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课题设计论证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课题设计论证资料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家改革发展进入深水期时期,思想意识形态的工作任务日益艰巨,青年一代的政治观念教育也成了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改革,对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一直是“ 思政课” 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高职教育办出特色,为社会培养更多品德优良,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问题的提出,源于当代高等学校的职能,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高校思政课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在思政课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中的体会。(二)课题界定
1、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我国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名称,主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具有生产、管理、
.
2
建设和服务的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崇高职业道德、职
业理想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 ,以及具有现代职业精神的现代型职业人才。 2、教育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 教” ,一是“ 育”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是知识、技能的传授,重点在成才;育是品格、人格的教化,重点在成人。因此,在教育的范畴里,“ 育” 是核心,重点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思政课不仅仅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思政课首先是在知识教育中完成对象主体对思想政治素养的吸纳,使他们获得这一理解和认知的平台,进而合理构
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政治理想信念。这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既是知识教育,更是思想教育或意识形态教育,即信仰教育。(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内研究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 )》明确提出,要“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并进而提出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
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这就构成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
.
3
点。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公开发表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讲,都是前所未有的,学术水平达到一个较高层次,涌现出顾海良、骆郁廷、石云霞、柳礼泉、王炳林、艾四林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学术论文数以千计,特别是近五年来,无论从研究的深度,还是广度来讲,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05),李松林主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丛书》 (2006),张雷声主编的《新时期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方法探讨》 (2006),柳礼泉主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2006),石云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 (2006),顾海良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2006),林庭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代化研究》 (2006),孟宪东主编的《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2007),杨慧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 (2007)。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厘清了基本概念,理顺了基本关系,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将十分有助于大家了解
现状,明确方向,加强和改进学科建设,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化进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4
2、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有与我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类似的课程设置,比如美国的公民学、英国的道德课、新加坡的好公民课等等,这些课程统称为德育课程。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对本国髙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信仰的塑造和日常行为的养成。比如:英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 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以及勇敢、诚实、无私的优良品质,树立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信念。西方国家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要内容有:制度教育、宪法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等。髙校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蕴含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中,通过多种学科的内容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对学生产生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把握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完善和进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对探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发挥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 一是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对高职院校思政
.
5
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一直存在着重视专业课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这是不和谐的音符,巩固和强化思政课的定位,明确思政课到底是什么教育的问题,这是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和教学改革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二是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和教学改革规律的认识。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即“ 培养什么样的人” 、“ 怎样培养这样的人”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说,这就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来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2、实践意义 : 目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复杂性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诸多不适应。通过研究思政课的现状和途径分析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坚持用思政课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 ,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现代职业理念、职业道德进学生的大脑和思想 ,让思政课真正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