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与电机控制第3章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 22V+ 3
3Ω
I
8A 1Ω 1Ω
25A
4
U1 = –9.43V U4 = 2.5V
U3 = 22V
I = –2.36 A
17
• 例2. 列写下图含VCCS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 解: (1) 先把受控源当作独立
源列方程;
IS1
1 R2
+ UR2 _
1
R1
1 R2
1 R1
25
I
4
U3–U2 = 22
解得
U1 = –11.93V U2 = –2.5V
U3 = 19.5V I = –2.36 A
16
• 解二:以节点②为参考节点,即U2=0
节点电压方程如下
(1 3
1 4
)U1
1 4
U3
11
4Ω 3A
U3 (1 1)U4 17
U3 = 22
解得:
1
I1 2A
2 1
I2 +U –
2
+
2
3
I
3
用节点电压表示受控源的控制量为:
2I2 –
U U1 U2 1 U1 U2
3
3
I2
U1 2
3
3 24
1
5
U1 U 2
2 0
解之:
U1
20 7
V,
U2
16 7
V
3 3
所求电流为:I
15
• 例1. 电路如图所示,求节点电压U1、U2、U3。
• 解一:以节点④ 为参考节点
4Ω
节点电压方程如下
3A
(1 3
1 4 )U1
1 3
U2
1 4 U3
11
1
2 - 22V+
3
1
1
3Ω
I
25A
3
U1
( 3
1)U2
3
I
8A 1Ω 1Ω
1 4 U1
(1 4
1)U3
R5
0
U n1 R1
Un1 R2
Un1 Un2 R3
Un1 Un2 R4
I S1
IS2
IS3
Un1 Un2 R3
Un1 Un2 R4
Un2 R5
IS3
12
整理,得
1111
11
( R1
R2
R3
R4 ) Un1
( R3
R4 )Un2
I S1
–
U = US
US2
–
b
R1I1 – R2I2 = US1–US2 R2I2 + R3I3 = US2
I1 – 0.6I2 =130 –117 = 13 0.6I2 + 24I3 = 117
(3) 联立求解
–I1 – I2 + I3 = 0 I1 –0.6I2 = 13
解之得
I1=10 A I2= –5 A
5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1) 标定各支路电流、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 (2) 选定(n–1)个节点,列写其KCL方程; (3) 选定b–(n–1)个独立回路,并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
(4) 对各独立回路列出形 Rk Ik Usk 的KVL方程;
(5)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 (6) 其它分析。
整理得: (R1+ R2) Im1 –R2Im2 = US1–US2
(1)
–R2Im1 + (R2 +R3) Im2 = US2
22
由此得标准形式的方程:
R11Im1+R12Im2=USm1 (2)
R21Im1+R22Im2=USm2
一般情况,对于具有 m = b –(n–1) 个独立回路的电路,有
+
US
Ⅰ R2
–
Ⅱ R4
ⅢU– IS
c
R1I1+R2I2 = US
(3)
–R2I2+R3I3 + R4I4 = 0 (4)
–R4I4 +U = 0
(5)
I5 = IS
(6)
* 理想电流源的处理:由于I5= IS,所以在选择独立回路时,可 不选含此支路的回路。
对此例可不选回路Ⅲ,即去掉 方程(5),而只列(1)~(4)及(6)。
R11Im1+R12Im2+ …+R1l Iml=USm1
R21Im1+R22Im2+ …+R2l Iml=USm2 …
Rl1Im1+Rl2Im2+ …+Rll Iml=USml
矩阵形式 Rl Il Usl
23
其中: Rkk:自电阻(为正) ,等于回路k中所有电阻之和。 k=1,2,…,l
Rjk:回路j、回路k之间的互电阻。
3
3.1 支路分析法
例图电路,求解各支路电流、支路电压
2
R2
R4
支路法:
1
依据KCL、KVL和VCR,列写
R3
3
出分析电路所需的方程组,求 解分析电路的方法。
R1 4 R5
支路电流(支路电压)法:
R6 + US –
以支路电流(支路电压)为待求量,依据KCL、 KVL列方程求解分析电路的方法。
4
分析:
R1
1 R1
1 R1 1
R3
U1 U 2
I S1 gUR2
I S1
R3
2
gmUR2
(2) 用节点电压表示控制量 UR2= U1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1
R1
1 R2
g
1 R1
1 R1
1 R1 1
R3
方法二:见教材
9
•例3.含受控源电路的支路电流方程的列写 • 解:方程列写分两步:
R4 + U2–
(1) 先将受控源看作独立源列
I4 a
3 I3 b I6
方程;
(2) 将控制量用未知量表示, 消去中间变量。
I1 R1
+
US
I2
+
R3
I5 +
1 U2 2 R5 R2 –
U
– I1
–
I6 = I1
U2 = –R2I2
c
列KCL方程: –I1 – I2 + I3 + I4 = 0 (1) –I3 – I4 + I5 – I1 = 0 (2)
列KVL方程:
R1I1 –R2I2 = US
(3)
R2I2 + R3I3 +R5I5 = 0 (4)
–R3I3 +R4I4 = –µ(–R2I2) (5)
P吸=715 W
P发 = P吸
8
含理想电流源支路时支路电流方程的列写。
• 例3.1.2. 用支路电流法计算各支路电流。
• 解: b=5, n=3 KCL方程:
–I1 + I2 + I3 = 0 (1) –I3 +I4 –I5 = 0 (2)
KVL方程:
I1 a R3 I3 b I5
R1
I2
I4 +
2
R2
R4
I2
I3
I4
1
I1
Ⅰ
R1Ⅲ
R3Ⅱ 4 R5
I5
3
I6
R6
+–
US
Ⅰ:– I1R1 + I2R2 + I3R3 = 0 Ⅱ:– I3R3 + I4R4 + I5R5 = 0 (2) Ⅲ: I1R1 + I5R5 +I6R6 = US
解联立方程组(1)、(2) 得电路的支路电流。
* 支路电压法 ?
