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机制与引导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0..13585
13585/ki.gxfdyxk.
/ki.gxfdyxk.2023
2023..0404..008
ChatGPT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机
制与引导策略
张玉璞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赋能数字劳动变革,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也构成了多重维度的冲击。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分析大学生使用ChatGPT的内在动机,ChatGPT在赋能生产力、突破认知局限、缓解社交焦虑、改变劳动赋能模式等方面具有优势,探讨了ChatGPT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机制,认为在个体维度上数字具身加速思考缺失,关系维度上社交掩面映射封闭圈层,社会维度上技术渗透加剧共识危机。
在人工智能语境下,大学生要避免在数字我中迷失自我,丧失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要在人机交互的对话中发掘自我,在情感互动中主动创造意义,在人机协同作业中积极提升自我,争取更优路径,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ChatGPT;思想行为模式;人工智能;算法;自我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37(2023)04-0045-05
图灵在1950年发表的文章《计算机器与智能》,是思考机器和人交流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机器“能够根据感觉到的思想感情写十四行诗,写协奏曲,而不是靠碰巧落地的符号来创作”,才能承认这台机器有智能[1]222。
多年前,图灵描述的人与机器交流的景象如今已经真实发生,ChatGPT正全方位嵌入到人们的日常应用场景中。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由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不到一周用户数就突破100万人,月访问量达2100万人次。
推出仅两个月后,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2023年3月15日,OpenAI公司推出ChatGPT-4大型语言模型。
Anthropic公司也推出了类Chat-GPT聊天机器人Claude。
国内,百度类ChatGPT 产品“文心一言”于3月16日发布,中国版ChatGPT正在逐步涌现。
ChatGPT的迅速走红,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构成了多重维度的冲击。
一方面,ChatGPT 通过其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重新定义了人们追求超越性交流的方式。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群体,渴望参与到数字具身描绘下的数字共同体中,这种渴望进一步加强了“现实我”与“数字我”的交融,削弱了“镜中我”与“雾中我”的边缘。
这种数字化的身份认同和社交互动模式,为数字时代的人际交往和文化认同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共同体不仅成为一个数字化的交流空间,也成为一个数字时代的文化符号和身份象征,为数字原住民在虚拟空间中建立自我认同和社交网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可能性。
另一方面,ChatGPT的算法也可能通过信息过滤和推荐算法等方式,“信息过滤泡泡”导致的认知
基金项目:2021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背景下00后大学生融媒体素养评价研究”(沪教委人〔2021〕40号)。
作者简介:张玉璞(1995—),女,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助教。
专题研究
框架和视角偏狭,使之难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倾向于将ChatGPT 生成的文本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忽略其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这可能会导致其思维方式变得单一化,缺乏多元化思考和分析能力,且易受到算法背后蕴含的价值观的影响。
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分析大学生使用ChatGPT的内在动机,并从个体、关系与社会方面探讨ChatGPT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三个维度,最后,结合人工智能语境,挖掘梳理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引导策略。
一、感知价值与人机对话:大学生
ChatGPT使用的内在动机
感知价值理论认为感知价值由感知利益、感知成本两个维度组成,感知利益指用户主观感知的获得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认知价值以及享乐价值;感知成本指用户主观感知的付出,包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隐私关注成本[2]。
(一)功能价值上赋能提高生产力
在功能价值上,相比于其他需要拥有操作基础方可使用的软件或者程序来说,ChatGPT是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并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其使用可得性大大提高,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仅需输入文字,就可免费调用完成各种事情。
写文案、写信、解答生活问题、写代码、写文章等都可以通过用户与其简单的对话来完成。
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显著带动了在内容生产质量上的提升。
