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构思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论写作构思方法
申论测试是一种通过写作来展示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活动。
在写作训练中,科学地认识构思,机智地寻找快速构思的技巧,灵活地把握快速构思的方法,有助于考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凡作文之道,构思为先”,这是古人写作经验的总结。
申论写作的构思,就是作者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包括形象思维、潜意识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根据题目要求,在阅读、体验给定材料的基础上,抓住给定材料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和自己独特的感悟点,提炼文章的主题,选择最佳表现方式来谋篇布局,并借助一定的技巧快速构思成文。
下面着重谈谈申论写作构思的几种方法,以供应试者参考。
一、提纲构思法
申论写作是考场作文,考生以虚拟的政务身份,在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给定的材料范围和条件内以限定的篇幅进行写作。
在阅读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的时候,其思维往往犹如夏雨来临之前天空中滚滚跃动的浓云,上下翻腾,异常活跃。
作者的思路必须经过一番思前索后、而张而驰、而缓而急的运动和跳跃,最后才趋向一个结果。
也就是说,在题意的控制和指导之下,考生要先审定文章的虚拟身份、写作对象、体裁、取材范围、题旨中心、写作方法,然后再定下一个大致的框架——怎样开头,如何展开,分几个段落,写几个层次,怎样过渡,如何照应,怎样结尾等。
在确定一篇文章的框架时,采用“提纲构思法”是考场作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提纲构思法的具体操作可按照下面六个步骤进行:①拟标题(在试题未给标题的情况下);②用判断句式概述文章的基本观点或中心;③全文应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来阐述基本观点或中心,确定大的层次,布局全文的结构框架;④逐个考虑大层次内的段落,写出段旨;⑤依次考虑各段的安排,把准备的材料按照构思的顺序标上序号,排好队;⑥全面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删、调、补。
有时还要标识一下具体材料的使用方法,如大致标明说明文各部分该用什么说明方法(如作比较、分类别、列数据等)、议论文具体的论证方法(如演绎法、归纳法、对比法等)。
这样构思下来,文章的骨架已经立起来了,有了明确通畅的思路,确定了清晰合理的布局,考生才有可能将那些各自游离、互不联
系的内容有机统一起来,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通过提纲可以圆满解决“言之无序”的问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提纲,从头至尾急就华章,思路明晰,畅通无阻。
以2008年申论国考卷的第四题为例,谈谈这种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题目是: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写作提纲参考:
本文中心论点: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水电开发)之间的关系,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头:精炼引用材料中水利部负责人的讲话,强调对怒江的13级水电站的开发将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破坏。
由此引发如何解决目前我国在水电开发方面所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
过渡:或是对开发水电的两种态度给予列举,或者分析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却相对落后,亟待脱贫,由此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主体部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说开去”:
一是加强对水资源丰富地区水电开发的规划整治。
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执行力度;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防止大规模或无序开发。
二是实现水电开发的循环发展。
加大对当地贫困人口的水电收益扶持力度;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不遭到毁坏。
三是以开发带动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形成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谐一致的局面,带动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提纲构思法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一是可以帮助作者搭建文章框架;二是能帮助作者始终保持畅通的思路;三是能避免观点和材料遗漏。
二、腹稿构思法
这种构思方法,是在脑海中对一篇文章进行总的谋划和设计。
考生在写作之前,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快速构思。
即围绕主题进行选材,搭好文章框架,脑子里形成一个不见字面的写作提纲,什么内容放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详写,什么地方略写,什么地方不写,粗略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观点、说明的问题等,都要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理出头绪,理清思路,从而设想出文章的整体规划和具体的组织安排,使整篇文稿的蓝图明确地勾画于胸。
“腹稿”构思过程应包括三个主要方面:首先要酝酿和确立主题;其次要选取和提炼材料;最后是考虑好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
简单地说就是心里先完全想好,然后再笔载于纸。
鲁迅先生在写作前往往是“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淋漓酣畅,一挥而就。
自然,腹稿就是要求在腹中构思、腹中起草成文。
这正如清代李渔所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在申论腹稿构思中既准确又快速,动笔写的时候就会文如泉涌、一气呵成。
申论写作是考场作文,腹稿构思的时间不能太长,构思快速才能体现出考生的才气。
考生要控制和要求自己在5~10分钟内完成构思。
