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考试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2小题,总分48分)
1.(1.5分)1.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这反映出西周()
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D.........
2.(1.5分)2.西周初年,齐国原为商诸侯故地,姜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人民
多归齐”;
卫康叔治理卫国,实行商朝旧政不变,但以周人制度管理;唐叔封于故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用戎人办法管理。

这些诸侯国采取的措施()
A.缓解了周王朝与各部族间的矛盾 B.保留了夏商两朝先代贵族的实力
C.承袭了夏商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D.进一步完善了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3.(1.5分)3.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春秋前期,史
官流向诸侯
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

这一变化反映了()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B.周天子重视地方档案工作
C.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D.贵族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4.(1.5分)4.汉初政府“无为而治”,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

诸侯国享有较大
的政治、
经济自主权,于是各国竞相安抚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这表明,汉初郡国制()A.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B.促进了王国的稳定和发展
C.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1.5分)5.............................“..”.............. .
A...............B..............
C...............D..............
6.(1.5分)6.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

如门下省认为选用
不当,则驳
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

唐代的“过官”制度()
A.削弱了皇帝权力B.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
C.加强了中央集权D.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
7.(1.5分)7. ............................................................................ .A.............B.............
C.............D.............
8.(1.5分)8...“...........................”..........................“....”.......... .
A..........B...“..”.....
C..........D............
9.(1.5分)9.清雍正帝废除了预立嫡长为太子的做法,改行秘密立储制。

被选者不分嫡
庶长幼,惟
以统治才能和是否最符合根本的统治利益为准;立储密旨在皇帝临终前或去世后才公布,公布后新君立即即位。

这一做法()
A.反映古代政治体制发展趋势B.表明清代嫡庶观念日益淡化
C.确保了清代皇帝的政治素质D.意味着宗法制度的逐步瓦解
10.(1.5分)
10....................63%........22%.....16%......6%..................75%............2%..................... .
A...........B...........
C...........D...........
11.(1.5分)11.清初,大臣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奏本章须先送内阁阅览票
拟后再进呈
皇帝裁夺。

乾隆年间,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人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

这说明奏折制度的形成()
A.使内阁权力名存实亡B.体现了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
C.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助推清朝中央官制走向成熟
12.(1.5分)12.战国时期,魏、秦、赵、韩、齐等国普遍实行了新的任制度,如秦国“有
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魏国“食有劳而禄有功”,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在授爵的同时,各国还大量赏赐田宅。

据此可知,新的选官赐田制度()
A.提高了土地私有化的程度 B.降低了军队战斗力
C.保障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巩固了自耕农经济
13.(1.5分)13. ............................................“.........”................. .
A......... B.........
C......... D.........
14.(1.5分)14.西汉文景时期,朝廷以田地产量的三十分之一向自耕农征收赋税,然而
佃农向地主
缴纳的地租往往超过田地产量的二分之一。

这一状况可能会导致当时()
A.中央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B.重农抑商政策的颁行
C.朝廷严惩豪强兼并行为 D.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15.(1.5分)15.下表取自湖北江陵风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前157—前141在位)
二年南郡江陵
县郑里康薄(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薄)。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精料细作农业发展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
C.自耕小农经济盛行D.土地租佃现象普遍
16.(1.5分)16. .................................................................“......................”....... .
A............ B...........
C............ D...........
17.(1.5分)17.宋代的盐、茶、酒等是政府专卖的禁榷商品。

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
运输、销售
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

材料表明宋代()
A.放松对民间商业的限制B.政府的专卖政策受到了冲击
C.商业管理政策更加实际D.民营手工业者经营能力提高
18.(1.5分)18.宋代史籍所载商人投资教育、延师设学、令子弟科场得志的实例颇多。

如神宗时官
至参知政事的冯京,出身于商贾之家,立志向学,最终“三元及第”,蟾宫折桂。

这些记载反映了宋代()
A.价值取向的时代性 B.选官制度不拘一格
C.社会结构发生异变 D.平民政治得以实现
19.(1.5分)19.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
动,外出百
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

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

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等级制度的解体
20.(1.5分)20.................................................................... .
A............ B.............
C............ D.............
21.(1.5分)21.清初,广东地区的谷物普遍达到一年三熟的水平,甘薯等高产作物又普
遍种植,但
广东还是“民富而米少”,结果“所产之米,年岁丰收,亦仅供半年之食”,其他一半或大半“专仰给于广西之米”。

这反映了,当时广东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
C.农业经济发展日益凋敝D.农作物品种和数量的削减
22.(1.5分)22.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普遍出现。

但与此形成鲜
明对比的是,
华北地区直至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的发展依然较为迟带,结构松散,规模有限,几乎没有族产,祠堂也很少见。

造成宗族建设南强北弱”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南北方战乱的影响程度不同B.宗法观念强弱存在地域差异
C.儒家进步思想影响区域变化D.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别
23.(1.5分)23................................................................................................ .
A........... B............
C........... D............
24.(1.5分)24.春秋时期,楚国申叔时认为教育太子要使用的教材,除了“春秋”“诗”
“礼”“乐”
外,还应包括“国语”。

他主张“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

”这说明申叔时()
A.注重融合诸子百家的思想B.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C.致力于建立官僚政治体制D.强调重新建构礼乐制
25.(1.5分)25.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

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
中原地区后,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

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A.丝绸之路开始传递东西文明B.男女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C.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浓厚D.崇武尚文成就了盛世局面
26.(1.5分)26.东汉时期,一些家庭不愿意为年老的父母花钱,在举行亡父母的葬礼时,
却挥霍钱
财,努力炫耀,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孝道,从而在政府中谋得职位。