大学生使用其作为内容产生的助力工具,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力。
(二)认知价值上助力突破认知局限
ChatGPT支持连续对话,同时拥有对话的记忆功能。
可以根据用户的前期对话和历史记录,进行多次连续的对话,输出更加精准的回复。
在对对话信息进行记忆的基础上,输出更加详细的内容,并且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智能推荐相关信息。
在认知方面,以前的信息搜索,只能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搜寻,并进行人工梳理,信息获取的途径较为单一,范围受到自身知识储备和信息搜索平台的限制。
而ChatGPT有着超大规模的预训练语料,并有着基于超千亿规
模的模型参数依赖的数据库。
大学生信息获取的需求大,使用ChatGPT进行信息获取与认知可以自动匹配和搜索数据,帮助大学生用户跨越学科背景,打破知识壁垒,突破认知局限,会获得更加广泛和多元的信息。
(三)情感价值上帮助避免社交焦虑
ChatGPT的对话功能让人机交互变得生动且贴切。
不同于其他社交媒体或者社交平台中的交友关系延展性属性,熟人关系的延伸让大学生的网络交友充盈着社交压力,从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社交倦怠”,而现实中的社交恐惧、社交幽闭等现象,使得一些“难以吐露的心事”“难以启齿的私事”和“难以抚平的忧伤”无法被排解,因而现实社交也未必能够满足正常的情感需求。
而ChatGPT更像是可以随时与之互动的“私人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猎奇心强但是辨识能力较弱,一方面在此种“类人”交流的对话中可以解答那些无法言说的困惑,避免了面对面交流和社交平台互动中的社交焦虑,同时在与ChatGPT互动中其展现出的延续性对话能力、深度学习能力以及道德原则,避免了一般人机互动中的迟缓、呆滞、宕机等导致的互动体验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ChatGPT拥有多角色、多风格的长文本生成表达能力,大学生可以将其设定成为任何人,增加了互动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有学生会“忍不住每天至少和它闲聊半个小时,不用担心被评价,没有负担,可以随意表达想法,还会看它回答得快,还是阅读得快”,大学生可以在这种对话中增强不同互动的情感体验。
(四)社会价值上改变劳动赋能模式
ChatGPT让更多的人切身体验和体会到数字劳动赋能模式的变革,它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形式。
大学生作为赛博空间中数字劳动的主力军,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就开始将自身劳动与计算机辅助劳动紧密连接在一起。
如果能够合理运用,ChatGPT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变革和模式创新,帮助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方式。
感知成本方面,ChatGPT使用中这种极简的智能对话模式使得人机交互回归到传统的对话
专题研究
模式,从传统的人与人交流到设备辅助的智能操作平台,再到人机对话的转变,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演变和精进的过程,结果导向是更贴近人本身,围绕着人的思想、观点和道德逻辑,道德原则的加入也使得ChatGPT拥有道德判断的能力。
二、断裂与弥合:ChatGPT影响大学
生思想行为模式的三个维度
ChatGPT作为新一代AI技术的代表,深刻嵌入并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场景,其在提升学习研究效率、拓宽认知阈限、重塑人机互动模式等方面带来极大突破,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模式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从个体、关系与社会三个维度进行探讨。
(一)个体维度:数字具身加速思考缺失
肉身存在不必物理性在场,以数字具身的方式实现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规则与秩序建构,是智能传播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3]。
智能场景的互联与渗透打破了人的肉身与智能设备之间的关系,肉身也转变成为数字化生存中的一部分,作为数字化存在的数字具身,参与到信息的互动与交往之中。
当前,躺平心态以戏谑和调侃化的方式流行于大学生群体中,躺平人所处的算法社会印刻着数据的痕迹,隐含着对效率的要求,如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所说,“功绩主体投身于自由的约束中,即追求效率最大化,进行自我剥削”[4]85。
躺平背后的逻辑实则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数据化生存的自我要求,当人的生存场景依赖于数字化,人的认知、态度和相应的行为会更加依赖于数据和数据结果。
场景和空间的转化也更依赖于智能设备和基础设施,智能逻辑取代个体主观能力的可能性也随之而来。
思维降级、逻辑断联、个性渐弱,这些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致使大学生的思考能力不断弱化。
进入算法社会,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浏览和点击的足迹、游戏或者娱乐的数据,算法都一一记录并预测着我们的生活。
算法不仅能够实现实时抓取数据,还可以预测行为,我们在互联网上的足迹无时无刻不被算法收集、计算和推荐。
ChatGPT的使用过程中的互动与对话行为,算法可以迅速捕捉和分析输入、回复的内容,推荐算法可能会将相似的观点进行推荐,相似的信息可能会进一步固化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忽视多元化信息。
(二)关系维度:社交掩面映射封闭圈层
数字化生存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图景,但是智能驱动下的数字具身传播,带来全新的时空关系。
首先,隔空社交,跨屏交往已然成为年轻人流行的社交方式。
在数字化场景中,平台算法推荐会让原本广阔的弱关系社交变得局域化,智能化的算法推荐机制对社会关系网络的搜索、浏览轨迹的跟踪、兴趣图谱的抓取以及大数据画像的描绘,使得社交范围圈层化现象让人无法忽视。
