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
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极大削弱了会计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决策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会计信息失真在一定意义上已超出了会计范畴而变成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制度是一个多重的、系统的博弈的结果,是相关的利益集团力量“均衡”的结果。
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而我国的会计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我国的会计准则,法规的制定总是滞后于会计问题的出现,使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核算中遇到的新问题无明确规定,不同的人对此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计量方法,给企业的经营者操纵会计信息以可乘之机。
2.政府行为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违规做假。
政府的行为规则远未达到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要求,很多地方政府还是直接管理企业,结果往往使企业领导“随着政府转”,有的地方政府还对企业领导实行指标考核、责任审计、奖优罚劣的管理,而企业领导为了过关,效益好时将利润打埋伏,完不成任务就假造利润。
其次,政绩偏好让许多地方部门倾力对劣质企业业绩包装后招股上市,以达到谋求局部利益的目的。
可以说,政府行为不规范,是导致会计信息违规做假的重要原因。
3.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原因。
企业外
部的资源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资源委托给企业经营人员经营管理,并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控制,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称为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同时为委托代理双方所使用,但是会计信息是由代理人编制的,代理人通过向委托人提供会计信息来解除对委托人的受托责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
4.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弱化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现代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薄弱、观念弱化、监督手段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事后稽核、会计检查上,定性检查的多,定量检查的少,工作缺乏规范。
另外,会计监督运行体制制约了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目前,会计监督的主要承担人会计人员从属于单位,受单位领导制约,并与单位具有共同利益,在监督过程中往往不能客观公允的实施监督。
5.外部会计监督失效方面的原因。
外部会计监督包括政府部门会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
政府监督方法过于行政化,不注重市场化,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在巨大监督成本的制约下,无法解决信息质量所存在的问题。
社会审计监督不力,一些独立性、原则性差的社会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风险意识,发现企业存在违反国家财务会计规定的行为,不仅不予纠正或披露,甚至与企业勾结在一起,共同造假。
6.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业务水平较低,造成会计
信息质量低。
有些不具备会计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业务不熟,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认识不全面,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导致会计核算资料不真实。
个别会计人员法制观念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甚至参与编制虚假会计帐簿、虚假报表,直接导致了会计监督弱化,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7.法制环境不理想。
《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主要从经济和行政的处罚方面来规定,惩罚的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又由于目前司法上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对许多问题只是轻罚了事,不了了之,直接纵容了代理人在会计信息上作假。
会计信息也就难以达到应具有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