个去向? 2、推广控失肥意义及解决农民用肥中哪些困惑? 3、肥料产品多,为何推广控失复合肥, 不推广 控失尿素或控失碳铵? 4、控失复合肥与其它缓控释肥区别? 5、控失复合肥机理。 6、控失复合肥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7、控失复合肥的特点。 8、中盐红四方控失复合肥品种。 9、施肥技术
2008年4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现场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科院余增亮研究员
记者在采访中盐红四方陈勇副总经理
7、控失复合肥的特点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红四方控失复合肥选用优质原 料,添加用天然和生物高分子材料复配改性加工而成的化肥控失剂,它具有以下8个特 点:
控失复合肥作用机理
研究认为,控失剂遇水自组装微纳 分子网网络,通过氢键、范德华力和粘 滞力与化肥分子相互作用,网捕化肥分 子。化肥养分减小流动性,从而达到控 氮、磷、钾 失的目的。这既不同于包膜化肥的原理, 也不同于脲酶抑制剂原理。
控失复合肥作用机理 —4重微纳网,留住养分不流失 1重氮元素营养吸附网 2重磷元素营养吸附网 3重钾元素营养吸附网 4重水分吸附网
1) 控失复合肥在小麦上应用
2007-2008年度在巢湖市居巢区、阜阳市颍泉区等地试验 示范,小区试验小麦平均亩产375.4kg,比习惯施肥增产18.7%; 应用示范小麦平均亩产474.2kg,增产20.0%。 宿州市土肥站试验:控失复合肥一次性基施与等养分普通 复合肥采用氮肥后移施肥方式相比,苗期长势相似,但后期控 失肥区小麦长势好于普通复合肥区,与普通复合肥采用“一炮 轰”方式相比,每亩增产88公斤,增产18.5%。 蚌埠市土肥站试验、示范:控失复合肥一次性基施小麦平 均亩产539Kg,等养分普通复合肥一次性基施(一炮轰)小麦亩 产490Kg,增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