构思结束,提起笔来,做好不停笔的准备,一个劲儿地往下写,不达目标,决不停笔。
考场的“高压”,有时能使考生妙笔生花,产生佳作。
采用“腹稿构思法”构思较长的文章,除了具有较好的写作经验、较强的思维能力和驾驭语言能力的考生之外,对于其余考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但这种方法用于对付申论考试中历年都有的那些或“不超过500字”、或“不超过200字”、或“不超过150字”的写作题目,就是所有考生都能用得上的了。
因为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考生,用“腹稿”构思500字之内的短文章,都不是难事。
腹稿构思可为考场写作节省时间,不会使文章不成形而飘忽不定,也不会使写作顾头失尾而难于奏效。
其实,这种“腹稿构思法”,在机关公务员平时的集会、讨论、访问、会谈、参观甚至致贺、凭吊等活动的即席演讲中也经常用到,所不同的是临时性的即席讲话一般都不写成书面文字。
三、借鉴创新法
借鉴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借鉴就没有创新,而借鉴与创新的基础是模仿。
模仿与借鉴、创新的差别在哪里?我们不妨打个比方:模仿是“描红”,以丝毫不差为最高水平,而借鉴、创新就是在“描红”的基础上,能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严格地说,借鉴主要是偏重于学习和思考;创新则主要偏重于创造。
关于借鉴创新,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在模仿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举一反三的是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就是创新;借鉴创新,既是一种正当的、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写作手段。
我们应该知道,在写作上博采别人之长,目的是为了创造。
郭沫若先生曾经毫不忌讳说他的写作是“先看大家之作”,目的是得到一点“暗示”,促进“兴趣”。
那么,申论写作也可以运用“借鉴创新法”,辩证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在申论写作中,凡善于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取长补短,又能摆脱固定模式和思维的人,可以缩短自己摸索的过程,更快地走向成功。
一个善于借鉴的人,一个善于把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的人,很容易顿生感悟。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平时善于树胆练识、勤于借鉴,在考场写作瞬间的冥思苦索中,有时潜意识的大海里会突然跃出一个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尤其是给定材料和试题要求的信息)一下子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
这就是借鉴的效果,即古人所说的“通才敏思”的成效。
下面谈谈几种借鉴方式:
1.思维方式的借鉴。
看看以前的申论试题,琢磨琢磨其思维方式,可以作为我们笔下申论写作构思的借鉴。
纵观九年来的申论国考写作试题,每写一篇申论文章,都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或者面对某一事物有感而发的。
尤其像“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2000年)、“网络的利与弊”(2002年)、“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城市交通拥堵”(2004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土地资源合理保护、利用”(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2008年)这类申论题目,它所涉及的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考生应该从矛盾的对立统一构思中,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阐明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借鉴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地、全面思考问题,避免文章观点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2.结构方式的借鉴。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许多版本的申论写作教材中,收录了不少往年的申论优秀答卷,有的还附上了评析文章。
这对于申论备考者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有助于考生熟悉申论写作套路,培养申论写作语感,开拓申论写作思路,故而应分外珍视,认真阅读,悉心研讨。
如果我们仔细审读近两年来国考申论优秀答卷的结构便可得知,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不超过500字的“类公文”,其结构方式一般是“总分”式或“总分总”式;第二题撰写不超过200字或150字的文章,一般采用“分条列项”式;试卷最后的论说文题目一般采用“三段论”的结构方式,即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序论),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本论),第三部分—
—解决问题(结论)。
但如果我们头脑中储存了一定数量的申论结构模式之后,可能比较容易被原有结构禁锢思路。
为了确保考场作文既结构严谨,又独具特色,在搜索到适合下笔的结构思路后,不要生搬硬套,要随文灵活变通。
也就是说,要根据所占材料和表达中心的需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以便使结构与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协调一致。
这样才能使文章自然得体。
因为模仿借鉴和创造开拓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如果考生能在尊重申论写作规律的同时,借鉴旧法,独创新法,就会走出依赖与模仿的狭隘天地,真正实现创造性的构思。
四、焦点聚集法
这种构思方法就是在写作中聚集焦点,即考生通过对申论某一试题和给定材料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内容和材料中搜寻出一个角度,一个点,深入发掘,以局部显示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质,在明事论理中透视深刻的道理。
写申论文章,无论是“类公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首先要选择一个“焦点”切入。
利用“聚焦”法,可以在表达文章内容主旨上,达到稳、准、实的效果。
下面说说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1.快速找出焦点问题
