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诗歌中秋天意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诗歌中秋天的意象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英诗歌中“秋”诗意象的分析发现,中国诗人喜欢“悲秋”,而英国诗人则倾向于歌颂秋的收获,但是二者同样表现出一定的联系。
本文认为,两者之间的这种差别和联系主要是由于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关键词:中英诗歌“秋”诗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国诗歌和英国诗歌中都不乏以秋天为主题的佳作,但两个国家的诗歌却蕴涵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哲学。
中国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常常是阴柔委婉,消极应对世事纷繁;而英国诗歌却截然相反,英国诗人大多采用阳刚明快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真与美的追求。
这两种对诗歌意象的表达方法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中英两国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导致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两个国家知识分子在各自时期不同的思想走向。
本文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对中英两国的诗歌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并试图得出初步的解释与结论。
文章所选用的英国诗歌的例子主要集中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因为它在英国的诗歌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中国诗歌的例子选取上,主要集中于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二中英诗歌中“秋”的意象
无论是在中国诗歌还是英国诗歌中,关于描写“秋”的诗,其材料都很丰富。
由于“秋”诗具有意象鲜明、情感突出的特征,因此在中国诗歌里,诗人眼中的秋天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悲凉的意味,并不断在后世的诗歌之中发展积淀。
而在英国诗歌中,“秋”诗所代表的意象尚未形成如此强烈的民族情感积淀。
因此,我们要从各国的民族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在中国诗歌中,诗人大多非常注重诗歌的意象。
而秋天历来也是中国诗人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意象。
为何会如此,这主要与秋天的景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秋季给人的印象不仅是丰收、快乐的季节,而且也是萧瑟、凄凉、憔悴的风景,因此当诗人怀着不同的心境来体会秋天的景色的时候,就为秋天赋予了一定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大多也表现了这样的一种景色:秋日独自一人登高,站在萧瑟的寒风中,或看着树叶随风而落,整个大地都失去了生气;或看着滔滔东去的江水,一刻不停地奔流到海;或倚窗而望,看那曾经美丽的鲜花变成了一堆泛黄的枯叶,随风而飘,无人堪摘,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以成为追忆,秋月、秋雁、秋水、秋山,都是那么的凄凉,引起人们无限的愁绪。
诗人们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联想到人生如此的短暂,自己却还没有报效国家,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不免唏嘘长叹,与此同时,这样的情景也加剧了诗人对于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于是“愁”、“悲”、“哀”、“凋”等感情不免油然而生,而诗人们也就很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感情带到了他们的诗歌之中。
因此,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咏秋悲情,成为
诗文主题模式之一。
例如,王维的《秋夜独坐》,诗写诗人秋叶独坐的感触:“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四句阐发出诗人在寂寞清冷然而又雅致可爱的秋天夜晚的人生感悟。
山果鸣虫都是秋天常见的东西,但对于这些平常的东西,诗人含蓄地表露了年华易老韶华易逝的“悲”,以及诗人独坐秋夜的凄凉,是一种无奈的“哀”。
末四句“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则是诗人于岁月流光的无奈挽唱。
全诗字字皆能令人体会到诗人的“愁”、“悲”、“哀”、“凋”之情,而这些“愁”、“悲”、“哀”、“凋”之情也正是诗人对于秋天意象的娴熟把握。
以上通过对“秋”诗意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诗人描写秋的主调是“愁”、是“悲”、是“哀”、是”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诗中的悲秋夹带着一种“感士不遇”的人生意味,而英国诗歌中的悲秋是对整个生命和大自然规律所带来的消亡的
一种理性思考。
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意象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诗人的情思,要通过意象的选取和组合才能得以表现。
例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秋颂》,表面是描写对秋天的自然景观,但实际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年华易老的伤感、惆怅。
在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现实中的秋天的景色,然后在秋天景色的感染下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在想象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的美好,而诗人又无奈地回到现实世界。
在诗的第一、三两节中,诗人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画面,把秋天果实成熟、虫叫鸟鸣、人们欢歌笑语的
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二节诗人在秋天景色的感染下,让自己的思绪进入了一个想象空间,在这节里,诗人眼中的秋天不再是秋天而是一个人,秋天也有了与人一样的生命。
这种写作手法是古典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虽然整首诗都是在歌颂秋天,而且语言也始终是欢快、明朗的,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的诗句虽然没有直接“悲秋”,但他对秋天美好景色的描写其实是在表达这样的一种思想,秋天的种种美好会在严冬中枯萎、凋谢和死亡,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摧毁,这种变化是无法抗拒的。
当美好的事物逝去的时候,我们会倍感留恋、不舍,而时间的流逝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
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点,读者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这首诗歌中的“秋”的意象。
由上可见,英国诗歌中的对于秋的意象的表达更加注重对于秋天美好景色的描述,而在对这些美好的景色的描述过程中来对比突出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为英国诗歌大部分不是抒情诗学而是叙事诗学。
叙事诗学的发韧之际,文学的本质是典型论。
无论是典型论还是意境说,都主张在写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象与情境是相互融合的,但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典型论更加侧重于对客观的描写,而意境说更加侧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这也就是中英文诗歌最基本的区别。
