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培育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培育研究
获奖科研报告
【摘要】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自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历史性难题。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是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和产业转型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制约因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构建政策激励机制、创新驱动机制与服务协调机制有机融合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三位一体”的新动能培育机制。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新动能
由于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性工程,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系统性任务,因而资源型城市在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时,必须调动各方力量进行统筹规划,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目前,经过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政策外生动力欠缺、创新第一动力不足、服务内外保障薄弱等问题,已成为培育新动能的制约因素。因此,在培育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时需要从政策、创新、服务三要素出发,形成内外联动的机制。
一、促进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建构
政策激励机制核心要素包括产业资金链与产业政策建设两大方面。产业资金链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性要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撑。产业政策体系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专项政策,需要科学有效、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
(一)以倒逼和助推为方向制定财税政策
1.深化税费“加减法”改革。首先“加法”主要针对的是“粗放型”传统产业,通过适度加大税费,“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税,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推进从价计征改革,从源头遏制资源型产业大规模发展。此外明确生态补偿机制的责任主体,严格坚持“谁破坏、谁恢复”原则。其次“减法”主要是针对优势替代产业推行的优惠财政政策。对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加大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产业税费负担。同时积极引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并激励企业将减免的税收费用投入到科研创新中。
2.增加财政生态专项投入。一是加大资源开发补偿投入力度。针
对因资金技术不足而产生的废矿遍地问题,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扶持企业进行深度开采勘探工作。针对塌陷区应集中进行生态投资治理;二是提供产业援助补贴。政府应对衰退型产业给予适当财政补助,支持产业进行破产结算或谋求转型升级;三是重点支持替代产业发展。政府应给予替代产业贷款支持或贴息优惠,或直接“政府采购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建立专项资金流向跟踪机制。政府应随时跟踪财政资金动态,对资金流向、数量等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资金流失或错位。
(二)以绿色和精准为基点制定金融政策
1. 开辟绿色融资新渠道。首先要重视城市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金融法治环境,完善金融法律保障制度,大力“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鼓励建立中小金融投入到产业转型升级业务中。其次要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专项金融中心。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分享金融信息,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2. 推进金融资源的“精准化”配置。首先,短期内政府应为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信用担保。从长期看应筹划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性资金链。如日本专门建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机构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援助。其次要创造中小企业新型融资产品。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票据,发行短期融资券,或采用中小企业私募债方式缓解融资问题。同时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
(三)以開放和协调为原则制定产业政策
1.实施产业布局开放政策。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开放度。政策应着手打破产业区域壁垒,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区域互动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与管理理念。引导产业走出去引进来,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在“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下,承接国外优质项目,开展项目合作,拓宽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促进产业布局集聚化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周围的交通运输。同时应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
2.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协调。一方面要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对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产业进行减产,对现有存量进行合理压缩,关停违法或亏损企业。同时要注重开发使用新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引进新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培育新兴产业群。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府应专门筹建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优惠,提供项目资金、技术等政策支持,并鼓励承接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企业。此外要大力推进旅游业,改善生态环境,转变资源型城市形象的绿色产业。
二、引领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建构
创新驱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适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现实需求的发展战略要求。创新驱动机制是以创新型人才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动能培育机制。
(一)用“培育人才+引进人才”方法挖资源
1.推进高等教育“科教融合”发展。首先要革新教育理念。将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以“科教融合”理念推进高等教育革新,渗入到教学环节中,增强人才科学探究精神,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其次要改变“企业办教育”现象,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科研的专项投资,保障科研资金的稳定性与充足性。鼓励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到科研投资体系,延长高校科研资金链条。最后要开展合作,完善高校教学基础设施。针对资源型城市高校教育水平低等问题,应积极与“双一流”高校开展合作,通过名师效应来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着手打造全国知名高校,提升教育质量。此外要鼓励职业院校与专门院校建设,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2.实施人才“吸引与共享”。首先要增强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科学制定人才引进的政策,为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奖励措施,塑造爱才、惜才形象。其次要着力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完善职称制度,配套子女教育等优惠措施。最后要实施“怀柔”引进政策进行人才“共享”。怀柔引进核心是人才不一定要为我所有,而是要为我所用。将本地人才进行跨部门共享来提高人才效益,同时与省内外的高校、企业进行人才共享,聘请专家型人才出谋划策。
(二)用“龙头企业+企业联动”方式育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