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word教案.docx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2.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探讨艺术对科学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a.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科学贡献;b.教师介绍爱因斯坦对科学的突破性发现,如相对论等。
2.艺术与科学的关系a.学生集体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b.教师介绍艺术家对科学的影响,如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贡献。
3.艺术对科学的影响a.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艺术家或作品,研究其对科学的影响;b.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艺术的鉴赏与创作a.教师介绍艺术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b.学生分析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c.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1.教师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2.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科学贡献;3.学生分组讨论爱因斯坦的贡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艺术与科学的关系1.学生集体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师介绍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对科学的影响。
第三课时:艺术对科学的影响1.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艺术家或作品,研究其对科学的影响;2.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课时:艺术的鉴赏与创作1.教师介绍艺术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构图、色彩运用等;2.学生分析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3.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课堂活动与资源:1.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2.阅读资料和文献;3.绘画、摄影、音乐创作;4.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评价方式:1.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2.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3.学生艺术创作的成果和创意。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米洛的维纳斯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word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作者:赵鑫珊“我从六岁起就跟人学小提琴,……我真正开始懂音乐还是在我十三岁左右,我爱上了莫扎特奏鸣曲之后的事。
”有一次,爱因斯坦这样回顾往事。
在他十三岁那年,他又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
因为欧几里得几何的清晰性和可靠性使他激动不已。
此外,当他读完了《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又成了他最喜爱的哲学家。
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少提到,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就没有触及、发掘。
这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在所有的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
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巴赫有何见解,爱因斯坦则回答说,关于巴赫的作品和生平,我们只有聆听它,演奏它,敬他,爱他,而不是发什么议论!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他心爱的小提琴。
在他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或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他遇到了困难,他就放下笔,拿起琴弓。
那优美、和谐、充满了想像力的旋律,有助于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音乐往往起了催化作用。
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一——理论物理学的思路,如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最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弹钢琴者是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者,则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科学两大支柱。
在科学上,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和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
在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主要科学贡献,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探索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联系,了解他在艺术领域的兴趣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4. 提高学生对科学和艺术交叉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重要科学成就。
2.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黑洞、时空弯曲。
3. 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他对音乐的热爱、与艺术家的交流、艺术作品中的相对论元素。
4. 科学和艺术的交叉:探讨科学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创新表达和人类认知中的相互影响。
5.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电影、绘画、文学作品中的相对论主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艺术。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科学和艺术交叉的看法。
4. 互动提问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关于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相对论的教材、艺术作品分析的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电影、纪录片、音乐作品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科学艺术交叉的题目,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进程第1周: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背景和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第2周:探讨爱因斯坦与音乐艺术的关系,分析音乐作品中的相对论元素。
第3周:分析电影作品中的相对论主题,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解读艺术。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教案.doc
《因斯坦与世界》教案教学目:1、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以及文章所运用到的方法。
2、通抓文本的关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构主旨的能力。
3、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而深邃的文化背景一主旨。
教学重点:通抓文本的关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构主旨的能力。
教学点:1、在理解文本的基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是相通的道理。
2、在理解文章的基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教学程:一、入新同学,在你的眼中,科学家是什么的形象?呆板、无趣、刻苦?确,有很多科学家由于整天都埋做研究,因此,人的形象都是呆板的、无趣的等等。
但是,事上真的是?美国人伯特· 特·伯恩斯坦研究了 150 位科学家的,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同是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余画家等等,如: 1922 年物理学得主玻好足球,曾和弟弟哈那德·玻共同参加足球比。
而另一位物理学得主普朗克十分具有音天,他会琴、管琴和大提琴,上演唱,曾在慕尼黑学生学者歌唱会多首歌曲和一部歌( 1876 年)作曲。
我国知名的科学家学森也是好音,尤其是在夫人蒋英的熏陶下,他音有了更深沉的感悟,他曾合作《展音事的一些意》一文,中国音事展提出意。
由此可,科学家不不是呆板无趣得只懂得埋研究,而且多才多。
