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微点
深化拓展 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角度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 (1)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
的大一统,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 (2)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元朝成为中国疆域发展史上幅员最
辽阔的时期。西藏、台湾都被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3)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
影响 令畅通
(2)是中国省制的开 比较稳定的统治
(2)方便运输官 端,促进了边疆少数
府物资
民族地区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发展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
知教材
思考点 (教材P57) 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 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提示 元朝行省的名称有一些今天还在使用,或对今天的省名有影响;今天一 些省的辖区源于元朝行省,还有一些省的辖区是以元朝行省为基础分割而成 的。 [解析] 思考角度 将图中的行省名称、辖区与今天的省级机构名称和辖区进 行对比。
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 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交融。第二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 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 割据中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 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呈现统一局面下的 民族大交融状况。
22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程标准
素养达标
1.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传统 通过了了解辽夏 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学习,认识社会现实对文化制度发 课 金元诸政权的建 展的推动作用。 程 立、发展和相关 2.时空观念:掌握1125年金灭辽、1260年元朝建立、1276 解 制度建设,认识 年元朝灭南宋等有关内容。 读 北方少数民族政 3.史料实证:通过具体认识辽与西夏的政治制度、金朝入 权在统一多民族 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等有关内容。 封建国家发展中 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辽夏金元时期华夏文明不断向四周 的重要作用 扩散并促进民族大交融的有关内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
治逐渐衰落
研微点
概念阐释 猛安谋克 猛安谋克以户为计算单位,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猛安谋
克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也是地方行政组织。其推行加速 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女真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 图解历史 金与辽、两宋关系
知识点三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一、蒙古崛起
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 吉思汗”。
一、新民族的形成
1.蒙古 (1)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 融入其中。 (2)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2.回回: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 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 身--回回。
[2020山东高一第一学期选课调研] 在西夏崇宗、仁宗时期,从中央到地方
,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经典,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进行
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夏(B )
A. 儒家文化与党项文化交融
B. 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
C. 儒家文化深入社会生活
D. 文化政策由封闭走向开放
二、发展概况
征战 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迁都 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鼎盛 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③__小__尧__舜____”
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 衰落
(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妥协为主。两宋多次用兵失败,对辽、西夏、 金等政权以“岁币”“岁赐”“岁贡”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西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间的进 攻。
(4)民族交融是主流。“和议”、边疆贸易、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的 “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5)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完成了封建 化过程。
2.扩张:建国后的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 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二、元朝建立与统一
1.建立: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 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
2.四大汗国: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 元朝尊为宗主国。
[解析] 西夏“从中央到地方,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
经典,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进行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
由此可知,从中央到地方学习儒家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故
选B项。
课时归纳总结
知识联网
史论术语 1.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
2.辽宋对峙: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通使频繁, 贸易活跃。
二、西夏的建立和夏金关系
1.建立
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 起源
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建国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 制度
措施 站;分设递铺,负 (2)行省制:全国
(3)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
责传递公文
共设10个行省,辖区
的澎湖设巡检司,履行行政管
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交通
地方管理
边疆
续表
(1)便利了中央对地
(1)为公差人员 方的管理,提高了行
提供交通和生活 政效率,巩固了多民
服务,保证了政 族国家统一
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宁统治区的居民
三、民族交融
(1)随着时间推移,⑥__民__族__矛__盾___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 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 原因 (2)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 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表现 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交融
知识点二 金朝入主中原
一、金朝建立
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 起源
牧为生 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 建国 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 制度 “②__猛_安__谋__克____”。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 一猛安
——摘自《宋史》 读史指导
史料表明,随着辽统治区域扩大到中原,辽“因俗而治”,实行南 史料一
、北面官制度 史料二 史料反映了女真族的基本管理制度,即“猛安谋克” 史料三 史料反映了女真族与汉族在多个方面联系密切
问题思考 (1) 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辽实行双轨制度的原因。 提示 原因:契丹征服者一时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 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制度对被统治地区分别管理。 (2) 史料二反映的这一制度给女真族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 影响:“猛安谋克”是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具有行政、生产与军 事合一的特点,该制度便于对女真族进行管理,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女真族 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谓的官称 2.夏金关系:北宋灭亡之后Biblioteka 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知教材
学思之窗 (教材P54)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你能否 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 提示 特点:因俗而治。(即用辽朝固有的制度统治契丹,用汉人的制度统 治汉人) 体会:能。第二段材料表明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和管理汉族的官员在服饰和 官职名称上有所不同,体现了辽朝因俗而治的特点。 [解析] 思考角度 辽朝针对不同的地区设置不同的官职,体现出因俗而治的 特点,可以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如服饰、官职名称等进行分析。
——摘自《辽史·百官志一》 史料二 《金史·兵志》记载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 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他们是原始社
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 猛安谋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其人数实际上多少不定。
史料三 后来兀术到中国,掠得中国士大夫,教之立制度,定分陛。 昔者金人草居野处……今也城郭宫室、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
3.元朝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在崖山 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 都从容就义。
三、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交通
地方管理
边疆
(1)吐蕃:设④_宣__政__院__管辖
(1)腹里有中书省
(2)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
修筑驿道;设立驿 直辖
宣慰司管理
二、民族政策 ——“⑤ _四__等__人__制____ ”
目的 保障蒙古统治者的统治利益
实质 民族歧视保障歧视和压迫政策,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的措施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
第二等 色目人
等级
、回回等
第三等 汉人 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2.成因 (1)两宋王朝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战争违背民意。 (2)边疆少数民族崛起以及以战争方式南下。 (3)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推动。 (4)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迁徙、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的“汉化” 政策的促进。
3.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上,由渔猎、游牧向农耕转化。 (2)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王朝的官制、法律。 (3)文化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4)生活上,由迁徙到逐步定居。
研微点
图解历史 元朝的中央官制
易错点拨 行省作为中书省的地方派出机构,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 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基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行 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且行省内部也存在权力制约,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这决定了它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
知识点四 元朝的民族关系
(3) 史料三表明宋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呈现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 提示 特点:各民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日益密切,民族不断交融。意 义: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 家的统一和发展。
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成因以及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1.特点
(1)民族并立。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中原政 权并立。
化自信
知识点一 辽与西夏
一、辽的建立和辽宋对峙
1.辽的建立 起源 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916年,契丹族首领①__耶__律__阿__保__机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 建国
大,改国号为辽 (1)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 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创制 (2)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 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度,逐步走向封建化。 2.辽和西夏与北宋并立,金与两宋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都维持了较
长时间的稳定统治和民族间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 3.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行省制度是对郡
县制度的发展与创新,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需要。4.元朝实 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改革,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
化发展。
(4)民族交融出现又一次新高峰。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 族人民向边疆流动,一个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探究点 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史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取得燕 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 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 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