b = 3,n = 2, m = b –(n–1) = 2
∵ 回路电流分别为Im1、Im2
a
I1
I2
I3
R1
R2
+ Im1 +
Im2
R3
US1
US2
– 1–
2
b
∴支路电流 I1= Im1,I2= Im2– Im1,I3= Im2
据KVL
回路1:R1 Im1 +R2(Im1–Im2) = US1 –US2 回路2:R2(Im2–Im1) + R3 Im2 = US2
U2 2I2
U2
2
U1 2
4
A 0.19 A
3
3
21
19
节点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1) 选定参考节点,标定 n–1 个独立节点; (2) 对 n–1 个独立节点,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
列写其KCL方程; (3)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 n–1 个节点电压; (4) 求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 (5) 其它分析。
其中 Gii —自电导,等于接在节点i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 和(包括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总为正。
Gij = Gji—互电导,等于接在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所 支路的电导之和,并冠以负号。
ISni — 流入节点i的所有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包括 由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等效的电流源)。
注:不含受控源的线性网络, 系数矩阵为对称阵。
G22=G3+G4+G5 — 节点2的自电导,等于接在节点2上所有 支路的电导之和。
G12=G21=–(G3+G4)—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互电导,等于接 在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所有支路的电 导之和,并冠以负号。
* 自电导总为正,互电导总为负。
* 电流源支路电导为零。
ISn1=IS1–IS2+IS3 — 流入节点1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ISn2= –IS3
— 流入节点2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 流入节点取正号,流出取负号。
14
G11Un1+G12Un2+…+G1,n-1Un,n-1=Isn1 一般情况: G21Un1+G22Un2+…+G2,n-1Un,n-1=Isn2
矩阵形式 GnUn Isn
Gn-1,1Un1+Gn-1,2Un2+…+Gn-1,n-1Un,n-1=Isn,n-1
0.6I2 + 24I3 = 117
I3= 5 A
7
(4) 功率分析
a
I1
I2
I3
R1
R2
+ Ⅰ + Ⅱ R3
US1
US2
––
b
PUS1=-US1I1=-13010=-1300 W (发出功率)
PUS2=–US2I2=-117(–5)= 585 W (吸收功率)
验证功率守恒:
PR1吸=R1I12=100 W PR2吸=R2I22=15 W PR3吸=R3I32=600 W
11
举例说明:
(1) 选定参考节点,标明其 余n-1个独立节点的电压
(2) 列KCL方程:
IS1
IR= IS
I1 + I2 + I3 + I4 = IS1 –IS2 + IS3
–I3 –I4 + I5 = –IS3
代入支路特性:
IS3
Un1 1 I3
R3
Un2 2
I1 IS2 I2
I5
R1
R2 I4 R4
6
• 例1.求各支路电流及各电压源的功率,已知US1=130V,
US2=117V,R1=1,R2=0.6,R3=24。
• 解 (1) b = 3, n = 2
n –1 = 1 个KCL方程: 节点a:– I1 – I2 + I3 = 0
a
I1
I2
I3
R1
R2
+ Ⅰ + Ⅱ R3
(2) b – ( n–1) = 2个KVL方程: US1
(1) 标定各支路电流、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
(2) 对节点,根据KCL列方程 独立方程数为 n –1 = 4 – 1 = 3 个。 节点 1: I1 + I2 – I6 =0 节点 2:– I2 + I3 + I4 =0 (1) 节点 3:– I4 – I5 + I6 =0
(3) 对回路,根据KVL列方程 假定各回路绕行的参考方向
10
3.2 节点分析法
*参考节点——在电路中任选一节点,设其电位为
零(用 标记)。 *节点电压——节点与参考点的电压差。方向为从独立
节点指向参考节点。 •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依据KCL和元件 的VCR,列方程并求解电路的分析方法。
可见,节点分析法的独立方程数为(n–1)个。与支 路分析法相比,方程数可减少b–( n–1)个。
Rjk:互电阻
+ : 流过互阻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同
– : 流过互阻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反
0 : 无关
Uskk:回路k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k=1,2,…,l
+ : 电压源电压方向与该回路电流方向相反
Uskk:等效电源 – : 电压源电压方向与该回路电流方向相同 0 : 该回路无电压源
特例:不含受控源的线性网络 Rjk=Rkj , 系数矩阵为对称阵。
U1 U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IS1 IS1
18
•例3. 电路如图所示,用节点电压法求电流 I。
• 解: 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2U
11 32 1
3
1
1 3
1
1
U1 U 2
2 2U
2U
2I2 3
3 3 3
电路理论
第三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
第三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支路分析法 3.2 节点分析法 3.3 回路分析法
2
电路分析方法:
根据
KCL KVL 支路关系
U = f (I) I = f (U)
列电路方程
解电路方程
电流 电压
根据列方程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分析法、 节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IS2
I S3
( 1 R3
1 R4
)U
n1
( 1 R3
1 R4
1 R5
)
U
n2
I S3
令 Gk=1/Rk,k=1, 2, 3, 4, 5
上式简记为
G11Un1+G12Un2 = ISn1 G21Un1+G22Un2 = ISn2
标准形式的 节点电压方程
13
其中:
G11=G1+G2+G3+G4— 节点1的自电导,等于接在节点1上 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
20
3.3 回路分析法
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