由此可知东汉()A.儒家思想失去主流思想地位 B.朝廷要求民间实行厚葬
C.传统伦理的作用发生了异化 D.经济水平影响丧葬习俗
27.(1.5分)27.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参考标准,将亲属关系由近
及远分为五
等。

犯罪连坐,先亲后疏。

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而视其亲疏关系量刑大异。

这说明唐律()
A.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B.总结了前代法律的实践经验
C.深受儒家宗法伦理影响 D.体现了量刑定罪的公正原则
28.(1.5分)28.《南京条约》规定: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
广州、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这反映了()
A.五口通商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B.天朝上国的思想根深蒂固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中西方文明碰撞逐步加深
29.(1.5分)29.鸦片战争后,清朝君臣以传统的盟誓观念应对所签订的中外条约,“要盟
不信,本属
权宜”。

但至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已将条约视为“信守之凭”,同时“自主权”“固有之权”“一国之私权”等命题先后进入照会和策论。

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廷外交观念由传统向近代转型B.近代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萌发
C.洋务派主动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D.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经实现
30.(1.5分)30.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人馆学习。

初设英文
馆,不久增
设俄文馆、法文馆,1872年又增设德文馆,甲午战后更增设日文馆。

这些语种的增加从侧面反映出()
A.洋务派引进了西方政治教育 B.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C.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 D.同文馆学员普遍接受新思想
31.(1.5分)31.1872年,李鸿章曾抱怨道:“兴兵轮造兵船,实自强之一策。

惟中国政
体,官与民,
内与外,均难合一……日本盖自其君主持,而民一心并力,则财与力日生而不穷,中土则一二外臣(地方长官)持之,朝议夕迁,早作晚辍,固不敢量其所终极也。

”这反映出李鸿章()
A.主张效仿日本政体 B.对既有体制有所反思
C.反对官办近代企业 D.担忧督抚的权力受限
32.(1.5分)32. 1895年3月,严复在《原强》中强调,在人类社会的竞争中“弱者当为
强肉,愚者
当为智役焉”。

他认为,中国具有文化上的优越性,是“文胜之国”,故“异族常受制于中国”,而非“异族制中国也”。

严复意在()
A.激发国人变法图强B.推动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C.张扬传统的夷夏观D.阐释人类的社会发展规律
二、材料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9分)
33.(2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秦朝统一六国后,修筑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威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并统一了牟辙宽度;同时开通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

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

唐朝驿道将近2.5万公里,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拓展了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为当时世界之最。

——据孙家驷编《道路概论》等材料二1879年,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请求修筑铁路,顽固派以“破坏风水”、“与民争利”等理由反对。

经李鸿章多次斡旋,1881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全长11公里。

但通车后不久朝廷就下令禁止使用机车,于是改用骡马拖曳。

到1911年,全国铁路近1万公里,但90%受外国人控制。

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在中国发展起来。

到1946年12月,中国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但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能通行的只有一半左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1953—1957),明确提出“发展运输业,特别是铁路的建设,使之适应于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居民对交通的需要”。

到195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9862公里,比1949年增长35.8%,公路通车里程为25.5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了215.3%,海拔高、工程艰巨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也都相继通车。

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之间也修建了许多简易公路。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

在水路运输方面,1957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已达14.4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长51.6%。

——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1953—1957年)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交通建设相对迟滞的原因。

(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国初期交通建设发展的意义。

(7分)34.(14分)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

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
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

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

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

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

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

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

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

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

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

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分)
三、论述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3分)
35.(13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材料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

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
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2小题,总分48分)
1.(1.5((C
2.(1.5((A
3.(1.5((A
4.(1.5((B
5.(1.5((A
6.(1.5((B
7.(1.5((D
8.(1.5((C
9.(1.5((A
10.(1.5((D
11.(1.5((B
12.(1.5((A
13.(1.5((B
14.(1.5((D
15.(1.5((C
16.(1.5((C
17.(1.5((C
18.(1.5((A
19.(1.5((B
20.(1.5((C
21.(1.5((B
22.(1.5((D
23.(1.5((A
24.(1.5((B
25.(1.5((C
26.(1.5((C
27.(1.5((C
28.(1.5((B
29.(1.5((A
30.(1.5((B
31.(1.5((B
32.(1.5((A
二、材料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9分)
33.(25分)33.(25分)
(1)重视交通建设及规范;形成全国性交通网络;陆路与水路相结合;注重与外国交通建设;在古代领先于世界;服务政治;交通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10分,答出五点即可)
(2)政府观念相对落后;顽固势力阻挠;西方侵略势力的干预;战争频繁;经济发展落后;技术力量薄弱。

(8分,答出四点即可)
(3)加强了国内各地区的联系;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推动了经济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等。

(7分,答出四点即可)
34.(14分)35.(14分)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4分)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7分)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3分)
三、论述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3分)
35.(13分)34.(13分)示例:选词:通判、转运使、禁军(1分)
论题: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分)
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创设“通判”一职。

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起到了与知州彼此制约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北宋于各路设转运使。

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举贤荐能等职责,削弱了地方的实力。

禁军为北宋的正规军,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选拔,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

禁军每发一兵,均须枢密院颁发兵符,使将不得专其兵,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9分)总之,这些措施加强了宋王朝的中央集权,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分)
(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若答其它且符合题意即可。

)[评分标准]
选词、论题(3分)+论述说明(9分)+总结(1分)。

选词与论题具有关联性1分,论题明确2分,共3分。

“论述说明”部分进行分层评价,分层评价等级如下:
论述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