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依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校章程,制定本发展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学校紧紧围绕“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以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为标志,形成了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以成为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标志,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以近10年获得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为标志,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服务社会贡献度和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办学规模趋于稳定,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育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大学文化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生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谐校园氛围日益浓厚,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为“十四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形势
1.面临的机遇
国家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重大战略。
省推进“两区一圈一
带”战略,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战略性转变。
市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战略,建设创业创新中心,推进校地融合发展。
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
国家和省相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2.面临的挑战
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新时期,高校间高层次人才、优质生源等办学要素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学校仍存在一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学科特色还不够明显;教育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贡献度偏低;服务社会的意识、能力有待提高,机制有待健全;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较少,激励约束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教育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资源优化配置和条件支撑能力有待加强,办学经费与事业发展需求的矛盾仍然突出等。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
才成长规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特色发展为主线,以人才兴校为主战略,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
(二)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标准,树立全员发展理念,服务两个主体,激发师生内生动力,凝聚起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坚持改革创新。
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办学活力。
坚持协同发展。
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协作育人,促进协同创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学校办学要素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坚持依法治校。
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学治校,落实学校章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和谐校园。
坚持文化引领。
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进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凝练大学精神,建设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三)发展目标
1.中长期发展愿景
以培育英才、探索真知、担当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为使命,争取用2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十四五”发展目标
以省“双一流”建设为牵引,打造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集聚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师资,建设具有大学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产出一批有重大贡献的科研创新成果,构建富有活力的大学治理体系,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三、战略重点
(一)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突破口,突出特色品牌建设,转变教学理念,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形成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明显、课程体系完善、培养质量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
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科研评价改革为抓手,以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为重点,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标志性成果培育力度,全面提升知识运用和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能力,形成科研氛围浓厚、科研平台先进、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着力提升校地融合发展能力
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为着力点,以提升社会贡献度为目标,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的优势,实施服务行动计划,形成校地融合发展、协同提升、共促跨越、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四、主要任务
(一)学科建设
1.推进学科内涵特色发展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重点,突出特色,推动学科科学定位、差别化发展。
提升工科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强化理工交叉,提高理科对工科的支撑能力;增强人文社会学科服务社会管理和引领文化建设的能力,不断优化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
大力支持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对标国内一流学科发展。
2.创新学科组织管理
完善学科建设与管理体系,健全“学校—学院—学科”三级管理体制和学科负责人、首席专家制度,充分发挥学院学科建设主体作用。
强化项目管理理念,形成以学科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以团队为重点、以绩效为杠杆的学科建设模式。
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多学科协同创新,生成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培育新的增长点。
坚持分类管理、注重实效,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围绕学科核心要素,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指标,建立基于学科内涵建设的过程评价体
(二)教育教学
1.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专门知识、实践能力和健康身心的要求,着力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调整三类结构。
调整培养目标要素结构,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由偏重“知识”目标向“重素质、强能力、全面发展”目标转变。
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坚持社会需求
和学生就业导向,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思路,建立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加快发展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新兴专业。
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创新性、实践性课程建设,增加通识课、选修课比例,调减学时总数,优化课程体系。
深化三项改革。
改革教学方式,强化教学设计,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以及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等多样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转变;探索“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逐步增加小班教学的比例。
改革完善评教评学方式,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建立多维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教方式;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深化学业评价方式改革,逐步实现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的转变。
继续深化学分制改革,拓展学生多元化发展空间;完善选课制、导师制、辅修制、实验室开放制等基本制度,逐步扩大学生双学位、转专业比例;探索高年级学生分流培养模式;办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校企合作等各类实验班。
推进三项建设。
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制定专业标准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推进专业建设,争取3—5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
以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依托,以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课程建设。
以教学过程监控和学院教学评估为着力点,完善评教、评学、评管方式方法,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建设。
构建一个体系。
逐步建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互融、“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互补的全方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营造课课有研讨、堂堂有互动、人人进社团、时时能创新、处处可实践的育人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价值判断、理解、沟通、表达能力、批判性、建设性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选拔机制,完善优秀生源制度,探索硕博连读制度,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紧紧围绕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等关键要素,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方案。
实施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稳定规范的研究生实践基地(工作站),实行联合培养“双导师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实施研究生“三助一辅”,着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管理能力。
完善研究生导师评聘与考核体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导师责任意识和指导能力。
健全内部质量评估和监督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学业考核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制度,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授予质量。
3.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为着力点,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构建“全过程、深融合、协同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
式,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完善和
创新学生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
扎实开展学生研究与创新训
练、创业培育工作,强化实习实训基地与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训练。
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建立完
善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激励机制。
4.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切实加强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推进双语或全英文授课课程建
设,加大国际化课程建设力度,提高学生外语学习和应用能力。
加
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开拓交流项目,扩大学生出国交流规模,
提升学生跨文化学习研究能力。
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拓宽招生渠
道,优化国别结构,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师资
队伍建设,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5.加强招生就业工作
积极适应“专业(类)+学校”的本科招生录取方式改革,科学
