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决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只有20%来自智商80%来自其他非智力因素,其中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作为现代人立身之本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的广泛参与。
学科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特有的育人环境,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相比较看政治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具有健康的形象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
教师既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也是对学生思想品质、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者。
对于正处在成长和成熟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尤其是政治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的责任,对教师良好的内外形象和人格魅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正义感、责任感、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练好“内功”。
其次,要有良好的素养、文明的言谈举止、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大方的衣着、服饰。
俗话说“言为心声,情于言表”,有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让学生感到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
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样拉近了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同时也感染学生情绪。
事实证明:教师的言行和思维方式会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许多学生就是从对某个教师的崇拜和敬佩开始而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
这种影响力具有强烈的潜在的召唤效果。
总之,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塑造自己完美的品格、健康的形象,在细微中影响学生,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传授知识而且本身也能起到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从而奠定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心理基础,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要尊重学生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如果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师生关系。
在一次课堂上,我发现一个学生低着头在下面看小说书,我走到他跟前,他看的很投入都没发现,我故意咳嗽了一声,他惊了一下立刻把书收了起来。
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看到他紧张的样子我并没有批评他,我说“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因为高中学习任务很重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首先你要选取一些好的作品,另外要分清场合。
”听我这么一说他很意外也显得不好意思,立刻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以后一定不在课堂上看小说了。
从此以后课堂上他总是认真听课,课下每次看到我也微笑着打招呼,而
且据我了解他的文科成绩在班上始终名列前茅。
尊重学生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使学生的个性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要理解学生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学生更需要理解。
理解是真实体验爱的一种方式。
教师往往习惯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价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样师生之间就会有一定的距离,久而久之,就生疏了。
对待学生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和行为。
教师要设身处地的用当事人的标准看待问题,站在学生立场上去分析问题,与学生一起回忆、体验当时的情景,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当时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举止,让他们从中辨别是非、吸取教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理解学生是师生关系最好的催化剂,真正能让师生心理相通、和谐相处。
3、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自卑心理大多数来自教师不公平的对待,一些教师凭主观情感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
可能使很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
因此,一定要屏弃教育不公平的观念。
无论成绩好、成绩差,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
社会的公平首先就应体现在教育公平上。
作为教师就是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课堂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1、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因素
教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依据,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健康心理。
例如,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课,我首先用vod播放了袁隆平的平凡生活,然后让学生说出他的伟大贡献,让学生感悟平凡的个人对社会不平凡的意义。
接下来再让学生说说他们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通过对比使学生真正理解热爱劳动、乐于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被现代教育所批判是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仅使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和发挥,而且会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收不到政治课教育教学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调动学生的兴趣。
3、积极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学生不能有一丁点的错误否则就要受到老师的批评,这实际上无情的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逐渐会使他们情绪低落、消沉。
相反,如果学生经常受到鼓励,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则会逐渐高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
用积极的教学评价。
首先、应把对学生的评价当作是激励他们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应吝啬表扬和赞美之词。
其次、对待学生的失误教师应持有正确的态度。
由于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
作为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宽容出错的学生,不斥责、挖苦学生。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精神饱满。
再次、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
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于同样的问题各人付出的努力并不相同,为此,教师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客观分析学生层次,对于程度好一点的学生评价的标准要高一些,对于程度低一点的学生评价的标准要宽松一些。
这样才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
积极的教学评价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
四、课外实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中学生有着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好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大大增强,喜欢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喜欢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很少轻信现成的结论。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学生视野,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大胆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政治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到教学中的一点一滴中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