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国培《名师听课记录》与心得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听课记录
刘鹏
课题:小学美术课改的若干思考
主讲:广西师范大学李庆忠教授
时间:2104年10月16日上午
听课笔记
一、如何认识小学美术教育
1.美术,“美术”,美的艺术。

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直接视的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它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由于它塑造和描绘的是具体的、人们借助视觉可以感觉到的实际物象的形状外貌,这样对象的外形便是美术的基础,造形是美术的特殊功能。

2. 美术的功能
美术的社会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审美功能;陶冶情操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实用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1)小学美术的课程性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人类自从在劳动中诞生美之后,就寻找着美,追求着美,创造着美——既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客观世界,也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着自身。

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
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美好的人生。

虽然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但
只是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

培养爱心,当然不只是美育的任务,各种教育都应将它纳进去,但美术教育有它特殊的作用。

审美是人类爱心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健全的人格理应如此。

充满爱心的人必然是美的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美的社会。

二、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反思
(一)小学美术课改的收效
1.美术学科本体的回归,课程价值重新被人所重视。

10年课改,小学美术课程改革最大的转变,是对美术学科有了新的定位,对美术学科的学习意义以及课程价值有了深刻地阐述。

这就是: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视觉性、实践性和愉悦性。

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这对于我们认识美术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的价值以及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追寻目标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3.美术教师队伍的重构,专业成长成为教师行为。

美术教师是实现课程改革的核心,关注教师成长是课程改革关键。

教师队伍的构成,教学思想、教学能力与专业能力水平决定我们的教学质量。

实施新课程以来,校本培训与“国培计划”“强师工程”“教师全员培训”“远程培训”等多途径、多方式、多时段的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涌现出一大批课程改革有追求、有成就的美术教师,他们成为课改的践行者、探索者与创新者,为我国美术教育在新时期的作用与定位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些优秀的美术教师具有热爱忠诚的职业精神、不断创新的职业素养,乐于探索的教育智慧。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的过程主要有:
(1)美术教师讲悟性
美术教师成长需要时间与感悟,需要有一定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的沉淀,需要在赛课、反思、培训与读书等来体验与感悟。

(2)美术教师要磨练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也就是“业精于勤”。

几乎所有的优秀的美术教师都善于思考,励精图治,孜孜以求。

(3)美术教师敢于累
优秀美术教师一定是勤于工作、善于思考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是一个舍得花时间去经营的人。

就是辛苦与劳累。

4.美术教学内容多元,时代基础选择多性呈变化
小学美术教材内容丰富多元,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建筑、书法、现代媒体艺术等。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教学,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设计教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个方面的需要,即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美术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人为本激发潜能求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更为灵活与严格,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系统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来选用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过程得以最优化。

美术课堂“快乐涂鸦”“想象训练”速写训练”“趣画素描”“水墨童趣”“风景速写”“水彩画基础”等学习受到重视。

三、小学美术课改的推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
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并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像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由此要求将美术课程改革不断推向前去。

(一)2011年版美术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1.2011年版新课标关于四个学习领域和四个学段的分法没有变化。

还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以及第一学
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
段(5~6年级)和第四学段(7~9年级)四个学段。

造型·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即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

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2.和实验稿相比,经过若干次的修订和完善,还是有不少变化的地方。

(1)突出美术学科特点
2011年版新课标中,将美术课程的性质表述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
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新增加的,这不仅体现了美术课程的独有性,同时对美术教师开展教学、挖掘美术课程资源也具有指导的作用。

对课程性质的概括包括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四个特点。

其中,“视觉性”更加突显,其作为美术的主要性质排在第一位。

“愉悦性”是新补的。

(2)适当明确应知应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做为美术学科,美术本体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基石,因此,在课标中要适当关注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011年版新课标增强了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规定。

如“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作品。

”“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

”“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认识和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

”“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

”“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等。

(3)注意思想和表达的辩证性
为了使教师恰当地把握某些关系或分寸,2011年版新课标在某些问题的表达上更加辩证。

如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
的外国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代艺术进行必要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3)注意思想和表达的辩证性
为了使教师恰当地把握某些关系或分寸,2011年版新课标在某些问题的表达上更加辩证。

如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的外国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代艺术进行必要的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
欣赏内容依次是:
第一学段: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第二学段: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
第三学段: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
的美术家;
第四学段: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
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评述的形式依次是:
第一学段:用简单的话语;
第二学段: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
第三学段: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
形式进行分析;
第四学段: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

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

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听课心得
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陶冶儿童情操,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推动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小学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探求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了,而且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次新课程的培训,是一次新课程讲座的聆听,是一次新方法的尝试,让我隐隐感觉到了这场变革将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也就
是说,新一轮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所处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让我欣喜,让我深感自己的责任将越来越重大。

作为一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智能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因此,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新时代、新思潮、新理念、新尝试、新改变……一切都会悄悄的发生变化。

第一、我将由原来的美术知识的传授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角色。

在此之前,反思、剖析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种不中等的关系。

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以前我们教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就怎么画,该画什么就画什么,这种完全由老师规定课业内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使学生不赶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而且,老课程本身具有许多的弊端,且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学习内容单—、高深、繁多,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倾向,完全背离了个性发展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则不然,它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

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
更不能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使学生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愿意和你接近,愿章和你交流,愿意你分享他们的欢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