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 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 含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入门须知]
[知作者]
1.《方山子传》
苏轼[见《新城道中》(其一)相关介绍]。

2.《大铁椎传》
魏禧(1624—1681),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

江西宁都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

明亡后隐居翠微峰勺庭。

后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

与侯方域、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

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

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

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

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绩,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

代表作品有《邱维屏传》《大铁椎传》等。

[知背景]
1.《方山子传》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

嘉祐八年(1063年),陈慥之父陈希亮来任府尹。

陈希亮素以威严著称,僚属和他见面多不敢仰视,而苏轼年少气盛,常与其争议,甚至形于颜色。

这年,苏轼和陈慥初遇,二人一见如故,抒怀言志,颇为投合。

自凤翔返京后,苏轼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经乌台诗案的文字之狱,贬往黄州;陈慥也父死无禄,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隐于异乡。

元丰三年(1080年),陈慥听说苏轼被放逐而相迎于途中,以后来往频繁。

据苏轼自己统计,在黄州四年,他“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详见《岐亭五首》)。

两人情至深,故苏轼于元丰四年(1081年)写下了这篇散文。

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但他以诗文遇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

2.《大铁椎传》
本文是一篇传记,因为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

文章写于“庚戌十一月”,即康熙九年(1670年)十一月,作者47岁。

《大铁椎传》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

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作者是明末遗民,具有民族气节。

原来他意图反清复明,由大铁椎联想到秦始皇博浪沙遭刺客椎击的故事,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

因此,本文有所寄托是很显然的。

[知常识]
传记:传记也称作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作史料看待。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方山子传》
一、通假字
1.前十有九年有通又
2.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
3.方山子傥见之欤傥通倘,或许
二、古今异义
1.然终不遇
..
古义:不被赏识,得不到重用
今义:没有遇到
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
..乎
古义:遗留下来的样子
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3.问余所以
..至此者
古义:……的原因
今义:连词,表因果
4.而妻子
..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丈夫的配偶
5.因与余马上
..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古义:骑在马背上
今义:立刻,立即
6.使从事
..于其间,今已显闻
古义:任职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三、一词多义
1.慕
①少时慕.朱家动词,仰慕
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动词,思慕
2.闻
①不与世相闻.动词,来往
②今已显闻.名词,名声,名望
③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动词,听说
④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动词,听到,听见
⑤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名3.等
①与公侯等.动词,等同,相类似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动词,相同,同样
③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助词,类,辈。

用在名词之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4.因
①因.谓之方山子连词,于是,就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副词,趁机
③因.其固然动词,依照
④于今无会因.名词,原因
⑤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经由,通过
⑥蒙故业,因.遗策动词,沿袭
⑦因.利乘便介词,趁着
⑧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连词,因而
5.然
①然.终不遇连词,然而,可是
②方山子亦矍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吴广以为然.形容词,正确
6.故
①余告之故.名词,原因,缘故
②故.垒西边形容词,旧的,原来的
③大人故.嫌迟副词,仍然
④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
7.得
①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形容词,得意
②不可得.而见动词,得到
③往往有得.名词,心得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庵居蔬食
....,不与世相闻庵居蔬食:住草房吃素食
(2)名词作状语
岁.得帛千匹岁:每年
(3)名词的意动用法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以……为宗,尊崇
2.动词的使动用法
见方山子从.两骑从:使……跟从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亦足以富乐
..富乐:使……享乐富足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余既耸然异.之异:以……为奇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也”表判断)
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也”表判断)
③自谓一世豪士(“谓”为判断词)
2.宾语前置
何为而在此(“何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为何”)
3.状语后置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晚乃(于光、黄间)遁”)
②鹊起于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鹊(于前)起”)
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于眉间)犹见”) 4.省略句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驰骋”后省略介词“于”)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余”后省略“于”)
③亦足以富乐(“以”后省略宾语“之”)
④徒步往来山中(“山”前省略介词“于”)
5.被动句
然终不遇(“不遇”有“不被提拔重用”的意思)
《大铁椎传》
一、通假字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扣通叩,询问二、古今异义
1.子灿见窗户
..皆闭
古义:窗子和门
今义:窗子
2.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
古义:请求客人
今义:请人吃饭、看戏等
三、一词多义
1.工
①工.技击动词,擅长
②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形容词,精巧2.许
①引之长丈许.数词,表示约数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③时人莫之许.也动词,赞同
3.省
①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动词,探望
②七省.好事者皆来学名词,省份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不冠.不袜.冠:戴帽袜:穿袜
(2)名词作状语
①贼二十余骑四面
..集四面:从四面八方
②客奋椎左右
..击左右:从左右两侧
(3)名词的意动用法
故仇.我仇:以……为仇敌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则不快.吾意快:使……感到痛快
五、文言句式 省略句
①客不得已,与偕行(“与”后省略“之”) ②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河南”前省略“于”) ③吾始闻汝名,以为豪(“以”后省略“汝”)
一、了解行文脉络
方山子传
异 传椎战别道别
二、把握文章主旨 1.《方山子传》
本文通过对方山子生平的生动介绍和描写,给读者展示了一位出身富家,少年踌躇满志、威武侠义,中年舍弃豪华、自甘清贫、不慕荣华、崇尚道义、崇尚自然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流露出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隐约有不平之意,流露出自己因仕途坎坷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