或者,可以,正是因他多才多,所以才能在科学的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而今天,我要述的篇文《因斯坦与世界》正是我揭示了个道理。
二、作者介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
1938 年 4 月 2 日出生在江西南昌,1961 年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言系。
精通四国言。
早年于北京大学。
曾了在北大多待一年故意考不及格而留。
他将众人的不屑与不解当作力,如似渴地大量国大的原著,打通文理科界限,自己种下了哲学、、科学的种子,后来瞩目的成就奠定了的基。
1961 年至 1978 年,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土地、粮食、人口研究。
1978 年至 1983 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代西方哲学研究。
1983 年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所从事西方文化比研究。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案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看法和对艺术的影响。
2. 探索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但他也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2. 展示一些爱因斯坦的艺术作品或他对艺术的评论,并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探索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位艺术家或一种艺术形式,探索他们与科学的联系。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讨论艺术家或艺术形式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
艺术与科学的互动:1.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和科学之间的相似之处,例如创造力、观察力和实验精神等。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科学原理或概念,通过艺术形式(绘画、摄影、雕塑等)来表达和解释。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并解释作品与科学的关联。
培养艺术欣赏能力:1. 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
2. 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件艺术作品,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包括艺术家的意图、表现手法等。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对所选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感受。
提高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1. 学生个人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和科学的理解,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并解释作品的科学意义。
2. 学生评价和反馈:学生互相交换作品,并提供建议和反馈,以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改进能力。
总结:1. 回顾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和科学的互动对他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欣赏艺术的世界。
教案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和分享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3. 学生个人创作作品的创新性和科学意义的表达。
教案延伸:1.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艺术和科学的见解和经验。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成就,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欣赏和分析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联,探索科学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对话。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科学成就2.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爱因斯坦与艺术家的互动和影响4. 艺术作品中的科学元素5. 学生实践创作:结合科学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科学成就和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艺术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结合科学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相关阅读材料: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相对论的科普书籍、艺术作品集等。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艺术创作材料: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爱因斯坦的生平、科学成就和相对论的理解程度。
3. 创作实践:评估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
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爱因斯坦的纪录片,让学生对他的生平和成就有一个初步了解。
2. 讲授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爱因斯坦的生活背景、学习经历和科学贡献。
3. 讲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解释相对论的起源、主要观点和意义。
4. 分析艺术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展示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的晚餐》等,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科学元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成就,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欣赏并分析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联,探讨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出生背景学术生涯重要成就2.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3.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联爱因斯坦与音乐爱因斯坦与绘画爱因斯坦与戏剧4. 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科学对艺术的影响艺术对科学的影响5. 案例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收藏和朋友圈爱因斯坦的艺术收藏爱因斯坦的朋友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的生平、相对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收藏和朋友圈,引导学生探讨科学和艺术的关联。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互动提问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成就、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等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PPT,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科学艺术关联的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爱因斯坦生平介绍:通过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爱因斯坦的生平背景和重要事件,引起学生对爱因斯坦的兴趣。
2. 相对论基本概念讲解: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示例,讲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作业
阅读补充材料《“下午茶”与诺贝尔》,概括文章主要观点。
阅读完成
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学习资源
1、《爱因斯坦与泰戈尔》
2、《爱因斯坦传》
3、赵鑫珊《我是北大留级生》
板书
见课件和学生思维导图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学生的
活动
媒体的
应用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引导对主旨句的思考
激趣导入
读懂文本
导语
教学流程图
评价学生
学法指导、评价
提问、导读
读懂作者
研究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目的何在
读出自己
总结拓展、作业
学生
读懂文本
1、解题
2、问题导读、评价学生
3、提示阅读方法
1、文章标题是“爱因斯坦与艺术”,文本中哪两个语句表现“爱因斯坦与艺术关系”的?
2、文中写了爱因斯坦哪些鲜为人知的艺术上的“轶事”呢?作者为什么写这些轶事?
3、音乐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发现有何作用?
4、爱因斯坦喜爱文学艺术的原因是什么?
