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3.12.26
•【分类】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2023年12月26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方面对《纲要》实施情况进
行全面评估,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系统梳理了《纲要》实施两年多来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进展情况,深入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纲要》实施的主要举措。
一、《纲要》实施进展情况良好
“十四五”前半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一些国家不断升级的遏制打压、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迈上新台阶,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重要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一)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并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方面提出了20项主要指标。
总的看,这些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要求,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4项相对滞后。
4项指标提前实现,分别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5项指标快于预期,分别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
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
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分别是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项指标滞后预期,分别是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二)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初显。
《纲要》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两年多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发展新优势不断塑造。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光通信、高速铁路等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生物育种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多项“卡脖子”技术被攻克并实现产业化,核电机组关键部件实现整机国产化,腔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深海采矿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展中国首次地外行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
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重组完成,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400家。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77个已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运35个,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科技成果。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保持在6%以上,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
原始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首次实现人体细胞发育过程“大逆转”,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企业研发
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过77%,中央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企业参与或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占比接近80%。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万亿元,企业贡献了超过80%的技术吸纳。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健全,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使命导向的科研院所管理改革等试点稳步开展。
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更加健全,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稳居全球第一。
(三)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
《纲要》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两年多来,完整产业体系和全链条产业链更加巩固,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制造业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7.8%,占全球比重稳定在30%左右。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全面推进,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取得突出成效。
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巩固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占GDP比重超过1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等稳居全球第一。
高端产业和重大装备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投产,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实现量产,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全球占比分别达到90.3%和84.8%。
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网络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整体布局。
5G网络建设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8月累计建成基站313.8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
5G、千兆光纤、移动物联网终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分别超过7.3亿、1.4亿、22.2亿、7.6亿。
国家算力网络加快构建,“东数西算”工
程全面实施,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
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60.1%和78.3%。
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移动操作系统快速发展,开源生态建设加快推进。
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明显,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保持全球领先水平。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完善。
交通强国建设稳步推进,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两年分别累计新增4250公里、1.6万公里、2300公里,民用运输机场新增13个,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到665万台、比2020年增长近三倍。
国家水网工程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直接受益人口达1.76亿。
(四)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国内国际双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
《纲要》强调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两年多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强大国内市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效应不断显现。
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增长。
消费经受住疫情冲击并呈恢复性增长,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8%。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前两年年均增长63.2%,2023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44.1%,成为大宗消费新增长点。
服务消费加快恢复,2023年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1.5%。
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
有效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制造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前两年年均增长4.9%、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8%,制
造业投资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前两年年均增长4.8%、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2%。
进一步优化完善民间投资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制造业民间投资2023年上半年分别增长15.6%、
8.4%。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前两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外贸总值比重提高3.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加速出海。
货物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关税总水平降至
7.3%。
服务贸易稳步增长、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
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两年累计达4.03万亿元。
(五)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两年多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前两年新增经营主体5795万户,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
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稳步实施。
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技术要素加速向生产力转化,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北京证券交易所顺利开市、平稳运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行,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建立。
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并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制度,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
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金融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数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政策跨周期设计、逆周期调节,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
取向一致性评估,政策协同效应明显增强。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减税降费成效明显。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六)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纲要》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两年多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
农业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新增高标准农田2.47亿亩、累计建成10亿亩以上,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扎实推进。
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60.7%提高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小农户超过9100万户。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基本实现省级全覆盖。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消除2200余个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新改建农村公路36万公里,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超过62%,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约100万户。
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
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乡镇保险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约6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较2020年增长33.5%。
(七)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
新型城镇化道路。
两年多来,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加快形成。
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
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力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污染治理“4+1”工程成效明显,干流全线连续3年达到Ⅱ类水质,“十年禁渔”进展良好。
粤港澳大湾区设施联通和规则衔接不断深化,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
长三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干流全线实现Ⅱ类水质。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西部地区发展协调性持续提升,东北地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中部地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创新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发挥。
区域发展差距稳步缩小,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由2020年的1.67缩小至2022年的1.64。
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
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推进。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三区三线”全面划定并分类明确管控要求,省、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陆续编制出台。
农产品主产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化地区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三大空间格局加快形成。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新增291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非户籍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群主体形态更加巩固,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向乡村延伸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5。
(八)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纲要》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两年多来,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加强。
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加固,完成造林11936万亩、种草改良942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699万亩,草原超载状况逐步扭转,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超过3.9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2.26%,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十余年保持“双减少”。
环境质量改善成果不断巩固。
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推进,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2022年平均浓度降低到29微克每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5%、6.8%。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降低3.9%、9.7%,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4%,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81.9%。
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继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启动实施。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
17.5%。
重点领域、行业和产品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加快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1.52亿千瓦,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亿吨。
国家节水行动持续实施,全国单位GDP用水量下降7.6%。
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构建。
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九)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互利共赢局面持续拓展。
《纲要》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年多来,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拓展。
高水平对外开
放持续扩大。
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拓展到11个省市。
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发布。
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跨境收付金额达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在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上调至12.28%、居世界第三。
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并稳居世界第一。
多双边经贸合作务实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已累计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十四五”以来累计开行近4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快速增长,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2022年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占整体对外投资比重上升到18.9%。
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中国特色大国元首外交为引领,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贡献。
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力支持全球抗疫事业。
(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
《纲要》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两年多来,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稳就业促增收取得积极成效。
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出台一系列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全国城镇两年半累计新增就业3153
万人。
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分别提高9.1%、14.3%。
教育体系质量稳步提高。
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到89.7%、95.5%、91.6%、59.6%,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接续推进。
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新冠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县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布局更加均衡。
分级诊疗体系更趋完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县域可及。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2亿多人。
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
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正式实施。
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台实施。
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6.4%。
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社会舆论主旋律更加强劲,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基层。
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标准推进,重点古籍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国际传播效能持续提升。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明显,2022年起诉暴力犯罪人数为近二十年来最低。
应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2022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20年下降23.5%。