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史第7讲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1949_1978年)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1949-1978年)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时段特征
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外交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做准备;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受“左”倾思想影响,脱离了国情,给经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科教文化上: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文艺发展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补充;科技建设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需要。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考向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建设、
外交和科教文化
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
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解放前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方面
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2.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冷战加剧,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美国、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

(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3.中、俄(苏)关系的发展演变
(1)从新中国成立初到50年代末:友好合作阶段。

①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走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对抗和僵持阶段。

①为与美国争霸,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

②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

③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

从北面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3)从80年代末到现在:开始恢复正常化。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国家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4.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
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

④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2)不利因素
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家国情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颁布了1954年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

1.命题点:新中国的扫盲教育与现实主义艺术
(2017·课标全国Ⅲ,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抓题眼“1954年”创作的《婆媳上冬学》是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的体现,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找错点“传统文人画”重写意;“同期西方”画派流行现代主义;该画作重写实而非“想象”。

答案 C
2.命题点: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民主法制建设
(2018·课标全国Ⅲ,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抓题眼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制。

找错点“制度化”在1956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新政权”建立于1949年;“全面实行”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答案 C
1.命题点:1972年《上海公报》的历史意义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15)1972年,中美两国发表的《上海公报》指出:“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中方声明“绝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这一公报( )
A.遏止了苏联的扩张行径
B.说明两国结盟维护和平
C.针对的是崛起中的日本
D.显示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答案 D
解析材料中“任何一方……”和“中方声明‘绝不做超级大国’”反映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上升,有能力称霸而反对称霸,正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故D项正确。

2.命题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文化“左”倾现象
某一时期,国家文化部召开文化行政会议,要求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

这反映了( )
A.休闲和娱乐成为人们的常态B.“文化大革命”时文艺繁荣的状况
C.文化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D.国人的文化素养大幅提高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会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绘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可知文化领域出现“大跃进”倾向,故C项正确。

考向二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策略、特点及原因
(1)策略: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2)特点
①实行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

③立足于中国国情。

(3)原因
①国内资金缺乏,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重工业与工业体系的建设。

②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

④中国具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经历。

2.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3.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1950~1957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

(3)1961~1965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

(4)1966~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

4.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
唯物史观:一定时期的生产关系要与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导致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命题点:“一五”计划的开展
(2018·课标全国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抓题眼题干材料反映出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背景下,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展开。

找错点“初步改变”是在“一五”计划完成后;“开采”始于中国古代;“调整”完成的时间是1965年。

答案 D
4.命题点:“一五”计划的特点
(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抓题眼压缩住宅建设投资和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是为当时的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

找错点当时中国的工业比重偏低,因而“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不等于“基本建设投资”;“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大力兴办工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答案 A
3.命题点:“一五”计划的成效
(2018·济宁高三期末,14)下图为1953年至195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示意图。

图中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
A.人民生活已得到重大改善
B.国民经济的比例趋于协调
C.国家的战略决策富有成效
D.综合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经济总量的逐年增长正说明了“一五”计划这一国家战略决策富有成效,故C项正确。

4.命题点:“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
(2018·沈阳一模,8)阅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
表“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
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中除了轻工业发展,重工业也取得显著提升,故B项正确。

[全国卷大题命题分析]
近七年来,全国卷高考在本讲内容一共命制了一道大题:新中国的矿业政策(17卷Ⅱ,41)。

本讲虽然不是大题分布的密集区,但很易与中国古代史或世界现代史内容相联系来考查。

2019年备考需重点关注过渡时期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建设、科技文化政策、外交与国内外形势及经济建设的关系等内容。

(2017·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分)
试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0分)
试答:
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

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如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一、逐句读材料,尽可能从每句材料中寻找体现其中心意旨的关键词。

例如上题材料二中:第一句的关键词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第二句的关键词是“有计划地”“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

二、把关键词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寻找概括表达的角度。

例如上题中材料二的关键词可作如下归类:
①“一五”计划“有计划地”(发展模式);
②“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服务方向);
③“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关注重点)
三、根据揣摩好的表达角度,围绕“关键词”表述。

最后表述的文字既是试题答案,也是从材料获取的有价值的、表述清晰的历史信息。

(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高三10月联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初中外历史部分重大事件简表。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12分)(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试答:
答案示例一
论题:国际社会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影响,美苏走向对抗,展开冷战和争霸。