5、抓关键句,画思维导图理清文本思路。
锻炼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探究的精神。
读出自己
1、展示名人资料
2、了解学生,充分肯定其兴趣爱好,帮其树立自信。
1、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其他大师的轶事,谈感受。
思考:这些大师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2、朗读文章中彰显作者主旨的语句展开评论。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体会。
2、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内容
教学重点
调动课外积累,筛选文本信息,以了解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具体表现为切入点,展开科学与艺术互补性统一性的思考。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2.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3.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4. 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和学习作者旁征博引,融叙述和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难点:1.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这个问题较难,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不必强求。
)【教学设想】1、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音乐家科学家的资料介绍,借助教学幻灯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
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的还不是很多,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科学家的资料介绍,课上采用展示、独立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使学生学会抓关键句理思路,归纳主旨。
从而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课下推荐阅读相关资料拓展阅读。
【教学准备】课前自主分组活动:(提前一周布置)1、查找有关爱因斯坦科学上的成就,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2、查找关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相关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播放文中提到的音乐。
3、查找文本中涉及的相关的几位科学家的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科学成就,特别是相对论的提出。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世界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科学成就。
2. 艺术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 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2. 艺术世界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 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资料。
2. 艺术作品欣赏资料。
3. 科学和艺术相关的讨论话题。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 探究: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特别是相对论的提出。
3.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强调其对现代科学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艺术世界,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探究: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世界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或欣赏心得,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艺术世界的特点,并强调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学生的探究成果、分享心得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主要考察学生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艺术世界的理解,以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加深对艺术世界的感受。
2. 邀请艺术家或科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和艺术的联系。
3.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五、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教学内容拓展1. 爱因斯坦的生平及其它科学贡献:进一步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和其它重要科学贡献,如光电效应理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对艺术的态度和他的艺术观,认识到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关联。
2. 通过分析爱因斯坦的观点,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美学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他的艺术实践。
2. 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理论。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爱因斯坦的艺术观,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如何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他的艺术观。
3. 使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他的艺术实践。
2. 阅读课文,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5.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材料,加深对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爱因斯坦艺术观的的理解和表达。
2. 作业分析:评估学生作业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用于改进未来的教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提供关于爱因斯坦生平和艺术的额外阅读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2. 参观展览: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以便亲身体验艺术,并与爱因斯坦的艺术观进行对比。
3. 嘉宾讲座:邀请艺术家或科学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观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艺术的交汇。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word教案
一、教学目标:1、懂得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3、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二、教学重点:1、把握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2、体会本文理性与激情相交融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难点:1、从文化背景探索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其一;2、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其二,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
四、教学用时: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1、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还不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六、教学环节:(一)导入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
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
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爱因斯坦!(二)那么,本文是怎样来展示爱因斯坦与他的艺术世界的?(或提:通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爱因斯坦哪些我们平日里鲜为人知的“轶事”?)要求:通读全文,分小组讨论(1)课文写作结构疏理;(2)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内涵(1)课文结构疏理:第一部分:⑴—⑷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
中职教育语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中职教育语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教学活动流程
一、导入
二、解题
三、了解爱因斯坦
教师提问,师生
互动。
三、本文阅读、理解技巧——关键句寻找与分析
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
力。
教师提问,学生
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
小组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归纳。
教师提问,学生
阅读后回答,教
师归纳整理
教师归纳整理
培养学生阅
读思考能
力,学会举
一反三。
四思路结构分析五、重点问题探讨教师提问,学生
互动
培养学生思
考与迁移能
力。
六、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七、小结
课外作
配套练习册
业
作业批
改情况。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米洛的维纳斯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 (一)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米洛的维纳斯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 (一)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米洛的维纳斯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在中职教学中,丰富学生对于艺术的认识和理解非常必要。