制定招生计划分配方案,加强优质生源培育,创新招生选拔方式,
切实提高生源质量。
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进一
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跟踪与反馈机制,
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专栏2 人才培养重点行动
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教学要素结构调整方案;推进教学方式改革,评教评学方式改革,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建设,构建与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
体系。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校地企”协同育人,建设人才培养联盟,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完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建设。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工程:制定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学生研究与创新训练计划、学生创业培育计划,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配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创新型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工作激励机制。
教学信息化建设工程:制定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现全部课程上网。
开展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学信息化平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科学研究
1.推进科研平台建设
围绕科研重点领域,注重系统设计,优化学科布局,凝练重点科
研方向,加强高端、共享科研创新平台内涵建设,提升平台汇聚人
才、凝聚团队、促进协同、孵化成果的能力。
加大投入力度,推进
实体化建设,支持学院与海内外优质资源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
心,在农机装备、精密制造、智能电网等领域建成若干省内领先、
国内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力争实现国家级实验室零的突破。
不断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运行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为学校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2.强化科研团队建设
坚持以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汇聚人才组建团队。
实施分类管理、分级建设、梯度支撑。
支持跨学科组建学术团队,建立有利于团队形成、成长的制度,完善创新团队评价考核体系,鼓励团队联合攻关,建立联合申报项目机制,实现重大项目、高质量成果、一流团队的新突破。
3.加强标志性成果培育
实施标志性成果培育计划,着力培育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级科技奖励、省部级一等奖、ESI高被引论文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为抓手,创新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与管理机制,提高申报数量、质量和成功率,加强过程管理,提升项目完成质量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数量。
强化重大应用技术成果培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提高服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4.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目标分配机制和有效的科研目标传导机制,形成“学校—学院—岗位”科研目标三级联动体系。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建立以重大项目为依托的跨学院项目管理模式,强化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协同,培育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亮点。
实施科研信息化建设,建立智能科研信息资源中心,促进科技
(四)社会服务
1.建立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服务社会组织体系,畅通服务社会渠道,建立与政府企业沟通互动、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校内外人力资源,以研究机构为载体、以服务项目为纽带、以成果共享为目的,打造一批充满活力、精湛高效的高水平社会服务团队。
主动对接市“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战略,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大学委员会、山东理工大学关于推动校城融合发展的意见》,推动老工业城市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发挥高校作为人才聚集高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的作用,努力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搭建服务社会平台
积极推进创业创新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地区高新技术研发地、优质项目孵化地和校地协同桥梁。
积极推进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电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
1.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兴校主战略,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任务,优化人才配置,创新多元化用人机制。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以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为重点,以团队建设为主线,实现人人进学科、人人入团队、人人有项目,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教学辅助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强化人才发展分类指导,构建完善分类分层的培养培
(二)办学条件
1.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推进公共、共享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建立学校、学院、个人共同筹资购置科研仪器设备制度,完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构建仪器设备购置、使用效率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校园网络软硬件建设,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完善图书馆藏结构与电子资源,加强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提高文献保障水平,增强育人功能。
提升档案、校史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能力。
2.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改革公用房屋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教学、科研用房优化配置机制。
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
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与招标,完善经营性资产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优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推进后勤服务多元化、管理工作精细化、服务工作人性化、运营工作经济目标化,努力提高支撑服务能力。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推动工程训练创新中心、农机创新实验中心、体育馆、齐创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改善教室、公寓、餐厅等学习生活环境。
提高医疗卫生
(三)大学文化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对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的梳理与挖掘,凝练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表述。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
强优秀传统教育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
弘扬校风学风教风,积极培育“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风,“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和“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
2.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制度落实,提高执行能力,完善监督责任体系,创造既严格规范又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
倡导讲原则守规矩的良好风尚,增强制度自觉、制度自信,树立文明理性的行为风范。
3.强化学术文化建设
积极营造求真务实、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环境,大力提倡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学术价值观念。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培育学术活动品牌,鼓励教师指导和参与学生学术活动。
坚守学术道德,倡导学术自律,惩治学术不端行为。
4.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先进网络文化,健全舆情引导机制。
以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四位一体”为基本框架,完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打造稷下大讲堂、稷下艺韵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倡导强健体魄、健康第一的体育文化,推进大众体育发展。
加强景观设计,规划建设标志性文化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经营场所。
规范学校形象标识,优化学生社区文化环境,建设特色学院文化。
(四)体制机制
1.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坚持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坚持领导核心地位,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分工合作、部门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完善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健全以校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工明确、相互支撑、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
完善民主管理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及各类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在决策咨询、建言献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机制。
建立学校理事会,创新社会资源参与合作共建模式。
健全师生权益保障机制,增进师生福祉。
建立系统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管理效能和运行效益。
2.完善内生动力机制
激发师生内生动力。
实施定编定岗定责,构建以岗位分类管理为主,以教学水平、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评价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和荣誉体系。
以改革完善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为着力点,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和管理职员制改革。
建立完善考核结果与奖惩晋升相结合、绩效工资制与年薪制相结合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激发教职工发展内生动力。
深入实施学风建设行动计划,树立多元评价理念,推进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学生荣誉体系和教育管理服务体系,激发学生成长成才内生动力。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
以人事制度和经费分配、资源配置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目标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推进“院为实体”建设,构建权责明确、效能优化、评价科学、富有活力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进完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目标管理体系,引导学院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在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等学术事务中的咨询、审议和审定功能,切实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加强服务型研究型机关建设,以践行服务为宗旨,提高谋划发展和履职创新能力。
(五)建设思政
1.加强思政建设
围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这一根本要求,把加强建设与谋划学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实施依法治校、促进内涵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管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深入学习和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干部选任机制,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懂业务、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管理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创建服务型组织,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和完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