2.《大铁椎传》
本文在纪实的同时增加了一些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侠客、大力士的英雄形象,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人才不为世用的感慨。

一、阅读《方山子传》,回答下列问题。

1.清代王文儒评此文“隐”字、“侠”字是一篇的主脑,下面能够表现出方山子“侠”特点的一组是( )
①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②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④晚乃遁于光、黄间⑤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解析:选A ②④表现的是“隐”。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

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

在这个意义上讲,《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解析:选D A项,“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于文无据;B项,“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项,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

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

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会;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

D.方山子出身世代功臣门第,他的家原来在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在黄河北岸有大片土地,足以让他过豪华舒适的生活。

但他不慕荣利,放弃了这些而甘愿隐居在荒山里,说明他是一个追求精神上自得其乐的人。

解析:选A “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误,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相
见了。

二、阅读《大铁椎传》,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对《大铁椎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在一旁看着,竟吓得不敢喘大气儿,两腿哆嗦几乎要跌下来。

这一描写更从正面刻画出“大铁椎”的勇猛过人。

D.描写大铁椎奋椎挥击,人马四面扑地。

寥寥几笔,就把他过人的神力、高强的武艺、豪迈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解析:选C 通过宋将军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出“大铁椎”的勇猛过人。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作者善于层层设疑,读来引人入胜。

B.大铁椎前来拜访宋将军,目的是结交能够干大事的真正英雄。

待他细心观察发现宋将军武艺平庸、缺乏胆识后,就果断做出了“皆不足用”的结论,决定告辞,这是他深沉性格的一面。

C.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突出了决斗的肃杀气氛。

写来者之多,武器之盛,步齐环集,声势浩大,越发衬出“大铁椎”的勇敢。

D.传文主体部分采用传中特定人物的视点,叙写传主的非常相貌、诡秘行动、搏斗场面,活现一位驰骋沙场的豪侠形象。

解析:选D 应为“一位隐身民间的豪侠形象”。

《方山子传》
1.不主故常,起笔新巧
作者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平铺直叙地介绍“姓名、籍贯、世家……”,而是从得到“方山子”这样一个特殊称号的缘由写起,将最能吸引人、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事实告诉读者,别开生面,不同凡响。

2.一线贯串,不离主旨
开头一段就提出了方山子是“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光、黄间隐人”,把主旨指了出来。