然而,两国间的矛盾并未因此得到解决,反而导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爆发,世界动荡不安。

历史证明,以合作的态度和和平的方式可以使众多国际问题得到解决,如中国以求同存异争取亚非会议与会国的理解,并一起推动了会议的成功;而老挝和平问题通过世界大国和相关国家的共同努力,也得到一定的解决。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二
论题: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影响中国外交。

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异促成了两大阵营的冷战。

在推翻美国支持的南京国民政府后,新中国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和威胁。

因此,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结盟,支援朝鲜战争等。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三
论题: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

阐述角度:可结合1956~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波兰事件、古巴革命胜利事件关系的角度来阐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济宁期末,13)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

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 )
A.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
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有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被吸纳进新政权中,而且甚至担任了部长级的职位,这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权代表了更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主性,故A项正确。

2.(2018·潍坊高三期中,5)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

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

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

这一过程( )
A.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
C.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答案 B
解析从“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1.5亿多人”,可知这一过程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故B项正确。

3.(2018·赣州高三期末,13)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

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最能反映( )
A.新中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一直下降
D.新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答案 D
解析图表中1958年以后,工业从业人员不断下降,结合所学,表明“大跃进”工业发展受挫,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从业人员的变化,农业依旧是中国经济中很重要的一块,故B项错误;1958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7~1961年”,工农业从业人员比例的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体现,故D项正确。

4.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
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
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A
解析“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表明组织起来是为了工业化,故A项正确。

5.(2018·辽宁省五校联考高三期末,19)1961年5月中央工作室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 000万以上。

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 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

该政策的实施( )
A.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C.是“大跃进”运动向农村扩展的表现D.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答案 A
解析1961年5月作出的决定,到年底就已经完成过半,说明效率很高,而这种高效率得益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

6.(2018·榆林一模,13)中共八大上,政务院副总理陈云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济;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
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由此可见陈云主张(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C.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经济以国营和集体为主
答案 B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在1992年,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陈云主张在社会主义经济主体下,允许私人的自主的市场经济存在,故B项正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不仅强调以社会主义国营和集体经济为主,还主张私人和市场经济存在,故D项错误。

7.(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12)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 050万吨,与1959年的6 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82.5%。

由此可见( )
A.“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
C.农村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倾向于以农业为重
答案 C
解析材料“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说明农村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故C项正确。

8.(2018·肇庆二模,31)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指出:“国家在编制一五计划时,十分重视对大项目厂址的选择与审查工作,要把厂址标在地图上,并用直线标出它与台湾、南朝鲜、日本等美军基地的距离。

”这是我国当时( )
A.战争与统一的需要B.冷战与对峙的需要
C.“一边倒”外交政策的需要D.国防与安全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当时美国军事上包围中国,据材料“对大项目厂址的选择与审查工作,要把厂址标在地图上,并用直线标出它与台湾、南朝鲜、日本等美军基地的距离”可知,对大项目厂址更多关注与美军基地的距离,故D项正确。

9.(2018·清远高三期末质量检测,31)“经毛泽东批准,在周恩来主持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从日本、西欧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先后引进了84个项目,使用外汇2.7亿美元,填补了一些行业技术设备方面的空白。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B.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C.中西关系开始改善
D.打破了西方的孤立封锁
答案 C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争霸,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20世纪60年代我国从西方进口设备等,推知中西关系有所改善,故C项正确。

10. (2018·沧州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15)右图为中国某一时期画家创作的一幅宣传漫画。

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到了中国政治形势的影响
C.表明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地位
D.注重于表达一个故事内涵
答案 B
解析漫画与文人画有本质区别,故A项错误;漫画反映的内容是“大跃进”,表明受到中国政治形势的影响,故B项正确;漫画反映的内容是“大跃进”,是浮夸风,故C项错误;漫画反映的内容是“大跃进”,是对当时政策的讽刺,不是表达故事的内涵,故D项错误。

11.(2018·乐山一模,31)1789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主张通过饥饿、限制婚姻和战争等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

1957年,鉴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状况,马寅初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

马寅初的理论( )
A.与马尔萨斯的理论本质一致B.符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趋势
C.有助于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D.与国家的管理体制不符被否定
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中“1957年,鉴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状况,马寅初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可知,马寅初的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故B项正确。

12.(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6)1964年1月,毛泽东正式明确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思想,指出:讲到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