由于任何意象单独出现时,是不具有感情色彩的,是客观独立的,只有诗人将自身情感融入到意象中时,才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
而秋天是衰败、颓废的季节,充满了肃杀之气,此时万物萧条,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人生的失意、困苦和年华的流逝。
因此,悲秋是中国文学不变的主题,而英国诗歌则是通过对景物的详细的描述来表达诗人的思想。
此外,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极其广泛,而儒家强调的是“入世”,要求士人们能够“以天下为己任”。
人类短暂的生命与历史长河中那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赋予了文人骚客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同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激励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博取功名,建功立业。
他们的理想、志向、希望和前途与其仕途的坎坷紧密相连。
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或诗人有别于英美知识分子或诗人,使他们具有诗人兼“仕”的双重身份,如陶渊明、刘禹锡等,加上中国古代诗人大多仕途坎坷,命运多舛。
这样一来,诗就成了“排解感情纠葛的特效药”(闻一多)。
当他们满怀雄心壮志却因羁绊未能直抒胸臆、无法出入仕途、贡献自己的力量时,这种抑郁不得志的情感便会因自然出发。
秋之何为悲秋,皆因融入了诗人伟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抑郁的缘故。
悲秋作品不仅承载了古代诗人伟大抱负无法实现的哀愁,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
在人的一生当中,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生死的尖锐冲突,以及对大限的优患和惶恐也借助“悲秋”这种诗歌形式来表达。
在中国传统农耕生活的习俗和观念下,诗歌中的秋被赋予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使得人们一谈到秋就必然联想到死亡,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古代诗人触秋就会“悲”。
而在诗歌的创造过程中,“悲秋”也就成了诗人抒情的心理定势和
审美反应。
也正因为如此,秋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在诗歌中,其意象也就固定地变成了时间的象征和隐喻死亡,而以这种具有生死之悲的极致形式来抒写人生种种愁绪,便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抒发悲情的固定意象。
也正因为如此,历代诗人都自觉地认同诗歌史上的始唱之调,是因为忧患之思与摇落之悲不仅是作为创作范例而具有参考价值,而且是作为抒情主体之人格理想的显现而具有感召之力。
这种理想人格便是中国贤者所追求的“乐以忘忧”式理想人格。
它培育了中国知识分子怡乐于忧思悲愁的艺术心理,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忧郁悲愁的抒情基调。
相对于中国诗人对秋天意象的描写来说,西方人所崇拜与信仰的则是耶酥基督,人们希望借助对上帝的虔诚膜拜,来寻求自身精神上的解脱。
他们通过虔诚地向上帝忏悔,来救赎自己罪恶的心灵,希望能够在死后,灵魂进入美好的天国,进而得到永生,在这种宗教的影响下,西方人也就不具备中国诗人那种忧患意识和大起大落、抑郁之情。
与中国诗人不同的是,英美知识分子和诗人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阶层,大多也没有经历过宦海的沉浮。
他们以写诗或文学创作作为职业,并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报酬,如沃尔特?司各特就曾靠写作来偿还自己的债务。
此外,西方世界的诗人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决定了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
价值,而文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也要求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社会功能,对艺术、社会、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辨和探讨,而不能
仅仅只是诗人自己人生经验的宣泄。
西方世界中的诗人中自然也有不少忧国忧民者,虽然他们可能同样会受到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他们的言论自由的受保护程度相对来说是较高的,自由的传统赋予他们不需要借助于隐喻而自由抒发自己政治观点的权利。
而自由开放的商业经济则孕育了西方人的创新意识,这就为英文诗歌的自由发展创造了合适的外部条件:诗人所追求的是用自己的独特文风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
这也就导致了中英诗歌对秋的意象的抒发产生了不同。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诗歌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秋”这一个主题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景物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对于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甚至会截然相反。
如同样是秋天,会有人因秋而悲,迎风垂泪;有人因秋而喜,对月高歌。
所以,既有欧阳修《秋声赋》中的哀鸣;也有峻青《秋色赋》里的热烈的色泽。
在中国的诗人们热衷于在秋中运用隐喻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英国诗人们则选择了对大自然的单纯而直自的咏叹。
中英诗歌差异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习惯、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而相同之处则很有可能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在语言表达上的影射。
人的感觉是丰富多样的,因此,从感觉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从某种角度说来,诗歌既是诗人
感觉的载体,也是诗人表达感觉的客体。
由于人类的感觉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中英诗歌在表现感觉与意象关系上所出现的异同也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如何,把握好中英诗歌在处理感觉与意象关系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深入透视中英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内在情感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我们试图来评判中英诗歌谁比谁更胜一筹则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因为两种诗歌的风格各有其特色,惟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够推动当代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john keats,the poetical works of john
keats,[m]london,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
[2] shelley,the complete poem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m]new york,modern library,1994.
[3]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刘若愚:《中国诗学》,幼师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版。
[6] 朱徽:《中英比较诗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韩经太:《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简介:唐晓琳,女,1967—,四川成都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