然后,以这个主旨为“一个连贯体,一根连续不断的链条”逐层写下去。

以方山子的“隐”和“异”结构全篇,将一些看似是零零星星的贝壳珠粒,穿缀成了闪光的色彩斑斓的项链。

3.变化多端,舒卷自如
本文的结构有一个特点——多变。

全篇以内在的思想为结构的主要线索,而又考虑时间和空间顺序的外在情节线索。

《大铁椎传》
1.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如以盗贼人员之众、来势之汹从侧面反衬大铁椎“大呼挥椎”的非凡气概和“奋椎左右击”势不可挡的神威。

而威名远播的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的反应也从侧面写出了这场决斗之凶险惨烈、惊心动魄,同时也形象地印证了大铁椎的知人之明与泣天神威。

2.运用对话揭示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人物的简洁对话揭示其性格特征,将其光彩照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魄。

[课内·提炼]
方山子的品性
方山子虽然立志济世,但又心高气傲,这与他身上侠的品性是离不开的,侠士拓落不羁,但
是却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方山子晚年虽然选择了隐居,但是他身上侠的品性没有完全消融,而是与隐水乳交融。

他没有像陶渊明那般不理世事,从之后他与苏轼在黄州交往的事实来看,他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命运始终有着一份责任感,但这并不影响他处在江湖之间,虽然后来苏轼一再劝他出山,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隐居的志向,这一点与苏轼不停述说自己隐居的志向而从未离开过朝廷是不同的。

[课外·延伸]
1.忘不了心中的责任
20世纪初的一位美籍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

他叫弗兰克,经过艰难的努力,积蓄了一笔钱开办了一家小银行。

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

他破产了,储户失去了存款。

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时,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39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感叹道:“我终于一身轻了。

”他用一生的辛劳和血汗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2.名言警句
(1)我睡着时梦见生活是美人,我醒来时发现生活是责任。

——胡适
(2)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3)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

——罗曼·罗兰
(4)人一旦受到责任感的驱使,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门肯
(5)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他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普列姆昌德
[运用·点拨]
方山子虽然选择了隐居,但忘不了对社会的责任;弗兰克历尽艰辛还清了自己的债务,因为他有一份高度的责任感。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

许多人不能通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通过了这场考验,戴上了桂冠。

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什么也没留下;通过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人们会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时间:40分钟分值:47分)
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园宅壮丽,与公侯等.等:等同
B.稍壮,折节
..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C.将军强.留之强:尽力
D.语类.楚声类:类别
解析:选D 类:像。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余既耸然异之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晚乃遁于光、黄间
C.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呼余宿其家
D.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选B 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

C项,介词,在;介词,向。

D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揣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
B.但观之,慎弗声
C.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D.余既耸然异之
解析:选A B项,“声”,名词作动词,出声;C项,“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痛快;D项,“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4.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于:介词,到……(某地)
B.故尝与(之)过宋将军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
C.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之:代词,你,指宋将军
D.客不得已,与(之)偕行之:代词,他,指宋将军
解析:选B 之:代词,他,指陈子灿。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3分)
译文: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重用。

(2)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3分)
译文:宋将军吓得不敢喘气儿,看着他们厮杀,两条腿直哆嗦。

二、阅读鉴赏(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
....,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
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
..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
..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
辅太子
..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

“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者”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故选A。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

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

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

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

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选C 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

以偏概全。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5分)
译文: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原地区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5分)
译文: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
成功的可能。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

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

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孙傅)升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

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原地区没有丝毫好处。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靖康元年,孙傅被征召为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

上奏折请求恢复祖宗的法律制度,钦宗问他为什么,孙傅说:“祖宗的法律对百姓有好处,熙、丰年间的法律对国家有好处,崇、观年间的法律对奸恶的人有好处。

”当时的人称他的话是名言。

十一月,被授予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

金兵分四路呼喊着进攻,宋军失败后退,掉到护龙河里,河里填满尸体,城门也急忙关闭。

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里。

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

钦宗二十天没有回来,孙傅多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

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原地区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

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

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

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

”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

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

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跟随太子出城。

守门的金兵说:“金人想得到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呢?”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是太子傅,应该跟太子一起死。

”这天晚上,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带他们离开。

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

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定。

三、语言运用(10分)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

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