在社会交往层面,借由大数据映射的却可能是小圈子,封闭的社交圈层更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巩固,而非社会关系的拓展,社会交往的范围可能会变窄。
其次,ChatGPT作为聊天机器人本身没有情感,但是大学生可能会在持续习惯性使用中出现“移情”现象。
由于ChatGPT多变的身份、惟妙惟肖的语言表达,知情达意的语义输出所展现出的类人表现,大学生易将其看作为自己唯一信任的虚拟伙伴。
互联网世界中人与人之间通过节点相互连接,每个人都是节点的一部分,相互连接、实时共享、频繁交互,极大地打破了原有单个个体或组织的角色界限。
而ChatGPT的出现,集强大的数据规模、空前的计算能力以及深层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算法技术于一体,大学生可能会将其作为一个自己与世界连接的唯一的“大节点”,而导致其他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交往频度和交往深度大幅度减弱。
(三)社会维度:技术渗透加剧共识危机
社会共识的形成建立在社会公众内在的自觉认同基础之上,公共意识文化的培育和传播尤为关键。
媒介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过程影响着社会共识的形成。
在大众传播时代,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伊里县进行总统选举投票意向调查,提出了意见领袖的概念,认为意见领袖是信息两级传播的中间环节,信息经由意见领袖再到一般受众,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推荐算法等渠道向大学生传递信息,因为信息获取渠道的便利、多元和全面,以ChatGPT 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背景
专题研究
下大学生的新一代“意见领袖”,从而通过推荐算法和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
在社会认同上,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与大学生交互时,可能会传达出某种价值观或态度,而这种价值观或态度可能被大学生视为社会认同,大学生可能会感到与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的互动是一种社会认同的方式,他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这些价值观。
三、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语
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引导
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学生始终是思政工作的主体,人工智能语境下,学生交流与互动的对象不再仅仅是面对面的人以及跨屏互动的网友,还有智能的聊天机器人。
多重可变的应用场景嵌入其中并且可以随时转换,在以上种种流动的网络生态中,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模式与意识形态的引领与再塑十分重要。
(一)机器与人互为认知:主流价值观融入自我认知的流变与再塑
“我们要面对的是数据,因此为了提高生产力,所要克服的不再是来自肉体的反抗,而是要去优化精神和脑力的运转程序,优化思想逐渐取代了规训肉体。
”[5]33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恰如其分的契机,机器在深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算法智慧下不断演变成为更像人类的机器。
精神和脑力的优化有了新的载体,在对话间协同运作、创作、创思,在效率提升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
在辅助过程中,对机器的引导由人完成,最简单的指令由人发出,不同人以不同话语、逻辑与机器交互,会产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机器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个体的差异性。
而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机器的智能才得以在交互中体现,这是机器与作为个体的人互为交织的智能要素,人在交互过程中应该要有着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和个体意识,正如学者彭兰所说,机器与人互为尺度[6]。
大学生可以借助“数字我”实现更为清晰的自我认知,争取更优路径,实现自我价值。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介绍苏格拉底设定的一个著名的比喻:“洞穴中的人”,一群人从小就被囚困在洞穴之中,见不到真实的外界,只能看到外界投影在墙壁上的阴影,一直如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人们容易将ChatGPT中呈现的世界视为真实世界,潜移默化地将其回答的问题作为价值观形塑的基础。
ChatGPT有着其他语言模型所不具备的千亿级别参数规模,以其为基础支撑,可以捕获更复杂的语言模式和关系,不可避免的是,其数字世界背后隐含着开发人员的价值观偏向。
大学生应该拥有对人工智能传达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素养,要学会质疑和评估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并考虑信息所传达的背景和意图。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获取信息,大学生都应该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准则,这些准则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同时,大学生要避免在“数字我”中迷失自我,丧失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而在人机交互的对话中发掘自我,在人机协同作业中提升自我,在机器驾驭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才是人与机器互为映照的真义所在。
(二)情感互动中创造意义:掌握主动权赋予算法以情感