找出给定材料矛盾的焦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申论”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比较具体,涉及的现象比较多。
构思时,必须舍弃那些起陪衬作用的次要信息,在几个主要问题中,要找到最重要的问题,即“焦点”问题。
有的现象初看是问题,但经过分析,不断追索问题的过程和根源,就会发现它不是问题,只是一个问题的局部,或问题的一个次要方面,甚至是一个没有价值的方面。
有些问题,初看不怎么重要,但如果能把它作为典型,进行联想和类推,从身边扩展到大范围,从局部看到全局,就能从小事情发现大问题。
如2005年申论国家卷事关解决农村农民的问题,涉及的方面特别多,综合的意见也十分复杂。
但有的是枝节问题,有的仅仅是事实的陈述而已,焦点问题还是解决农村农民的“民生”和“民权”问题,即一手发展农村经济,一手建立、健全、完善乡村机制和法
制建设。
2008年的申论国考题第一题“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
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
要答好这道题,首先要快速找出材料中争论的焦点。
总的来说,争议的焦点就是国家要不要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建设怒江水电站。
具体来说,争论的焦点是怒江水电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文化效益等问题。
焦点问题拿准了,下面“理由”的概述就会文从字顺。
2.快速追索本质或主旨
追问事物产生的原因,即通过申论材料中的提示或对材料的分析,找到材料中有关事物产生的原因、根源。
有些材料,表面在说这个事情,其实在说那个事情。
这时,寻找问题的主旨更加需要重视。
如历年申论国家卷所涉及的问题,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网络建设、交通拥堵、农村农民问题、公共突发事件、土地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和生态文明等等,都是主要问题,但并不是考生一拿到试卷就能一目了然。
又如2006年申论国家卷,材料中参与谈话的网民有16人之多,谈话的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政治体制应对突发事件的优势”、“国际恐怖活动”、“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台风灾害”、“北京虹桥踩踏事故”、“北京大雪堵塞交通”等等问题,但谈话的主旨只有一个,即政府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2007年申论国考卷涉及的问题也
不少:农民土地被征用的现状、无锡和首钢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财经时报》的报道、《土地管理法》的出台、关于“地荒”的讨论等;涉及的方面也是很多的:地方政府——当地农民——学院——土地开发商——基层村委会等。
初看起来虽然觉得问题太多,涉及的方面太复杂,但实际上只要我们能抓住“合理保护、利用土地资源”这个主旨,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构思是写作过程的核心环节,一篇文章最能体现价值的是构思,而篇章的创意又最能体现作者构思的匠心,申论写作也是如此。
只有在用创新的目光和思维审视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运思谋篇,写作才会笔下生辉,佳作才会脱颖而出。
申论写作是执政党、国家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测试应试者政务管理能力的手段之一。
正是申论写作的这种特殊作用,决定了申论文章的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比一般文章作者具有更高的使命感。
有了这种情感,社会的需要才有可能转化为写作者的愿望,并引导写作者对申论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公务员测试写作的生机和活力。
五、五段三分法
申论大作文就像修房子,首要在于构建坚实的“框架”,随后方能添砖加瓦,充实其“血肉”。
框架,即文章的总体布局,是支撑起整篇文章的骨架;而血肉,则是依据给定资料与个人思考,精心填充进框架中的内容,使之丰满且富有生命力。
对于申论大作文而言,因为小伙伴们备考时间短,考试时间紧,知识积累储备比较薄弱,想在1个多小时内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思路,写出一篇丝滑的大作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形成一套熟悉而又有个性化的写作架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框架是文章的筋骨,是创作的蓝图,更是申论大作文成功的关键。
如果正式行文之前没有拟定写作框架,就匆匆下笔,容易出现字数凑不齐、立意跑偏、逻辑混乱、踩不到得分点的情况,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还没提笔,大作文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被别的小伙伴拉开数十分的差距。
因此,搭建框架的好处在于让小伙伴们心中有数,便于控制速度和字数,快速成文,不跑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伙伴们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考场上能够列一个简单明了的写作框架。
申论大作文常用的“五段三分式”框架,是一种高效的结构模式。
具体而言,
“五段”包括:
开篇1段,以背景描述或问题概括引题,明确提出总论点,约占全文20%,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主体部分3段,分别展开3个分论点,通过对总论点的细化拆分,完成深入论证,约占全文70%,是文章的核心所在;
结尾1段,总结提升论点,升华文章立意,约占全文10%,使文章收尾圆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分”则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逻辑结构,它们构成了申论的内在逻辑链条。
申论大作文的总论点与分论点,应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
这些论点有的是完全并列的关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
有的是承接关系(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
有的是递进关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递进关系中的分论点不能随意换位。
搭建写作框架,实质上是一个根据论证需求,合理安排、组织论点与论据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准确确定总论点与分论点,确保文章立意明确、论证充分。
1.如何确定总论点?