而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节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的课程,主题为《米洛的维纳斯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获得对于艺术的深入了解,包括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作品等;2. 理解不同的文化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3. 探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4. 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 米洛的维纳斯——艺术还是色情?通过介绍米洛的维纳斯,让学生了解古代希腊艺术对于裸体的理解,并探讨大众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
2. 维纳斯与米洛的爱因斯坦将学生引入到现代艺术,让学生了解到勒内·马格利特的作品《维纳斯与米洛的爱因斯坦》,并讨论现代主义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的突破和创新。
3.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通过介绍中国画、西洋画中的文化元素,深入探讨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艺术和科学引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让学生了解到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灵感,促进学生对于艺术和科学关系的深刻理解。
教学方式和手段:1. 课堂讲授:教师将于课堂上对于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和案例。
2. 团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艺术、文化、科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3. 互动互评:在课程结束之前,学生将会针对同学的研究报告进行互动互评,促进学生对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理解。
教学评价:1. 对于学生的评价: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将会准备一份研究报告,并在同伴之间进行互动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2. 对于教学评价:在教学完成后,将会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和改进。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ppt课件2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思考(三)
旨在说明爱因斯坦已将文学当作精神生命的 需要,并深深懂得了文学的伦理价值,从而也证 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 点的世界”,需要不断去追求。
思考(四)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绝不仅仅看成是娱乐 和消遣。 爱因斯坦认为:
艺术同科学一样具有永久的魅力,具有伦理价值,可以提高人 们的精神境界。
整体感知
思 考 ( 二 ) : 支撑爱因斯坦一生的三大支 柱是什么?由此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三大支柱是:科学、艺术、哲学。
启发:一个人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与 艺术世界
精神生命的需求 崇高的伦理价值 绝对的和谐和美
科学与艺术 互补统一
课文研读
思考(一):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 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体会造就 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并体 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 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 语言。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 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 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的 《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 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 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 数学、音乐、建筑、……
艺术与科学是互补的,科学可以满足我们理性的追求,而艺术 可以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懂得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3、初步体会到一一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2、体会本文理性与激情相交融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难点:
1、从文化背景探索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其一;
2、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其二,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
四、教学用时: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
1、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
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一一目前的广大学生还不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木内容。
六、教学环节:
(一)导入
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
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
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 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一一爱因斯坦!
(二)那么,本文是怎样来展示爱因斯坦与他的艺术世界的?(或提:通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爱因斯坦哪些我们平日里鲜为人知的“轶事” ?)
要求:通读全文,分小组讨论(1)课文写作结构疏理;(2)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内涵
(1)课文结构疏理:
第一部分:⑴一⑷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
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部分:⑸一(16)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咅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
第三部分:(17)-(18)揭示主题,表明本文的写作意图。
(2)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具体表现:
6岁,学小提琴;(艺术);13岁,爱上莫扎特;还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科学、哲学)他,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
他,造诣于小提琴一一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一一催化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
他,倾心于钢琴一一扣人心眩一一描绘物理学优美的图景
一一旨在说明“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
(文学)
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共鸣卡夫卡
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
他,崇拜陀思妥也夫斯基:“陀思妥也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他,极力推崇文学艺术一一认为一一确信一一宣称一一看来
——旨在说明爱因斯坦已将文学当作精神生命的需要,并深深懂得了文学的伦理价值,从而也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需要不断去追求。
一一进一步揭示科学与艺术之间紧密而深远的内在关系,也揭示了这位科学巨匠酷爱音乐和文学的缘由。
(三)鉴于上述的探讨,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思考:爱因斯坦对于艺术的审美、对于科学的执着的原动力究竟何在呢?
•学生交流。
(略)
•师生探究,体会文本的内涵。
齐读第10节:(略)
小结:(尝试落实“教学难点1、2”)
一个唯有以“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并具“善、美、真”的人,才可对艺术不懈地投入一一进而树立起科学的美学标准!也才可以对科学不懈地追求一一伞筑起艺术的科学高峰!而这份投入、这份追求又分明源自于对祖国、对人民的自觉又无比的爱戴!在这份爱戴之中,依托于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站立起來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更是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而同时又必然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大写Z 人!
这,就是爱因斯坦!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两节。
(四)课文写作手法:(视时间允许度,此特色可结合写作指导另行落实!)
要求:落实文字!(叙议结合)
(1)学生尝试(2)师生小结
《爱因斯坦与泰戈尔》
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一个孤独的人。
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來,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
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 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
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
爱因斯坦眼中的泰戈尔:
对我们来说他曾是精神、光与和谐的活的象征一一在暴风雨中翱翔的伟大的自由之鸟一一在未释放的感情之海上升起的阿瑞耳(莎士比亚剧作〈眾风雨〉中的小精灵)在他那金色竖琴上奏出的永恒的歌,但是他的艺术从来不曾对人类的愁苦和斗争漠不关心。
他是“伟大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