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其网络社交行为,占据其社交行为的重要部分,聊天交友、视频会友、游戏求友、短视频分享日常、兴趣平台交流心得,无论是出现在网络中的文字、视频、声音,还是流淌在网络中的情感细流,都是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方式。
ChatGPT的拟人化效应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情感共鸣提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
与机器对话实际上是与另一个自己对话,并且更加习惯于这种孤独。
个体不断丰富的互动符号和互动手段加剧了虚拟互动过程中的表演性、伪装性、诱导性和欺诈性,使得虚拟互动中的“雾中我”特点愈加突出,各种虚拟仿真技术日益模糊现实与虚幻的边界,诱导人们沉湎于虚拟现实之中[7]。
机器本身不会产生情感,也不会在互动中增加情感,是人给予了代码以意义,赋予了算法以情感。
在与机器的情感互动中,人工智能技术导引的虚拟情境模糊了“镜中我”的概念,“镜中我”与“数字我”交融互通。
人赋予了机器以朋友的身份,愿意看它输出的文字,对其输出的内容抱有期待,有着自己的理解,并逐渐在认同的过程中形成可能的情感依赖。
专题研究
布鲁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认为,意义由人创造,由人解释,并基于此进行实践。
大学生也要意识到,与聊天机器人的互动话语,理解其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本身赋予其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共同体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其中也可能存在虚假信息和隐私泄露等问题。
因此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人际交往的主导权把握在自己手中,在ChatGPT使用过程中,主动建立关联,主动把握互动的节点与节奏,主动辨别互动中的错误信息。
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能力,在数字共同体中进行正确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以避免虚假信息和隐私泄露等问题的发生,在交互过程中赋予意义,形成正向反馈。
(三)机器与人互为协作:人机协作创造社会价值
大学生基于ChatGPT使用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实质上是人机协作的过程。
人机协作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显而易见。
互联网早期内容大多是PGC(专业生产内容),内容专业性高,质量有保障,进入到UGC (用户生产内容),用户参与百度百科的编写、在自媒体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如微信、微博、QQ、B站等平台,形成内容生产的宏大景观,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人机协作,其主体强调用户的主观能动性,用户发挥其能动性创造内容,形成人人参与的互联网景观。
ChatGPT的出现,以生成内容的AIGC作为技术支持,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与单纯的用户生产内容相比而言,又将生产方式的变革向前推进了一步,其采用的生成式语言大模型,嵌入了反馈强化学习以及人工监督微调,使得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
ChatGP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咨询、广告、教育等不同行业和领域。
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可以将其运用于解答问题、协助完
成作业等。
大学生可以更容易辨识出机器与人更擅长的领域,机器更擅长检索、归纳、运算,人更擅长想象、演绎与创意。
而机器完全可以辅助人更擅长的事情,缩短创意生产的时间,优化创意的过程,达成互为认可的结果。
但是ChatGPT的应用确实也引发了教育界的隐忧,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显得更加迫切。
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要强调诚信的品质与价值观,强调对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的要求。
不利用ChatGPT等工具制造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等,保持对学术成果的敬畏和尊重。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通过规范论文写作、评审等环节,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学术道德和伦理观念。
ChatGPT形成的“涌现”现象正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形塑思想行为模式与意识形态的重要变量,但作为年轻一代,拥抱技术需掌好思想之舵。
参考文献:
[1]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Phelps J E,D'Souza G,Nowak G J.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onsumer privacy con-
cern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001(4).
[3]焦宝.从“延伸”到“具身”:身体视角下个体传播论的思理尝试[J].山东社会科学,2022(11).
[4]韩炳哲.倦怠社会[M].王一力,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5]韩炳哲.精神政治学[M],关玉红,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
[6]彭兰.人与机器,互为尺度[J].当代传播,2023(1).[7]柯泽,宋小康.从“镜中我”到“雾中我”:虚拟现实中社会互动的畸变与理论危机[J].新闻与写作,2021
(8).
(责任编辑: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