首先要深入剖析题干要求,找到关键词,再结合材料进行正确解读。
其次,要注意总结中心论点,需要把话题含义理解清楚,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
论点一定要明确,亮明自己的态度和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
2.如何确定分论点?
首先,要仔细梳理每则材料的段落大意,从中提炼出与主题相关的对策与意义,从而提炼出分论点。
需要注意的是,分论点一定要在确定总论点后再思考,而不是在读材料时就构思分论点,通过分论点来反推总论点。
其次,分论点一定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空谈。
如果分论点脱离了材料,申论大作文就很难拿到高分。
再次,文章主体段的行文思路一般可以按照“段旨句+分析举例+总结或对策”来写,其本质就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使论证更加充分、条理更加清晰。
最后,文章的结尾部分应巧妙回扣话题,重申总论点,形成圆满的收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举例说明如何
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主题来举例说明申论大作文框架的搭建方法:
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应简洁明了地概括文章主题。
例如:《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开篇段
开篇段的主要任务是引入背景、提出问题,并明确文章的总论点。
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如何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共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主体段(并列分论点)
主体段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一般包含两到三个并列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应围绕总论点展开,并提供充分的论据支持。
分论点1: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段旨句:数字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论据与分析:阐述数字经济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举例说明数字经济如何助力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如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
分论点2:实体经济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段旨句:实体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论据与分析:分析实体经济在资源配置、产业配套、市场需求等方面对数字经济的贡献,强调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数字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分论点3: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
段旨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
论据与分析:提出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的深度融合,形成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
结尾段
结尾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应紧扣文章主题,重申总论点,并提出展望或建议。
例如: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应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协同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至此,大作文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
接下来,我们需要填充文章内容。
首先,要多积累素材,素材的来源有很多,只要用心观察、思考和实践,随时随地都可以积累到有用的素材。
其次,可以利用材料中贴切的例子去“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内容才会更加充实、有说服力。
六、十步分析法
万事万物、变化莫测,但从根本上去分析,所有的现象、问题,都离不开组成它的十个要素。
这十个要素聚齐,便能统括整个现象的方方面面。
它们是:
①是什么:就是申论材料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多重要:就是这件事有多重要。
③如何对待:就是我们对待这件事的核心态度。
④现在怎么了:就是这件事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什么状态。
⑤造成的结果:就是它在这个阶段、这个状态造成了什么影响、结果。
⑥原因和怎么办:就是造成现在局面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找到总原因,自然有总的怎么做。
它们是一回事。
⑦细了说怎么办:就是我们要怎么解决它。
划出个一、二、三来。
⑧总结:就是说解决这事不容易,要持之以恒。
⑨前景展望:就是说解决完以后有啥光明的前景。
⑩升华:就是不就事论事,把所说的事拉到更大的场景升调子。
这十个要素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
我们以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这个现象为例。
它的十要素是什么?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面超越。
创新多重要: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衡量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
怎么对待创新:必须提高创新能力
现在创新怎么了:创新能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